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向逆洗濾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雙向逆洗濾器。包括筒體、濾芯和清洗刮板機構;濾芯包括同軸的內濾芯和外濾芯;內濾芯的軸向下端封閉,軸向上端敞口連通著出油通道;內濾芯和外濾芯的軸向上端之間為封閉端,內濾芯和外濾芯的軸向下端為連通底座的敞口端,形成進油通道;清洗刮板機構位于內濾芯和外濾芯之間。本實用新型充分利用筒體內的空間,在外濾芯的內部再設置一個內濾芯,外濾芯和內濾芯并聯(lián)使用,提高了濾器的通過能力;將可自動調節(jié)的隨動式清洗機構設置在內外濾芯的空隙中,在不增大尺寸的前題下保證了自動清洗功能的實現(xiàn);同時隨動式清洗機構可實現(xiàn)清洗機構和濾芯的無縫接觸,在不提高濾芯的制作精度的前題下,逆洗的清洗效果還能得到相當大的提升。
【專利說明】雙向逆洗濾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大流量的油料過濾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船用發(fā)動機的滑油和燃油過濾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隨著船舶柴油機的大型化的趨勢,用戶對燃油濾器和滑油濾器的流通量范圍、精度級別和使用壽命等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對于濾器的流通量要求愈來愈大,大于200?300立方米/小時的大流量濾器的使用日趨頻繁,為滿足濾器流量的要求,濾器濾芯的過濾面積就必須相應地增加,使得濾器的外形尺寸愈來愈龐大。大尺寸的濾器對強度的要求高,結構復雜,材料要求高,構件尺寸大,制造難度大,隨著尺寸的增加,造價上升幅度是按幾何級數(shù)增長的。同時船舶機艙的空間有限,大尺寸的濾器會造成船舶機艙設備布置困難,維修保養(yǎng)空間無法保證,給維修工作帶來很多不確定性,對船舶柴油機的運轉有很大的影響,嚴重是甚至會影響船舶的安全航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了實現(xiàn)不增大濾器尺寸的前提下,提高濾器的流量,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雙向逆洗濾器。
[0004]具體的技術解決方案如下:
[0005]雙向逆洗濾器包括筒體1、濾芯、連接軸9和清洗刮板機構,所述濾芯通過連接軸9設于筒體I內上部,與濾芯對應的筒體I的上部一側開設有出油口 4,筒體I的下部為底座,所述底座一側開設有進油口 2 ;所述連接軸9的下端為盲孔狀的排污通道,插設在軸座19上,和軸座19為轉動配合;筒體I的頂部安裝在上蓋6,連接軸9的上端伸至上蓋6外部,工作時連接驅動機構。
[0006]所述濾芯包括同軸的內濾芯7和外濾芯8 ;所述外濾芯8的外圓柱面與筒體I的側壁之間形成出油通道;所述內濾芯7的軸向下端為封閉端,軸向上端為敞口端,所述敞口端連通著出油通道;所述內濾芯7和外濾芯8的軸向上端之間設有環(huán)形的擋板15,形成封閉端,內濾芯7和外濾芯8之間的軸向下端為連通底座的進口端,形成進油通道;與出油口4對應的內濾芯7和外濾芯8之間設有所述清洗刮板機構;清洗刮板機構連通著底座上的排污通道。
[0007]所述清洗刮板機構包括外濾芯刮板3、內濾芯刮板5、安裝臂16和刮板支柱17 ;安裝臂16為空心管,一端連接著連接軸9下端的排污通道,且垂直于連接軸9,安裝臂16的另一端為外端,外端上分別開設有兩個下安裝孔;所述刮板支柱17的下端固定連接著安裝臂16的外端的一側,刮板支柱17的上端設有壓板18,壓板18上開設有兩個上安裝孔,兩個上安裝孔和兩個下安裝孔分別上下對應;所述外濾芯刮板3和內濾芯刮板5結構相同,二者相對應的一側均為板軸,另一側均為清洗口,通過板軸兩端分別與上安裝孔、下安裝孔的配合,使外濾芯刮板3、內濾芯刮板5固定設于安裝臂16和刮板支柱17之間;外濾芯刮板3的清洗口一側和外濾芯8的內圓柱壁面接觸,內濾芯刮板5的清洗口一側和內濾芯7的外圓柱壁面接觸;外濾芯刮板3的清洗口側和內濾芯刮板5的清洗口側均開設有貫通底部的清洗槽,清洗槽平行于刮板支柱17 ;外濾芯刮板3的清洗槽下端和內濾芯刮板5的清洗槽下端分別對應著底座上的排污通道;外濾芯刮板3的清洗口端中部和內濾芯刮板5的清洗口端中部之間由隨動彈簧11連接。
