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具有多個電線的多芯線纜。
背景技術:
專利文獻1公開的是涉及用于電梯線纜的扁平線纜的發(fā)明,該扁平線纜是將3組6根線纜芯和在該線纜芯的各組之間配置的2根加強用線排列為一列,將它們周圍用乙烯樹脂等護套包覆的結(jié)構。在護套中在沿著加強用線的位置,形成有為了實施末端處理等的槽(缺口)。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8-339725號公報
作為不是簡單的圓型線纜的不規(guī)則形狀的多芯線纜,存在如在上述的專利文獻1中公開所示的扁平線纜的例子,但通常是為了僅輸送電力或發(fā)送單一的信號等的目的而使用的簡單的構造。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芯線纜,該多芯線纜能夠發(fā)送多個信號,而且較薄且能夠承受扭轉(zhuǎn)。
本發(fā)明的多芯線纜具有多根芯電線,在該多芯線纜中,形成多個將所述多根芯電線捆束而成的電線束,該多個電線束的直徑相互實質(zhì)上相等,隔開一定的間隔而并列的所述多個電線束彼此一體地被外皮覆蓋,在所述外皮中,在所述多個電線束之間的部分沿所述多芯線纜的長度方向設置有彼此相對的一對缺口,所述外皮的外表面形成為由設置有所述一對缺口的面夾著的部分成為圓弧狀,所述多個電線束中的一個電線束所包含的芯電線的絞合方向、和與所述一個電線束相鄰的其他電線束所包含的芯電線的絞合方向是相反方向。
發(fā)明的效果
根據(jù)本發(fā)明,能夠提供一種多芯線纜,該多芯線纜能夠發(fā)送多個信號,而且較薄且能夠承受扭轉(zhuǎn)。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多芯線纜的一個例子的剖視圖。
標號的說明
1:多芯線纜 10:第一電線束 11~14:芯電線 15:按壓卷繞部 16:屏蔽層 20:第二電線束 21、22:芯電線 25:按壓卷繞部 26:屏蔽層 30:外皮 31:缺口。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說明]
首先,列舉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內(nèi)容。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多芯線纜,(1)具有多根芯電線,在該多芯線纜中,形成多個將所述多根芯電線捆束而成的電線束,該多個電線束的直徑相互實質(zhì)上相等,隔開一定的間隔而并列的所述多個電線束彼此一體地被外皮覆蓋,在所述外皮中,在所述多個電線束之間的部分沿所述多芯線纜的長度方向設置有彼此相對的一對缺口,所述外皮的外表面形成為由設置有所述一對缺口的面夾著的部分成為圓弧狀,所述多個電線束中的一個電線束所包含的芯電線的絞合方向、和與所述一個電線束相鄰的其他電線束所包含的芯電線的絞合方向是相反方向。
在本發(fā)明的多芯線纜中,通過形成多個電線束而并列,從而與設為一束的結(jié)構相比能夠?qū)⒕€纜變薄,扭轉(zhuǎn)性優(yōu)異。另外,有時在分體設置的電線束安裝相互獨立的連接器,在該情況下,要求在線纜的端部將外皮割開,以每個電線束為單位進行分開,根據(jù)本結(jié)構,通過設置缺口,從而能夠在線纜的端部將外皮割開。而且,通過將線纜的外皮的側(cè)面設為沿著電線束的形狀,從而能夠?qū)⑼馄ぷ兊梅浅1?,將線纜變輕。另外,外皮的邊緣不會發(fā)生缺失。
(2)優(yōu)選為,各電線束所包含的所述多根芯電線的絞合間距為大于或等于所述各電線束的外徑的13倍而小于或等于23倍。根據(jù)該結(jié)構,能夠提供不易斷線而機械特性優(yōu)異的多芯線纜。
