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橋梁設施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橋梁設施。
背景技術:
在橋梁維護過程中經(jīng)常使用電氣化維護設備,然而在一些橋梁建設中其預設的供電座較少,無法滿足為維護設備供電連接需求,另外現(xiàn)有中橋梁供電座均為固定設置,當施工維護部位距離供電座較遠時,由于電氣化維護設備的供電線設置相對較短,則使得無法完成供電連接,現(xiàn)有中遇到類似問題一般都是利用一個或多個接線板加長連接以達到為電氣化維護設備插接供電的目的,然而多個接線板連接后,其供電線具有一定長度在收卷時極為不便,且使用后如不及時收卷,則容易造成供電線表皮破損,縮短使用壽命的同時存在較大的供電隱患。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橋梁設施及其使用方法,能夠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上述缺陷。
根據(jù)本發(fā)明,本發(fā)明裝置的一種橋梁設施,包括柱體,所述柱體中設置有容腔,所述柱體右端面設置有取拿槽,所述取拿槽與所述容腔之間設置有通連的穿線孔,所述取拿槽上端壁中設置有卡持槽,所述容腔上端壁中固定安裝有第一電動機,所述第一電動機上連接有轉銷軸,所述轉銷軸下端可旋動地安裝在所述容腔下端壁中,且所述轉銷軸上固定安裝有卷線盤,所述卷線盤上盤設有纜線,所述纜線的尾部穿進所述穿線孔并固定安裝有插電板,所述插電板安裝在所述卡持槽中,所述柱體中還設置有位于所述容腔下方且上下延展的滑移槽,所述轉銷軸中設置有通口朝向所述滑移槽的安置槽,所述安置槽中固定安裝有插電桿,所述插電桿下端穿進到所述滑移槽中,所述纜線的頂端穿進到所述安置槽中并與所述插電桿固定連接,所述滑移槽中可上下滑移地安裝有滑移塊,所述滑移塊上端面中設置有與所述插電桿配合的插電槽,所述滑移塊上端面左右兩側互稱設置有滑移臂,所述滑移槽上端壁中左右互稱設置有通連所述容腔且與所述滑移臂配合連接的通連槽,所述滑移槽底壁中還固定安裝有驅動所述滑移塊上下滑移的升降裝置,所述柱體內底部設有配重槽,所述配重槽內配合安裝有配重塊。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升降裝置包括固定安裝在滑移槽底壁中的第二電動機以及固定安裝在所述第二電動機上的螺形桿,所述滑移塊下端面中設置有螺形孔,所述螺形桿與所述螺形孔配合連接。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插電槽中安裝有插電片,所述插電片與市電連接。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滑移臂朝向所述卷線盤的端面上固定安裝有摩合片,且所述摩合片到所述卷線盤底部的隔距與所述滑移塊上端壁到所述滑移槽頂壁的隔距一致。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容腔右端壁中設置有與所述穿線孔通連的斗狀區(qū)。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插電板一側固定安裝有拉手,所述拉手內側端壁中安裝有正向旋鈕和反向旋鈕,所述正向旋鈕和反向旋鈕均與所述第一電動機連接。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插電桿底部設置為球狀。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本發(fā)明裝置在初始狀態(tài)時,滑移塊位于滑移槽底部,插電桿未與插電槽配合,從而可使纜線以及插電板斷電,而纜線卷收在卷線盤上,而插電板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插掛在卡持槽中,從而纜線被收縮在所述容腔中而未伸出于柱體;
2.供電插接時,將插電板從卡持槽中取下,并按壓下正向旋鈕,正向旋鈕控制第一電動機正轉,第一電動機可可帶動卷線盤轉動并對纜線進行放線,當纜線調整到合適的長度并插接到電氣化維護設備上后,松開正向旋鈕,第一電動機停止轉動,而后使第二電動機運行,第二電動機可驅動滑移塊向上滑動,滑移塊向上滑動至最頂端時,插電桿下端插入到插電槽中并與插電片接觸,從而使纜線通電并將電力通向電氣化維護設備,與此同時,滑移臂穿進到容腔中且摩合片與卷線盤底部相抵,從而可防止卷線盤轉動,由此可使纜線的伸出長度保持固定;
