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保健食品領域,尤指一種金銀花荷葉保健飲料的工藝與配方。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必然伴隨著對生命的重視和對健康長壽的追求,另一方面,在社會文明進步的同時,也給人類帶來生存環(huán)境的污染;此外,高度緊張的工作節(jié)奏、過度精細的食品等因素也造成某些疾病發(fā)病率的上升。因此,人們不斷地在尋求能有效防御疾病、延年益壽、促進健康的保健食品。中草藥保健食品,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中華藥藥膳和中華傳統(tǒng)保健飲食有幾千年積累起來的經(jīng)驗和實踐,這是國內外人士所一致認可的。
中草藥系列保健品使用人群較為廣泛??捎糜诮】嫡摺⒆鳛樵鰪婓w質,抵御疾病的保健品,更可用于亞健康者、作為調節(jié)機體平衡失調所引起的種種不適而恢復健康狀態(tài),還可用于患有疾病者作為輔助康復用品。由此可見,一個中草藥保健食品,只有經(jīng)過現(xiàn)代化實驗手段證明具有明確的功能,才能被廣大消費者所接受,產品才有生命力。也就是說首先要具有科學的有效性、然后才有可能具有被廣泛認同,廣泛使用的普及性。
金銀花含黃酮類、揮發(fā)油、有機酸、綠原酸、異綠原酸、皂苷。揮發(fā)油中主要為雙花醇、芳樟醇等。金銀花性味寒甘,歸肺、心、胃經(jīng)。用于溫熱發(fā)熱、熱毒血痢、腸癰、腫毒、瘰疬、痔漏等。以蒸餾法提取其芳香性揮發(fā)油及水溶性物質,制成金銀花露,為清火解毒的佳品,可治小兒胎毒、瘡癤、發(fā)熱口渴。
荷葉為睡蓮科植物蓮的干燥葉,以葉大、完整、色綠、無霉變者為佳。荷葉含斑點亞洲罌粟堿、荷葉堿、原荷葉堿、消旋亞美罌粟堿、前荷葉堿、N-去甲基荷葉堿、番茄汁堿、異槲皮苷、蓮苷、鞣質、有機酸等。荷葉性味苦平,歸肝、脾、胃經(jīng)。。用于暑熱煩渴、暑濕泄瀉、血熱吐衄、便血、崩漏。氣血虛者慎用。
現(xiàn)有技術中,菊花荷葉保健飲料已有生產,但不同配方、工藝方法,保健效果也不相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金銀花荷葉保健飲料確有保健作用、方便人們食用,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金銀花荷葉保健飲料的工藝與配方,具有升發(fā)清陽、涼血止血的功效,還起強壯神經(jīng)、增強毛絲血管抵抗力、清熱解毒的作用。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
一種金銀花荷葉保健飲料的工藝與配方,配方:荷葉、金銀花、蔗糖、蘋果酸、D-葡萄糖-&-內酯、保鮮劑、乙基麥芽酚、水組成。
工藝流程
金銀花和荷葉提取液制備→制糖漿→配料→加香糖漿的配制→裝瓶→壓蓋→滅菌→成品。
操作要點
①荷葉提取液的制備:將荷葉按配方稱量,加水量以淹沒荷葉為宜并計量,此時立即加入D-葡萄糖-&-內酯,煮沸10min,共提取2遍,去葉渣,合并濾液。
②金銀花提取液的制備:將金銀花按配方稱量,加水量以淹沒金銀花為宜并計量,煮沸10min,共提取2遍,去花渣,合并濾液。
③制糖漿:稱去優(yōu)質砂糖,加入處理水,在不銹鋼夾層鍋中通蒸汽,高溫下溶化,過濾,冷卻即得糖漿。
④加香糖漿的配制:在配料缸中加入糖漿,然后加入荷葉和金銀花提取液,再加入保鮮劑,攪拌均勻后加入蘋果酸和乙基麥芽酚,加香糖漿與水按1∶4的比例混合。
⑤裝瓶、壓蓋、滅菌、成品:裝瓶壓蓋,加熱滅菌,檢查即為成品。
產品質量
①感官指標:成品為淺黃色,澄清透明,酸甜可口,具有金銀花和荷葉的清香,略帶澀味。
②微生物指標 菌群總數(shù)≤1個/ml,大腸桿菌數(shù)≤3個/ml,不得檢出致病菌。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金銀花荷葉保健飲料具有清火解毒、升發(fā)清陽、涼血止血、明目的功效。用于暑熱煩渴、暑濕泄瀉、血熱吐衄、目赤、便血等病癥。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一種金銀花荷葉保健飲料的工藝與配方,配方:荷葉、金銀花、蔗糖、蘋果酸、D-葡萄糖-&-內酯、保鮮劑、乙基麥芽酚、水組成。
工藝流程
金銀花和荷葉提取液制備→制糖漿→配料→加香糖漿的配制→裝瓶→壓蓋→滅菌→成品。
操作要點
①荷葉提取液的制備:將荷葉按配方稱量,加水量以淹沒荷葉為宜并計量,此時立即加入D-葡萄糖-&-內酯,煮沸10min,共提取2遍,去葉渣,合并濾液。
②金銀花提取液的制備:將金銀花按配方稱量,加水量以淹沒金銀花為宜并計量,煮沸10min,反復提取2遍,去花渣,合并濾液。
③制糖漿:稱去優(yōu)質砂糖,加入處理水,在不銹鋼夾層鍋中通蒸汽,高溫下溶化,過濾,冷卻即得糖漿。
④加香糖漿的配制:在配料缸中加入糖漿,然后加入荷葉和菊花提取液,再加入保鮮劑,攪拌均勻后加入蘋果酸和乙基麥芽酚,加香糖漿與水按1∶4的比例混合。
⑤裝瓶、壓蓋、滅菌、成品:裝瓶壓蓋,加熱滅菌,檢查即為成品。
產品質量
①感官指標:成品為淺黃色,澄清透明,酸甜可口,具有金銀花和荷葉的清香,略帶澀味。
②微生物指標 菌群總數(shù)≤1個/ml,大腸桿菌數(shù)≤3個/ml,不得檢出致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