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高壓液體供給泵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高壓液體供給泵,尤其涉及一種具備避免燃料壓力的 異常高壓的功能的高壓燃料供給泵。
背景技術:
專利文獻1公開了一種在泵的內部安裝了作為安全閥的卸壓閥(止回 閥),將卸壓閥的出口連接在低壓配管上的高壓燃料供給泵。具體地說, 將燃料供給泵的吸入通路和排出通路接近配置,對它們設置連通通路,通 過在該連通通路內設置卸壓閥('J 'J一7弁),可以在保持燃料泵體積小 的情況下在發(fā)動機內省去卸壓用的配管。
另外,專利文獻2公開了在潤滑泵的排出壓異常上升時,關于作為安 全裝置的卸壓閥不產(chǎn)生振動的閥結構,所述安全裝置通過進行卸壓('J
一7 t 3 ),可以防止與潤滑泵連接的供給管或潤滑泵的構成零件等產(chǎn)生
破損。具體地說,通過具備具有不同受壓面積的第一、第二受壓面的第一、 第二動作閥,如果作用在第一受壓面上的泵壓使第一動作閥打開動作,則 因為在第二受壓面上作用有遠遠大于對閥座的作用力的力,使閥移動至終 端位置,所以可以用與閥體一體動作的指示器穩(wěn)定且可靠地顯示卸壓狀態(tài)。
專利文獻l:日本特開2003 — 343395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昭58—4778號公報 在上述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以下問題。
在將大量燃料加壓成高壓的大容量型的高壓燃料供給泵中,由于高壓 燃料供給泵、供給發(fā)動機燃料的燃料噴射閥、控制它們的發(fā)動機控制單元 (ECU)等的故障,在共軌(common rail)等高壓配管內產(chǎn)生異常高壓的 情況下,因為作為安全閥起作用的卸壓閥的容量不足,即相對于被卸壓的 燃料流量,無法充分降低卸壓閥的壓力損失,所以存在燃料壓力超過高壓配管的允許值的問題。
相對于此,可以考慮提高高壓配管各部的耐壓性的對策,但是這樣會 導致重量大幅度增加及成本的提高。另外,在增加卸壓閥的容量的對策中, 可以考慮卸壓閥的大型化或設有多個卸壓閥,但是這樣會使卸壓閥或軀體 外觀形狀變大,進而使高壓燃料供給泵變大。高壓燃料供給泵若變大,則 存在不能保證用于設置高壓燃料供給泵所需的空間的問題,從而導致高壓 配管的布局變復雜而使成本升高的問題。
另外,為了即使產(chǎn)生異常高壓也不會超過高壓配管的允許值,可以考 慮預先估計隨著卸壓流量的增加的卸壓閥的壓力損失增加量,將卸壓閥打 開的壓力即開閥壓力設置得較低,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在通常運行時,存
在如圖4所示的卸壓閥連接部的過沖(over shot)壓力超過開閥壓力, 產(chǎn)生泄露使排出流量降低的問題。
根據(jù)上述情況,為不使高壓燃料供給泵大型化,且不增加成本,而增 加卸壓閥的提升(lift)量,減少閥座通過時的壓力損失,為此可以考慮 較高地設定開閥壓力,防止通常運行時的排出流量的降低的方法。作為該 方法的現(xiàn)有的技術,專利文獻2中進行了說明,保持用于增加提升量所需 壓力的縮窄部本身就有可能是壓力損失的原因。換言之,在專利文獻2公 開的技術中,因為沒有假設高壓、大流量下的運轉,所以不存在充分保證 燃料通路的截面面積的構思。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壓燃料供給泵,其也適用于在上述現(xiàn)有 技術中沒有設計到的在高壓、大流量下的運轉,通過在卸壓時較低地抑制 闊前后的壓力差,抑制或解決上述問題點。
