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用于對收納有元件的載帶進行輸送的供料器。
背景技術:
專利文獻1記載了一種自動地輸送載帶而開始使用該載帶的自動裝載方式的供料器。在該供料器的供料器主體的后部設有用于插入載帶的前端的帶插入部及將插入的載帶向供料器主體的前部輸送的鏈輪。該供料器預先安設于在元件安裝機的元件供給部設置的多個槽口。
作業(yè)者將在槽口的近前設置的帶盤保持部安設的帶盤上卷繞的載帶拉出。并且,將載帶的前端向帶插入部插入。由此,通過驅動鏈輪旋轉而自動地輸送載帶。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1-211169號公報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發(fā)明要解決的課題
供料器預先安設在槽口,上述槽口位于比帶盤保持部靠里側處,因此作業(yè)者在將載帶的前端從供料器的斜后上方插入于帶插入部時,難以目視確認帶插入部,具有帶插入作業(yè)比較麻煩的傾向。
本發(fā)明鑒于上述課題而作出,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將載帶的前端容易地插入于在供料器主體的后部設置的帶插入部的供料器。
用于解決課題的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fā)明的供料器具備:供料器主體,在后部形成有用于插入載帶的帶插入部,上述載帶收納有多個元件;帶輸送路,以與上述帶插入部連通的方式設置于上述供料器主體,用于從后方朝向前方輸送上述載帶;及插入引導部件,形成有引導槽,上述引導槽能夠在從上述帶插入部插入上述載帶時將上述載帶向上述帶插入部引導。
在供料器主體的后部設有在從帶插入部插入載帶時將載帶向帶插入部引導的插入引導部件,因此作業(yè)者能夠簡易地向帶插入部插入載帶。
附圖說明
圖1是適合于本發(fā)明的實施的元件安裝機的整體俯視圖。
圖2是載帶的俯視圖。
圖3是圖2所示的載帶的3-3線剖視圖。
圖4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供料器的分解側視圖。
圖5是表示供料器的插入引導部件的立體圖。
圖6是表示供料器的排出引導部件及定位裝置的立體圖。
圖7是將供料器的插入引導部件的周邊放大的詳細圖。
圖8是表示將操作桿抬起的狀態(tài)的圖7的工作狀態(tài)圖。
圖9是表示載帶的輸送狀態(tài)的圖7的工作狀態(tài)圖。
圖10是表示第一載帶被輸送來時的排出引導部件及定位裝置的圖。
圖11是表示輸送第一載帶時的排出引導部件及定位裝置的圖。
圖12是表示第一載帶的使用完成并第二載帶被輸送來時的排出引導部件及定位裝置的圖。
圖13是表示第二載帶的前端與第一載帶的后端抵接時的排出引導部件及定位裝置的圖。
圖14是表示第二載帶將第一載帶推出時的排出引導部件及定位裝置的圖。
圖15是表示第一載帶被第二載帶推出而落下時的排出引導部件及定位裝置的圖。
圖16是表示供料器的另一方式的排出引導部件及定位裝置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元件安裝機的結構)
以下,基于附圖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圖1示出具備供料器21的元件安裝機100,元件安裝機100具有基板輸送部10、元件供給部20、元件裝配部40、帶盤保持部50及對它們進行控制的控制裝置200。另外,在以下的說明中,將基板的輸送方向設為x軸方向,將與x軸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設為y軸方向。
如圖1所示,元件供給部20由多個槽口20a、以能夠拆裝的方式裝配于各槽口20a的多個供料器21構成。槽口20a在元件供給部20上沿著x軸方向并列設置多個。
卷繞有載帶900(參照圖2)的第一帶盤810及第二帶盤820以能夠更換的方式保持于帶盤保持部50。第一帶盤810與第二帶盤820沿y方向并列地逐個配置,并且對應于各供料器21而沿x方向配置多個。
卷繞于第一帶盤810及第二帶盤820的載帶900能夠插入至各供料器21,其詳情在后文敘述。并且,卷繞于一個帶盤810(820)的載帶900通過供料器21而被向設置在供料器21的前端部的元件取出位置21a依次輸送。由此,該載帶900保持的元件被定位在元件取出位置21a。而且,卷繞于另一個帶盤820(810)的載帶900未由供料器21送給而進行待機。
另外,以下,為了便于說明,為了區(qū)分輸送中(使用中)的載帶900與待機中的載帶900,有時將前者稱為第一載帶900a,將后者稱為第二載帶900b。在該情況下,收納于第一載帶的元件全部被使用之后,第二載帶成為第一載帶,因此第一載帶、第二載帶并非指定特定的載帶。
