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混凝土塔筒組件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502178閱讀:420來源:國知局
混凝土塔筒組件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風力發(fā)電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混凝土塔筒組件。



背景技術:

隨著風機發(fā)電效率的增加,葉片長度越來越長,與之匹配的風機塔筒的高度和截面尺寸也不斷增加。鋼結構塔筒由于成本較高、運輸困難,因此難以滿足大截面高塔筒的建造要求。而預制混凝土塔筒能夠經濟地建造大型風力發(fā)電機組,因此得到廣泛關注。由于運輸條件和預制加工條件限制,完整的混凝土塔筒往往由多個單個塔筒現場組裝而成。

相關技術中,由于混凝土塔筒組件本身結構的限制,混凝土塔筒組件在預制的過程中,通常采用僅全長張拉或分成多段進行張拉以產生預應力。對于僅全長張拉,施工過程的安全性難以得到保證,而對于分成多段進行張拉,由于張拉層次過多,使得施工繁瑣,施工效率降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混凝土塔筒組件,該混凝土塔筒組件的結構在預制的過程中可以保證施工安全且同時可以減少張拉次數,提高施工效率。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混凝土塔筒組件,包括:基礎,所述基礎適于設置在地面下方;塔筒本體,所述塔筒本體設在所述基礎上,所述塔筒本體包括多段塔筒段,所述多段塔筒段沿上下方向依次連接,所述多段塔筒段被分成第一組塔筒段和位于所述第一組塔筒段上端的第二組塔筒段;轉接頭,所述轉接頭設在所述塔筒本體上端且與最上方的所述塔筒段相連;第一預應力筋,所述第一預應力筋穿設在所述基礎和所述第一組塔筒段內;第二預應力筋,所述第二預應力筋穿設在所述基礎、所述第一組塔筒段、所述第二組塔筒段和所述轉接頭內。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混凝土塔筒組件,通過將多段塔筒段分成第一組塔筒段和第二組塔筒段,并通過第一預應力筋穿設在基礎和所述第一組塔筒段內且第二預應力筋穿設在基礎、第一組塔筒段、第二組塔筒段及轉接頭內,由此可以保證混凝土塔筒組件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且該混凝土塔筒組件的結構在預制的過程中可以保證施工安全且同時可以減少張拉次數,提高施工效率。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一預應力筋的上端錨固在所述第一組塔筒段的最上方的所述塔筒段上,所述第一預應力筋的下端錨固在所述基礎內;所述第二預應力筋的上端錨固在所述轉接頭上,所述第二預應力筋的下端錨固在所述基礎內。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基礎、所述第一組塔筒段的筒壁上、所述第二組塔筒段的筒壁上和所述轉接頭上分別設有數量相同且彼此一一對應的多個基礎孔道、第一組塔筒孔道、第二組塔筒孔道和轉接頭孔道,所述第一預應力筋包括多個且分別設在部分所述基礎孔道和部分所述第一組塔筒孔道內,所述第二預應力筋包括多個且分別設在另一部分所述基礎孔道、另一部分所述第一組塔筒孔道、所述第二組塔筒孔道和所述轉接頭孔道內。

進一步地,所述基礎孔道、所述第一組塔筒孔道、所述第二組塔筒孔道和所述轉接頭孔道均被分成至少五組,每組包括2-5個孔道。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基礎和所述第一組塔筒段的筒壁上分別設有數量相同且彼此一一對應的多個基礎孔道和第一組塔筒孔道,所述第二組塔筒段的筒壁上和所述轉接頭上分別設有數量相同且彼此一一對應的多個第二組塔筒孔道和轉接頭孔道,其中,所述基礎孔道和所述第一組塔筒孔道的數量大于所述第二組塔筒孔道和所述轉接頭孔道的數量,且所述第二組塔筒孔道和所述轉接頭孔道與所述基礎孔道和所述第一組塔筒孔道中的一部分一一對應,所述第二預應力筋包括多個且分別設在所述第二組塔筒孔道和所述轉接頭孔道以及與所述第二組塔筒孔道和所述轉接頭孔道對應的所述基礎孔道和所述第一組塔筒孔道內,所述第一預應力筋包括多個且設在另一部分所述基礎孔道和所述第一組塔筒孔道內。