為解決上述課題,本發(fā)明的高壓液體供給泵從低壓側向高壓側對液體 進行加壓并運送,其特征在于,其具備卸壓通路和卸壓閥,所述卸壓通路 從所述高壓側向所述低壓側對高壓液體進行卸壓;所述卸壓閥在該卸壓通 路內具有中間室、在該中間室的所述高壓側設置的閥座、與該閥座接觸或 分離的閥體以及將該閥體推壓向該閥座的閥體壓腳,所述卸壓通路構成
為在流入所述中間室的一側和從所述中間室流出的一側分別具有節(jié)流效果,且在閥體壓腳上形成有承受所述中間室的壓力的受壓面。
另外,本發(fā)明的高壓液體供給泵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卸壓閥閉閥時承
受來自高壓部的高壓液體的液壓而使所述閥體離開所述閥座的第一受壓
面面積小于承受所述中間室內的液壓而將所述閥體和所述閥體壓腳提升
的第二受壓面面積。
另外,本發(fā)明的高壓液體供給泵的特征在于所述卸壓閥具備調節(jié)所
述閥體的最大提升量的調整器。
另外,本發(fā)明的高壓液體供給泵的特征在于所述卸壓閥在所述調整
器和所述閥體壓腳之間具備彈簧,該調整器對將所述閥體推壓至所述閥座
上的力進行調節(jié)。
另外,本發(fā)明的高壓液體供給泵的特征在于從所述中間室流出的通 路的截面面積大于在所述閥體的提升量最大時流入所述中間室的通路的 截面面積。
另外,本發(fā)明的高壓液體供給泵的特征在于從所述中間室流出的通 路的截面面積小于流入所述中間室的通路的截面面積。
另外,本發(fā)明的高壓液體供給泵的特征在于所述中間室的液壓低于 所述高壓側的液壓,高于所述低壓側的液壓。
另外,本發(fā)明的高壓液體供給泵的特征在于所述閥體壓腳被支承為 可以以其側面滑動,在該側面上形成有從所述中間室流出的通路。
另外,本發(fā)明的高壓液體供給泵的特征在于從所述中間室流出的通 路是在所述閥體壓腳上形成的孔。
另外,本發(fā)明的高壓液體供給泵的特征在于從所述中間室流出的通 路是設置在形成所述中間室的壁面上的孔。
另外,本發(fā)明的高壓液體供給泵的特征在于所述閥體和所述閥體壓 腳是一體形成的一個部件。
并且,本發(fā)明的高壓液體供給泵的特征還在于所述液體是燃料。
發(fā)明效果
根據(jù)上述構成的本發(fā)明,其具有以下效果。
在高壓配管內產(chǎn)生異常高壓的情況下,高壓液體供給泵具備的卸壓機 構動作,對高壓液體進行卸壓,此時,因為可以使閥的卸壓量增大,所以
6可以大幅度地降低閥體與閥座間的壓力損失,從而可以增大卸壓量。
另外,因為通過減低壓力損失,可以將卸壓閥打開的開閥壓力設置得 高于現(xiàn)有的產(chǎn)品,所以避免了通常運行時過沖壓力超過開閥壓力而產(chǎn)生的 不足的泄露,防止排出流量的降低。
可以避免或抑制隨高壓、大流量化而引起的卸壓閥數(shù)量的增加及外觀 形狀的大型化,高壓配管布局的復雜化,及伴隨于此的成本的增加等。
通過調節(jié)閥體的最大提升量,避免受壓面變位過度增大及閥體無法返 回規(guī)定位置,從而穩(wěn)定地發(fā)揮卸壓功能。
通過調節(jié)對閥體的施力,可以調整開閥壓力。
圖1表示實施本發(fā)明的系統(tǒng)的整體結構;
圖2a表示關于本發(fā)明的實施例1的卸壓機構閉閥時的結構的截面; 圖2b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1的卸壓機構200處于最大提升時的開閥
狀態(tài)時的結構的截面;
圖2c表示關于本發(fā)明的實施例1的在閥體壓腳上形成的通路形狀; 圖2d表示關于本發(fā)明的實施例1的在閥體壓腳上形成的孔的形狀; 圖3a表示現(xiàn)有的卸壓閥的座部放大截面圖及用節(jié)流孔(orifice)表示
流體通路的模式圖3b是表示關于本發(fā)明的實施例1的卸壓機構的座部放大截面圖及
