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資訊存取系統(tǒng)及方法
資訊存取系統(tǒng)及方法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是有關于一種資訊存取系統(tǒng)及方法,特別是關于一種可節(jié)省掃瞄時間的資訊存取系統(tǒng)及其方法。背景技術:
隨著資訊數(shù)位化與電子技術的進步,各種可攜式電子產品可存取的儲存媒體的容量越來越大,方便使用者將各種數(shù)字資訊儲存于儲存媒體。請參閱圖1,圖1為先前技術的資訊存取系統(tǒng)1的示意圖。如圖1所示,資訊存取系統(tǒng)1包含伺服器11、儲存媒體12、第一終端裝置13與第二終端裝置14,第一終端裝置13與第二終端裝置14分別耦接至伺服器 11。當儲存媒體12連接至第一終端裝置13時,為存取儲存媒體12中所儲存的各種資訊, 第一終端裝置13必須先進行掃瞄程序,通過掃瞄儲存媒體12以于第一終端裝置13中建立關于儲存媒體12的資料列表,然后第一終端裝置13才能對儲存媒體12進行存取。關于儲存媒體12的資料列表包含各個終端裝置存取儲存媒體12時所需要的必要資訊,包括儲存媒體12中所儲存的各個檔案的檔案資訊。舉例來說,當儲存媒體12中儲存了 MP3格式的聲音檔案,則關于儲存媒體12的資料列表即需包含聲音檔案的檔名以及聲音檔案的MP3標簽(MP3 TAG),諸如時間長度、位元率、聲道種類與音訊取樣頻率等等。當儲存媒體12中儲存了 MICROSOFT WORD格式的文字檔案,則關于儲存媒體12的資料列表即需包含文字檔案的檔名以及文字檔案的中介資料(METADATA),諸如磁盤占用量、作者、標題、字元數(shù)、建立日期等等。
然而,當儲存媒體12離開第一終端裝置13,改連接至第二終端裝置14時,為存取儲存媒體12中所儲存的各種資訊,第二終端裝置14亦必須先進行掃瞄程序,通過掃瞄儲存媒體12以于第二終端裝置14中建立關于儲存媒體12的資料列表,然后第二終端裝置14 才能對儲存媒體12進行存取。亦即,即便第一終端裝置13與第二終端裝置14皆連接至伺服器11而位于同一網域,因第一終端裝置13與第二終端裝置14各自對于存取儲存媒體12 的作業(yè)訊息并未彼此分享,故每次變更存取儲存媒體12的終端裝置時,各該終端裝置即需重新進行掃瞄程序,以重新建立關于儲存媒體12的資料列表,各終端裝均重復花費了進行掃瞄程序的時間。且儲存媒體12中所儲存的資訊量越大,終端裝置每一次進行掃瞄程序以建立資料列表所需的作業(yè)時間就越長,相當浪費時間,造成使用者的不便。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資訊存取系統(tǒng),供存取具有一識別碼的一儲存媒體, 該資訊存取系統(tǒng)包含伺服器;第一終端裝置;第二終端裝置。第一終端裝置包含第一存取單元,供連接該儲存媒體;第一通訊單元,耦接該伺服器;第一儲存單元;以及第一處理單元,耦接該第一存取單元、該第一通訊單元及該第一儲存單元。第二終端裝置包含第二存取單元,供連接該儲存媒體;第二通訊單元,耦接該伺服器;第二儲存單元;以及第二處理單元,耦接該第二存取單元、該第二通訊單元及該第二儲存單元。其中,當該儲存媒體連接至該第一終端裝置時,該第一處理單元通過該第一存取單元偵測該儲存媒體的該識別碼,并通過該識別碼判斷于該第一儲存單元中是否存在關于該儲存媒體的資料列表,當該第一儲存單元中不存在該資料列表時,該第一處理單元控制該第一存取單元掃瞄該儲存媒體以建立該資料列表,將該資料列表儲存于該第一儲存單元,并控制該第一通訊單元將該資料列表傳送至該伺服器,該伺服器并進一步將該資料列表傳送至該第二終端裝置。
作為可選的技術方案,當該儲存媒體連接至該第一終端裝置且該第一儲存單元中存在該資料列表時,該第一處理單元通過該資料列表控制該第一存取單元存取該儲存媒體。
作為進一步可選的技術方案,當該第一終端裝置通過該第一存取單元更新該儲存媒體時,該第一處理單元相對應地更新儲存于該第一儲存單元中的該資料列表,并控制該第一通訊單元將被更新的該資料列表傳送至該伺服器,該伺服器并進一步將被更新的該資料列表傳送至該第二終端裝置。
作為可選的技術方案,當該第二終端裝置的該第二通訊單元自該伺服器接收關于該儲存媒體的該資料列表時,該第二處理單元將該資料列表儲存于該第二儲存單元。