進一步地,所述基礎孔道、所述第一組塔筒孔道、所述第二組塔筒孔道和所述轉接頭孔道均被分成至少五組,所述基礎孔道和所述第一組塔筒孔道中每組包括n個孔道,所述第二組塔筒孔道和轉接頭孔道中每組包括n-1個孔道,其中n為正整數且2≤n≤5。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位于所述第一組塔筒段的底部、中部和頂部的三個所述塔筒段內的第一組塔筒孔道、位于所述第二組塔筒段的頂部的所述塔筒段內的第二組塔筒孔道內均設有排氣孔,所述排氣孔用于連通相應的孔道和外界。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轉接頭包括:底盤,所述底盤上設有所述轉接頭孔道,所述底盤為環(huán)形;殼體,所述殼體圍繞所述底盤的外周設置,所述殼體為環(huán)形;法蘭部,所述法蘭部設在所述殼體上端且向內延伸,所述法蘭部為環(huán)形。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一組塔筒段包括3/5~4/5的所述多段塔筒段。

本實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優(yōu)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yōu)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混凝土塔筒組件的示意圖;

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混凝土塔筒組件的塔筒段的示意圖;

圖3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混凝土塔筒組件的塔筒段中的弧形塔片的示意圖;

圖4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混凝土塔筒組件的第一預應力筋的張拉示意圖;

圖5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混凝土塔筒組件的第二預應力筋的張拉示意圖;

圖6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混凝土塔筒組件的第一預應力筋和第二預應筋的最終張拉完成的示意圖。

附圖標記:

混凝土塔筒組件100,

基礎1,

塔筒本體2,塔筒段20,弧形塔片201,第一組塔筒段21,第二組塔筒段22,孔道202,排氣孔203,

轉接頭3,

第一預應力筋4,第二預應力筋5。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豎直”、“水平”、“頂”、“底”、“內”、“外”、“順時針”、“逆時針”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下面參考圖1-圖6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混凝土塔筒組件100。

如圖1-圖6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混凝土塔筒組件100,包括:基礎1、塔筒本體2、轉接頭3、第一預應力筋4和第二預應力筋5。

具體而言,基礎1適于設置在地面下方,塔筒本體2設在基礎1上。塔筒本體2包括多段塔筒段20,多段塔筒段20沿上下方向依次連接,多段塔筒段20被分成第一組塔筒段21和位于第一組塔筒段21上端的第二組塔筒段22。轉接頭3設在塔筒本體2上端且與最上方的塔筒段20相連,轉接頭3為鋼制轉接頭。

其中,第一組塔筒段21可以包括3/5~4/5的多段塔筒段20。例如,第一組塔筒段21可以包括2/3的多段塔筒段20,此時第二組塔筒段22包括1/3的多段塔筒段20。由此,通過將多段塔筒段20合理地分成兩組,且使得位于第二組塔筒段22下方的第一組塔筒段21的總體設置地較高,方便混凝土塔筒組件100后續(xù)的分段張拉。

