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組合煙花。
背景技術: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10631-2004《煙花爆竹安全與質量》和GB19593-2004《煙花爆竹組合煙花》等規(guī)范性文件的定義,組合煙花是由多個單筒組合而成的煙花產品。一個單筒稱為一發(fā)。所述單筒即為裝填發(fā)射藥和效果件的紙質筒管?,F(xiàn)有技術中,由于每個單筒至多只能疊放三層不同的效果藥物,使得組合煙花也只能在空中同時展示三個層次的不同效果,造成了其表現(xiàn)手段單調,制約了組合煙花效果的推陳出新。授權公告號203605822U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四重疊放效果的組合煙花”。包括特定結構的第一單筒和第二單筒,第一單筒和第二單筒按照間隔發(fā)射的方式由引線順序連接。通過引線調節(jié)發(fā)射頻率,使得間隔發(fā)射的第一單筒和第二單筒的效果產生疊加效應,使得組合煙花能夠在空中同時展示四個層次的不同效果。
然而,上述四個層次的不同效果展示僅僅局限于某個時段內,也就是說,在煙花燃放的整個過程中,僅有某個特定的空中畫面才是四個層次的效果展示,其他時段的空中畫面的層次仍是三個層次;而且燃放形成的空中畫面中,各個層次之間的邊際不夠清晰,畫面較為凌亂;使得空中畫面的效果難以滿足要求。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弊端,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組合煙花,能夠在煙花燃放的整個過程中保持四個層次的效果展示,而且各層次之間邊界清晰。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四層復合效果動態(tài)循環(huán)的組合煙花,包括內徑和高度規(guī)格一致的第一單筒和第二單筒,若干第一單筒和相同數(shù)量的第二單筒按照逐一間隔排列的方式并列組合成筒排,相鄰的第一單筒和第二單筒之間由引線連接;
若干筒排側面相對排列成扇形結構,所述扇形結構是指各筒排底部靠攏,筒排頂部分開,各筒排之間按照燃放順序由引線串接;
所述第一單筒的結構是:所述第一單筒內,自下而上設有第一泥底層、第一發(fā)射藥層、綠花束效果藥層、第一開孔紙隔離層、紅花束效果藥層、藍花束效果藥層、第一紙封蓋層;
所述第二單筒的結構是:所述第二單筒內,自下而上設有第二泥底層、第二發(fā)射藥層、第二開孔紙隔離層、效果內筒、第二紙封蓋層,所述效果內筒的內腔裝置銀菊包效果藥層,效果內筒的上下端口由泥層封堵,效果內筒的下端口裝置過火引線;
所述發(fā)射藥的組分及其重量份數(shù)比是:硫磺10份,木炭15份,硝酸鉀75份,第一單筒和第二單筒的發(fā)射藥裝藥量的重量份數(shù)比是:第一發(fā)射藥層:第二發(fā)射藥層=7:2.5;
綠花束效果藥的組分及其重量份數(shù)比是:高氯酸鉀18份,鋁鎂合金粉20份,酚醛樹脂8份,硝酸鋇45份,聚氯乙烯9份;紅花束效果藥的組分及其重量份數(shù)比是:蟲膠3份,高氯酸鉀40份,鋁鎂合金5份,鎂15份,酚醛樹脂5份,碳酸鍶22份,聚氯乙烯10份;藍花束效果藥的組分及其重量份數(shù)比是:高氯酸鉀50份,鋁鎂合金5份,硫磺6份,酚醛樹脂6份,氧化銅23份,聚氯乙烯10份;
銀菊包效果藥的組分及其重量份數(shù)比是:鎂10份,鋁粉5份,木炭10份,酚醛樹脂7份,硝酸鉀40份,海綿鈦24份,淀粉4份;
第一單筒和第二單筒的效果藥裝藥量的重量份數(shù)比是:綠花束效果藥層+紅花束效果藥層+藍花束效果藥層:銀菊包效果藥層=20:13。即各色花束效果藥層的裝藥量之和與銀菊包效果藥層裝藥量的比值為20:13。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該技術方案糅合了引線調節(jié)、筒體及其組合結構的對應設計、藥劑藥量配合等多種手段的共同作用,實現(xiàn)了在煙花燃放的整個過程中,不斷變化的動態(tài)畫面始終保持四個層次的效果展示,而且各層次之間邊界清晰,組合和諧,畫面具有較強的藝術美感。
