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入槽型盤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向CD和DVD等盤狀記錄媒體進行記錄或再現的盤裝置, 特別是涉及能從外部直接插入盤或直接排出的入槽型盤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盤裝置多采用把盤放置在托盤或轉臺上,把該托盤和轉臺裝配 在裝置本體內的裝載方式,但這種裝載方式中托盤或轉臺是必要的,相應 地,把盤裝置本體薄型化就有限度。因此,最近存在一種由裝載電動機并 利用桿等來直接操作盤的所謂入槽方式的盤裝置。
但這種入槽方式的盤裝置雖然能謀求盤裝置本體的薄型化和小型化, 但由于是利用由裝載電動機驅動的機械(乂力二X厶)來進行盤的出入, 所以在排出盤時向按壓盤的方向加負載時,有由于向盤加的負載而使裝載 電動機驅動的構成機械的部件破損的課題(專利文獻1 )。
雖然操作盤的驅動機械不同,但在入槽方式的盤裝置中為了解決排出 盤時向按壓盤的方向加負載時防止部件破損的問題,提案有解除聯桿臂的 鎖定(口 y夕)的結構(專利文獻2 )。
專利文獻l:(日本)特開2002-352498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5-100595號公報
專利文獻2公開的現有技術雖然能防止部件破損,但有在向按壓盤方 向的負載被除去時不能順利進行復歸的問題。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入槽型盤裝置,在排出盤時向按壓盤的方 向加負載時,不會由于向盤加的負載而使裝載電動機驅動的構成機械的部 件破損,且使負載被除去時的復歸動作能順利進行。
本發(fā)明內容1記載的入槽型盤裝置由底座本體和蓋體構成機架外裝, 所述機架外裝的前面形成有直接插入盤的盤插入口 ,在所述底座本體的前
面?zhèn)扰渲媒徊娴鬃?,主滑塊設置使所述交叉底座位移的凸輪機構,把所述 主滑塊設置成使其一端朝向所迷底座本體的前面?zhèn)榷硪欢顺蛩缘鬃?本體的后面?zhèn)鹊姆较?,與所述主滑塊平行地設置排出滑塊,把所述主滑塊 和所述排出滑塊由聯桿臂連結,具備經由所述排出滑塊而與所述主滑塊的 運動連動的排出桿,其中,把所述排出滑塊由主排出滑塊和輔助排出滑塊 構成,向所述主排出滑塊和所述輔助排出滑塊付與第 一 負載機構和第二負 載機構,排出盤時向按壓所述盤的方向的負載被加在所述排出桿上時,所 述主排出滑塊和所述輔助排出滑塊被加有由所述第二負載機構施加的負 載,在所述第二負載機構的負載被解除后被加有由所述第 一 負載機構施加 的負載。
本發(fā)明內容2記載的本發(fā)明是在本發(fā)明內容1記栽的入槽型盤裝置中, 把所述主排出滑塊和所述輔助排出滑塊設定成能在長度方向上滑動的結 構,并利用所述第 一 負載機構把所述主排出滑塊和所述輔助排出滑塊向相 互拉的方向施力,通過在所述主排出滑塊和所述輔助排出滑塊上形成卡合 部來構成所述第二負栽機構。
本發(fā)明內容3記載的入槽型盤裝置由底座本體和蓋體構成機架外裝, 所述機架外裝的前面形成有直接插入盤的盤插入口 ,在所述底座本體的前 面?zhèn)扰渲媒徊娴鬃?,主滑塊和輔助滑塊分別設置使所述交叉底座位移的凸 輪機構,把所述主滑塊設置成使其一端朝向所述底座本體的前面?zhèn)榷硪?端朝向所述底座本體的后面?zhèn)鹊姆较?,與所述主滑塊平行地設置排出滑塊,