(3)優(yōu)選為,所述多個電線束中的一個電線束所包含的芯電線的數(shù)量、粗細及構造中的至少一者、和與所述一個電線束相鄰的其他電線束所包含的芯電線不同。(4)優(yōu)選為,在各電線束中混合地包含有粗細及構造不同的芯電線。根據(jù)這些結(jié)構,能夠在多芯線纜的每個電線束安裝連接器。
(5)優(yōu)選為,以在各電線束的周圍橫向卷繞金屬細線的狀態(tài),將所述各電線束屏蔽。根據(jù)該結(jié)構,能夠提供可維持細徑化,并且柔軟性優(yōu)異的多芯線纜。
(6)優(yōu)選為,所述多個電線束中的一個電線束以在其周圍橫向卷繞有金屬細線的狀態(tài)被屏蔽,另一個電線束以在其周圍編織有金屬細線的狀態(tài)被屏蔽。通過對應于各電線束所包含的電線種類而選擇屏蔽方法,從而能夠提供實際使用時的機械特性優(yōu)異的多芯線纜。
(7)優(yōu)選為,橫向卷繞所述金屬細線時的橫向卷繞間距為大于或等于各電線束的外徑的5倍而小于或等于7倍。根據(jù)該結(jié)構,能夠提供不易斷線,機械特性優(yōu)異的多芯線纜。
[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詳細內(nèi)容]
下面,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所涉及的多芯線纜的實施方式的例子進行說明。圖1是本實施方式的多芯線纜的剖視圖。
如圖1所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多芯線纜1具有多個電線束(在這里是第一電線束10及第二電線束20)。
第一電線束10包含有信號線、絕緣電線、同軸電線、對絞線等不同的線種類的芯電線。如圖1所示,在第一電線束10中,包含有粗細及構造不同的芯電線11~14(例如,USB(Universal Serial Bus)插頭連接用的芯電線11或AUX(Auxiliary)插頭連接用的芯電線13)。
多根芯電線11~14以在多芯線纜1的剖面中一部分的芯電線形成具有外切圓的形狀的方式配置而被捆束。例如,在圖1中,在芯電線11~14中,芯電線11及12配置在內(nèi)側(cè),并且在其周圍芯電線13及14配置在同一圓周上。如上所示配置的芯電線11~14集束為其集束方向(絞合方向)C1如圖1所示成為逆時針方向。
另外,第一電線束10所包含的多根芯電線11~14集束為,其絞合間距成為大于或等于第一電線束10(不包含后面記述的按壓卷繞部15及屏蔽層16)的外徑D1的13倍而小于或等于23倍。在這里,絞合間距是指,沿著多芯線纜1的軸方向,一根芯電線旋轉(zhuǎn)一周的期間行進的距離。例如,在第一電線束的外徑D1為1.5mm的情況下,芯電線11~14的絞合間距優(yōu)選為20~35mm左右。如果絞合間距小于外徑D1的13倍,則需要的芯電線11~14變長而成本及重量增大,并且在電線束10的細徑化及彎曲性方面并不優(yōu)選。另一方面,如果絞合間距大于外徑D1的23倍,則由于芯電線11~14浮動等情況,有可能發(fā)生芯電線11~14(特別是絕緣電線)的扭結(jié)。因此,通過將芯電線11~14相對于第一電線束10的外徑D1的絞合間距設為上述范圍,從而能夠以維持細徑、良好的彎曲性的狀態(tài),防止由多芯線纜1的實際使用時的復雜的移動導致的芯電線11~14的斷線。
在多根芯電線11~14以具有呈外切圓的形狀的方式配置的被捆束而成的第一電線束10的周圍,例如按壓帶以螺旋狀卷繞,從而形成按壓卷繞部15。作為構成按壓卷繞部15的按壓帶,優(yōu)選例如使用樹脂(PET)帶。此外,替代使用作為按壓卷繞部15的樹脂帶,也可以將金屬樹脂帶卷繞在電線束的周圍而使其具有作為后面記述的屏蔽層16的功能。
