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一種具有糾偏裝置的鋼鋁帶分切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551513閱讀:230來源:國知局
一種具有糾偏裝置的鋼鋁帶分切系統(tǒng)的制造方法

本實用新型屬于機器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具有糾偏裝置的鋼鋁帶分切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鋼鋁帶在電線電纜、光纖光纜行業(yè)中大量使用,電線電纜中使用的鋼鋁帶通常是在大寬度的整盤的鋼鋁帶上進行分切得到的,在分切時,通常不會一次就分切一盤指定寬度的鋼鋁帶,是需要多種寬度進行拼合的,把整個寬的鋼鋁帶盡量分攤完成,這樣就不會造成材料的浪費,并使成本最低。

然而,在實際的分切過程中,由于鋼鋁帶在行進過程中偏離原有的走向,常常造成整盤鋼鋁帶的報發(fā)廢,現有技術中,通常采用凹槽的方式來糾編,具體是使鋼鋁帶穿過一定寬度的凹槽,而凹槽的位置及方向是固定的,這種方式存在以下缺陷:1、鋼鋁帶跑偏時,會大力擦在凹槽壁體,造成鋼鋁帶在凹槽中的堵塞及斷裂;2、鋼鋁帶跑偏時,會大力擦在凹槽壁體,造成鋼鋁帶邊緣的擦傷,在生產線纜時,易造成鋼鋁帶的斷裂、造成線纜的報廢;為此,行業(yè)內對于鋼鋁帶在分切系統(tǒng)中的糾偏問題,一直在尋找替代的有效方案。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揭示一種具有糾偏裝置的鋼鋁帶分切系統(tǒng),它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具有糾偏裝置的鋼鋁帶分切系統(tǒng),包含有鋼鋁帶放出裝置21、鋼鋁帶整型裝置22、分切裝置24、收帶裝置26;其特征在于它還具有第一糾偏裝置23,第一糾偏裝置位于鋼鋁帶整型裝置22與分切裝置24之間,鋼鋁帶放出裝置21將成品鋼鋁帶放出并輸送到鋼鋁帶整型裝置22,鋼鋁帶整型裝置22將放出的鋼鋁帶通過輥輪輸送實現表面的整平并送入第一糾偏裝置23,第一糾偏裝置23對于送入的鋼鋁帶進行糾編處理后進入分切裝置24,分切裝置24將寬幅的鋼鋁帶分切成需要的寬度后送入收帶裝置26,完成鋼鋁帶的分切;其中,當第一糾偏裝置檢測到鋼鋁帶跑偏時,發(fā)送指令使鋼鋁帶放帶裝置作出路徑的調整。

一種具有糾偏裝置的鋼鋁帶分切系統(tǒng),包含有鋼鋁帶放出裝置21、鋼鋁帶整型裝置22、分切裝置24、收帶裝置26;其特征在于它還具有第一糾偏裝置23及第二糾偏裝置25,第一糾偏裝置位于鋼鋁帶整型裝置22與分切裝置24之間,第二糾偏裝置25位于分切裝置24與收帶裝置26之間,鋼鋁帶放出裝置21將成品鋼鋁帶放出并輸送到鋼鋁帶整型裝置22,鋼鋁帶整型裝置22將放出的鋼鋁帶通過輥輪輸送實現表面的整平并送入第一糾偏裝置23,第一糾偏裝置23對于送入的鋼鋁帶進行糾編處理后進入分切裝置24,分切裝置24將寬幅的鋼鋁帶分切成需要的寬度后送入收帶裝置26,完成鋼鋁帶的分切;其中,當第一糾偏裝置檢測到鋼鋁帶跑偏時,發(fā)送指令使鋼鋁帶放帶裝置作出路徑的調整;當第二糾偏裝置檢測到經分切的鋼鋁帶跑偏時,發(fā)送指令使收帶裝置作出路徑的調整。

上述所述的一種具有糾偏裝置的鋼鋁帶分切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糾偏裝置23由糾偏檢測裝置1、運算比較裝置2、運動檢測裝置3構成,糾偏檢測裝置1用于檢測鋼鋁帶是否跑偏并將檢測結果送入運算比較裝置2,運算比較裝置2將鋼鋁帶是否跑偏的信息分析后送入運動檢測裝置3,運動檢測裝置3根據鋼鋁帶跑偏情況發(fā)送指令使鋼鋁帶放帶裝置作出路徑的調整。

