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無線充電裝置組合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368553閱讀:243來源:國知局
無線充電裝置組合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無線充電裝置組合,包括:一無線充電座,設有一本體,具有一側表面,本體內部設置一無線傳送模塊,無線傳送模塊包括至少一傳送線圈,側表面上設置至少一第一對嵌部;至少一裝置護套,具有一底殼體及一設置于底殼體的連接器,底殼體內部設置一電性連接連接器的無線接收模塊,無線接收模塊設有一接收線圈,底殼體的外表面上設置一第二對嵌部。本實用新型通過第一與第二對嵌部的卡合對位,令用戶在置放裝置護套時能夠用直覺判斷來尋找嵌合位置,并能夠確保接收線圈與傳送線圈能夠完全重迭。
【專利說明】無線充電裝置組合
所屬【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無線充電【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無線充電裝置組合的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無線充電技術的突破,在近幾年被廣泛應用在消費性電子產品上,該技術是依據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當線圈通電后會產生磁力,而對應位置的另一線圈會響應感應而產生磁力,通過磁場的變化便能夠產生電力;無線充電技術對電能會產生一定的損耗,因此必須確保線圈感應時能發(fā)揮最大的功效,否則若再次產生能量損耗將對無線充電的效率大打折扣。由于兩對應的線圈必須垂直重迭才能達到最佳的充電方式,因此有些無線充電板是以磁力將電子產品磁吸至正確位置,或著有些是以偵測技術,并移動無線充電板內的線圈至對應電子產品的線圈處下方進行充電。
[0003]但是,利用磁力來吸引電子產品,若磁力太大則能使電子產品的機殼受到刮傷,若是磁力不夠,不易定位至最佳位置,而若是移動線圈的方式,將使無線充電板結構過于復雜,使廣品發(fā)生故障的機率提聞。
[0004]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在此提出一種簡化無線充電板結構并且能夠精準定位的無線充電裝置組合。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所述現有技術的不足而公開一種無線充電裝置組合,本裝置能夠使無線充電線圈精準的定位。
[0006]為達成所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無線充電裝置組合,包括:一無線充電座,設有一本體,具有一側表面,本體內部設置一無線傳送模塊,無線傳送模塊包括至少一傳送線圈,側表面上設置至少一第一對嵌部;至少一裝置護套,具有一底殼體及一設置于底殼體的連接器,底殼體內部設置一無線接收模塊,無線接收模塊與連接器電性連接,無線接收模塊設有一接收線圈,底殼體的外表面上設置一第二對嵌部。
[0007]在一可行實施例中,第一對嵌部為L形倒勾,所述第二對嵌部為容納L形倒勾的L形槽。
[0008]在一可行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對嵌部與接收線圈的中心重迭于同一軸線,第一對嵌部與傳送線圈的中心重迭于同一軸線。
[0009]在一可行實施例中,第一對嵌部為凸塊,所述第二對嵌部設置為配合凸塊的凹槽,且凸塊為磁鐵,凹槽底部設置一金屬薄片。
[0010]側表面形成有一充電平面區(qū),傳送線圈與第一對嵌部均位于充電平面區(qū)內,充電平面區(qū)為垂直的平面或是傾斜的平面。
[0011]本體為柱狀、椎狀或是平板狀,所述側表面為平板狀本體的垂直平面、柱狀本體的垂直平面或是椎狀本體的傾斜面,其中所述平板狀本體能夠吊掛在墻上,或是支撐于平面上。[0012]在一可行實施例中,第一對嵌部與傳送線圈成一固定距離設置,所述第二對嵌部與接收線圈的距離與第一對嵌部至傳送線圈的距離相同。
[0013]如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無線充電裝置組合是利用無線充電座的充電平面區(qū)設置為傾斜或是直角的接觸角度與裝置護套接觸,并通過凸設于充電平面區(qū)的第一對嵌部與形成于裝置護套的凹陷狀第二對嵌部互相卡合,而令用戶在置放裝置護套時能夠用直覺判斷來尋找嵌合位置,并能夠確保接收線圈與傳送線圈能夠完全重迭。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無線充電裝置組合的立體圖。
[0015]圖2是本實用新型無線充電裝置組合的裝置護套立體圖。
[0016]圖3是本實用新型無線充電裝置組合的無線充電座其他可行實施例的立體圖。
