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液體泵用貯水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液體泵用貯水裝置,更詳細地說,涉及一種在液體泵重新起動時不需要向泵內注水的液體泵用貯水裝置。
背景技術:
液體泵(例如水泵)是一種專門用于抽吸和壓送液體物質(例如水)的泵。泵內的轉動葉輪不與泵腔的內壁接觸,以便減小葉輪的摩擦力。因此,葉輪與泵腔的內壁之間不具有密封性。在泵腔充滿水的情況下,液體泵可以連續(xù)地抽水,但在一旦停機之后,泵內的液體回流,因此在重新起動之前就必須將水灌注至泵腔重新被水充滿為止。為了克服這一弊病,有人在液體泵的進口管中安裝一個止逆閥,以便使得在停機時泵內一直保持充滿水的狀態(tài)。但是,這種止逆閥只對無懸浮固體雜質的液體才有效,而在抽送含有懸浮固體雜質(即便是很小的固體雜質)的液體時,這些固體雜質經常會附著在止逆閥的密封口處,因此使密封口失去密封功能,從而使止逆閥喪失止逆作用,結果仍然導致水泵在每次重新起動之前必須首先灌滿水。因此,人們迫切希望開發(fā)一種在水泵每次重新起動時不必向泵內灌水的裝置。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設計人根據上述存在的問題,其目的是提供一種在水泵每次重新起動時不必向泵內灌水的裝置。本設計人經過反復的試驗后發(fā)現,采用下述技術方案的液體泵用貯水裝置可以達到上述目的,至此便完成了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1.一種液體泵用貯水裝置,該貯水裝置具有下吸管(1)、貯水室(2)、隔板(3)、出水口(4)、回水口(5)、緩沖室(6)、排水口(7);出水口(4)靠近貯水室(2)的下端,回水口(5)處于隔板(3)的上方;下吸管(1)的下端伸入貯液槽(12)中,而下吸管(1)上端的水平面至貯水室(2)下端構成的貯水室(2)的有效貯水容積為下吸管(1)有效容積的3倍以上,并且為液體泵(10)內有效容積的3倍以上。
2.如技術方案1所述的液體泵用貯水裝置,其中,在貯水室(2)的側壁上有一個帶閥門的注水口(8)。
3.如技術方案1或2所述的液體泵用貯水裝置,其中,在貯水室(2)的側壁上有一個帶閥門的放氣口(9),其水平位置與下吸管(1)的上端持平或比下吸管(1)的上端稍低。
4.如技術方案1所述的液體泵用貯水裝置,其中所說緩沖室(6)的容積為下吸管(1)有效容積的1~5倍。
5.如技術方案1所述的液體泵用貯水裝置,其中所說下吸管(1)的上端與隔板(3)之間的垂直距離在3~15cm的范圍內。
在現有技術中尚未見過使用類似于本實用新型的液體泵用貯水裝置的報導。與使用止逆閥的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每次重新起動水泵時不需要向泵內灌水,因此可以免去不必要的麻煩操作,并且節(jié)省了時間。
下面舉出附圖來說明本發(fā)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液體泵用貯水裝置的示意性剖視圖。
在圖1中各符號的定義如下1下吸管2貯水室3隔板
4出水口5回水口6緩沖室7排水口8注水口9放氣口10 液體泵11 電動機12 貯液槽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地解釋本實用新型。
在上述技術方案1中所述的下吸管(1)、貯水室(2)、隔板(3)、出水口(4)、回水口(5)、緩沖室(6)、排水口(7)為本實用新型的必要技術條件。在使用時,只要將常規(guī)的液體泵(10)的進口端和出口端分別與貯水裝置的出水口(4)和回水口(5)相連接即可。只是在第一次起動時需要向裝置內注水。
所謂貯水室(2)的有效貯水容積是指從下吸管(1)頂端的水平面(見圖1)至貯水室(2)下端構成的容積。而下吸管(1)的有效容積是指從貯液槽(12)的水平面至下吸管(1)頂端的下吸管內的容積。試驗結果表明,貯水室(2)的有效貯水容積如果低于下吸管(1)有效容積的3倍,則在液體泵(10)重新起動時往往抽不上水。這是因為在停機時下吸管(1)中存在的空氣體積所占比例過大的緣故。因此將貯水室(2)的有效貯水容積限定為下吸管(1)有效容積的3倍以上。另外,所謂液體泵(10)內的有效容積是指在液體泵內部除去葉輪等零件所占的體積之外剩余的所有空間的體積。試驗結果表明,貯水室(2)的有效貯水容積如果低于液體泵(10)有效容積的3倍,則在液體泵(10)重新起動時往往抽不上水。這是因為,在停機時,由于液體泵(10)內的水位高于貯液槽(12)的水位,故使得貯水室(2)內的水通過下吸管(1)往下流,當液體泵(10)上方的液面降低到出水口(4)時就會有空氣從出水口(4)進入貯水室(2)中,使貯水室(2)上部的空間被空氣占滿,當貯水室(2)中的液面降低至下吸管(1)的上端時,就再沒有液體能流入下吸管(1)內,因此再也沒有空氣經過出水口(4)進入貯水室(2)中。接著由于重力的作用,貯水室(2)內的液面回落到一定程度并使液體重新充滿液體泵(10)。因此,如果貯水室(2)的有效貯水容積過小,就會使得在停機后達到平衡時,貯水室(2)內的液面過低,因此在重新起動時不能保證液體泵(10)內具有足以維持正常運轉所需的液體量。因此將貯水室(2)的有效貯水容積限定為液體泵(10)有效容積的3倍以上。
