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茶葉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茶葉烘干裝置。
背景技術:
茶葉采摘后需要烘干,以便于儲存。公告號為CN104406394B的發(fā)明專利公開了一種茶葉烘干機,包括鍋爐和三通出氣管,其中鍋爐為電熱鍋爐,且鍋爐外壁上接有兩根與其內腔相通的水管,分別為頂部的進水管和底部的排水管,且進水管上裝有第一電磁閥,排水管上裝有第二電磁閥;鍋爐內密布有豎直管,這些豎直管的上端與上連接管連通、下端與下連接管連通,且豎直管和上、下連接管均為銅管;鍋爐外壁頂部裝有一根進氣管,該進氣管的一端與空壓機相連、且進氣管的另一端與上連接管連通。三通進氣管的一端與空壓機相連,且該三通進氣管的主管道與上連接管連通,三通出氣管的一根支管上依次接有溫度計和第三電磁閥,且三通出氣管的另一根支管上連接有第四電磁閥和送氣管,該送氣管為隔熱管。
上述烘干機采用了熱空氣加熱的方式,即先通過鍋爐對水進行加熱得到高溫蒸汽,然后利用高溫蒸汽對豎直管進行加熱得到高溫空氣,最后將320℃以上的高溫空氣輸入到炒茶房,以對炒茶房內的茶葉進行烘干,而未達到320℃以上的蒸汽則通過三通出氣管排出。因此上述烘干機未利用到于320℃以下的熱空氣,導致能源浪費。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對320℃以下的熱空氣進行二次利用的一種茶葉烘干裝置,以減小能源浪費。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基礎方案為:一種茶葉烘干裝置,包括茶葉烘干機本體,茶葉烘干機本體包括進氣管和三通出氣管,還包括由隔熱材料制成的密閉的熱氣分流箱、一號隔熱管、二號隔熱管以及三號隔熱管,熱氣分流箱由金屬板分割為密閉的上隔離室和下隔離室,三通出氣管的出氣端通過一號隔熱管與上隔離室連通、三通出氣管的出氣端還通過二號隔熱管與下隔離室相連通;上隔離室通過三號隔熱管與茶葉烘干機本體的進氣管相連通;一號隔熱管上設有一號電磁閥、二號隔熱管上設有二號電磁閥以及三號隔熱管上還設有三號電磁閥,所述下隔離室連通有進水管。
本發(fā)明的原理與效果:使用時,由烘干機本體的三通出氣管向熱氣分流箱內輸入熱氣。可通過使用者所在地的大氣壓力、環(huán)境濕度和環(huán)境溫度,預先設定溫度分隔值X℃,即當熱空氣的溫度介于X℃~320℃之間時,一號電磁閥打開,二號電磁閥關閉,此時熱空氣就會進入到上隔離室內;當三通出氣管的出氣端輸出的熱空氣的溫度小于X℃時,一號電池閥關閉而二號電磁閥打開,此時熱空氣就會進入到下隔離室內,然后向下隔離室通過進水管通入水,輸入至下隔離室內的熱空氣就會對下隔離室內的水進行加熱,加熱的水蒸汽則通過金屬板對上隔離室內的熱空氣進行加熱。而上隔離室內的空氣經(jīng)過加熱達到320℃或以上時,則打開三號電磁閥,由三號隔熱管將上隔離室內的熱空氣回流輸送至茶葉烘干機本體內進行再次利用。
本方案相比現(xiàn)有的方案,該技術不但對茶葉烘干機本體排出的320℃以下的熱空氣進行了二次回收利用,而且,采用了熱氣分流箱的方式,實現(xiàn)了利用熱氣對熱氣本身進行加熱,而且加熱后的熱氣直接用于茶葉烘干機本體直接使用,熱氣二次利用的中間環(huán)節(jié)較短。同時,由于是對具有X℃的熱空氣進行加熱,因此,而使X℃的熱空氣達到320℃,較之由0℃的熱空氣達到320℃所需的時間也較短,因此非常適合于推廣。
