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表皮材料和表皮材料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在儀表板、門飾板、座椅、頂棚等汽車內(nèi)裝部件;裝飾、座椅、頂棚等鐵路車輛和航空器內(nèi)裝部件;家具、鞋、鞋類、皮包、建裝用內(nèi)外裝部件、服裝表裝材料和衣里、壁裝材料等中,多使用耐久性優(yōu)異的合成樹脂表皮材料來代替天然皮革或纖維制片。
例如,對于汽車內(nèi)裝品來說,伴隨著車輛的高級化,對于作為汽車內(nèi)裝品使用的表皮材料也賦予高級感變得很重要。另外,要求表皮材料具有與天然皮革同等或更高的通氣性。
為了得到透濕性和通氣性,對以作為表皮材料的方式之一的合成皮革使用的層積片實施沖孔加工(穿孔加工)。但是,因?qū)铣善じ镞M行沖孔加工,以合成皮革的撕裂強度、平面磨耗強度為代表的合成皮革的強度與進行沖孔加工前相比有時會降低。
表皮材料通常使用布作為基材,在布的至少一個面設置用于賦予緩沖特性的聚氨酯泡沫層,在最外表面具有用于賦予美觀性的表皮層。
作為表皮材料的方式之一,例如公開了一種裝飾性層積片,該裝飾性層積片具有著色層和層積于該著色層上的與著色層顏色不同的不透明表皮層,該裝飾性層積片設有2個以上的孔,該孔至少貫通上述著色層和不透明表皮層,并且從表皮層側(cè)觀察時能夠目視確認位于不透明表皮層下的著色層的顏色(例如,參照日本特開平11-256483號公報)。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發(fā)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一般來說,作為表皮材料的方式之一的合成皮革大體分為下述兩種:不對基布實施加工而使基布與表皮貼合的干式合成皮革;對基布實施濕式加工而使其為濕式基底后,使經(jīng)濕式加工的基布、例如滲入有樹脂的基布與表皮貼合的濕式合成皮革。
對于在基布中滲入有樹脂的濕式合成皮革來說,由于所滲入的樹脂而使基布的強度提高,抑制了沖孔加工時的基布的開線。但是,在使基布中滲入對提高強度、抑制開線而言足夠量的合成樹脂時,會產(chǎn)生所制作的合成皮革的重量變重的問題。
由于表皮材料輕量也很重要,因此,在車輛的內(nèi)裝材料等中多使用輕量、柔軟性優(yōu)異的通過干式法獲得的表皮材料。
對于通過干式法獲得的表皮材料來說,通過出于通氣等目的而實施沖孔加工,從而根據(jù)基布的種類不同,有時會發(fā)生孔的變形、強度降低等。此外,若對基布進行沖孔加工,則有時會發(fā)生下述外觀上的不良情況:從孔中看到構成基布的纖維的開線;合成皮革柔軟,因而孔發(fā)生變形等。
本發(fā)明的課題在于提供一種具有通氣孔、透濕性和通氣性高、作為表皮材料具有充分的強度、通氣孔的外觀優(yōu)異的表皮材料。
本發(fā)明的另一課題在于提供一種表皮材料的制造方法,其可以通過簡易的工序制造具有通氣孔、透濕性和通氣性高、作為表皮材料具有充分的強度、通氣孔的外觀優(yōu)異的表皮材料。
用于解決課題的方案
本發(fā)明人研究的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作為基布,使用包含具有合成樹脂被覆層的纖維、且相鄰的纖維的至少一部分相互熱粘的基布,從而可以解決上述課題,由此完成了本發(fā)明。
即,本發(fā)明包括以下所示的本實施方式。
<1>一種表皮材料,其依次具備基布、和位于基布的至少一個面的從基布側(cè)起的粘接劑層與表皮層,該基布包含具有合成樹脂被覆層的纖維,相鄰的纖維的至少一部分相互熱粘,該表皮材料具有在厚度方向貫通的2個以上的通氣孔。
<2>如<1>所述的表皮材料,其中,上述纖維為具有芯纖維和合成樹脂被覆層的纖維,該芯纖維為選自由聚酯纖維、聚酰胺纖維、聚氨酯纖維、人造絲纖維、尼龍纖維以及棉纖維組成的組中的至少一種,該合成樹脂被覆層包含熔點為120℃~180℃的合成樹脂。
<3>如<1>或<2>所述的表皮材料,其中,上述基布是,在使用包含具有上述合成樹脂被覆層的纖維的線編制或織制得到的布中包含的纖維中,使相鄰的纖維的至少一部分相互熱粘而成的基布。
<4>一種表皮材料的制造方法,其具有下述工序:在脫模材料表面從上述脫模材料側(cè)起依次層積表皮層和粘接劑層的工序;準備包含具有合成樹脂被覆層的纖維的基布的工序;使層積了上述表皮層和粘接劑層的上述脫模材料的粘接劑層與上述基布的至少一個表面接觸,使上述基布與上述粘接劑層密合的工序;將上述基布、上述粘接劑層、表皮層和脫模材料加熱,在上述基布的至少一個表面從上述基布側(cè)起依次形成上述粘接劑層、表皮層和脫模材料,將上述脫模材料從上述表皮層表面剝離而形成層積體的工序;和在上述層積體進行2個以上的通氣孔的沖孔的工序,該2個以上的通氣孔在上述層積體的厚度方向貫通,在上述層積體進行通氣孔的沖孔的工序前,包括下述加熱工序:加熱至上述合成樹脂被覆層中包含的合成樹脂軟化的溫度以上,使具有上述合成樹脂被覆層的纖維的至少一部分相互熱粘。
<5>如<4>所述的表皮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準備包含具有合成樹脂被覆層的纖維的基布的工序是使用包含具有上述合成樹脂被覆層的纖維的線來制作基布的工序,在準備上述基布的工序后、使上述基布與上述粘接劑層密合的工序前,進行下述加熱工序:加熱至上述合成樹脂被覆層中包含的合成樹脂軟化的溫度以上,使具有上述合成樹脂被覆層的纖維的至少一部分相互熱粘。
