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控溫裝置,尤其涉及用于電池領域的控溫裝置。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電池由磷酸鐵鋰、錳酸鋰、三元材料等眾多新型高能量密度組成。其中溫度對電池性能及壽命有著重大的影響,根據(jù)現(xiàn)有資料及應用案例表明,動力電池使用環(huán)境溫度控制在0℃-25℃對充分發(fā)揮電池性能最為有利;電池環(huán)境溫度過高,電池內部散熱不夠充分,將導致電解液分解,電池隔膜加速老化,最終致使電池壽命嚴重衰減,嚴重情況下可能引起電池燃燒或爆炸;電池環(huán)境溫度過低,則電池內阻增加,電池的性能下降,實際可用容量將大幅衰減,充電可能產生析鋰現(xiàn)象,引起爆炸。
一般的電池控溫裝置利用隔熱板將箱體分隔成多個容納空間,一個或一個以上的電池放置于同一容納空間內,且在所述容納空間的兩端開設于外界連通的通風孔,利用風扇輸送氣流至容納空間內;各容納空間之間互不連通,氣流只通過通風孔進入容納空間內,容易造成氣流流動不充分,不能有效的調節(jié)部分電池的溫度;同時,氣流流動的空間較大,不利于保溫,且同一容納空間內的電池之間沒有隔熱板,熱氣易在電池之間進行傳導,不利于隔熱。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池控溫裝置,其能有效地調節(jié)電池的溫度,且隔熱保溫效果較好。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
電池控溫裝置,包括箱體、送風裝置、多塊第一隔熱板和多塊第二隔熱板;箱體開設有置物槽;第一隔熱板安裝于置物槽內,且各第一隔熱板沿置物槽寬度方向依次間隔平行排列并將置物槽分隔成多個容納空間;每個容納空間設置有與置物槽寬度方向平行的第二隔熱板,每個容納空間被第二隔熱板分隔成至少兩個容納室;所述容納室用于安放單個電池;各第一隔熱板上均開設有第一通風口;各第二隔熱板上均開設有第二通風口;箱體上開設有與置物槽連通的通風孔;送風裝置安裝于箱體上,所述送風裝置用于選擇性地向置物槽輸送冷氣或熱氣。
優(yōu)選的,第一隔熱板的數(shù)量為三塊,且所述三塊第一隔熱板將所述置物槽分隔成四個所述容納空間;第二隔熱板數(shù)量為四塊,所述四塊第二隔熱板分別一一對應安裝于四個所述容納空間的中部,各第二隔熱板將每個所述容納空間分隔成兩個所述容納室。
優(yōu)選的,所述送風裝置安裝于箱體的其中一側上;各所述第一隔熱板靠近送風裝置的一側均設有所述第一通風口。
優(yōu)選的,所述送風裝置位于所述箱體外并位于所述箱體一側的中部。
優(yōu)選的,所述電池控溫裝置還包括控溫系統(tǒng)和溫度傳感器,溫度檢測器用于檢測置物槽的溫度,且溫度檢測器與控溫系統(tǒng)電性連接;控溫系統(tǒng)用于根據(jù)溫度傳感器所檢測到的溫度控制送風裝置輸送冷風或熱風。
優(yōu)選的,所述溫度傳感器安裝于所述置物槽的中部。
優(yōu)選的,所述電池控溫裝置還包括殼體,殼體開設有置物腔,且所述殼體開設有與所述置物腔連通的排風口;排風口處安裝有閥門;所述控溫系統(tǒng)還用于在控溫系統(tǒng)控制送風裝置輸送冷風時打開閥門,在控制系統(tǒng)控制送風裝置輸送熱風時關閉閥門;所述箱體和所述送風裝置均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裝在所述置物腔內;所述置物槽通過所述通風孔與所述置物腔連通。
相比現(xiàn)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通過在第一隔熱板和第二隔熱板上分別開設第一通風口和第二通風口,將各容納室更好地連通,使進入置物腔內的氣流能充分的流動到各個容納室內,確保每個電池均能得到有效的降溫或升溫,進而提高電池的性能和使用壽命,也提高了電池使用的安全性;同時,第二隔熱板將容納空間分隔成多個容納室,減少氣流流動的空間,同時使各電池安放在獨立的空間內,能有效的阻止相鄰電池之間熱量的傳導,提高保溫和隔熱效果;節(jié)約能源,降低成本;同時,本電池控溫裝置通過溫度傳感器檢測置物槽溫度并反饋至控溫系統(tǒng),之后通過控溫系統(tǒng)根據(jù)所檢測到的溫度控制送風裝置選擇性地輸送冷氣或熱氣,整個溫度調節(jié)過程實現(xiàn)全自動化,節(jié)省人工,節(jié)約成本;同時,能及時調節(jié)電池溫度,提高電池使用的安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電池控溫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殼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箱體;11、容納室;12、通風孔;12、通風孔;2、送風裝置;3、第一隔熱板;31、第一通風口;4、第二隔熱板;41、第二通風口;5、殼體;51、排風口;6、閥門。