如圖2及圖3所示,多個電子元件等元件呈一列地收納于載帶900。載帶900由基帶901、罩帶902、底帶903構成?;鶐?01由紙材或樹脂等柔軟的材料構成。在基帶901的寬度方向的中央部,沿長度方向空出恒定間隔地貫通形成有作為空間的收納部901a。在該收納部901a中收納元件。在基帶901的側部,沿長度方向空出恒定間隔地貫通形成有卡合孔901b。
如圖2所示,罩帶902的兩側部通過粘接材料902a而粘接于基帶901上表面的兩側部,通常,罩帶902將收納部901a的上部閉塞。通過該罩帶902,防止收納于收納部901a的元件飛出。罩帶902由透明的高分子膜構成。如圖3所示,在基帶901的下表面粘接有底帶903。通過該底帶903,防止收納于收納部901a的元件脫落。底帶903由透明或半透明的紙材或高分子膜等構成。
如圖1所示,在基板輸送部10中,在元件裝配部40的基臺41上分別設有一對導軌13a、13b。而且,在基板輸送部10中設有省略圖示的輸送帶和省略圖示的夾緊裝置,上述輸送帶對于由上述導軌13a、13b分別引導的基板b進行支承并輸送,上述夾緊裝置將輸送到規(guī)定位置的基板b抬起并夾緊。安裝元件的基板b由基板輸送部10的導軌13a、13b引導,并由輸送帶沿x軸方向輸送至元件安裝位置。輸送到元件安裝位置的基板b由夾緊裝置定位并夾緊在元件安裝位置。
元件裝配部40具有導軌42、y軸滑動件43、x軸滑動件45、保持有省略圖示的吸嘴的元件裝配頭48。y軸滑動件43及x軸滑動件45由省略圖示的y軸伺服電動機及x軸伺服電動機來控制y軸方向及x軸方向上的移動。通過導軌42及y軸滑動件43構成y軸機器人。導軌42沿y軸方向架設于基臺41上而配置在基板輸送部10的上方。y軸滑動件43設置成能夠沿著導軌42在y軸方向上進行移動。y軸滑動件43通過省略圖示的y軸伺服電動機,經(jīng)由滾珠絲杠機構而沿y軸方向移動。
通過x軸滑動件45構成x軸機器人。x軸滑動件45以能夠沿x軸方向移動的方式設置于y軸滑動件43。在y軸滑動件43上設有省略圖示的x軸伺服電動機。通過該x軸伺服電動機,經(jīng)由滾珠絲杠機構而使x軸滑動件45沿x軸方向移動。在x軸滑動件45上設有元件裝配頭48。元件裝配頭48將多個吸嘴(未圖示)以能夠拆裝的方式予以保持。吸嘴對輸送到元件取出位置21a的元件進行吸附,裝配到由基板輸送部10定位于元件安裝位置的基板b上。
在x軸滑動件45上安裝有基板相機46。基板相機46從上方拍攝在被定位于基板安裝位置的基板b上設置的基準標記或者輸送到元件取出位置21a的元件等,來取得基板位置基準信息及元件位置信息等。而且,在基臺41上設有能夠從下方拍攝由吸嘴吸附的元件的元件相機47。
控制裝置200對供料器21進行控制,對后述的供料器21的第一伺服電動機22及第二伺服電動機23的旋轉進行控制??刂蒲b置200具有微處理器、向伺服電動機22、23供給驅動電流的驅動器。當供料器21裝配于元件供給部20的槽口20a時,經(jīng)由省略圖示的通信連接器而從元件安裝機100的主體側向供料器21側供給電力,并將供料器id等所需的信息從供料器21側向元件安裝機100的控制裝置200發(fā)送。由此,基于供料器21的序列id,取得由裝填于供料器21的載帶900輸送的元件的信息,并存儲在控制裝置200中。
(供料器的結構)
接下來,使用圖4~圖7來說明供料器21的結構。供料器21主要包括供料器主體21b、作為帶輸送路的軌道38、入口按壓部件32、作為前部側鏈輪的第一鏈輪61及第二鏈輪62、作為后部側鏈輪的第三鏈輪63及第四鏈輪64、操作桿51、插入引導部件110、排出引導部件120、定位裝置130等。另外,圖4及圖7去除了供料器主體21b的側壁而能夠目視確認供料器21的內(nèi)部構造。
如圖4所示,供料器主體21b為扁平的箱形。在供料器主體21b中,用于插入載帶900的帶插入部21d形成于后部,用于排出載帶900的帶排出部21e形成于前部。帶插入部21d形成為具有寬度與帶輸送路(軌道)38的寬度相同的帶輸送路38的入口,帶排出部21e形成為具有寬度與帶輸送路38的寬度相同的帶輸送路38的出口。
為了從供料器主體21b的后方朝向前方輸送載帶900,帶輸送路38以與帶插入部21d及帶排出部21e連通的方式設置于供料器主體21b。帶輸送路38的前部38a水平地形成。在本實施方式中,帶輸送路38以從其后部至前部38a的近前逐漸升高的方式傾斜。另外,雖然未圖示,但是在帶輸送路38的兩側設有以比載帶900的寬度尺寸稍大的尺寸分離的引導部。
入口按壓部件32將從帶插入部21d插入的載帶900朝向帶輸送路38按壓,與帶插入部21d接近地沿著帶輸送路38的后部上表面配置,設為能夠相對于帶輸送路38接觸分離。入口按壓部件32經(jīng)由一對軸34-2,以能夠進行上下方向移動的方式從下游側按壓部件33的后部安裝于下方。在一對軸34-2上安裝有對入口按壓部件32向下方施力的彈簧35-2。
