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攪拌裝置,具體地指一種輕質發(fā)泡混凝土試驗用膠砂攪拌機。
背景技術:
發(fā)泡混凝土是生產(chǎn)保溫輕質材料的必備材料,而實際生產(chǎn)中通常使用輕質陶粒來減輕混凝土的容重。在實驗室條件下,對發(fā)泡混凝土進行質量檢測和其他性能試驗時,只能采用水泥膠砂攪拌機?,F(xiàn)有的水泥膠砂攪拌機的攪拌葉和攪拌鍋的設計主要是基于細顆粒的砂、水泥攪和設計的,攪拌葉與攪拌鍋的距離相對較小,在用于拌和輕質發(fā)泡混凝土時存在如下不足:
(1)現(xiàn)有砂漿攪拌機的攪拌葉與攪拌鍋內部距離較小,拌和陶?;炷習r,陶粒往往會被打破,造成攪和的陶粒混凝土密度增大,導熱系數(shù)增大等不足,或攪拌葉會被卡住,導致攪拌軸的電機瞬間溫度升高而燒毀;
(2)由于加的沙子和水泥為粉末狀或含有粉塵,因此在加料過程中,水泥或沙子中的粉塵會揚起,成為漂浮在空氣中的細小顆粒,對空氣造成污染,同時,操作人員吸入后也對操作人員的身體健康造成傷害。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種輕質發(fā)泡混凝土試驗用膠砂攪拌機,該攪拌機通過在攪拌鍋內設置帶有弧形導流葉片的攪拌葉輪,可防止攪拌葉輪被卡住而造成瞬時電壓過高燒毀電機,提高了陶粒發(fā)泡混凝土的攪拌效率;此外,在攪拌鍋頂部設置有封蓋,防止水泥或沙子中的粉塵揚起,凈化環(huán)境衛(wèi)生,同時減少操作危險。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輕質發(fā)泡混凝土試驗用膠砂攪拌機,包括攪拌鍋、設置在攪拌鍋內的攪拌裝置、設置在攪拌鍋頂部的雙開門式封蓋、以及設置在攪拌鍋底部的支撐基座;
所述攪拌裝置包括設置在攪拌鍋中部位置處的攪拌軸、設置在攪拌軸頂端用于驅動攪拌軸旋轉的驅動電機、設置在攪拌軸底端用于攪拌膠砂的攪拌葉輪,所述攪拌葉輪具有呈喇叭狀的輪盤和若干個沿輪盤外周均勻間隔布置的弧形導流葉片,所述輪盤頂部的直徑至底部的直徑逐漸增大。這樣,通過在輪盤上設置弧形導流葉片,能以較小的動力獲得大面積循環(huán),減少了進水紊流,攪拌過程中,保證整機在運動狀態(tài)下的平衡,不會打破陶粒,攪拌葉輪不會被卡住而造成瞬時電壓過高燒毀電機。
進一步地,所述封蓋包括第一封蓋、與第一封蓋相對布置的第二封蓋,所述第一封蓋和第二封蓋均具有鉸接側和活動側,所述第一封蓋的鉸接側、第二封蓋的鉸接側分別通過合頁與攪拌鍋的頂部上邊緣鉸接。這樣,通過在攪拌鍋的頂部設置雙開門式封蓋形成封閉系統(tǒng),打開和關閉都十分方便,避免在加料過程中水泥或沙子中的粉塵揚起,凈化環(huán)境衛(wèi)生,也避免了操作人員吸入粉塵影響身體健康。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封蓋上設置有第一提拉把手,所述第二封蓋上設置有與第一提拉把手相對布置的第二提拉把手。這樣,操作人員可以通過第一提拉把手和第二提拉把手打開封蓋,操作簡單、安全。
進一步地,所述攪拌鍋的底部設有傾斜式出料口。這樣,出料時無需將攪拌鍋傾斜,縮短了出料時間,避免了輕質發(fā)泡混凝土快速發(fā)泡而溢出到操作臺上,同時減少操作風險。
進一步地,所述封蓋上設有用于向攪拌鍋內加注水的進水口。這樣,在保持封蓋關閉狀態(tài)下添加水,避免物料飛濺,操作簡單方便。
再進一步地,所述封蓋的中部位置處設置有用于攪拌軸貫穿通過的開口。這樣,攪拌軸可以穿過開口放入攪拌鍋內。
更進一步地,所述輪盤沿其外周均勻間隔布置有6~8個弧形導流葉片。這樣,攪拌效果好,無攪拌死角,物料攪拌流態(tài)好,大表面弧形導流葉片,配備功率小,更加節(jié)能,安裝靈活、維護方便。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yōu)點:
其一,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攪拌鍋內設置了帶有弧形導流葉片的攪拌葉輪,能以較小的動力獲得大面積循環(huán),減少了進水紊流,攪拌過程中,保證整機在運動狀態(tài)下的平衡,不會打破陶粒,攪拌葉輪不會被卡住而造成瞬時電壓過高燒毀電機,提高了陶粒發(fā)泡混凝土的攪拌效率。
