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對置活塞發(fā)動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熱能與動力領域,尤其是一種活塞發(fā)動機。
背景技術:
對置活塞發(fā)動機是一個古老的設計思想,然而由于目前減少發(fā)動機的重量是發(fā)動機設計開發(fā)的一個重要方向,所以,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在近年來得到廣泛重視,然而傳統(tǒng)對置活塞發(fā)動機的燃燒組織和配氣方式嚴重制約了對置活塞發(fā)動機的效率和環(huán)保性的提高,因此需要發(fā)明一種高效、低污染的對置活塞發(fā)動機。
發(fā)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提出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包括氣缸套和活塞,在一個所述氣缸套內對置設置兩個所述活塞,在兩個所述活塞之間的所述氣缸套上或所述氣缸套內設貫通結構體,所述貫通結構體與所述氣缸套固定連接。—種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包括氣缸套和活塞,一個所述氣缸套的一端與貫通結構體固定連接,所述貫通結構體與另一個所述氣缸套的一端固定連接,在每個所述氣缸套內各設置一個所述活塞,兩個所述活塞對置設置。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還包括連接結構體,所述連接結構體包括A類連接結構體和B類連接結構體,一個所述活塞與所述A類連接結構體固定連接,另一個所述活塞與所述B類連接結構體固定連接,所述A類連接結構體和所述B類連接結構體相對運動,所述A類連接結構件和所述B類連接結構件設置在所述氣缸套的外部。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還包括連接結構體,所述連接結構體包括A類連接結構體和B類連接結構體,一個所述活塞與所述A類連接結構體固定連接,另一個所述活塞與所述B類連接結構體固定連接,所述A類連接結構體和所述B類連接結構體相對運動,所述A類連接結構件和所述B類連接結構件設置在所述氣缸套的外部。一個所述活塞經連桿與曲軸的連桿軸頸轉動連接,另一個所述活塞經另一個連桿與所述曲軸的另一連桿軸頸轉動連接,兩個所述連桿軸頸相位差在大于0°小于180°之間;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受后上止點燃燒控制機構控制,或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受前上止點燃燒控制機構控制。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還包括滑動缸套,所述滑動缸套的端部與所述氣缸套的端部相配合。所述滑動缸套受所述活塞控制按正時關系與所述氣缸套的端部密封配合或打開。在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的曲軸的主軸頸和連桿軸頸連接處設以所述曲軸的主軸頸為旋轉軸的凸輪,所述滑動缸套受所述凸輪控制按正時關系與所述氣缸套的端部密封配合或打開。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還包括凸輪軸,所述凸輪軸上設有凸輪,所述滑動缸套受所述凸輪控制按正時關系與所述氣缸套的端部密封配合或打開。一種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包括氣缸套、活塞和連接結構體,在一個所述氣缸套內設置至少三個所述活塞,在相鄰的所述活塞之間的所述氣缸套上或所述氣缸套內設貫通結構體,所述貫通結構體與所述氣缸套固定連接;所述連接結構體包括A類連接結構體和B類連接結構體,相間的所述活塞與所述A類連接結構體固定連接,其余的所述活塞與所述B類連接結構體固定連接,所述A類連接結構體和所述B類連接結構體相對運動,所述A類連接結構件和所述B類連接結構件設置在所述氣缸套的外部。所述A類連接結構體和所述B類連接結構體套裝設置。所述A類連接結構體經連桿與曲軸的連桿軸頸轉動連接,所述B類連接結構體經另一個連桿與所述曲軸的另一連桿軸頸轉動連接,兩個所述連桿軸頸相位差在大于0°小于180°之間。所述連桿設為彈性結構體。與所述A類連接結構體連接的所述活塞的連接點和所述活塞的中心線所形成的平面A,和與所述B類連接結構體連接的所述活塞的連接點和所述活塞(2)的中心線所形成的平面B之間的夾角小于90度。所述連接結構體及其固定連接的所述活塞的往復運動的最大慣性力的絕對值大于所述氣缸套內的氣體被壓縮終了時氣體壓力對與所述連接結構體固定連接的所述活塞所產生的作用力的絕對值的O. I倍,小于所述氣缸套內的氣體被壓縮終了時氣體壓力對此所述活塞所產生的作用力的絕對值的2倍。所述連接結構體及其固定連接的所述活塞的往復運動的最大慣性力的絕對值大于所述氣缸套內的氣體的最大壓力對與所述連接結構體固定連接的所述活塞所產生的作用力的絕對值的O. I倍,小于所述氣缸套內的氣體的最大壓力對此所述活塞所產生的作用力的絕對值的2倍。在所述貫通結構體內設燃燒室。 所述燃燒室設為級形燃燒室。所述^形燃燒室的中心線與所述氣缸套的軸線垂直。在所述形燃燒室上設兩個切線連通通道,所述切線連通通道分別連通所述忽形燃燒室兩側的所述氣缸套。在所述貫通結構體上設燃油噴射器。所述燃油噴射器設為兩個以上個,所述燃油噴射器受差時噴射控制系統(tǒng)控制。在所述貫通結構體上設火花塞。在所述貫通結構體上設配氣門。在所述氣缸套上設掃氣進氣口。在所述氣缸套上設掃氣排氣口。在所述貫通結構體上設掃氣進氣座口,在所述掃氣進氣座口處設掃氣進氣門,所述掃氣進氣門與所述掃氣進氣座口相配合將所述掃氣進氣座口打開或關閉,在所述貫通結構體兩側的所述氣缸套上分別設掃氣排氣口,所述掃氣進氣門受正時控制機構控制。所述掃氣進氣座口與進氣增壓器的氣體出口連通。在所述貫通結構體上設掃氣排氣座口,在所述掃氣排氣座口處設掃氣排氣門,所述掃氣排氣門與所述掃氣排氣座口相配合將所述掃氣排氣座口打開或關閉,在所述貫通結構體兩側的所述氣缸套上分別設掃氣進氣口,所述掃氣排氣門受正時控制機構控制。所述掃氣進氣口與進氣增壓器的氣體出口連通。以所述氣缸套的中心線所在平面和/或以與所述氣缸套的中心線所在平面平行的平面為分界面,所述貫通結構體由兩部分或多部分構成。所述貫通結構體由三部分構成。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還包括貫通結構體承載環(huán),所述貫通結構體的所有部分均過盈配合設置在所述貫通結構體承載環(huán)內形成一個整體。以與所述氣缸套的中心線垂直的平面為分界面,所述貫通結構體由兩部分或多部分構成。所述貫通結構體的各個部分固定連接形成一個整體。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還包括貫通結構體壓合卡環(huán),所述貫通結構體的所有部分均過盈配合設置在所述貫通結構體壓合卡環(huán)內形成一個整體。與所述配氣門相配合的配氣座口設為單獨加工而成的完整環(huán)形配氣座口。