可選地,每個塔筒段20可以形成為圓筒形或錐筒形。每個塔筒段20可以包括至少兩個相互拼接的弧形塔片201,每個塔筒段20也可以由一個環(huán)形塔片構成。

第一預應力筋4穿設在基礎1和第一組塔筒段21內,第二預應力筋5穿設在基礎1、第一組塔筒段21、第二組塔筒段22和轉接頭3內。由此,采取分兩組施加預應力,從而既保證施工階段安全,又滿足整體混凝土塔筒組件100的預應力需求。這樣可以在保證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減少預應力施加層次,提高施工效率。可選地,第一預應力筋4和第二預應力筋5均可以為鋼筋,第一預應力筋4和第二預應力筋5均可以為絞合線,由此可以增強強度且方便穿設。例如,第一預應力筋4和第二預應力筋5均可以為七線低舒張絞合線。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混凝土塔筒組件100,通過將多段塔筒段20分成第一組塔筒段21和第二組塔筒段22,并通過第一預應力筋4穿設在基礎1和所述第一組塔筒段21內且第二預應力筋5穿設在基礎1、第一組塔筒段21、第二組塔筒段22及轉接頭3內,由此可以保證混凝土塔筒組件100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且該混凝土塔筒組件100的結構在預制的過程中可以保證施工安全且同時可以減少張拉次數,提高施工效率。

下面參照圖1-圖6詳細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混凝土塔筒組件100。

參照圖1-圖6,混凝土塔筒組件100包括基礎1、塔筒本體2、轉接頭3、第一預應力筋4和第二預應力筋5?;A1設置在地面下方,塔筒本體2設在基礎1上。塔筒本體2包括多段塔筒段20,多段塔筒段20沿上下方向依次連接,多段塔筒段20被分成第一組塔筒段21和位于第一組塔筒段21上端的第二組塔筒段22。轉接頭3設在塔筒本體2上端且與最上方的塔筒段20相連。轉接頭3可以包括底盤、殼體和法蘭部,底盤上設有轉接頭孔道,底盤為環(huán)形,殼體為環(huán)形且圍繞底盤的外周設置,法蘭部設在殼體上端且向內延伸,法蘭部為環(huán)形。由此,方便轉接頭3與第二組塔筒段22連接,且該轉接頭3結構簡單。

第一預應力筋4穿設在基礎1和第一組塔筒段21內,第一預應力筋4的上端錨固在第一組塔筒段21的最上方的塔筒段20上,第一預應力筋4的下端錨固在基礎1內。由此,通過對第一預應力筋4進行張拉,可以對基礎1和第一組塔筒段21進行施加預應力,提高混凝土塔筒組件100的強度和穩(wěn)定性。第二預應力筋5穿設在基礎1、第一組塔筒段21、第二組塔筒段22和轉接頭3內,第二預應力筋5的上端錨固在轉接頭3上,第二預應力筋5的下端錨固在基礎1內。由此,通過對第二預應力筋5進行張拉,可以對整個混凝土塔筒組件100進行施加預應力,提高混凝土塔筒組件100的整體的強度和穩(wěn)定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參照圖1-圖6,基礎1和第一組塔筒段21的筒壁上分別設有數量相同且彼此一一對應的多個基礎孔道和第一組塔筒孔道。第二組塔筒段22的筒壁上和轉接頭3上分別設有數量相同且彼此一一對應的多個第二組塔筒孔道和轉接頭孔道。其中,基礎孔道和第一組塔筒孔道的數量大于第二組塔筒孔道和轉接頭孔道的數量,且第二組塔筒孔道和轉接頭孔道與基礎孔道和第一組塔筒孔道中的一部分一一對應,第二預應力筋5包括多個且分別設在第二組塔筒孔道和轉接頭孔道以及與第二組塔筒孔道和轉接頭孔道對應的基礎孔道和第一組塔筒孔道內,第一預應力筋4包括多個且設在另一部分基礎孔道和第一組塔筒孔道內。

具體而言,第二預應力筋5的數量與第二組塔筒孔道的數量相同,第一預應力筋4的數量等于第一組塔筒孔道的數量減去第二組塔筒孔道的數量。第一預應力筋4穿設部分的基礎孔道和對應部分的第一組塔筒孔道,第二預應力筋5穿設剩余部分的基礎孔道和對應剩余部分的第一組塔筒孔道,并且第二預應力筋5穿設全部的第二組塔筒孔道和對應全部的轉接頭孔道。由此,方便第一預應力筋4和第二預應力筋5的穿設,且可以保證混凝土塔筒組件100的強度和穩(wěn)定性,并可以保證施工安全且同時可以減少張拉次數,提高施工效率。

