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汽車換擋操縱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汽車技術領域,具體地說,特別涉及汽車上的換擋操縱桿。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汽車換擋操縱桿由上桿段和下桿段組成,在上桿段與下桿段的對接端分別形成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上桿段與下桿段通過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緊壓配合。上述結構在安裝和使用過程中存在以下不足首先,汽車在各種換擋過程中,操縱桿需要進行向前、后、左、右不同方向地操作,由于上桿段和下桿段的斜面壓緊連接周向限位不足,會引起上桿段和下桿段的相對轉動,從而影響換擋操作的精度和操控性;其次,由于缺乏軸向的安裝導向,上桿段和下桿段斜面對接安裝過程中,會產生位置偏差,影響裝配的效果。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能有效防轉的汽車換擋操縱桿。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汽車換擋操縱桿,包括上桿段(I)和下桿段(2),其中,上桿段(I)的下部形成有第一斜臺(3),該第一斜臺(3)與上桿段(I)的下端面之間通過第一斜面(5)過渡,在所述下桿段(2)的上部形成有第二斜臺(4),該第二斜臺(4)與下桿段
(2)的上端面之間通過第二斜面(6)過渡,所述上桿段(I)與下桿段(2)之間通過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6)緊壓配合,在所述第一斜面(5)與第二斜面(6)之間設置有凹凸配合的防轉結構。采用以上技術方案,通過在上桿段的第一斜面和下桿段的第二斜面之間加設凹凸配合結構,使上桿段和下桿段的配合面具備了防轉的功能,這樣在進行汽車換擋操作時,上、下桿段的位置和旋轉偏差得到大大地改善,使換擋的操作精度更高,換擋的操控性更好。在所述第一斜面(5 )上一體凸出形成有凸臺(7 ),在所述第二斜面(6 )上形成有與凸臺(7)相匹配的凹槽(8),所述第一斜面(5)的凸臺(7)卡入到第二斜面(6)的凹槽(8)中。凸臺與凹槽的配合結構緊湊,裝配緊密,能起到更好的防轉限位效果。所述凸臺(7)沿軸向分布,并且凸臺(7)位于第一斜面(5)的中部,凸臺(7)的下端與上桿段(I)的下端面平齊,凸臺(7)的上端與第一斜臺(3)連為一體;所述凹槽(8)位于第二斜面(6)的中部,凹槽(8)的上端在上桿段(2)的上端面形成開口,凹槽(8)的下端延伸至第二斜臺(4)。凸臺沿軸向分布,這樣上桿段與下桿段插接裝配時,可以起到導向的作用,從而提高了裝配的精度和速度;并且軸向的凸臺和凹槽配合的防轉效果更佳。所述凸臺(7)的長度小于凹槽(8)的長度,凸臺(7)的寬度與凹槽(8)的寬度一致,均為2-4mm。凸臺的長度小于凹槽的長度,就可以避免凸臺過長而與凹槽的下端發(fā)生干涉,而凸臺與凹槽的寬度均為2-4mm,既可以保證結構強度,也可減小占用斜面的面積。有益效果本發(fā)明通過上桿段和下桿段斜面間的軸向凹凸配合,使上桿段和下桿段的配合面具備了防轉的功能,這樣在進行汽車換擋操作時,上、下桿段的位置和旋轉偏差將大大得到改善,使換擋的操作精度更高。同時,上桿段和下桿段斜面間的軸向凹凸配合,在上桿段與下桿段的斜面插接裝配時,起到導向的作用,可以提高裝配的精度和速度。
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上桿段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下桿段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本發(fā)明由上桿段I和下桿段2組成。其中,上桿段I為圓柱形,在上桿段I的下部形成有第一斜臺3,該第一斜臺3與上桿段I的下端面之間通過第一斜面5過渡,所述第一斜臺3的斜度較第一斜面5小。在所述下桿段2的上部形成有第二斜臺4,該第二斜臺4與下桿段2的上端面之間通過第二斜面6過渡,所述第二斜臺4的斜度與第一斜臺3的斜度相等,第二斜面6的斜度與第一斜面5的斜度相等。如圖1、圖2和圖3所示,在所述第一斜面5上一體凸出形成有凸臺7,該凸臺7沿軸向分布,并且凸臺7位于第一斜面5的中部,凸臺7的下端與上桿段I的下端面平齊,凸臺7的上端與第一斜臺3連接一體;在所述第二斜面6上形成有與凸臺7相匹配的凹槽8,該凹槽8也沿軸向分布,并且凹槽8位于第二斜面6的中部,凹槽8的上端在上桿段2的端面形成開口,凹槽8的下端延伸到第二斜臺4。所述凸臺7的長度小于凹槽8的長度,凸臺7的寬度與凹槽8的寬度一致,均為2-4mm。所述上桿段I與下桿段2通過第一斜面5和第二斜面6緊壓配合,并且所述第一斜面5的凸臺7卡入到第二斜面6的凹槽8中。
權利要求
1.一種汽車換擋操縱桿,包括上桿段(I)和下桿段(2),其中,上桿段(I)的下部形成有第一斜臺(3),該第一斜臺(3)與上桿段(I)的下端面之間通過第一斜面(5)過渡,在所述下桿段(2)的上部形成有第二斜臺(4),該第二斜臺(4)與下桿段(2)的上端面之間通過第二斜面(6)過渡,所述上桿段(I)與下桿段(2)之間通過第一斜面(5)和第二斜面(6)緊壓配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斜面(5)與第二斜面(6)之間設置有凹凸配合的防轉結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換擋操縱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斜面(5)上一體凸出形成有凸臺(7),在所述第二斜面(6)上形成有與凸臺(7)相匹配的凹槽(8),所述第一斜面(5)的凸臺(7)卡入到第二斜面(6)的凹槽(8)中。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換擋操縱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臺(7)沿軸向分布,并且凸臺(7)位于第一斜面(5)的中部,凸臺(7)的下端與上桿段(I)的下端面平齊,凸臺(7)的上端與第一斜臺(3)連為一體;所述凹槽(8)位于第二斜面(6)的中部,凹槽(8)的上端在上桿段(2)的上端面形成開口,凹槽(8)的下端延伸至第二斜臺(4)。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汽車換擋操縱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臺(7)的長度小于凹槽 (8)的長度,凸臺(7)的寬度與凹槽(8)的寬度一致,均為2-4mm。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汽車換擋操縱桿,包括上桿段(1)和下桿段(2),其中,上桿段(1)的下部形成有第一斜臺(3),第一斜臺(3)與上桿段(1)的下端面之間通過第一斜面(5)過渡,在下桿段(2)的上部形成有第二斜臺(4),第二斜臺(4)與下桿段(2)的上端面之間通過第二斜面(6)過渡,上桿段(1)與下桿段(2)之間通過第一斜面(5)和第二斜面(6)緊壓配合,在第一斜面(5)與第二斜面(6)之間設置有凹凸配合防轉結構。本發(fā)明通過上桿段和下桿段斜面間的軸向凹凸配合,提高了上桿段和下桿段間的防轉能力和換擋的操作精度;且軸向凹凸配合也可以對上、下桿段裝配起到導向的作用,提高了裝配的精度和速度。
文檔編號F16H59/02GK103016702SQ20121057176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2月26日
發(fā)明者亢利保 申請人:力帆實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