上述所述的一種具有糾偏裝置的鋼鋁帶分切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糾偏檢測裝置1由第一立柱11、第二立柱12、第一橫梁13、第一支架14、第二支架15、第三支架16、第二橫梁17、第一發(fā)射裝置141、第一發(fā)射插件1411、第二發(fā)射裝置151、第二發(fā)射插件1511、第二接收裝置161、第二接收插件1611、第一接收裝置、第一接收插件1911、第四支架組成,第一立柱11與第二立柱12相對平行設置,第一立柱11與第二立柱12之間連接有第一橫梁13及第二橫梁17,第一橫梁13位于第二橫梁17上方且第一橫梁13與第二橫梁17之間具有橫梁間隙,第一支架14固定在第一橫梁13下方并靠近第一立柱11,第二支架15固定在第一橫梁13下方并靠近第二立柱12,第三支架16固定在第二橫梁17上方并靠近第二立柱12,第四支架固定在第二橫梁17上方并靠近第一立柱11,多個第一發(fā)射裝置141平行安裝在第一支架14上,第一發(fā)射裝置141的引出線安裝在第一發(fā)射插件1411內,第一發(fā)射插件1411用于集中同時供電,多個第二發(fā)射裝置151平行安裝在第二支架15上,第二發(fā)射裝置151的引出線安裝在第二發(fā)射插件1511內,第二發(fā)射插件1511用于集中同時供電,多個第二接收裝置161平行安裝在第三支架16上,第二接收裝置161的引出線安裝在第二接收插件1611內,第二接收插件1611用于信號的集中輸出,多個第一接收裝置平行安裝在第四支架上,第一接收裝置的引出線安裝在第一接收插件1911內,第一接收插件1911用于信號的集中輸出,第一支架14位于第四支架正上方且兩者之間具有間隙,第一發(fā)射裝置141位于第一接收裝置正上方,第二支架15位于第三支架16正上方且兩者之間具有間隙,第二發(fā)射裝置151位于第二接收裝置161正上方;第一支架14與第二支架15的下表面處于同一平面內,第三支架16與第四支架的上表面處于同一平面內。

上述所述的一種具有糾偏裝置的鋼鋁帶分切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運算比較裝置2由運算比較裝置的第一部分及運算比較裝置的第二部分組成;運算比較裝置的第一部分由多個第二支路、第二或門電路IC1構成,每個第二支路由一只上拉電阻、一只光接收二極管、一只接地電阻構成,上拉電阻的上端接電源正極VCC、上拉電阻的下端接光接收二極管的正極、光接收二極管的負極一路接接地電阻的上端、接地電阻的下端連接接地端GND,光接收二極管的負極另一路接第二或門電路IC1的其中一個輸入端、第二或門電路IC1的輸出端為即為運算裝置第一輸出端V01,所述光接收二極管接收來自第一發(fā)射裝置發(fā)出的信號;運算比較裝置的第二部分由多個第一支路、第一或門電路IC2構成,每個第一支路由一只上拉電阻、一只光接收二極管、一只接地電阻構成,上拉電阻的上端接電源正極VCC、上拉電阻的下端接光接收二極管的正極、光接收二極管的負極一路接接地電阻的上端、接地電阻的下端連接接地端GND,光接收二極管的負極另一路接第一或門電路IC2的其中一個輸入端、第一或門電路IC2的輸出端為即為運算裝置第二輸出端V02,所述光接收二極管接收來自第二發(fā)射裝置發(fā)出的信號。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技術效果:實現了新的糾偏方法,使鋼鋁帶在生產過程中發(fā)生偏移的概率大大降低,使鋼鋁帶分切更準確、鋼鋁帶的浪費更少、成本更低。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實例1的原理框圖。

圖2為實施實例2的原理框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糾偏裝置的原理框圖。

圖4為圖3中使用的糾偏檢測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5為鋼鋁帶偏離時的第一種狀態(tài)的示意圖。