把所述主滑塊和所述排出滑塊由聯桿臂連結,具備經由所述排出滑塊而與 所述主滑塊的運動連動的排出桿,其中,把所述排出滑塊由主排出滑塊和 輔助排出滑塊構成,把所述主排出滑塊和所述輔助排出滑塊設定成能在長 度方向上滑動的結構,通過在所述主排出滑塊和所述輔助排出滑塊上形成 卡合部來構成負載機構,排出盤時向按壓所述盤的方向的負栽被加在所述 排出桿上時,所述主排出滑塊和所述輔助排出滑塊被加有由所述負載機構 施加的負載。
本發(fā)明內容4記載的本發(fā)明是在本發(fā)明內容3記載的入槽型盤裝置中, 通過把所述主排出滑塊向所述交叉底座等其他部件按壓而使所述主排出滑 塊和所述輔助排出滑塊的離開狀態(tài)成為所述主排出滑塊與所述輔助排出滑 塊的嵌合狀態(tài)。
根據本發(fā)明,在排出盤時所加的稍微的負載不能把主排出滑塊和輔助 排出滑塊拉開,且在排出盤時向按壓盤的方向加負載時,通過把主排出滑 塊和輔助排出滑塊拉開而能防止排出滑塊等部件破損。根據本發(fā)明,使負 載被除去時的復歸動作能順利進行。
圖1是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盤裝置的底座本體的平面圖2是表示同盤裝置的排出滑塊通常狀態(tài)的立體圖3是表示強制按壓盤時同排出滑塊的動作狀態(tài)的立體圖4是同排出滑塊主要部分的立體圖5是表示通常排出盤時同排出滑塊的動作狀態(tài)的主要部分平面圖; 圖6是表示排出盤時當加有強制按壓負載時的同排出滑塊的動作狀態(tài) 的主要部分平面圖7是本發(fā)明其他實施例盤裝置的底座本體的立體圖。 符號說明
10底座本體 11盤插入口 30交叉底座 40主滑塊
100排出桿106排出滑塊 106A主排出滑塊
106B輔助排出滑塊106C彈簧(第一負載機構)
106X卡合部(第二負載機構) 106Y卡合部(第二負載機構)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第 一 實施例的盤裝置把排出滑塊由主排出滑塊和輔助排出滑塊 構成,向主排出滑塊和輔助排出滑塊付與第 一 負載機構和第二負載機構, 排出盤時向按壓盤的方向的負載被加在排出桿上時,主排出滑塊和輔助排 出滑塊被加有第二負載機構的負栽,在第二負栽機構的負載被解除后被加 有第一負載機構的負載。根據本實施例,排出盤時向按壓盤的方向加負載 時,由于是把主排出滑塊和輔助排出滑塊拉開的結構,所以能防止排出滑 塊等部件破損。且作為把主排出滑塊和輔助排出滑塊拉開的負載而在第一 負載機構之外還設置有第二負載機構,在盤排出時所加的稍微的負載不能 把主排出滑塊和輔助排出滑塊拉開。
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是在第 一 實施例的盤裝置中,把主排出滑塊和輔助
排出滑塊設定成能在長度方向上滑動的結構,并利用第 一 負栽機構把主排 出滑塊和輔助排出滑塊向相互拉的方向施力,通過在主排出滑塊和輔助排 出滑塊上形成卡合部來構成第二負載機構。根據本實施例,通過由卡合部 構成第二負載而在盤的表面摩擦和尺寸偏差等輕負載時不能把主排出滑塊 和輔助排出滑塊拉開,能可靠地把盤排出。
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的盤裝置把排出滑塊由主排出滑塊和輔助排出滑塊 構成,把主排出滑塊和輔助排出滑塊設定成能在長度方向上滑動的結構, 通過在主排出滑塊和輔助排出滑塊上形成卡合部來構成負載機構,排出盤 時向按壓盤的方向的負載被加在排出桿上時,主排出滑塊和輔助排出滑塊 被加有負載機構的負載。根據本實施例,由于由卡合部構成負載機構,所 以在盤的表面摩擦和尺寸偏差等輕負載時不能把主排出滑塊和輔助排出滑 塊拉開,能可靠地把盤排出。
本發(fā)明第四實施例是在第三實施例的盤裝置中,通過把主排出滑塊向 交叉底座等其他部件按壓而使主排出滑塊和輔助排出滑塊的離開狀態(tài)成為 主排出滑塊與輔助排出滑塊的嵌合狀態(tài)。根據本實施例,不設置彈簧等負 載機構就能在按壓盤方向的負載被除去時的復歸動作順利進行。
