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建筑結構加固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混凝土構件加固的模板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在工程結構中,因建筑材料損傷、設計或施工缺陷、功能改造和設防標準提高等因素,既有結構通常已不能滿足承載力或耐久性要求,但大多數(shù)結構經過加固修復后仍可繼續(xù)正常使用,從而發(fā)揮巨大的經濟效益,因此對既有結構進行加固修復具有重要意義,建筑結構加固也已成為土木工程領域中的一門重要學科。
混凝土結構構件的加固一般采用局部置換、增大截面和粘鋼/碳纖維加固等方法,在常用增大截面加固方法中,支模板澆筑混凝土是一項必不可少的施工過程。目前混凝土結構支模通常采用的是傳統(tǒng)的腳手架支撐體系,對新建工程該體系尚有可取之處,但對既有混凝土結構構件的加固,其主要存在支模費用占總加固費用比例較高、耗費工時長、施工難度大和模板回收利用率低等缺點,研發(fā)一種能夠快速支模且經濟實用的模板系統(tǒng)成為從業(yè)人員首要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混凝土構件加固的模板系統(tǒng),不僅結構簡單、易于裝配、耗費工時少、能夠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模板的費用,而且可實現(xiàn)工廠批量生產,施工難度小,還提高了模板的回收利用率。
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一種用于混凝土構件加固的模板系統(tǒng),包括一待加固混凝土構件本體與一支模機構;述支模機構包括一與待加固混凝土構件本體的橫截面相匹配的翻折模板和至少一漏斗,所述翻折模板包括一剛性底板和兩剛性側板,兩所述剛性側板的尾端與剛性底板的兩端分別樞接,該剛性側板與剛性底板均通過一柔性銜接件樞接,兩 所述剛性側板的首端分別固定于待加固混凝土構件本體,且每所述剛性側板上均設有至少一澆筑孔,每該澆筑孔上均插設有一所述漏斗。
進一步地,所述柔性銜接件包括纖維布和膠黏層,所述纖維布由依次設置的底板匹配段、翻折段和側板匹配段組成,所述底板匹配段通過膠黏層粘接于剛性底板上,所述側板匹配段通過膠黏層粘接于剛性側板。
進一步地,所述纖維布為雙向芳綸纖維布。
進一步地,所述剛性底板、剛性側板與纖維布相接的邊角均為平滑的弧形角。
進一步地,所述剛性側板的首端通過螺栓固定于待加固混凝土構件本體。
所述所述螺栓與剛性側板之間均設有一墊板。
本發(fā)明一種用于混凝土構件加固的模板系統(tǒng)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過支模機構機構的具體設置,尤其是翻折模板的設置,使得本發(fā)明模板系統(tǒng)不僅結構簡單、易于裝配、耗費工時少、能夠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模板的費用,而且可實現(xiàn)工廠批量生產,應用于混凝土構件加固施工時,施工難度小、便于推廣應用,此外,加固施工結束后卸下的模板相對完整,能夠便于再次利用,從而提高了模板的回收利用率。
【附圖說明】
下面參照附圖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描述。
圖1是本發(fā)明一種用于混凝土構件加固的模板系統(tǒng)裝配時的主剖視圖。
圖2是本發(fā)明一種用于混凝土構件加固的模板系統(tǒng)裝配后的主剖視圖。
圖3是圖1中A部分的放大圖。
圖4是本發(fā)明中翻折模板與柔性銜接件裝配后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結合參閱圖1至圖3,本發(fā)明一種用于混凝土構件加固的模板系統(tǒng),包括一待加固混凝土構件本體100與一支模機構200,所述支模機構200包括一與待加固混凝土構件本體100的橫截面相匹配的翻折模板1和至少一漏斗2,所述翻折模板1包括一剛性底板11和兩剛性側板12,兩所述剛性側板12的尾端與剛性底板11的兩端分別樞接,該剛性側板12與剛性底板11均通 過一柔性銜接件3樞接,兩所述剛性側板12的首端分別固定于待加固混凝土構件本體100,且每所述剛性側板12上均設有至少一澆筑孔4,每該澆筑孔4上均插設有一所述漏斗2。
其中,剛性底板11與剛性側板12采用柔性銜接件3樞接,使得剛性側板12與剛性底板11能夠便捷的進行翻折,具體地,本實施中柔性銜接件3包括纖維布31和膠黏層32,所述纖維布31由依次設置的底板匹配段311、翻折段312和側板匹配段313組成,所述底板匹配段311通過膠黏層32粘接于剛性底板311上,所述側板匹配段313通過膠黏層32粘接于剛性側板312,粘接完畢后,剛性側板12與剛性底板11經由翻折段312進行翻折;而且纖維布的抗拉強度較高,能夠具有較長的使用壽命,具體可選用雙向芳綸纖維布;剛性底板11、剛性側板12與纖維布31相接的邊角均為平滑的弧形角(如圖3中所示),避免剛性底板11、剛性側板12與纖維布31相接的邊角過于尖銳而造成纖維布31與之摩擦形成的磨損,從而延長了纖維布31的使用壽命;剛性側板12的首端具體通過螺栓5固定于待加固混凝土構件本體100,為了便于螺栓5的旋入,可在剛性側板12的首端上鉆孔形成與螺栓5匹配的裝配孔6;為了起到緩沖與保護剛性側板12,在螺栓5與剛性側板12之間均設有一墊板7。
本發(fā)明模板系統(tǒng)應用于混凝土構件加固施工時,按待加固的混凝土構件100的橫截面選用相應尺寸的翻折模板1,具體地,選用相應尺寸剛性底板11與剛性側板12,并依據(jù)剛性側板12上澆筑孔4的位置將待待加固的混凝土構件100上相應部分鑿去邊角,以利于后續(xù)澆筑混凝土;之后將選好的剛性底板11與剛性側板12采用布纖維布31、膠黏層32拼接起來,即完成翻折模板1與柔性銜接件3的裝配(如圖4所示),接著根據(jù)混凝土構件設計高度將其中一剛性側板12先采用螺栓5固定于待加固的混凝土構件100上對應側面位置上(如圖1所示),然后如圖2所示,再把另一剛性側板12同樣采用螺栓5固定于混凝土構件100的另一側面上,并確保剛性底板11水平;再將新增混凝土通過插設于澆筑孔4上的漏斗2注入翻折模板1與待混凝土構件100形成的空間內,待注入的新增混凝土達到預定強度后,松卸螺栓5, 最后按先剛性側板12后剛性底板11的順序將翻折模板1整體卸下即可;且這樣整體卸下的翻折模板1能夠便于再次利用。
綜上,本發(fā)明模板系統(tǒng)結構簡單,易于裝配,耗費工時少,能夠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模板的費用,而且應用于混凝土構件加固施工時,施工相對便捷即施工難度小,便于推廣應用,此外,加固施工結束后卸下的模板相對完整,能夠便于再次利用,從而提高了模板的回收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