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深拉伸工序件輔助導正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深拉伸工序件輔助導正機構,尤其涉及一種薄料深拉伸連續(xù)模工序中工序件的輔助導正機構。
背景技術:
深拉伸工序主要由帶沖頭的上模和帶凹模的下模配合沖壓中間的板料,制得所需工件。在薄料深拉伸連續(xù)模工序中,首先,利用直徑較大的沖頭及配套凹模,將板料向下沖壓一定深度,在此處形成一工序件,然后使用較大直徑的沖頭及配套凹模將此工序件進一步向下拉伸,制成工件。上述第二次拉伸前,沖頭需要對準進入工序件,進而同工序件一起對準進入下方凹模,而此步驟中工序件容易發(fā)生傾斜,從而導致沖頭無法進入工序件,同時工序件無法進入凹模的問題。
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定位效果好,與沖壓配合度高的深拉伸工序件輔助導正機構。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深拉伸工序件輔助導正機構,所述的深拉伸工序機構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工序件從上、下模間通過,上模包括上模板和設于上模板底部的下凸沖頭,下模包括下模板和設于下模板上與所述沖頭對應的凹模,所述的上、下模板互相平行橫向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導正機構設于上、下模之間,垂直于工序件行進方向,包括關于所述沖頭延伸方向?qū)ΨQ的一對扶正塊,以及驅(qū)動所述兩扶正塊靠攏和分離的驅(qū)動結構。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進一步包括所述扶正塊驅(qū)動結構設置在固定于所述下模板上的兩立柱之間,包括分別連接所述兩扶正塊外端和所在端立柱的軟繩和彈簧,以及設于上模板下部縱向向下延伸的兩頂桿,所述兩頂桿分別對準所述兩軟繩,所述導正機構還包括一設于兩扶正塊運動方向上的限位延時結構。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進一步包括所述扶正塊驅(qū)動結構設置在固定于所述下模板上的兩立柱之間,包括分別連接所述兩扶正塊外端和所在端立柱的兩個橫置驅(qū)動氣缸,所述導正機構還包括一設于兩扶正塊運動方向上的限位延時結構。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進一步包括所述扶正塊上方設有平行于上、下模板的御料板,所述御料板上對應于所述兩扶正塊的運動軌跡位置處分別開有一通孔,且所述兩通孔關于所述沖頭延伸方向?qū)ΨQ,所述限位延時結構包括分別設于所述兩通孔內(nèi)的兩個限位延時鍵以及分別連接所述兩限位延時鍵和上模板的兩根軟繩,所述御料板上還開有另外兩個分別配合所述兩頂桿下穿的通孔。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進一步包括所述扶正塊上方設有平行于上、下模板的御料板,所述御料板上對應于所述兩扶正塊的運動軌跡位置處分別開有一通孔,且所述兩通孔關于所述沖頭延伸方向?qū)ΨQ,所述限位延時結構包括分別設于所述兩通孔內(nèi)的兩個限位延時鍵以及分別連接所述兩限位延時鍵和上模板的兩根軟繩。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進一步包括所述兩頂桿下端略高于所述沖頭下端。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進一步包括所述的兩立柱外套有豎置的彈簧,所述御料板兩端底部分別固定于所述兩立柱彈簧上端,分別連接所述兩扶正塊的軟繩和彈簧的另一端也都分別連接在所述立柱彈簧上,所述上模板下表面設有兩凸塊,所述兩凸塊分 別對應所述兩立柱彈簧的內(nèi)側(c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進一步包括所述連接兩限位延時健的軟繩,拉直時垂直于所述御料板,所述連接扶正塊和立柱的兩軟繩和兩彈簧均橫向設置,且所述兩軟繩分別設置在對應的所述兩彈簧內(nèi)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進一步包括所述扶正塊驅(qū)動結構及限位延時結構關于所述沖頭的縱向延伸方向在同一平面內(nèi)對稱,所述平面垂直于所述工序件行進方向。