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裝置和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裝置和制造方法。特別地,本發(fā)明涉及包括吸收性芯和載置有吸收性芯的片材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裝置和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諸如尿布、衛(wèi)生棉等吸收性物品已經(jīng)廣為人知。具有吸收性芯和載置有吸收性芯的片材的吸收性物品也廣為人知。在吸收性物品的生產(chǎn)線中,例如,當沿輸送方向輸送載置有吸收性芯的片材時,沿與輸送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進行片材的彎曲處理。例如進行該處理以在吸收性物品被完成為最終產(chǎn)品的完成階段在片材的彎曲部分中賦予預定功能?,F(xiàn)有技術文獻引文列表專利文獻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平11-506965號公報
發(fā)明內(nèi)容
發(fā)明要解決的問題順便提及,在片材的位于片材被彎曲的彎曲位置的部分被稱為第一部分、片材的在交叉方向上位于第一部分的與吸收性芯所在側相反的一側的部分被稱為第二部分并且片材的定位成在交叉方向上比第一部分接近吸收性芯的部分被稱為第三部分的情況下,存在第一部分定位成在交叉方向上遠離吸收性芯的情況。此外,存在片材在彎曲位置處彎曲使得第二部分倒到第三部分的情況。換言之,存在片材在遠離吸收性芯的彎曲位置處彎曲使得片材和吸收性芯之間形成空間的情況。然而,在如上地彎曲片材的情況下,由于片材的遠離吸收性芯的部分與吸收性芯所在的部分(載置有吸收性芯的部分)相比具有較低的剛性,所以存在第一部分被拉向吸收性芯(接近吸收性芯)的情況。結果,在片材和吸收性芯之間不能確保上述空間,并且擔心不能適當?shù)刭x予為片材提供的功能。鑒于上述問題提出本發(fā)明,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在于在遠離吸收性芯的彎曲位置處彎曲片材的情況下,在確保片材和吸收性芯之間的空間的同時適當?shù)貜澢?。用于解決問題的方案本發(fā)明的用于解決上述問題的主要方面是一種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裝置,該吸收性物品包括吸收性芯和載置該吸收性芯的片材,該裝置包括(A)輸送部,其沿輸送方向輸送載置有吸收性芯的片材;以及(B)彎曲部, 其在輸送部輸送該片材期間在與輸送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彎曲片材,(C)該片材的位于彎曲部沿交叉方向彎曲片材的彎曲位置的第一部分在交叉方向上遠離吸收性芯,(D)通過彎曲部使該片材在彎曲位置彎曲,該片材的在該交叉方向上位于第一部分的與吸收性芯所在側相反的一側的第二部分倒到位于第一部分的吸收性芯側的第三部分,(E)彎曲部分還
4包括當彎曲部彎曲片材時限制第一部分在交叉方向上接近吸收性芯的限制部。通過本說明書的說明和附圖,本發(fā)明的其他特征將變得清楚。發(fā)明的效果根據(jù)本發(fā)明,在遠離吸收性芯的彎曲位置處彎曲片材的情況下,可以在確保片材和吸收性芯之間的空間的同時適當?shù)貜澢摹?br>
圖IA是尿布1的側視圖。圖IB是尿布1的后視圖。圖IC是示出處于展開狀態(tài)的尿布1的圖。圖2是吸收性主體2的在長度方向中央處的截面圖。圖3是示出當被穿著時尿布1的立體收緊部(three-dimensional gathered part) 13的截面圖。圖4是示出尿布制造裝置30的主要部件的框圖。圖5是示出尿布連續(xù)體15的圖。圖6A是示出尿布1的制造過程的第一圖。圖6B是示出尿布1的制造過程的第二圖。圖6C是示出尿布1的制造過程的第三圖。圖7是吸收性主體的制造工序的流程圖。圖8是示出復合體22的產(chǎn)生過程的圖。圖9A是示出第一折返工序后的復合體22的截面圖。圖9B是示出第二折返工序后的復合體22的截面圖。圖9C是示出彎曲工序后的復合體22的截面圖。圖IOA是示出彎曲工序的流程的示意圖。圖IOB是示出彎曲工序的流程的示意圖。圖11是示出與吸收性主體制造單元31的彎曲工序有關的裝備的平面圖。圖12是輸送帶42的側視圖。圖13是示出彎曲夾具(bending jig)45如何進行彎曲工序的圖。圖14是示出用于說明本實施方式的有效性的比較例的圖。圖15是示出第一變型例的圖。圖16是示出第二變型例的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通過本說明書的說明和附圖至少使得下面事項清楚。首先,本發(fā)明是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裝置,一種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裝置,所述吸收性物品包括吸收性芯和載置所述吸收性芯的片材,所述制造裝置包括(A)輸送部,其沿輸送方向輸送載置有所述吸收性芯的所述片材;以及(B)彎曲部,其在所述輸送部輸送所述片材期間在與所述輸送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彎曲所述片材;
(C)所述片材的位于彎曲位置的第一部分在所述交叉方向上遠離所述吸收性芯, 在所述彎曲位置,所述彎曲部在所述交叉方向上彎曲所述片材,(D)通過所述彎曲部使所述片材在所述彎曲位置彎曲,所述片材的在所述交叉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與所述吸收性芯所在側相反的一側的第二部分倒到所述片材的在所述交叉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吸收性芯側的第三部分,(E)所述彎曲部分還包括限制部,當所述彎曲部彎曲所述片材時,所述限制部限制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交叉方向上接近所述吸收性芯。根據(jù)該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裝置,在遠離吸收性芯的彎曲位置處彎曲片材的情況下,在確保片材和吸收性芯之間的空間的同時能夠適當?shù)貜澢摹A硗?,在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裝置中,優(yōu)選地,所述輸送部輸送位于載置所述片材的承載面上的所述片材,所述彎曲部在所述彎曲位置處彎曲被載置于所述承載面的所述片材,以及所述限制部是進行將在所述交叉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之間的所述片材緊密地貼合到所述承載面上的抽吸操作的抽吸機構。根據(jù)所述結構,通過使用抽吸機構的抽吸力能夠適當?shù)叵拗频谝徊糠纸咏招?br>