注水口(8)和放氣口(9)不屬于必要條件,因為沒有注水口(8)和放氣口(9)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注水,例如可以通過抽真空注水或者通過排水口(7)注水,注水后再將其與后面的管道相連接。但是附加了注水口(8)和/或放氣口(9)就可以更方便地操作。注水口(8)不管處于任何位置皆可順利地注水。而放氣口(9)的位置必須與下吸管(1)的上端持平或者比其稍低。放氣口(9)的作用是在(例如通過注水口(8))注水時將貯水室(2)內的空氣排出并觀察水是否已灌滿,當看到有水流出時就表明水已灌滿。而如果其位置高于下吸管(1)的上端,則永遠觀察不到有水從放氣口(9)流出。當然,在沒有放氣口(9)的情況下,空氣也可通過下吸管排出,并且當觀察到下吸管的下端停止放出氣泡時就表明水已灌滿。但是這種觀察方式不如通過放氣口(9)的觀察那樣方便和準確。
緩沖室(6)的容積大小沒有嚴格限定。但是如果其容積過小,則會對液流產生較大阻力,而如果其容積過大,則會降低整個裝置的空間利用率。因此其容積優(yōu)選為下吸管(1)有效容積的1~5倍。
下吸管(1)的上端與隔板(3)之間的垂直距離沒有嚴格的限定。但是該距離如果過小,則會對液流產生較大阻力,而該距離如果過大,就會造成整個裝置的空間利用率降低,因此該距離優(yōu)選在3~15cm的范圍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舉出實施例來具體地說明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1使用圖1所示的裝置。在該裝置中,下吸管(1)的內徑φ為10cm,其液面上的高度h為200cm,因此其有效容積為πr2h=15700cm3=15.7升。下吸管(1)上端與隔板(3)的垂直距離為10cm。貯液室(2)的容積為120升。緩沖室(6)的容積為63.5升。液體泵為BA型水泵,其功率為11千瓦,其內部有效容積為20升。貯液槽(12)內為紙漿脫水后產生的脫漿水,內含許多懸浮的微小固體(如殘余紙漿纖維和填充劑等)。在第一次起動前從注水口(8)注入自來水,待觀察到有水從放氣口(9)流出時就關閉注水口(8)和放氣口(9)。接著起動液體泵(10),每隔1.5小時停機0.5小時,下班后完全停機,到次日上班時重新開機試驗。如此試驗3天,每次起動皆不需重新灌水,起動十分順利。
應予說明,本實施例只是本實用新型發(fā)明構思的一個具體例子,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發(fā)明構思的條件下可對上述實施例作許多修改,但是所有這些修改皆屬于本實用新型的范疇。
權利要求1.一種液體泵用貯水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貯水裝置具有下吸管(1)、貯水室(2)、隔板(3)、出水口(4)、回水口(5)、緩沖室(6)、排水口(7);出水口(4)靠近貯水室(2)的下端,回水口(5)處于隔板(3)的上方;下吸管(1)的下端伸入貯液槽(12)中,而下吸管(1)上端的水平面至貯水室(2)下端構成的貯水室(2)的有效貯水容積為下吸管(1)有效容積的3倍以上,并且為液體泵(10)內有效容積的3倍以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體泵用貯水裝置,其特征在于,在貯水室(2)的側壁上有一個帶閥門的注水口(8)。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體泵用貯水裝置,其特征在于,在貯水室(2)的側壁上有一個帶閥門的放氣口(9),其水平位置與下吸管(1)的上端持平或比下吸管(1)的上端稍低。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體泵用貯水裝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說緩沖室(6)的容積為下吸管(1)有效容積的1~5倍。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流體泵用貯水裝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說下吸管(1)的上端與隔板(3)之間的垂直距離在3~15cm的范圍內。
專利摘要液體泵用貯水裝置,具有下吸管1、貯水室2、隔板3、出水口4、回水口5、緩沖室6、排水口7;出水口4靠近貯水室2的下端,回水口5處于隔板3的上方;下吸管1的下端伸入貯液槽12中;貯水室2的有效貯水容積為下吸管1有效容積的3倍以上,并且為液體泵10內有效容積的3倍以上。本實用新型的裝置在每次重新起動水泵時不需要向泵內灌水,使用方便,可節(jié)省人力和操作時間。
文檔編號F04D9/00GK2617959SQ0326188
公開日2004年5月26日 申請日期2003年5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03年5月22日
發(fā)明者張寶發(fā), 張萬剛, 張克富, 宋厚瑞, 孫寧, 許震 申請人:北京造紙七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