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進一步包括所述兩扶正塊平行于所述平面的截面呈L形,所述兩L形扶正塊的缺口分別位于兩扶正塊上端內(nèi)側(cè)。本實用新型解決了背景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輔助導正機構結構簡單,以驅(qū)動結構如軟繩加彈簧的組合或氣缸,驅(qū)動扶正塊在沖頭進入工序件前,對工序件進行扶正定位,保證沖頭進入工序件,扶正塊的收縮與沖壓工序緊密配合,并可設置限位延時結構,保證上一完成工件和下一待加工工序件的穩(wěn)定銜接,進而保證整個工序順利而高質(zhì)量的進行。
以下結合附圖
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第一階段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第二階段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第三階段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第四階段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上模板,2、扶正塊,3、下模板,4、立柱,5、沖頭,6、軟繩,7、工序件,8、彈簧,9、凹模,10、頂桿,11、御料板,12、通孔,14、限位延時鍵,16、軟繩,18、通孔,41、彈簧,20、凸塊,22、扶正塊。
具體實施方式
現(xiàn)在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如圖I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深拉伸工序件輔助導正機構,所述的深拉伸工序機構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工序件7從上、下模間通過,上模包括上模板I和設于上模板I底部的下凸沖頭5,下模包括下模板3和設于下模板3上與所述沖頭5對應的凹模9,所述的上、下模板互相平行橫向延伸。所述輔助導正機構設于上、下模之間,垂直于工序件7橫向行進方向,包括關于所述沖頭5延伸方向?qū)ΨQ的一對扶正塊2,以及驅(qū)動所述兩扶正塊2靠攏和分離的驅(qū)動結構。所述扶正塊驅(qū)動結構設置在固定于所述下模板3上的兩立柱4之間,包括分別連接所述兩扶正塊2外端和所在端立柱4的軟繩6和彈簧8,以及設于上模板I下部縱向向下延伸的兩頂桿10,所述兩頂桿10分別對準所述兩軟繩6。所述導正機構還包括一設于兩扶正塊2運動方向上的限位延時結構。所述扶正塊2上方設有平行于上、下模板的御料板11,所述御料板11即壓料板,且所述御料板11上對應于所述兩扶正塊2的運動軌跡位置處分別開有一通孔12,且所述兩通孔12關于所述沖頭5延伸方向?qū)ΨQ,所述限位延時結構包括分別設于所述兩通孔12內(nèi)的兩個限位延時鍵14以及分別連接所述兩限位延時鍵14和上模板I的兩根軟繩16,所述御料板11上還開有另外兩個分別配合所述兩頂桿10下穿的通孔18。所述的兩立柱4外套有豎置的彈簧41,所述御料板11兩端底部分別固定于所述兩立柱彈簧41上端,所述兩扶正塊2和對應兩立柱4間的軟繩6和彈簧8均是一端與對應的 所述扶正塊2相連,另一端連接在對應所述立柱4的彈簧41上,所述上模板I下表面設有兩凸塊20,所述兩凸塊20分別對應下方所述兩立柱彈簧41的內(nèi)側(cè)。所述兩頂桿10下端略高于所述沖頭5下端。所述連接兩限位延時健14的軟繩16,拉直時垂直于所述御料板11。所述連接扶正塊2和立柱4的兩軟繩6和兩彈簧8均橫向設置,且所述兩軟繩6分別設置在對應的所述兩彈簧8內(nèi)部。所述扶正塊驅(qū)動結構及限位延時結構關于所述沖頭5的縱向延伸方向在同一平面內(nèi)對稱,所述平面垂直于所述工序件7行進方向,所述兩扶正塊2平行于所述平面的截面呈L形,所述兩L形扶正塊2的缺口分別位于兩扶正塊2上端內(nèi)側(cè)。為配合L形扶正塊2的運動,在所述凹模9兩側(cè)也設置扶正塊22,所述凹模扶正塊22上端外側(cè)開設L形缺口,且該缺口側(cè)面傾斜。所述扶正塊驅(qū)動結構中,可以用兩個橫置驅(qū)動氣缸分別連接所述兩扶正塊2外端和所在端立柱4,以代替所述軟繩6、彈簧8和頂桿10的組合,起到驅(qū)動作用。加工時,如圖I所示,第一階段,帶工序件7的待加工板料位于上、下模板之間,御料板11下方,一待加工工序件7置于兩扶正塊2之間,對準上方的沖頭5及下方的凹模9,兩扶正塊2在彈簧6的作用下將其扶正夾緊。