與所述配氣門相配合的配氣座圈設為單獨加工而成的完整環(huán)形配氣座圈。與所述配氣門相配合的配氣座口和配氣座圈設為一體式環(huán)形結構體。在所述貫通結構體內設導流結構體。一種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包括氣缸套、活塞和滑動缸套,在所述氣缸套內對置設置兩個所述活塞,所述滑動缸套的端部與所述氣缸套的端部相配合,在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的曲軸的主軸頸和連桿軸頸連接處設以所述曲軸的主軸頸為旋轉軸的凸輪,所述滑動缸套受所述凸輪控制按正時關系與所述氣缸套的端部密封配合或打開。一種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包括氣缸套、活塞和滑動缸套,在所述氣缸套內對置設置兩個所述活塞,所述滑動缸套的端部與所述氣缸套的端部相配合,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還包括凸輪軸,所述凸輪軸上設有凸輪,所述滑動缸套受所述凸輪控制按正時關系與所述氣缸套的端部密封配合或打開。一種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包括氣缸套和活塞,在所述氣缸套內對置設置兩個所述活塞,一個所述活塞經連桿與曲軸的連桿軸頸轉動連接,另一個所述活塞經另一個連桿與所述曲軸的另一連桿軸頸轉動連接,兩個所述連桿軸頸相位差在大于0°小于180°之間;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受后上止點燃燒控制機構控制,或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受前上止點燃燒控制機構控制。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還包括壓氣活塞,所述壓氣活塞與一個所述活塞連接,所述壓氣活塞與壓氣腔相配合。由所述壓氣活塞和所述壓氣腔構成的氣體壓縮機的壓縮氣體出口與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的進氣道連通。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設為柴油對置活塞發(fā)動機,所述柴油對置活塞發(fā)動機的燃油噴射提前角大于15度。
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設為汽油對置活塞發(fā)動機,所述汽油對置活塞發(fā)動機的點火提前角大于5度。本發(fā)明中,所謂的貫通結構體是指具有截面積小于所述氣缸套內部空間截面積的連通通道的結構體,所述貫通結構體設置的目的是為了使壓縮沖程完了時的所述氣缸套內的氣體工質被壓入所述貫通結構體內的空間內,以有利于燃油擴散混合形成良好的燃燒環(huán)境。本發(fā)明中,所述貫通結構體可設為偏心貫通結構體,所謂的偏心貫通結構體是指所述貫通結構體的內部貫穿通道不在所述貫通結構體中心的貫通結構體。本發(fā)明中,所述貫通結構體分為兩部分或多部分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實現(xiàn)配氣門的安裝。本發(fā)明中,所謂的前上止點燃燒控制機構是指使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在壓縮沖程中,一個所述活塞處于上止點另一個所述活塞處于前上止點時,發(fā)生燃燒化學反應的控制機構;即在壓縮沖程中,一個所述活塞處于上止點另一個所述活塞處于前上止點時點火、噴油或噴油點火的控制裝置。在這一過程中,雖然是前上止點燃燒,但是由于兩個所述活塞在處于上止點附近時,會在相對較長的時間內形成等容或近似等容空間,在這種情況下,采用前上止點燃燒方式會使燃燒放熱更加徹底。本發(fā)明中,所謂的后上止點燃燒控制機構是指使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在壓縮沖程中,一個所述活塞處于上止點另一個所述活塞處于后上止點時,發(fā)生燃燒化學反應的控制機構;即在壓縮沖程中,一個所述活塞處于上止點另一個所述活塞處于后上止點時點火、噴油或噴油點火的控制裝置。本發(fā)明中,一個所述氣缸套的一端與貫通結構體固定連接,所述貫通結構體與另一個所述氣缸套的一端固定連接,在每個所述氣缸套內設置一個所述活塞,其中一個所述活塞與另一個所述活塞對置設置。本發(fā)明中,所述氣缸套中部設有與所述氣缸套一體加工而成的貫通結構體,在所述貫通結構體兩側的所述氣缸套內分別設置一個所述活塞,其中一個所述活塞與另一個所述活塞對置設置。本發(fā)明中,所謂的慣性力是指所述連接結構體及其固定連接的所述活塞的質量與其加速度的乘積所得到的力,另外還包括連桿的往復慣性力(即連桿往復運動的質量當量與其加速度的乘積)。本發(fā)明中,所謂的固定連接是指兩個部件之間沒有任何位移、沒有任何轉動或擺動的連接方式,即經固定連接后的部件形成一體按照同一運動規(guī)律運動的連接方式。本發(fā)明中,所述活塞和所述連接結構體的最大慣性力的絕對值設定為某一個特定值,是為了盡最大可能地增大所述活塞和所述連接結構體的總體質量,即使所述活塞和所述連接結構體的總體質量與其加速度的乘積所得到的力大于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的最大爆炸壓力的O. I倍,小于最大爆炸壓力的2倍,其目的是為了減少爆炸壓力對連桿、曲軸等運動部件的沖擊力。假設所述活塞及與其固定連接的連接結構體的總體質量為M1,其他運動部件的質量當量為M2,所述活塞和其他運動部件的共同加速度為β,最大爆炸壓力為i ,則存在關系式P = Mxa + M2a,如果增大所述活塞的質量M1 ,則可以減小M2,則其他運動部件受到的力,即減小。在傳統(tǒng)發(fā)動機中,由于活塞的質量設計得很小,活塞將燃燒爆炸的能量的絕大部分經連桿傳遞給曲軸和飛輪,而當活塞需要能量時,再將能量從曲軸和飛輪回流,這樣就增加了系統(tǒng)的承載力,也增加了能量傳遞過程中的功耗,而本發(fā)明中所公開的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在將活塞的質量設為較大的結構中(即滿足上述關于力和關于能量的限定),燃燒爆炸的能量的部分或大部分被儲存在活塞中,當活塞需要能量時,可直接以減小自己的運動速度將能量釋放出來,這樣不僅可以減小與活塞連接的運動件的承載能力,也可以減少能量流動過程中的機械損失。本發(fā)明所公開的對置活塞發(fā)動機改變了傳統(tǒng)發(fā)動機設計中盡可能將活塞輕量化的設計思想,與其相反,通過將活塞或其固定連接結構體重量化設計,從而對減少往復運動的慣性力以及缸內氣體壓力變化對運動件(例如連桿、曲軸等)的沖擊。本發(fā)明人認為,在傳統(tǒng)氣缸活塞機構中,例如活塞式發(fā)動機等,氣缸內燃料燃燒產生的爆壓作用在質量較輕的活塞及其連接件上,形成較大的加速度,最終將能量的一部分儲存到飛輪中,當氣缸活塞機構需要能量時,再由飛輪釋放回到氣缸活塞機構中,這樣一個長距離的儲存與釋放經過了多個部件,更經過了多處滑動或轉動界面,必定造成能量損失以及整個機構的重量化。