下游側按壓部件33在入口按壓部件32的下游側按壓載帶900,設為能夠相對于帶輸送路38接觸分離。下游側按壓部件33經(jīng)由軸34-1,以能夠進行上下方向移動的方式安裝于第一支承部件30-1及第二支承部件30-2,上述第一支承部件30-1及第二支承部件30-2安裝在在供料器主體21b上。在軸34-1上安裝有對下游側按壓部件33向下方施力的彈簧35-1。
第一鏈輪61及第二鏈輪62以分別能夠從前方朝向后方(從輸送方向下游側向上游側)旋轉的方式設置在帶輸送路38的前部38a的下方的供料器主體21b上,即與供料器主體21b的元件取出位置21a相鄰的位置。第三鏈輪63及第四鏈輪64以分別能夠從前方朝向后方旋轉的方式設置在帶輸送路38的后部的下方的供料器主體21b上。
在第一鏈輪61、第二鏈輪62及第三鏈輪63各自的外周,空出恒定角度而分別遍及整周地形成有卡合突起61a、62a、63a。在第四鏈輪64的外周的一部分,空出180度的間隔地設有卡合突起64a。即,在第四鏈輪64的卡合突起64a的各自之間,存在未形成卡合突起的部分。各個卡合突起61a~64a能夠與載帶900的卡合孔901b卡合。
在比第一鏈輪61~第四鏈輪64的外周部靠內(nèi)側處,分別形成有第一鏈輪齒輪61b、第二鏈輪齒輪62b、第三鏈輪齒輪63b、第四鏈輪齒輪64b。另外,在帶輸送路38的各鏈輪61~64的上方設有省略圖示的窗孔,各卡合突起61a~64a從該窗孔向帶輸送路38內(nèi)突入。
第一伺服電動機22是使第一鏈輪61及第二鏈輪62旋轉的電動機。在第一伺服電動機22的旋轉軸22a上設置第一驅動齒輪22b。第一齒輪24以能夠旋轉的方式設置于第一鏈輪61及第二鏈輪62的下方的供料器主體21b上。在第一齒輪24的外周形成有與第一驅動齒輪22b嚙合的第一外側齒輪24a。在比第一齒輪24的外周靠內(nèi)側處形成有第一內(nèi)側齒輪24b。
第二齒輪25以能夠旋轉的方式設置于第一鏈輪61及第二鏈輪62與第一齒輪24之間的供料器主體21b上。第二齒輪25與第一鏈輪齒輪61b、第二鏈輪齒輪62b及第一內(nèi)側齒輪24b嚙合。通過這樣的結構,將第一伺服電動機22的旋轉減速而向第一鏈輪61及第二鏈輪62傳遞,從而第一鏈輪61及第二鏈輪62同步地進行旋轉。
第二伺服電動機23是使第三鏈輪63及第四鏈輪64旋轉的電動機。在第二伺服電動機23的旋轉軸23a上設置第二驅動齒輪23b。第三齒輪26以能夠旋轉的方式設置于第三鏈輪63及第四鏈輪64的下方的供料器主體21b上。在第三齒輪26的外周形成有與第二驅動齒輪23b嚙合的第三外側齒輪26a。在比第三齒輪26的外周靠內(nèi)側處形成有第三內(nèi)側齒輪26b。
第四齒輪27以能夠旋轉的方式設置于第三鏈輪63及第四鏈輪64與第三齒輪26之間的供料器主體21b上。第四齒輪27與第三鏈輪齒輪63b、第四鏈輪齒輪64b及第三內(nèi)側齒輪26b嚙合。通過這樣的結構,將第二伺服電動機23的旋轉減速而向第三鏈輪63及第四鏈輪64傳遞,從而第三鏈輪63及第四鏈輪64同步地進行旋轉。
如圖7所示,操作桿51以在供料器主體21b的后部的比帶插入部21d靠上方出向后方突出的方式設置,被支承為能夠以樞軸52為中心轉動。桿操作用把持部57(也參照圖4)以在比操作桿51靠上方處從供料器主體21b的后部向后方突出的方式形成。操作桿51設為其樞軸52側收容于桿操作用把持部57,其操作把手51b側從桿操作用把持部57突出,以使作業(yè)者通過手掌來握持桿操作用把持部57而容易通過手指操作操作把手51b。
操作桿51如后所述地工作性地與入口按壓部件32連接。在入口按壓部件32上,在一對軸34-2之間設有卡合部件54。在操作桿51的中央部形成有與入口按壓部件32的卡合部件54的下表面卡合的工作卡合部51a。操作桿51通過彈簧55的作用力而沿圖7的逆時針方向轉動,通常,將工作卡合部51a保持在下降的位置,通過彈簧35-2的作用力而使入口按壓部件32與帶輸送路38抵接。由此,通常,由于入口按壓部件32而無法從帶插入部21d插入載帶900。
相對于此,當在操作桿51的后端設置的操作把手51b被作業(yè)者抬起,操作桿51克服彈簧55的作用力而轉動時,入口按壓部件32經(jīng)由工作卡合部51a克服彈簧35-2的作用力而上升。由此,入口按壓部件32從帶輸送路38上分離,能夠從帶插入部21d插入載帶900。
在入口按壓部件32的后部,樞軸支承有使帶插入部21d閉塞的干擾板56。通過干擾板56使載帶900無法插入到帶輸送路38與入口按壓部件32之間。另外,在入口按壓部件32的上升時,如圖8所示,干擾板56與下游側按壓部件33的后部卡合而轉動,使帶插入部21d打開。