限位延時鍵14正好位于御料板11對應通孔12內(nèi),其連接軟繩16呈自然拉直狀態(tài)。隨后,上模板I下降帶動沖頭5下移,進入工序件7。如圖2所示,第二階段,上模板I繼續(xù)下降,帶動頂桿10和沖頭5下移,沖頭5逐漸深入工序件7中,兩頂桿10下降穿出御料板11通孔18,直至分別接觸連接在兩扶正塊2上的軟繩6。限位延時鍵軟繩16彎曲,而限位延時鍵14由于下方的扶正塊2阻擋,仍然位于對應通孔12內(nèi)。如圖3所示,第三階段,兩頂桿10繼續(xù)下移分別抵住所述兩軟繩6向下彎曲變形,彈簧8被壓縮,軟繩6的長度不變,因此分別給予兩扶正塊2向外的拉力,使得兩扶正塊2相互遠離,撤去對工序件7的夾持力。第四階段,如圖4所示,工序件7進入凹模9,沖頭5和凹模9相互配合對其進行深拉伸。所述兩凸塊20下降至接觸對應兩立柱彈簧41的內(nèi)側(cè),并將彈簧41向下壓縮,帶動限位延時結構下降。兩扶正塊2在頂桿10對軟繩6的作用下繼續(xù)分離,至從御料板11通孔12中伸出的兩限位延時鍵14恰好卡在L形扶正塊2的缺口處,將其定位。深拉伸完成后,上模板I上升帶動固定其上的各部件上升,限位延時鍵14上的軟繩16有一定的彎曲余量,故并不帶動限位延時鍵14上升,限位延時鍵14仍能卡住扶正塊2。立柱彈簧41向上回位帶動限位延時結構上升,扶正塊2上升時軌跡與凹模扶正塊22缺口側(cè)面正好吻合。沖頭5進一步上升,伸出拉伸完的工序件7,所述完成的工序件7沿工序件7加工行進方向遠離該拉伸工位,下一待加工工序件7移至該工位,由于限位延時鍵14仍然卡住扶正塊2,故該工序件7能順利進入兩扶正塊2之間,限位延時起到作用。上模板I繼續(xù)上升,頂桿10上移撤去對扶正塊軟繩6的壓力,進而撤去對兩扶正塊2向外側(cè)的拉力。限位延時鍵的軟繩16回到自然拉直狀態(tài),繼續(xù)上升帶動限位延時鍵14縮回御料板對應通孔12內(nèi),兩扶正塊2失去所連軟繩6對其向外的拉力和限位延時鍵14的卡位,在所連彈,8的作用下回位并卡住中間的上述待加工工序件7,將其扶正回到第一階段的狀態(tài),開始又一輪深拉伸加工。使用驅(qū)動氣缸代替所述軟繩6、彈簧8和頂桿10的驅(qū)動組合時,每一氣缸一端與對應的扶正塊2相連,另一端與對應的立柱彈簧41相連。氣缸驅(qū)動所述工序件7的扶正塊2靠攏和遠離實現(xiàn)扶正定位。 以上依據(jù)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nèi)容,相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nèi),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nèi)容,必須要根據(jù)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技術性范圍。
權利要求1.深拉伸エ序件輔助導正機構,所述的深拉伸エ序機構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エ序件從上、下模間通過,上模包括上模板和設于上模板底部的下凸沖頭,下模包括下模板和設于下模板上與所述沖頭對應的凹模,所述的上、下模板互相平行橫向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導正機構設于上、下模之間,垂直于エ序件行進方向,包括關于所述沖頭延伸方向?qū)ΨQ的ー對扶正塊,以及驅(qū)動所述兩扶正塊靠攏和分離的驅(qū)動結構。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深拉伸エ序件輔助導正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塊驅(qū)動結構設置在固定于所述下模板上的兩立柱之間,包括分別連接所述兩扶正塊外端和所在端立柱的軟繩和彈簧,以及設于上模板下部縱向向下延伸的兩頂桿,所述兩頂桿分別對準所述兩軟繩,所述導正機構還包括ー設于兩扶正塊運動方向上的限位延時結構。