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組合煙花外觀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單個筒排結構示意圖(為便于理解,圖中第一單筒101和第二單筒201的外觀作了差異化處理);
圖3為第一單筒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4為第二單筒剖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反映本發(fā)明的一種具體結構,所述四層復合效果動態(tài)循環(huán)的組合煙花,為10發(fā)×13排的扇形結構。包括內徑和高度規(guī)格一致的第一單筒11和第二單筒12,五個第一單筒11和相同數(shù)量的第二單筒12按照逐一間隔排列的方式并列組合成筒排1,相鄰的第一單筒11和第二單筒12之間由引線13連接;十三個筒排1側面相對排列成扇形結構,所述扇形結構是指各筒排1底部靠攏,筒排1頂部分開,各筒排1之間按照燃放順序由引線3串接;整個煙花由點火引線2點燃。
所述第一單筒的結構是:所述第一單筒11內,自下而上設有第一泥底層111、第一發(fā)射藥層112、綠花束效果藥層113、第一開孔紙隔離層114、紅花束效果藥層115、藍花束效果藥層116、第一紙封蓋層117;
所述第二單筒的結構是:所述第二單筒12內,自下而上設有第二泥底層121、第二發(fā)射藥層122、第二開孔紙隔離層123、效果內筒、第二紙封蓋層127,所述效果內筒的內腔裝置銀菊包效果藥層126,效果內筒的上、下端口分別由上泥層128、下泥層124封堵,效果內筒的下端口裝置過火引線125;
所述發(fā)射藥的組分及其重量份數(shù)比是:硫磺10份,木炭15份,硝酸鉀75份,按一般方法混合均勻造粒。第一單筒11和第二單筒12的發(fā)射藥裝藥量的重量份數(shù)比是:第一發(fā)射藥層112:第二發(fā)射藥層122=7:2.5;
綠花束效果藥的組分及其重量份數(shù)比是:高氯酸鉀18份,鋁鎂合金粉20份,酚醛樹脂8份,硝酸鋇45份,聚氯乙烯9份;紅花束效果藥的組分及其重量份數(shù)比是:蟲膠3份,高氯酸鉀40份,鋁鎂合金5份,鎂15份,酚醛樹脂5份,碳酸鍶22份,聚氯乙烯10份;藍花束效果藥的組分及其重量份數(shù)比是:高氯酸鉀50份,鋁鎂合金5份,硫磺6份,酚醛樹脂6份,氧化銅23份,聚氯乙烯10份;按一般方法混合均勻造粒。
銀菊包效果藥的組分及其重量份數(shù)比是:鎂10份,鋁粉5份,木炭10份,酚醛樹脂7份,硝酸鉀40份,海綿鈦24份,淀粉4份;按一般方法混合均勻造粒。
第一單筒11中綠花束效果藥層113、紅花束效果藥層115、藍花束效果藥層116的裝藥量之和設為A;第二單筒12中的銀菊包效果藥層126的裝藥量設為B,則有A:B=20:13。
按上述技術方案制得的組合煙花,燃放中,在引線依序點燃后,各單筒內的效果依次發(fā)射升空綻放,不斷變化的空中動態(tài)畫面上,由低到高分別是綠花束效果、紅花束效果、藍花束效果和彩大麗銀菊馬尾效果,雖然效果綻放點在不斷變化,舊的逐漸消失,新的不斷產生,但整個燃放過程中始終能夠保持四個層次鮮明的效果展示。該產品命名為“煙花夢”,參加2015年第十六屆上海國際音樂煙花節(jié)“煙花產品錦標賽”,獲得組合盆花組一等獎。
上述的實現(xiàn)方式僅是為了清楚的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做出任何限制。本發(fā)明在本技術領域具有公知的多種替代或者變形,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實質意義的前提下,均落入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