與此相反,本發(fā)明中將爆壓的作用力的一部分直接用作于所述氣缸套內其他區(qū)域的壓縮力,這就大大提高了機構的平穩(wěn)性、效率和整機輕量化。不僅如此,通過將所述活塞及其固定連接結構體重量化設計,相當于將所述氣缸內燃料燃燒的爆壓中的能量一部分儲存在所述活塞及其固定連接件內以備用,這樣就進一步增加了機構的運行的平穩(wěn)性,也提高了機構的效率。本發(fā)明中,當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中的活塞與曲軸連接時,曲軸所承受的最大作用力等于氣缸內氣體對所述活塞的作用力和往復運動最大慣性力之差,這就大大減輕了曲軸主軸頸、曲軸連桿軸頸、連桿小端連接軸頸等處的沖擊力。傳統(tǒng)發(fā)動機中,如果將燃油噴射提前角增大(指柴油發(fā)動機)或點火提前角增大(指汽油發(fā)動機),氣缸內的最大爆炸壓力將發(fā)生在靠近上止點的區(qū)域內,這將給曲軸的連桿軸頸、連桿和活塞的連接部位以及連桿和曲軸的連接部位造成很大的負載,甚至發(fā)生破壞。而本發(fā)明所公開的對置活塞發(fā)動機,由于所述B類連接結構體及其固定連接的所述活塞的往復運動的最大慣性力或所述A類連接結構體及其固定連接的所述活塞的往復運動的最大慣性力很大,特別是當所述B類連接結構體及其固定連接的所述活塞的往復運動的最大慣性力或所述A類連接結構體及其固定連接的所述活塞的往復運動的最大慣性力大于氣缸內的最大爆炸壓力時,不但不會增加曲軸的連桿軸頸、連桿和活塞的連接部位以及連桿和曲軸的連接部位的負載,反而會使其負載減小,而且在燃料燃燒放熱過程中會使更多的燃料在高壓下放熱,提高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的效率。本發(fā)明中,設置所述導流結構體的目的是為了形成氣流的湍動,有利于混合燃燒。本發(fā)明中,與所述活塞連接的只做往復運動的結構體叫做連接結構體;由于相鄰的兩個活塞在發(fā)動機工作中做相對運動,為了區(qū)別起見,分為A類活塞和B類活塞,與之對應的連接結構體分為A類連接結構體和B類連接結構體;所述A類連接結構體將發(fā)動機中所有具有相同運動規(guī)律的A類活塞連接在一起,同理,所述B類連接結構體將發(fā)動機中與所述A類連接結構體相連接的活塞具有相對運動規(guī)律的所有B類活塞連接在一起。本發(fā)明中,所述A類連接結構體和所述B類連接結構體套裝設置的目的是為了減少所述A類連接結構體和所述B類連接結構體所占據的空間,為發(fā)動機的結構布置提供方便,特別是為所述A類連接結構體和所述B類連接結構體經連桿與曲軸連接提供方便。本發(fā)明中,與所述A類連接結構體連接的所述活塞的連接點和所述活塞的中心線所形成的平面A,和與所述B類連接結構體連接的所述活塞的連接點和所述活塞的中心線所形成的平面B之間的夾角小于85度、80度、75度、70度、65度、60度、55度、50度、45度、40度、35度、30度、25度或小于20度。本發(fā)明中,所謂的配氣門是指一切對配氣進行控制的氣門,包括進氣門、排氣門、充氣門、進排共用氣門和供氣門等;所謂的進排共用氣門是指既能控制進氣又能控制排氣
的氣門;所謂的充氣門是指控制充氣的氣門;所謂的供氣門是指控制壓縮氣體流出的氣門(相當于傳統(tǒng)活塞式氣體壓縮機的排氣門)。本發(fā)明中,所述配氣門可以是外開式配氣門,還可以是內開式配氣門。本發(fā)明中,所謂的差時噴射系統(tǒng)是指是具有差時噴射功能的控制系統(tǒng)。本發(fā)明中,所謂的端部配合是指所述氣缸套的端部和所述滑動缸套的端部可以密封配合也可以打開,其目的是在密封配合時形成密閉空間,在打開時形成配氣通道,例如掃氣進氣通道和掃氣排氣通道。本發(fā)明中,所謂的“所述氣缸套的端部和所述滑動缸套的端部密封配合或打開”的目的是根據發(fā)動機的正時關系打開或關閉配氣通道。本發(fā)明中,所謂的“所述滑動缸套受所述活塞控制”是指,在所述活塞往復運動動作的作用下使所述滑動缸套發(fā)生滑動位移,以形成配氣通道的打開或關閉。本發(fā)明中,所述滑動缸套設置的目的不僅是通過其滑動作用打開或關閉配氣通道(即掃氣進氣通道或掃氣排氣通道),而且這一結構還可以防止所述活塞潤滑劑進入進氣內和/或進入排氣內,從而減少機油消耗。本發(fā)明中,所謂的壓氣活塞是指用作壓縮氣體的活塞,所述壓氣活塞的作用相當于氣體壓縮機活塞的作用,所謂的壓氣腔是指與所述壓氣活塞相配合的腔體,所述壓氣腔的作用相當于氣體壓縮機氣缸的作用。本發(fā)明中,可在所述壓氣活塞上設供氣單向閥(相當于空氣壓縮機的排氣閥),在所述壓氣腔上設進氣單向閥(相當于空氣壓縮機的進氣閥)。本發(fā)明中,所述壓氣活塞設置的目的是利用所述活塞往復運動實現(xiàn)進氣的壓縮增壓,與此同時,在與所述壓氣活塞相連接的所述活塞上設進氣單向閥的結構中,所述壓氣活塞對進氣壓縮增壓的作用可以更精準地使所述單向閥打開,以實現(xiàn)高效配氣。本發(fā)明中所公開的對置活塞發(fā)動機既可以以二沖程工作模式工作,也可以以四沖程工作模式工作。本發(fā)明中,所述壓氣活塞和所述壓氣腔的設置可以代替本發(fā)明中所公開的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做二沖程發(fā)動機使用時所必須的機械增壓器。本發(fā)明中,應根據發(fā)動機領域和氣體壓縮機領域的公知技術,在必要的地方設置必要的部件、單元或系統(tǒng),例如燃油噴射器、火花塞、進氣增壓器、排氣渦輪等。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發(fā)明能夠大幅度提聞發(fā)動機的爆壓,進而提聞發(fā)動機的效率。
圖I是本發(fā)明實施例I的結構示意 圖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 圖3是本發(fā)明實施例3的結構示意 圖4是本發(fā)明實施例4的結構示意 圖5是本發(fā)明實施例5的結構示意 圖6是本發(fā)明實施例6的結構示意 圖7是本發(fā)明實施例6的貫通結構體處截面 圖8是本發(fā)明實施例7的貫通結構體處截面 圖9是本發(fā)明實施例8的結構示意 圖10是本發(fā)明實施例9的結構示意 圖11是實施例9中兩個所述連桿軸頸的位置關系示意 圖12是實施例9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開始燃燒時的活塞位置示意 圖13是圖12的F-F剖視 圖14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0的結構示意 圖15是實施例10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開始燃燒時的活塞位置示意 圖16是圖15的E-E向剖視 圖17是實施例10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的右側的活塞越過上止點,左側的活塞接近上止點的位置示意 圖18是實施例10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的左側活塞到達上止點T’,右側的活塞離開上止點的位置示意 圖19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1的結構示意 