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如圖1-2所示,所示,電池控溫裝置,包括箱體1、送風裝置2、多塊第一隔熱板3和多塊第二隔熱板4;箱體1開設有置物槽;第一隔熱板3安裝于置物槽內,且各第一隔熱板3沿置物槽寬度方向依次間隔平行排列并將置物槽分隔成多個容納空間;每個容納空間設置有與置物槽寬度方向平行的第二隔熱板4,每個容納空間被第二隔熱板4分隔成至少兩個容納室11;所述容納室11用于安放單個電池;各第一隔熱板3上均開設有第一通風口31;各第二隔熱板4上均開設有第二通風口41;箱體1開設有與置物槽連通的通風孔12;送風裝置2安裝于箱體1上,所述送風裝置2用于選擇性地向置物槽輸送冷氣或熱氣,所述送風裝置2可采用風扇或空調等等。將電池安放在容納室11中,在感受到溫度過高是打開送風裝置2輸送冷風,冷風從進入容納室11,并通過各第一通風口31在相鄰的容納空間中流動,同時經(jīng)第二通風口41在相鄰的容納室11流動,最后通過通風口將熱氣散至外界,進而降低置物槽的整體環(huán)境溫度;本實用新型增大了氣流流動的空間,使氣流能在各個容納室11里面充分流動,進而確保每個電池都能得到有效的降溫或升溫;同時,第二隔熱板4將容納空間分隔成多個容納室11,減少氣流流動的空間,且每個電池單獨放 置,能有效的阻止相鄰電池之間熱量的傳導,起到保溫隔熱的效果。
為了滿足電壓的需求,一般都采用八塊電池配裝使用,本實施例中,第一隔熱板3數(shù)量為三塊,且所述三塊第一隔熱板3將所述置物槽分隔成四個所述容納空間;第二隔熱板4數(shù)量為四塊,所述四塊第二隔熱板4分別一一對應安裝于四個所述容納空間的中部,各第二隔熱板4將每個所述容納空間分隔成兩個所述容納室11,在滿足電壓需求的情況下可使八塊電池單獨放置,利于隔熱和保溫。
所述第一通風口31有三個,所述送風裝置2安裝于箱體1其中一側上;各所述第一隔熱板3靠近送風裝置2的一側均設有所述第一通風口31。在靠近送風裝置2的一側開設第一通風口31,有力風在四個容納室11中流動,進而是氣流充分流動;遠離送風裝置2的四個容納室11不開設通風口,利于將電池隔開,并阻止熱量互相傳遞,再確保送風裝置2能對電池充分降溫的情況下,提高保溫隔熱的效果,節(jié)省能源。
本實施例中,所述送風裝置2位于所述箱體1外并位于所述箱體1一側的中部,能使氣流均勻的傳送至四個容納室11內,進一步提高氣流傳動的全面性,使更有效的對電池進行降溫。
所述電池控溫裝置還包括控溫系統(tǒng)和溫度傳感器,溫度檢測器用于檢測置物槽的溫度,且溫度檢測器與控溫系統(tǒng)電性連接;控溫系統(tǒng)用于根據(jù)溫度傳感器所檢測到的溫度控制送風裝置2輸送冷風或熱風,利用溫度傳感器檢測置物槽環(huán)境溫度后反饋給控溫系統(tǒng),在所檢測到的溫度高于預設值時,控制送風裝置2輸送冷氣;在所檢測到的 溫度低于預設值時,控制送風裝置2輸送熱氣;整個過程實現(xiàn)自動化,能更準確的判斷電池溫度,使電池溫度得到更好的控制,同時,節(jié)省人力,降低成本。
優(yōu)選的,所述溫度傳感器安裝于所述置物槽的中部,能更準確的檢測到置物槽環(huán)境溫度,及時反饋并控制溫度,提高電池的安全性。
所述電池控溫裝置還包括殼體5,殼體5開設有置物腔,且所述殼體5開設有與所述置物腔連通的排風口51;排風口51處安裝有閥門6;所述控溫系統(tǒng)還用于在控溫系統(tǒng)控制送風裝置2輸送冷風時打開閥門6,在控制系統(tǒng)控制送風裝置2輸送熱風時關閉閥門6;所述箱體1和所述送風裝置2均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裝在所述置物腔內;所述置物槽通過所述通風孔12與所述置物腔連通。保護箱體1不被外力破壞,同時,進一步提供一個保溫的空間;在溫度傳感器檢測到的溫度高于預設值時,控制系統(tǒng)控制送風裝置2輸送冷氣,同時打開閥門6,使箱體1與外界形成對流,冷氣對電池進行降溫之后能從排風口51中排出;在溫度傳感器檢測到的溫度低于預設值時,控制系統(tǒng)控制送風裝置2輸送熱氣,同時關閉閥門6,使箱體1置于一個密閉的空間內,有利于熱氣的保存。
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可根據(jù)以上描述的技術方案以及構思,做出其它各種相應的改變以及形變,而所有的這些改變以及形變都應所述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