-I-H心。另外,在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裝置中,優(yōu)選地,所述吸收性物品具有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厚度方向上位于所述吸收性芯和所述片材之間的膜,所述輸送部在所述吸收性芯載置于所述片材并且所述膜位于所述吸收性芯和所述片材之間的狀態(tài)下輸送所述片材,以及所述抽吸機構在所述膜在所述交叉方向上設置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之間的狀態(tài)下進行所述抽吸操作。根據(jù)片材的所述結構,能夠容易地使片材的在交叉方向上位于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之間的范圍與承載面緊密接觸,并且可以更有效地限制第一部分接近吸收性芯。另外,在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裝置中,優(yōu)選地,所述輸送部輸送位于載置所述片材的承載面上的所述片材,所述彎曲部在所述彎曲位置處彎曲被載置于所述承載面的所述片材,以及所述限制部是與所述片材接觸以使在所述交叉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之間的所述片材壓靠所述承載面的加壓體。根據(jù)上述結構,可以通過使用加壓體的加壓力有效地限制第一部分接近吸收性芯。另外,在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裝置中,優(yōu)選地,在所述交叉方向上,所述第一部分和另一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片材的兩端側, 所述第二部分和另一所述第二部分相應地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外側和所述另一所述第一部分的外側,并且所述第三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另一所述第一部分之間,所述吸收性芯設置于所述第三部分,設置兩個彎曲部,其中一個彎曲部以使得兩個所述第二部分中的在所述交叉方向上位于一端側的所述第二部分倒到所述第三部分上的方式在位于所述一端側的所述彎曲位置處彎曲所述片材,以及其中另一彎曲部以使得位于另一端側的所述第二部分倒到所述第三部分上的方式在位于所述另一端側的所述彎曲位置處彎曲所述片材,設置兩個限制部,其中,當所述一個彎曲部在位于所述一端側的所述彎曲位置處彎曲所述片材時,一個限制部限制位于所述一端側的所述彎曲位置處的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交叉方向上接近所述吸收性芯,以及當所述另一彎曲部在位于所述另一端側的所述彎曲位置處彎曲所述片材時,另一限制部限制位于所述另一端側的所述彎曲位置處的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交叉方向上接近所述吸收性芯。根據(jù)所述結構,限制部能夠單獨對兩個第一部分進行限制。結果,能夠單獨對兩個第一部分中的每一方進行根據(jù)所述限制的調(diào)整。另外,可以實現(xiàn)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所述吸收性物品包括吸收性芯和載置吸收性芯的片材,所述方法包括(A)沿輸送方向輸送載置有所述吸收性芯的所述片材;以及(B)在輸送所述片材期間,在與所述輸送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彎曲所述片材;(C)所述片材的位于當在所述交叉方向上彎曲所述片材時的彎曲位置的第一部分在所述交叉方向上遠離所述吸收性芯,(D)當彎曲所述片材時,以使得所述片材的在所述交叉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與所述吸收性芯所在側相反的一側的第二部分倒到所述片材的在所述交叉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吸收性芯側的第三部分上的方式在所述彎曲位置處彎曲所述片材,以及(E)當彎曲所述片材時,限制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交叉方向上接近所述吸收性芯。根據(jù)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在遠離吸收性芯的彎曲位置處彎曲片材的情況下, 在確保片材和吸收性芯之間的空間的同時能夠適當?shù)貜澢摹?==本發(fā)明的吸收性物品===在本實施方式中,將使用尿布1作為吸收性物品的示例來說明尿布1的制造裝置和制造方法。即,后面說明的尿布制造裝置30與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裝置的示例對應,尿布 1的制造方法與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的示例對應?!赌虿?的構造》首先,基于圖IA至圖IC以及圖2說明尿布1的構造。圖IA是尿布1的側視圖, 圖IB是尿布1的后視圖。圖IC是尿布1的展開圖(從與穿著者的皮膚接觸的一側觀察)。 圖2是示出吸收性主體2的在長度方向中央處的截面的圖。在圖IC和圖2中,通過箭頭分別示出吸收性主體2的長度方向、與長度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下文中稱為寬度方向)以及厚度方向。尿布1設置有吸收性主體2和一對帶3、4,其中吸收性主體2通過被應用到穿著者的襠部而吸收諸如尿等體液,該對帶3、4覆蓋穿著者的背側部和腹側部。在圖IC所示的展開狀態(tài)中,一對帶3、4以其間留有間隙D的方式平行地配置,并且吸收性主體2跨接于一對帶3、4之間以使平面圖中看到的外觀形狀大致為H狀。從所述狀態(tài),尿布1在位于吸收性主體2的長度方向上的中央處的折疊位置Ck處對折。在對折狀態(tài)中彼此相對的帶3、4通過在與穿著者的體側接觸的部分處被緊固而連接成環(huán)狀。由此,尿布1將處于形成腰圍開口 Ia和一對腿周開口 Ib的能穿著狀態(tài)(參見圖IA和圖1B)。作為上述緊固機構,通過使用諸如粘結等不可解除的接合機構形成短褲型產(chǎn)品, 通過使用諸如緊固帶構件(未示出)等可拆裝的接合機構能夠形成打開型(open-type)產(chǎn)品。另外,在圖IA和圖IB中,所示例的是短褲型產(chǎn)品。