進一步地,基礎孔道、第一組塔筒孔道、第二組塔筒孔道和轉接頭孔道均被分成至少五組,例如基礎孔道、第一組塔筒孔道、第二組塔筒孔道和轉接頭孔道均被分成五組、六組、七組等?;A孔道和第一組塔筒孔道中每組包括n個孔道202,第二組塔筒孔道和轉接頭孔道中每組包括n-1個孔道202,即第二組塔筒孔道和轉接頭孔道的數量均比基礎孔道和第一組塔筒孔道的數量少一個。其中n為正整數且2≤n≤5。例如n可以為2、3、4、5。由此,可以使第一預應力筋4和第二預應力筋5分布合理,可以提高混凝土塔筒組件100強度,且方便第一預應力筋4和第二預應力筋5進行分組穿設。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中,參照圖2-圖6,基礎孔道、第一組塔筒孔道、第二組塔筒孔道和轉接頭孔道均被分成十組。具體而言,十組基礎孔道沿基礎1的環(huán)向均勻間隔開設置,每組基礎孔道包括四個且沿基礎1的環(huán)向間隔開設置,每組四個基礎孔道鄰近設置;十組第一組塔筒孔道沿第一組塔筒段21的環(huán)向均勻間隔開設置,每組第一組塔筒孔道包括四個且沿第一組塔筒段21的環(huán)向間隔開設置,每組四個第一組塔筒孔道鄰近設置;十組第二組塔筒孔道沿第二組塔筒段22的環(huán)向均勻間隔開設置,每組第二組塔筒孔道包括三個且沿第二組塔筒段22的環(huán)向間隔設置,每組三個第二組塔筒孔道鄰近設置;十組轉接頭孔道沿轉接頭3的環(huán)向均勻間隔開設置,每組轉接頭孔道包括三個且沿轉接頭3的環(huán)向間隔設置,每組三個轉接頭孔道鄰近設置。

相應地,第一預應力筋4包括十組,每組第一預應力筋4可以包括一個,將上述十組第一預應力筋4穿設對應的十組基礎孔道、十組第一組塔筒孔道,且每組一個第一預應力筋4穿設每組四個基礎孔道中的一個、每組四個第一組塔筒孔道中的一個。第二預應力筋5包括十組,每組第二預應力筋5包括三個,將上述十組第二預應力筋5穿設對應的十組基礎孔道剩余的部分、十組第一組塔筒孔道剩余的部分、十組第二組塔筒孔道、十組轉接頭孔道,且每組三個第二預應力筋5穿設每組四個基礎孔道中剩余的三個、每組四個第一組塔筒孔道中剩余的三個、每組第二組塔筒孔道中的全部三個、每組轉接頭孔道中的全部三個。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些實施例中,基礎1、第一組塔筒段21的筒壁上、第二組塔筒段22的筒壁上和轉接頭3上分別設有數量相同且彼此一一對應的多個基礎孔道、第一組塔筒孔道、第二組塔筒孔道和轉接頭孔道,第一預應力筋4包括多個且分別設在部分基礎孔道和部分第一組塔筒孔道內,第二預應力筋5包括多個且分別設在另一部分基礎孔道、另一部分第一組塔筒孔道、第二組塔筒孔道和轉接頭孔道內。進一步地,基礎孔道、第一組塔筒孔道、第二組塔筒孔道和轉接頭孔道均被分成至少五組,例如基礎孔道、第一組塔筒孔道、第二組塔筒孔道和轉接頭孔道均被分成五組、六組、七組等。每組包括2-5個孔道202,例如每組可以包括孔道202數量為兩個、三個、四個、五個。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中,基礎孔道、第一組塔筒孔道、第二組塔筒孔道和轉接頭孔道均被分成十組。具體而言,十組基礎孔道沿基礎1的環(huán)向均勻間隔開設置,每組基礎孔道包括四個;十組第一組塔筒孔道沿第一組塔筒段21的環(huán)向均勻間隔開設置,每組第一組塔筒孔道包括四個;十組第二組塔筒孔道沿第二組塔筒段22的環(huán)向均勻間隔開設置,每組第二組塔筒孔道包括四個;十組轉接頭孔道沿轉接頭3的環(huán)向均勻間隔開設置,每組轉接頭孔道包括四個。

