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印刷裝置以及印刷裝置中的異物去除方法。
背景技術(shù):
一直以來,已知有具備轉(zhuǎn)印材料切斷裝置的圖像形成裝置,轉(zhuǎn)印材料切斷裝置包括移動旋轉(zhuǎn)刀以及對附著在該移動旋轉(zhuǎn)刀上的油墨進行擦拭的清潔部件(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另外,例如,當利用上述轉(zhuǎn)印材料切斷裝置而將紙張切斷時,存在有隨著紙張的切斷而產(chǎn)生的紙屑等異物附著在對移動旋轉(zhuǎn)刀進行保持的殼體部上的情況。然而,由于在上述圖像形成裝置中不具有對殼體部進行清掃的功能,因此存在有如下課題,即,附著在殼體部上的異物在轉(zhuǎn)印材料切斷裝置的移動時會飛散,該飛散的異物會附著在記錄頭上并產(chǎn)生印刷不良。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0-179467號公報。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是為了解決上述課題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發(fā)明,其能夠作為下述的方式或應用例而實現(xiàn)。
應用例1
本應用例所涉及的印刷裝置的特征在于,具備:印刷部,其在介質(zhì)上實施印刷;切斷部,其能夠在移動方向上進行移動,并具有對所述介質(zhì)進行切斷的切斷刀和對所述切斷刀進行保持的殼體部;接觸部,其被設置于在所述切斷部沿所述移動方向進行移動時與所述殼體部接觸的位置處。
根據(jù)該結(jié)構(gòu),即使在通過切斷部而將介質(zhì)切斷時所產(chǎn)生的異物附著在殼體部上的情況下,也會通過接觸部來與殼體部接觸而將附著在殼體部上的異物去除。因此,能夠抑制由于異物的飛散所導致的向印刷部的附著,并且能夠降低印刷不良的產(chǎn)生。
應用例2
上述應用例所涉及的印刷裝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接觸部被設置于在所述切斷部沿所述移動方向進行移動時不與所述切斷刀接觸的位置處。
根據(jù)該結(jié)構(gòu),由于接觸部與切斷刀不接觸,因此能夠?qū)佑|部被切斷刀切斷從而破損的情況進行抑制。
應用例3
上述應用例所涉及的印刷裝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切斷部能夠移動至作為在未對所述介質(zhì)實施切斷時進行待機的位置的待機位置以及作為開始實施所述介質(zhì)的切斷的位置的切斷開始位置,所述接觸部被設置在所述待機位置與所述切斷開始位置之間。
根據(jù)該結(jié)構(gòu),在切斷部于待機位置和切斷開始位置之間進行移動時接觸部與切斷部接觸,而在切斷部位于待機位置時接觸部與切斷部不接觸。由此,能夠抑制因切斷部而使接觸部的形狀以發(fā)生了改變的狀態(tài)而永久變形的情況。
應用例4
上述應用例所涉及的印刷裝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接觸部具有在與所述移動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排列的多個彈性部件,當所述切斷部在所述移動方向上進行移動時,所述彈性部件與所述殼體部接觸。
根據(jù)該結(jié)構(gòu),通過使多個彈性部件以與殼體部的形狀相匹配的方式而發(fā)生變形,從而能夠適宜地將附著在殼體部上的異物去除。
