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機械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服裝領域的機械設備,更具體地說是一種衣物烘干機。
背景技術:
烘干機可分為工業(yè)與民用兩種,工業(yè)烘干機也叫干燥設備或干燥機,民用烘干機是洗滌機械中的一種,一般在水洗脫水之后,用來除去服裝和其他紡織品中的水分。中國專利CN1690299A公開了一種衣物烘干機,其包括能夠旋轉的烘干筒、將熱氣導入烘干筒的熱氣導入管以及將熱氣排放到烘干筒外面的熱氣排放管,可以很方便地完成衣物的烘干。
但是上述的衣物烘干機是空氣從進風口進入,經過加熱管加熱,然后繞旋轉筒從排氣口排出,但是上述的衣物烘干機存在以下缺點:在進風口和排氣口均需要安裝風機,其中一個風機損壞就會影響整個設備的正常運行,而且設備運行時需要兩個電機同時工作也比較浪費電;另外傳統(tǒng)的熱空氣未能與要烘干的衣物直接接觸,只是把旋轉筒的筒壁加熱,然后利用筒壁帶熱旋轉筒內的空氣以及衣物實現間接導熱,熱效率低;而且旋轉筒旋轉時因為離心力的作用,使衣物緊緊地貼在旋轉筒的內壁上,一方面使衣物褶皺嚴重,另一方面使衣物干燥起來不均勻;最后,由于從排氣口排出的空氣溫度往往比常溫還是高很多,直接排到空氣中的話會造成熱能的浪費。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現有的衣物烘干機存在熱效率低、待烘干衣物容易緊貼在筒壁上以及大量熱能從排氣口隨氣體排出造成浪費等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衣物烘干機,具體方案如下:
一種衣物烘干機,所述烘干機包括設于箱體內的本體和設于箱體外的熱交換器,所述本體包括箱體內水平布置的底板和豎直布置的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所述底板將所述箱體分隔成工作腔和電機腔;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二立板將所述工作腔依次分隔成緩沖腔、干燥腔和操作腔,所述干燥腔內設有空氣加熱器,所述底板上對應所述干燥腔的位置開設有若干氣孔,所述干燥腔內設有一端開口一端封閉的內筒,所述內筒的筒壁設有若干緊密排列的通孔,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二立板上分別開設有與所述內筒封閉端和開口端對應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內筒的兩端通過若干旋轉件與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二立板轉動連接;所述內筒的封閉端固定有驅動軸,所述驅動軸上設有風扇和驅動所述內筒轉動的驅動組件;所述箱體上分別開設有與所述緩沖腔連通的出氣口、與所述操作腔連通的操作口以及與所述電機腔連通的進氣口;所述熱交換器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內設有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所述第一擋板和所述第二擋板將所述殼體依次分隔成第一腔、熱交換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擋板和所述第二擋板之間設有若干連通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的通氣管;所述殼體上對應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的位置分別開設有第一口和第二口,所述殼體上對應所述熱交換腔開設有第三口和第四口,所述第三口和所述第四口分別位于所述殼體相對的兩個側面上;所述第二腔通過設置于所述第二口和所述進氣口之間的管路與所述電機腔連通,所述第三口與所述出氣口之間設有引風彎管。
進一步地,所述旋轉件包括設置在所述內筒兩端側壁上的軸承槽、主軸和兩個固定板;兩個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立板或第二立板上,所述固定板的另一端設有供所述主軸穿過的軸孔,所述主軸上穿設有與所述軸承槽匹配的軸承。
進一步地,所述驅動組件包括設置在所述電機腔內的電動機,設于所述驅動軸上的傳動輪,所述傳動輪通過傳動裝置與所述電動機的輸出軸連接所述底板上開設有用于所述傳動裝置穿過的傳動孔。
