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半導體芯片制造工藝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平面型VDMOS器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縱向雙擴散場效應晶體管(VDMOS)是目前最常用的功率晶體管之一,其作為一種電壓控制型器件,通過柵極電壓信號控制溝道形成,從而控制源極和漏極電流導通。VDMOS兼具雙極晶體管和普通MOS器件的優(yōu)點。因此,不論是開關應用還是線性應用,VDMOS均是理想的功率器件。
在現有VDMOS的制造工藝中,VDMOS有源區(qū)的制作一般需要經過光刻、濕法腐蝕、干法刻蝕、離子注入和離子驅入等方法才能完成制作。其中,VDMOS的光刻處理分別發(fā)生在AA區(qū)、多晶層、源區(qū)、接觸孔以及金屬層的制作過程中,即VDMOS需要經過5次光刻的步驟才能完成制作。
現有VDMOS制作方法的制造工藝繁雜,制造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平面型VDMOS器件制作方法,用以解決現有制作方法中制造工藝繁雜,制造成本較高的問題。
本發(fā)明提供的平面型VDMOS器件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襯底,所述襯底表面上依次形成有柵氧化層,多晶硅層和第一氮化硅層;
去除預設的第一區(qū)域以外的所述柵氧化層,多晶硅層和第一氮化硅層,以保留位于所述第一區(qū)域內的所述柵氧化層,多晶硅層和第一氮化硅層;
在整個器件的表面形成第二氮化硅層,去除預設區(qū)域內的所述第二氮化硅層,保留位于所述柵氧化層,多晶硅層和第一氮化硅層側壁上的所述第二氮化硅層,形成柵極;
通過自對準注入,形成所述平面型VDMOS器件的體區(qū)和源區(qū);
通過刻蝕,去除位于預設的第二區(qū)域內的所述體區(qū)和源區(qū),保留位于所述柵極下方的所述體區(qū)和源區(qū),且刻蝕的深度大于所述體區(qū)的深度;
形成位于所述體區(qū)邊緣下方的緩沖區(qū);
在整個器件表面淀積介質層,去除預設的第三區(qū)域內的所述介質層,保留包圍部分所述緩沖區(qū)的所述介質層;
淀積金屬層,并完成所述金屬層的光刻及刻蝕,形成源極金屬。
本發(fā)明提供的平面型VDMOS器件制作方法,通過在襯底表面上依次形成柵氧化層、多晶硅層和第一氮化硅層,并將預設的第一區(qū)域以外的所述柵氧化層、多晶硅層和第一氮化硅層去除形成柵極;通過自對準注入的方式形成體區(qū)和源區(qū);并通過刻蝕的方法在所述體區(qū)邊緣的下方形成緩沖區(qū),最終通過淀積介質層、刻蝕、淀積金屬層的方式完成所述平面型VDMOS器件的制作,制作工藝較簡單,成本較低。并且,通過在體區(qū)下方引入緩沖區(qū),保證了器件的耐壓性的同時還降低了器件的導通電阻,降低了器件的功耗。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提供的平面型VDMOS器件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提供的襯底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去除預設的第一區(qū)域以外的柵氧化層、多晶硅層和第一氮化硅層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形成第二氮化硅層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形成柵極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形成體區(qū)和源區(qū)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形成緩沖區(qū)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淀積介質層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刻蝕介質層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10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二提供的平面型VDMOS器件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以下實施例將針對平面型VDMOS器件的有源區(qū)制作方法進行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提供的平面型VDMOS器件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所述的平面型VDMOS器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01、提供襯底,所述襯底表面上依次形成有柵氧化層,多晶硅層和第一氮化硅層。
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襯底由下而上依次包括N型襯底1和N型外延層2,所述N型外延層2的表面上依次形成有柵氧化層3、多晶硅層4和第一氮化硅層5。
步驟102、去除預設的第一區(qū)域以外的所述柵氧化層,多晶硅層和第一氮化硅層,以保留位于所述第一區(qū)域內的所述柵氧化層,多晶硅層和第一氮化硅層。
