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冷媒)或第三壓力冷媒(例如高壓冷媒)。其中,第一壓力冷媒的壓力小于第二壓力冷媒的壓力,第二壓力冷媒的壓力小于第三壓力冷媒的壓力。
[0051 ] 例如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具體示例中,供氣組件5可以包括三通閥51,三通閥51具有兩個輸入端和一個輸出端,其中,一個輸入端可以與壓縮機100所在制冷系統(tǒng)上的中壓通氣管54連通以獲得第二壓力冷媒(如中壓冷媒),另一個輸入端可以通過高壓通氣管53與殼體I的內(nèi)部連通以獲得第三壓力冷媒(如高壓冷媒),輸出端可以通過供氣管52與第一軸承組件33上的中間腔Cl連通。由此,可以通過操控三通閥51控制是向中間腔Cl通入第二壓力冷媒、還是向中間腔Cl通入第三壓力冷媒。
[0052]具體地,第二級壓縮組件32構造成當向中間腔Cl供給第二壓力冷媒時,第二級壓縮組件32可工作,即第二級壓縮組件32具有工作的能力(例如當下文所述的曲軸36轉動時,第二級壓縮組件32可以進行壓縮工作);當向中間腔Cl供給第三壓力冷媒時,第二級壓縮組件32不工作,即第二級壓縮組件32不具有工作的能力(例如即使當下文所述的曲軸36轉動時,第二級壓縮組件32也不能進行壓縮工作)。由此,可以通過控制供氣組件5向中間腔Cl供入的冷媒類型,控制壓縮機100在單級壓縮和雙級壓縮之間切換,具體切換情況如下。
[0053]在制冷工況下,壓縮機100進行單級壓縮。具體地,供氣組件5控制向中間腔Cl供入第三壓力冷媒(例如高壓冷媒),此時,第二級壓縮組件32無法進行壓縮工作,當?shù)谝粔嚎s腔C2從吸氣組件4吸入第一壓力冷媒后,第一級壓縮組件31對吸入的冷媒進行壓縮,壓縮后的冷媒通過中間腔Cl供入到第二壓縮腔C3內(nèi),由于第二級壓縮組件32無法進行壓縮工作,因此進入第二壓縮腔C3的冷媒直接排出到殼體I內(nèi)部,從而實現(xiàn)單級壓縮。
[0054]在低溫工況下,壓縮機100進行雙級壓縮。具體地,供氣組件5控制向中間腔Cl供入第二壓力冷媒(例如中壓冷媒),此時,第二級壓縮組件32可以進行壓縮工作,當?shù)谝粔嚎s腔C2從吸氣組件4吸入第一壓力冷媒后,第一級壓縮組件31對吸入的冷媒進行壓縮,壓縮后的冷媒通過中間腔Cl供入到第二壓縮腔C3內(nèi),由于第二級壓縮組件32可以進行壓縮工作,因此進入第二壓縮腔C3的冷媒被第二級壓縮組件32再次壓縮(即二次壓縮),之后再從第二壓縮腔C3排出到殼體I內(nèi)部,從而實現(xiàn)雙級壓縮。由此,壓縮機100可以實現(xiàn)變?nèi)萘慷嗉夁\行。
[0055]進一步地,壓縮機100還包括噴射閥6,噴射閥6用于向第一壓縮腔C2供入第二壓力冷媒(如中壓冷媒)。例如在圖2和圖6的示例中,噴射閥6可以通過噴射管55與閃蒸器相連,閃蒸器可以通過噴射管55向噴射閥6供入第二壓力冷媒(例如中壓冷媒)。具體而言,在第一級壓縮組件31壓縮冷媒的過程中,也就是說,冷媒在一級壓縮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噴射閥6向第一壓縮腔C2噴射第二壓力冷媒,從而實現(xiàn)噴氣增焓,提高一級壓縮的工作能效和容量。
[0056]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壓縮機100,通過供氣組件5調(diào)節(jié)向中間腔Cl供入的冷媒類型,同時通過噴射閥6向中間腔Cl供入第二壓力冷媒,可以使得壓縮機100實現(xiàn)變?nèi)萘慷嗉墖姎膺\行,從而提高了壓縮機100在各種環(huán)境溫度下的適應能力,尤其是提高了壓縮機100在低溫條件下的制熱能力和能效,同時改善了壓縮機100在低負載條件下的性能。
[0057]更具體地說,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壓縮機100,可隨外部條件的變化實時調(diào)節(jié),在負荷較小時,壓縮機100可以選擇單級運行,在負荷較大時,壓縮機100可以選擇雙級運行,適應外部溫度大范圍變化,并且,壓縮機100在單級運行時,增加對第一級壓縮組件31的第一氣缸311進行直接噴氣,從而提高了壓縮機100的能效和性能。
[0058]下面參照圖2-圖7,描述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一種壓縮機構3的構成。
[0059]在本實施例中,壓縮機100可以為旋轉式壓縮機(當然,本發(fā)明不限于此,壓縮機100還可以為其他類型的壓縮機),此時,壓縮機構3可以包括:第一軸承組件33、第二軸承組件34、第一氣缸組件31、第二氣缸組件32以及隔板組件35,其中,第一氣缸組件31可以包括第一氣缸311、第一滑片312、和第一活塞314,第二氣缸組件32可以包括第二氣缸321、第二滑片322和第二活塞323,。
[0060]其中,第一氣缸311和第二氣缸321連接在隔板組件35的軸向兩端,第一軸承組件33連接在第一氣缸311的遠離隔板組件35的一端,第二軸承組件34連接在第二氣缸
321的遠離隔板組件35的一端。