3.供電完畢后,使第二電動機運行,第二電動機可驅動滑移塊向下滑動而使插電桿與插電槽脫離配合,從而使纜線斷電,而后按壓下反向旋鈕時,反向旋鈕控制第一電動機反轉,第一電動機可帶動卷線盤反向轉動而對纜線進行收線,當插電板縮回至取拿槽后,松開反向旋鈕,并將插電板插入到卡持槽中;
4.本發(fā)明裝置在不使用時可將纜線進行卷收,從而防止纜線露出于柱體被行人踩踏,也可避免纜線絆倒過往行人,而其在不使用時以及收線和放線的過程中,纜線始終保持斷電狀態(tài),從而可使用電安全,而調整到合適長度后纜線被固定且通電,本發(fā)明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運行穩(wěn)定。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發(fā)明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fā)明的一種橋梁設施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的相關部位的內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的仰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說明書中公開的所有特征,或公開的所有方法或過程中的步驟,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驟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組合。
本說明書(包括任何附加權利要求、摘要和附圖)中公開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別敘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類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換。即,除非特別敘述,每個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類似特征中的一個例子而已。
如圖1-3所示,本發(fā)明的一種橋梁設施,包括柱體1,所述柱體1中設置有容腔11,所述柱體1右端面設置有取拿槽12,所述取拿槽12與所述容腔11之間設置有通連的穿線孔16,所述取拿槽12上端壁中設置有卡持槽5,所述容腔11上端壁中固定安裝有第一電動機21,所述第一電動機21上連接有轉銷軸22,所述轉銷軸22下端可旋動地安裝在所述容腔11下端壁中,且所述轉銷軸22上固定安裝有卷線盤24,所述卷線盤24上盤設有纜線25,所述纜線25的尾部穿進所述穿線孔16并固定安裝有插電板26,所述插電板26安裝在所述卡持槽5中,所述柱體1中還設置有位于所述容腔11下方且上下延展的滑移槽13,所述轉銷軸22中設置有通口朝向所述滑移槽13的安置槽,所述安置槽中固定安裝有插電桿23,所述插電桿23下端穿進到所述滑移槽13中,所述纜線25的頂端251穿進到所述安置槽中并與所述插電桿23固定連接,所述滑移槽13中可上下滑移地安裝有滑移塊34,所述滑移塊34上端面中設置有與所述插電桿23配合的插電槽35,所述滑移塊34上端面左右兩側互稱設置有滑移臂37,所述滑移槽13上端壁中左右互稱設置有通連所述容腔11且與所述滑移臂37配合連接的通連槽14,所述滑移槽13底壁中還固定安裝有驅動所述滑移塊34上下滑移的升降裝置,所述柱體1內底部設有配重槽,所述配重槽內配合安裝有配重塊101,通過所述配重塊101的配重可增加所述柱體1的底重,從而防止傾倒現(xiàn)象的發(fā)生。
有益地,所述升降裝置包括固定安裝在滑移槽13底壁中的第二電動機31以及固定安裝在所述第二電動機31上的螺形桿32,所述滑移塊34下端面中設置有螺形孔33,所述螺形桿32與所述螺形孔33配合連接。
有益地,所述插電槽35中安裝有插電片36,所述插電片36與市電連接。
有益地,所述滑移臂37朝向所述卷線盤24的端面上固定安裝有摩合片38,且所述摩合片38到所述卷線盤24底部的隔距等于所述滑移塊34上端壁到所述滑移槽13頂壁的隔距,從而所述滑移塊34向上滑動至最頂端時,所述摩合片38與所述卷線盤24底部接觸。