實施例1
以下說明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盤裝置。
圖1是本實施例盤裝置的底座本體的平面圖,圖2是表示同盤裝置的 排出滑塊通常狀態(tài)的立體圖,圖3是表示強制按壓盤時同排出滑塊的動作 狀態(tài)的立體圖,圖4是同排出滑塊主要部分的立體圖。
本實施例的盤裝置由底座本體和蓋體構成機架外裝,該機架外裝的前 面裝配有監(jiān)視孔(、if/k)。本實施例的盤裝置是從設置于監(jiān)視孔的插入口 把盤直接插入的入槽型盤裝置。
如圖1所示,對盤有記錄再現功能和進行盤的裝載功能的各零件裝配 在底座本體10上。
底座本體10形成有相對蓋體的深底部10A和淺底部IOB,由淺底部 10B形成從前面到后面的翼部。
在底座本體10的前面?zhèn)刃纬砂驯P直接插入的盤插入口 11,在底座本體 10的后面端部設置連接件12。在底座本體10的盤插入口 11側配置交叉(卜
7" —只)底座30,在底座本體10的連接件12側配置后底座13。交叉底 座30與后底座13 一皮相互不重疊地配置。在后底座13的底座本體10面?zhèn)?設置印制電路板14。
交叉底座30保持著主軸電動機31 、拾取器32和使拾取器32移動的驅 動機構33。主軸電動機31設置在交叉底座30的一端側,拾取器32被設置 成能從交叉底座30的一端側移動到另一端側。拾取器32在準備時被配置 在交叉底座30的另一端側。
交叉底座30中主軸電動機31位于底座本體10的中央部,拾取器32 的往復活動范圍比主軸電動機31更位于盤插入口 11側,拾取器32的往復 移動方向被配置成與盤的插入方向不同。在此,拾取器32的往復移動方向 與盤的插入方向被設定成從40度到45度范圍的角度。
交叉底座30被一對絕纟彖子34A、 34B支承在底座本體10上。
一對絕緣子34A、 34B配置在比主軸電動機31的位置靠近拾取器32 的靜止位置側。最好配置在比拾取器32的準備位置更靠盤插入口 11的位 置。本實施例中絕緣子34A設置在盤插入口 ll的內側近旁的一端側,絕緣 子34B設置在盤插入口 ll的內側近旁中夬部。絕緣子34A、 34B具備由彈 性材料構成的緩沖機構。絕緣子34A、 34B利用該緩沖機構能使交叉底座 30向從底座本體10離開的方向位移。因此,交叉底座30以絕緣子34A、 34B為支點進行使主軸電動機31側與底座本體IO接近離開地動作。
以下說明具備使該交叉底座30動作的凸輪機構的主滑塊40和輔助滑 塊50。
使交叉底座30位移的凸輪機構分別設置在主滑塊40和輔助滑塊50上。 在此,主滑塊40和輔助滑塊50凈皮配置成位于主軸電動才幾31的側方。主滑 塊40被配置成使其一端朝向底座本體10的前面?zhèn)?、而另一端朝向底座?體10的后面?zhèn)鹊姆较颉]o助滑塊50在交叉底座30與后底座13之間被配 置在與主滑塊40正交的方向上。
使交叉底座30位移的凸輪機構由第一凸輪機構41和第二凸輪機構51 構成。第一凸輪機構41被設置在主滑塊40的主軸電動機31側的面,第二 凸輪機構51 被設置在輔助滑塊50的主軸電動機31側的面。
在主滑塊40與交叉底座30之間設置底座部件15,在輔助滑塊50與交 叉底座30之間設置底座部件16。在此,底座部件15和底座部件16被固定
在底座本體10上,利用底座部件15上設置的縱槽限制交叉底座30的凸輪 銷36的位置,利用底座部件16上設置的縱槽限制交叉底座30的凸輪銷37 的位置。
在此,底座部件16和輔助滑塊50由第三凸輪機構(在圖1中未圖示) 連結。該第三凸輪機構具備當利用第二凸輪機構51使交叉底座30相對底 座本體10向離開的方向移動時使輔助滑塊50相對底座本體IO向離開的方 向移動的功能。