發(fā)明的效果
根據(jù)本發(fā)明,可以提供一種具有通氣孔、透濕性和通氣性高、作為表皮材料具有充分的強度、通氣孔的外觀優(yōu)異的表皮材料。
另外,根據(jù)本發(fā)明,可以提供一種表皮材料的制造方法,其可以通過簡易的工序制造具有通氣孔、透濕性和通氣性高、作為表皮材料具有充分的強度、通氣孔的外觀優(yōu)異的表皮材料。
附圖說明
圖1是示出本發(fā)明的表皮材料的一個方式的示意性截面圖。
圖2A是示出本發(fā)明的表皮材料中所用的纖維的一個方式的加熱處理前的狀態(tài)的示意圖。
圖2B是示出本發(fā)明的表皮材料中所用的纖維的一個方式的加熱處理后的狀態(tài)的示意圖。
圖3A是示出本實施方式的表皮材料中所用的基布中包含的纖維的加熱處理前的截面的顯微鏡照片。
圖3B是示出本實施方式的表皮材料中所用的基布中包含的纖維的加熱處理后的截面的顯微鏡照片。
圖4A是示出實施例1的表皮材料中所用的基布的加熱處理前的方式的顯微鏡照片。
圖4B是示出實施例1的表皮材料中所用的基布的加熱處理后的方式的顯微鏡照片。
圖5A是對基布面拋光加工后的實施例1的表皮材料的基布面進行拍攝的顯微鏡照片。
圖5B是對基布面拋光加工后的比較例1的表皮材料的基布面進行拍攝的顯微鏡照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說明本發(fā)明。
[表皮材料]
一種表皮材料,其依次具備基布、和位于基布的至少一個面的粘接劑層與表皮層,該基布包含具有合成樹脂被覆層的纖維,相鄰的纖維的至少一部分相互熱粘,該表皮材料具有在厚度方向貫通的2個以上的通氣孔。
此處,“相鄰的纖維的至少一部分相互熱粘”的記載包括下述方式:在基布中包含的纖維中,相鄰的纖維的至少一部分在各纖維的至少一部分相互熱粘。若在基布中包含的具有合成樹脂被覆層的大量纖維中,至少一部分的纖維彼此在相互接觸的區(qū)域、即在該纖維的至少一部分相互熱粘,則可以有效地抑制沖孔工序中的基布的開線。
圖1是示出本發(fā)明的表皮材料10的一個方式的示意性截面圖。圖2A和圖2B是示出本發(fā)明的表皮材料的基布中包含的纖維的一個方式的示意圖。
本實施方式的表皮材料10依次具備基布12、和位于上述基布12的至少一個面的從上述基布12側(cè)起的上述粘接劑層14與表皮層16,該基布12包含具有合成樹脂被覆層24的纖維20而構成,相鄰的纖維彼此至少在一部分相互熱粘,該表皮材料具有在厚度方向貫通的2個以上的通氣孔18。
本實施方式中,出于提高表皮材料10的外觀以及表面的耐磨耗性的目的,在表皮層16的表面設有表面處理層19,但表面處理層19不是必需的。
需要說明的是,本說明書中,為了方便起見,將包含具有合成樹脂被覆層的纖維的基布、且為通過加熱處理使纖維彼此相互熱粘前的狀態(tài)的基布稱為“布”,從而與通過加熱處理使纖維彼此相互熱粘后的“基布”進行區(qū)別。
本發(fā)明的作用并不明確,但本發(fā)明人考慮如下。
本發(fā)明的表皮材料使用了包含具有合成樹脂被覆層的纖維的基布。通過在表皮材料的形成工序中的任一工序中對基布進行加熱處理,從而基布中包含的具有合成樹脂被覆層的纖維的至少一部分相互熱粘,形成難以開線的基布。因此認為,在難以開線的基布上依次具備粘接劑層、表皮層的層積體中形成貫通孔而成的本發(fā)明的表皮材料可抑制貫通孔形成導致的基布強度的顯著降低、以及貫通孔周邊部的基布中包含的纖維的開線導致的外觀下降,可形成作為表皮材料具有充分的強度、通氣孔的外觀優(yōu)異的表皮材料。
基布可以通過預先對包含具有合成樹脂被覆層的纖維的布進行加熱處理而獲得。另外,也可以在將粘接劑層和表皮層層積后,對加熱處理前的布進行加熱處理,形成本發(fā)明中所用的基布。與進行加熱處理而預先形成了基布的情況同樣,認為即便在層積后進行加熱處理,也具有布中的纖維彼此的熱粘所引起的基布強度的提高、以及抑制基布中包含的纖維的開線的效果。
本發(fā)明的表皮材料的制造方法中,通過干式法在基布表面形成了表皮層。因此推測,通過本發(fā)明的制造方法得到的表皮材料可抑制形成貫通孔的沖孔工序中的強度的降低、構成基布的纖維的開線,可形成輕量且外觀觸感好、透濕性和通氣性高、作為表皮材料具有充分的強度、通氣孔的外觀優(yōu)異的表皮材料。
[基布]
如在圖2A的示意圖中作為一例所示出的那樣,本發(fā)明的表皮材料10中的基布12中包含的纖維20優(yōu)選為所謂具有芯鞘結(jié)構的復合纖維,其在作為基材的芯纖維22的周圍具有作為鞘部的合成樹脂被覆層24。圖2B是示出圖2A所示的纖維20的合成樹脂被覆層24通過加熱處理而熔融、2個以上的纖維20相互熱粘的狀態(tài)的示意圖。
對纖維20具有芯鞘結(jié)構時的芯纖維22沒有特別限制,只要是通??捎糜诤铣善じ锏缺砥げ牧系睦w維就均可使用。
作為芯纖維22,例如優(yōu)選為選自由聚酯纖維、聚酰胺纖維、聚氨酯纖維、人造絲纖維、尼龍纖維以及棉纖維組成的組中的至少一種。其中,從強度和柔軟性的方面出發(fā),芯纖維22優(yōu)選為聚酯纖維。
芯纖維20可以為單獨1種的纖維,也可以為2種以上纖維的混紡。
對構成基布12中包含的纖維20的芯纖維22的粗細沒有特別限制。從兼顧強度和柔軟性的方面考慮,芯纖維22的粗細優(yōu)選為56dtex~167dtex。另外,在制成捻線的情況下,優(yōu)選使纖維為17絲(filament)~72絲的范圍。