用節(jié)流孔表示流體通路的模式圖3c表示現(xiàn)有的卸壓閥與本發(fā)明的實施例1的卸壓機構關于壓力損
失的比較圖4表示高壓燃料供給泵內的各部與共軌內的壓力波形;
圖5表示關于本發(fā)明的實施例2的卸壓閥的(閉閥時的)截面圖6表示關于本發(fā)明的實施例3的卸壓閥的(閉閥時的)截面圖。
圖中
l一泵殼;2 —柱塞;8 —排出閥機構;9一降低壓力脈動機構;10c — 吸入通路;ll一加壓室;12 —排出通路;20—燃料罐;23 —共軌;24—噴 射器;26 —壓力傳感器;30—電磁吸入閥機構;200 —卸壓閥機構;210 —卸壓通路。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圖1表示實施本發(fā)明的系統(tǒng)的整體結構。在圖1中,虛線圍成的部分 表示高壓燃料供給泵的泵殼1,將該虛線中表示的機構與零件在其中一體 地安裝。
燃料罐20中的燃料被加料泵21汲起,通過吸入配管28送到泵殼1 的燃料吸入口 10a。通過了燃料吸入口 10a的燃料經(jīng)降低壓力脈動機構9、 吸入通路10c,到達構成容量可變機構的電磁吸入閥機構30的吸入端口 30a。
電磁吸入閥機構30具備電磁線圈30b,在對該電磁線圈30b通電狀態(tài) 下,電磁柱塞30c壓縮彈簧33,變?yōu)橄驁D1中的右方移動的狀態(tài),維持該 狀態(tài)。此時,安裝在電磁柱塞30c的前端的吸入閥體31打開與高壓燃料 供給泵的加壓室11相通的吸入口 32。在未對電磁線圈30b通電的狀態(tài)下, 在吸入通路10c (吸入端口 30a)與加壓室11間無流體差壓時,通過彈簧 33的作用力,吸入閥體31被推向閉閥方向(圖l中的左方),吸入口32 變?yōu)殛P閉狀態(tài),維持該狀態(tài)。
通過后述的內燃機的凸輪的旋轉,柱塞2變位到圖1的下方而處于吸 入工序狀態(tài)時,加壓室11的容積增加,其中的燃料壓力降低。在該工序 中,加壓室11內的燃料壓力變得低于吸入通路10c (吸入端口 30a)的壓 力,在吸入閥體31上產(chǎn)生基于燃料的流體差壓的開闊力(使吸入閥體31 變位向圖l的右方的力)。通過該開閥力,吸入閥體31克服彈簧33的作 用力而開閥,打開吸入口32。在該狀態(tài)下,若來自ECU27的控制信號施 加在電磁吸入閥機構30上,則在電磁吸入閥30的電磁線圈30b中流通電 流,在磁力作用下,電磁柱塞30c進一步壓縮彈簧33,向圖l的右方移 動,維持打開吸入口 32的狀態(tài)。
在保持對電磁吸入閥機構30施加輸入電壓的狀態(tài)下,若使柱塞2從 吸入工序移向壓縮工序(從上始點到下始點間的上升工序),則因為維持 向電磁線圈30b通電的狀態(tài),所以維持磁性施力,吸入閥體31仍然維持開閥的狀態(tài)。加壓室11的容積雖然伴隨柱塞2的壓縮運動而減少,但是 在該狀態(tài)下,因為一旦被吸入加壓室11的燃料再次通過開閥狀態(tài)的吸入
閥體31和吸入口 32之間,返回向吸入通路10c (吸入端口 30a),所以 加壓室11的壓力不會上升。將該工序稱為返回工序。
在返回工序中,若切斷對電磁線圈30b的通電,則作用在電磁柱塞30c 上的磁性施力在一定時間后(磁性的、機械性的延遲時間后)消失。這樣, 靠一直作用在吸入閥體31上的彈簧33的施力,吸入閥體31向圖1中的 左方移動,關閉吸入口32。若關閉吸入口32,則從此時開始,加壓室ll 內的燃料壓力隨柱塞2的上升而上升。并且,加壓室11內的燃料壓力在 超過了一壓力(該壓力是比排出口 13的燃料壓力大規(guī)定值的壓力)時, 在加壓室11剩余的燃料通過排出閥機構8,進行高壓排出并供給至共軌 23。將該工序稱為排出工序。如上所述,柱塞2的壓縮工序由返回工序和 排出工序組成。