在主滑塊40的一端側配置裝載電動機60。裝載電動機60與主滑塊40 的 一端側經由齒輪機構連結。
裝載電動機60的驅動軸設置齒輪63,并設置與它嚙合的蝸輪組62, 以構成齒4侖組。
利用該裝載電動機60的驅動而能使主滑塊40在長度方向上滑動。主 滑塊40利用凸輪桿70而與輔助滑塊50連結。
凸輪桿70具有轉動支點71、銷72、銷73、銷74。銷72和銷73與主 滑塊40上面設置的凸輪槽卡合,銷74與輔助滑塊50上面設置的凸輪槽卡合。
該凸輪桿70在利用主滑塊40的第一凸輪機構41使交叉底座30位移 的時刻而使輔助滑塊50移動,具有利用輔助滑塊50的移動而使第二凸輪 ;機構51動作并使交叉底座30位移的功能。
以上說明的連接件12、交叉底座30、后底座13、印制電路板14、絕緣子34A、 34B、主滑塊40、輔助滑塊50、底座部件15、底座部件16和裝 載電動機60被設置在底座本體10的深底部10A,這些部件與蓋體之間則 形成盤插入空間。
下面說明插入盤時支承盤的引導器部件和插入盤時進行動作的桿部件。
在深底部IOA的盤插入口 ll近旁的一端側設置有規(guī)定長度的第一盤引 導器17。該第一盤引導器17從盤插入側看的剖面具有"3"字狀的槽。由 該槽支承盤。
另一方面,在盤插入口 11另一端側的底座本體10內設置有拉入桿80, 該拉入桿80的可動側端部具備第二盤引導器81。第二盤引導器81由圓筒 狀的滾子構成,能自由轉動地設置在拉入桿80的可動側端部。第二盤引導
器81的滾子外周形成有槽,由該槽支承盤。
拉入桿80把可動側端部配置成比固定側端部能在盤插入口 11側動作, 固定側端部具有轉動支點82。
在拉入桿80反面(底座本體10側的面)的可動側端部與固定側端部 之間設置有長槽83。
拉入桿80利用輔助桿90進行動作。
輔助桿90在可動側的一端具備凸部91,在另一端側具備轉動支點92。 輔助桿90的凸部91在拉入桿80的長槽83內滑動。輔助桿90的轉動支點 92位于主滑塊40之上。轉動支點92不與主滑塊40連動地經由底座部件 15固定于底座本體10。比輔助桿90的轉動支點92更靠凸部91側的下面 具備銷93。該銷93在主滑塊40上面設置的凸輪槽內滑動。因此,輔助桿 90隨著主滑塊40的移動而變更角度,利用該輔助桿90角度的變更來使拉 入桿80變更旋轉角度。即利用輔助桿90的動作而使拉入桿80的第二盤引 導器81進行與主軸電動機31的接近離開的動作。
在底座本體10的與拉入桿80不同的側部設置有排出桿100。該排出桿 100 —端側的可動側端部設置引導器101。排出桿100的另一端側"i殳置轉動 支點102。排出桿IOO可動側端部的比引導器101更靠后面?zhèn)仍O置有抵接部 103。排出桿IOO設置有彈性體104。該彈性體104的一端固定在排出桿100 上,另一端固定在后底座13上。抵接部103利用彈性體104在被向后面?zhèn)?拉入時則與后底座13的抵接部13A抵接。排出桿100由彈性體104的彈性 力而被向盤插入口 11側拉出。排出桿100經由聯桿臂105和排出滑塊106 而與主滑塊40連動。
在此,聯桿臂105通過軸105A能自由轉動地設置在后底座13上,其 一端側經由銷105B與主滑塊40連接,其另一端側通過銷105C而與排出滑 塊106的孔106D連接。排出桿IOO通過凸輪銷107與排出滑塊106的凸輪 槽106E卡合。排出滑塊106被配置成為使其一端朝向底座本體10的前面 側、其另一端朝向底座本體10的后面?zhèn)鹊姆较?。主滑塊40被設置在底座 本體10的深底部10A的一個側部,排出滑塊106 被設置在底座本體10的 深底部10A的另一個側部。因此,主滑塊40與排出滑塊106是被平行設置。 主滑塊40的后面?zhèn)榷瞬颗c排出滑塊106的后面?zhèn)榷瞬吭诼摋U臂105卡合。