作為進一步可選的技術方案,當該儲存媒體連接至該第二終端裝置時,該第二處理單元通過該第二存取單元偵測該儲存媒體的該識別碼,通過該識別碼于該第二儲存單元搜尋關于該儲存媒體的該資料列表,并通過該資料列表控制該第二存取單元存取該儲存媒體。
作為可選的技術方案,關于該儲存媒體的該資料列表包含該儲存媒體的該識別碼以及存取該儲存媒體時所需要的資訊。
本發(fā)明的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資訊存取方法,應用于存取具有一識別碼的一儲存媒體的一種資訊存取系統(tǒng),該資訊存取系統(tǒng)包含伺服器、第一終端裝置以及第二終端裝置, 該第一終端裝置及該第二終端裝置耦接該伺服器,該資訊存取方法包含
連接該儲存媒體至該第一終端裝置;
偵測該儲存媒體的該識別碼;
通過該識別碼判斷于該第一終端裝置中是否存在關于該儲存媒體的資料列表;
當該第一終端裝置中不存在該資料列表時,該第一終端裝置掃瞄該儲存媒體以建立并儲存該資料列表;
將該資料列表自該第一終端裝置傳送至該伺服器;以及
將該資料列表自該伺服器傳送至該第二終端裝置。
作為可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資訊存取方法包含當該第一終端裝置中存在該資料列表時,該第一終端裝置通過該資料列表存取該儲存媒體。
作為進一步可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資訊存取方法包含
當該第一終端裝置更新該儲存媒體時,相對應地更新儲存于該第一終端裝置中的該資料列表,將被更新的該資料列表自該第一終端裝置傳送至該伺服器,以及將被更新的該資料列表自該伺服器傳送至該第二終端裝置。
作為可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資訊存取方法包含當該第二終端裝置自該伺服器接收關于該儲存媒體的該資料列表時,儲存該資料列表于該第二終端裝置中。
作為進一步可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資訊存取方法包含當該儲存媒體連接至該第二終端裝置時,偵測該儲存媒體的該識別碼,通過該識別碼于該第二終端裝置搜尋關于該儲存媒體的該資料列表,并通過該資料列表存取該儲存媒體。作為可選的技術方案,關于該儲存媒體的該資料列表包含該儲存媒體的該識別碼以及存取該儲存媒體時所需要的資訊。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資訊存取系統(tǒng)及其方法系針對連接至同一伺服器的復數(shù)終端裝置,彼此分享并即時更新存取某儲存媒體時所需要的資料列表。藉此,于變更存取儲存媒體的終端裝置時,可免除各終端裝置重復進行掃瞄程序的情況,增進資訊存取的效率。
圖1為先前技術的資訊存取系統(tǒng)的示意圖。圖2為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資訊存取系統(tǒng)的示意圖。圖3為根據(jù)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資訊存取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請參閱圖2,圖2為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資訊存取系統(tǒng)2的示意圖。如圖2所示,資訊存取系統(tǒng)2供存取具有識別碼的儲存媒體22,且包含伺服器21、第一終端裝置23 與第二終端裝置24。第一終端裝置23包含第一存取單元231、第一通訊單元232、第一儲存單元233以及第一處理單元234,第一存取單元231供連接儲存媒體22,第一通訊單元232 以有線或無線的方式耦接伺服器21,第一處理單元234耦接第一存取單元231、第一通訊單元232及第一儲存單元233。第二終端裝置M包含第二存取單元Ml、第二通訊單元M2、 第二儲存單元243以及第二處理單元244,第二存取單元241供連接儲存媒體22,第二通訊單元242以有線或無線的方式耦接伺服器21,第二處理單元244耦接第二存取單元Ml、第二通訊單元242及第二儲存單元M3。