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電源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模塊電源的插頭及連接器。
背景技術:
在某些需要較大功率的電路中,需將多個模塊電源并聯(lián)至母線以擴展功率。目前,多個模塊電源往往通過插頭插座的插接方式并聯(lián)至母線。
然而,對于現(xiàn)有的插頭,當插頭中的端子插入或拔出插座時,由于端子和插座中觸點的距離較近,很容易產(chǎn)生空氣擊穿,端子、觸點與模塊電源內(nèi)部的電容形成低阻抗的充電回路,此時電流較大,容易使得端子之間發(fā)生打火,導致端子發(fā)生氧化,甚至出現(xiàn)端子損壞,使得模塊電源無法正常工作。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模塊電源的插頭及連接器,解決插頭插入或拔出插座的過程中插頭的端子之間容易出現(xiàn)打火的問題。
第一方面,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模塊電源的插頭,包括:
插頭本體,包括插入端;
第一電極端子,設置在所述插頭本體表面上;
第二電極端子,設置在所述插頭本體表面上,且包括第一接觸端子和第二接觸端子;
限流元件,連接于所述第一接觸端子和第二接觸端子之間;
其中,所述第一接觸端子位于所述第二接觸端子和第一電極端子之間,且所述插入端至所述第二接觸端子、第一電極端子的距離均小于所述插入端至所述第一接觸端子的距離。
第二方面,本發(fā)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模塊電源的連接器,包括插座和插頭;所述插座包括第一接觸電極、第二接觸電極和第三接觸電極,所述第一接觸電極與電源的第一電極連接,所述第二接觸電極和第三接觸電極均與所述電源的第二電極連接;所述插座用于與所述插頭配合使用以使得所述電源向所述模塊電源提供電能;其中所述插頭為本發(fā)明提供的任意一種模塊電源的插頭。
本發(fā)明實施例通過在插頭本體的表面上設置第一電極端子和第二電極端子,其中,所述第二電極端子包括第一接觸端子和第二接觸端子;所述第一接觸端子和第二接觸端子通過所述限流元件連接,所述第一接觸端子位于所述第二接觸端子和第一電極端子之間,且所述插入端至所述第二接觸端子、第一電極端子的距離均小于所述插入端至所述第一接觸端子的距離。當插頭插入插座時,第一電極端子先與第一接觸端子或第二接觸端子、限流元件以及模塊電源體內(nèi)的電容形成充電回路,避免充電回路中電流過大而引起端子間發(fā)生打火現(xiàn)象,進而避免端子發(fā)生氧化,提高模塊電源的插頭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模塊電源的連接器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連接器沿A-A方向的截面示意圖;
圖3是圖1所示連接器沿A-A方向的另一截面示意圖;
圖4是圖1所示連接器沿A-A方向的又一截面示意圖;
圖5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模塊電源的插頭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6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模塊電源的插頭的另一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7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模塊電源的插頭的又一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本發(fā)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內(nèi)」、「外」、「側面」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以說明及理解本發(fā)明,而非用以限制本發(fā)明。
在圖1至圖7中,結構相似或相同的結構是以相同標號表示。
請參閱圖1,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模塊電源的連接器。該連接器包括插頭10和插座20,其中,插頭10包括插頭本體11、第一電極端子12、第二電極端子13和限流元件14;插座20包括第一接觸電極21、第二接觸電極22和第三接觸電極23。
如圖1所示,第一接觸電極21、第二接觸電極22和第三接觸電極23的一端用于與插頭10接觸,另一端分別與電源的正負極連接。具體地,第一接觸電極21連接電源的第一電極,第二接觸電極22和第三接觸電極23連接電源的第二電極。在本實施例中,電源的第一電極為負極性,第二電極為正極性。