底座本體10的后面?zhèn)仍O置限位桿110。該限位桿110把后面?zhèn)榷瞬孔?br>
為轉動支點lll,在可動側端部具備引導器112。該限位桿110利用彈性體
113的施力而使引導器112側一直向前面?zhèn)韧怀觥T撓尬粭U110在規(guī)定位置 使限位開關動作。即當盤被插入到規(guī)定位置時則限位開關斷開,驅動裝載 電動機60。通過該裝載電動才幾60的驅動而主滑塊40滑動。 下面使用圖2到圖4說明排出滑塊106的結構。
排出滑塊106包括主排出滑塊106A、輔助排出滑塊106B和彈簧(第 一負栽機構)106C。主排出滑塊106A和輔助排出滑塊106B是在長度方向 上能滑動的結構,主排出滑塊106A和輔助排出滑塊106B被彈簧106C向 相互拉的方向施力。主排出滑塊106A在一端側形成凸輪槽106E,在另一 端側形成與輔助排出滑塊106B的滑動槽106F。輔助排出滑塊106B在一端 側形成與滑動槽106F卡合的凸部106G,在另一端側形成與銷105C對應的 孔106D。
在主排出滑塊106A的另一端側形成由凹部構成的卡合部106X,在輔 助排出滑塊106B的一端側形成由凸部構成的卡合部106Y。由該卡合部 106X和卡合部106Y構成第二負載機構。
根據上述結構,為了把主排出滑塊106A和輔助排出滑塊106B拉開, 首先需要用于使卡合部106X從卡合部106Y脫離的第二負載,在使卡合部 106X從卡合部106Y脫離后則需要與彈簧106C對抗的第一負載。即為了把 主排出滑塊106A和輔助排出滑塊106B拉開就需要在初期有第二負載以上 的負載。
以下說明在通常排出盤時的排出滑塊的動作狀態(tài)和在排出盤時加有強 制按壓負載時的排出滑塊的動作狀態(tài)。
圖5是表示通常排出盤時的排出滑塊的動作狀態(tài)的主要部分平面圖, 圖6是表示排出盤時當加有強制按壓負栽時的排出滑塊的動作狀態(tài)的主要 部分平面圖。
首先如圖5所示,通常排出盤時由聯桿臂105的轉動而銷105C向后面 側移動,排出滑塊106也向后面?zhèn)纫苿?。由于該排出滑塊106的移動而位 于凸輪槽106E內的凸輪銷107也向后面?zhèn)纫苿?,排出桿100以旋轉支點102 為中心轉動。利用該排出桿100的轉動而盤被排出。
接著如圖6所示,在上述排出盤時有按壓盤方向的負載被加在排出桿 100上時,由于向盤加的負載而排出桿IOO使其可動側端部向后面?zhèn)绒D動。
由于該排出桿100的轉動,而凸輪銷107與排出滑塊106的移動方向相反, 向前面?zhèn)纫苿印.敱辉撏馆嗕N107所加的向前面?zhèn)鹊呢撦d超過規(guī)定的大小 時,則如圖3所示那樣使卡合部106X從卡合部106Y脫離,之后彈簧106C 被壓縮,而且主排出滑塊106A和輔助排出滑塊106B按照凸輪銷107所加 的負載而被拉開。
這樣,根據本實施例,在排出盤時被加有按壓盤方向的負載時則把主 排出滑塊106A和輔助排出滑塊106B拉開,因此能防止排出滑塊106等部 件破損。
根據本實施例,由于作為把主排出滑塊106A和輔助排出滑塊106B拉 開的負載,就要給予用于使卡合部106X從卡合部106Y脫離的初期負載(第 二負載),所以在排出盤時所加的稍微的負載不會把主排出滑塊106A和輔 助排出滑塊106B拉開。因此,在盤的表面摩擦和尺寸偏差等輕負載時能可 靠地把盤排出。
實施例2
下面說明本發(fā)明其他實施例的盤裝置。
圖7是本發(fā)明其他實施例盤裝置的底座本體的立體圖。對于與上述實 施例相同的部件則付與相同的符號,僅對于說明必要的部件進行圖示。
本實施例的排出滑塊106除了不具備彈簧(第一負載機構)106C的點 之外,與上述實施例是相同的結構。