基布12中包含的纖維20優(yōu)選為在芯纖維22的周圍具有合成樹脂被覆層24的纖維20。纖維20所具有的合成樹脂被覆層24可以未必被覆芯纖維22的周圍的整個區(qū)域。
合成樹脂被覆層24的形成中所用的合成樹脂優(yōu)選為熔點低于構成芯纖維22的纖維的合成樹脂。
作為合成樹脂被覆層的形成中所用的合成樹脂,優(yōu)選熔點為120℃~180℃的合成樹脂。作為合成樹脂,更具體地可以舉出聚丙烯、低熔點聚酯等,優(yōu)選低熔點聚酯。
聚酯纖維的熔點一般為255℃~260℃,作為低熔點聚酯,有熔點為80℃~180℃左右的聚酯。作為低熔點聚酯的市售品,例如可以舉出日本合成化學工業(yè)株式會社制造的Polyester SP170(熔點83℃)等。可以將這樣的低熔點聚酯樹脂用作形成合成樹脂被覆層的樹脂。
關于合成樹脂被覆層24的厚度,只要能夠?qū)⑾噜彽睦w維20彼此熱粘就沒有特別限制。合成樹脂被覆層24的厚度以平均厚度計優(yōu)選為2μm~10μm的范圍。
作為合成樹脂被覆層24的厚度的測定方法,可以舉出下述方法等:通過電子顯微鏡照片等以放大照片的形式對加熱處理前的基布的截面進行拍攝,使用放大照片的圖像測定合成樹脂被覆層的厚度。
作為形成基布的布,可以為僅包含具有合成樹脂被覆層24的芯鞘結(jié)構的纖維20的布,也可以為包含具有合成樹脂被覆層24的芯鞘結(jié)構的纖維20和不具有合成樹脂被覆層的纖維的混紡纖維的布。
此處,作為不具有合成樹脂被覆層的纖維,可以使用由合成樹脂被覆層24的形成中所用的合成樹脂構成的纖維、即由可通過用于使纖維20的至少一部分熱粘的加熱處理而軟化、或熔融的合成樹脂構成的纖維。
從更有效地抑制在表皮材料10形成通氣孔18時的基布12的開線的方面考慮,構成基布12的纖維優(yōu)選具有合成樹脂被覆層24的芯鞘結(jié)構的纖維20的含有比例高,更優(yōu)選僅為具有合成樹脂被覆層24的芯鞘結(jié)構的纖維20。
基布的形成中所用的具有合成樹脂被覆層24的芯鞘結(jié)構的纖維20可以僅為1種,也可以將相互不同的2種以上的芯鞘結(jié)構的纖維20進行合用。
作為相互不同的芯鞘結(jié)構的纖維20的方式,可以舉出纖維20的芯纖維22不同的方式、合成樹脂被覆層24的形成中所用的合成樹脂不同的方式、合成樹脂被覆層24的厚度不同的方式等。
本發(fā)明的表皮材料中所用的基布是,在使用包含具有合成樹脂被覆層24的纖維20的線編制或織制得到的布中包含的纖維中,使相鄰的纖維的至少一部分相互熱粘而成的基布。
基布12的形成中所用的布可以為編織織物(織り地),也可以為針織織物(編み地)。需要說明的是,如上所述,有時將為基布中所用的編織織物和針織織物、且通過加熱處理使纖維相互熱粘前的方式簡稱為“布”,本說明書中的布以包括編織織物和針織織物的含義使用。
基布12中包含的纖維20可以為捻線,也可以為單絲這樣的單纖維。
另外,通過對包含芯鞘纖維20的捻線進行加熱處理,根據(jù)條件的不同,有時會因構成捻線的纖維彼此的熱粘而使捻線成為單絲的狀態(tài)。如此形成的單絲纖維也可以作為本發(fā)明中所用的基布12中包含的纖維使用。
對包含在芯纖維22的周圍具有合成樹脂被覆層24的纖維20的線進行織制或編制而制作布,并對所制作的布進行加熱處理,可以制成本發(fā)明的表皮材料的基布12。
本發(fā)明的表皮材料中的“包含具有合成樹脂被覆層的纖維、且相鄰的纖維的至少一部分相互熱粘的基布”可以通過下述方式獲得:使用包括在芯纖維22的周圍具有合成樹脂被覆層24的纖維20和根據(jù)希望所合用的不具有合成樹脂被覆層的纖維的纖維進行織制或編制,將所制作的布在高于構成合成樹脂被覆層24的合成樹脂的軟化點的溫度、更優(yōu)選在合成樹脂的熔點附近的溫度、例如80℃~190℃進行加熱處理,由此可以得到。通過上述加熱處理,在布中包含的具有合成樹脂被覆層的纖維20中,至少一部分相互熱粘,纖維20彼此被固定,可以得到在本發(fā)明的表皮材料中所用的基布12。
也可以在形成作為編織織物或針織織物的布后,在進行加熱處理使纖維的至少一部分熱粘前,根據(jù)希望進行布的染色。染色可以以布的狀態(tài)進行,也可以以構成布的線的狀態(tài)進行。
通過在加熱處理前進行布的染色,可以得到具有與目標相應的色調(diào)的基布12。
需要說明的是,在以下的制造方法中進行詳細說明,用于使纖維的至少一部分熱粘的加熱處理只要在實施沖孔工序前基布12中包含的纖維的至少一部分熱粘,則可以在沖孔工序前的任一時刻進行。用于使纖維的至少一部分熱粘的加熱處理例如可以對形成粘接劑層和表皮層前的布進行,也可以在布上形成粘接劑層和表皮層后進行。
基布12的厚度、針織組織或織物組織的密度可以根據(jù)表皮材料10的使用目的適當選擇。
例如,在使用本發(fā)明的表皮材料10作為座椅的表皮材料的情況下,從柔軟性和強度進一步提高的方面考慮,基布12的厚度優(yōu)選為0.5mm~1.2mm。
基布12的形成中所用的布也可以使用市售品。作為在本發(fā)明的表皮材料中可用于基布形成的布的市售品,可以舉出例如東洋染工株式會社制造的T7407(商品名)、KB Seiren株式會社制造的BELLCOUPLE(注冊商標)等。T7407(商品名)為在作為芯纖維的聚酯纖維的周圍具有包含低熔點聚酯的合成樹脂被覆層的纖維。
[表皮層]
本發(fā)明的表皮材料10在上述基布12的至少一個表面隔著粘接劑層14而具有表皮層16。