圖6為鋼鋁帶偏離時的第二種狀態(tài)的示意圖。

圖7為鋼鋁帶偏離時的第三種狀態(tài)的示意圖。

圖8為圖3中的運算比較裝置的第二部分的原理框圖。

圖9為圖3中的運算比較裝置的第一部分的原理框圖。

上述附圖中,附圖標記對應的名稱如下:1—糾偏檢測裝置、2—運算比較裝置、3—運動檢測裝置、11—第一立柱、12—第二立柱、13—第一橫梁、14—第一支架、15—第二支架、16—第三支架、17—第二橫梁、18—鋼鋁帶、141—第一發(fā)射裝置、1411—第一發(fā)射插件、151—第二發(fā)射裝置、1511—第二發(fā)射插件、161—第二接收裝置、1611—第二接收插件、1911—第一接收插件、VCC—電源正極、GND—電源負極或稱為接地端、R1611—第二接收裝置的第一接收部分的上拉電阻、R1612—第二接收裝置的第一接收部分的接地電阻、D1613—第二接收裝置的第一接收部分的光接收二極管、R1661—第二接收裝置的第六接收部分的上拉電阻、R1662—第二接收裝置的第六接收部分的接地電阻、D1663—第二接收裝置的第六接收部分的光接收二極管、IC2—第二或門電路、V02—運算裝置第二輸出端、R1811—第一接收裝置的第一接收部分的上拉電阻、R1812—第一接收裝置的第一接收部分的接地電阻、D1813—第一接收裝置的第一接收部分的光接收二極管、R1861—第一接收裝置的第六接收部分的上拉電阻、R1862—第一接收裝置的第六接收部分的接地電阻、D1863—第一接收裝置的第六接收部分的光接收二極管、IC1—第一或門電路、V01—運算裝置第一輸出端、21—鋼鋁帶放出裝置、22—鋼鋁帶整型裝置、23—第一糾偏裝置、24—分切裝置、25—第二糾偏裝置、26—收帶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公眾能更好地理解和實施本實用新型,現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說明。

實施實例1

請見圖1、圖3 至圖9,一種具有糾偏裝置的鋼鋁帶分切系統(tǒng),包含有鋼鋁帶放出裝置21、鋼鋁帶整型裝置22、分切裝置24、收帶裝置26;其特征在于它還具有第一糾偏裝置23,第一糾偏裝置位于鋼鋁帶整型裝置22與分切裝置24之間,鋼鋁帶放出裝置21將成品鋼鋁帶放出并輸送到鋼鋁帶整型裝置22,鋼鋁帶整型裝置22將放出的鋼鋁帶通過輥輪輸送實現表面的整平并送入第一糾偏裝置23,第一糾偏裝置23對于送入的鋼鋁帶進行糾編處理后進入分切裝置24,分切裝置24將寬幅的鋼鋁帶分切成需要的寬度后送入收帶裝置26,完成鋼鋁帶的分切;其中,當第一糾偏裝置檢測到鋼鋁帶跑偏時,發(fā)送指令使鋼鋁帶放帶裝置作出路徑的調整。

實施實例2

請見圖2至圖9,一種具有糾偏裝置的鋼鋁帶分切系統(tǒng),包含有鋼鋁帶放出裝置21、鋼鋁帶整型裝置22、分切裝置24、收帶裝置26;其特征在于它還具有第一糾偏裝置23及第二糾偏裝置25,第一糾偏裝置位于鋼鋁帶整型裝置22與分切裝置24之間,第二糾偏裝置25位于分切裝置24與收帶裝置26之間,鋼鋁帶放出裝置21將成品鋼鋁帶放出并輸送到鋼鋁帶整型裝置22,鋼鋁帶整型裝置22將放出的鋼鋁帶通過輥輪輸送實現表面的整平并送入第一糾偏裝置23,第一糾偏裝置23對于送入的鋼鋁帶進行糾編處理后進入分切裝置24,分切裝置24將寬幅的鋼鋁帶分切成需要的寬度后送入收帶裝置26,完成鋼鋁帶的分切;其中,當第一糾偏裝置檢測到鋼鋁帶跑偏時,發(fā)送指令使鋼鋁帶放帶裝置作出路徑的調整;當第二糾偏裝置檢測到經分切的鋼鋁帶跑偏時,發(fā)送指令使收帶裝置作出路徑的調整。

由于圖3至圖9為相同的,在實施實例1及實施實例2中都可使用,故對其原理作統(tǒng)一說明。

上述所述的一種具有糾偏裝置的鋼鋁帶分切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糾偏裝置23由糾偏檢測裝置1、運算比較裝置2、運動檢測裝置3構成,糾偏檢測裝置1用于檢測鋼鋁帶是否跑偏并將檢測結果送入運算比較裝置2,運算比較裝置2將鋼鋁帶是否跑偏的信息分析后送入運動檢測裝置3,運動檢測裝置3根據鋼鋁帶跑偏情況發(fā)送指令使鋼鋁帶放帶裝置作出路徑的調整。