應用例5
上述應用例所涉及的印刷裝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接觸部由導電性部件形成。
根據(jù)該結(jié)構(gòu),由于能夠在接觸部與殼體部接觸時對殼體部進行除電,因此能夠抑制殼體部帶電從而使異物容易附著于其上的情況。此外,也能夠防止接觸部自身由于靜電而附著有異物的情況。
應用例6
在上述應用例所涉及的印刷裝置中,其特征在于,具備貯留部,所述貯留部對通過所述接觸部而從所述殼體部被去除的異物進行貯留。
根據(jù)該結(jié)構(gòu),能夠通過貯留部而適宜地對通過接觸部而從殼體部被去除的異物進行貯留。由此,異物的清理作業(yè)會變得容易。
應用例7
在本應用例所涉及的印刷裝置的異物去除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印刷裝置具備:印刷部,其在介質(zhì)上實施印刷;切斷部,其能夠在移動方向上進行移動,并具有對所述介質(zhì)進行切斷的切斷刀和對所述切斷刀進行保持的殼體部;接觸部,其被設置在所述切斷部的移動路徑上,在所述異物去除方法中,使所述切斷部在所述移動方向上進行移動,并使所述殼體部與所述接觸部接觸。
根據(jù)該結(jié)構(gòu),即使在通過切斷部而對介質(zhì)進行切斷時所產(chǎn)生的異物附著在殼體部上的情況下,也會通過利用接觸部與殼體部接觸的方式而將附著在殼體部上的異物去除。因此,能夠?qū)τ捎诋愇锏娘w散所導致的向印刷部的附著進行抑制,從而能夠降低印刷不良的產(chǎn)生。
附圖說明
圖1為表示印刷裝置的結(jié)構(gòu)的概要立體圖。
圖2為表示印刷裝置的局部結(jié)構(gòu)的概要側(cè)視圖。
圖3為表示切斷部周邊的結(jié)構(gòu)的概要圖。
圖4為表示切斷部的結(jié)構(gòu)的概要圖。
圖5為表示接觸部的結(jié)構(gòu)的概要圖。
圖6為表示印刷裝置的異物去除方法的說明圖。
圖7為表示印刷裝置的異物去除方法的說明圖。
圖8為表示印刷裝置的異物去除方法的說明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在以下,參照附圖來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另外,在以下的各圖中,為了將各部件等設為能夠識別的程度的大小,將各部件等的尺寸以與實際不同的方式進行了表示。
首先,對印刷裝置的結(jié)構(gòu)進行說明。印刷裝置為例如從印刷部向記錄紙等介質(zhì)噴射油墨從而執(zhí)行向介質(zhì)進行的印刷(記錄)的噴墨式印刷裝置。
圖1為表示印刷裝置的結(jié)構(gòu)的概要立體圖,圖2為表示印刷裝置的局部結(jié)構(gòu)的概要側(cè)視圖。此外,圖3為表示切斷部周邊的結(jié)構(gòu)的概要圖,圖4為表示切斷部的結(jié)構(gòu)的概要圖,圖5為表示接觸部的結(jié)構(gòu)的概要圖。
如圖1及圖2所示,印刷裝置1為,例如能夠在JIS(Japanese Industry Standard:日本工業(yè)標準)規(guī)格的A0或B0等這樣的比較大尺寸的具有寬度Pw(參照圖3)的介質(zhì)(卷筒紙P)上進行印刷的大型的打印機,其具備主體部2和排紙承接部5,所述主體部2具有卷筒紙供給部3以及印刷主體部4。主體部2被設置在,被起立設置于底座9上的支柱8的上部,并具有將被實施了印刷(記錄)的卷筒紙P向斜下方排出的排出口6。堆疊器10的開口部7位于排出口6的下方,被實施了記錄的卷筒紙P從排出口6朝向開口部7被排出,并通過堆疊器10而被承接。
