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斤頂?shù)目尚D的負載頂板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負載頂板(10),其通過負載板與車輛底盤接觸,亦是使用于汽車和其他車輛的千斤頂(1)的一部分,用作吊起重物至某個高度或移動靜止物件一段短距離,并為它們施加高壓;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部件(30);與車輛接觸的上部件,其首先通過在上述下部件(30)之上旋轉然后鎖定以使上述可旋轉負載頂板(10)達至預期位置;連接上述下部件(30)和上部件(20)的銷(40);以及圍繞上述銷(40)插入的推動部件(50)。
【專利說明】千斤頂?shù)目尚D的負載頂板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可旋轉的負載頂板,其是用于吊起車輛及重物的千斤頂?shù)呢撦d部分。本發(fā)明可輕易地使用在相同車輛的所有起重點上,因為它具備旋轉、接合及鎖定到車輛的不同形狀的起重點的功能。
【背景技術】
[0002]人們在發(fā)展科技的同時已經(jīng)發(fā)展了不同起重及運送的設備,以提供起重及/或運送重物的服務。這種方式減少了對人力的需求,且增加這個領域的研究速度。現(xiàn)時有很多起重及/或運送設備,如滑輪、千斤頂、起吊裝置、起重機等。
[0003]千斤頂是用來吊起重物到某個高度或移動靜止物件一段短距離,為它們施加高壓的器械。那些低性能的千斤頂會與機械設備和車輛一同使用,而那些高性能的千斤頂會與重型機械一同使用及處理其他重物。
[0004]千斤頂可被分為兩類,分別是液壓類及機械類。機械類的千斤頂有多種類型,例如:螺旋千斤頂、齒條和小齒輪千斤頂?shù)?。液壓千斤頂亦有多種類型,例如:液壓筒形千斤頂、橫向馬達液壓千斤頂?shù)取?br>
[0005]現(xiàn)時,用于千斤頂?shù)闹匚锏呢撦d頂板通常都被設計成只能接合于某些特定的表面形狀。然而,在大多數(shù)的情況下,在吊起車輛或重物時,起重點會呈現(xiàn)不同形狀,而接合于這些起重點的千斤頂必須要與它們相配?,F(xiàn)有技術的解決方法不是在不同起重點上使用多過一類的可連接負載頂板,就是使用多過一類的千斤頂。
[0006]此外,隨著時間,使用者有可能遺失所供應的負載頂板的連接物。使用多個連接物亦增加生產(chǎn)千斤頂?shù)某杀?。除此之外,拆卸和組裝這些部件亦需時,且需要使用特別工具和設備。明顯地,使用多過一個千斤頂會增加成本,而儲存這些千斤頂也為使用者帶來更多麻煩。
[0007]目前已有很多關于設有旋轉頂板的千斤頂?shù)膽?,其中一個應用在US6347779B1中描述,其與設有旋轉頂板的千斤頂有關。此申請的摘要指出使用一對包括螺旋斜面的齒條,通過其相互旋轉來達至擴展或回縮。
[0008]因此,用來吊升車輛及重物的千斤頂?shù)呢撦d頂板最近不斷發(fā)展,因此需要新的結構去解決上述的缺點,并為現(xiàn)有系統(tǒng)提供解決方法。
【發(fā)明內容】
[0009]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可旋轉的負載頂板,其符合上述的要求,解決所有缺點,并提供一些額外的優(yōu)點。
[0010]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是使千斤頂可以輕易和實際地應用在車輛的不同位置上,因為系統(tǒng)被設計成負載頂板,其可以進行旋轉動作。
[0011]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是通過在可旋轉的負載頂板的上負載板設置圓柱形的凹部,為位于車輛前方的起重點提供一個適當?shù)牟宀邸0012]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是讓千斤頂亦可以應用在(把千斤頂定位在地面和起重點之間或車輛上任何合適的表面)位于后軸的起重點,因為其上表面設有突出部。
[0013]由于可旋轉的負載頂板包括組成部分如下部件和具有旋轉功能的上部件,預期千斤頂應可在多于一個起重點上使用,而不需像現(xiàn)有技術般在這些點上使用多于一個起重頂板或千斤頂。
[0014]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是在下部件的兩端設置兩個V形通道結構,鎖定上部件,防止其在負載時旋轉。