當儲存媒體22連接至第一終端裝置23時,第一處理單元234通過第一存取單元231偵測儲存媒體22的識別碼,并通過識別碼于判斷于第一儲存單元233中是否存在關于儲存媒體22的資料列表。關于儲存媒體22的資料列表包含儲存媒體22的識別碼以及各個終端裝置存取儲存媒體22時所需要的必要資訊,必要資訊包括儲存媒體22中所儲存的各個檔案的檔案資訊。當?shù)谝惶幚韱卧?34判斷第一儲存單元 233中不存在關于儲存媒體22的資料列表,第一處理單元234控制第一存取單元231掃瞄儲存媒體22以建立資料列表,將資料列表儲存于第一儲存單元233,以利第一終端裝置23 后續(xù)對儲存媒體22進行資訊存取。第一處理單元234并控制第一通訊單元232將資料列表傳送至伺服器21。伺服器21于自第一終端裝置23接收到關于儲存媒體22的資料列表后,進一步將資料列表傳送至第二終端裝置對。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第一終端裝置23與第二終端裝置M可為具有通訊功能的電子裝置,例如手機、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電子書或桌上型電腦等等。儲存媒體22可為外接式硬盤、U盤或各種格式的記憶卡(諸如CF、SMC、MS、MMC、SD、miniSD、microSD、XD 與SIM等等格式)等等。第一存取單元231與第二存取單元241可為供連結前述各儲存媒體22的存取介面,例如USB埠或讀卡裝置等等。當儲存媒體22連接至第一終端裝置23且第一處理單元234判斷第一儲存單元233中已經存在關于儲存媒體22的資料列表時,第一處理單元234則可通過資料列表控制該第一存取單元231直接存取儲存媒體22,而無須先對儲存媒體22進行掃瞄程序。當?shù)谝唤K端裝置23通過第一存取單元231更新儲存于儲存媒體22中的內容時, 第一處理單元234相對應地更新儲存于第一儲存單元233中關于儲存媒體22的資料列表, 并控制第一通訊單元232將被更新的該資料列表傳送至伺服器21。當伺服器21于自第一終端裝置23接收到被更新的關于儲存媒體22的資料列表后,伺服器21進一步將被更新的關于儲存媒體22的資料列表傳送至第二終端裝置24,以使第一終端裝置23與第二終端裝置M中關于儲存媒體22的資料列表的更新狀態(tài)同步。而當該第二終端裝置M的第二通訊單元M2自伺服器21接收關于儲存媒體22的資料列表時,第二處理單元244將該資料列表儲存于第二儲存單元M3。因此,當儲存媒體22爾后連接至第二終端裝置M的第二存取單元241時,第二處理單元244通過第二存取單元241偵測儲存媒體22的識別碼,并通過該識別碼于第二儲存單元243搜尋關于儲存媒體22的資料列表后,第二處理單元244即可通過已存在第二儲存單元M3的關于儲存媒體22的資料列表控制第二存取單元241直接存取儲存于儲存媒體 22中的內容,而無須另行對儲存媒體22進行掃瞄程序。請參閱圖3,圖3為根據(jù)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資訊存取方法的流程圖。請一并參閱圖2,本發(fā)明的資訊存取方法包含下列步驟。首先,執(zhí)行步驟S100,連接儲存媒體22至第一終端裝置23。接著,執(zhí)行步驟S102,于第一終端裝置23中偵測儲存媒體22的識別碼。接著,執(zhí)行步驟S104,通過識別碼判斷于第一終端裝置23中是否存在關于儲存媒體22的資料列表。在步驟S104中,當判斷于第一終端裝置23中不存在關于儲存媒體22的資料列表時,執(zhí)行步驟S106 ;當判斷于第一終端裝置23中已存在關于儲存媒體22的資料列表時,執(zhí)行步驟Sl 14。在步驟S106中,于第一終端裝置23中掃瞄儲存媒體22以建立并儲存關于儲存媒體22的資料列表。在步驟S106的后,執(zhí)行步驟S108,將關于儲存媒體22的資料列表自第一終端裝置23傳送至伺服器21。接著,執(zhí)行步驟S110,將關于儲存媒體22的資料列表自伺服器21傳送至第二終端裝置對。接著,執(zhí)行步驟S112,于第二終端裝置M中儲存關于儲存媒體22的資料列表,然后結束本方法。如前所述,在步驟S104中,當判斷于第一終端裝置23中已存在關于儲存媒體22 的資料列表時,則執(zhí)行步驟S114。