卷繞在第一電線束10的周圍的按壓卷繞部15的周圍被屏蔽層16覆蓋。屏蔽層16是通過將例如金屬細線以橫向卷繞而在按壓卷繞部15的周圍卷繞而形成的。在該屏蔽層16中,將金屬細線橫向卷繞時的橫向卷繞間距優(yōu)選設為大于或等于第一電線束10的外徑D1的5倍而小于或等于7倍。在這里,橫向卷繞間距是指,沿著多芯線纜1的軸方向,一根金屬細線旋轉(zhuǎn)一周的期間行進的距離。例如,在第一電線束的外徑D1為1.5mm的情況下,屏蔽層16的橫向卷繞間距優(yōu)選為7.5~10.5mm左右。如果橫向卷繞間距小于外徑D1的5倍,則需要的金屬細線變長而成本及重量增大,并且在多芯線纜1的細徑化及彎曲性方面并不優(yōu)選。另一方面,如果橫向卷繞間距大于外徑D1的7倍,則在實際使用時由于金屬細線斷線而導致引發(fā)芯電線11~14的斷線的可能性高。因此,通過將金屬細線(屏蔽層16)相對于第一電線束10的外徑D1的橫向卷繞間距設為上述范圍,從而能夠以維持細徑、良好的彎曲性的狀態(tài),防止芯電線11~14、金屬細線的斷線。此外,屏蔽層16可以是以卷繞金屬樹脂帶的方式而形成的,也可以是以將金屬細線作為基線進行編織的方式而形成的。
第二電線束20包含有信號線、絕緣電線、同軸電線、對絞線等不同的線種類的芯電線。如圖1所示,在第二電線束20中,包含有粗細及構造不同的芯電線21、22(例如,HDMI(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注冊商標)插頭用的芯電線)。
多根芯電線21、22以在多芯線纜1的剖面中一部分的芯電線形成具有外切圓的形狀的方式配置而被捆束。例如,在圖1中,在芯電線21、22中,芯電線21配置在內(nèi)側(cè),并且在其周圍芯電線22配置在同一圓周上。如上所示配置的芯電線21、22集束為其集束方向(絞合方向)C2如圖1所示成為與第一電線束10的集束方向(絞合方向)C1相反的方向(順時針方向)。
第二電線束20(不包含后面記述的按壓卷繞部25及屏蔽層26)的外徑D2實質(zhì)上與第一電線束10的外徑D1相等。另外,第二電線束20所包含的多根芯電線21、22集束為,其絞合間距成為大于或等于第二電線束20(不包含后面記述的按壓卷繞部25及屏蔽層26)的外徑D2的13倍而小于或等于23倍。通過將芯電線21、22相對于第二電線束20的外徑D2的絞合間距設為上述范圍,從而能夠以維持細徑的狀態(tài),防止由多芯線纜1的實際使用時的復雜的移動導致的芯電線21、22的斷線。
在多根芯電線21、22以具有呈外切圓的形狀的方式配置的被捆束而成的第二電線束20的周圍,例如按壓帶以螺旋狀卷繞,從而形成按壓卷繞部25。作為按壓卷繞部25,能夠使用與覆蓋第一電線束10的按壓卷繞部15相同的樹脂帶(金屬樹脂帶),但也可以使用不同種類的按壓帶。
卷繞在第二電線束20的周圍的按壓卷繞部25的周圍被屏蔽層26覆蓋。覆蓋按壓卷繞部25的屏蔽層26是通過將金屬細線以橫向卷繞而在按壓卷繞部25的周圍卷繞而形成的。在該屏蔽層26中,將金屬細線橫向卷繞時的橫向卷繞間距優(yōu)選設為大于或等于第二電線束20的外徑D2的5倍而小于或等于7倍。由此,能夠以維持細徑、良好的彎曲性的狀態(tài),防止芯電線21、22、金屬細線的斷線。此外,第二電線束20的周圍的屏蔽層26也可以是將編織金屬細線而成的編織件包覆在按壓卷繞部25的周圍而形成的。通過采用金屬細線的編織件,從而能夠形成機械強度優(yōu)異的屏蔽層26。也可以將第一電線束10的屏蔽層16和第二電線束20的屏蔽層26設為不同種類的屏蔽層。
被按壓卷繞部15及屏蔽層16覆蓋的第一電線束10、和被按壓卷繞部25及屏蔽層26覆蓋的第二電線束20相互隔開一定的間隔而并列配置,其周圍被外皮30集中包覆。外皮30能夠由聚氯乙烯(PVC)、聚氨酯、硅酮等樹脂材料形成。在外皮30中在第一電線束10和第二電線束20之間的部分,設置有沿著多芯線纜1的長度方向彼此相對的一對缺口(切口)31。通過該缺口31,良好地保持多芯線纜1的彎曲性、扭轉(zhuǎn)性。另外,有時在分體設置的電線束10、20安裝相互獨立的連接器,在該情況下,要求在多芯線纜1的端部將外皮30割開,以每個電線束為單位進行分開。為了應對該要求,本實施方式的多芯線纜1通過在外皮30設置缺口31,從而能夠在多芯線纜1的端部將外皮30割開。