可以對表皮層16賦予與表皮材料10的使用目的相應的美觀性。對表皮層16的形成方法沒有特別限制,可以適用公知的合成皮革以及表皮材料中所用的表皮層的形成方法來設置表皮層。
對表皮層16的形成中所用的合成樹脂沒有特別限制,可以根據(jù)目的適當選擇。作為表皮層16的形成中所用的合成樹脂,可以舉出例如聚氨酯、丙烯酸類樹脂、聚酯等。其中,從耐久性和彈性良好的方面考慮,優(yōu)選聚氨酯。
作為表皮層16的形成中所用的聚氨酯,可以舉出聚碳酸酯系聚氨酯、聚醚系聚氨酯、聚酯系聚氨酯和它們的改性物等。從本發(fā)明的表皮材料被用于汽車用座椅、椅子等需要長期耐久性的用途的方面考慮,作為表皮材料中所用的聚氨酯,優(yōu)選聚碳酸酯系聚氨酯。
聚氨酯也可以使用市售品,例如優(yōu)選使用DIC株式會社制造的CRISVON等。
在表皮層16的形成中使用聚氨酯的情況下,作為聚氨酯,根據(jù)JIS K-6301所測定的硬度以100%模量計優(yōu)選為98N/cm2~3500N/cm2、更優(yōu)選為196N/cm2~588N/cm2。
需要說明的是,作為調(diào)整聚氨酯的硬度(100%模量)的方法,例如,在希望使其柔軟的情況下,增加成為軟鏈段的多元醇成分比例、或增大聚氨酯的合成中所用的多元醇的分子量即可。另外,在希望使聚氨酯變硬的情況下,可以舉出:增加成為硬鏈段的氨基甲酸酯鍵、脲鍵的方法;添加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HDI)、氫化苯二亞甲基二異氰酸酯(氫化XDI)、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IPDI)、二環(huán)己基甲烷二異氰酸酯(氫化MDI)等交聯(lián)劑來賦予能量,在聚氨酯中形成交聯(lián)結(jié)構的方法;等等。
表皮層16的厚度根據(jù)表皮材料10的使用目的適當選擇。一般來說,干燥前的付與量(下文中有時稱為濕付與量)優(yōu)選為20μm~300μm左右,以濕付與量計更優(yōu)選為100μm~250μm。
在用于形成表皮層的組合物中,除了作為主劑的合成樹脂以外,出于對表皮層16賦予提高觸感等各種功能的目的,也可以在不損害本發(fā)明的效果的范圍內(nèi)使用公知的添加劑。
作為可在用于形成表皮層的組合物中使用的添加劑,可以舉出交聯(lián)劑、交聯(lián)促進劑、著色劑、成膜助劑、阻燃劑、發(fā)泡劑等。
例如,通過使表皮層16中含有著色劑,從而美觀性提高。另外,通過在表皮層16中添加磷系、鹵素系、無機金屬系等公知的阻燃劑,可實現(xiàn)表皮材料10的阻燃性提高。
關于對褶皺形狀轉(zhuǎn)印用脫模材料、或者平滑的脫模材料的表面賦予用于形成表皮層的組合物的方法,可以為在脫模材料表面涂布用于形成表皮層的組合物并進行干燥的方法,也可以使用轉(zhuǎn)印法。在使用褶皺形狀轉(zhuǎn)印用脫模材料作為脫模材料的情況下,可以在不對褶皺形狀轉(zhuǎn)印帶來麻煩的情況下適用轉(zhuǎn)印法。
[粘接劑層]
表皮層16隔著粘接劑層14粘接至基布12。
作為構成粘接劑層14的粘接劑沒有特別限制。作為可用于粘接劑層14的形成的粘接劑,可以舉出含有聚氨酯、氯乙烯樹脂、丙烯酸類樹脂等的粘接劑。
更具體地說,例如優(yōu)選可以舉出(1)雙液固化型聚酯系粘接劑、(2)雙液固化型聚氨酯粘接劑、(3)雙液固化型丙烯酸粘著劑等。
(2)雙液固化型聚氨酯粘接劑可以為雙液固化型聚醚系聚氨酯粘接劑、雙液固化型聚酯系聚氨酯粘接劑、雙液固化型聚碳酸酯系聚氨酯粘接劑中的任一種。
需要說明的是,在粘接劑層的形成中所用的粘接劑也可以作為市售品獲得,例如優(yōu)選為焊機用粘接劑No.3660[雙液固化型聚氨酯粘接劑:諾泰普工業(yè)株式會社]、DAIKALAC 7250NT[雙液固化型聚酯粘接劑:大同化成工業(yè)株式會社]、TA265[雙液固化型聚醚系粘接劑:DIC株式會社、CRISVONTA205[聚碳酸酯系聚氨酯粘接劑:DIC株式會社]等。
除了上述粘接劑以外,粘接劑層的形成中所用的組合物可以在不損害本發(fā)明的效果的范圍內(nèi)根據(jù)目的含有各種添加劑。
作為添加劑,可以舉出著色劑、阻燃劑、發(fā)泡劑等。
粘接劑層14通過含有磷系等阻燃劑,從而表皮材料10的阻燃性提高。但是,阻燃劑的含量過多時,擔心所得到的粘接劑層的柔軟性降低,因而使用阻燃劑時的含量優(yōu)選相對于粘接劑為5質(zhì)量%以下。
[其它層]
對于本發(fā)明的表皮材料10來說,除了基布12、粘接劑層14以及表皮層16以外,可以在不損害本發(fā)明的效果的范圍內(nèi)設置其它任意的層。
作為其它層,可以舉出中間層、表面處理層等。
表面處理層19通過在表皮層16的表面涂布包含水系乳液樹脂或分散樹脂的表面處理劑組合物而形成。
作為在表面處理層19的形成中所用的水系乳液樹脂或分散樹脂中包含的樹脂,只要能夠?qū)λ档慕橘|(zhì)或非水系的有機溶劑形成均勻的乳液,就可以使用任意的樹脂。作為可用于表面處理層的形成的樹脂,例如優(yōu)選為聚氨酯、丙烯酸類樹脂、彈性體等,更優(yōu)選為聚氨酯。
作為水系介質(zhì),可以舉出水、醇等、以及將它們混合2種以上而成的混合介質(zhì)。作為水系溶劑,優(yōu)選水、以及含有水90質(zhì)量%~99質(zhì)量%和醇10質(zhì)量%~1質(zhì)量%的混合溶劑等。