進一步地,所述內筒的外壁上設有若干沿所述內筒軸向布置的導流板,隨著內筒旋轉使干燥腔內的高溫空氣均勻分布,所述內筒的內壁上設有若干沿所述內筒軸向布置的內筒頂塊,當內筒在旋轉時防止內筒里的衣物緊貼在筒壁上。
進一步地,所述空氣加熱器設置于所述氣孔和所述內筒之間,所述空氣加熱器與所述內筒開口端之間的距離小于所述空氣加熱器與所述內筒封閉端的距離,保證經過空氣加熱器加熱過的空氣能夠比較均勻地通過內筒。
進一步地,所述干燥腔內對應所述空氣加熱器的上方以及所述電機腔內對應所述氣孔的下方分別設有傾斜布置的第一引水板和第二引水板,所述第二引水板的最低端設有與箱體外部連通的引水管,避免待干燥衣服內殘存的水分從氣孔被甩至電機腔內影響電機的使用壽命。
進一步地,所述傳動裝置包括傳動鏈條,所述傳動孔包括兩個并排的小孔,所述傳動鏈條穿過所述小孔連接于所述傳動輪和所述電動機的輸出軸上。
進一步地,所述操作口處設有能夠啟閉的擋門,所述擋門與所述操作口的接觸部位設有密封圈,所述擋門的中央向所述操作腔內延伸至內筒開口端形成擋柱,當烘干機在正常工作時擋柱用于防止內筒里的衣物被甩至操作腔。
進一步地,所述通氣管的側壁上設有若干集熱翼片,增大熱交換腔內氣體與通氣管的接觸面積,所述通氣管與所述集熱翼片的材料均為鋁,保證氣體熱量回收的效果。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口與所述第二口相對錯開布置,所述第三口和所述第四口相對錯開布置,盡量延長即將排出的熱空氣與即將進入的冷空氣的接觸時間,保證熱回收率。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衣物烘干機,將密封的箱體分隔成若干個相對獨立但又依次連通的腔室,利用內筒一側的葉片使箱體內的空氣從進風口至出風口持續(xù)流動,因為內筒的筒壁上開設有緊密排列的通孔,而且內筒的內壁上設有內筒頂塊,待干燥衣物不會緊緊地貼合在內筒的內壁上,然后利用干燥腔內的空氣加熱器將進入干燥腔內的氣體加熱至預設溫度,隨著內筒的旋轉與內筒里的衣物均勻接觸,干燥效果好;在高溫氣體即將排出箱體外之前,通過熱交換器將熱量進行部分回收,防止隨著氣體的排出造成大量熱能的浪費。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本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旋轉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內筒的剖視圖,
圖5為本發(fā)明熱交換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fā)明熱交換器的剖視圖。
附圖序號及名稱:1、箱體,2、底板,3、第一立板,301、第一通孔,4、第二立板,401、第二通孔,5、緩沖腔,6、干燥腔,7、操作腔,8、電機腔,9、空氣加熱器,10、內筒,1001、導流板,1002、通孔,1003、軸承槽,1004、內筒頂塊,1005、固定板,1006、軸孔,1007、主軸,1008、軸承,11、傳動輪,12、電動機,13、出氣口,14、操作口,15、進氣口,16、殼體,1601、第一擋板,1602、第二擋板,1603、第一腔,1604、熱交換腔,1605、第二腔,1606、通氣管,1607、第一口,1608、第二口,1609、第三口,1610、第四口,1611、引風彎管,17、第一引水板,18、第二引水板,19、引水管,20、擋門,21、擋柱,22、葉片,23、傳動裝置,24、傳動孔,25、驅動軸。
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細說明本發(fā)明之技術內容、構造特征、所達成目的及功效,以下茲例舉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一種衣物烘干機,烘干機包括設于密封箱體1內的本體和設于箱體1外的熱交換器,
結合圖1和圖2所示,本體包括箱體1內水平布置的底板2和豎直布置的第一立板3和第二立板4,底板2將箱體1分隔成工作腔和電機腔8;第一立板3和第二立板4將工作腔依次分隔成緩沖腔5、干燥腔6和操作腔7,干燥腔6內設有空氣加熱器9,底板2上對應干燥腔6的位置開設有若干氣孔,干燥腔6內設有一端開口一端封閉的內筒10,內筒10的筒壁設有若干緊密排列的通孔1002,第一立板3和第二立板4上分別開設有與內筒10封閉端和開口端對應的第一通孔301和第二通孔401,內筒10的兩端通過若干旋轉件與第一立板3和第二立板4轉動連接;內筒10的封閉端固定有驅動軸25,驅動軸25上設有風扇22和驅動內筒10轉動的驅動組件;箱體1上分別開設有與緩沖腔5連通的出氣口13、與操作腔7連通的操作口14以及與電機腔8連通的進氣口15。