[0015]為了實現(xiàn)所有上述優(yōu)點(其可通過以下詳細描述理解),本發(fā)明涉及一個可旋轉的負載頂板,其承載車輛,并與車輛底盤接觸,亦是使用于汽車和其他車輛的千斤頂?shù)囊徊糠郑米鞯跗鹬匚镏聊硞€高度或移動靜止物件一段短距離,并為它們施加高壓。它的特征在于:包括下部件;與車輛接觸的上部件,其通過在上述下部件之上旋轉以使上述可旋轉負載頂板達至預期位置;連接上述下部件和上部件的銷;以及圍繞上述銷插入的推動部件。
[0016]在本發(fā)明其中一個最優(yōu)選的應用中,分別設有上中心插槽、下中心插槽以及銷孔,它們一個接一個地設置于與千斤頂?shù)纳铣型薪佑|的下部件的上表面,而其尺寸亦一個接一個地減少。
[0017]在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優(yōu)選的應用中,上表面的兩端設有V形脊結構。
[0018]在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優(yōu)選的應用中,設有至少兩個突出部,其在上述上表面外懸掛。
[0019]在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優(yōu)選的應用中,設有用于在側壁上安裝的孔。
[0020]在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優(yōu)選的應用中,上表面的兩端上設有V形脊,以限制旋轉動作,并通過提供階梯式轉換去鎖定系統(tǒng)。
[0021]在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優(yōu)選的應用中,設有上圓柱形插槽、下圓柱形插槽和銷孔,它們一個接一個地安裝于上部件,而其尺寸亦一個接一個地減少,通過插入于上述下部件被置中。
[0022]在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優(yōu)選的應用中,兩個突出部在上部件的兩端向上延伸。
[0023]在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優(yōu)選的應用中,上部件的側面的每個表面設有兩個突出部。
[0024]在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優(yōu)選的應用中,上部件的兩個表面設有插槽。
[0025]在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優(yōu)選的應用中,設有一種特別形狀的插槽,其中上述突出部可以在屬于下部件的V形脊部分上設置。
[0026]在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優(yōu)選的應用中,推動部件為一個彈簧。
[0027]通過以下附圖以及參照附圖而編寫的詳細描述,將可更清楚理解本發(fā)明的結構特性、特點以及所有優(yōu)點。應在考慮這些附圖和詳細描述后,才對本發(fā)明作評估。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8]本發(fā)明須與以下描述的附圖一同評估,以清楚理解本發(fā)明的配置、優(yōu)點以及其補充元素。
[0029]圖1:示出安裝在千斤頂上的上述可旋轉的負載頂板的前透視圖
[0030]圖2:示出上述可旋轉的負載頂板的上部件和下部片的三維視圖
[0031]圖3:示出上述可旋轉的負載頂板的輪廓的剖視圖
[0032]圖4:示出上述可旋轉的負載頂板的上部件的三維視圖[0033]圖5:示出上述可旋轉的負載頂板的下部件的三維視圖
[0034]圖6:示出上述可旋轉的負載頂板的下部件的三維底視圖
[0035]圖7:示出上述可旋轉的負載頂板的輪廓的頂視圖(下部件與上部件平行定位)
[0036]圖8:示出上述可旋轉的負載頂板的輪廓的頂視圖(示出被旋轉的上部件)
[0037]符號說明
[0038]1.千斤頂
[0039]2.底部
[0040]3.下承托
[0041]4.上承托
[0042]5.齒輪軸
[0043]6.承托連接部件
[0044]7.緊固部件
[0045]10.負載頂板
[0046]20.上部件
[0047]21.上圓柱形插槽
[0048]22.下圓柱形插槽
[0049]23.銷孔
[0050]24.上突出板
[0051]25.突出部
[0052]26.插槽
[0053]30.下部件
[0054]31.突出部
[0055]32.孔
[0056]33.上表面
[0057]34.V 形脊
[0058]35.上中心插槽
[0059]36.下中心插槽
[0060]37.銷孔
[0061]38.脊
[0062]40.銷
[0063]50.推動部件