下文中,將說明尿布1的部件。吸收性主體2是在平面圖為基本上矩形的構件。如圖2所示,吸收性主體2的中央部比其周邊朝向皮膚側(在厚度方向上與穿著者的皮膚接觸的一側)稍微突出。如圖 2所示,吸收性主體2的主要部件是吸收體5、從皮膚側覆蓋吸收體5的表面片材(頂部片材)6、從表面片材6的相反側(反面?zhèn)?覆蓋吸收體5的反面片材7以及比反面片材7靠近反面?zhèn)鹊挠糜谛纬赡虿?的外裝的外裝片材8 (外片材)。吸收體5由吸收性芯9和薄紙(tracing paper) 10構成,其中吸收性芯9通過將諸如漿粕纖維等液體吸收性纖維成型為在平面圖中基本上為吉他狀而形成,薄紙10諸如是包裹吸收性芯9的棉紙等。吸收性芯9能夠包括高吸收性聚合物(SAP)。表面片材6是透液性無紡布。反面片材7是作為本發(fā)明的膜片材的示例的不透液性膜片材。表面片材6 和反面片材7均具有比吸收體5的平面尺寸大的平面尺寸,并且反面片材7略寬于表面片材6。吸收體5以被夾在表面片材6和反面片材7之間的方式布置于吸收性主體2的中央部。上述兩個片材6和7在從吸收體5的四邊向外突出的部分處結合在一起以形成框狀。外裝片材8是本發(fā)明的片材(sheet)的示例,并且外裝片材8是無紡布片材。外裝片材8的平面尺寸大于表面片材6和反面片材7的平面尺寸,并且吸收體5以被夾在上述兩個片材6和7之間的方式載置于外裝片材8的皮膚側的面。即,外裝片材8是如下片材在反面片材7載置于由薄紙10包裹的吸收性芯9和外裝片材8之間的情況下,由薄紙 10包裹的吸收性芯9載置于外裝片材8。換言之,在吸收性主體2的厚度方向上,反面片材 7位于由薄紙10包裹的吸收性芯9和外裝片材8之間。如圖2所示,外裝片材8的位于寬度方向上的端側的部分被折疊成基本上Z狀,并且所述折疊部分關于外裝片材8的寬度方向上的中央對稱地設置。具體地,外裝片材8的在寬度方向上朝外側延出的部分被向內(nèi)折返,并且在折返位置Bd附近重疊的部分(下文中稱為重疊部分8d)被接合在一起。此外,在折返位置Bd 附近,沿著吸收性主體2的長度方向以伸長狀態(tài)固定諸如彈性繩等可伸縮構件11。以此方式,在外裝片材8的在寬度方向上夾著吸收體5的部分處,在尿布1的腿周開口 Ib處形成被賦予伸縮性的腿周收緊部12。此外,如圖2所示,在外裝片材8中,在折返位置Bd處折返的部分在位于折返部分的中途位置的第二折返位置他處再次折返,并且在位于折返位置B d和第二折返位置他之間的立起位置Bt處進一步屈曲(crook)成稍微立起。如圖2所示,該立起部分傾斜 (recline)到吸收體5 (嚴格地說,覆蓋吸收體5的表面片材6)上并且在第三折返位置Bf 處朝向?qū)挾确较蛏系耐鈧仍俅握鄯?。在折返部分的前端附?第二折返位置他所在的部分),可伸縮構件11在被外裝片材8包裹的狀態(tài)下沿著吸收性主體2的長度方向以伸長狀態(tài)固定。因此,在外裝片材8中,在位于吸收體5的兩側的部分處形成立體收緊部13。如圖3所示,在尿布1處于被穿著的狀態(tài)的情況下,立體收緊部13立起,并且以立起位置Bt作為支點彎折(reflex)以與穿著者的腹股溝附近接觸,由此在立體收緊部13之間形成排泄物容納用的容納空間S。圖3是示出當尿布1處于穿著狀態(tài)時的立體收緊部13的截面圖。如圖所示,容納空間S的寬度(寬度方向上的長度)比吸收性芯9的寬度稍大。 即,在寬度方向上位于立起位置Bt之間的空間比吸收性芯9的寬度寬。下面將說明外裝片材8和吸收性芯9之間的位置關系。一對帶3、4是諸如無紡布等柔性片材,它們被裁切成在平面圖中為基本上矩形并且它們與吸收性主體2的長度方向交叉(以大致直角交叉)。在一對帶3、4的長度方向上的中央部處,跨接于一對帶3、4之間的吸收性主體2的長度方向上的端部被結合和固定。另外,在帶3、4均由兩層無紡布構成的情況下,吸收性主體2的長度方向上的端部可以通過被夾在無紡布之間而固定。此外,諸如彈性繩或彈性帶等彈性構件14(參見圖1C)可以沿著帶3和4的長度方向以伸長狀態(tài)被固定到各帶3和4,以為各帶3和4提供伸縮性。另外, 可以對帶3和4的角部進行沖切以形成基本上扇形,從而提高帶3和4的形成腿周開口 Ib 的部分與穿著者的大腿的配合(fitting)。在本實施方式中,僅對帶3和4中的覆蓋穿著者的背側部的帶3 (背側帶幻進行沖切。然而,對此沒有限制??梢詫Ω采w穿著者的腹側部的帶4 (腹側帶4)進行沖切?!锻庋b片材8和吸收性芯之間的位置關系》接著,說明外裝片材8和吸收性芯之間的位置關系,主要說明外裝片材8和吸收性芯之間的在吸收性主體2的寬度方向上的位置關系。外裝片材8在上述折返位置BdJk和Bf處均折返,同時使外裝片材8的一部分在立起位置Bt處立起以傾斜到吸收體5的寬度方向上的兩端部(參見圖2、。并且通過在折返位置Bd附近和第二折返位置他附近以伸長狀態(tài)固定可收縮構件11,腿周收緊部12和立體收緊部13形成于外裝片材8的預定部位。順便提及,立起位置Bt在寬度方向上位于吸收體5的端部的外側(參見圖2)。即, 立起位置Bt在寬度方向上位于遠離吸收性芯9的位置。結果,在寬度方向上,在從立起位置Bt立起的外裝片材8和吸收性芯9之間形成空間Ss (參見圖2)。在上述位置構造立起位置Bt的主要理由是使當穿著尿布1時以立起位置Bt作為支點彎折的立體收緊部13的高度盡可能地高并且使形成于立體收緊部13之間的用于容納排泄物的容納空間S的容積盡可能地大。即,如果立起位置Bt在寬度方向上遠離吸收性芯 9 (如果在外裝片材8和吸收性芯9之間形成空間Ss),則處于彎折狀態(tài)(圖3所示的狀態(tài)) 的立體收緊部13的高度變得較高并且容納空間S的容積變得較大。基于上述理由,在本實施方式中,在外裝片材8中,形成腿周收緊部12的部分(在折返位置Bd附近重疊的重疊部分8d)的寬度方向上的內(nèi)端是立起位置Bt。在本實施方式中,反面片材7的寬度方向上的端部大約到達立起位置Bt (參見圖 2)。即,用反面片材7覆蓋外裝片材8的皮膚側的面的在寬度方向上位于立起位置Bt之間的區(qū)域?!赌虿?的制造萬法》接著,通過參照圖4至圖6C,概要介紹尿布1的制造方法。圖4是示出尿布制造裝置30的主要部件的框圖。圖5是示出尿布連續(xù)體15的示意圖。圖6A至圖6C是示出尿布 1的制造過程的圖。為了簡化起見,在圖6B和圖6C中以簡化方式示出吸收性主體2。根據(jù)本實施方式的尿布1的制造方法是用于連續(xù)地制造作為產(chǎn)品的尿布1的方法并且該方法通過尿布制造裝置30來進行。如圖4所示,尿布制造裝置30包括吸收性主體