[000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效果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
[0009]1.本實用新型充分利用濾芯內部的空間,在不擴大外部尺寸的前期提下,在濾芯內部再設置一個濾芯,效果等同兩個濾芯并聯(lián)使用,可以增加70%的過濾面積,有效保證了濾器的通過能力;濾器的制造加工的工藝難度降低,產品質量提高,制作成本下降,使用維護簡便;
[0010]2.本實用新型利用內外濾芯的空隙處設置清洗機構,充分利用濾器內部的空間,在不增大尺寸的前期下保證自動清洗功能的實現(xiàn),使得濾器結構緊湊,有效降低了產品對維修空間的要求,降低了船舶設備的因布置空間有限造成的布置困難;
[0011]3.本實用新型的清洗機構可以在運行中通過彈簧的張力,自動跟隨濾芯的外表面的變化進行隨動調節(jié),始終保持清洗機構和濾芯的緊密接觸,在不提高濾芯制作精度的前提下,有效地保證了濾芯的清洗效果。同時在隨動機構上有大傾角的導流面,在清洗機構旋轉時可產生一定徑向升力,是清洗機構在旋轉時離開濾芯外表面,減小旋轉阻力。該結構可有效地降低濾芯和清洗機構的加工精度及工藝難度,精加工的成本大幅度降低;
[0012]4.本實用新型的清洗軸安裝座與逆洗流道一體設計,結構簡單,制作容易,同時每個固定管的流道均是按100%設計的,實際使用只要求連接一處即可,其他三個的用螺紋封堵,逆洗管路的連接提供了四個方向的選擇,便于實際使用濾器是按現(xiàn)場的具體需要連接濾器的逆洗管路。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外形軸測視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爆炸視圖。
[0015]圖3為本實用新型剖視圖。
[0016]圖4為刮板結構局部軸測圖。
[0017]圖5為正常過濾狀態(tài)流道示意圖。
[0018]圖6為逆洗狀態(tài)流道示意圖。
[0019]圖7為圖6的A-A剖視圖。
[0020]上圖中序號:筒體1、進油口 2、外濾芯刮板3、出油口 4、內濾芯刮板5、上蓋6、內濾芯7、外濾芯8、連接軸9、排污管10、隨動彈簧11、擋板15、安裝臂16、刮板支柱17、壓板18、軸座19。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結合附圖,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描述。
實施例
[0022]參見圖1和圖2,雙向逆洗濾器包括筒體1、濾芯、連接軸9和清洗刮板機構。濾芯包括同軸的內濾芯7和外濾芯8,通過連接軸9安裝于筒體I內上部;筒體I的頂部安裝在上蓋6,連接軸9的上端伸至上蓋6外部,工作時連接驅動機構。與濾芯對應的筒體I的上部一側開設有出油口 4,筒體I的下部為底座,底座一側開設有進油口 2,軸座19上開設有同軸的排污孔。參見圖3和圖4,外濾芯8的外圓柱面與筒體I的側壁之間形成出油通道;內濾芯7的軸向下端為封閉端,軸向上端為敞口端,敞口端連通著出油通道;內濾芯7和外濾芯8的軸向上端之間設有環(huán)形的擋板15,形成封閉端,內濾芯7和外濾芯8之間的軸向下端為連通底座的進口端,形成進油通道;與出油口 4對應的內濾芯7和外濾芯8之間安裝有清洗刮板機構。參見圖3和圖6,連接軸9的下端為盲孔狀的排污通道,插裝在軸座19上,和軸座19為轉動配合。