作為非水系有機溶劑,可以舉出二甲基甲酰胺(DMF)、甲基正丁基酮(MBK)、異丙醇(IPA)、甲苯等、以及將它們混合2種以上而成的混合溶劑。
通過在表皮層16表面形成表面處理劑層19,外觀進一步改善。
表面處理層19中可以含有交聯(lián)劑、有機填料、潤滑劑、阻燃劑等。
例如,通過在表面處理層19中含有有機填料、潤滑劑等,可對表皮材料10賦予光滑的觸感,耐磨耗性進一步提高。
本發(fā)明的表皮材料10可以在粘接劑層14與表皮層16之間設置中間層。作為用于中間層的形成的樹脂沒有特別限制,可以舉出聚氨酯、丙烯酸類樹脂等,優(yōu)選聚氨酯。
作為中間層中所用的聚氨酯,可以舉出聚碳酸酯系聚氨酯、聚醚系聚氨酯、聚酯系聚氨酯和它們的改性物。表皮材料10在需要長期耐久性的情況下,作為中間層中所用的聚氨酯,優(yōu)選聚碳酸酯系聚氨酯。
聚氨酯中間層的厚度可以為10μm~200μm的范圍。聚氨酯中間層的厚度優(yōu)選為10μm~100μm的范圍、更優(yōu)選為30μm~60μm的范圍。
作為中間層使用的聚氨酯的硬度以100%模量計適合為98N/cm2~1176N/cm2。
本發(fā)明的表皮材料使用了包含具有合成樹脂被覆層的纖維、且相鄰的纖維的至少一部分相互熱粘的基布,具有對在基布表面依次具備粘接劑層和表皮層的層積體進行沖孔而成的通氣孔。因此,本發(fā)明的表皮材料的質(zhì)感高,且具有透濕性和通氣性,從而即便以與人體接觸的狀態(tài)使用也不易悶熱,舒適性優(yōu)異,且輕量并具有充分的強度,通氣孔的外觀優(yōu)異。
本發(fā)明的表皮材料可以作為汽車內(nèi)裝部件、鐵路車輛和航空器內(nèi)裝部件、以鞋為主體的鞋類用、椅子式用座椅、適合于內(nèi)裝材料的合成皮革使用,其應用范圍廣。本發(fā)明的表皮材料特別適合作為汽車用座椅、椅子等座椅用表皮材料。
[表皮材料的制造方法]
接著,對本發(fā)明的表皮材料的制造方法進行說明。
上述本發(fā)明的表皮材料優(yōu)選通過以下詳細說明的本發(fā)明的表皮材料的制造方法來制造。
本發(fā)明的表皮材料10具有下述工序:在脫模材料表面從上述脫模材料側(cè)起依次層積表皮層16和粘接劑層14的工序;準備包含具有合成樹脂被覆層24的纖維20的基布12的工序;使層積了上述表皮層16和粘接劑層14的脫模材料的粘接劑層14與上述基布12的至少一個表面接觸,使上述基布12與上述粘接劑層14密合的工序;將上述基布12、上述粘接劑層14、表皮層16和脫模材料加熱,在上述基布12的至少一個表面從上述基布12側(cè)起依次形成上述粘接劑層14、表皮層16和脫模材料,將上述脫模材料從上述表皮層14表面剝離而形成層積體的工序;和在上述層積體進行2個以上的通氣孔18的沖孔的工序,該2個以上的通氣孔18在上述層積體的厚度方向貫通,在上述層積體進行通氣孔18的沖孔的工序前,包括下述加熱工序:加熱至上述合成樹脂被覆層24中包含的合成樹脂軟化的溫度以上,使具有上述合成樹脂被覆層24的纖維22的至少一部分相互熱粘。
本發(fā)明的制造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具有下述工序:對包含具有合成樹脂被覆層24的纖維20的布進行加熱處理,使具有合成樹脂被覆層24的纖維22的至少一部分相互熱粘的加熱工序;以及,形成預先形成于脫模材料表面的表皮層16、和粘接劑層14,并與基布12密合的工序,通過干式法在基布12上形成粘接劑層14和表皮層16。
(在脫模材料表面設置表皮層和粘接劑層的工序)
首先,在脫模材料的表面形成表皮層16。
脫模材料可以根據(jù)目的適當選擇公知的脫模材料來使用。脫模材料可以使用褶皺形狀轉(zhuǎn)印用脫模材料,也可以使用平滑的脫模材料。
在脫模材料的表面形成表皮層16的方法可以適用公知的方法。一般來說,作為形成表皮層16的方法,可以舉出下述方法:對脫模材料表面賦予用于形成上述表皮材料的組合物并進行干燥,形成表皮層16。另外,在不給褶皺形狀轉(zhuǎn)印帶來麻煩的情況下,可以通過轉(zhuǎn)印法在脫模材料表面設置表皮層16。
在表皮層16表面可以設置皮革樣等任意的凹凸模樣(褶皺)。
褶皺可以通過下述方式形成:隔著粘接劑層14在基布12上形成表皮層16后,或者使包含表皮層16的層積體與基布12加壓密合并進行加熱而使粘接劑層14固化后,加熱壓接具有褶皺的褶皺形狀轉(zhuǎn)印用輥,從而形成褶皺。另外,也可以通過在預先形成有褶皺的褶皺形狀轉(zhuǎn)印用脫模材料表面形成表皮層16以及粘接劑層14,按照所形成的粘接劑層16與基布12接觸的方式進行配置,并加壓密合,加熱后將褶皺形狀轉(zhuǎn)印用脫模材料剝離,由此也可以形成褶皺。
褶皺形狀轉(zhuǎn)印用脫模材料只要可形成所期望的褶皺形狀就可以使用任意的褶皺形狀轉(zhuǎn)印用脫模材料。褶皺形狀轉(zhuǎn)印用脫模材料例如可以使用市售品,也可以使用通過計算機繪圖等在脫模材料的表面形成了所期望的褶皺用圖案的脫模材料。
粘接劑層14通過對表皮層16的表面賦予用于形成上述粘接劑層的組合物來形成。對表皮層16表面賦予用于形成粘接劑層的組合物的方法可以為涂布法,也可以為轉(zhuǎn)印法。
如此,形成在脫模材料表面依次具有表皮層16和粘接劑層14的層積體。
(準備包含具有合成樹脂被覆層的纖維的布的工序)
本工序中,制作本發(fā)明的表皮材料的基布12,因此準備包含具有合成樹脂被覆層24的纖維20的布。