相應地,第一預應力筋4包括十組,每組第一預應力筋4可以包括一個,將上述十組第一預應力筋4穿設對應的十組基礎孔道、十組第一組塔筒孔道,且每組一個第一預應力筋4穿設每組四個基礎孔道中的一個、每組四個第一組塔筒孔道中的一個。第二預應力筋5包括十組,每組第二預應力筋5包括三個,將上述十組第二預應力筋5穿設對應的十組基礎孔道剩余的部分、十組第一組塔筒孔道剩余的部分、十組第二組塔筒孔道、十組轉接頭孔道,且每組三個第二預應力筋5穿設每組四個基礎孔道中剩余的三個、每組四個第一組塔筒孔道中剩余的三個、每組四個第二組塔筒孔道中的三個、每組四個轉接頭孔道中的三個。此時,每組第二組塔筒孔道和每組轉接頭孔道均剩余一個孔道202,此時剩余的孔道202可以作為備用孔道202,以方便后期的維修和加固。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參照圖2,位于第一組塔筒段21的底部、中部和頂部的三個塔筒段20內的第一組塔筒孔道、位于第二組塔筒段22的頂部的塔筒段20內的第二組塔筒孔道內均設有排氣孔203,排氣孔203用于連通相應的孔道202和外界。在第一預應力筋4和第二預應力筋5穿設在對應的孔道202內并進行張拉后,可以對孔道202進行灌漿,以使第一預應力筋4、第二預應力筋5與多個塔筒段20穩(wěn)固連接。灌注至孔道202內的灰漿在凝固過程中排出的氣體可以通過排氣孔203排出,保證灰漿凝固的強度。

另外,在灌漿作業(yè)中,位于第一組塔筒段21的底部的塔筒段20內的第一組塔筒孔道上設置的排氣孔203,可以用于提示作業(yè)人員灌漿時能否灌入。位于第一組塔筒段21的中部和頂部的兩個塔筒段20內的第一組塔筒孔道上設置的排氣孔203,可以用于提示作業(yè)人員灌漿灌入到哪個位置了,例如在灌漿灌入到第一組塔筒段21的中部時,位于該處的排氣孔203會有灰漿溢出,從而可以提示作業(yè)人員灌漿的位置,以時時跟進灌漿的狀態(tài)。位于第二組塔筒段22的頂部的塔筒段20內的第二組塔筒孔道內設置的排氣孔203,可以用于提示作業(yè)人員灌漿是否灌入至第二組塔筒段22的頂部,由此可以據此判斷是否繼續(xù)灌漿以及灌漿量的控制。

下面參照圖1-圖6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上述混凝土塔筒組件100的張拉方法。

參照圖1-圖6,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上述混凝土塔筒組件100的張拉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0、將多段塔筒段20依次吊裝至基礎1上方以構成第一組塔筒段21。

S20、將第一預應力筋4穿過基礎1和第一組塔筒段21后進行張拉,此為第一預應力段a。可選地,第一預應力筋4可以從混凝土塔筒組件100的底部依次向上穿過基礎1和第一組塔筒段21。例如,可以利用穿線設備等將第一預應力筋4向上推動并依次穿設基礎孔道和第一組塔筒孔道,或者可以利用穿線設備等從第一組塔筒段21的頂端向上拉伸第一預應力筋4并依次穿設基礎孔道和第一組塔筒孔道,或者可以是上述兩種方法的結合。

還可以利用重力促進作用,使第一預應力筋4從第一組塔筒段21的頂部向下依次穿過第一組塔筒段21和基礎1,從而可以從頂端完成穿線。

在施加預應力之后,將第一預應力筋4的上端通過錨固件錨固在第一組塔筒段21的頂部。在第一預應力筋4完成張拉后,切斷第一預應力筋4凸出的部分(對應的錨固件上方大約20-40mm)。最后,將保護套置于第一預應力筋4的頂部錨固端和基礎張拉端。