另外,外皮30在其外表面處,將設置有一對缺口31的面設為上下面,將由該上下面夾著的面設為側(cè)面的情況下,該側(cè)面(由設置有一對缺口31的面夾著的部分)與圓形的電線束10、20的形狀匹配而形成為圓弧狀。通過將外皮30的側(cè)面設為沿著電線束10、20的形狀,從而能夠?qū)⑼馄?0變得非常薄,將多芯線纜1變輕。另外,外皮30的邊緣不會發(fā)生缺失。如上所述,制作出具有第一電線束10和第二電線束20的扁平的多芯線纜1。
如以上說明所示,通過將各自所包含的電線的線種類不同的第一電線束10和第二電線束20利用外皮30集中包覆而復合,從而能夠制作可發(fā)送HDMI信號、USB信號、AUX信號這樣的多個信號的多芯線纜1。通過將電線束10、20形成多個而并列,從而與設為一束相比能夠?qū)⒕€纜變薄,扭轉(zhuǎn)性優(yōu)異。另外,如圖所示,在多芯線纜1所包含的電線束為兩個(第一電線束10和第二電線束20)的情況下,能夠?qū)⒏餍倦娋€的集束方向設為左右對稱,從而能夠提供不易產(chǎn)生線彎曲傾向且機械特性優(yōu)異的多芯線纜1。而且,通過對應于各電線束10、20所包含的電線種類,選擇屏蔽層16、26的形成方法(橫向卷繞或者編織),從而能夠設為機械特性、屏蔽特性更優(yōu)異的多芯線纜1。
此外,在第一電線束10和第二電線束20各自所包含的芯電線的線種類、根數(shù)、配置等并不限定于圖示的例子。另外,電線束10、20的剖面形成為大致正圓狀,但也可以是橢圓狀或方形狀。
【實施例】
下面,對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說明的多芯線纜的實施例進行說明。作為例1(對比例)及例2(實施例),制作出圖1所示的形狀的多芯線纜。在捆束多根電線而形成的電線束(外徑1.5mm)的周圍作為按壓卷繞部而卷繞樹脂帶,在其周圍將金屬細線橫向卷繞配置而形成了屏蔽層。將兩個電線束并列而在其周圍擠出包覆聚氯乙烯而作為外皮。多芯線纜在圖1所示的形狀下,將與并列面平行的上下的表面設為平坦的面,電線束之間的部分設為從所述平坦的面朝向線纜之中使外皮凹陷的部分(缺口)。線纜的側(cè)面沿著電線束(剖面為圓形)而設為圓弧狀。各電線束的集束方向設為相反方向。在例1中,將各電線束所包含的電線的絞合間距設為40mm,將構成屏蔽層的金屬細線的橫向卷繞間距設為12mm(各電線束(兩束)均設為相同間距)。另一方面,例2是電線的絞合間距及金屬細線的橫向卷繞間距均小于例1的結(jié)構,將電線的絞合間距設為27mm,將金屬細線的橫向卷繞間距設為9mm(該例子也是設為各電線束(兩束)均是相同間距)。針對例1及例2的集束體,分別進行了扭轉(zhuǎn)試驗。扭轉(zhuǎn)試驗是將多芯線纜鉛垂地放置,將線纜的上下利用夾具把持。對夾具間的線纜施加了200g(2N)的張力的負載。將上方的夾具固定,將下方的夾具以±360度、30次/分鐘的速度進行扭轉(zhuǎn),測定出在多芯線纜的任意芯電線中發(fā)生斷線為止的次數(shù)。將其結(jié)果(平均值)在表1示出。
【表1】
如表1所示,能夠確認到在將電線的絞合間距及金屬細線的橫向卷繞間距設為比現(xiàn)有結(jié)構小的例2中,與例1相比大幅度地改善了扭轉(zhuǎn)試驗次數(shù)。
詳細且參照特定的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說明,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范圍的前提下進行各種變更或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