9制造單元31、帶供給單元32、傳送單元(transfer unit) 33以及產(chǎn)品裁切單元;34等。吸收性主體制造單元31是通過組合構成吸收性主體2的各部件來進行吸收性主體2的制造工序(下文中稱為吸收性主體制造工序)的單元。在吸收性主體制造工序中, 表面片材6、反面片材7以及外裝片材8均從卷繞狀態(tài)被抽出并且在將吸收體5 (具體地, 由薄紙10包裹的吸收性芯9)夾在表面片材6和反面片材7之間的狀態(tài)下使所述片材接合在一起。另外,以連續(xù)狀態(tài)抽出各片材6、7和8,并且在連續(xù)方向上以預定間隔布置吸收體 5。結果,吸收性主體2形成為沿著長度方向連續(xù),由此形成連續(xù)體18(參見圖6A)。連續(xù)體18以連續(xù)狀態(tài)被輸送到后續(xù)的傳送工序,并且被裁切成產(chǎn)品單位,由此在傳送工序開始時將連續(xù)體18分成各個吸收性主體2。此外,在吸收性主體制造工序期間,在沿著外裝片材8的連續(xù)方向以伸長狀態(tài)將可伸縮構件11固定到外裝片材8的預定部位的狀態(tài)下,外裝片材8在折返位置Bdjk和Bf 折返并且使外裝片材8的一部分在立起位置Bt處立起。由此,在形成了腿周收緊部12和立體收緊部13的狀態(tài)下,構成連續(xù)體18的各吸收性主體2被輸送到傳送工序。下面將說明吸收性主體制造單元31和吸收性主體制造工序的細節(jié)。帶供給單元32是用于將帶3和4供給到傳送工序的單元。如圖6B所示,帶3以連續(xù)帶19的狀態(tài)被供給,帶4以連續(xù)帶20的狀態(tài)被供給,并且?guī)?和4沿著連續(xù)方向移動。 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所示,稍微寬的分離前連續(xù)帶17被分離機35在寬度方向上分裂,由此被分離成一對連續(xù)帶19和20。分離之后,連續(xù)帶19和20以具有與產(chǎn)品完成時的帶3和 4之間的間隙D對應的間隔以基本上平行的狀態(tài)移動。傳送單元33是用于將吸收性主體2傳送到一對帶3和4的單元,其中,通過將從吸收性主體制造工序輸送的吸收性主體2的連續(xù)體18裁切成產(chǎn)品單位而獲得作為單體的吸收性主體2,一對帶3和4由帶供給單元32以連續(xù)帶19和20的狀態(tài)供給。如圖6B所示, 傳送單元33以吸收性主體2沿著連續(xù)帶19和20的連續(xù)方向以預定間隔跨接于以連續(xù)帶 19狀態(tài)供給的帶3和以連續(xù)帶20狀態(tài)供給的帶4之間的方式載置吸收性主體2。此時,各吸收性主體2的長度方向上的端部被接合到各帶3和4。作為順次地將多個吸收性主體2 接合到帶3和4的結果,一對帶3和4以及跨接于兩者之間的吸收性主體2形成梯子形狀。之后,帶3和4均沿輸送方向被連續(xù)地輸送,并且在所述輸送期間,對背側帶3的連續(xù)帶19進行沖切加工。該沖切加工是裁切背側帶3的連續(xù)帶19的位于相鄰吸收性主體 2之間的部分的處理,并且通過未示出的沖切單元進行該沖切加工。通過進行沖切加工,沿著背側帶3的連續(xù)帶19的連續(xù)方向以預定間隔以基本上半圓形狀裁切連續(xù)帶19,由此在各裁去部分處形成基本上圓弧狀的弧21 (參見圖6C)。通過上述工序,形成尿布連續(xù)體15,其中處于展開狀態(tài)的尿布1在輸送方向上連續(xù)連接(參見圖幻。尿布連續(xù)體15在被連續(xù)連接的狀態(tài)下被輸送到后續(xù)的產(chǎn)品裁切工序。 在產(chǎn)品裁切工序中,產(chǎn)品裁切單元34通過未示出的裁切機將尿布連續(xù)體15裁切成產(chǎn)品單位。通過對已經(jīng)被裁切出的尿布連續(xù)體片16(參見圖幻進行最終處理,(例如,在短褲型產(chǎn)品的情況下,尿布連續(xù)體片16在折疊位置Ck處對折,并且?guī)?和4通過粘結等環(huán)狀地連接并由此結合),完成作為產(chǎn)品的尿布1。===由吸收性主體制造單元31進行的吸收性主體制造工序===在本章中,更詳細地說明前述的吸收性主體制造單元31和吸收性主體制造工序。
《吸收性主體制造工序》首先,參照圖7說明吸收性主體制造工序的概要。圖7是吸收性主體制造工序的流程圖。如圖7所示,吸收性主體制造工序包括復合體制造工序(S001)、輸送工序(S002)、 第一折返工序(S003)、第二折返工序(S004)以及彎曲工序600 。這些工序以上述順序進行。復合體制造工序是通過使構成吸收性主體2的各元件結合來制造復合體22的工序。具體地,在該工序中,成型為基本上吉他狀的吸收性芯9由薄紙10包裹并且由此生成圖8所示的吸收體5。此后,吸收體5被夾在表面片材6和反面片材7之間并且片材6和7 兩者結合,結合后的片材6和7被貼合到外裝片材8的皮膚側的面以生成在圖8中最終示出的復合體22。圖8是示出復合體22的產(chǎn)生過程的圖。另外,表面片材6、反面片材7和外裝片材8分別以連續(xù)狀態(tài)投入到該工序中。在與各片材6、7和8的連續(xù)方向相同的方向上連續(xù)地產(chǎn)生復合體22。在外裝片材8中,形成腿周收緊部12的可伸縮構件11以及形成立體收緊部13的可伸縮構件11均結合到預定的結合位置,并且在所述狀態(tài)下將外裝片材8投入到復合體制造工序中。然而,可以在后續(xù)的工序中結合可伸縮構件11,例如,剛好在彎曲工序之前結合可伸縮構件11。輸送工序是在沿著復合體22的連續(xù)方向的輸送方向上輸送先前工序中生成的復合體22的工序。換言之,輸送工序是下述工序在該工序中,在反面片材7介于外裝片材8 和由薄紙10包裹的吸收性芯9之間的情況下,由薄紙10包裹的吸收性芯9被載置于外裝片材8,并且在所述狀態(tài)下輸送外裝片材8。該工序由后述的輸送機構41進行。第一折返工序是在輸送工序期間(即,在輸送機構41輸送外裝片材8期間)在第二折返位置他處折返復合體22中的外裝片材8的工序。通過該工序,外裝片材8形成為圖9A所示的狀態(tài)。圖9A是示出第一折返工序后的復合體22的截面圖。如圖9A所示,在第一折返工序中,以使得外裝片材8 (具體地,位于第二折返位置他附近的部分)包裹用于形成立體收緊部13的可伸縮構件11的方式折疊外裝片材8。在第一折返工序之后,繼續(xù)輸送復合體22。第二折返工序是在輸送工序期間在第三折返位置Bf處折返處于圖9A所示狀態(tài)的外裝片材8使得外裝片材8的寬度方向上的兩個端部均向反面?zhèn)绒D動的工序。通過該工序, 外裝片材8從圖9A所示的狀態(tài)轉變到圖9B所示的狀態(tài)。圖9B是示出第二折返工序后的復合體22的截面圖。在維持所述狀態(tài)的情況下繼續(xù)輸送復合體22。彎曲工序是在輸送工序期間在折返位置Bd處折返處于圖9B所示狀態(tài)的外裝片材 8并且在作為彎曲位置的立起位置Bt處進一步彎曲外裝片材8的工序。通過該工序,外裝片材8從圖9B所示的狀態(tài)轉變到圖9C所示的狀態(tài)。圖9C是示出彎曲工序后的復合體22 的截面圖。在彎曲工序的完成階段,腿周收緊部12和立體收緊部13形成于外裝片材8的預定部位。通過經(jīng)歷上述工序,復合體22變成吸收性主體2的連續(xù)體18,并且之后沿著連續(xù)體18的連續(xù)方向移動并且被輸送到后續(xù)的傳送工序。另外,在從第一折返工序到彎曲工序的各工序中,外裝片材8的折返或彎曲關于外裝片材8的寬度方向上的中央對稱地進行?!蛾P于彎曲工序》接著,將參照圖IOA和圖IOB詳細說明上述彎曲工序。圖IOA和圖IOB是示出彎曲工序的流程的示意圖。如上所述,在輸送機構41輸送外裝片材8期間進行彎曲工序。