因此如圖2到圖4所示,主排出滑塊106A和輔助排出滑塊106B是在 長度方向上能滑動的結構。主排出滑塊106A在一端側形成凸輪槽106E, 在另一端側形成與輔助排出滑塊106B的滑動槽106F。輔助排出滑塊106B 在一端側形成與滑動槽106F卡合的凸部106G,在另一端側形成與銷105C 對應的孔106D。
在主排出滑塊106A的另一端側形成由凹部構成的卡合部106X,在輔 助排出滑塊106B的一端側形成由凸部構成的卡合部106Y。由該卡合部 106X和卡合部106Y構成負載才幾構。
根據上述結構,為了把主排出滑塊106A和輔助排出滑塊106B拉開, 則需要用于使卡合部106X從卡合部106Y脫離的負載。
在此,由于本實施例不具備如上述實施例那樣的彈簧的負載機構,所 以在使卡合部106X從卡合部106Y脫離后就成為保持主排出滑塊106A與
輔助排出滑塊106B離開的狀態(tài)。
本實施例通過例如4巴主排出滑塊106A向交叉底座30等其他部件按壓 而能使主排出滑塊106A與輔助排出滑塊106B的離開狀態(tài)返回到主排出滑 塊106A與輔助排出滑塊106B的原來的狀態(tài)。
以下i兌明該動作。
如圖6所示,在排出盤時有按壓盤方向的負載被加在排出桿IOO上時, 由于向盤加的負栽而排出桿100使其可動側端部向后面?zhèn)绒D動。由于該排 出桿100的轉動而凸輪銷107與排出滑塊106的移動方向相反向前面?zhèn)纫?動。當被該凸輪銷107所加的向前面?zhèn)鹊呢撦d超過規(guī)定的大小時,則使卡 合部106X從卡合部106Y脫離,主排出滑塊106A和輔助排出滑塊106B按 照凸4侖銷107的負載而被拉開。但由于本實施例不具有彈簧106C,所以即 使凸輪銷107所加的負載被除去,主排出滑塊106A和輔助排出滑塊106B 也維持被拉開的狀態(tài)。
但由按壓盤方向的負載而排出桿IOO轉動規(guī)定量時,則盤與限位桿110 的引導器112抵接,限位桿IIO進行轉動動作。
通過限位桿IIO轉動規(guī)定的角度而限位開關動作,開始裝載電動機60 的驅動。利用該裝載電動才兒60的驅動而主滑塊40開始向后面?zhèn)然瑒?。?于主滑塊40的動作而輔助桿90的銷93沿對應的主滑塊40設置的凸輪槽 移動。這時,銷93通過對應的凸輪槽向主軸電動機31側移動。利用該銷 93的移動而輔助桿90把拉入桿80向使其可動側端部向主軸電動機31側旋 轉移動的方向施力。因此,拉入桿80向插入盤的方向施力。利用該拉入桿 80的施力而盤離開人為的操作而被進一步推入。裝載電動機60繼續(xù)驅動, 主滑塊40也繼續(xù)向后面?zhèn)鹊幕瑒觿幼鳌?br>
上述動作的結果是進行圖7所示的動作。
即由于主滑塊40的動作而聯桿臂105以軸105A為中心轉動。因此, 輔助排出滑塊106B向前面?zhèn)纫苿印_@時,由于卡合部106Y對主排出滑塊 106A的摩擦而主排出滑塊106A和輔助排出滑塊106B移動而并不接近。由 于當主排出滑塊106A與交叉底座30等其他部件抵接時則主排出滑塊106A 就不能移動,所以主排出滑塊106A與輔助排出滑塊106B逐漸地接近,當 卡合部106Y移動到卡合部106X的位置,則卡合部106Y與卡合部106X成 為嵌合狀態(tài),恢復到原來的狀態(tài)。
如以上,根據本實施例,在排出盤時被加有按壓盤方向的負載時則把
主排出滑塊106A和輔助排出滑塊106B拉開,因此能防止排出滑塊106等 部件破損。
根據本實施例,由于通過把主排出滑塊106A向交叉底座30等其他部 件按壓而能使主排出滑塊106A與輔助排出滑塊106B的離開狀態(tài)返回到主 排出滑塊106A與輔助排出滑塊106B的原來的狀態(tài),所以不設置彈簧等負 載機構就能在按壓盤方向的負載被除去時的復歸動作順利進行。