圖20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2的結構示意 圖2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3的結構示意 圖2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4的結構示意 圖23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5的結構示意 圖24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6的結構示意 圖25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7的結構示意 圖26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8的結構示意 圖27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9的結構示意 圖28是本發(fā)明實施例20的結構示意 圖29是本發(fā)明實施例21的結構示意 圖30是圖29的A-A向剖視 圖31是實施例21中所述貫通結構體的立體結構示意 圖3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22的結構示意 圖33是實施例22中所述貫通結構體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34是本發(fā)明實施例23的結構示意 圖35是圖34的B-B剖視 圖36是本發(fā)明實施例24的結構示意 圖37是本發(fā)明實施例25的結構示意 圖38是圖37的C-C向剖視 圖39是本發(fā)明實施例26的結構示意 圖40是圖39的D-D向剖視 圖4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27的結構示意 圖4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28的結構示意 圖43是本發(fā)明實施例29的結構示意 圖44是本發(fā)明實施例30的結構示意 圖45是本發(fā)明實施例31的結構示意 圖46是圖43的E-E向剖視 圖47是圖43的F-F向剖視 圖48是本發(fā)明實施例32的結構示意 圖49是本發(fā)明實施例33的結構示意 圖50是圖49的G-G向剖視 圖5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34的結構示意 圖5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35的結構示意圖 圖53是帶切線連通通道的^形燃燒室的結構示意 圖54是 形燃燒室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
I氣缸套、2活塞、3貫通結構體、4燃燒室、5燃油噴射器、6火花塞、7進氣門、8排氣門、9供氣門、10連桿、11曲軸、12后上止點燃燒控制機構、13前上止點燃燒控制機構、14差時噴射系統(tǒng)、15進氣凸輪軸、71掃氣進氣口、81掃氣排氣口、17進排共用凸輪軸、116排氣凸輪軸、117凸輪、19壓氣活塞、20壓氣腔、80螺栓、60貫通結構體承載環(huán)、56配氣座口、57配氣座圈、66貫通結構體壓合卡環(huán)、67完整環(huán)形配氣座口、68完整環(huán)形配氣座圈、70導流結構體、88 A類連接結構體、89 B類連接結構體、98 開y燃燒室、99切線連通通道。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
如圖I所示的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包括氣缸套I和活塞2,在一個所述氣缸套I內對置設置兩個所述活塞2,在兩個所述活塞2之間的所述氣缸套I內設置貫通結構體3,所述貫通結構體3與所述氣缸套I固定連接,在所述貫通結構體3內設燃燒室4,在所述貫通結構體3上設燃油噴射器5和配氣門,所述配氣門包括進氣門和排氣門,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以四沖程工作模式工作。實施例2
如圖2所示的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包括氣缸套I和活塞2,在一個所述氣缸套I內對置設置兩個所述活塞2,在兩個所述活塞2之間的所述氣缸套I內設置貫通結構體3,所述貫通結構體3與所述氣缸套I固定連接,在所述貫通結構體3內設燃燒室4,在所述貫通結構體3上設燃油噴射器5和配氣門,所述配氣門包括進氣門和排氣門,兩個所述活塞2分別經連桿10與曲軸11的處于不同相位的連桿軸頸轉動連接,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以四沖程工作模式工作。本實施例中,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還可以以二沖程工作模式工作,當以二沖程工作模式工作時,需要增設增壓器。實施例3
如圖3所示的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包括氣缸套I和活塞2,一個所述氣缸套I的一端與貫通結構體3的一側固定連接,所述貫通結構體3的另一側與另一個所述氣缸套I的一端固定連接,在每個所述氣缸套I內設置一個所述活塞2,兩個所述活塞2對置設置,在所述貫通結構體3內設燃燒室4,在所述貫通結構體3上設燃油噴射器5和配氣門,所述配氣門包括
進氣門和排氣門,兩個活塞2分別經連桿10與曲軸11的處于不同相位的連桿軸頸轉動連接,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以四沖程工作模式工作。實施例4
如圖4所示的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包括氣缸套I和活塞2,所述氣缸套I中部設有與所述氣缸套I 一體加工而成的貫通結構體3,在所述貫通結構體3兩側的所述氣缸套I內分別設置一個所述活塞2,兩個所述活塞2對置設置,在所述貫通結構體3內設燃燒室4,在所述貫通結構體3上設燃油噴射器5和配氣門,所述配氣門包括進氣門和排氣門,兩個活塞2分別經連桿10與曲軸11的處于不同相位的連桿軸頸轉動連接,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以四沖程工作模式工作。實施例5
如圖5所示的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其與實施例4的區(qū)別在于所述貫通結構體3與所述氣缸套I仍為一體加工而成,但其外表面是一個簡單的柱面,更便于加工,制造成本低。實施例6
如圖6所示的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其與實施例I的區(qū)別在于在所述貫通結構體3上設火花塞6,本實施例中所述貫通結構體3處的截面圖如圖7所示。實施例7