[0017]圖4是本實用新型無線充電裝置組合的無線充電座另一可行實施例的立體圖。
[0018]圖中各附圖標記說明如下:
[0019]無線充電裝置組合I 無線充電座10
[0020]無線傳送模塊 11 傳送線圈111
[0021]本體 12 頂面121
[0022]底面 122 側表面123·[0023]充電平面區(qū) 124 第一對嵌部13
[0024]倒勾 131 凸塊132
[0025]磁鐵 133 裝置護套20
[0026]連接器 21 無線接收模塊22
[0027]接收線圈 221 外殼23
[0028]底殼體 231 側殼體232
[0029]第二對嵌部 24 L形槽241
[0030]凹槽 242 金屬薄片243。
【具體實施方式】
[0031]為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征、所達成的目的及功效,以下茲例舉可行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
[0032]請參閱圖1及圖2,本實用新型無線充電裝置組合I包括一無線充電座10與一裝置護套20,無線充電座10包括至少一無線傳送模塊11,無線傳送模塊11包括至少一傳送線圈111。裝置護套20能夠容納一電子設備,其包括一連接器21,以及一無線接收模塊22,無線接收模塊22包括一接收線圈221,裝置護套20能夠利用卡合方式組合于無線充電座10上,并且能夠確保傳送線圈111與接收線圈221中心重迭于同一軸線。
[0033]無線傳送模塊11及無線接收模塊22為先前技術,是做為無線充電裝置組合I的發(fā)射端以及接收端,無線傳送模塊11除了傳送線圈111以外更包括含有一微處理器及相關電子組件,用以輸出一電流;一儲電單元,用以儲存電流為電能;一無線電源發(fā)送器,其耦接儲電單元,其包括一控制器、一驅動器及一傳感器,用以將電能轉換成一交流信號由所述傳送線圈111發(fā)射傳送至無線接收模塊22。無線接收模塊22除了接收線圈221以外更包括有一整流器及一電壓調整器,因在其他專利文獻或是學術論文能夠見到相關技術,在此僅稍做描述。
[0034]無線充電座10具有一本體12,包括一頂面121、一底面122以及連接頂面121與底面122的側表面123,且側表面123能夠是垂直或是由底面122向頂面121中心方向傾斜的表面,使本體12形成柱狀或是椎狀。在本實施例中,側表面123是由四個平面所包圍而成的四方柱體,底面122做為本體12的底座,各側表面123均設有一充電平面區(qū)124,充電平面區(qū)124設置為平整面,能夠確保無線充電過程能發(fā)揮最大效能。
[0035]無線傳送模塊11設置于充電平面區(qū)124內,其中每一充電平面區(qū)124上設置一第一對嵌部13,第一對嵌部13與充電平面區(qū)124內的傳送線圈111成一固定距離設置。本實施例中,第一對嵌部13與傳送線圈111的中心重迭于同一軸線。
[0036]裝置護套20具有一對應電子設備外觀的外殼23,外殼23包括一底殼體231及一垂直底殼體231并包圍底殼體231周緣的側殼體232,其中無線接收模塊22設置于底殼體231內部,連接器21設置于底殼體23—側,用以與對應的電子設備電性連接,接收線圈221與連接器21電性連接,底殼體231的外表面上設置一第二對嵌部24,用以嵌合第一對嵌部13。第二對嵌部24與接收線圈221的距離與第一對嵌部13至傳送線圈111的距離相同,因此,本實施例中的第二對嵌部24與接收線圈221的中心重迭于同一軸線,使得第一對嵌部13與第二對嵌部24組合時,傳送線圈111與接收線圈221能夠完整重迭,借此達到無線傳輸的最大功率,并且確保裝置護套20在對電子設備充電時不會位移。
[0037]本實施例中,第一對嵌部13是相對于充電平面區(qū)124垂直延伸再向上方延伸一段距離形成的L形倒勾131,第二對嵌部24為容納L形倒勾131的L形槽241,由底殼體231表面向內凹入并且向上延伸一段距離,借以使裝置護套20能夠嵌合在充電平面區(qū)124上進行充電,從而使線圈準確定位。
[0038]請參閱圖3,在其他可行實施例中,本體12能夠是一種平板結構,使得無線充電座10能夠垂直吊掛在墻上,或是透過立架結構支撐于平面上,使其垂直固定于桌面上,電子設備即能夠透過嵌合方式井然有序地排列在平板表面上。
[0039]請參閱圖4,在另一可行實施例中,本體12設置為椎體,并且簡化第一對嵌部13與第二對嵌部24的結構,使第一對嵌部13設置為一垂直延伸的凸塊132,第二對嵌部24設置為配合凸塊132的凹槽242,使得裝置護套20安裝后會傾斜一角度,因此,裝置護套20通過自身重力以及凸塊132和凹槽242干涉而固定于充電平面區(qū)124上,此嵌合結構使裝置護套20更容易固定于充電平面區(qū)124上,能夠提供使用者更方便取用的手感。進一步,凸塊132選擇為磁鐵133,凹槽242底部設置一金屬薄片243,使嵌合更穩(wěn)固。