在入口按壓部件32的下游側,相鄰地設有限動部件31。在限動部件31的中央部分形成的軸支部31b軸支承于下游側按壓部件33,從而限動部件31能夠轉動。在比限動部件31的軸支部31b靠前方的下部形成有向下方突出形成的抵接部31a。限動部件31的后端成為停止部31c。
在下游側按壓部件33與限動部件31之間設有對抵接部31a向與帶輸送路38抵接的方向施力的省略圖示的彈簧。在比限動部件31的軸支部31b靠前方處的上部形成有朝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31d,在該突出部31d的前端設有凸輪隨動件31e。在操作桿51的前部形成的凸輪部51c以能夠卡合脫離的方式與凸輪隨動件31e卡合。
操作桿51通過彈簧55的作用力而沿圖7的逆時針方向轉動,在入口按壓部件32保持于與帶輸送路38抵接的位置的狀態(tài)下,形成于操作桿51的凸輪部51c從限動部件31的凸輪隨動件31e分離。由此,限動部件31通過彈簧36的作用力,以軸支部31b為中心,沿圖7的順時針方向轉動,使抵接部31a與帶輸送路38抵接,并將停止部31c保持在從帶輸送路38分離的位置。
另一方面,當操作桿51克服彈簧55的作用力而轉動時,在操作桿51上形成的凸輪部51c與限動部件31的凸輪隨動件31e卡合,使限動部件31克服省略圖示的彈簧的作用力而沿圖7的逆時針方向轉動,使停止部31c與帶輸送路38抵接。由此,在使操作桿51克服彈簧55的作用力而轉動后的狀態(tài)下,當從帶插入部21d插入第一載帶900a時,第一載帶900a的前端與限動部件31的停止部31c抵接,而停止在規(guī)定位置。
另外,當?shù)谝惠d帶900a通過限動部件31的抵接部31a與帶輸送路38之間時,由第一載帶900a抬起抵接部31a,限動部件31的停止部31c與帶輸送路38抵接。因此,在該狀態(tài)下,當通過作業(yè)者將第二載帶900b從帶插入部21d插入到第一載帶900a上時,第二載帶900b的前端與限動部件31的停止部31c抵接而停止。由此,第二載帶900b的向下游的輸送被阻止,第二載帶900b在該位置進行待機。
插入引導部件110以從帶插入部21d向操作桿51的突出方向延伸的方式設置。在從帶插入部21d插入載帶900的前端時,作業(yè)者需要從供料器21的斜后上方確認帶插入部21d的位置。然而,由于在帶插入部21d的上方存在操作桿51及桿操作用把持部57,因此作業(yè)者的視野被遮擋而難以目視確認帶插入部21d,比較麻煩。因此,在供料器主體21b的后部設有插入引導部件110,在從帶插入部21d插入載帶900時,上述插入引導部件110將載帶900向帶插入部21d引導。
如圖4、圖5及圖7所示,插入引導部件110具備槽形成部件111和蓋112。在槽形成部件111上形成有從槽形成部件111的后部至前部的引導槽111a。引導槽111a以后端部及前端部開口,從后端部的開口插入載帶900,所插入的載帶900從前端部的開口通過帶插入部21d到達帶輸送路38的方式形成。
引導槽111a的槽寬形成為帶插入部21d的水平方向的寬度,以在載帶900通過帶插入部21d時避免與帶插入部21d的水平方向的端部接觸。引導槽111a的底部以位于與帶插入部21d的底部相同的平面上的方式形成,以在載帶900的前端通過帶插入部21d時避免與帶插入部21d的底部接觸。
在從處于與供料器21發(fā)生了偏移的位置的帶盤810、820拉出載帶900的情況下,以往,載帶900傾斜地插入于帶插入部21d,帶輸送容易不穩(wěn)定。然而,在本實施方式中,載帶900通過槽形成部件111的引導槽111a,因此傾斜的狀態(tài)在引導槽111a中被矯正而插入于帶插入部21d,從而能夠穩(wěn)定地進行帶輸送。
蓋112設置在引導槽111a的上部,由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形成,以使能夠目視確認插入到引導槽111a的載帶900的上表面。經(jīng)由蓋112能夠觀察到引導槽111a的內(nèi)部,因此容易將載帶900的前端插入于引導槽111a,而且,能夠可靠地目視確認插入的情況。而且,蓋112覆蓋引導槽111a,因此能夠防止通過引導槽111a的載帶900的向引導槽111a外的飛出。
如圖4及圖7所示,插入引導部件110的后端位于比操作桿51的后端靠前方處,空出間隙地設置在操作桿51的下方。插入引導部件110不比操作桿51向供料器21的后方突出,因此即便設置插入引導部件110也能夠緊湊地構成供料器21。而且,插入引導部件110與操作桿51分離,因此即便設置插入引導部件110也不會妨礙桿操作,能夠容易地將載帶900插入到插入引導部件110的引導槽111a內(nèi)。此外,插入引導部件110與操作桿51分離,因此能夠容易地目視確認所插入的載帶900。