本實施例的對置活塞發(fā)動機與實施例6的區(qū)別在于在所述貫通結構體3上設供氣門9,并且其上設置兩個所述燃油噴射器5,所述燃油噴射器5受差時噴射控制系統(tǒng)14控制,本實施例中所述貫通結構體3處的截面圖如圖8所示。實施例8
如圖9所示的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其與實施例2的區(qū)別在于取消了設置在所述貫通結構體3上的配氣門,在所述貫通結構體3兩側的所述氣缸套I上分別設掃氣進氣口 71和掃氣排氣口 81。實施例9
如圖10和圖11所示的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其與實施例2的區(qū)別在于所述活塞2分別經連桿10與曲軸11的相位差Φ在小于180°大于0°之間的兩個連桿軸頸連接,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受后上止點燃燒控制機構12控制。圖12是本實施例對置活塞發(fā)動機開始燃燒時的活塞位置示意圖,此時一個活塞(圖12中左側的活塞)處在上止點位置、另一個活塞(圖12中右側的活塞)處于后上止點位置,圖13是圖12的F-F剖視圖。實施例10
如圖14所示的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其與實施例2的區(qū)別在于所述活塞2分別經連桿10與曲軸11的相位差Φ在小于180°大于0°之間的兩個連桿軸頸連接,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受前上止點燃燒控制機構13控制。圖15是本實施例對置活塞發(fā)動機開始燃燒時的活塞位置示意圖,此時一個所述活塞2 (圖15中左側的活塞)處在前上止點位置、另一個所述活塞2 (圖15中右側的活塞)處于上止點位置,圖16是圖15的E-E向剖視圖。圖17是右側的所述活塞2越過上止點,左側的所述活塞2接近上止點的位置示意圖,圖18是左側的所述活塞2到達上止點T’,右側的所述活塞2離開上止點的位置示意圖,隨著所述曲軸11的運轉兩個所述活塞2均向遠離上止點的方向運動。實施例11
本實施例的對置活塞發(fā)動機與實施例2的區(qū)別在于在所述貫通結構體3上設六個燃油噴射器5,所述燃油噴射器5受差時噴射系統(tǒng)14控制,本實施例中所述貫通結構體3處的截面圖如圖19所示??蛇x擇地,可以在所述貫通結構體3上設兩個、三個等兩個以上的任意個所述燃油噴射器5。實施例12
如圖20所示的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包括氣缸套I和活塞2,在所述氣缸套I內對置設置兩個所述活塞2,兩個所述活塞2分別經不同連桿10與同一曲軸11的相位差在小于180°大于0°之間的兩個連桿軸頸連接,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的燃油噴射器5受后上止點燃燒控制機構12控制。實施例13
如圖21所示的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包括氣缸套I和活塞2,在所述氣缸套I內對置設置兩個所述活塞2,兩個所述活塞2分別經不同連桿10與同一曲軸11的相位差在小于180°大于0°之間的兩個連桿軸頸連接,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的燃油噴射器5受前上止點燃燒控制機構13控制。實施例14
如圖22所示的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其與實施例6的區(qū)別在于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包括三個并列設置的氣缸套I的三缸發(fā)動機,所述進氣門7受進氣凸輪軸15上的進氣凸輪控制,所述排氣門8受排氣凸輪軸116上的排氣凸輪控制。實施例15
如圖23所示的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其與實施例14的區(qū)別在于所述進氣門7和所述排氣門8均受進排共用凸輪軸17上的凸輪控制。實施例16
如圖24所示的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其與實施例I的區(qū)別在于所述貫通結構體3偏心設置,所述配氣門設為外開配氣門即所述進氣門7設為外開式進氣門,所述排氣門8設為外開式排氣門。
實施例17
如圖25所示的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其與實施例2的區(qū)別在于取消所述進氣門7和所述排氣門8,在所述貫通結構體3上設掃氣進氣口 71,在所述貫通結構體3兩側的所述氣缸套I上均設掃氣排氣口 81。實施例18
如圖26所示的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包括氣缸套I、活塞2和滑動缸套16,在所述氣缸套I內對置設置兩個所述活塞2,所述滑動缸套16的端部與所述氣缸套I的端部相配合,在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的曲軸11的主軸頸和連桿軸頸連接處設以所述曲軸11的主軸頸為旋轉軸的凸輪117,所述滑動缸套16受所述凸輪117控制按正時關系與所述氣缸套I的端部密封配合或打開。選擇性地,所述凸輪117還可設置在單獨的凸輪軸上。選擇性地,可以在本實施例中兩個所述活塞2之間的所述汽缸套I內設置貫通結構體3,所述貫通結構體3與所述汽缸套I固定連接。本實施例中,通過所述凸輪117控制所述滑動缸套16與所述汽缸套I的端部按正時關系密封配合或打開;為進一步簡化系統(tǒng)結構,還可以取消上述凸輪117和凸輪軸等結構,而是依靠所述活塞2的往復運動動作對所述滑動缸套16的作用力,使所述滑動缸套16發(fā)生位移,從而實現(xiàn)所述滑動缸套16與所述汽缸套I的端部按正時關系密封配合或打開。實施例19
如圖27所示的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包括氣缸套I和活塞2,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還包括壓氣活塞19,在所述氣缸套I內對置設置兩個所述活塞2,所述壓氣活塞19與一個所述活塞2連接,所述壓氣活塞19與壓氣腔20相配合,所述壓氣活塞19和另一所述活塞2分別經不同連桿10與同一曲軸11上的兩個相位差在大于0°小于180°之間的連桿軸頸連接,所述壓氣腔20上設有進氣門7,所述壓氣活塞19上設有供氣門9,與所述壓氣活塞19連接的所述活塞2上設有進氣門7,所述壓氣活塞19上的所述供氣門9和所述活塞2上的所述進氣門7連通;所述氣缸套I上設有掃氣排氣口 81。本發(fā)明中,所述壓氣活塞19和所述壓氣腔20的設置可以代替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做二沖程發(fā)動機使用時所必須的機械增壓器。實施例20
如圖28所示的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其與實施例18的區(qū)別在于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還包括壓氣活塞19,所述壓氣活塞19與一個所述活塞2連接,所述壓氣活塞19與壓氣腔20相配合。實施例21