卷筒紙供給部3被構(gòu)成為,能夠?qū)κ站碛芯硗布圥的卷筒(以下稱之為“卷筒”)R進行收納,其中,卷筒紙P從卷筒R被持續(xù)送出,并向執(zhí)行印刷的印刷主體部4和斜下方供給。而且,卷筒R被安裝在卷筒紙架(未圖示)上。在卷筒紙供給時,通過利用作為卷筒驅(qū)動單元的主軸電機(未圖示)而對卷筒紙架進行旋轉(zhuǎn)驅(qū)動,從而將卷筒紙P向輸送方向(Y軸方向)的下游側(cè)進行供給。
印刷主體部4具有,對卷筒紙P噴出(噴射)作為液體的油墨的頭12、與頭12對置配置的壓印板11、被設置在頭12的輸送方向上游側(cè)并將卷筒紙P向輸送方向(Y軸方向)進行輸送的輸送驅(qū)動輥(輸送輥)13以及與所述輸送驅(qū)動輥壓接并進行從動旋轉(zhuǎn)的輸送從動輥14。通過從頭12向作為介質(zhì)的卷筒紙P噴出油墨,從而在卷筒紙P上印刷圖像。換言之,頭12為在介質(zhì)上實施印刷的印刷部。
頭12被設置在滑架18上,滑架18在通過于頭12的掃描方向(主掃描方向、X軸方向)上延伸的引導軸(未圖示)和同樣于主掃描方向(X軸方向)上延伸的引導板(未圖示)而被引導的同時,接受未圖示的電機的動力而在主掃描方向上進行移動。在頭12的輸送方向下游側(cè)設置有作為紙張抽吸部的空氣抽吸單元16,通過該空氣抽吸單元16而將卷筒紙P在頭12的輸送方向下游側(cè)以不翹起的方式置于限制狀態(tài),從而防止由于卷筒紙P的翹起而導致的印刷品質(zhì)的下降。
而且,在空氣抽吸單元16的輸送方向下游側(cè)設置有將卷筒紙P切斷的切斷部20。
切斷部20具備剪切器單元30和搭載有剪切器單元30的剪切器滑架39。而且,具備使切斷部20在X軸方向上往復移動的驅(qū)動機構(gòu)40。
如圖3所示,驅(qū)動機構(gòu)40具備,在X軸方向上延伸設置的導軌41、沿著延伸設置方向被配置在導軌41中,并在內(nèi)側(cè)形成有多個齒形的同步齒型帶42、與同步齒型帶42的齒形嚙合的驅(qū)動滑輪43及從動滑輪44、以及用于對驅(qū)動滑輪43進行驅(qū)動的電機45等。而且,隨著通過對電機45進行驅(qū)動而使驅(qū)動滑輪43進行轉(zhuǎn)動,同步齒型帶42會進行轉(zhuǎn)動。
而且,在同步齒型帶42的一部分上固定有剪切器滑架39,能夠通過對同步齒型帶42進行驅(qū)動,從而使剪切器滑架39沿著導軌41進行移動。由此,被搭載在剪切器滑架39上的剪切器單元30能夠在X軸方向(移動方向)上進行往復移動。
接下來,對剪切器單元的結(jié)構(gòu)進行說明。如圖4所示,剪切器單元30具備將卷筒紙P切斷的切斷刀31以及對切斷刀31進行保持的殼體部32。此外,本實施方式的切斷刀31具有第一刀31a和第二刀31b。而且,第一刀31a與第二刀31b被構(gòu)成為共同將卷筒紙P剪斷。具體而言,第一刀31a被設置在卷筒紙P的記錄面(表面)側(cè)且與第二刀31b相比靠輸送方向上游側(cè)處。另一方面,第二刀31b被設置在與卷筒紙P的記錄面為相反一面(背面)側(cè)且與第一刀31a相比靠輸送方向下游側(cè)處。
此外,在殼體部32的靠剪切器單元30的輸送方向上游側(cè)處設置有槽部,在該槽部中設置有對被剪斷的輸送方向上游側(cè)的卷筒紙P進行引導的第一傾斜部33以及第二傾斜部34。此外,在殼體部32的靠剪切器單元30的輸送方向下游側(cè)處也設置有槽部,在該槽部中設置有對被剪斷的輸送方向下游側(cè)的卷筒紙P進行引導的第三傾斜部35以及第四傾斜部36。而且,能夠沿著由被設置在輸送方向上游側(cè)的第一傾斜部33和第二傾斜部34構(gòu)成的槽部,以及由被設置在輸送方向下游側(cè)的第三傾斜部35和第四傾斜部36構(gòu)成的槽部而容易地對被剪斷的卷筒紙P進行引導。