上述所述的一種具有糾偏裝置的鋼鋁帶分切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糾偏檢測裝置1由第一立柱11、第二立柱12、第一橫梁13、第一支架14、第二支架15、第三支架16、第二橫梁17、第一發(fā)射裝置141、第一發(fā)射插件1411、第二發(fā)射裝置151、第二發(fā)射插件1511、第二接收裝置161、第二接收插件1611、第一接收裝置、第一接收插件1911、第四支架組成,第一立柱11與第二立柱12相對平行設置,第一立柱11與第二立柱12之間連接有第一橫梁13及第二橫梁17,第一橫梁13位于第二橫梁17上方且第一橫梁13與第二橫梁17之間具有橫梁間隙,第一支架14固定在第一橫梁13下方并靠近第一立柱11,第二支架15固定在第一橫梁13下方并靠近第二立柱12,第三支架16固定在第二橫梁17上方并靠近第二立柱12,第四支架固定在第二橫梁17上方并靠近第一立柱11,多個第一發(fā)射裝置141平行安裝在第一支架14上,第一發(fā)射裝置141的引出線安裝在第一發(fā)射插件1411內,第一發(fā)射插件1411用于集中同時供電,多個第二發(fā)射裝置151平行安裝在第二支架15上,第二發(fā)射裝置151的引出線安裝在第二發(fā)射插件1511內,第二發(fā)射插件1511用于集中同時供電,多個第二接收裝置161平行安裝在第三支架16上,第二接收裝置161的引出線安裝在第二接收插件1611內,第二接收插件1611用于信號的集中輸出,多個第一接收裝置平行安裝在第四支架上,第一接收裝置的引出線安裝在第一接收插件1911內,第一接收插件1911用于信號的集中輸出,第一支架14位于第四支架正上方且兩者之間具有間隙,第一發(fā)射裝置141位于第一接收裝置正上方,第二支架15位于第三支架16正上方且兩者之間具有間隙,第二發(fā)射裝置151位于第二接收裝置161正上方;第一支架14與第二支架15的下表面處于同一平面內,第三支架16與第四支架的上表面處于同一平面內。

上述所述的一種具有糾偏裝置的鋼鋁帶分切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運算比較裝置2由運算比較裝置的第一部分及運算比較裝置的第二部分組成;運算比較裝置的第一部分由多個第二支路、第二或門電路IC1構成,每個第二支路由一只上拉電阻、一只光接收二極管、一只接地電阻構成,上拉電阻的上端接電源正極VCC、上拉電阻的下端接光接收二極管的正極、光接收二極管的負極一路接接地電阻的上端、接地電阻的下端連接接地端GND,光接收二極管的負極另一路接第二或門電路IC1的其中一個輸入端、第二或門電路IC1的輸出端為即為運算裝置第一輸出端V01,所述光接收二極管接收來自第一發(fā)射裝置發(fā)出的信號;運算比較裝置的第二部分由多個第一支路、第一或門電路IC2構成,每個第一支路由一只上拉電阻、一只光接收二極管、一只接地電阻構成,上拉電阻的上端接電源正極VCC、上拉電阻的下端接光接收二極管的正極、光接收二極管的負極一路接接地電阻的上端、接地電阻的下端連接接地端GND,光接收二極管的負極另一路接第一或門電路IC2的其中一個輸入端、第一或門電路IC2的輸出端為即為運算裝置第二輸出端V02,所述光接收二極管接收來自第二發(fā)射裝置發(fā)出的信號。

圖5代表了鋼鋁帶在進入第一支架之前已發(fā)生了向上偏移;圖6代表了鋼鋁帶在進入第一發(fā)射裝置141附近發(fā)生了向上偏移;圖5代表了鋼鋁帶在進入第一支架之前已發(fā)生了向下偏移;當然,還有可能是鋼鋁帶在進入第一發(fā)射裝置141附近發(fā)生了向下偏移;或者鋼鋁帶在過了第一支架后向上或向下偏移。