具體的,在所述第一氮化硅層5的表面上預先設置一第一區(qū)域6,在所述第一區(qū)域6上的所述第一氮化硅層5上形成光刻膠,在所述光刻膠的掩蔽下,對位于所述第一區(qū)域6以外的所述柵氧化層3,多晶硅層4和第一氮化硅層5進行刻蝕,在露出所述襯底N型外延層2的表面后停止刻蝕,去除所述光刻膠,經過刻蝕后的結構如圖3所示。
步驟103、在整個器件的表面形成第二氮化硅層,去除預設區(qū)域內的所述第二氮化硅層,保留位于所述柵氧化層,多晶硅層和第一氮化硅層側壁上的所述第二氮化硅層,形成柵極。
具體的,如圖4所示,在整個器件的表面上生成一層第二氮化硅層7,然后通過氮化硅回刻將位于所述N型外延層2表面上的,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區(qū)域6上的第一氮化硅層5表面上的所述第二氮化硅層7刻蝕掉,僅保留位于所述柵氧化層3,多晶硅層4和第一氮化硅層5側壁上的所述第二氮化硅層7,以將步驟102所形成的圖形保護起來形成柵極。形成柵極后的結構如 圖5所示。
步驟104、通過自對準注入,形成所述平面型VDMOS器件的體區(qū)和源區(qū)。
具體的,如圖6所示,對待形成所述體區(qū)的區(qū)域進行自對準P型雜質注入,并完成驅入形成第一P型注入層,以形成所述體區(qū)21;對待形成所述源區(qū)的區(qū)域進行自對準N+型雜質注入,并完成驅入形成第一N+型注入層,以形成所述源區(qū)22,所述體區(qū)21包圍所述源區(qū)22。
步驟105、通過刻蝕,去除位于預設的第二區(qū)域內的所述體區(qū)和源區(qū),保留位于所述柵極下方的所述體區(qū)和源區(qū),且刻蝕的深度大于所述體區(qū)的深度。
具體的,如圖6所示,在第一氮化硅層5和第二氮化硅層7的掩蔽下,對預設的第二區(qū)域8內的體區(qū)21和源區(qū)22進行溝槽刻蝕,將所述第二區(qū)域8下方的體區(qū)21和源區(qū)22刻蝕掉,僅保留位于所述柵極下方的體區(qū)21和源區(qū)22,并繼續(xù)向所述第二區(qū)域8的下方刻蝕,直至刻蝕掉部分N型外延層2為止,以使所形成的溝槽的深度大于所述體區(qū)21的深度,在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所述繼續(xù)向所述第二區(qū)域8的下方刻蝕的深度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按照需求自行設定的,在這里不予具體限定。
此處所述溝槽的刻蝕深度大于所述體區(qū)的深度,為緩沖層的引入提供了空間保障。
步驟106、形成位于所述體區(qū)邊緣下方的緩沖區(qū)。
具體的,如圖7所示,通過傾斜注入的方式,對經過步驟105處理后的器件做P型雜質的傾斜注入形成位于所述體區(qū)21邊緣下方和所述襯底N型外延層2表面內的緩沖區(qū)23,對所述襯底N型外延層2的表面進行刻蝕,去除所述體區(qū)21下方以外的所述緩沖區(qū)23,直至露出所述襯底N型外延層2表面為止,僅保留位于所述體區(qū)21邊緣下方的所述緩沖區(qū)23,最終形成的所述緩沖區(qū)23為柱狀結構。
在現有技術中,平面型VDMOS器件的耐壓性能主要靠擴展P型體區(qū)耗盡層來實現,在保證器件耐壓性的同時外延層電阻率不能做的很低,器件導通電阻較高,器件功耗較大,而本實施例通過在體區(qū)邊緣下方引入緩沖層,當器件反偏時,整個緩沖層全部耗盡起到耐壓的作用,因此,外延層電阻率可以做的很高,器件的導通電阻較低,進而能夠降低器件的功耗。
步驟107、在整個器件表面淀積介質層,去除預設的第三區(qū)域內的所述介質層,保留包圍部分所述緩沖區(qū)的所述介質層。
具體的,如圖8所示,首先在整個器件的表面淀積介質層9,直至所述介質層9將溝槽填滿為止,其中,所述介質層9可以為氧化物。生成介質層9后,通過濕法腐蝕的方法,去除所述第一氮化硅層5表面上的介質層9,以及所述溝槽中的部分介質層9,其中,所述溝槽中剩余部分的介質層9的高度小于所述緩沖層23的高度,所述剩余部分的介質層9包圍部分所述緩沖區(qū)23??涛g介質層9后形成的結構如圖9所示。
步驟108、淀積金屬層,并完成所述金屬層的光刻及刻蝕,形成源極金屬。
源極金屬的形成方法與現有技術相同,在這里不再贅述。
本實施例提供的平面型VDMOS器件制作方法,通過在襯底表面上依次形成柵氧化層、多晶硅層和第一氮化硅層,并將預設的第一區(qū)域以外的所述柵氧化層、多晶硅層和第一氮化硅層去除形成柵極;通過自對準注入的方式形成體區(qū)和源區(qū);并通過刻蝕的方法在所述體區(qū)邊緣的下方形成緩沖區(qū),最終通過淀積介質層、刻蝕、淀積金屬層的方式完成所述平面型VDMOS器件的制作,制作工藝較簡單,成本較低。并且,通過在體區(qū)下方引入緩沖區(qū),保證了器件的耐壓性的同時還降低了器件的導通電阻,降低了器件的功耗。
圖10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二提供的平面型VDMOS器件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如圖10所示,本實施例在上述步驟101之前,還包括步驟100。
步驟100、在N型外延層的表面上依次形成所述柵氧化層,多晶硅層和第一氮化硅層。
具體的,在所述N型外延層2的表面上,按由下至上的順序依次生成柵氧化層3、多晶硅層4和第一氮化硅層5。其中,生成方式可以采用淀積等生成方法,在這里不進行具體限定。
本實施例通過首先在N型外延層2的表面上依次形成所述柵氧化層3,多晶硅層4和第一氮化硅層5為本實施例的后續(xù)制作方法提供了結構基礎。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 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fā)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