在本實施例中,請參閱圖2所示,圖2為圖1所示連接器沿A-A方向的截面示意圖。第一接觸電極21包括第一觸點211,該第一觸點211用于與插頭10中的第一電極端子12接觸,以使得第一電極端子12可以與電源的第一電極導通。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接觸電極22和第三接觸電極23的結構與第一接觸電極21的結構相同。另外,第一接觸電極21、第二接觸電極22和第三接觸電極23的具體結構不局限于圖2所示的結構,在此不做具體限制。
如圖1所示,插頭本體11包括預插入部111和承載部112,其中預插入部111的一端為插入端110。在本實施例中,預插入部111與承載部112為一體結構,且預插入部111比承載部112更靠近插座20。
也就是說,當插頭10插入插座20中時,預插入部111先于承載部112與插座20中的觸點接觸,以形成插入阻力,便于用戶感知插頭10插入情況。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實施例中,插頭本體11也可以不包括預插入部111,此時插入端110為承載部112的一端。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電極端子12和第二電極端子13設置在插頭本體11的表面上。具體地,第一電極端子12和第二電極端子13呈長方形且相互平行地設置在插頭本體11的承載部112的表面上。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電極端子12和第二電極端子13的形狀不局限于圖1所述的情況,可以根據(jù)實際需求進行設計。
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電極端子13包括第一接觸端子131和第二接觸端子132。第一接觸端子131和第二接觸端子132的遠離插座20一端通過限流元件14連接。第一接觸端子131位于第二接觸端子132和第一電極端子12之間。
在本實施例中,插入端110至第二接觸端子132、第一電極端子12的距離均小于插入端110至第一接觸端子131的距離。
具體地,如圖1所示,插入端110至第一電極端子12的距離值為D1,插入端110至第一接觸端子131的距離值為D2,插入端110至第二接觸端子132的距離值為D3,且D1、D3和D2的數(shù)值依次小于。也就是說,插入端110至第一電極端子12的距離小于插入端110至第二接觸端子132的距離,插入端110至第二接觸端子132的距離小于插入端110至第一接觸端子131的距離。
在本實施例中,當插頭10插入插座20時,第一電極端子12與第一接觸電極21接觸,第一接觸端子131與第二接觸電極22接觸,第二接觸端子132與第三接觸電極23接觸。也就是說,第一電極端子12為負極性,第二電極端子13為正極性。這樣,當插頭10插入插座20時,第一電極端子12首先與第一接觸電極21接觸,然后是第二接觸端子132與第三接觸電極23接觸,可以保證電路中電流可以按照預期路徑回流。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實施例中,插入端110至第一電極端子12的距離還可以與插入端110至第二接觸端子132的距離相同?;蛘卟迦攵?10至第一電極端子12的距離大于插入端110至第二接觸端子132的距離,在此不做具體限制。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電極端子12和第二電極端子13設置在插頭本體11的一個表面上。請參閱圖2和圖3所示,圖2和圖3分別為圖1所示連接器沿A-A方向的兩種截面示意圖。
在圖2中,插座20中第一接觸電極21中的觸點的個數(shù)為一個,該第一觸點211與插頭10中的第一電極端子12相接觸。在圖3中,插座20中第一接觸電極21中的觸點的個數(shù)為兩個,分別為第一觸點211和第二觸點212。其中,第一觸點211用于與插頭10中的第一電極端子12接觸,第二觸點212用于起到卡合固定等作用。
在另一實施例中,在插頭本體11的兩個相對的表面上均設有第一電極端子12和第二電極端子13。請參閱圖4,圖4為圖1所示連接器沿A-A方向的又一截面示意圖。第一電極端子12包括電性連接的第一電極上端子121和第一電極下端子122。其中,第一電極上端子121和第一電極下端子122設置在插頭本體11的兩個相對表面上。
由于第一接觸電極21中的第一觸點211和第二觸點212的電極性相同,此時第一電極上端子121和第一電極下端子122可以通過過孔123電連接。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電極上端子121和第一電極下端子122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連接,比如通過導線連接等,在此不做具體限制。另外,過孔123的個數(shù)以及形狀不局限于圖4所示的情況,可以根據(jù)實際需求進行設置。
