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建筑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隔震支座頂升裝置及更換隔震支座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近20年來,隔震技術在國內得到了飛速發(fā)展,并且隔震技術一般多用在重點建筑上。通常工程所在地為地震多發(fā)區(qū)域,在建筑物使用年限內發(fā)生地震的概率極高,因此不可避免要對隔震建筑進行支座更換;其次超長結構采用隔震技術時,由于溫度應力造成支座不均勻變形,也可能需要對支座進行更換檢修;再者隔震支座質量參差不齊,主體結構完成后,在豎向壓力作用下,存在隔震支座可能發(fā)生橫向變形,變形超出規(guī)范要求時同樣要對支座進行更換檢修。
建筑隔震支座更換不同于橋梁支座更換,這是因為建筑隔震層層高一般都受限,一方面常規(guī)的大型同步頂升設備在狹小的空間里很難操作,另一方面同步頂升設備價格昂貴,因此急需設計一種簡易的支座更換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隔震支座頂升裝置及更換隔震支座的施工方法,其能夠快捷、經濟地進行建筑隔震支座更換。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隔震支座頂升裝置,其應用于上梁和下梁之間的隔震層中,上支墩作為上梁下方的受力支點,下支墩作為下梁上方的受力支點,上支墩和下支墩之間設置有隔震支座;其中,所述隔震支座頂升裝置,包括:
至少兩個上傳力裝置,其均勻間隔分布在上支墩的周圍;
至少兩個下傳力裝置,其均勻間隔分布在下支墩的周圍,并且上傳力裝置和下傳力裝置一一對應;以及
至少兩個千斤頂,其分別支撐在對應的上傳力裝置和下傳力裝置之間。
所述的隔震支座頂升裝置,其中,所述上傳力裝置的高度等于上支墩的凈高(支墩高度扣除梁高),所述下傳力裝置的高度等于下支墩的凈高(支墩高度扣除梁高)。
所述的隔震支座頂升裝置,其中,所述下傳力裝置包括:槽鋼、上墊板以及下墊板,所述上墊板和下墊板分別垂直設置于槽鋼的上、下兩端。
所述的隔震支座頂升裝置,其中,所述下傳力裝置還包括第一加肋板和第二加肋板,所述第一加肋板的其中一側邊安裝在槽鋼上,另一側邊安裝在下墊板上,所述第二加肋板的其中一側邊安裝在第一加肋板上,另一側邊也安裝在下墊板上。
所述的隔震支座頂升裝置,其中,所述上傳力裝置包括:槽鋼、上墊板以及下墊板,所述上墊板和下墊板分別垂直設置于槽鋼的上、下兩端。
所述的隔震支座頂升裝置,其中,所述上傳力裝置還包括第一加肋板和第二加肋板,所述第一加肋板的其中一側邊安裝在槽鋼上,另一側邊安裝在上墊板上,所述第二加肋板的其中一側邊安裝在第一加肋板上,另一側邊也安裝在上墊板上。
所述的隔震支座頂升裝置,其中,每個千斤頂均與同一個液壓油缸裝置串聯。
所述的隔震支座頂升裝置,其中,所述上支墩附近安裝有位移計,所述位移計與電腦連接。
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應用上述的隔震支座頂升裝置來更換隔震支座的施工方法,其具有以下步驟:
步驟一:確定隔震層凈高度:
需要確定下支墩、支座以及上支墩的高度;
步驟二:安裝下傳力裝置:
將下傳力裝置均勻間隔地圍繞下支墩進行安裝,并且使下傳力裝置的下部貼靠在下梁的頂部;
步驟三:安裝千斤頂:
根據下傳力裝置的位置及高度進行千斤頂的安裝定位;
步驟四:安裝上傳力裝置:
在對應的千斤頂的上方安裝上傳力裝置,并且使每個千斤頂的一部分支撐在上傳力裝置的下部和下傳力裝置的上部之間;
步驟五:將液壓油缸裝置與多個千斤頂串聯連接,并且液壓油缸裝置與油缸閥門連接;
步驟六:在上支墩附近安裝位移計,并使位移計與電腦連接。
所述的更換隔震支座的施工方法,其中,通過調節(jié)千斤頂的高度和/或在千斤頂與下傳力裝置之間增減鋼板來改變千斤頂與上傳力裝置之間的距離。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一種并不復雜的施工工藝,不但可以提高更換建筑隔震支座的效率,而且還能節(jié)省更換支座的造價,促進了建筑隔震支座更換技術的廣泛應用。
附圖說明
在下文中將基于實施例并參考附圖來對本發(fā)明進行更詳細的描述。其中:
圖1為根據本發(fā)明的一種隔震支座頂升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 為油缸連接的示意圖;
圖3為上傳力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下傳力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在附圖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圖標記。附圖并未按照實際的比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首先,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隔震支座頂升裝置,其應用于隔震層中并且主要包括:上傳力裝置1、下傳力裝置2以及千斤頂3。
其中,將上梁10和下梁20之間的區(qū)域稱之為隔震層,并且上支墩11作為上梁10下方的受力支點,下支墩21作為下梁20上方的受力支點,上支墩11和下支墩21之間設置有隔震支座30。并且,根據隔震層的使用用途(地下車庫、地下室等),確定隔震層的凈高度,包括下支墩21、隔震支座30以及上支墩11的高度。
所述上傳力裝置1的高度等于上支墩11的凈高(支墩高度扣除梁高),所述下傳力裝置2的高度等于下支墩21的凈高(支墩高度扣除梁高)。
所述上傳力裝置1的數量為至少兩個,并且均勻間隔分布在上支墩11的周圍;所述下傳力裝置2的數量為至少兩個,并且均勻間隔分布在下支墩21的周圍。上傳力裝置1和下傳力裝置2一一對應,并且對應的上傳力裝置1和下傳力裝置2之間設置有千斤頂3。