在步驟S114中,在第一終端裝置23中通過關于儲存媒體 22的資料列表直接存取儲存媒體22。接著,執(zhí)行步驟S116,判斷第一終端裝置23是否有更新儲存媒體22的內容。在步驟S116中,當判斷第一終端裝置23有更新儲存媒體22的內容時,執(zhí)行步驟S118 ;當判斷第一終端裝置23未更新儲存媒體22的內容時,結束本方法。 在步驟S118中,相對應地更新儲存于第一終端裝置23中關于儲存媒體22的資料列表。在步驟S118的后,執(zhí)行步驟S108至S112,以同步更新儲存于第二終端裝置M中關于儲存媒體22的資料列表。在第一終端裝置23完成存取儲存媒體22之后,無論是在第一終端裝置23或是第二終端裝置M中,皆已儲存關于儲存媒體22的資料列表。爾后,即便是在儲存媒體22第一次連接至第二終端裝置M時,第二終端裝置M于偵測儲存媒體22的識別碼之后,即可通過該識別碼于第二終端裝置M中搜尋到關于儲存媒體22的資料列表,因而可通過該資料列表直接存取第一次連接的儲存媒體22,而無須對儲存媒體22執(zhí)行費時的掃瞄程序。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的資訊存取系統(tǒng)及其方法系針對連接至同一伺服器的復數(shù)終端裝置,彼此分享并即時更新存取某儲存媒體時所需要的資料列表。藉此,于變更存取儲存媒體的終端裝置時,可免除其他各終端裝置重復進行掃瞄程序的情況,增進資訊存取的效率。雖然本發(fā)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發(fā)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當以權利要求書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資訊存取系統(tǒng),供存取具有一識別碼的一儲存媒體,其特征在于該資訊存取系統(tǒng)包含伺服器;第一終端裝置,包含 第一存取單元,供連接該儲存媒體; 第一通訊單元,耦接該伺服器; 第一儲存單元;以及第一處理單元,耦接該第一存取單元、該第一通訊單元及該第一儲存單元;以及第二終端裝置,包含第二存取單元,供連接該儲存媒體;第二通訊單元,耦接該伺服器;第二儲存單元;以及第二處理單元,耦接該第二存取單元、該第二通訊單元及該第二儲存單元;其中,當該儲存媒體連接至該第一終端裝置時,該第一處理單元通過該第一存取單元偵測該儲存媒體的該識別碼,并通過該識別碼判斷于該第一儲存單元中是否存在關于該儲存媒體的資料列表,當該第一儲存單元中不存在該資料列表時,該第一處理單元控制該第一存取單元掃瞄該儲存媒體以建立該資料列表,將該資料列表儲存于該第一儲存單元,并控制該第一通訊單元將該資料列表傳送至該伺服器,該伺服器并進一步將該資料列表傳送至該第二終端裝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資訊存取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當該儲存媒體連接至該第一終端裝置且該第一儲存單元中存在該資料列表時,該第一處理單元通過該資料列表控制該第一存取單元存取該儲存媒體。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資訊存取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當該第一終端裝置通過該第一存取單元更新該儲存媒體時,該第一處理單元相對應地更新儲存于該第一儲存單元中的該資料列表,并控制該第一通訊單元將被更新的該資料列表傳送至該伺服器,該伺服器并進一步將被更新的該資料列表傳送至該第二終端裝置。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資訊存取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當該第二終端裝置的該第二通訊單元自該伺服器接收關于該儲存媒體的該資料列表時,該第二處理單元將該資料列表儲存于該第二儲存單元。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資訊存取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當該儲存媒體連接至該第二終端裝置時,該第二處理單元通過該第二存取單元偵測該儲存媒體的該識別碼,通過該識別碼于該第二儲存單元搜尋關于該儲存媒體的該資料列表,并通過該資料列表控制該第二存取單元存取該儲存媒體。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資訊存取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關于該儲存媒體的該資料列表包含該儲存媒體的該識別碼以及存取該儲存媒體時所需要的資訊。