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二刀31b被構(gòu)成為隨著朝向X軸方向的移動而進行驅(qū)動旋轉(zhuǎn),第一刀31a被構(gòu)成為隨著朝向X軸方向的移動而通過對卷筒紙P的按壓進行從動旋轉(zhuǎn)。此外,第二刀31b向?qū)⒕硗布圥卷入的方向(圖4中的逆時針方向)進行轉(zhuǎn)動。因此,能夠更可靠地將卷筒紙P剪斷。
另外,有時通過上述切斷部20的剪切器單元30而將卷筒紙P切斷時所產(chǎn)生的紙屑等會附著在殼體部32的表面上。尤其是在第三傾斜部35以及第四傾斜部36中的槽部中附著有較多的紙屑等,而且,已知這些紙屑等有著容易堆積的傾向。另外,當在紙屑等附著(堆積)在殼體部32上的狀態(tài)下使剪切器單元30在X軸方向上往復移動時,有可能會出現(xiàn)如下情況,即,附著在殼體部32上的紙屑等會發(fā)生飛散并附著在頭12上,從而產(chǎn)生印刷不良,或者附著在殼體部32上的紙屑等會發(fā)生飛散并附著在卷筒紙P的被實施印刷的區(qū)域中從而破壞圖像品質(zhì)。因此,在本實施方式的印刷裝置1中,設置有用于去除附著在殼體部32上的紙屑等的接觸部60。
接觸部60以與殼體部32接觸的方式配置。具體而言,接觸部60被設置于在切斷部20的剪切器單元30在移動方向(X軸方向)上進行移動時與殼體部32接觸的位置。即,接觸部60被配置在切斷部20的移動路徑上。另外,本實施方式的接觸部60被配置在切斷部20的輸送方向下游側(cè)(參照圖2)。
如圖5所示,本實施方式的接觸部60為除電刷,其具有在與剪切器單元30的移動方向(X軸方向)交叉的方向(Z軸方向)上排列的多個作為彈性部件的纖維61,并且,所述接觸部60被構(gòu)成為,當切斷部20的剪切器單元30在移動方向(X軸方向)上進行移動時,纖維61會與殼體部32接觸。另外,多個纖維61通過保持部62而被保持。此外,保持部62被固定在與支柱8連接的一個端部8a上。
此外,接觸部60由導電性部件形成。具體而言,纖維61由導電性纖維形成,保持部62也由導電性部件形成。并且,支柱8的一個端部8a也為導電性部件,且該支柱8被接地。
此外,接觸部60被設置在當切斷部20在移動方向(X軸方向)上移動時不與切斷刀31接觸的位置。具體而言,如圖5所示,纖維61的長度被設定為,當從X軸方向觀察接觸部60時,接觸部60的纖維61的頂端61a不會到達至切斷刀31。此外,纖維61的長度被設定為會與第三傾斜部35以及第四傾斜部36的槽部相接觸的程度。由此,除了殼體部32表面之外,纖維61也能夠與槽部等的凹凸狀的部分接觸。
此外,具備對通過接觸部60而從殼體部32被去除的異物進行貯留的貯留部66。本實施方式的貯留部66為具有開口部66a的箱狀的容器。而且,貯留部66以使開口部66a朝向上方的方式而被配置在接觸部60的下方側(cè)。由此,在接觸部60與殼體部32接觸時,在重力方向(Z軸方向)上落下的紙屑等會通過貯留部66而被貯留。
接下來,對接觸部60的配置位置進行說明。如圖3所示,切斷部20(剪切器單元30)能夠移動至作為未對卷筒紙P進行切斷時進行待機的位置的待機位置S1以及作為開始實施卷筒紙P的切斷的位置的切斷開始位置S2,接觸部60被配置在待機位置S1與切斷開始位置S2之間。即,接觸部60被配置在與位于待機位置S1的剪切器單元30相比靠X軸正方向側(cè)。
接下來,對印刷裝置的異物去除方法進行說明。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對上述印刷裝置1的異物去除方法進行說明。因此,由于印刷裝置1的結(jié)構(gòu)與上述相同因此省略其說明。印刷裝置1的異物去除方法為,使切斷部20在移動方向(X軸方向)上進行移動,并使殼體部32與接觸部60接觸,從而將附著在殼體部32的表面上的紙屑等異物去除的方法。