[0061]第一軸承組件33和隔板組件35與第一氣缸311之間限定出第一壓縮腔C2,第一活塞314套設在曲軸36的第一偏心部361上且可滾動地配合在第一壓縮腔C2內(nèi),第二軸承組件34和隔板組件35與第二氣缸321之間限定出第二壓縮腔C3,第二活塞323套設在曲軸36的第二偏心部362上且可滾動地配合在第二壓縮腔C3內(nèi),第一氣缸311上形成有第一滑片槽,第一滑片312可滑動地配合在第一滑片槽內(nèi),第二氣缸321上形成有第二滑片槽,第二滑片322可滑動地配合在第二滑片槽內(nèi)。
[0062]下面參照圖2和圖3,描述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實施例中的第一級壓縮組件31從吸氣組件4得到第一壓力冷媒的一種技術方案。
[0063]第一氣缸311上形成有吸氣口 3111,吸氣口 3111的一端貫穿第一氣缸311的外周面、另一端連通至第一壓縮腔C2,此時,吸氣組件4可以包括儲液器41和吸氣管42,吸氣管42的一端連通至儲液器41內(nèi)部,吸氣管42的另一端的一端貫穿伸入殼體I且配合在吸氣口 3111內(nèi),從而曲軸36帶動第一活塞314在第一壓縮腔C2內(nèi)轉動的過程中,當吸氣口3111的壓力低于儲液器41內(nèi)部的壓力時,儲液器41內(nèi)的第一壓力冷媒可以通過吸氣組件4流向第一壓縮腔C2 (例如可以沿圖3中所示的Z2方向流動)。
[0064]下面參照圖2和圖3,描述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實施例中的軸承組件從供氣組件5得到第二壓力冷媒或第三壓力冷媒的一種技術方案。
[0065]第一軸承組件33可以包括第一軸承331和蓋板332,第一軸承331設在第一級壓縮組件31與蓋板332之間,第一軸承331與蓋板332之間限定出中間腔Cl。由此,方便加工中間腔Cl。例如在圖2的示例中,第一軸承331連接在第一氣缸311的底部,第一軸承331的下端面上形成有向上凹入的凹槽,蓋板332設在第一軸承331的底部以與凹槽共同限定出中間腔Cl。
[0066]參照圖2,第一軸承331上可以形成有供氣通道S2,供氣通道S2的一端貫穿第一軸承331的外周面、另一端連通至中間腔Cl,此時,供氣組件5可以包括三通閥51和供氣管52,三通閥51的輸出端連接至供氣管52的一端,供氣管52的另一端伸入殼體I且配合在供氣通道S2內(nèi),從而供氣組件5可以向中間腔Cl供入第二壓力冷媒或第三壓力冷媒(例如可以沿圖3中所示的Zl方向供氣)。
[0067]下面參照圖3和圖6,描述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實施例中的第一級壓縮組件31通過中間腔Cl向第二級壓縮組件32排氣的一種技術方案。
[0068]第一氣缸311上形成有與第一壓縮腔C2連通的第一排氣口,第一軸承331上形成有與第一排氣口和中間腔Cl連通的第一排氣通道SI,排氣通道上設有第一排氣閥3311,當?shù)谝慌艢饪谔幍膲毫Υ笥谥虚g腔Cl的壓力時,第一排氣閥3311在壓差的作用下被打開,第一壓縮腔C2可以向中間腔Cl排氣(例如可以沿圖3中所示的Z3方向排氣)。
[0069]第一軸承331、第一氣缸311、隔板、第二氣缸321上形成有連通通道,連通通道的兩端分別連通至中間腔Cl和第二壓縮腔C3,從而供氣組件5供入中間腔Cl的第二壓力冷媒或第三壓力冷媒與第一壓縮腔C2排入中間腔Cl的冷媒混合后可以通過連通通道供入第二壓縮腔C3(例如可以沿圖3中所示的TA方向排氣)。
[0070]下面參照圖2、圖3和圖6,描述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實施例中的第二級壓縮組件32向殼體I內(nèi)部排氣的一種技術方案。
[0071]第二軸承組件34可以包括第二軸承341和消音器342,第二軸承341設在第二氣缸321的頂部,消音器342套設在第二軸承341的頸部上且與第二軸承341的法蘭部的上端面之間共同限定出消音腔C4,第二氣缸321上形成有與第二壓縮腔C3連通的第二排氣口,第二軸承341上形成有與第二排氣口和消音腔C4連通的第二排氣通道S3,第二排氣通道S3內(nèi)設有第二排氣閥3411,消音器342上形成有與消音腔C4和殼體I內(nèi)部連通的排氣穿孔3421,當?shù)诙艢饪谔幍膲毫Υ笥谙羟籆4的壓力時,第二排氣閥3411在壓差下被打開,第二壓縮腔C3可以向消音腔C4排氣,消音腔C4內(nèi)的氣體可以通過排氣穿孔3421流入殼體I內(nèi)部(例如可以沿圖3中所示的Z5方向排氣)。其中,消音腔C4向殼體I內(nèi)部排出的冷媒為第三壓力冷媒。
[0072]下面參照圖7,描述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實施例中的第一級壓縮組件31壓縮冷媒的一種技術方案。
[0073]第一級壓縮組件31可以進一步可以包括彈簧313,彈簧313可壓縮地設在第一滑片312的后側,彈簧313的前端與第一滑片312的后端相連,彈簧313的后端與第一氣缸311相連,彈簧313常推動第一滑片312朝向第一壓縮腔C2中心的方向運動,以使第一滑片312的先端始終與第一活塞314的外周壁止抵,從而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