如圖29、圖30和圖31所示的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包括氣缸套I和活塞2,在一個所述氣缸套I內對置設置兩個所述活塞2,在其中一個所述活塞2和另一個所述活塞2之間的所述氣缸套I內設貫通結構體3,所述貫通結構體3與所述氣缸套I固定連接,以所述氣缸套I的中心線所在平面為分界面所述貫通結構體3由兩部分構成,所述貫通結構體3的兩個部分由螺栓80連接形成一個整體,所述貫通結構體3上設有配氣門和燃油噴射器5,所述配氣門包括進氣門7和排氣門8,在所述貫通結構體3內設燃燒室4,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設為柴油對置活塞發(fā)動機,所述柴油對置活塞發(fā)動機的燃油噴射提前角設為16度。其中,圖30是圖29的A-A剖視圖;圖31是所述貫通結構體3由螺栓80連接構成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時,選擇性地,以所述氣缸套I的中心線所在平面和/或以與所述氣缸套I的中心線所在平面平行的平面為分界面,所述貫通結構體3由兩部分或多部分構成。實施例22
如圖32和圖33所示的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其與實施例21的區(qū)別在于以所述氣缸套I的中心平面和中心平面的平 行面為分界面,所述貫通結構體3由三部分構成,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還包括貫通結構體承載環(huán)60,所述貫通結構體3的所有部分均過盈配合設置在所述貫通結構體承載環(huán)60內形成一個整體,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設為汽油對置活塞發(fā)動機,所述汽油對置活塞發(fā)動機的點火提前角設為5度。其中,圖33是所述貫通結構體3由所述貫通結構體承載環(huán)60連接構成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實施例23
如圖34和圖35所示的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包括氣缸套I和活塞2,一個所述氣缸套I的一端與貫通結構體3固定連接,所述貫通結構體3與另一個所述氣缸套I的一端固定連接,在每個所述氣缸套I內設置一個所述活塞2,兩個所述活塞2對置設置,以所述氣缸套I的中心線所在平面和以與所述氣缸套I的中心線所在平面平行的平面為分界面,所述貫通結構體3由三部分組成,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還包括貫通結構體承載環(huán)60,所述貫通結構體3的所有部分均過盈配合設置在所述貫通結構體承載環(huán)60內形成一個整體,所述貫通結構體3上設有配氣門和燃油噴射器5,所述配氣門包括進氣門7和排氣門8,在所述貫通結構體3內設燃燒室4,與所述配氣門相配合的配氣座口 56和配氣座圈57設為一體式環(huán)形結構體,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設為柴油對置活塞發(fā)動機,所述柴油對置活塞發(fā)動機的燃油噴射提前角設為17度。其中,圖35是圖34的B-B剖視圖。具體實施時,選擇性地,還可以所述氣缸套I的中心線所在平面和/或以與所述氣缸套I的中心線所在平面平行的平面為分界面,所述貫通結構體3由兩部分或多部分構成。實施例24
如圖36所示的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其與實施例23的區(qū)別在于以所述氣缸套I的中心平面和中心平面的平行面為分界面,所述貫通結構體3由兩部分構成,所述貫通結構體3的每個部分由螺栓80連接形成一個整體,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設為汽油對置活塞發(fā)動機,所述汽油對置活塞發(fā)動機的點火提前角設為6度。實施例25
如圖37和圖38所示的對置活塞發(fā)動機,一個所述氣缸套I的一端與貫通結構體3固定連接,所述貫通結構體3與另一個所述氣缸套I的一端固定連接,在每個所述氣缸套I內設置一個所述活塞2,兩個所述活塞2對置設置,以與所述氣缸套I的中心線垂直的平面為分界面所述貫通結構體3由兩部分構成,所述貫通結構體3內設有配氣門,所述配氣門包括進氣門7和排氣門8,所述貫通結構體3的每個部分由螺栓80連接形成一個整體,在所述貫通結構體3內設燃燒室4,一個所述活塞2經連桿10與曲軸11的連桿軸頸連接,另一個所述活塞2經另一個連桿10與所述曲軸11的另一連桿軸頸連接,兩個所述連桿軸頸相位差在大于0°小于180°之間,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設為柴油對置活塞發(fā)動機,所述柴油對置活塞發(fā)動機的燃油噴射提前角設為18度。其中,圖38是圖37的C-C剖視圖。具體實施時,可選擇地,還可以與所述氣缸套I的中心線垂直的平面為分界面,所述貫通結構體3由兩部分以上的多部分構成。實施例26
如圖39和圖40所示的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包括氣缸套I和活塞2,在一個所述氣缸套I內對置設置兩個所述活塞2,在兩個所述活塞2之間的所述氣缸套I內設貫通結構體3,所述貫通結構體3與所述氣缸套I固定連接,以與所述氣缸套I的中心線垂直的平面為分界面,所述貫通結構體3由兩部分構成,在所述貫通結構體3內設燃燒室4,所述貫通結構體3內設有配氣門,所述配氣門包括進氣門7和排氣門8,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還包括貫通結構體壓合卡環(huán)66,所述貫通結構體3的所有部分均過盈配合設置在所述貫通結構體壓合卡環(huán)66內形成一個整體,與所述配氣門相配合的配氣座口 56設為單獨加工而成的完整環(huán)形配氣座口 67,與所述配氣門相配合的配氣座圈57設為單獨加工而成的完整環(huán)形配氣座圈68,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設為柴油對置活塞發(fā)動機,所述柴油對置活塞發(fā)動機的燃油噴射提前角設為19度。其中,圖40是圖39的D-D向剖視圖。選擇性地,所述貫通結構體3還可以設置在所述氣缸套I上。實施例27
如圖41所示的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其與實施例25的區(qū)別在于所述貫通結構體3的分界面偏心設置,以便所述配氣門的安裝,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設為汽油對置活塞發(fā)動機,所述汽油對置活塞發(fā)動機的點火提前角設為8度。實施例28