在返回工序中,雖然由于返回向吸入通路10c的燃料在吸入通路中產(chǎn) 生壓力脈動,但是該壓力脈動只是從吸入口 10a稍微逆流向吸入配管28, 返回燃料的大部分被降低壓力脈動機構9吸收。
通過控制解除向電磁吸入閥機構30的電磁線圈30c通電的時刻,可 以控制排出的高壓燃料的量。如果使解除向電磁線圈30b通電的時刻提前, 則減小壓縮工序中返回工序的比例,增大排出工序的比例。即,減少返回 到吸入通路10c (吸入端口 30a)的燃料,增多被高壓排出的燃料。相對 于此,如果使上述的解除通電的時刻推遲,則增大壓縮工序中返回工序的 比例,減小排出工序的比例。也就是說,使返回到吸入通路10c的燃料增 多,減少被高壓排出的燃料。通過來自ECU的指令來控制上述的解除通 電的時刻。
如上所述,通過由ECU控制解除電磁線圈通電的時刻,可以使被高 壓排出的燃料量為內燃機所需的必要的量。
在泵殼1中,在加壓室11的出口側,在與排出口 (排出側配管連接 部)13之間設置有排出閥機構8。排出閥機構8由座部件8a、排出閥8b、 排出閥彈簧8c和保持部件(排出閥限位器)8d組成。在加壓室11與排出 口 13間沒有燃料的差壓的狀態(tài)下,排出閥8b在基于排出閥彈簧8c的施力的作用下被壓接于壓座部件8a,變?yōu)殚]閥狀態(tài)。在加壓室ll內的燃料 壓力超過了一壓力(該壓力是比排出口 13的燃料壓力大規(guī)定值的壓力) 時,排出閥8b克服排出閥彈簧8c而開閥,加壓室11內的燃料經(jīng)過排出 口 13被排出向共軌23。
排出閥8b在開閎后,與保持部件8d接觸時,動作被限制。因此,排 出閥8b的行程由保持部件8d適當決定。但如果行程過大,則由于排出閥 8b的關閉延遲,被排出向燃料排出口 13的燃料再次逆流回加壓室11內, 所以作為高壓泵的效率降低。另外,在排出閥8b重復開閥與閉閥運動時, 利用保持部件8d進行引導,使得排出閥只在行程方向上運動。通過這樣 的結構,排出閥機構8成為限制燃料的流通方向的止回閥。
這樣,被引導向燃料吸入口 10a的必要的量的燃料在泵主體l的加壓 室11內通過柱塞2的往復動作,被加壓到高壓,通過排出閥機構8從燃 料排出口 13被壓送至作為高壓配管的共軌23。
在共軌23上安裝有噴射器24和壓力傳感器26。噴射器24對應內燃 機的氣缸數(shù)而安裝,利用ECU27的控制信號使開閉閥進行動作,將燃料 噴射到氣缸內。
下面,對由于噴射器24的故障等而使得在共軌23等高壓部產(chǎn)生異常 高壓的情況下的、實施例1中燃料卸壓動作進行說明。
在泵殼1上設置有連通排出通路12和吸入通路10c的卸壓通路210, 在卸壓通路210上設置^"卸壓機構200,卸壓機構200限制燃料的流動只 能從排出通路12向吸入通路10c—個方向流動。實施例1
圖2a表示關于本發(fā)明的實施例1的卸壓機構的閉閥時的結構的截面。 卸壓閥機構200包括與卸壓閥座201形成一體的卸壓閥殼206、閥體202、 按壓閥體且形成受壓面的閥體壓腳203、卸壓彈簧204以及卸壓彈簧調整 器205。閥體202克服從排出通路12導入的高壓,在卸壓彈簧204的作用 下,被推壓在卸壓閥座201上。
若排出通路變?yōu)楫惓8邏?,由此作用在閥體上的流體力超過彈簧的作 用力,則閥體202離開卸壓閥座201,卸壓通路變?yōu)檫B通狀態(tài)。通過調整 設定卸壓彈簧調整器205的壓入位置,可以調節(jié)卸壓彈簧的作用力,任意地設定卸壓閥機構200的開閥壓力。
當閥體202離開卸壓閥座201時,燃料通過它們之間的間隙而從高壓 側流入,中間室207內的壓力上升。閥體壓腳203的側面靠卸壓閥殼206 的內表面,以具有管狀間隙208的方式被可以滑動地支承。流入中間室207 的燃料通過管狀間隙208被引導向閥體壓腳203的下游側,但因為在變?yōu)?來自中間室207的燃料流出通路的管狀間隙208上有節(jié)流效果,所以中間 室207的壓力被維持成低于排出通路12的壓力,高于閥體壓腳203的下 游側的壓力。