如圖3所示,旋轉件包括設置在內筒10兩端側壁上的軸承槽1003、主軸1007和兩個固定板1005;兩個固定板1005的一端固定在第一立板3或第二立板4上,固定板1005的另一端設有供主軸1007穿過的軸孔1006,主軸1007上穿設有與軸承槽1003匹配的軸承1008。
參閱圖5和圖6,熱交換器包括殼體16,殼體16內設有第一擋板1601和第二擋板1602,第一擋板1601和第二擋板1602將殼體16依次分隔成第一腔1603、熱交換腔1604和第二腔1605;第一擋板1601和第二擋板1602之間設有十根連通第一腔1603和第二腔1605的通氣管1606;殼體16上對應第一腔1603和第二腔1605的位置分別開設有第一口1607和第二口1608,殼體16上對應熱交換腔1604開設有第三口1609和第四口1610,第三口1609和第四口1610設于殼體16相對的兩個側面上;第二腔1605通過設置于第二口1608和進氣口15之間的管路與電機腔8連通,第三口1609與出氣口13之間設有引風彎管1611。通氣管1606的側壁上設有若干集熱翼片,增大熱交換腔1604內氣體與通氣管1606的接觸面積,通氣管1606與集熱翼片的材料均為鋁,保證氣體熱量回收的效果。第一口1607與第二口1608相對錯開布置,第三口1609和第四口1610相對錯開布置,盡量延長了即將排出的熱空氣與即將進入的冷空氣的接觸時間,保證熱回收率。
如圖2所示,驅動組件包括設置在電機腔8內的電動機12,設于驅動軸25上的傳動輪11,傳動輪11通過傳動裝置23與電動機12的輸出軸連接,底板2上開設有用于傳動裝置23穿過的傳動孔24,防止電動機受到干燥腔內高溫氣體的直接影響。
如圖4,內筒10的外壁上設有八個沿內筒10軸向布置的導流板1001,隨著內筒10的旋轉使干燥腔6內的高溫空氣均勻分布,內筒10的內壁上設有五根沿內筒10軸向布置的內筒頂塊1004,當內筒10在旋轉時防止內筒10里的衣物緊貼在筒壁上。空氣加熱器9設置于氣孔和內筒10之間,空氣加熱器9與置物端之間的距離小于空氣加熱器9與傳動端的距離,保證經過空氣加熱器9加熱過的空氣能夠比較均勻地通過內筒10。內筒10里設有與空氣加熱器9電連接的溫度感應器,當內筒10內的空氣溫度達到預設值時,空氣加熱器9馬上停止工作,一方面防止過度加熱損壞衣物,另一方面避免浪費電能。
結合圖1和圖2,空氣加熱器9設置于氣孔和內筒10之間,所述空氣加熱器9與所述內筒開口端之間的距離小于所述空氣加熱器9與所述內筒封閉端的距離。干燥腔6內對應空氣加熱器9的上方以及電機腔8內對應氣孔的下方分別設有傾斜布置的第一引水板17和第二引水板18,第二引水板18的最低端設有與箱體1外部連通的引水管19,避免待干燥衣服內殘存的水分從氣孔被甩至電機腔8內進而影響電動機12的使用壽命。傳動裝置23包括傳動鏈條,傳動孔24包括兩個并排的小孔,傳動鏈條穿過傳動孔24連接于傳動輪11和電動機12的輸出軸上。操作口14處設有能夠啟閉的擋門20,擋門20與操作口14的接觸部位設有密封圈,擋門20的中央向操作腔7內延伸至內筒開口端形成擋柱21。
結合圖1-圖6,本發(fā)明的工作過程如下,打開擋門,從操作口將待烘干衣物放入內筒,然后關上擋門;開動電動機,內筒開始旋轉,內筒封閉端的風扇將干燥腔內的氣體吸至緩沖腔然后通過熱交換器的熱交換腔排出機器,同時因為密封的機器里壓強減小,所以外部的空氣從熱交換腔的第一口經過通氣管再通過第二口和進氣口進入電機腔,進入電機腔的空氣通過底板上的氣孔進入干燥腔,此時機器內部的氣體形成循環(huán);在氣體形成循環(huán)的同時,空氣加熱器對剛進入干燥腔的空氣進行加熱,在導流板的作用下熱空氣均勻地分布在干燥腔里,然后將內筒里的衣物進行烘干;熱空氣通過緩沖腔和引風彎管進入熱交換器的熱交換腔內,由于通氣管上存在鋁制的集熱翼片,熱空氣會被通氣管內剛進入的常溫氣體吸收部分的熱量,因為第三口和第四口互相錯開,保證熱空氣在排出之前與通氣管充分地接觸。綜上所述,本發(fā)明利用一個電機實現整個腔內的氣體循環(huán),而且氣體在排出之前會被剛進入的空氣回收大部分的熱量,工作效率高且節(jié)能,大大地降低了衣物的烘干成本。
實施例2
實施例2與實施例1的區(qū)別在于:傳動裝置23為傳動鏈條,傳動鏈條穿過傳動孔24連接于傳動輪11和電動機12的輸出軸上,保證傳動裝置23在長時間在高溫工作環(huán)境下工作的穩(wěn)定性,延長整個裝置的使用壽命。
綜上所述,以上僅為本發(fā)明之較佳實施例,不以此限定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凡依本發(fā)明專利范圍及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為本發(fā)明專利涵蓋的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