布的準備可以包括使用包含具有合成樹脂被覆層24的纖維20的線來制作布的工序。
另外,如上所述,也可以為準備包含具有合成樹脂被覆層24的纖維20的市售品的布的工序。
具有合成樹脂被覆層24和芯纖維22的纖維20的詳細情況如在表皮材料的說明中所記載的那樣。
本工序可以包括將所制作的布、或者獲得的布染色的工序。染色以制作布前的線的狀態(tài)進行,可以利用染色的線制作所期望的色調(diào)的布。
優(yōu)選的是,在本工序后,實施后述的加熱工序,預先制作包含具有合成樹脂被覆層的纖維、且相鄰的纖維的至少一部分相互熱粘的基布12,其后進行作為下一工序的使在脫模材料表面設有表皮層16和粘接劑層14的層積體的粘接劑層14與基材12密合的工序。需要說明的是,加熱工序優(yōu)選在根據(jù)希望進行的對基布12進行染色的工序后進行。
在上述脫模材料表面設置表皮層和粘接劑層的工序與準備基布的工序哪個先進行均可。另外,設置表皮層和粘接劑層的工序與準備基布的工序也可以作為不同工序并列進行。
使預先由這些工序得到的、在脫模材料表面設有表皮層和粘接劑層的層積體與基布在下一工序中密合,通過干式法在基布12上形成粘接劑層14和表皮層16。
(使設有表皮層和粘接劑層的脫模材料的粘接劑層與基布的至少一個表面接觸而使基布與粘接劑層密合的工序)
本工序中,使如上所述得到的層積體的粘接劑層14側(cè)與預先形成的基布12的任意一個表面接觸,或者與加熱處理前的布的任意一個表面接觸,進行加壓密合。
可以在加壓密合時進行加熱處理,也可以在加壓密合后進行加熱處理。本工序中的加熱處理是出于使粘接劑層14固化的目的而進行的。
對層積體和基布進行加壓時的壓力優(yōu)選為10MPa~50MPa、更優(yōu)選為15MPa~30MPa。在加壓時,從進一步提高表皮材料10中的基布12與表皮層16的剝離強度的方面考慮,優(yōu)選在于表皮層16上形成粘接劑層14后、在粘接劑層固化前進行。
包含基布12或布、與粘接劑層14和表皮層16的層積體的加熱可以利用公知的方法進行。對加熱手段沒有特別限制,使用利用了熱輥的加熱、熱風加熱、加熱干燥爐內(nèi)的加熱等公知的加熱手段即可。
加熱溫度優(yōu)選為不對布中包含的芯纖維22、粘接劑層14以及表皮層16產(chǎn)生影響的溫度。
作為用于將包含基布12或布與粘接劑層14和表皮層16的層積體加熱而使粘接劑層等固化的加熱溫度,例如優(yōu)選為40℃~70℃的范圍、更優(yōu)選為40℃~60℃的范圍。關于加熱時間,優(yōu)選在上述溫度條件下加熱24小時以上。
需要說明的是,加熱處理的溫度條件、加熱時間根據(jù)表皮層16和粘接劑層14的形成中所用的合成樹脂以及基布12中所用的纖維的種類等選擇適當?shù)臈l件即可。
通過本工序中的加熱處理,粘接劑層14中包含的樹脂被充分固化。表皮層16有時也在賦予用于形成粘接劑層14的組合物前被固化。在已經(jīng)固化的表皮層16中,通過用于使粘接劑層14固化的加熱工序,表皮層16中包含的樹脂的固化有可能進一步進行。
通過本工序中的加熱處理,在基布12或布與表皮層16之間形成固化的粘接劑層14。
在表面層16中的褶皺的形成中使用褶皺形狀轉(zhuǎn)印用脫模材料的情況下,在上述加熱處理后將褶皺形狀轉(zhuǎn)印用脫模材料剝離,由此隔著粘接劑層14在基布12或布上形成表面具有褶皺形狀的表皮層16。
作為在表皮層16的表面形成褶皺的其它方法,可以舉出下述方法:使用不具有褶皺形狀的平滑的脫模材料來代替上述褶皺形狀轉(zhuǎn)印用脫模材料,在平滑的脫模材料表面形成表皮層16以及粘接劑層14而得到層積體,使用該層積體,在將平滑的脫模材料剝離后,使表皮層16與褶皺形狀轉(zhuǎn)印用脫模材料(褶皺形成用壓花輥)接觸而進行加熱壓花,在表皮層16表面形成褶皺。
在使基布12與粘接劑層14密合的本工序中進行的加熱處理優(yōu)選在脫模材料上形成表皮層16和粘接劑層14后迅速地進行。
具體地說,趁著粘接劑層14未固化而使基布12或布與粘接劑層14密合并進行加熱處理可以說也是優(yōu)選方式之一。
趁著形成于表皮層16表面的粘接劑層14未固化,與基布12或布接觸并進行加壓密合,從而基布12或布中包含的纖維20的一部分容易侵入粘接劑層14內(nèi),粘接劑層14與基布12或布的密合性進一步提高。此外,通過其后的加熱處理,粘接劑層14的固化進行,從而與基布12的密合性提高,在所得到的表皮材料10中基布12與表皮層16的剝離強度變得更好。
通過加熱處理使粘接層14和表皮層16固化后,將脫模材料從表皮層16的表面剝離,由此得到層積體。
(加熱至合成樹脂被覆層中包含的合成樹脂軟化的溫度以上、使布中包含的具有合成樹脂被覆層的纖維的至少一部分相互熱粘的加熱工序)
本發(fā)明的制造方法中,在后述對層積體進行通氣孔的沖孔的工序前,進行下述加熱工序:加熱至合成樹脂被覆層24中包含的合成樹脂軟化的溫度以上,使上述具有合成樹脂被覆層24的纖維22的至少一部分相互熱粘。
通過本工序,布中包含的具有合成樹脂被覆層24的纖維20的至少一部分相互熱粘。
本工序中的加熱優(yōu)選在使纖維20的合成樹脂被覆層24中包含的合成樹脂軟化的溫度以上進行加熱。
關于本工序中的加熱處理的溫度條件、加熱時間,考慮布中包含的芯纖維22的物性、合成樹脂被覆層24中包含的合成樹脂的熔點、軟化點、所需要的纖維彼此的熱粘狀態(tài)等選擇適當?shù)臈l件即可。