[0023]參見圖5,清洗刮板機構包括外濾芯刮板3、內濾芯刮板5、安裝臂16和刮板支柱17。安裝臂16為空心管,一端連接著連接軸9下端的排污通道,且垂直于連接軸9,安裝臂16的另一端為外端,外端上分別開設有兩個下安裝孔;刮板支柱17的下端固定連接著安裝臂16的外端的一側,刮板支柱17的上端設有壓板18,壓板18上開設有兩個上安裝孔,兩個上安裝孔和兩個下安裝孔上下對應;所述外濾芯刮板3和內濾芯刮板5結構相同,二者相對應的一側均為板軸,另一側均為清洗口,通過板軸兩端分別與上安裝孔、下安裝孔的配合,使外濾芯刮板3、內濾芯刮板5固定安裝于安裝臂16和刮板支柱17之間;外濾芯刮板3的清洗口一側和外濾芯8的內圓柱壁面接觸,內濾芯刮板5的清洗口一側和內濾芯7的外圓柱壁面接觸。外濾芯刮板3的清洗口側和內濾芯刮板5的清洗口側均開設有貫通底部的清洗槽,所述清洗槽平行于刮板支柱17 ;外濾芯刮板3的清洗槽下端和內濾芯刮板5的清洗槽下端分別連通著安裝臂16的排污通道,見圖7。外濾芯刮板3的清洗口端中部和內濾芯刮板5的清洗口端中部之間由隨動彈簧11連接,隨動彈簧11為壓縮彈簧,可以在運行中通過彈簧的張力,自動跟隨濾芯的外表面的變化進行隨動調節(jié),始終保持清洗機構和濾芯的緊密接觸,在不提高濾芯制作精度的前提下,有效地保證了濾芯的清洗效果。
[0024]外濾芯刮板3和外濾芯8的內圓柱壁面接觸的運動方向設有一個大傾角導流面;內濾芯刮板5和內濾芯7的外圓柱壁面接觸的運動方向上設有一個大傾角導流面,使外濾芯刮板3和外濾芯8表面的相對運動中或內濾芯刮板5和內濾芯7的相對運動中,產生鍥型油膜效應,對刮板形成一個徑向升力,減小刮板與濾芯的摩擦力,同時可減少濾芯表面可能出現(xiàn)的大顆粒雜質對刮板運動的干擾,使刮板轉動更加平穩(wěn)。
[0025]軸座19上均布連接著四根排污管10,形成十字管狀的逆洗流道;四根排污管10的一端分別連通著連接軸9下端的排污通道,四根排污管10的另一端為排污出口分別伸至底座外的四個方向。連接軸9、軸座19和逆洗流道的一體設計,結構簡單,制作容易,同時每個固定管的流道均是按100%設計的,實際使用只要求連接一處即可,其他三個的用螺紋封堵,逆洗管路的連接提供了 4個方向的選擇,便于實際使用濾器是按現(xiàn)場的具體需要連接濾器的逆洗管路。
[0026]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說明如下:
[0027]參見圖6,正常過濾狀態(tài):被過濾的油品(圖中實心箭頭)通過進油口 2進入內濾芯7和外濾芯8之間,分別穿越內濾芯7和外濾芯8,到達內濾芯7的內部和外濾芯8的外部,油品中的雜質在這個過程中被過濾,經過過濾的潔凈油品(圖中空心箭頭)匯集到出油口 4排除,完成過濾。此時,清洗刮板機構是不產生動作的。
[0028]參見圖7,清洗狀態(tài):當內濾芯7和外濾芯8上雜質聚集到一定程度時,濾器的進油口 2和出油口 4之間的壓差增大,啟動清洗刮板機構,在驅動機構的驅動下,連接軸9帶動清洗刮板機構旋轉一個角度,旋轉時,因為刮板上設有大傾角的導流面,油品會對刮板產生一個徑向升力,減小刮板與濾芯的摩擦力;停止旋轉連接軸9,清洗刮板機構的外濾芯刮板3、內濾芯刮板5在隨動彈簧11的作用下,分別緊緊貼合在外濾芯8和內濾芯7上,然后啟動清洗。清洗油分兩路,一路從外濾芯8的外部通過外濾芯進入外濾芯刮板3的清洗口,由外濾芯刮板3的清洗口進入外濾芯刮板3內部,由排污管10排出,另一路從內濾芯7的內部通過內濾芯7進入內濾芯刮板5的清洗口,由內濾芯刮板5進入內濾芯刮板5內部,由排污管10排出;此時滯留在折疊網(wǎng)上雜質被運動的清洗油沖刷,脫離濾網(wǎng),伴隨清洗油由排污管10排出。在驅動機構的驅動下,連接軸9帶動清洗刮板機構再旋轉一個角度,重復以上清洗動作,直至整個清洗機構旋轉540度,清洗動作完成。
[0029]整個清洗過程,在隨動彈簧11的預壓力作用下,外濾芯刮板3的清洗口緊緊貼合在外濾芯8的內圓柱壁面上,內濾芯刮板5的清洗口緊緊貼合在內濾芯7的外圓柱壁面上,完全阻擋了過濾的油品不進入清洗口,外濾芯8和內濾芯7的其他部分始終按正常過濾的情況參與過濾,外濾芯8和內濾芯7 —致處于正常工作狀態(tài),對外部管路無任何影響,保證了整個油路系統(tǒng)的工作連續(xù)性。
【權利要求】