3.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深拉伸エ序件輔助導正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塊驅(qū)動結構設置在固定于所述下模板上的兩立柱之間,包括分別連接所述兩扶正塊外端和所在端立柱的兩個橫置驅(qū)動氣缸,所述導正機構還包括ー設于兩扶正塊運動方向上的限位延時結 構。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深拉伸エ序件輔助導正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塊上方設有平行于上、下模板的御料板,所述御料板上對應于所述兩扶正塊的運動軌跡位置處分別開有一通孔,且所述兩通孔關于所述沖頭延伸方向?qū)ΨQ,所述限位延時結構包括分別設于所述兩通孔內(nèi)的兩個限位延時鍵以及分別連接所述兩限位延時鍵和上模板的兩根軟繩,所述御料板上還開有另外兩個分別配合所述兩頂桿下穿的通孔。
5.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深拉伸エ序件輔助導正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塊上方設有平行于上、下模板的御料板,所述御料板上對應于所述兩扶正塊的運動軌跡位置處分別開有一通孔,且所述兩通孔關于所述沖頭延伸方向?qū)ΨQ,所述限位延時結構包括分別設于所述兩通孔內(nèi)的兩個限位延時鍵以及分別連接所述兩限位延時鍵和上模板的兩根軟繩。
6.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深拉伸エ序件輔助導正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兩頂桿下端略高于所述沖頭下端。
7.根據(jù)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深拉伸エ序件輔助導正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兩立柱外套有豎置的彈簧,所述御料板兩端底部分別固定于所述兩立柱彈簧上端,分別連接所述兩扶正塊的軟繩和彈簧的另一端也都分別連接在所述立柱彈簧上,所述上模板下表面設有兩凸塊,所述兩凸塊分別對應所述兩立柱彈簧的內(nèi)側(cè)。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深拉伸エ序件輔助導正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兩限位延時健的軟繩,拉直時垂直于所述御料板,所述連接扶正塊和立柱的兩軟繩和兩彈簧均橫向設置,且所述兩軟繩分別設置在對應的所述兩彈簧內(nèi)部。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深拉伸エ序件輔助導正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塊驅(qū)動結構及限位延時結構關于所述沖頭的縱向延伸方向在同一平面內(nèi)對稱,所述平面垂直于所述エ序件行進方向。
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深拉伸エ序件輔助導正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兩扶正塊平行于所述平面的截面呈L形,所述兩L形扶正塊的缺ロ分別位于兩扶正塊上端內(nèi)側(c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深拉伸工序件輔助導正機構,所述的深拉伸工序機構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工序件從上、下模間通過,上模包括上模板和設于上模板底部的下凸沖頭,下模包括下模板和設于下模板上與所述沖頭對應的凹模,所述的上、下模板互相平行橫向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導正機構設于上、下模之間,垂直于工序件行進方向,包括關于所述沖頭延伸方向?qū)ΨQ的一對扶正塊,以及驅(qū)動所述兩扶正塊靠攏和分離的驅(qū)動結構。本實用新型的輔助導正機構結構簡單,定位效果好,與深拉伸配合度高,保證上一完成工件和下一待加工工序件的穩(wěn)定銜接,進而保證整個工序順利而高質(zhì)量的進行。
文檔編號B21D37/12GK202411243SQ20112055295
公開日2012年9月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2月27日
發(fā)明者王如忠, 陳利 申請人:蘇州三維精密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