S30、將剩余的多個塔筒段20依次吊裝至第一組塔筒段21上方以構成第二組塔筒段22。由此,在第一預應力筋4穿設并張拉完成后,再將剩余的多個塔筒段20依次吊裝至第一組塔筒段21上方,保證張拉過程的順利進行。

S40、將轉接頭3安裝在第二組塔筒段22的頂部。

S50、將第二預應力筋5穿過基礎1、第一組塔筒段21、第二組塔筒段22和轉接頭3后進行張拉。此時,對第二預應力筋5的張拉施加的預應力為整個混凝土塔筒組件100的最終預應力,此為第二預應力段b。第二預應力筋5的穿線方式可以參照上述第一預應力筋4的穿線方式進行。

在施加預應力之后,將第二預應力筋5的上端通過錨固件錨固在轉接頭3上,例如可以錨固在轉接頭3的底盤上。在第二預應力筋5完成張拉后,切斷第二預應力筋5凸出的部分(對應的錨固件上方大約20-40mm)。最后,將保護套置于第二預應力筋5的頂部錨固端和基礎張拉端。

在上述第一預應力筋4和第二預應力筋5穿設的過程中,為了保護第一預應力筋4和第二預應力筋5及孔道202,簡化穿線操作,可以在第一預應力筋4和第二預應力筋5的末端設置用于引導其穿線的導向件,導向件的形狀可以為子彈頭形狀,可以起到很好的導向作用,提高穿線效率,并可以防止第一預應力筋4和第二預應力筋5與孔道202的內壁之間發(fā)生碰撞損壞。

在對上述第一預應力筋4和第二預應力筋5進行張拉的過程中,從第一預應力筋4和第二預應力筋5的底端對其施加張力。例如,可以將千斤頂置于基礎1的中央空腔內,且千斤頂垂直于基礎1的承壓板,由此可以保證第一預應力筋4和第二預應力筋5張拉的垂直性??梢允褂枚喙汕Ы镯斖瑫r拉伸多個第一預應力筋4或第二預應力筋5,由此可以提高施工效率。

在對第一預應力筋4施加應力時,可以對第一預應力筋4施加輕微超張拉的應力,以平衡由于第二預應力段b張拉導致的預應力損耗。

在對第一預應力筋4或第二預應力筋5進行張拉時,張拉應力可以分階段施加。例如,首先施加約為最終力的10%以確保消除第一預應力筋4或第二預應力筋5可能存在的下垂,然后將剩余力至少分三級施加,剩余力可以分三級、四級施加,并測量伸長率,以確保張拉質量。

在張拉的過程中,可以進行通過每次張拉相對的一組(相隔180度)的第一預應力筋4或第二預應力筋5進行施加,以確??傮w預應力對中。

下面以圖3-圖5為例詳細說明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上述混凝土塔筒組件100的張拉方法。

參照圖3-圖5,基礎1上設置的基礎孔道、第一組塔筒段21上設置的第一組塔筒孔道、第二組塔筒段22上設置的第二組塔筒孔道和轉接頭3上設置的轉接頭孔道均被分成十組。具體而言,十組基礎孔道沿基礎1的環(huán)向均勻間隔開設置,每組基礎孔道包括四個;十組第一組塔筒孔道沿第一組塔筒段21的環(huán)向均勻間隔開設置,每組第一組塔筒孔道包括四個;十組第二組塔筒孔道沿第二組塔筒段22的環(huán)向均勻間隔開設置,每組第二組塔筒孔道包括三個;十組轉接頭孔道沿轉接頭3的環(huán)向均勻間隔開設置,每組轉接頭孔道包括三個。