本發(fā)明能用于CD、 DVD等盤狀記錄媒體進行記錄或再現的盤裝置, 特別是能用于家庭用放映機和作為計算機周邊裝置使用的需要薄型化的盤 裝置。
權利要求1、一種入槽型盤裝置,由底座本體和蓋體構成機架外裝,所述機架外裝的前面形成有直接插入盤的盤插入口,在所述底座本體的前面?zhèn)扰渲媒徊娴鬃?,主滑塊設置有使所述交叉底座位移的凸輪機構,把所述主滑塊設置成使其一端朝向所述底座本體的前面?zhèn)榷硪欢顺蛩龅鬃倔w的后面?zhèn)鹊姆较?,與所述主滑塊平行地設置排出滑塊,把所述主滑塊和所述排出滑塊由聯桿臂連結,具備經由所述排出滑塊而與所述主滑塊的運動連動的排出桿,其特征在于,把所述排出滑塊由主排出滑塊和輔助排出滑塊構成,向所述主排出滑塊和所述輔助排出滑塊付與第一負載機構和第二負載機構,排出盤時向按壓所述盤的方向的負載被加在所述排出桿上時,所述主排出滑塊和所述輔助排出滑塊被加有由所述第二負載機構施加的負載,在由所述第二負載機構施加的負載被解除后被加有由所述第一負載機構施加的負載。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入槽型盤裝置,其特征在于, 把所述主排出滑塊和所述輔助排出滑塊設定成能在長度方向上滑動的結構,并利用所述第 一 負載機構把所述主排出滑塊和所述輔助排出滑塊向 才目互4立的方向施力,通過在所述主排出滑塊和所述輔助排出滑塊上形成卡合部來構成所述 第二負栽機構。
3、 一種入槽型盤裝置,由底座本體和蓋體構成機架外裝, 所述機架外裝的前面形成有直接插入盤的盤插入口 , 在所述底座本體的前面?zhèn)扰渲媒徊娴鬃?,主滑塊和輔助滑塊分別設置使所述交叉底座位移的凸輪機構, 把所述主滑塊設置成使其一端朝向所述底座本體的前面?zhèn)榷硪欢顺?向所述底座本體的后面?zhèn)鹊姆较颍?與所述主滑塊平行地設置排出滑塊, 把所述主滑塊和所述排出滑塊由聯桿臂連結,具備經由所述排出滑塊而與所述主滑塊的運動連動的排出桿,其特征 在于,把所述排出滑塊由主排出滑塊和輔助排出滑塊構成,把所述主排出滑塊和所述輔助排出滑塊設定成能在長度方向上滑動的 結構,通過在所述主排出滑塊和所述輔助排出滑塊上形成卡合部來構成負載 機構,排出盤時向按壓所述盤的方向的負載被加在所述排出桿上時,所述主 排出滑塊和所述輔助排出滑塊被加有由所述負載機構施加的負載。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入槽型盤裝置,其特征在于, 通過把所述主排出滑塊向所述交叉底座等其他部件按壓而使所述主排出滑塊和所述輔助排出滑塊的離開狀態(tài)成為所述主排出滑塊與所述輔助排出滑塊的嵌合狀態(tài)。
專利摘要提供一種入槽型盤裝置,在排出盤時向按壓盤的方向加負載時,不會由于向盤加的負載而使裝載電動機驅動的構成機械的部件破損,且使負載被除去時的復歸動作能順利進行。該入槽型盤裝置把排出滑塊(106)由主排出滑塊(106A)和輔助排出滑塊(106B)構成,向主排出滑塊(106A)和輔助排出滑塊(106B)付與第一負載機構(106C)和第二負載機構(106X)、(106Y),排出盤時向按壓盤的方向的負載被加在排出桿(100)上時,主排出滑塊(106A)和輔助排出滑塊(106B)被加有第二負載機構(106X)、(106Y)的負載,在第二負載機構(106X)、(106Y)的負載被解除后被加有第一負載機構(106C)的負載。
文檔編號G11B17/04GK201207284SQ20079000002
公開日2009年3月11日 申請日期2007年1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2月3日
發(fā)明者正岡健吾 申請人:松下電器產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