從圖6至圖8均為表示印刷裝置的異物去除方法的說明圖。另外,將導軌等省略而進行表示。
圖6為剪切器單元30位于待機位置S1的狀態(tài)。該狀態(tài)為,剪切器單元30未對卷筒紙P進行切斷而處于待機的狀態(tài)。在該狀態(tài)下,接觸部60相對于剪切器單元30而位于X軸正方向,并且未與剪切器單元30接觸。因此,能夠抑制由于在待機位置S1進行待機的剪切器單元30而使接觸部60的形狀在發(fā)生了變形的狀態(tài)下永久變形的情況。
圖7為,使剪切器單元30從待機位置S1朝向切斷開始位置S2移動,并使接觸部60與剪切器單元30的殼體部32接觸了的狀態(tài)(剪切器單元30位于與接觸部60接觸的接觸位置的狀態(tài))。在該狀態(tài)下,接觸部60的纖維61通過剪切器單元30的移動而與殼體部32的表面接觸,從而將附著在殼體部32上的紙屑等的異物去除。
由于接觸部60具有多個纖維61(彈性部件),因此能夠沿著殼體部32的表面形狀而接觸,從而能夠切實地將附著在殼體部32上的紙屑等異物去除。
另外,由于纖維61與切斷刀31不接觸,因此能夠防止切斷刀31的破損。此外,由于纖維61也不會由于切斷刀31而被切斷,因此能夠防止纖維片的飛散。
并且,由于接觸部60由導電部件形成且被接地,因此通過接觸部60與殼體部32的接觸而對殼體部32的表面進行除電。此外,由于接觸部60自身也被除電,因此能夠防止紙屑等向接觸部60自身的附著。
通過接觸部60而從殼體部32去除的紙屑等異物在重力方向(Z軸方向)上落下并通過被設置在接觸部60的下方的貯留部66而被捕獲。由此,能夠防止從殼體部32被去除的紙屑等的飛散。另外,適當?shù)貙A留部66中所貯留的紙屑等異物進行清理。
并且,圖8為使剪切器單元30向X軸正方向進行了移動,并使剪切器單元移動至切斷開始位置S2的狀態(tài)。該狀態(tài)為剪切器單元30開始實施卷筒紙P的切斷的狀態(tài)。在該狀態(tài)下,由于剪切器單元30為通過了接觸部60的狀態(tài),因此處于在殼體部32的表面上沒有紙屑等異物的狀態(tài)。因此,在于此狀態(tài)下再使剪切器單元30向X軸正方向移動,并將卷筒紙P切斷時,不會出現(xiàn)附著在殼體部32的表面上的紙屑等發(fā)生飛散的情況。
另外,當使剪切器單元30向X軸正方向移動,并對卷筒紙P進行切斷時,在其之后,使剪切器單元30向X軸負方向(待機位置S1方向)進行移動。此時,在剪切器單元30到達待機位置S1之前,剪切器單元30的殼體部32會再次與接觸部60接觸。然后,通過接觸部60而將附著在殼體部32上的紙屑等異物去除(參照圖7)。之后,剪切器單元30移動至待機位置S1處并成為待機狀態(tài)。此后,重復執(zhí)行上述動作。
如上文所述,根據(jù)上述實施方式,能夠獲得以下的效果。
即使在通過切斷部20的剪切器單元30而對卷筒紙P進行切斷時所產(chǎn)生的紙屑等異物附著在殼體部32上的情況下,也可通過利用接觸部60而與殼體部32接觸,從而將附著在殼體部32上的異物去除。因此,能夠抑制由于紙屑等的異物的飛散所導致的向頭12等的附著,從而降低印刷不良的產(chǎn)生。
另外,本發(fā)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實施方式,能夠?qū)ι鲜龅膶嵤┓绞綄嵤└鞣N變更或改良等。在下文中對改變例進行敘述。
改變例1