在閥體壓腳203上,由于該中間室207與閥體壓腳203的下流側的壓 差,流體力作用在開閥方向上,閥體與閥體壓腳的提升量增大。另外,被 引導向閥體壓腳203下游的燃料通過彈簧204的線間間隙,通過設置在調 整器205上的背壓通路205c,背導向吸入通路10c。
圖2b表示實施例1的卸壓機構200處于最大提升時的開閥狀態(tài)時的 結構的截面。在此,可以防止由于彈簧線間的密接而引起的燃料通路的堵 塞,所以閥體壓腳的提升量可以由設置在彈簧調整器205上的限位器205a 限制。并且,在閥體壓腳203與限位器205a緊貼的最大提升時,燃料通 過設置在限位器205a上的狹縫205b,被導向背壓通路205c。
另外,在對大流量的燃料進行加壓的高壓泵中,故障時的卸壓燃料也 是大流量,但此時,僅靠管狀間隙208的話,存在無法充分卸壓的可能性。 作為這種情況的對策,可以如圖2c所示,在閥體壓腳203的側面上形成 平坦部分203a,如圖2d所示,在閥體壓腳203上設置孔203b,擴大來自 中間室207的燃料流出通路截面面積。
圖3a表示現(xiàn)有的卸壓閥的座部放大截面圖,其左側表示用節(jié)流孔置 換了閥座開口部與閥體側面間隙的模式圖。圖3b是關于實施例1的卸壓 閥的閥座部放大截面圖,其左側表示用節(jié)流孔置換了閥座開口部與閥體側 面間隙的模式圖。
在圖3a所示的現(xiàn)有的卸壓閥中,由于開閥時提升量也很小,所以閥 座部的開口面積非常小,與此相比,閥體壓腳側面的通路的截面面積大, 即,若模式地表示,則將小徑的節(jié)流孔與大徑的節(jié)流孔串聯(lián)連接,對應于 小徑的節(jié)流孔的閥座部在減少壓力損失方面變?yōu)榇蟮恼系K。與此相對,在圖3b所示的關于本發(fā)明的實施例1的卸壓閥中,開閥時的提升量大,因 為與現(xiàn)有的卸壓閥相比,閥座開口部的面積更大,所以閥座部開口部的壓 力損失變得更小。
另外,雖然閥體側面的間隙有節(jié)流效果,但該效果只要是能夠將為了
克服彈簧204的作用力而提升所需要的壓力保持在中間室207的程度即 可。該節(jié)流效果的強弱主要由彈簧的規(guī)格和受壓面的截面面積決定,但在 實施例1中,不需要現(xiàn)有的卸壓閥的閥座開口部那樣的節(jié)流效果,就可以 確保足夠的提升量,即若模式地表示,則在中間室的前后串聯(lián)連接兩個節(jié) 流孔,它們的直徑與現(xiàn)有的卸壓閥的閥座開口部相比是截面面積大的中等 程度,可以解決現(xiàn)有的卸壓閥所存在的上述瓶頸問題。
圖3c表示關于現(xiàn)有產(chǎn)品及本實施例(實施例1)的卸壓閥,在閥座開 口部的壓力損失與在閥體壓腳側面通路中的壓力損失(=中間室流出通路 壓力損失)。
在實施例1中,在由于燃料噴射閥的故障等而產(chǎn)生異常高壓的情況下, 即使卸壓流量變?yōu)榇罅髁?,由于卸壓閥的壓力損失也不增加,或者即使增 加,與現(xiàn)有產(chǎn)品相比可以顯著地控制其程度,所以其結果是相對于同一配 管允許壓力,與現(xiàn)有產(chǎn)品相比,可以更高地設定開閥壓力。
下面,對通過高壓燃料供給泵將燃料正常地高壓壓送向共軌23的情 況的壓力動作進行說明。
圖4表示高壓燃料供給泵內的各部及共軌內的壓力波形。在柱塞上升 中,即壓縮工序中,在從返回工序向加壓工序移動的瞬間到那之后不久, 在加壓室11內產(chǎn)生壓力過沖(參照圖4)。在加壓室11產(chǎn)生的壓力過沖, 從排出通路12向卸壓通路210傳播,對應于該過沖壓力,若在通常運行 時卸壓閥也開閥,則會產(chǎn)生泄露,導致排出量的降低。為防止該誤動作, 保證泵的高效率,需要將卸壓閥開閥壓力設置得相對于過沖壓力要足夠 高。