如圖4所示,為了將從帶排出部21e排出的載帶900在排出通道d內(nèi)朝向下方引導,排出引導部件120設置在供料器主體21b的前部。載帶900在通過帶輸送路38時輸送方向以外的方向的移動受到限制,但是當從帶排出部21e排出時在輸送方向以外的方向上也能夠移動。
由此,載帶900有時會從帶排出部21e向上方跳起而排出,有時會給元件安裝帶來障礙。因此,在供料器主體21b的前部設置具有帶按壓部121的排出引導部件120,在從帶排出部21e排出載帶900時,上述帶按壓部121按壓并引導載帶900,以使載帶900強制性地朝向下方。
如圖6所示,在排出引導部件120的帶按壓部121上沿著載帶900的排出方向設有狹縫122,以防止元件的堆疊。帶按壓部121發(fā)揮排出的載帶900的引導及防止飛出的作用。帶按壓部121形成為,在載帶900的前端從帶排出部21e排出時,使帶按壓部121不與帶排出部21e側的帶按壓部121的端部121a接觸而沿著帶按壓部121的頂部引導面121b朝向下方。即,帶按壓部121以在頂部引導面121b與帶排出部21e的頂部面21f成為相同高度處開始,且隨著朝向前方而逐漸朝向斜下方的方式形成。
如圖4及圖10所示,為了將從帶排出部21e排出的載帶900定位在排出引導部件120內(nèi)的固定位置,在排出引導部件120上設有定位裝置130。當?shù)谝惠d帶900a的使用完成時,第一載帶900a從第一鏈輪61脫離而第一載帶900a的后端從帶排出部21e排出。此時,第一載帶900a如果以排出的狀態(tài)停留在排出引導部件120內(nèi),則第二載帶900b的前端能夠抵接于第一載帶900a的后端而向排出通道d內(nèi)推出。
然而,排出引導部件120內(nèi)為了應對各種元件尺寸而形成為中空狀,因此排出的第一載帶900a在排出引導部件120內(nèi)有時會向下方發(fā)生位置偏移。在該情況下,第二載帶900b的前端無法抵接于第一載帶900a的后端,因此無法將第一載帶900a向排出通道d內(nèi)推出。當該狀態(tài)連續(xù)時,未排出的載帶900重疊地停留在排出引導部件120內(nèi),使用中的載帶900可能會形成堵塞。
因此,在供料器主體21b的前部設置定位裝置130,上述定位裝置130將從帶排出部21e排出的載帶900定位在排出引導部件120內(nèi)的固定位置,即將排出的載帶900定位于使用中的載帶900的前端能夠與排出的載帶900的后端抵接的位置。
定位裝置130具備按壓部件131和彈性部件132。按壓部件131通過彈性部件132的彈性力而將載帶900向排出引導部件120的帶按壓部121的頂部引導面121b按壓。作為彈性部件132,在一端具備塊132a的壓縮螺旋彈簧132b為小型并能夠使彈性力可靠地作用于按壓部件131。按壓部件131形成為帶板狀,一端被支承為與載帶900的排出方向垂直且能夠繞著水平的軸線旋轉,另一端形成為沿著載帶900的排出方向延伸而能夠將載帶900按壓于排出引導部件120。
在本例中,按壓部件131的另一端形成為向上凸出的圓角形狀。定位裝置130將上表面由帶按壓部121的頂部引導面121b引導的載帶900的下表面抬起,通過將載帶900的上表面向帶按壓部121的頂部引導面121b按壓而定位于排出引導部件120內(nèi)的上述固定位置。
如圖7所示,在供料器主體21b中安裝有第一傳感器81,當從帶插入部21d插入第一載帶900a時,上述第一傳感器81檢測出第一載帶900a的插入。關于第一傳感器81,從帶輸送路38的上表面突出的第一凸爪82由于第一載帶900a的插入而下降,由此第一傳感器81接通。第一凸爪82通常通過省略圖示的彈簧的作用力,而保持在比帶輸送路38的上表面突出的位置,當插入第一載帶900時,該第一凸爪82被向下方按壓。
另外,在供料器主體21b中安裝有檢測操作桿51的轉動的第二傳感器83和在第二載帶900b被輸送至第四鏈輪64上的帶輸送路38時工作的第三傳感器85。第二傳感器83通過安裝于操作桿51的第二凸爪84而接通。第三傳感器85通過第三凸爪86的轉動而接通。
在第三凸爪86的中央部分形成的軸支部86a軸支承于下游側按壓部件33,從而第三凸爪86能夠轉動。第三凸爪86通常由省略圖示的彈簧沿圖7的逆時針方向施力。由此,在帶輸送路38中不存在載帶900時,第三凸爪86的前端與帶輸送路38的上表面抵接,但是在帶輸送路38中存在第一載帶900a時,第三凸爪86的前端與第一載帶900a上的上表面抵接。
如圖4所示,在第三鏈輪63的下游側(供料器21的后端部側)的供料器主體21b中設有第四傳感器65,上述第四傳感器65檢測有無載帶900并將其檢測信號向控制部39輸出。第四傳感器65是對第一載帶900a與第二載帶900b的交界部分進行檢測的傳感器。在第二鏈輪62的上游側(供料器21的前端部側)的供料器主體21b中設有第五傳感器66,上述第五傳感器66檢測有無載帶900,并將其檢測信號向控制部39輸出。