作為加熱溫度,例如優(yōu)選為80℃~190℃的范圍、更優(yōu)選為90℃~180℃的范圍、進一步優(yōu)選為120℃~180℃的范圍。另外,在構成合成樹脂被覆層的合成樹脂的軟化點更低的情況下,加熱溫度更優(yōu)選為90℃~140℃的范圍。
關于加熱時間,在上述溫度條件下優(yōu)選進行30秒~10分鐘,更優(yōu)選進行1分鐘~5分鐘。
本工序只要在后述通氣孔的沖孔的工序前則可以在任意時刻進行。
其中,若考慮生產(chǎn)率進一步提高、以及表皮層16和粘接劑層14中包含的合成樹脂等受到熱的影響的可能性更小,優(yōu)選在準備包含具有合成樹脂被覆層的纖維而構成的布的工序后、在使上述基布與粘接劑層密合的工序前,進行下述加熱工序:加熱至上述合成樹脂被覆層中包含的合成樹脂軟化的溫度以上,使基布中包含的具有合成樹脂被覆層的纖維的至少一部分相互熱粘。
(對層積體進行在層積體的厚度方向貫通的2個以上的通氣孔的沖孔的工序)
接下來,對所得到的層積體進行在層積體的厚度方向貫通的2個以上的通氣孔18的沖孔。例如,利用沖孔輥對層積體以所期望的間隔進行具有所期望的孔徑的通氣孔18的沖孔。由此制造具有大量在厚度方向貫通的通氣孔18的表皮材料10。
根據(jù)上述方法,對于作為支撐體的基布12來說,基布中包含的纖維20的至少一部分在纖維20的至少一部分藉由合成樹脂被覆層24相互熱粘,纖維20彼此被固定并強化,因此可抑制沖孔加工時的層積體的變形,可以形成在俯視開孔部時接近正圓的通氣孔18。
另外,通過沖孔使構成基布12的布的纖維20被切斷,但由于構成基布12的纖維20的至少一部分因合成樹脂被覆層24而相互熱粘,因固化后的合成樹脂而被強化,因而抑制了被切斷的開線露出到通氣孔18的內(nèi)部或外部而使外觀受損。
此外,除了在構成基布12的線中纖維20的至少一部分相互熱粘以外,構成編制或織制的布的線彼此有時也在交點處相互熱粘而被固定,因此,使用了本發(fā)明中的基布12的本發(fā)明的表皮材料的耐磨耗性變得更好,使用了本發(fā)明中的基布12的表皮材料10與現(xiàn)有產(chǎn)品相比還具有耐久性優(yōu)異的優(yōu)點。
此外,通過利用干式法形成層積體中的粘接劑層和表皮層,不存在濕式法中產(chǎn)生的樹脂向布中的滲入,所得到的表皮材料10與利用濕式法形成的表皮材料相比輕量,還具有沖孔所需要的應力也變小的次要優(yōu)點。
因此,通過上述本發(fā)明的制造方法所制造的本發(fā)明的表皮材料具有通氣孔,透濕性和通氣性高,作為表皮材料具有充分的強度,通氣孔的外觀優(yōu)異。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表皮材料的制造方法,可以高效地制造質(zhì)感高、具有透濕性和通氣性的表皮材料。
實施例
下面,舉出實施例來具體說明本發(fā)明,但本發(fā)明不限定于這些實施例。
[實施例1]
(1.層積體的形成)
作為脫模材料,使用剝離紙ARX196M(商品名、ASAHI ROLL CO.,LTD.制造)。將聚氨酯(DIC株式會社、CRISVONNY-324:商品名)用二甲基甲酰胺/甲基乙基酮1:1(質(zhì)量比)的混合溶劑進行稀釋,制備出固體成分為15質(zhì)量%的表皮層形成用組合物。利用刮刀式涂布機以200g/m2的量將所得到的表皮層形成用組合物涂布至上述脫模材料的表面,用100℃的加熱干燥爐進行2分鐘干燥,在脫模材料表面形成了表皮層16。
下文中,有時將二甲基甲酰胺稱為DMF。
接著,在聚氨酯(TA205(商品名、DIC株式會社制造))100質(zhì)量份中加入DMF 5質(zhì)量份進行稀釋,進而加入交聯(lián)劑(DIC株式會社制造、BURNOCK DN980)10質(zhì)量份,制備出粘接劑層形成用組合物。
在形成于上述脫模材料表面的表皮層16的與脫模材料側(cè)相反的表面,以150g/m2的量層積涂布所得到的粘接劑層形成用組合物,在表皮層16上形成了粘接劑層形成用組合物層。
(2.基布的制作)
作為形成布的纖維,使用粗細為75d(旦尼爾)的芯鞘結(jié)構的纖維20,該芯鞘結(jié)構的纖維20使用聚酯纖維作為芯纖維22,并且在芯纖維22的周圍具備由作為合成樹脂的低熔點聚酯(熔點140℃)形成的平均厚度為3μm的合成樹脂被覆層24。使用將24纖維(24根)上述芯鞘結(jié)構的纖維20捻成的線,以編織密度:縱行/橫列:35/84[根/英寸(=2.54cm)]進行單梳櫛經(jīng)平組織編織,制作了布。
其后,利用偶氮染料將布染成灰色,進行水洗、干燥,而得到著色的布。將所得到的布在170℃加熱1分鐘,得到纖維20的至少一部分與相鄰的纖維20熱粘的基布12。
圖3A是對加熱前的布的截面進行拍攝的電子顯微鏡照片,圖3B是以相同條件對加熱后的基布的截面進行拍攝的電子顯微鏡照片。由圖3A和圖3B可知,通過加熱處理,基布12的相鄰的纖維20的一部分發(fā)生了熱粘。
圖4A是對加熱前的布的表面進行拍攝的電子顯微鏡照片,圖4B是以相同條件對加熱后的基布的表面進行拍攝的電子顯微鏡照片。由圖4A和圖4B可知,通過加熱處理,在基布12中,不僅僅是相鄰的纖維20的一部分,構成基布12的線也在線彼此的交點處相互熱粘。
(3.層積體的制作)
在形成粘接劑層形成用組合物層后,使上述得到的基布12與粘接劑層形成用組合物層接觸,以壓力20MPa進行層積,使其加壓密合。其后,在50℃氣氛下放置48小時,將粘接劑層14固化后,剝離脫模材料,得到在基布12表面隔著粘接劑層14而具備表皮層16的層積體。