【具體實施方式】
[0064]為更清楚解釋主題,此詳細描述將只描述上述可旋轉的負載頂板(10)的優(yōu)選配置,其不設任何限制。圖1示出組裝在千斤頂(I)上的上述旋轉頂板系統(tǒng)(10)的前透視圖。
[0065]上述可旋轉的負載頂板(10)位于千斤頂⑴的上部,其與車輛底盤接觸。圖1所示的千斤頂(I)的配置中設有一個底部(2),其有助于與地面接觸。上述的底部(2)優(yōu)選地為由金屬物料制成的鋼板。下承托(3)設于左側和右側,以某個角度相互連接,并與上述底部(2)連接。上承托(4)的位置既與上述下承托(3)對立,又與上述下承托(3)對稱。上述下承托(3)和上承托(4)通過承托連接部件(6)互相固定。在此提及的上述承托連接部件(6)優(yōu)選地為一暗榫。齒輪軸(5)用于使接合點和千斤頂(I)可以在上述下承托(3)和上承托(4)互相連接的位置上操作。上述可旋轉的負載頂板(10)在上述上承托(4)接合的位置被接合到千斤頂(I)在起重操作過程中與車輛接觸的地方。上述可旋轉的負載頂板
(10)被安裝在千斤頂(I)后,安裝緊固部件(7);安裝隨之完成。緊固部件(7)優(yōu)選地為鉚釘。
[0066]上述可旋轉的負載頂板(10)主要包括四個主要部分。這些部件包括與車輛接觸的上部件(20)、與上承托(4)連接的下部件(30)、緊固上述上部件(20)和下部件(30) —起的銷(40)以及促進和鎖定上述上部件(20)和下部件(30)的相互移動的推動部件(50)。圖2示出上部件(20)和下部件(30)的三維圖,其為本發(fā)明的主要部分。圖3示出可旋轉的負載頂板(10)的輪廓、上部件(20)、下部件(30)、把上述兩個部件置中的銷(40)以及推動部件(50)的三維圖。
[0067]作為其中一個主要組成部分,下部件(30)通過彎曲平面鋼板形成。圖4示出下部件(30)的三維圖。上述下部件(30)具有一上表面(33),其具有各種形式的結構以及兩個在上述上表面外掛的突出部(31)。上述側面的突出部(31)共有四個安裝孔(32),每個側壁上設置其中兩個安裝孔,以安裝上臂及上述可旋轉的負載頂板(10)。上表面(33)的中間部分設置多個圓柱形插槽,其一個接一個地設置,而其尺寸亦一個接一個地減少。它們順序為上中心插槽(35)、下中心插槽(36)和銷孔。在上表面(33)的兩端設有V形脊(34)和脊(38)。
[0068]本發(fā)明另一個主要組成部分為上部件(20)。圖5示出上述上部件(20)的三維圖。上部件(20)是千斤頂(I)的一部分,其直接與即將吊起的車輛或重物接觸。上部件(20)的中間部分設置多個圓柱形插槽,其一個接一個地設置,且其尺寸亦一個接一個地減少。它們順序為上圓柱形插槽(21)、下圓柱形插槽(22)和銷孔(23)。兩個上突出板(24)在上部件(20)的兩個邊緣向上伸延。兩個突出部(25)從上部件(20)的兩個邊緣向下懸掛。在圖6,從上部件(20)的三維底視圖可輕易看到上述突出部(25)的配置。
[0069]在安裝可旋轉的負載頂板(10)期間,下部件(30)首先被定位在上承托(4)上,然后緊固部件(7)被插入于下部件(30)的安裝孔(32)中,下部件(30)的安裝操作隨之完成。及后,上部件(20)被設置在下部件(30)上。在此,重要的是在下部件(30)上連續(xù)地互相嵌套的圓柱形結構(35,36,37)必須與那些在上部件(20)連續(xù)地互相嵌套的圓柱形結構(21,22,23)相同,而當上部件(20)被設置在下部件(30)之上時,上述兩個部件(20,30)必須相配合。因此,上部件(20)可在下部件(30)上進行旋轉動作。及后,被推動部件
(50)包圍設置的銷(40)被插入于定位在下部件(30)和上部件(20)的中間部分的孔(23,37)中,安裝隨之完成。
[0070]另一個重點是V形脊(34)限制相關的旋轉動作,并通過梯級式轉換鎖定系統(tǒng)。從圖4可以看到V形脊在下部件(30)的端部上形成,從圖6可以清楚看到突出部(25)在上部件(20)的邊緣上設置。在上述突出部(25)設有一個凹狀結構,使其能夠接合于屬于下部件(30)的V形脊(34)。
[0071]當千斤頂處于無負載狀態(tài),即沒有重物時,上述推動部件(50)維持上部件(20)處于一定高度,因而使上部件(20)可圍繞其軸線旋轉360度,即使上部件(20)上設有一些三角形脊(34)。
[0072]當利用配備本發(fā)明的可旋轉的負載頂板(10)的千斤頂⑴去吊起車輛時,假如前軸的一個位置被選為起重點,上圓柱形插槽(21)就會被使用。如果后軸的一個位置被選為起重點,起重操作將會在上部件(20)的上表面和上突出板(24)上完成。除此之外,由于上部件(20)具備旋轉功能,所以有可能把千斤頂(I)應用在車輛不同的起重點上以進行起重操作。
[0073]圖7示出上述可旋轉的負載頂板(10)的輪廓的頂視圖。在此示例圖中,下部件