在該工序中,首先, 如圖IOA所示,在位于外裝片材8的折返位置Bd處的部分被設定為支點的情況下,折疊外裝片材8使得在寬度方向上位于折返位置Bd外側的部分倒到在寬度方向上位于折返位置 Bd內(nèi)側的部分上。以此方式,重疊部分8d從折返位置Bd沿寬度方向向內(nèi)逐漸地形成。隨著外裝片材8的折疊的進行,支點切換到位于立起位置Bt的部分。此后,如圖IOB所示,以圍繞作為支點的位于立起位置Bt的部分轉動的方式彎曲外裝片材8,并且外裝片材8的位于自由端側的部分傾斜直到該部分倒到吸收體5上。如上所述,在彎曲工序中,支點從位于折返位置Bd的部分切換到位于立起位置Bt 的部分。然而,為了實現(xiàn)支點的切換,在進行彎曲工序之前,事先對折返位置Bd和立起位置 Bt之間的部分施加諸如熱熔粘接劑等粘接劑。即,通過使用位于折返位置Bd處的部分作為支點來折疊外裝片材8,外裝片材8的重疊部分8d從折返位置Bd沿寬度方向向內(nèi)逐漸變寬,并且當?shù)竭_立起位置Bt時,重疊部分8d將被接合到一起直到立起位置Bt。在兩個重疊部分8d均被接合到一起直到立起位置Bt的情況下,支點切換,之后,位于外裝片材8的自由端側的部分圍繞該支點轉動。然而,在支點切換到位于立起位置Bt的部分的時間點,位于外裝片材8的自由端側的部分在外裝片材8的寬度方向上位于立起位置Bt的與吸收性芯9所在側相反的一側 (參見圖10B)。這里,外裝片材8的在寬度方向上位于立起位置Bt的部分被稱為第一部分8a,外裝片材8的在寬度方向上位于第一部分8a的與吸收性芯9所在側相反的一側的部分被稱為第二部分8b,并且外裝片材8的在寬度方向上定位成比第一部分8a接近吸收性芯9的部分被稱為第三部分8c。在彎曲工序中,在支點切換到位于立起位置Bt的部分(即,第一部分8a)的階段,位于外裝片材8的自由端側的部分與第二部分8b對應,并且在寬度方向上位于立起位置Bt的內(nèi)側的部分與第三部分8c對應。在這個意義上,彎曲工序可以被稱為在彎曲位置(立起位置Bt)彎曲外裝片材8使得第二部分8b倒到第三部分8c上的工序。此外,在彎曲工序期間,吸收體5布置于第三部分8c的寬度方向上的中央。因此, 第一部分8a在寬度方向上與吸收性芯9分離。即,在該實施方式的彎曲工序中,外裝片材8 在沿寬度方向遠離吸收性芯9的彎曲位置處被彎曲。因此,在彎曲工序后的復合體22中, 在寬度方向上在外裝片材8和吸收性芯9之間形成空間Ss (例如參見圖13)。另外,如上所述,在彎曲工序中,外裝片材8關于其寬度方向上的中央對稱地彎曲。即,在復合體22的經(jīng)歷了第一折返工序和第二折返工序并且朝彎曲工序行進的外裝片材8中,第一部分8a在寬度方向上位于外裝片材8的兩端側,第二部分8b在寬度方向上位于第一部分8a的外側,并且第三部分8c位于兩個第一部分8a之間。在所述狀態(tài)下,外裝片材8在作為彎曲位置的各立起位置Bt處被對稱地彎曲。下文中,在寬度方向上位于一端側的立起位置Bt被稱為一端側立起位置Bt (與一端側彎曲位置對應),并且位于另一端側的立起位置Bt被稱為另一端側立起位置Bt (與另一端側彎曲位置對應)?!蛾P于吸收性主體制造單元31》接著,參照圖11主要說明吸收性主體制造單元31的與上述彎曲工序有關的裝備。 圖11是示出吸收性主體制造單元31的與彎曲工序有關的裝備的平面圖。另外,在下面的說明中,材料流動的方向(例如,復合體22的輸送方向)被稱為MD方向,并且在水平面中與MD交叉(正交)的方向被稱為⑶方向。如圖11所示,吸收性主體制造單元31具有作為輸送部的示例的輸送機構41、作為彎曲部的示例的彎曲夾具45、46以及抽吸機構47、48。下文中,詳細說明這些裝備。《輸送機構41》輸送機構41進行上述輸送工序并且在沿著復合體22連續(xù)方向的MD方向上輸送復合體22。如圖11所示,輸送機構41包括沿著⑶方向配置的一對輸送帶42。輸送帶42 是如圖12所示的循環(huán)帶,并且輸送帶42轉動以沿MD方向輸送載置于作為輸送帶42的表面的承載面43上的材料。圖12是輸送帶42的側視圖。一對輸送帶42協(xié)作以接收從第二折返工序輸送的復合體22,并且在與外裝片材 8、即復合體22的下面相對和接觸的狀態(tài)下將復合體22輸送到承載面43。S卩,輸送帶42的承載面43是用于載置復合體22的外裝片材8的承載面43。另外,在復合體22的寬度方向面向CD方向的狀態(tài)下沿MD方向輸送復合體22。換言之,復合體22的外裝片材8和其他部件的寬度方向與輸送方向交叉(正交)。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一對輸送帶42在兩者之間具有間隔的情況下被基本上平行地配置。外裝片材8的寬度方向上的一個端部載置于位于⑶方向上的一端側的輸送帶 42的承載面43,并且外裝片材8的寬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部載置于位于CD方向上的另一端側的輸送帶42的承載面43。 詳細地,包括外裝片材8的復合體22在圖9B所示的狀態(tài)下由一對輸送帶42接收。 并且外裝片材8的第三部分8c的寬度方向上的一端部以及比該端部接近一端側的部分被載置于位于⑶方向上的一端側的輸送帶42的承載面43。另一方面,外裝片材8的第三部分8c的寬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部以及比該端部接近另一端側的部分被載置于位于⑶方向上的另一端側的輸送帶42的承載面43。由于輸送帶42之間存在間隔,所以當輸送復合體22時,外裝片材8的第三部分8c 的寬度方向上的中央部沒有載置于承載面43(即,沒有被支撐)。然而,不限于此,輸送帶 42可以被配置成其間不包括任何間隔,并且在輸送復合體22時第三部分8c的寬度方向上的中央部被載置于承載面43。此外,輸送機構41輸送復合體22,換言之,沿MD方向輸送載置有吸收性芯9的外裝片材8 (即,輸送工序是沿MD方向輸送載置有吸收性芯9的外裝片材8的工序)。此外, 在輸送機構41輸送外裝片材8的階段,外裝片材8處于其皮膚側的面的大部分被反面片材 7覆蓋的狀態(tài)。即,輸送機構41輸送處于如下狀態(tài)的外裝片材8 在反面片材7介于吸收性芯9和外裝片材8之間的情況下,吸收性芯9被載置于外裝片材8。另外,反面片材7在寬度方向上從一端側立起位置Bt延伸到另一端側立起位置Bt (參見圖9C)?!磸澢鷬A具45、46>彎曲夾具45、46進行上述彎曲工序并且在本實施方式中設置兩個夾具。兩個夾具 45,46中的每一方均在輸送機構41輸送包括外裝片材8的復合體22期間沿與作為輸送方向的MD方向交叉的CD方向(換言之,外裝片材8的寬度方向)彎曲外裝片材8。具體地,兩個彎曲夾具45、46中的一個彎曲夾具45被接合到位于⑶方向上的一端側的輸送帶42 (參見圖11)。該一個彎曲夾具45在一端側立起位置Bt處彎曲被載置于該輸送帶42的承載面43上的外裝片材8(即,位于寬度方向上的一端側的第二部分8b被彎曲成倒到第三部分8c上)。另一彎曲夾具46接合到位于CD方向上的另一端側的輸送帶 42(參見圖11)。