有益地,所述容腔11右端壁中設置有與所述穿線孔16通連的斗狀區(qū)17,從而可避免所述纜線25在伸出和縮回時劃傷。
有益地,所述插電板26一側固定安裝有拉手261,所述拉手261內側端壁中安裝有正向旋鈕262和反向旋鈕263,所述正向旋鈕262和反向旋鈕263均與所述第一電動機21連接,當按壓下所述正向旋鈕262時,所述正向旋鈕262控制所述第一電動機21正轉對纜線25進行放線;當按壓下所述反向旋鈕263時,所述反向旋鈕263控制所述第一電動機21反轉對纜線25進行收線。
有益地,所述插電桿23底部設置為球狀,從而方便與所述插電槽35配合。
初始狀態(tài)時,所述滑移塊34位于所述滑移槽13底部,所述插電桿23未與所述插電槽35配合,所述滑移臂37位于所述滑移槽13中而未穿進到所述容腔11中,所述纜線25卷收在所述卷線盤24上,而所述插電板26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插掛在所述卡持槽5中;
供電插接時,將所述插電板26從所述卡持槽5中取下,并按壓下所述正向旋鈕262,所述正向旋鈕262控制所述第一電動機21正轉,所述第一電動機21可帶動所述轉銷軸22轉動,所述轉銷軸22可帶動所述卷線盤24轉動并對纜線25進行放線,當所述纜線25調整到合適的長度并通過插電板26與電氣化維護設備插接頭插接后,松開所述正向旋鈕262,所述第一電動機21停止轉動,而后使所述第二電動機31運行,所述第二電動機31帶動所述螺形桿32轉動,所述螺形桿32可驅動所述滑移塊34向上滑動,所述滑移塊34向上滑動至最頂端時,所述插電桿23下端插入到所述插電槽35中并與所述插電片36接觸,從而使所述插電桿23通電,由于所述纜線25與所述插電桿23固定連接,因此,所述纜線25將電力通向電氣化維護設備,與此同時,所述滑移臂37穿進到所述容腔11中且所述摩合片38與所述卷線盤24底部相抵,從而可防止所述卷線盤24轉動,由此可使所述纜線25的伸出長度保持固定;
供電完畢后,使所述第二電動機31運行,所述第二電動機31可驅動所述滑移塊34向下滑動而使所述插電桿23與所述插電槽35脫離配合,從而使所述纜線25斷電,而后按壓下所述反向旋鈕263時,所述反向旋鈕263控制所述第一電動機21反轉,所述第一電動機21可帶動所述卷線盤24反向轉動而對纜線25進行收線,當所述插電板26縮回至所述取拿槽12后,松開所述反向旋鈕263,并將所述插電板26插入到所述卡持槽5中。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發(fā)明裝置在初始狀態(tài)時,滑移塊位于滑移槽底部,插電桿未與插電槽配合,從而可使纜線以及插電板斷電,而纜線卷收在卷線盤上,而插電板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插掛在卡持槽中,從而纜線被收縮在所述容腔中而未伸出于柱體;
供電插接時,將插電板從卡持槽中取下,并按壓下正向旋鈕,正向旋鈕控制第一電動機正轉,第一電動機可可帶動卷線盤轉動并對纜線進行放線,當纜線調整到合適的長度并插接到電氣化維護設備上后,松開正向旋鈕,第一電動機停止轉動,而后使第二電動機運行,第二電動機可驅動滑移塊向上滑動,滑移塊向上滑動至最頂端時,插電桿下端插入到插電槽中并與插電片接觸,從而使纜線通電并將電力通向電氣化維護設備,與此同時,滑移臂穿進到容腔中且摩合片與卷線盤底部相抵,從而可防止卷線盤轉動,由此可使纜線的伸出長度保持固定;
供電完畢后,使第二電動機運行,第二電動機可驅動滑移塊向下滑動而使插電桿與插電槽脫離配合,從而使纜線斷電,而后按壓下反向旋鈕時,反向旋鈕控制第一電動機反轉,第一電動機可帶動卷線盤反向轉動而對纜線進行收線,當插電板縮回至取拿槽后,松開反向旋鈕,并將插電板插入到卡持槽中;
本發(fā)明裝置在不使用時可將纜線進行卷收,從而防止纜線露出于柱體被行人踩踏,也可避免纜線絆倒過往行人,而其在不使用時以及收線和放線的過程中,纜線始終保持斷電狀態(tài),從而可使用電安全,而調整到合適長度后纜線被固定且通電,本發(fā)明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運行穩(wěn)定。
以上所述,僅為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經(jīng)過創(chuàng)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