上浮防止部件28沿著第三鏈輪63與第二鏈輪62之間的帶輸送路38設置。在上浮防止部件28的前端形成有軸支部28a,該軸支部28a由設于供料器主體21b的軸部21c軸支承,上浮防止部件28以能夠擺動的方式安裝于供料器主體21b。在上浮防止部件28的后端形成有向上方彎曲的引導部28b。扭簧29安裝于上浮防止部件28的上方的供料器主體21b,對上浮防止部件28向下方施力。通過該扭簧29而上浮防止部件28的下表面緊貼于帶輸送路38的上表面。
帶剝離裝置70設置在供料器主體21b的前側上部,將罩帶902從載帶900剝離,從而能夠從定位于元件取出位置21a的收納部901a取出元件。
(供料器的動作)
接下來,參照圖7~圖15來說明上述實施方式的供料器21的動作。在此,第一載帶900a卷繞于前方側的帶盤810,第二載帶900b卷繞于后方側的帶盤820。通常,操作桿51通過彈簧55的作用力而保持為圖7所示的狀態(tài),入口按壓部件32與帶輸送路38抵接,并且干擾板56通過自重轉動而使帶插入部21d閉塞。
然后在該狀態(tài)下,如圖8所示,操作桿51的操作把手51b由作業(yè)者進行抬起操作。當操作桿51被進行抬起操作時,通過第二凸爪84而第二傳感器83動作,來檢測操作桿51的工作。通過操作桿51的轉動,經(jīng)由工作卡合部51a而使入口按壓部件32上升。
由此,入口按壓部件32離開帶輸送路38,并且干擾板56通過下游側按壓部件33而轉動。其結果是,帶插入部21d開放,載帶900能夠插入。同時,通過操作桿51的轉動,限動部件31借助凸輪部51c進行轉動,停止部31c與帶輸送路38抵接。
在該狀態(tài)下,通過作業(yè)者將第一載帶900a的前端插入至插入引導部件110的引導槽111a,進而通過帶插入部21d而插入到帶輸送路38中。作業(yè)者能夠容易的目視確認向后方突出的插入引導部件110的引導槽111a,因此能夠容易地將載帶900的前端插入至引導槽111a,并且能夠容易地判斷是否已可靠地插入。
并且,引導槽111a的槽寬形成為帶插入部21d的水平方向的寬度,引導槽111a的底部由與帶插入部21d的底部相同的平面形成,因此作業(yè)者能夠將第一載帶900a從引導槽111a通過帶插入部21d順暢地插入于帶輸送路38。第一載帶900a插入至帶前端與限動部件31的停止部31c抵接的規(guī)定位置。由此,通過第一載帶900a使第一凸爪82及第三凸爪86工作,因此第一傳感器81及第三傳感器85動作,檢測出第一載帶900a插入到了規(guī)定位置。
當?shù)谝惠d帶900a插入至與停止部31c抵接的位置時,操作桿51的操作被解除,操作桿51通過彈簧55的作用力而轉動復位到圖8的雙點劃線所示的原位置。通過操作桿51的轉動復位,入口按壓部件32朝向帶輸送路38下降,將插入的第一載帶900a朝向帶輸送路38按壓。
如圖9所示,當檢測到第一載帶900a的插入并檢測到操作桿51轉動復位到原位置(第二傳感器83斷開)時,第二伺服電動機23被驅動,第三及第四鏈輪63、64旋轉。由此,第四鏈輪64的卡合突起64a與第一載帶900a的卡合孔901b卡合,第一載帶900a由第四鏈輪64向第三鏈輪63側輸送。
通過第四鏈輪64對第一載帶900a的輸送,而由于第一載帶900a從而下游側按壓部件33克服彈簧35-1的作用力地被抬起,第一載帶900a在下游側按壓部件33與帶輸送路38之間被輸送。
此時,第四鏈輪64的卡合突起64a僅形成于第四鏈輪64的外周的一部分,因此當卡合突起64a與第一載帶900a的卡合孔901b卡合時,第一載帶900a間歇性地向第三鏈輪63側移動。其結果是,第一載帶900a不會被急劇地向第三鏈輪63側引入。另外,當通過第一載帶900a將下游側按壓部件33抬起時,限動部件31及第三凸爪86的軸支部31b、86a一體地上升。
當在由第四鏈輪64輸送的第一載帶900a上形成的卡合孔901b與第三鏈輪63的卡合突起63a卡合時,通過第三鏈輪63將第一載帶900a向第二鏈輪62側輸送。在第三鏈輪63的外周,遍及整周地形成有卡合突起63a,因此在短時間內(nèi)將第一載帶900a輸送至第二鏈輪62側。
此外,第一載帶900a的前端從引導部28b與帶輸送路38之間進入到上浮防止部件28的下方。第一載帶900a的前端通過上浮防止部件28來抑制從帶輸送路38的上浮,并朝向第二鏈輪62輸送。當?shù)谖鍌鞲衅?6檢測到由第三鏈輪63輸送的第一載帶900a的前端時,第一伺服電動機22及第二伺服電動機23使鏈輪61~64以元件的間距間隔間歇性地旋轉。
當形成于第一載帶900a的卡合孔901b與第二鏈輪62的卡合突起62a卡合時,通過第二鏈輪62將第一載帶900a向帶剝離裝置70輸送,通過帶剝離裝置70將罩帶902從第一載帶900a剝離。并且,當形成于第一載帶900a的卡合孔901b與第一鏈輪61的卡合突起61a卡合時,通過第一鏈輪61將收納于第一載帶900a的元件依次定位于元件取出位置21a。