該另一彎曲夾具46在另一端側立起位置Bt處彎曲被載置于該輸送帶42 的承載面43上的外裝片材8 (即,位于寬度方向上的另一端側的第二部分8b被彎曲成倒到第三部分8c上)。由于彎曲夾具45和46具有對稱的基本上相同的結構,所以在下文中,僅對彎曲夾具45進行說明。彎曲夾具45是如圖13所示的板狀構件。當處于圖9B所示狀態(tài)的復合體 22沿MD方向經(jīng)過包括彎曲夾具45的位置時,彎曲夾具45逐漸引入外裝片材8的寬度方向上的一端部。圖13是示出彎曲夾具45如何進行彎曲工序的圖。具體地,在復合體22沿MD方向到達設置有彎曲夾具45的位置的時間點,彎曲夾具45與外裝片材8的位于折返位置Bd附近的部分接觸。隨著復合體22被輸送到MD方向上的下游側,外裝片材8的寬度方向上的一端部被拉成向內(nèi)側卷起,并且外裝片材8以位于折返位置Bd的部分作為支點折返。然后,隨著外裝片材8的折返的進一步進行,如上所述, 支點切換到位于立起位置Bt的部分(即,第一部分8a),并且第二部分8b傾斜成被載置到吸收性芯9上(S卩,倒到第三部分8c上)。結果,包括外裝片材8的復合體22在沿MD方向經(jīng)過設置有彎曲夾具45的位置的時間點將處于圖9C所示的狀態(tài),外裝片材8在立起位置 Bt處被彎曲并且將處于稍微立起的狀態(tài)?!闯槲鼨C構47和48>抽吸機構47和48在由彎曲夾具45和46進行的彎曲工序期間進行抽吸操作以將外裝片材8的預定部分緊密地貼合到輸送帶42的承載面43。在本實施方式中,設置兩個抽吸機構47和48,其中一個抽吸機構47被布置在位于⑶方向上的一端側的輸送帶42的內(nèi)側,另一抽吸機構48被布置在位于⑶方向上的另一端側的輸送帶42的內(nèi)側。由于兩個抽吸機構47和48具有相同的構造和功能,所以在下文中將僅通過使用一個抽吸機構47作為示例說明所述功能等。由抽吸機構47進行的抽吸操作是通過形成于承載面43的通氣孔44吸氣的操作。 這里,通氣孔44形成于承載面43的在MD方向上設置有彎曲夾具45的范圍(S卩,進行彎曲工序的范圍)。此外,通氣孔44形成于上述范圍的在⑶方向上的內(nèi)半側。結果,如圖13所示,外裝片材8的反面?zhèn)鹊拿?接觸承載面43的面)的覆蓋從第一部分8a延伸到第三部分8c的寬度方向上的端部的范圍的部分與承載面43的形成有通氣孔44的范圍相對,而其他部分不與形成有通氣孔44的范圍相對(參見圖13)。因此,由于抽吸機構47通過通氣孔44吸氣,在寬度方向上位于第一部分8a和第三部分8c之間的外裝片材8被緊密地貼合到形成有通氣孔44的承載面43。換言之,由抽吸機構47和48進行的抽吸操作是在進行彎曲工序期間用于將在寬度方向上位于第一部分 8a和第三部分8c之間的外裝片材8緊密地貼合到承載面43的操作。另外,如上所述,在外裝片材8載置于承載面43的階段,反面片材7在寬度方向上設置于第一部分8a和第三部分8c之間。即,在反面片材7設置于外裝片材8的與承載面 43的形成有通氣孔44的范圍相對的部分的狀態(tài)下,抽吸機構47進行抽吸操作。由于反面片材7是透氣性差的膜,所以通過將反面片材7設置于第一部分8a和第三部分8c之間,能夠進一步增強將在寬度方向上位于第一部分8a和第三部分8c之間的外裝片材8的反面?zhèn)?br>
14的面緊密地貼合到承載面43的效果。如上所述,作為利用抽吸機構47進行抽吸操作而將第一部分8a和第三部分8c緊密地貼合到承載面43的結果,能夠抑制在彎曲工序期間可能發(fā)生的第一部分8a和第三部分8c的錯位。以此方式,在彎曲工序期間,可以限制第一部分8a在寬度方向上接近吸收性芯9,并且當在立起位置Bt處彎曲外裝片材8時,在外裝片材8和吸收性芯9之間適當?shù)卮_保空間^。S卩,抽吸機構47與在彎曲夾具45彎曲外裝片材8時通過進行上述抽吸操作限制第一部分8a在寬度方向上接近吸收性芯9的限制部對應。換言之,在本實施方式的彎曲工序中,當彎曲外裝片材8時,限制了第一部分8a在寬度方向上接近吸收性芯9。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如上所述,設置兩個抽吸機構47和48。在一個彎曲夾具45 使外裝片材8在一端側立起位置Bt彎曲時,一個抽吸機構47限制位于一端側立起位置Bt 的第一部分8a在寬度方向上朝向吸收性芯9接近。在另一彎曲夾具46使外裝片材8在另一端側立起位置Bt彎曲時,另一抽吸機構48限制位于另一端側立起位置Bt的第一部分8a 在寬度方向上朝向吸收性芯9接近。以此方式,通過對彎曲夾具45和46相應地設置作為限制部的抽吸機構47和48,抽吸機構47和48能夠單獨地限制兩個第一部分8a。結果,能夠?qū)蓚€第一部分8a中的每一方單獨地進行根據(jù)該限制的調(diào)整(例如,抽吸壓力的調(diào)整)。===本實施方式的有效性===根據(jù)本實施方式的尿布1的制造方法和尿布制造裝置30,在外裝片材8在遠離吸收性芯9的彎曲位置處被彎曲的情況下,在確保外裝片材8和吸收性芯9之間的空間&的同時,能夠適當?shù)貜澢庋b片材8。下文中,詳細說明本實施方式的有效性。如已經(jīng)在現(xiàn)有技術中所說明的,存在下述情況外裝片材8在沿寬度方向遠離吸收性芯9的彎曲位置處彎曲,使得空間&形成于外裝片材8和吸收性芯9之間。例如,在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需要空間Ss,以使當穿著尿布1時在立體收緊部13彎折的情況下立體收緊部13的高度高,并且擴大排泄物用的容納空間S的容積。為了形成所述空間Ssjh 裝片材8在沿寬度方向遠離吸收性芯9的作為彎曲位置的立起位置Bt處彎曲。然而,當位于彎曲位置的第一部分8a在外裝片材8在上述彎曲位置處彎曲的情況下不被固定時,第一部分8a以在寬度上接近吸收性芯9的方式移位(shift),并且不能適當?shù)卮_保空間&。這是因為,外裝片材8的遠離吸收性芯9的部分與吸收性芯9所在的部分 (載置有吸收性芯9的部分)相比具有較低的剛性。即,因為兩個部分之間的剛性差,在外裝片材8在遠離吸收性芯9的彎曲位置處彎曲的情況下,外裝片材8的位于吸收性芯9和彎曲位置之間的部分可能收縮(shrink)或破裂。具體地,如在本實施方式中那樣,在以使得第二部分8b被向內(nèi)拉而倒到第三部分8c上的方式彎曲外裝片材8的情況下,位于吸收性芯9和彎曲位置之間的部分顯著地發(fā)生破裂。結果,如圖14所示,位于彎曲位置處的第一部分被拉向吸收性芯9以接近吸收性芯9,由此不能在外裝片材8和吸收性芯9之間確保充分的空間&。圖14是示出用于說明本實施方式的有效性的比較例的圖。另一方面,在本實施方式的彎曲工序中,當外裝片材8被彎曲時,在寬度方向上位于第一部分8a和第三部分8c之間的外裝片材8被緊密地貼合和固定到輸送帶42的承載面43 (抑制寬度方向上的錯位),并且限制了第一部分8a在寬度方向上接近吸收性芯9。以此方式,即使位于彎曲位置處的第一部分8a是外裝片材8的具有低剛性的部分,外裝片材8 仍能夠以確保外裝片材8和吸收性芯9之間的適當空間&的方式在彎曲位置處彎曲。結果,恰當?shù)匕l(fā)揮了外裝片材8所具有的功能(例如,形成立體收緊部13的功能)。