另外,由于形成管狀間隙208,所以當增加閥體壓腳203的軸向長度 時,閥體質量增加, 一般來說不優(yōu)選,但在實施例l中,質量的增加使閥 體的動作變緩慢,可以期待防止對壓力過沖的誤反應的效果。并且,因為 中間室207具有容積,所以也可以期待吸收壓力過沖的效果。并且,因為
12卸壓閥的壓損的降低可以降低泵驅動力,所以從節(jié)能的角度看也優(yōu)選。
在實施例1中,當加壓室U的壓力超過排出通路12的壓力之上的規(guī)
定壓力時,開始排出。即,降低卸壓閥的壓損,降低卸壓時的在排出通路
12中的最大壓力,從而可以減少泵排出所需的加壓量,可以降低泵的驅動力。
如上所述,根據(jù)實施例1,因為通過將卸壓閥的開閥壓力設置成相對 于過沖壓力足夠高,可以防止通常運行時的排出流量的損失,同時抑制卸 壓閥的壓力損失的增加,因此,即使在大容量型的高壓燃料供給泵中產(chǎn)生 異常高壓時,也可以立刻進行充分的卸壓,可以將高壓配管內的燃料壓力 抑制在規(guī)定值以內。
實施例2
圖5表示關于本發(fā)明的實施例2的卸壓閥(閉閥時)的截面圖。 在實施例1中,被卸壓的所有燃料在通過閥體壓腳的側面的管狀間隙 后,通過彈簧204的線間與狹縫205b,被導入吸入通路10c。因此,產(chǎn)生 多余的壓力損失,存在產(chǎn)生大流量卸壓時的壓力損失增加的可能性。為進 一步解決該問題,在實施例2中,在此,在形成中間室207的壁面的卸壓 閥殼206上設置孔402,作為來自中間室的燃料流出通路。通過孔402的 卸壓燃料通過在泵體上形成的狹縫401被導入吸入通路10c。
根據(jù)上述構成的實施例2,因為燃料主要從孔402被卸壓,所以卸壓 燃料不通過狹窄的間隙,而從中間室直接被導向低壓側,使中間室流出通 路通過后的壓力損失進一步降低。因此,實施例2的卸壓閥適用于更大的
實施例3
圖6表示關于本發(fā)明的實施例3的卸壓閥(閉閥時)的截面圖。 在實施例3中,在現(xiàn)有的卸壓閥中,通過使用擴大了的直徑的閥體壓 腳503,使管狀間隙508具有節(jié)流效果,在中間室207保持壓力。此時, 節(jié)流效果只要是在中間室保持使閥體壓腳503提升所需的足夠的液壓的程 度即可。
根據(jù)實施例3,僅通過對現(xiàn)有產(chǎn)品進行小改進,便可以降低卸壓壓力 損失,所以可以省去設計并制造新的卸壓閥的工作量等,在成本方面有利。工業(yè)實用性
本發(fā)明不僅限于內燃機的高壓燃料供給泵,可以在各種高壓泵中廣泛 利用。
權利要求
1. 一種高壓液體供給泵,其從低壓側向高壓側對液體進行加壓并運送,其特征在于,其具備卸壓通路和卸壓閥,所述卸壓通路從所述高壓側向所述低壓側對高壓液體進行卸壓;所述卸壓閥在該卸壓通路內具有中間室、在該中間室的所述高壓側設置的閥座、與該閥座接觸或分離的閥體以及將該閥體推壓向該閥座的閥體壓腳,所述卸壓通路構成為在流入所述中間室的一側和從所述中間室流出的一側分別具有節(jié)流效果,且在閥體壓腳上形成有承受所述中間室的壓力的受壓面。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高壓液體供給泵,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卸壓閥閉閥時承受來自高壓部的高壓液體的液壓而使所述閥體離開所述閥座的第一受壓面面積小于承受所述中間室內的液壓而將所 述閥體和所述閥體壓腳提升的第二受壓面面積。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壓液體供給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卸壓閥具備調節(jié)所述閥體的最大提升量的調整器。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高壓液體供給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卸壓閥在所述調整器和所述閥體壓腳之間具備彈簧,該調整器對將所述閥體推壓至所述閥座上的力進行調節(jié)。