其二,本實用新型的攪拌軸與攪拌鍋空間充足,攪拌效果好,無攪拌死角,物料攪拌流態(tài)好,大表面弧形導流葉片,配備功率小,更加節(jié)能,安裝靈活、維護方便。
其三,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攪拌鍋的頂部設置雙開門式封蓋形成封閉系統(tǒng),打開和關閉都十分方便,避免在加料過程中水泥或沙子中的粉塵揚起,凈化環(huán)境衛(wèi)生,也避免了操作人員吸入粉塵影響身體健康。
其四,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攪拌鍋的底部設置傾斜式出料口,出料時無需將攪拌鍋傾斜,縮短了出料時間,避免了輕質發(fā)泡混凝土快速發(fā)泡而溢出到操作臺上,同時減少操作風險。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輕質發(fā)泡混凝土試驗用膠砂攪拌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封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其中:攪拌鍋1、攪拌裝置2、封蓋3、支撐基座4、攪拌軸5、驅動電機6、攪拌葉輪7、輪盤8、弧形導流葉片9、第一封蓋10、第二封蓋11、鉸接側12活動側13、合頁14、第一提拉把手15、第二提拉把手16、出料口17、進水口18、開口19。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圖中所示的一種輕質發(fā)泡混凝土試驗用膠砂攪拌機,包括攪拌鍋1、設置在攪拌鍋1內的攪拌裝置2、設置在攪拌鍋1頂部的雙開門式封蓋3、以及設置在攪拌鍋1底部的支撐基座4;攪拌裝置2包括設置在攪拌鍋1中部位置處的攪拌軸5、設置在攪拌軸5頂端用于驅動攪拌軸5旋轉的驅動電機6、設置在攪拌軸5底端用于攪拌膠砂的攪拌葉輪7,攪拌葉輪7具有呈喇叭狀的輪盤8和若干個沿輪盤8外周均勻間隔布置的弧形導流葉片9,攪拌軸5與攪拌鍋1空間充足,攪拌效果好,無攪拌死角,物料攪拌流態(tài)好,大表面弧形導流葉片9,配備功率小,更加節(jié)能,安裝靈活、維護方便。輪盤8頂部的直徑至底部的直徑逐漸增大。優(yōu)選地,輪盤8沿其外周均勻間隔布置有6~8個弧形導流葉片9。這樣,通過在輪盤8上設置弧形導流葉片9,能以較小的動力獲得大面積循環(huán),減少了進水紊流,攪拌過程中,保證整機在運動狀態(tài)下的平衡,不會打破陶粒,攪拌葉輪7不會被卡住而造成瞬時電壓過高燒毀電機。
上述技術方案中,攪拌鍋1的底部設有傾斜式出料口17,出料時無需將攪拌鍋1傾斜,縮短了出料時間,避免了輕質發(fā)泡混凝土快速發(fā)泡而溢出到操作臺上,同時減少操作風險。封蓋3上設有用于向攪拌鍋1內加注水的進水口18,這樣,可以通過進水口18直接加注水,無需打開封蓋,操作簡單方便。封蓋3的中部位置處設置有用于攪拌軸5貫穿通過的開口19。這樣,攪拌軸5可以穿過開口19放入攪拌鍋內。
上述技術方案中,封蓋3包括第一封蓋10、與第一封蓋10相對布置的第二封蓋11,第一封蓋10和第二封蓋11均具有鉸接側12和活動側13,第一封蓋10的鉸接側12、第二封蓋11的鉸接側12分別通過合頁14與攪拌鍋1的頂部上邊緣鉸接。這樣,通過在攪拌鍋1的頂部設置第一封蓋10和第二封蓋11構成的雙開門式封蓋形成封閉系統(tǒng),打開和關閉都十分方便,避免在加料過程中水泥或沙子中的粉塵揚起,凈化環(huán)境衛(wèi)生,也避免了操作人員吸入粉塵影響身體健康。第一封蓋10上設置有第一提拉把手15,第二封蓋11上設置有與第一提拉把手15相對布置的第二提拉把手16。這樣,操作人員可以通過第一提拉把手15和第二提拉把手16打開封蓋3,操作簡單、安全。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應當指出,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所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