===關于變型例===在上述實施方式(在下文中,也稱為本示例)中,在彎曲工序中為了限制第一部分 8a在寬度方向上接近吸收性芯9,抽吸機構47和48進行抽吸操作以使得在寬度方向上位于第一部分8a和第三部分8c之間的外裝片材8緊密地貼合到輸送帶42的承載面43。此外,為了如上所述地將外裝片材8緊密地貼合到承載面43,僅在寬度方向上位于第一部分 8a和第三部分8c之間的部分與承載面43的形成有通氣孔44的范圍相對,而其他部分不與該范圍相對。然而,不限于此,可以構思其他示例。在下文中,說明作為在彎曲工序中限制第一部分8a接近吸收性芯9的其他示例的第一變型例和第二變型例?!兜谝蛔冃屠吩诘谝蛔冃屠?,抽吸機構47和48進行抽吸操作以將外裝片材8緊密地貼合到輸送帶42的承載面43。到這時為止第一變型例與本示例相同。然而,在第一變型例中,如圖15所示,在承載面43的基本上整個面形成通氣孔44。即,在第一變型例中,抽吸壓力不僅作用于外裝片材8的位于第一部分8a和第三部分8c之間的部分,還作用于形成腿周收緊部12的部分。圖15是示出第一變型例的圖。利用所述結構,可以在限制第一部分8a接近吸收性芯9的同時在彎曲位置處彎曲外裝片材8以使得第二部分8b倒到第三部分8c上(即,可以進行與本示例相同的彎曲工序)。另外,在第一變型例中,在彎曲工序中,形成腿周收緊部12的部分也緊密地貼合到承載面43,由此在防止所述部分飄動(flutter)的狀態(tài)下彎曲外裝片材8。如上,第一變型例與本示例的不同點在于抽吸壓力不僅作用于外裝片材8的位于第一部分8a和第三部分8c 之間的部分還作用于形成腿周收緊部12的部分。然而,其他結構與本示例相同,因此,第一變型例實現(xiàn)與本示例相同的效果。注意,在本示例和第一變型例中,通氣孔44形成于輸送帶42的承載面43,用于抽吸機構47和48進行抽吸操作。然而,例如,可以通過對輸送帶42進行穿孔加工或使用網(wǎng)狀帶(mesh belt)作為輸送帶42來形成通氣孔44?!兜诙冃屠吩诘诙冃屠?,設置圖16所示的棒狀構件49來替代抽吸機構47和48。圖16 是示出第二變型例的圖。棒狀構件49是加壓體的示例。在載置于輸送帶42的承載面43上的外裝片材8在彎曲位置(即,立起位置Bt)處彎曲的情況下,棒狀構件49從皮膚側接觸外裝片材8(具體地,如圖16所示,第三部分8c的寬度方向上的邊界部分和寬度方向上的端部)。棒狀構件 49使在寬度方向上位于第一部分8a和第三部分8c之間的外裝片材8壓靠承載面43。由此,在寬度方向上位于第一部分8a和第三部分8c之間的外裝片材8壓靠承載面43并且被固定。即,在彎曲工序期間,可以限制第一部分8a接近吸收性芯9。如上,在第二變型例中,通過棒狀構件49的加壓來代替使用通過抽吸機構47和48 的抽吸操作,抑制了第一部分8a的移位。在這點上,第二變型例與本示例不同。然而,其他結構與本示例相同,因此第二變型例實現(xiàn)與本示例相同的效果。S卩,通過使用棒狀構件49來限制第一部分8a接近吸收性芯9,能夠以適當?shù)卮_保外裝片材8和吸收性芯9之間的空間^的方式彎曲外裝片材8。此外,可以構思如下情況在將與上述棒狀構件49不同的棒狀構件(在下文中,稱為其他棒狀構件)布置于吸收性芯9的兩側的狀態(tài)下在彎曲位置處彎曲外裝片材8。其他棒狀構件不具有將外裝片材8壓到承載面43的功能,但是在吸收性芯9的兩側占據(jù)預定的空間。因此,通過使用其他棒狀構件來代替棒狀構件49,在彎曲工序中能夠在吸收性芯9的兩側確保具有其他棒狀構件的寬度的空間。因此,限制了在彎曲工序期間第一部分8a接近吸收性芯9,并且在外裝片材8和吸收性芯9之間適當?shù)卮_??臻g&。===其他實施方式===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主要說明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尿布制造裝置30和尿布1的制造方法。然而,上述實施方式僅是為了便于理解本發(fā)明而提供的,并不對本發(fā)明進行任何限制。 毋庸置疑,可以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的情況下對本發(fā)明進行任何變型和改進,并且本發(fā)明包括其等同結構。另外,上述形狀等僅是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效果的示例,不應當被理解為對本發(fā)明進行任何限制。此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腿周收緊部12形成于作為彎曲位置的立起位置Bt的外側。然而,不限于此,腿周收緊部12不必被包括于彎曲位置的外側。此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反面片材7介于吸收性芯9和外裝片材8之間,并且反面片材7的寬度方向上的端部應該到達外裝片材8的寬度方向上的立起位置Bt。然而,不限于此,反面片材7不是必須介于吸收性芯9和外裝片材8之間,或者雖然反面片材7介于吸收性芯9和外裝片材8之間,但反面片材7的寬度方向上的端部無需到達立起位置Bt。此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腿周收緊部12和立體收緊部13形成于外裝片材8。然而,例如,上述收緊部12和13均能夠形成于除了外裝片材8以外的其他片材(例如,接合到外裝片材8的皮膚側的片材)。本發(fā)明還能夠被應用到下述情況吸收性主體2被載置于接合到外裝片材8的其他片材上,并且所述其他片材在預定的彎曲位置彎曲以形成各收緊部12和13。此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通過使用尿布1作為示例說明了吸收性產(chǎn)品的制造裝置和制造方法。然而,不限于此。例如,作為其他吸收性產(chǎn)品,存在衛(wèi)生棉、失禁墊以及擦拭物等,并且本發(fā)明也可適用于這些產(chǎn)品的制造裝置和制造方法。附圖標記說明
1尿布(吸收性物品)Ia腰圍開口
Ib腿周開口2吸收性主體
3帶(背側帶)4帶(腹側帶)
5吸收體6表面片材
7反面片材(膜)8外裝片材(片材)
8a第一部分8b第二部分
8c第三部分8d重疊部分
9吸收性芯10薄紙
11可伸縮構件12腿周收緊部
13立體收緊部14彈性構件0180]15尿布連續(xù)體0181]17分離前連續(xù)帶0182]19連續(xù)帶0183]21弧0184]30尿布制造裝置(吸收伯0185]31吸收性主體制造單元0186]32帶供給單元0187]34產(chǎn)品裁切單元0188]41輸送機構0189]43承載面0190]45彎曲夾具(彎曲部分)0191]47抽吸機構0192]49棒狀構件(加壓體)0193]Bt立起位置(彎曲位置)0194]Bf第三折返位置0195]Ss空間
16尿布連續(xù)體片 18 連續(xù)體 20連續(xù)帶 22 復合體 !制造裝置)
33傳送單元 35分離機 42輸送帶 44通氣孔