請見圖4,其為下傳力裝置的結構示意圖。所述下傳力裝置2主要包括:槽鋼201、第一加肋板202、第二加肋板203、上墊板204以及下墊板205。所述上墊板204和下墊板205分別垂直設置于槽鋼201的上、下兩端。優(yōu)選地,第一加肋板203的其中一側邊安裝在槽鋼201上,另一側邊安裝在下墊板205上。再優(yōu)選地,第二加肋板203的其中一側邊安裝在第一加肋板202上,另一側邊也安裝在下墊板205上。設置第一加肋板202(和第二加肋板203)的目的是確保槽鋼201與下墊板205保持相互垂直的關系,進而確保結構的穩(wěn)定性。而至少一部分的上墊板204與槽鋼201固接,同樣可以使上墊板204與槽鋼201保持相互垂直的關系,進而確保結構的穩(wěn)定性。此外,由于在下傳力裝置中,下墊板205需要將傳力裝置的力均勻的擴散到下梁上,因此下墊板205的厚度優(yōu)選地大于等于上墊板204的厚度。
再請見圖3,其為上傳力裝置的結構示意圖。所述上傳力裝置1主要包括:槽鋼101、第一加肋板102、第二加肋板103、上墊板104以及下墊板105。所述上墊板104和下墊板105分別垂直設置于槽鋼101的上、下兩端。優(yōu)選地,第一加肋板103的其中一側邊安裝在槽鋼101上,另一側邊安裝在上墊板104上。再優(yōu)選地,第二加肋板103的其中一側邊安裝在第一加肋板102上,另一側邊也安裝在上墊板104上。設置第一加肋板102(和第二加肋板103)的目的是確保槽鋼101與上墊板104保持相互垂直的關系,進而確保結構的穩(wěn)定性。而至少一部分的下墊板105與槽鋼101固接,同樣可以使下墊板105與槽鋼101保持相互垂直的關系,進而確保結構的穩(wěn)定性。優(yōu)選地,下墊板205的厚度大于等于上墊板204的厚度。此外,由于在上傳力裝置中,上墊板104需要將傳力裝置的力均勻的擴散到上梁上,因此上墊板104的厚度優(yōu)選地大于等于下墊板105的厚度。
每個千斤頂3的一部分支撐在上支墩11和下支墩21之間,每個千斤頂3的另一部分支撐在上傳力裝置1的下墊板105和下傳力裝置2的上墊板204之間。上傳力裝置1的上墊板104頂抵在上梁10的底部,下傳力裝置2的下墊板頂抵在下梁20的頂部。
此外如圖2所示,每個千斤頂3均與同一個液壓油缸裝置4串聯,并且液壓油缸裝置4與油缸閥門5連接。所述上支墩未安裝頂升裝置一側底部安裝有位移計(圖中未示出),所述位移計與電腦連接,用于實時監(jiān)控隔震支座頂升裝置的狀態(tài),可以實現異步頂升更換支座。
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更換隔震支座的施工方法,其具有以下步驟:
步驟一:確定隔震層凈高度:
根據隔震層的使用用途(地下車庫、地下室等),確定隔震層的凈高度,其包括確定下支墩21、支座30以及上支墩11的高度,從而進一步確定上傳力裝置1和下傳力裝置2的安裝位置和高度。
需要說明的是,
步驟二:安裝下傳力裝置2:
將下傳力裝置2均勻間隔地圍繞下支墩21進行安裝,并且使下傳力裝置2 的下墊板205貼靠在下梁20的頂部;
步驟三:安裝千斤頂3:
根據下傳力裝置2的位置及高度進行千斤頂的安裝定位,優(yōu)選地,每個千斤頂3的一部分支撐在上支墩11和下支墩21之間,每個千斤頂3的另一部分支撐在下傳力裝置2的上墊板204上;
步驟四:安裝上傳力裝置1:
在對應的千斤頂3的上方安裝上傳力裝置1,并且使每個千斤頂3的一部分支撐在上傳力裝置1的下墊板105和下傳力裝置2的上墊板204之間;
步驟五:將液壓油缸裝置與多個千斤頂3串聯連接,并且液壓油缸裝置4與油缸閥門5連接;
步驟六:在上支墩未安裝頂升裝置的一側底部安裝位移計,并使位移計與電腦連接。
優(yōu)選實施例
該優(yōu)選實施例具有以下步驟:
步驟一:確定隔震層凈高度:本實施例中隔震層凈高為1.36m,上支墩高為1.2m、支座高為0.25m、下支墩高為1.2m。
步驟二:在安裝下傳力裝置2時,應將下部平面清理干凈并找平,避免頂升過程中出現側移,同時下傳力裝置2的上墊板204需確保與隔震下支墩21處于同一高度。
步驟三:安裝千斤頂3時,先在下傳力裝置2上放置一塊厚度為20mm鋼板,再將千斤頂3放置在該鋼板上。
步驟四:安裝上傳力裝置1時,應確保下傳力裝置的高度同下支墩底到下梁底的距離一致。
步驟五:千斤頂與上傳力裝置之間的距離通過調節(jié)千斤頂的高度和加鋼板來解決。
步驟六:將液壓油缸與多個千斤頂串聯連接。
步驟七:在上支墩附近安裝位移計并與電腦連接。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一種并不復雜的施工工藝,不但可以提高更換建筑隔震支座的效率,而且還能節(jié)省更換支座的造價,促進了建筑隔震支座更換技術的廣泛應用。
雖然已經參考優(yōu)選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描述,但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范圍的情況下,可以對其進行各種改進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換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結構沖突,各個實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項技術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組合起來。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開的特定實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權利要求的范圍內的所有技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