相應地,第一預應力筋4包括十組,每組第一預應力筋4包括一個,共有十個第一預應力筋4;第二預應力筋5包括十組,每組第二預應力筋5包括三個,共有三十個第二預應力筋5。分別對十個第一預應力筋4和三十個第二預應力筋5進行編號,所述十個第一預應力筋4的編號分別為T01、T05、T09、T13、T17、T21、T25、T29、T33、T37,所述三十個第二預應力筋5的編號分別為T02、T03、T04、T06、T07、T08、T10、T11、T12、T14、T15、T16、T18、T19、T20、T22、T23、T24、T26、T27、T28、T30、T31、T32、T34、T35、T36、T38、T39、T40。

參照圖3,將多段塔筒段20依次吊裝至基礎1上方以構成第一組塔筒段21,將十個第一預應力筋4穿過基礎1和第一組塔筒段21后進行張拉。其中,十條第一預應力筋4的張拉順序可以為T01、T21、T25、T05、T09、T29、T33、T13、T17、T37。由此,采用上述的張拉順序,可以確??傮w預應力對中且可以提高作業(yè)效率。

將上述十個第一預應力筋4張拉完成后,將剩余的多個塔筒段20依次吊裝至第一組塔筒段21上方以構成第二組塔筒段22,再將轉接頭3安裝在第二組塔筒段22的頂部。然后,將上述三十個第二預應力筋5穿過基礎1、第一組塔筒段21、第二組塔筒段22和轉接頭3后進行張拉。三十個第二預應力筋5分成十組,每組三個第二預應力筋5,可以分別單獨穿線,也可以分兩組穿線,或將三個結合在一起完成穿線。

參照圖4和圖5,其中,在對上述三十個第二預應力筋5進行張拉,由于三十個第二預應力筋5被分成十組,可以以組為單位對第二預應力筋5進行張拉,例如每組中的三個第二預應力筋5可以采用多股千斤頂同時進行張拉,可以提高作業(yè)效率,并可以保證作業(yè)質量。上述三十條第二預應力筋5的張拉順序可以為T02-T03-T04、T22-T23-T24、T26-T27-T28、T06-T07-T08、T10-T11-T12、T30-T31-T32、T34-T35-T36、T14-T15-T16、T18-T19-T20、T38-T39-T40。由此,采用上述的張拉順序,可以確??傮w預應力對中且可以提高作業(yè)效率。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上述混凝土塔筒組件100的張拉方法,對混凝土塔筒組件100分兩次進行張拉,第一次對穿過基礎1和第一組塔筒段21的第一預應力筋4進行張拉,第二次對穿過整個混凝土塔筒組件100的第二預應力筋5進行全張拉,由此可以保證施工安全且同時可以減少張拉次數,提高施工效率。

進一步地,上述張拉方法還包括灌漿步驟。灌漿可在第二預應力筋5完成張拉之后統一進行,也可在各個預應力筋完成張拉之后單獨進行。灌漿時自下而上進行注漿,灌漿時可以通過排氣孔203檢查灌漿進展。灌漿后養(yǎng)護至所需強度即完成混凝土塔筒組件100的預應力張拉。通過灌漿作業(yè)使得第一預應力筋4和第二預應力筋5與塔筒段20穩(wěn)固地連接,增強混凝土塔筒組件100的整體強度和穩(wěn)定性。

在本實用新型一些實施例中,灌漿在各個預應力筋完成張拉之后單獨進行。具體而言,在上述步驟S20之后,在穿設有第一預應力筋4的基礎孔道和第一組塔筒孔道內由下向上進行灌漿。在上述步驟S50之后,在穿設有第二預應力筋5的基礎孔道、第一組塔筒孔道、第二組塔筒孔道和轉接頭孔道內由下向上進行灌漿。

在本實用新型另一些實施例中,灌漿可在第二預應力筋5完成張拉之后統一進行。具體而言,在上述步驟S50之后,在穿設有第一預應力筋4和第二預應力筋5的基礎孔道、第一組塔筒孔道、第二組塔筒孔道和轉接頭孔道內由下向上進行灌漿。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意性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