46彎曲夾具(彎曲部分) 48抽吸機構 Bd折返位置 Bk第二折返位置 S 容納空間
權利要求
1.一種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裝置,所述吸收性物品包括吸收性芯和載置所述吸收性芯的片材,所述制造裝置包括輸送部,其沿輸送方向輸送載置有所述吸收性芯的所述片材;以及彎曲部,其在所述輸送部輸送所述片材期間在與所述輸送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彎曲所述片材;其中,所述片材的位于彎曲位置的第一部分在所述交叉方向上遠離所述吸收性芯,在所述彎曲位置,所述彎曲部在所述交叉方向上彎曲所述片材,通過所述彎曲部使所述片材在所述彎曲位置彎曲,所述片材的在所述交叉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與所述吸收性芯所在側相反的一側的第二部分倒到所述片材的在所述交叉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吸收性芯側的第三部分,所述彎曲部分還包括限制部,當所述彎曲部彎曲所述片材時,所述限制部限制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交叉方向上接近所述吸收性芯。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輸送部輸送位于載置所述片材的承載面上的所述片材,所述彎曲部在所述彎曲位置處彎曲被載置于所述承載面的所述片材,以及所述限制部是進行將在所述交叉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之間的所述片材緊密地貼合到所述承載面上的抽吸操作的抽吸機構。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性物品具有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厚度方向上位于所述吸收性芯和所述片材之間的膜,所述輸送部在所述吸收性芯載置于所述片材并且所述膜位于所述吸收性芯和所述片材之間的狀態(tài)下輸送所述片材,以及所述抽吸機構在所述膜在所述交叉方向上設置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之間的狀態(tài)下進行所述抽吸操作。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輸送部輸送位于載置所述片材的承載面上的所述片材,所述彎曲部在所述彎曲位置處彎曲被載置于所述承載面的所述片材,以及所述限制部是與所述片材接觸以使在所述交叉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之間的所述片材壓靠所述承載面的加壓體。
5.根據(jù)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交叉方向上,所述第一部分和另一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片材的兩端側,所述第二部分和另一所述第二部分相應地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外側和所述另一所述第一部分的外側,并且所述第三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另一所述第一部分之間, 所述吸收性芯設置于所述第三部分,設置兩個彎曲部,其中一個彎曲部以使得兩個所述第二部分中的在所述交叉方向上位于一端側的所述第二部分倒到所述第三部分上的方式在位于所述一端側的所述彎曲位置處彎曲所述片材,以及其中另一彎曲部以使得位于另一端側的所述第二部分倒到所述第三部分上的方式在位于所述另一端側的所述彎曲位置處彎曲所述片材,設置兩個限制部,其中,當所述一個彎曲部在位于所述一端側的所述彎曲位置處彎曲所述片材時,一個限制部限制位于所述一端側的所述彎曲位置處的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交叉方向上接近所述吸收性芯,以及當所述另一彎曲部在位于所述另一端側的所述彎曲位置處彎曲所述片材時,另一限制部限制位于所述另一端側的所述彎曲位置處的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交叉方向上接近所述吸收性芯。
6. 一種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所述吸收性物品包括吸收性芯和載置所述吸收性芯的片材,所述方法包括沿輸送方向輸送載置有所述吸收性芯的所述片材;以及在輸送所述片材期間,在與所述輸送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彎曲所述片材; 其中,所述片材的位于當在所述交叉方向上彎曲所述片材時的彎曲位置的第一部分在所述交叉方向上遠離所述吸收性芯,當彎曲所述片材時,以使得所述片材的在所述交叉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與所述吸收性芯所在側相反的一側的第二部分倒到所述片材的在所述交叉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吸收性芯側的第三部分上的方式在所述彎曲位置處彎曲所述片材,以及當彎曲所述片材時,限制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交叉方向上接近所述吸收性芯。
全文摘要
一種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裝置,該吸收性物品包括吸收性芯和載置該吸收性芯的片材,該裝置包括(A)輸送部,其沿輸送方向輸送載置有吸收性芯的片材;以及(B)彎曲部,其在輸送部輸送該片材期間在與輸送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彎曲片材,(C)該片材的位于彎曲部沿交叉方向彎曲片材的彎曲位置的第一部分在交叉方向上遠離吸收性芯,(D)通過彎曲部使該片材在彎曲位置彎曲,該片材的在該交叉方向上位于第一部分的與吸收性芯所在側相反的一側的第二部分倒到位于第一部分的吸收性芯側的第三部分,(E)彎曲部分還包括當彎曲部彎曲片材時限制第一部分在交叉方向上接近吸收性芯的限制部。
文檔編號A61F13/494GK102378607SQ20108001483
公開日2012年3月14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4月3日
發(fā)明者大西英敏, 浜田聰, 石川康之 申請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