可以理解的是,結合圖4所示的第一電極端子12的結構以及上述對第一電極端子12的描述,可以很容易地得出第二電極端子13中第一接觸端子131和第二接觸端子132的具體結構,即第一接觸端子131包括電性連接的第一接觸上端子和第一接觸下端子,第二接觸端子132包括電性連接的第二接觸上端子和第二接觸下端子。第一接觸上端子和第一接觸下端子設置在插頭本體11的兩個相對表面上,第二接觸上端子和第二接觸下端子設置在插頭本體11的兩個相對表面上。同時,第一接觸上端子和第一接觸下端子、第二接觸上端子和第二接觸下端子也都通過過孔連接。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電極上端子121和第一電極下端子122的尺寸相同,相應地,第一接觸上端子和第一接觸下端子的尺寸相同,第二接觸上端子和第二接觸下端子的尺寸也相同。
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電極上端子121和第一電極下端子122的尺寸可以不相同,第一接觸上端子和第一接觸下端子的尺寸可以不相同,第二接觸上端子和第二接觸下端子的尺寸可以不相同,在此不做具體限制。
需要說明的是,在其它實施例中,插頭10的具體結構不局限于上述情況,插頭10還可以包括負載、電容等其它器件,也就是說,將插頭10與模塊電源制作在一起。
譬如,請參閱圖5,圖5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模塊電源的插頭的俯視結構示意圖。插頭10還包括負載30和電容C。對應地,插頭本體11還包括負載部113。負載部113用于放置限流元件14、負載30和電容C。
需要說明的是,在其他實施例中,限流元件14也可以放置在承載部112上,在此不做具體限制。
負載30與電容C并聯(lián)后連接在第一電極端子12和第一接觸端子131之間。當插頭10插入至插座20中時,第一電極端子12先與第一接觸電極21接觸,然后是第二接觸端子132與第三接觸電極23接觸,這樣電源通過第二接觸端子132和第一電極端子12與限流元件14和電容C形成充電回路。由于限流元件14的存在,使得整個充電回路的電流不會很大,這樣第一電極端子12和第二接觸端子132之間就不會發(fā)生打火現(xiàn)象,進而也不會對第一電極端子12和第二接觸端子132產(chǎn)生損壞。
當插頭10進一步插入至插座20中時,此時第一接觸端子131與第二接觸電極22接觸。這樣,限流元件14就會被短路掉,模塊電源中的負載和電容C可以正常工作,也就是說,限流元件14不會增加模塊電源的損耗。
在本實施例中,限流元件14可以為一個電阻元件,也可以為其他可以起到限流作用的元件或者電路結構,在此不做具體限制。
另外,插頭本體11的形狀也不局限于圖5所示的情況。譬如,如圖6和圖7所示,插頭本體11呈“T”型或“L”型。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插頭本體11的形狀還可以為其他種情況,根據(jù)模塊電源內(nèi)部電路復雜情況等進行設計,在此不對插頭本體11的形狀進行限制。
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第一電極端子12和第二電極端子13均為金手指,插頭本體11為印刷式電路板。第一電極端子12和第二電極端子13通過沉積法等方式鋪設在插頭本體11上。當然,第一電極端子12和第二電極端子13也可以為金屬針等,插頭本體11也可以為其他絕緣性的基板,在此不做具體限制。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電極端子12和第二電極端子13的寬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同時,第一電極端子12和第二電極端子13的具體寬度可以根據(jù)實際對電流的需求進行設計,在此不做具體限制。
另外,第一電極端子12、第一接觸端子131和第二接觸端子132與插入端110的距離可以根據(jù)實際需求進行調整,在此不做具體限制。
本實施例中的模塊電源的連接器,其包括插座20和本發(fā)明提供的模塊電源的插頭10。該插頭10通過在插頭本體11的表面上設置第一電極端子12和第二電極端子13,其中,第二電極端子13包括第一接觸端子131和第二接觸端子132。第一接觸端子131和第二接觸端子132通過限流元件14連接,所述第一接觸端子位于所述第二接觸端子和第一電極端子之間,且所述插入端至所述第二接觸端子、第一電極端子的距離均小于所述插入端至所述第一接觸端子的距離。這樣,當插頭10插入插座20時,第一電極端子12先與第一接觸端子131或第二接觸端子132、限流元件14以及模塊電源體內(nèi)的電容C形成充電回路,避免充電回路中電流過大而引起端子間發(fā)生打火現(xiàn)象,進而避免端子發(fā)生氧化,提高模塊電源的插頭的使用壽命。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fā)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nèi),可輕易想到各種等效的修改或替換,這些修改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應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