5.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高壓液體供給泵,其特征在于, 從所述中間室流出的通路的截面面積大于在所述閥體的提升量最大時流入所述中間室的通路的截面面積。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壓液體供給泵,其特征在于, 從所述中間室流出的通路的截面面積小于流入所述中間室的通路的截面面積。
7.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壓液體供給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室的液壓低于所述高壓側的液壓,高于所述低壓側的液壓。
8.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壓液體供給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閥體壓腳被支承為可以以其側面滑動,在該側面上形成有從所述中間室流出的通路。
9.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壓液體供給泵,其特征在于, 從所述中間室流出的通路是在所述閥體壓腳上形成的孔。
10.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壓液體供給泵,其特征在于, 從所述中間室流出的通路是設置在形成所述中間室的壁面上的孔。
11.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壓液體供給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閥體和所述閥體壓腳是一體形成的一個部件。
1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高壓液體供給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液體是燃料。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的課題在于降低用于高壓液體供給泵的卸壓閥中的壓力損失。為此提供一種高壓液體供給泵,其對液體進行加壓并從低壓側運送向高壓側,其中,其具備卸壓通路和卸壓閥,卸壓通路從高壓側向低壓側對高壓液體進行卸壓;卸壓閥在該卸壓通路內具有中間室、在該中間室的高壓側設置的閥座、與該閥座接觸或分離的閥體以及將該閥體推壓向該閥座的閥體壓腳,卸壓通路構成為在流入中間室的一側和從中間室流出的一側分別具有節(jié)流效果,且在閥體壓腳上形成有承受中間室的壓力的受壓面,另外,在卸壓閥閉閥時承受來自高壓部的高壓液體的液壓而使閥體離開閥座的第一受壓面面積小于承受中間室內的液壓而將閥體和閥體壓腳提升的第二受壓面面積。
文檔編號F02M59/44GK101424237SQ20081017089
公開日2009年5月6日 申請日期2008年10月23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11月1日
發(fā)明者前川典幸, 有富俊亮, 根本雅史, 町村英紀 申請人:株式會社日立制作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