如圖42所示的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其與實施例26的區(qū)別在于所述貫通結構體3和所述氣缸I由螺栓連接形成一個整體,在所述貫通結構體3內設導流結構體70,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設為汽油對置活塞發(fā)動機,所述汽油對置活塞發(fā)動機的點火提前角設為10度。實施例29
如圖43所示的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其與實施例25的區(qū)別在于一個所述活塞2與A類連接結構體88固定連接,另一個所述活塞2與B類連接結構體89固定連接,所述A類連接結構體88和所述B類連接結構體89相對運動,所述A類連接結構件88和所述B類連接結構件89設置在所述氣缸套I的外部,所述A類連接結構體88和所述B類連接結構體89套裝設置,所述A類連接結構體88經連桿10與曲軸11的連桿軸頸連接,所述B類連接結構體89經另一個連桿10與所述曲軸11的另一個連桿軸頸連接,兩個所述連桿軸頸相位差在大于0°小于180°之間,所述連桿10設為彈性結構體,與所述A類連接結構體88連接的所述活塞2的連接點和所述活塞2的中心線所形成的平面A,和與所述B類連接結構體89連接的所述活塞2的連接點和所述活塞2的中心線所形成的平面B之間的夾角設為45度,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設為柴油對置活塞發(fā)動機,所述柴油對置活塞發(fā)動機的燃油噴射提前角設為20度;
所述A類連接結構體88及其固定連接的所述活塞2的往復運動的最大慣性力的絕對值設為所述氣缸套I內的氣體被壓縮終了時氣體壓力對與所述A類連接結構體88固定連接的所述活塞2所產生的作用力的絕對值的I. O倍,或所述A類連接結構體88及其固定連接的所述活塞2的往復運動的最大慣性力的絕對值設為所述氣缸套I內的氣體的最大壓力對與所述A類連接結構體88固定連接的所述活塞2所產生的作用力的絕對值的O. 6倍;所述B類連接結構體89及其固定連接的所述活塞2的往復運動的最大慣性力的絕對值大于所述氣缸套I內的氣體被壓縮終了時氣體壓力對與所述B類連接結構體89固定連接的所述活塞2所產生的作用力的絕對值的I. 2倍,或所述B類連接結構體89及其固定連接的所述活塞2的往復運動的最大慣性力的絕對值設為所述氣缸套I內的氣體的最大壓力對與所述B類連接結構體89固定連接的所述活塞2所產生的作用力的絕對值的O. 8倍。實施例30
如圖44所示的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其與實施例26的區(qū)別在于取消了所述貫通結構體壓合卡環(huán)66和所述完整環(huán)形配氣座圈68的結構,所述貫通結構體3為一體化設置,所述貫通結構體3和所述氣缸I由螺栓連接形成一個整體,在所述貫通結構體3內設導流結構體70,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設為汽油對置活塞發(fā)動機,所述汽油對置活塞發(fā)動機的點火提前角設為11度。實施例31
如圖45、圖46和圖47所不的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包括氣缸套I和活塞2,在一個所述氣缸套I內沿軸向設置五個所述活塞2,相鄰的兩個所述活塞2對置設置,在相鄰的所述活塞2之間的所述氣缸套I內設貫通結構體3,所述貫通結構體3與所述氣缸套I固定連接,相間的一組所述活塞2與所述A類連接結構體88固定連接,其余的所述活塞2與所述B類連接結構體89固定連接,所述A類連接結構體88和所述B類連接結構體89相對運動,所述A類連接結構件88和所述B類連接結構件89設置在所述氣缸套I的外部,所述貫通結構體3上設有配氣門,所述配氣門包括進氣門7和排氣門8,所述A類連接結構體88和所述B類連接結構體89套裝設置,所述A類連接結構體88經連桿10與曲軸11的連桿軸頸連接,所述B類連接結構體89經另一個所述連桿10與所述曲軸11的另一個連桿軸頸連接,兩個所述連桿軸頸相位差在大于0°小于180°之間,所述連桿10設為彈性結構體,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設為柴油對置活塞發(fā)動機,所述柴油對置活塞發(fā)動機的燃油噴射提前角設為25度,與所述A類連接結構體88連接的所述活塞2的連接點和所述活塞2的中心線所形成的平面設為平面A,與所述B類連接結構體89連接的所述活塞2的連接點和所述活塞2的中心線所形成的平面設為平面B,所述平面A和所述平面B之間的夾角設為60度。其中,圖46是圖45的E-E剖視圖,圖47是圖45的F-F剖視圖。所述A類連接結構體88及其固定連接的所述活塞2的往復運動的最大慣性力的絕對值設為所述氣缸套I內的氣體被壓縮終了時氣體壓力對與所述A類連接結構體88固定連接的所述活塞2所產生的作用力的絕對值的O. 16倍,或所述A類連接結構體88及其固定連接的所述活塞2的往復運動的最大慣性力的絕對值設為所述氣缸套I內的氣體的最大壓力對與所述A類連接結構體88固定連接的所述活塞2所產生的作用力的絕對值的O. 08倍;
所述B類連接結構體89及其固定連接的所述活塞2的往復運動的最大慣性力的絕對值大于所述氣缸套I內的氣體被壓縮終了時氣體壓力對與所述B類連接結構體89固定連接的所述活塞2所產生的作用力的絕對值的O. 35倍,或所述B類連接結構體89及其固定連接的所述活塞2的往復運動的最大慣性力的絕對值設為所述氣缸套I內的氣體的最大壓力對與所述B類連接結構體89固定連接的所述活塞2所產生的作用力的絕對值的O. 2倍。選擇性地,所述貫通結構體3也可設在所述氣缸套I上。實施例32如圖48所示的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其與實施例26的區(qū)別在于與所述A類連接結構體88連接的所述活塞2的連接點和所述活塞2的中心線所形成的平面A,和與所述B類連接結構體89連接的所述活塞2的連接點和所述活塞2的中心線所形成的平面B之間的夾角口設為30度,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設為汽油對置活塞發(fā)動機,所述汽油對置活塞發(fā)動機的點火提前角設為15度;
所述A類連接結構體88及其固定連接的所述活塞2的往復運動的最大慣性力的絕對值設為所述氣缸套I內的氣體被壓縮終了時氣體壓力對與所述A類連接結構體88固定連接的所述活塞2所產生的作用力的絕對值的I. 95倍,或所述A類連接結構體88及其固定連接的所述活塞2的往復運動的最大慣性力的絕對值設為所述氣缸套I內的氣體的最大壓力對與所述A類連接結構體88固定連 接的所述活塞2所產生的作用力的絕對值的I. 3倍;所述B類連接結構體89及其固定連接的所述活塞2的往復運動的最大慣性力的絕對值大于所述氣缸套I內的氣體被壓縮終了時氣體壓力對與所述B類連接結構體89固定連接的所述活塞2所產生的作用力的絕對值的I. 6倍,或所述B類連接結構體89及其固定連接的所述活塞2的往復運動的最大慣性力的絕對值設為所述氣缸套I內的氣體的最大壓力對與所述B類連接結構體89固定連接的所述活塞2所產生的作用力的絕對值的O. 95倍。具體實施時,可選擇地,與所述A類連接結構體88連接的所述活塞2的連接點和所述活塞2的中心線所形成的平面A,和與所述B類連接結構體89連接的所述活塞2的連接點和所述活塞2的中心線所形成的平面B之間的夾角^小于90度、85度、80度、75度、70度、65度、60度、55度、50度、45度、40度、35度、30度、25度或小于20度。實施例33