如圖10及圖11所示,第一載帶900a的前端通過帶排出部21e而沿著排出引導部件120的帶按壓部121的頂部引導面121b被朝向斜下方引導,并與定位裝置130的按壓部件131抵接。第一載帶900a的前端克服彈性部件132的彈性力而將按壓部件131向下按壓,從而第一載帶900a的前端進入到按壓部件131與帶按壓部121的頂部引導面121b之間。
并且,第一載帶900a的上表面由帶按壓部121的頂部引導面121b引導,第一載帶900a的下表面由按壓部件131向上按壓而第一載帶900a的上表面被按壓于帶按壓部121的頂部引導面121b。由此,第一載帶900a維持沿著帶按壓部121的頂部引導面121b的固定位置并在排出通道d內(nèi)被朝向下方逐漸排出。
在通過供料器21輸送第一載帶900a的情況下,如圖9所示,第一載帶900a按壓限動部件31的抵接部31a,限動部件31克服彈簧36的作用力而轉動。由此,限動部件31的停止部31c與第一載帶900a的上表面接觸。
在該狀態(tài)下,如上所述,對操作桿51進行轉動操作(第二傳感器83接通),將第二載帶900b的前端插入到插入引導部件110的引導槽111a中,進而通過帶插入部21d而插入到第一載帶900a與入口按壓部件32之間。于是,第二載帶900b的前端與限動部件31的停止部31c抵接,第二載帶900b停止在該位置。
由此,第二載帶900b向下游的輸送被阻止,第二載帶900b在該位置進行待機。當?shù)诙d帶900b被插入至與限動部件31的停止部31c抵接的位置時,通過第二載帶900b使第三凸爪86工作,因此由第三傳感器85檢測出第二載帶900b的插入。
在插入了第二載帶900b之后,當解除操作桿51的操作時,操作桿51復位到原位置,但是第一載帶900a按壓限動部件31的抵接部31a,因此由于限動部件31的停止部31c而第二載帶900b的停止狀態(tài)持續(xù)。另外,即使不對操作桿51進行轉動操作,而將第二載帶900b從帶插入部21d插入,由于與第一載帶900a的上表面抵接的干擾板56,第二載帶900b的插入也被阻止(參照圖9)。
當?shù)谝惠d帶900a的后端向比第二載帶900b的前端靠下游側輸送時,形成于第二載帶900b的卡合孔901b與第四鏈輪64的卡合突起64a卡合。然后,第二載帶900b進入由于第一載帶900a而產(chǎn)生的帶輸送路38與限動部件31的間隙,而被朝向第二鏈輪62輸送。另外,當?shù)诙d帶900b的前端抬起抵接部31a時,如上所述,限動部件31克服彈簧36的作用力而再次轉動,通過限動部件31阻止新的載帶900的進入。
如圖12所示,當從第一載帶900a取出了全部的元件時,第一載帶900a從第一鏈輪61脫離而第一載帶900a的后端從帶排出部21e排出。此時,第一載帶900a被按壓部件131向上按壓而被按壓于帶按壓部121的頂部引導面121b,因此能維持沿著帶按壓部121的頂部引導面121b的固定位置。
如圖13所示,第一載帶900a定位于沿著帶按壓部121的頂部引導面121b的固定位置,因此第二載帶900b的前端可靠地與第一載帶900a的后端抵接。并且,如圖14所示,伴隨著第一鏈輪61的旋轉而第一載帶900a被第二載帶900b推出。并且,如圖15所示,當?shù)谝惠d帶900a的后端脫離按壓部件131時,第一載帶900a向排出通道d內(nèi)落下。
第二載帶900b的前端通過帶排出部21e并沿著排出引導部件120的帶按壓部121的頂部引導面121b被朝向斜下方引導,并與定位裝置130的按壓部件131抵接。第二載帶900b的前端克服彈性部件132的彈性力而將按壓部件131向下按壓,從而第二載帶900b的前端進入按壓部件131與帶按壓部121的頂部引導面121b之間。
并且,第二載帶900b的上表面由帶按壓部121的頂部引導面121b引導,第二載帶900b的下表面由按壓部件131向上按壓而第二載帶900b的上表面被按壓于帶按壓部121的頂部引導面121b。由此,第二載帶900b維持沿著帶按壓部121的頂部引導面121b的固定位置并在排出通道d內(nèi)朝向下方排出。以后,反復進行相同的動作直至元件安裝完成為止。
(效果)
上述實施方式的供料器21具備:供料器主體21b,在后部形成有用于插入載帶900的帶插入部21d,上述載帶900收納有多個元件;帶輸送路38,以與帶插入部21d連通的方式設置于供料器主體21b,用于從后方朝向前方輸送載帶900;及插入引導部件110,形成有引導槽111a,上述引導槽111a能夠在從帶插入部21d插入載帶900時將載帶900向帶插入部21d引導。
作業(yè)者從帶插入部21d插入載帶900的前端時,需要從供料器21的斜后上方確認帶插入部21d的位置。然而,帶插入部21d設置在比較深的位置,因此作業(yè)者難以目視確認帶插入部21d,比較麻煩。在供料器主體21b的后部設有插入引導部件110,在從帶插入部21d插入載帶900時,插入引導部件110將載帶900向帶插入部21d引導,因此作業(yè)者能夠簡易地向帶插入部21d插入載帶900。