上述所述的一種具有糾偏裝置的鋼鋁帶分切系統(tǒng),所述運動控制裝置是常規(guī)的技術,其通過運算裝置第二輸出端V01及運算裝置第二輸出端V02來控制鋼鋁帶放出裝置的糾偏運動,V01與V02有四種組合:(1)V01:0、V02:0,該種狀態(tài)表示鋼鋁帶不偏,指令鋼鋁帶放出裝置不需糾偏;(2)V01:0、V02:1,對應圖5及圖6,該種狀態(tài)表示鋼鋁帶上偏,指令鋼鋁帶放出裝置的電機轉動并使鋼鋁帶向下實現糾偏;(3)V01:1、V02:0,對應圖7,該種狀態(tài)表示鋼鋁帶下偏,指令鋼鋁帶放出裝置的電機轉動并使鋼鋁帶向上實現糾偏;(4)V01:1、V02:1,此種情況報警,可能是鋼鋁帶太窄了或出現了其它異常情況,需要檢查。

圖4中,鋼鋁帶18是放置在第一支架14下表面以下、第三支架16的上表面之上的,且第一發(fā)射裝置141具有六個,第二發(fā)射裝置151具有六個,第一接收裝置具有六個、第二接收裝置161具有六個;當然還可以為其它多個;當鋼鋁帶處于不偏的位置時,第一發(fā)射裝置發(fā)出的信號第一接收裝置是收不到的,第二發(fā)射裝置發(fā)出的信號第二接收裝置是收不到的,此時表現在圖8及圖9的光接收二極管不導能,或門輸入都為低電平,即為0狀態(tài),只有發(fā)生偏離時,才可能出現光接收二極管導通,對應的或門輸入為高電平,即為1狀態(tài),此時對應或門輸出為高電平。

上述所述的一種具有糾偏裝置的鋼鋁帶分切系統(tǒng),所述第一發(fā)射裝置及第二發(fā)射裝置為發(fā)光二極管,發(fā)出的可以是可見光或紅外光。

上述所述的一種具有糾偏裝置的鋼鋁帶分切系統(tǒng),所述第一接收裝置及第二接收裝置為光敏二極管。

本實用新型中,第一或門電路或第二或門電路,是常用技術。

圖8中,運算比較裝置的第二部分由多個第一支路、第一或門電路IC2構成,每個第一支路由一只上拉電阻、一只光接收二極管、一只接地電阻構成,上拉電阻的上端接電源正極VCC、上拉電阻的下端接光接收二極管的正極、光接收二極管的負極一路接接地電阻的上端、接地電阻的下端連接接地端GND,光接收二極管的負極另一路接第一或門電路IC2的其中一個輸入端、第一或門電路IC2的輸出端為即為運算裝置第二輸出端V02,所述光接收二極管接收來自第二發(fā)射裝置發(fā)出的信號;第二接收裝置的第一接收部分的上拉電阻R1611、第二接收裝置的第一接收部分的接地電阻R1612、第二接收裝置的第一接收部分的光接收二極管D1613、第二接收裝置的第六接收部分的上拉電阻R1661、第二接收裝置的第六接收部分的接地電阻R1662、第二接收裝置的第六接收部分的光接收二極管D1663;省略處代表了多路相同的結構。

圖9中,運算比較裝置的第一部分由多個第二支路、第二或門電路IC1構成,每個第二支路由一只上拉電阻、一只光接收二極管、一只接地電阻構成,上拉電阻的上端接電源正極VCC、上拉電阻的下端接光接收二極管的正極、光接收二極管的負極一路接接地電阻的上端、接地電阻的下端連接接地端GND,光接收二極管的負極另一路接第二或門電路IC1的其中一個輸入端、第二或門電路IC1的輸出端為即為運算裝置第一輸出端V01,所述光接收二極管接收來自第一發(fā)射裝置發(fā)出的信號;其中第一接收裝置的第一接收部分的上拉電阻R1811、第一接收裝置的第一接收部分的接地電阻R1812、第一接收裝置的第一接收部分的光接收二極管D1813、第一接收裝置的第六接收部分的上拉電阻R1861、第一接收裝置的第六接收部分的接地電阻R1862、第一接收裝置的第六接收部分的光接收二極管D1863;省略處代表了多路相同的結構。

本實用新型中,實施實例2中的第二糾偏裝置與第一糾偏裝置的結構完全相同,只不過輸出是控制收帶裝置,這樣,對于已分切好的鋼鋁帶在盤繞時,可以更整齊。

本實用新型實現了新的糾偏方法,使鋼鋁帶在生產過程中發(fā)生偏移的概率大大降低,使鋼鋁帶分切更準確、鋼鋁帶的浪費更少、成本更低。

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可以按其他種種形式實施運用,它們同樣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