進一步,上隔離室內設有電熱絲。電熱絲可用于對上隔離室內的熱空氣進行加熱,當下隔離室內的熱空氣溫度所加熱的水產(chǎn)生的蒸汽無法在對上隔離室內的熱空氣進行熱傳遞時,則由電熱絲產(chǎn)生熱量,使得輸入至茶葉烘干機本體內的熱空氣溫度能夠達到320℃,防止未達到320℃的熱空氣進入到茶葉烘干機本體中,以對茶葉的烘干造成不利影響,消除隱患。
進一步,金屬板為不銹鋼板。不銹鋼板傳熱系數(shù)高,最主要的是不銹鋼板可做成非常薄,而且價格低廉,因此更有利于提高熱傳遞效率和降低成本。
進一步,三號電磁閥為單向電磁閥。熱空氣無法由茶葉烘干機本體通往上隔離室,這樣就可以進一步防止未達到320℃的熱空氣進入到茶葉烘干機本體中,以對茶葉的烘干造成不利影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茶葉烘干裝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實施例附圖標記:茶葉烘干機本體1、三號電磁閥2、三號隔熱管3、三通出氣管4、二號隔熱管5、二號電磁閥6、一號隔熱管7、一號電磁閥8、金屬板9、上隔離室101、下隔離室102、熱氣分流箱10、電熱絲11、進水管12。
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一種茶葉烘干裝置,包括茶葉烘干機本體1,茶葉烘干機本體1包括進氣管和三通出氣管4。還包括由隔熱材料制成的密閉的熱氣分流箱10,熱氣分流箱10由不銹鋼板、銅板或者鋁板制成的金屬板9分割為密閉的上隔離室101和下隔離室102,三通出氣管4的出氣端通過一號隔熱管7與上隔離室101連通、同時三通出氣管4的出氣端還通過二號隔熱管5與下隔離室102相連通。上隔離室101通過三號隔熱管3與茶葉烘干機本體1的進氣管相連通,下隔離室102連通有進水管12。本實施例中,一號隔熱管7上設有一號電磁閥8、二號隔熱管5上設有二號電磁閥6以及三號隔熱管3上還設有三號電磁閥2。
具體實施時,茶葉烘干機本體1的三通出氣管4的出氣端分別向一號隔熱管7和二號隔熱管5內排出320℃以下的熱空氣,當熱空氣的溫度介于200℃~320℃之間時,一號電磁閥8打開,二號電磁閥6關閉,此時熱空氣就會進入到上隔離室101內;當三通出氣管4的出氣端輸出的熱空氣的溫度小于200℃時,一號電池閥關閉而二號電磁閥6打開,此時熱空氣就會進入到下隔離室102內,然后向下隔離室102通過進水管12通入水,輸入至下隔離室102內的熱空氣就會對下隔離室102內的水進行加熱,加熱的水蒸汽則通過金屬板9對上隔離室101內的熱空氣進行加熱。當上隔離室101內的熱空氣達到320℃或者以上是,就可將上隔離室101內的熱空氣通過三號隔離管輸送至茶葉烘干機本體1內,由此得以完成對320℃以下的熱空氣進行二次利用。
本優(yōu)化的實施例中,上隔離室101內還設有電熱絲11,根據(jù)熱力學第二定律,當下隔離室102內的被加熱的水所產(chǎn)生的蒸汽溫度不足以滿足向上隔離室101進行熱傳遞的時候,則輔以電熱絲11對上隔離室101內的熱空氣進行加熱,防止未達到320℃的熱空氣進入到茶葉烘干機本體1中,以對茶葉的烘干造成不利影響。
本優(yōu)化的實施例中,三號電磁閥2為單向電磁閥,即熱空氣僅能由上隔離室101通往茶葉烘干機本體1內,而熱空氣無法由茶葉烘干機本體1通往上隔離室101,這樣就可以進一步防止未達到320℃的熱空氣進入到茶葉烘干機本體1中,以對茶葉的烘干造成不利影響。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發(fā)明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