另外,插入引導部件110形成為能夠目視確認插入于引導槽111a的載帶900的上表面,因此作業(yè)者能夠可靠地將載帶900的前端插入到帶插入部21d。
另外,插入引導部件110具備形成有引導槽111a的槽形成部件111和設置在引導槽111a的上部且能夠目視確認插入于引導槽111a的載帶900的上表面的蓋112。由此,即使插入引導部件110與卷繞有載帶900的帶盤810產(chǎn)生偏移地配置,而成為載帶900從帶盤810向引導槽111a傾斜地輸送的狀態(tài),也能夠防止載帶900從引導槽111a飛出。
另外,引導槽111a的槽寬形成為帶插入部21d的寬度,因此作業(yè)者能夠順暢地將載帶900插入于帶插入部21d。
另外,供料器21具備入口按壓部件32,該入口按壓部件32設于供料器主體21b,對從帶插入部21d插入的載帶900朝向帶輸送路38按壓。還具備:鏈輪64,以能夠旋轉的方式設于供料器主體21b,具有能夠與從帶插入部21d插入且由入口按壓部件32按壓的載帶900的卡合孔901b卡合的卡合突起64a,沿著帶輸送路38輸送該載帶900;及能夠轉動的操作桿51,以在供料器主體21b的后部的比帶插入部21d靠上方處向后方突出的方式設置,在從帶插入部21d插入載帶900時,該操作桿51使入口按壓部件32上升。并且,插入引導部件110以使插入引導部件110的后端位于比操作桿51的后端靠前方的位置的方式從帶插入部21d向操作桿51的突出方向延伸而設置,并隔著間隙地設置在操作桿51的下方。
這樣,插入引導部件110不比操作桿51向供料器21的后方突出,因此即便設置插入引導部件110也能夠緊湊地構成供料器21。而且,由于插入引導部件110與操作桿51分離,因此即便設置插入引導部件110也不會妨礙桿操作,能夠容易地將載帶900插入到插入引導部件110的引導槽111a內(nèi)。此外,由于插入引導部件110與操作桿51分離,因此能夠容易地目視確認插入的載帶900。
另外,供料器主體21b具備桿操作用把持部57,該桿操作用把持部57在比帶插入部21d靠上方處設于后方,并收容操作桿51的一部分。作業(yè)者由于桿操作用把持部57的存在而更難以目視確認帶插入部21d,但是通過插入引導部件110而能夠順暢地將載帶900插入于帶插入部21d。
(其他)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插入引導部件110設為與供料器主體21b分體設置的結構,但也可以設為與供料器主體21b一體設置的結構。而且,引導槽111a設為由蓋112覆蓋的結構,但也可以設為不具備蓋112的結構。而且,排出引導部件120設為與供料器主體21b分體設置的結構,但也可以設為與供料器主體21b一體設置的結構。
另外,排出引導部件120的帶按壓部121設為在狹縫122的兩側設置的結構,但也可以如圖16所示設為在狹縫122的單側設置的結構。由此,排出的第一載帶900a的后端部由帶按壓部121及定位裝置130將未設置帶按壓部121的一側抬起,停留在沿寬度方向傾斜的狀態(tài)。由此,第二載帶900b的前端部以水平狀態(tài)被排出,因此能夠更可靠地與傾斜狀態(tài)的第一載帶900a的后端部抵接,能夠使第一載帶900a落入到排出通道d內(nèi)。
另外,定位裝置130的按壓部件131設為另一端向載帶900的排出方向延伸的結構,但也可以設為向反方向即帶排出部21e側延伸的結構。由此,能夠減小排出引導部件120的排出方向的尺寸。而且,按壓部件131的另一端形成為向上凸出的圓角形狀,但也可以形成為向上凸出的山形狀或梯形形狀等。而且,定位裝置130可以不具備彈性部件132而僅由作為板簧的按壓部件131構成。而且,也可以不具備按壓部件131而僅由彈性部件132構成。而且,可以取代彈性部件132的壓縮螺旋彈簧132b而由橡膠材料或空氣阻尼等的具有彈性力的結構構成。
本發(fā)明沒有限定為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敘述的結構,在不脫離權利要求書的范圍記載的本發(fā)明的主旨的范圍內(nèi)能采取各種方式。
附圖標記說明
21…供料器,21b…供料器主體,21d…帶插入部,32…入口按壓部件,38…帶輸送路,51…操作桿,57…桿操作用把持部,64…鏈輪,64a…卡合突起,95…接觸避免裝置,100…元件安裝機,110…插入引導部件,111…槽形成部件,111a…引導槽,112…蓋,120…搬出引導部件,121…帶按壓部,121b…引導頂部面,122…狹縫,130…定位裝置,131…按壓部件,132…彈性部件,132a…塊,132b…壓縮螺旋彈簧,900…載帶,901b…卡合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