如圖49和圖50所示的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其與實施例29的區(qū)別在于取消了所述A類連接結構體88和所述B類連接結構體89套裝設置的結構,與所述A類連接結構體88連接的所述活塞2的連接點和所述活塞2的中心線所形成的平面A,和與所述B類連接結構體89連接的所述活塞2的連接點和所述活塞2的中心線所形成的平面B之間的夾角設為O度。其中,圖50是圖49的G-G剖視圖。實施例34
如圖51、圖53和圖54所示的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其與實施例21的區(qū)別在于所述燃燒室4設為Cf形燃燒室98,所述@形燃燒室98的中心線與所述氣缸套I的軸線垂直,在所述 形燃燒室98上設兩個切線連通通道99,所述切線連通通道99分別連通所述⑦形燃燒室98兩側的所述氣缸套I,所述配氣門設為外開式配氣門,所述配氣門包括進氣門7和排氣門8,并且所述進氣門7設有兩個,所述排氣門8設有一個,所述排氣門8的氣門頂部為所述O形燃燒室98的底部,在所述排氣門8關閉時形成完整的所述 形燃燒室98。其中,圖53是@形燃燒室98和切線連通通道99的結構示意圖,圖54是 形燃燒室98的結構示意圖。實施例35
如圖52、圖53和圖54所示的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其與實施例34的區(qū)別在于只設有一個所述進氣門7和一個所述排氣門8。其中,圖53是O形燃燒室98和切線連通通道99的結構示意圖,圖54是 形燃燒室98的結構示意圖。顯然,本發(fā)明不限于以上實施例,根據本領域的公知技術和本發(fā)明所公開的技術方案,可以推導出或聯(lián)想出許多變型方案,所有這些變型方案,也應認為是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包括氣缸套(I)和活塞(2),其特征在于在一個所述氣缸套(1)內對置設置兩個所述活塞(2),在兩個所述活塞(2 )之間的所述氣缸套(I)上或所述氣缸套(I)內設貫通結構體(3),所述貫通結構體(3)與所述氣缸套(I)固定連接。
2.一種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包括氣缸套(I)和活塞(2),其特征在于一個所述氣缸套(I)的一端與貫通結構體(3)固定連接,所述貫通結構體(3)與另一個所述氣缸套(I)的一端固定連接,在每個所述氣缸套(I)內各設置一個所述活塞(2 ),兩個所述活塞(2 )對置設置。
3.如權利要求I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還包括連接結構體,所述連接結構體包括A類連接結構體(88)和B類連接結構體(89),一個所述活塞(2)與所述A類連接結構體(88)固定連接,另一個所述活塞(2)與所述B類連接結構體(89)固定連接,所述A類連接結構體(88)和所述B類連接結構體(89)相對運動,所述A類連接結構件(88 )和所述B類連接結構件(89 )設置在所述氣缸套(I)的外部。
4.如權利要求2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還包括連接結構體,所述連接結構體包括A類連接結構體(88)和B類連接結構體(89),一個所述活塞(2)與所述A類連接結構體(88)固定連接,另一個所述活塞(2)與所述B類連接結構體(89)固定連接,所述A類連接結構體(88)和所述B類連接結構體(89)相對運動,所述A類連接結構件(88 )和所述B類連接結構件(89 )設置在所述氣缸套(I)的外部。
5.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其特征在于一個所述活塞(2)經連桿(10)與曲軸(11)的連桿軸頸轉動連接,另一個所述活塞(2)經另一個連桿(10)與所述曲軸(11)的另一連桿軸頸轉動連接,兩個所述連桿軸頸相位差在大于0°小于180°之間;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受后上止點燃燒控制機構(12)控制,或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受前上止點燃燒控制機構(13)控制。
6.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還包括滑動缸套(16),所述滑動缸套(16)的端部與所述氣缸套(I)的端部相配合。
7.如權利要求6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缸套(16)受所述活塞(2 )控制按正時關系與所述氣缸套(I)的端部密封配合或打開。
8.如權利要求6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的曲軸(11)的主軸頸和連桿軸頸連接處設以所述曲軸(11)的主軸頸為旋轉軸的凸輪(117),所述滑動缸套(16)受所述凸輪(117)控制按正時關系與所述氣缸套(I)的端部密封配合或打開。
9.如權利要求6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對置活塞發(fā)動機還包括凸輪軸(18),所述凸輪軸(18)上設有凸輪(117),所述滑動缸套(16)受所述凸輪(117)控制按正時關系與所述氣缸套(I)的端部密封配合或打開。
10.一種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包括氣缸套(I)、活塞(2)和連接結構體,其特征在于在一個所述氣缸套(I)內設置至少三個所述活塞(2),在相鄰的所述活塞(2)之間的所述氣缸套(O上或所述氣缸套(I)內設貫通結構體(3),所述貫通結構體(3)與所述氣缸套(I)固定連接;所述連接結構體包括A類連接結構體(88)和B類連接結構體(89),相間的所述活塞(2)與所述A類連接結構體(88)固定連接,其余的所述活塞(2)與所述B類連接結構體(89)固定連接,所述A類連接結構體(88)和所述B類連接結構體(89)相對運動,所述A類連接結構件(88 )和所述B類連接結構件(89 )設置在所述氣缸套(I)的外部。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對置活塞發(fā)動機,包括氣缸套和活塞,在一個所述氣缸套內對置設置兩個所述活塞,在其中一個所述活塞和另一個所述活塞之間的所述氣缸套上或所述氣缸套內設貫通結構體,所述貫通結構體與所述氣缸套固定連接。本發(fā)明能夠大幅度提高發(fā)動機的爆壓,進而提高發(fā)動機的效率。
文檔編號F02F1/00GK102852639SQ20121029591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8月19日
發(fā)明者靳北彪 申請人:摩爾動力(北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