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竹纖維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竹原纖維的提取工藝。
背景技術:
竹纖維是一種天然綠色環(huán)保纖維,它不但具有普通纖維的可紡性、吸濕性和染色性,還有許多獨特的保健性能和防護性能。用竹纖維純紡或與其他纖維混紡等新穎紗線,在市場上具有很強的競爭力,所以竹纖維的開發(fā)具有很大的價值。
目前使用的竹纖維主要是竹漿纖維和竹原纖維,竹漿纖維在提取過程中含有很多雜質(zhì),所以限制了竹漿纖維的發(fā)展。竹原纖維目前的主要提取方法是化學脫膠提取法,由于在提取過程中用到很多酸堿,所以對環(huán)境和纖維的損傷影響很大,因此,急需提供一種竹原纖維提取的工藝,減少污染,能夠提高竹纖維的彈性,有利于環(huán)境保護,可使竹纖維真正成為綠色環(huán)保性纖維。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竹原纖維的提取工藝,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導致的化學脫膠提取法在提取過程中用到很多酸堿,對環(huán)境和纖維的損傷影響很大等上述多項缺陷。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以下的技術方案:一種竹原纖維的提取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整料:將竹竿按照竹節(jié)切斷,并將竹竿切成竹條;
(2)機械處理:將步驟(1)中的竹條碾壓、壓縮機壓榨,切成8-10cm
的竹片;
(3)軟化處理:采用高壓釜對步驟(2)中的竹片進行高壓煮蒸軟化
處理1-2個小時;
(4)酶處理:將步驟(3)中的竹片用纖維素酶處理30-80min,溫度
控制在50-80℃;
(5)水洗:將步驟(4)中的竹片在15℃-25℃的水中清洗20-40 min;
(6)分絲:將步驟(5)中的竹片取出自然晾干,采用高速解纖機進
行分絲;
(7)烘干。
優(yōu)選的,所述步驟(1)中將竹竿切成20-40cm長,1-2cm寬的竹條。
優(yōu)選的,所述步驟(3)中的高壓釜的溫度控制在160-200℃。
優(yōu)選的,所述步驟(4)中纖維素酶的PH值為5。
優(yōu)選的,所述步驟(4)中纖維素酶處理60min。
優(yōu)選的,所述步驟(4)中纖維素酶處理的溫度控制在60℃。
采用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竹原纖維的提取工藝,通過整料-機械處理-軟化處理-酶處理-水洗-分絲-烘干七大工藝步驟得到竹原纖維,工藝步驟簡單,提取率高,在酶處理過程中,用纖維素酶來提取竹原纖維,因為酶是天然產(chǎn)物,副反應少,有利于環(huán)境保護,并且能夠提高竹纖維的彈性,提升竹原纖維的使用性能,可使竹纖維真正成為綠色環(huán)保性纖維。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對實施例的描述,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制造工藝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以幫助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對本發(fā)明的發(fā)明構(gòu)思、技術方案有更完整、準確和深入的理解。
實施例1:
一種竹原纖維的提取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整料:將竹竿按照竹節(jié)切斷,并將竹竿切成20cm長, 2cm
寬的竹條;
(2)機械處理:將步驟(1)中的竹條碾壓、壓縮機壓榨,切成8cm
的竹片;
(3)軟化處理:采用高壓釜對步驟(2)中的竹片進行高壓煮蒸軟化
處理1個小時,高壓釜的溫度控制在160℃;
(4)酶處理:將步驟(3)中的竹片用PH值為5的纖維素酶處理60min,
溫度控制在50℃;
(5)水洗:將步驟(4)中的竹片在15℃的水中清洗30min;
(6)分絲:將步驟(5)中的竹片取出自然晾干,采用高速解纖機進
行分絲;
(7)烘干。
實施例2: 其余與實施例1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所述步驟(3)中,采用高壓釜對步驟(2)中的竹片進行高壓煮蒸軟化處理2個小時,高壓釜的溫度控制在185℃;步驟(4)中將步驟(3)中的竹片用PH值為5的纖維素酶處理60min,溫度控制在60℃。
實施例3: 其余與實施例1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所述步驟(3)中,采用高壓釜對步驟(2)中的竹片進行高壓煮蒸軟化處理1個小時,高壓釜的溫度控制在200℃;步驟(4)中將步驟(3)中的竹片用PH值為5的纖維素酶處理40min,溫度控制在70℃。
基于上述: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竹原纖維的提取工藝,用生物酶提取的竹原纖維具有很好的干濕強力,比竹漿纖維具有更好透氣,并且提取工藝
簡單無污染。
顯然本發(fā)明具體實現(xiàn)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發(fā)明的方法構(gòu)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zhì)性的改進,或未經(jīng)改進將本發(fā)明的構(gòu)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