7.一種資訊存取方法,應用于存取具有一識別碼的一儲存媒體的一種資訊存取系統(tǒng), 該資訊存取系統(tǒng)包含伺服器、第一終端裝置以及第二終端裝置,該第一終端裝置及該第二終端裝置耦接該伺服器,其特征在于該資訊存取方法包含連接該儲存媒體至該第一終端裝置;偵測該儲存媒體的該識別碼;通過該識別碼判斷于該第一終端裝置中是否存在關于該儲存媒體的資料列表;當該第一終端裝置中不存在該資料列表時,該第一終端裝置掃瞄該儲存媒體以建立并儲存該資料列表;將該資料列表自該第一終端裝置傳送至該伺服器;以及將該資料列表自該伺服器傳送至該第二終端裝置。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資訊存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當該第一終端裝置中存在該資料列表時,該第一終端裝置通過該資料列表存取該儲存媒體。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資訊存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當該第一終端裝置更新該儲存媒體時,相對應地更新儲存于該第一終端裝置中的該資料列表,將被更新的該資料列表自該第一終端裝置傳送至該伺服器,以及將被更新的該資料列表自該伺服器傳送至該第二終端裝置。
10.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資訊存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當該第二終端裝置自該伺服器接收關于該儲存媒體的該資料列表時,儲存該資料列表于該第二終端裝置中。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資訊存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當該儲存媒體連接至該第二終端裝置時,偵測該儲存媒體的該識別碼,通過該識別碼于該第二終端裝置搜尋關于該儲存媒體的該資料列表,并通過該資料列表存取該儲存媒體。
12.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資訊存取方法,其特征在于關于該儲存媒體的該資料列表包含該儲存媒體的該識別碼以及存取該儲存媒體時所需要的資訊。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是關于一種資訊存取系統(tǒng)及方法。該資訊存取系統(tǒng)包含伺服器;第一終端裝置;第二終端裝置。第一終端裝置包含第一存取單元,供連接該儲存媒體;第一通訊單元,耦接該伺服器;第一儲存單元;以及第一處理單元,耦接該第一存取單元、該第一通訊單元及該第一儲存單元。第二終端裝置包含第二存取單元,供連接該儲存媒體;第二通訊單元,耦接該伺服器;第二儲存單元;以及第二處理單元,耦接該第二存取單元、該第二通訊單元及該第二儲存單元。本發(fā)明的資訊存取系統(tǒng),用于存取具有一識別碼的一儲存媒體。
文檔編號G06F17/30GK102542060SQ20111045289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2月30日
發(fā)明者吳政霖, 張邇獻 申請人:佳世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蘇州佳世達電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