[0040]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無線充電裝置組合I是利用無線充電座10的充電平面區(qū)124設置為傾斜或是直角的接觸角度與裝置護套20接觸,并通過凸設于充電平面區(qū)124的第一對嵌部13與形成于裝置護套20的凹陷狀第二對嵌部24互相卡合,而令用戶在置放裝置護套20時能夠用直覺判斷來尋找嵌合位置,并能夠確保接收線圈221與傳送線圈111能夠完全重迭。再者,將充電平面區(qū)124設置為非水平面能夠節(jié)省無線充電座10所占用的的平面空間,在增加側表面123的高度后,還能夠增加無線充電座10承接裝置護套20的數量,從而使更多的電子設備同時充電,能夠有效運用于任何具有垂直或是傾斜表面的物體上。[0041]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非因此即局限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故舉凡運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為的等效結構變化,均同理均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合予陳明。
【權利要求】
1.一種無線充電裝置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無線充電座,設有一本體,具有一側表面,本體內部設置一無線傳送模塊,無線傳送模塊包括至少一傳送線圈,側表面上設置至少一第一對嵌部;至少一裝置護套,具有一底殼體及一設置于底殼體的連接器,底殼體內部設置一無線接收模塊,無線接收模塊與連接器電性連接,無線接收模塊設有一接收線圈,底殼體的外表面上設置一第二對嵌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充電裝置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對嵌部與傳送線圈成一固定距離設置,所述第二對嵌部與接收線圈的距離與第一對嵌部至傳送線圈的距離相同。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無線充電裝置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對嵌部為L形倒勾,所述第二對嵌部為容納L形倒勾的L形槽。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無線充電裝置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對嵌部為凸塊,所述第二對嵌部設置為配合凸塊的凹槽。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無線充電裝置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塊為磁鐵,凹槽底部設置一金屬薄片。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充電裝置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側表面形成有一充電平面區(qū),傳送線圈與第一對嵌部均位于充電平面區(qū)內,充電平面區(qū)為垂直的平面或是傾斜的平面。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無線充電裝置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為柱狀、椎狀或是平板狀,所述側表面為平板狀本體的垂直平面、柱狀本體的垂直平面或是椎狀本體的傾斜面。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無線充電裝置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狀本體能夠吊掛在墻上,或是支撐于平面上。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充電裝置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對嵌部與接收線圈的中心重迭于同一軸線,第一對嵌部與傳送線圈的中心重迭于同一軸線。
【文檔編號】H02J17/00GK203562798SQ201320607987
【公開日】2014年4月23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9月26日
【發(fā)明者】翁挺康, 林雯閣 申請人:富港電子(東莞)有限公司, 正崴精密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