1.雙向逆洗濾器,包括筒體(I)、濾芯、連接軸(9)和清洗刮板機構,所述濾芯通過連接軸(9)設于筒體⑴內上部,與濾芯對應的筒體⑴的上部一側開設有出油口(4),筒體(I)的下部為底座,所述底座一側開設有進油口(2);所述連接軸(9)的下端為盲孔狀的排污通道,插設在軸座(19)上,和軸座(19)為轉動配合,筒體(I)的頂部安裝在上蓋¢),連接軸(9)的上端伸至上蓋(6)外部,工作時連接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濾芯包括同軸的內濾芯(7)和外濾芯⑶;所述外濾芯⑶的外圓柱面與筒體(I)的側壁之間形成出油通道;所述內濾芯(7)的軸向下端為封閉端,軸向上端為敞口端,所述敞口端連通著出油通道;所述內濾芯(7)和外濾芯(8)的軸向上端之間設有環(huán)形的擋板(15),形成封閉端,內濾芯(7)和外濾芯(8)之間的軸向下端為連通底座的進口端,形成進油通道;與出油口⑷對應的內濾芯(7)和外濾芯⑶之間設有所述清洗刮板機構;清洗刮板機構連通著底座上的排污通道。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向逆洗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刮板機構包括外濾芯刮板(3)、內濾芯刮板(5)、安裝臂(16)和刮板支柱(17);安裝臂(16)為空心管,一端連接著連接軸(9)下端的排污通道,且垂直于連接軸(9),安裝臂(16)的另一端為外端,外端上分別開設有兩個下安裝孔;所述刮板支柱(17)的下端固定連接著安裝臂(16)的外端的一側,刮板支柱(17)的上端設有壓板(18),壓板(18)上開設有兩個上安裝孔,兩個上安裝孔和兩個下安裝孔分別上下對應;所述外濾芯刮板(3)和內濾芯刮板(5)結構相同,二者相對應的一側均為板軸,另一側均為清洗口,通過板軸兩端分別與上安裝孔、下安裝孔的配合,使外濾芯刮板(3)、內濾芯刮板(5)固定設于安裝臂(16)和刮板支柱(17)之間;外濾芯刮板(3)的清洗口 一側和外濾芯(8)的內圓柱壁面接觸,內濾芯刮板(5)的清洗口一側和內濾芯(7)的外圓柱壁面接觸;外濾芯刮板(3)的清洗口側和內濾芯刮板(5)的清洗口側均開設有貫通底部的清洗槽,清洗槽平行于刮板支柱(17);外濾芯刮板(3)的清洗槽下端和內濾芯刮板(5)的清洗槽下端分別對應著底座上的排污通道;外濾芯刮板(3)的清洗口端中部和內濾芯刮板(5)的清洗口端中部之間由隨動彈簧(11)連接。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雙向逆洗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隨動彈簧(11)為壓縮彈黃。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雙向逆洗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軸座(19)上均布連接著四根排污管(10),形成十字管狀;四根排污管(10)的一端分別連通著連接軸(9)下端的排污通道,四根排污管(10)的另一端為排污出口分別伸至底座外的四個方向。
5.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雙向逆洗濾器,其特征在于:外濾芯刮板(3)和外濾芯⑶的內圓柱壁面接觸的運動方向設有一個大傾角導流面;內濾芯刮板(5)和內濾芯(7)的外圓柱壁面接觸的運動方向上設有一個大傾角導流面,使外濾芯刮板(3)和外濾芯(8)表面的相對運動中或內濾芯刮板(5)和內濾芯(7)的相對運動中,產生鍥型油膜效應。
【文檔編號】F02M37/22GK204175359SQ201420604671
【公開日】2015年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10月20日
【發(fā)明者】張志華 申請人:安慶泰邦機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