(30)和上部件(20)相互平行,并在一個位置上把一塊部件疊在另一塊部件上。在此位置,在起重的操作過程中,當千斤頂向上升時,擠壓底側的推動部件(50)使上部件(20)接合到下部件(30),與此同時,位于下部件(30)的上表面(33)的兩端的V形脊(34)接合在上部件(20)的底部的插槽(26)之間的間隙,并鎖定此系統(tǒng)。因此,在起重的操作過程中,此方式可防止千斤頂(I)的負載頂板(10)意外地或無意地旋轉,因而確保安全。
[0074]圖8示出上述旋轉頂板系統(tǒng)的輪廓的頂視圖,其為使用旋轉上部件(20)的一個例子。在這個位置,在起重的操作過程中,上部件(20)被旋轉直到千斤頂接合到車輛的起重點,并隨千斤頂(I) 一同升高。推動部件(50)被擠壓一段時間,而上部件(20)接合于下部件(30)。在此位置上,下部件(30)的V形脊(34)為上部件(20)的邊緣充當障礙物,從而阻止其在負載下切換至直體位置。
【權利要求】
1.本發(fā)明涉及負載頂板(10),其通過負載板與車輛底盤接觸,亦是使用于汽車和其他車輛的千斤頂(I)的一部分,用作吊起重物至某個高度或移動靜止物件一段短距離,并為它們施加高壓;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部件(30);與車輛接觸的上部件,其首先通過在上述下部件(30)之上旋轉然后鎖定以使上述可旋轉負載頂板(10)達至預期位置;連接上述下部件(30)和上部件(20)的銷(40);以及圍繞上述銷(40)插入的推動部件(50)。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負載頂板,其特征在于:在與千斤頂?shù)纳铣型?4)接觸的上述下部件(30)的上表面(33),順序地設有上中心插槽(35)、下中心插槽(36)和銷孔(37),其互相嵌套,而其尺寸逐步遞減。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負載頂板,其特征在于:兩個突出部(31)從上表面的兩側向下懸掛。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負載頂板,其特征在于:至少兩個突出部(31)從上述上表面的兩側向下懸掛。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負載頂板,其特征在于:設有用于在突出部(31)上安裝的孔(32)。
6.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5所述的負載頂板,其特征在于:在上表面(33)的兩端設有V形脊(34),以限制旋轉動作,并通過梯級式轉換鎖定系統(tǒng)。
7.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6所述的負載頂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圓柱形插槽(21)、下圓柱形插槽(22)和銷孔(23),它們以遞減的尺寸,在上部件(20)上互相嵌套,使其能夠在接合于下部件(30)時被置中。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負載頂板,其特征在于:設有兩個在上部件(20)的兩側向上伸延的突出物(24)。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負載頂板,其特征在于:設有兩個從上部件(20)向下懸掛的突出物(25)。
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負載頂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突出部(25)設有可接合于脊體的突出物,脊體為屬于下負載板(30)的V形脊(34)。
11.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負載頂板,其特征在于:推動部件為一個彈簧(50)。
【文檔編號】B66F3/12GK103906700SQ201280004448
【公開日】2014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3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1月4日
【發(fā)明者】杰安姆·古尼·阿雅娜 申請人:阿里坎千斤頂機器工業(yè)和貿易股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