雖然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將接觸部60配置在殼體部32的一方的表面?zhèn)?切斷部20的輸送方向下游側(cè)),但并不限定于該結(jié)構(gòu)。也可以將接觸部60設置在殼體部32的另一方表面?zhèn)?切斷部20的輸送方向上游側(cè)),還可以將所述接觸部設置在殼體部32的兩方的表面?zhèn)?。即,只要考慮殼體部32的紙屑等異物的附著位置來對接觸部60進行配置即可。以此方式,便能夠以較高效率將附著在殼體部32上的紙屑等異物去除。
改變例2
雖然將上述實施方式的接觸部60的形態(tài)采用了除電刷,但并不限定于該結(jié)構(gòu)。例如,接觸部60的形態(tài),除了除電刷以外,也可以是海綿等樹脂部件或布部件等。以此方式,也能夠取得與上述相同的效果。另外,即使在使用樹脂部件或布部件來作為接觸部60的情況下,也優(yōu)選為將其分割成多個部件而在與剪切器單元30的移動方向(X軸方向)交叉的方向(Z軸方向)上排列的方式。由此,樹脂部件或布部件等能夠沿著殼體部32的表面形狀而進行接觸,從而能夠切實地將附著在殼體部32上的紙屑等異物去除。
改變例3
雖然上述實施方式的接觸部60的纖維61的長度以一致的方式被設為固定,但并不限定于該結(jié)構(gòu)。也可以以與殼體部32的表面形狀等相匹配的方式來對纖維61的長度進行適當變更。此外,可以以與殼體部32的表面形狀等相匹配的方式配置彈力不同的纖維61。以此方式,能夠以更高效率將附著在殼體部32上的紙屑等異物去除。此外,能夠降低由接觸部60所實施的向殼體部32接觸的接觸負載。
改變例4
雖然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將接觸部60設置在剪切器單元30的待機位置S1與切斷開始位置S2之間,但并不限定于該結(jié)構(gòu)。例如,也可以將接觸部60配置在,使剪切器單元30向X軸正方向移動并完成了卷筒紙P的切斷后所在的位置處。以此方式,也能夠通過向殼體部32進行的接觸而將紙屑等異物去除。并且,也可以將接觸部60配置在剪切器單元30的待機位置S1與切斷開始位置S2之間,以及卷筒紙P的切斷完成后所在的位置。以此方式,能夠切實地將附著在殼體部32上的紙屑等異物去除。
改變例5
也可以具備使上述實施方式中的接觸部60振動的振動產(chǎn)生部。以此方式,例如能夠通過振動而將纏在纖維61上的紙屑等異物去除。
改變例6
雖然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通過使剪切器單元30相對于接觸部60而進行移動從而使接觸部60與剪切器單元30的殼體部32接觸,但并不限定于該結(jié)構(gòu)。例如,也可以采用通過使接觸部60相對于剪切器單元30而進行移動從而使接觸部60與剪切器單元30的殼體部32接觸的結(jié)構(gòu)。以此方式,能夠任意地使接觸部60與殼體部32接觸,從而將紙屑等異物去除。
改變例7
雖然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將貯留部66作為容器,但并不限定于該結(jié)構(gòu)。例如,只要確保用于對被去除的紙屑等進行貯留的區(qū)域即可。即,只要存在與其他的區(qū)域劃分開來的劃分區(qū)域、以使得被去除的紙屑等不會發(fā)生飛散即可。以此方式,也能夠取得與上述相同的效果。
符號說明
1…印刷裝置;4…印刷主體部;20…切斷部;30…剪切器單元;31…切斷刀;32…殼體部;60…接觸部;61…纖維;66…貯留部;P…作為介質(zhì)的卷筒紙;S1…待機位置;S2…切斷開始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