(4.沖孔工序)
對于經(jīng)過上述工序得到的基布12、粘接層14以及表皮層16層積而成的層積體(合成皮革),利用沖孔輥進行開孔,得到具有通氣孔18的表皮材料10。
表皮材料10中的通氣孔18的孔徑、間隔和開孔率如下。
孔徑:1.4mm
間隔:5.0mm
開孔率:14%
(比較例1)
代替實施例1中使用的基布12的形成中所用的布,而使用將24纖維不具有合成樹脂被覆層的聚酯纖維捻成的線,以編成密度:縱行/橫列:53/45進行編織,使用所得到的雙梳櫛經(jīng)緞組織針織物,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制作了比較例1的表皮材料。
(表皮材料的評價)
對于所得到的實施例1、比較例1的表皮材料,根據(jù)以下的方法和基準對通氣性、通氣孔的外觀、基布面拋光后的通氣孔的外觀、撕裂強度、平面耐磨耗性、通氣孔的變形的各項目進行評價。
(1.通氣性)
根據(jù)JIS L1096 8.27.1 A法測定表皮材料的通氣性,按照以下所示的基準以1分~5分的5個階段進行評價。結(jié)果示于下述表1。
5分:130cc/cm2·s以上
4分:100cc/cm2·s以上且小于130cc/cm2·s
3分:80cc/cm2·s以上且小于100cc/cm2·s
2分:60cc/cm2·s以上且小于80cc/cm2·s
1分:小于60cc/cm2·s
(2.通氣孔的外觀)
對于形成于表皮材料的通氣孔中的10個,目視評價通氣孔內(nèi)的開線,按照以下所示的基準以1分~5分的5個階段進行評價。結(jié)果示于下述表1。
5分:目視無法確認到開線
4分:目視可確認的開線為1根~2根
3分:目視可確認的開線為3根~5根
2分:目視可確認的開線為6根~9根
1分:目視可確認的開線為10根以上
(3.基布面拋光后的通氣孔的外觀)
使用棉帆布作為摩擦件,對摩擦件施加負荷2.94N,對表皮材料的基布的未形成表皮層的背面進行摩擦5次的拋光加工,其后,對于通氣孔中的10個,從表皮層側(cè)通過目視評價通氣孔內(nèi)的開線,按照以下所示的基準以1分~5分的5個階段進行評價。結(jié)果示于下述表1。
5分:目視無法確認到開線
4分:目視可確認的開線為1根~2根
3分:目視可確認的開線為3根~5根
2分:目視可確認的開線為6根~9根
1分:目視可確認的開線為10根以上
另外,對于表皮材料經(jīng)拋光加工后的基布面,以顯微鏡照片的形式進行拍攝,觀察狀態(tài)。
圖5A是對基布面拋光加工后的實施例1的表皮材料的基布面進行拍攝的顯微鏡照片,圖5B是對拋光后的比較例1的表皮材料的基布面進行拍攝的顯微鏡照片。通過圖5A與圖5B的對比可知,通過使用本發(fā)明中的基布,即便在表皮材料背面的基布面耐拋光加工性也提高,本發(fā)明的表皮材料的背面基布側(cè)的耐久性也優(yōu)異。
(4.撕裂強度)
根據(jù)JIS L1096 8.15.4 C法測定表皮材料的撕裂強度,按照以下所示的基準以1分~5分的5個階段進行評價。結(jié)果示于下述表1。
5分:撕裂強度為100N以上
4分:撕裂強度為80N以上且小于100N
3分:撕裂強度為60N以上且小于80N
2分:撕裂強度為40N以上且小于60N
1分:撕裂強度小于40N
(5.平面耐磨耗性)
將所得到的表皮材料切斷,從縱、橫各方向分別采集1個寬70mm、長300mm大小的試驗片,在背面附上寬70mm、長300mm、厚10mm大小的聚氨酯泡沫,固定于平面磨耗試驗機T型(株式會社大榮科學精器制作所制造)。
對蒙上棉布(棉帆布)的摩擦件施加負荷9.8N,磨耗試驗片的表面(形成有表皮層的一側(cè))。摩擦件在試驗片的表面上在140mm之間以60往復/分鐘的速度往復磨耗10000次。蒙在摩擦件上的棉帆布每當磨耗次數(shù)為2500次往復更換一次棉帆布,合計進行10000次往復的磨耗。觀察磨耗后的試驗片,按照下述基準進行判定。
5分:外觀無變化(無龜裂、破裂)。
4分:略微確認到磨耗,但不顯眼。
3分:明確確認到磨耗,纖維質(zhì)基材有露出(確認到龜裂)。
2分:纖維質(zhì)基材的露出略顯著。
1分:纖維質(zhì)基材的露出顯著(確認到破裂)。
(6.通氣孔的變形)
對于形成于層積片的通氣孔中的10個,通過目視觀察開口部的圓的變形,按照以下所示的基準以1分~5分的5個階段進行評價。結(jié)果示于下述表1。
5分:俯視時觀察到圓形的通氣孔。
4分:通過俯視觀察到在通氣孔的圓形的一個方向略微變形。
3分:通過俯視觀察到在通氣孔的圓形的2個以上的方向略微變形。
2分:通過俯視觀察到橢圓形的通氣孔。
1分:通過俯視觀察到變形顯著的通氣孔。
【表1】
由表1可知,實施例1的表皮材料具有與比較例1的表皮材料同等的通氣性,相對于比較例1的表皮材料,由沖孔形成的通氣孔的外觀優(yōu)異,撕裂強度、耐磨耗性良好。由此可以確認,本發(fā)明的表皮材料雖然具有通氣孔、具有良好的通氣性,但作為表皮材料具有充分的強度以及耐磨耗性,通氣孔的外觀優(yōu)異。
以參照的形式將2015年1月15日提交的日本國專利申請2015-005630的公開內(nèi)容引入本說明書。本說明書中記載的全部文獻、專利申請以及技術標準以與具體且分別記載了以參照的形式引入各個文獻、專利申請以及技術標準時相同的程度,以參照的形式被引入本說明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