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皮革生產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制革污水處理系統(tǒng)及方法。
背景技術:
皮革制備行業(yè)是產生較大污染的行業(yè),合成革、人造革加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有機廢氣,現(xiàn)有的制革染色車間,由于使用硫化物,揮發(fā)的硫化物氣體使得車間內的氣味特別難聞,工人長時間在該環(huán)境下生產操作,會給身體帶來嚴重的危害。其次硫化物氣體排放到室外大氣中,也會污染空氣,不利于環(huán)保。近年來,由于人們的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國家對環(huán)境保護的政策法規(guī)的逐漸完善,人們對環(huán)境保護的意識不斷加強,意識到污染治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雖然目前有很多企業(yè)自行投資搞了污染治理設施,但結果并不盡如人意。
現(xiàn)有廢氣處理設備主要存在的問題是,廢氣處理涉及到不同的處理方式,著重于生物處理時必須減少噴淋管頭設置,不然會干擾到生物活性,著重于藥液處理時又必須增加噴淋管頭,不然效果不佳,現(xiàn)有的廢氣處理設備對于兩種處理方式的兼顧性不強,無法相輔相成,常需要分設兩種裝置,成本高。
其次,廢氣與處理層(生物處理或者藥液處理)之間的接觸時間過短,導致廢氣處理不徹底,殘留多,直接排放依然不能達到國家廢氣排放標準,而為了提高處理效果,又不得不增長廢氣處理設備的長度,導致占地面積的增加以及治污成本的升高。
其次,皮革生產過程中涉及到噴漿、烘干等環(huán)節(jié),噴漿車間、烘干車間所產生的廢氣都是帶有熱量的高溫廢氣,對高溫廢氣處理后直接進行排放,在處理過程中高溫不僅容易影響到廢氣處理設備的使用壽命和處理效果,而且熱量沒有獲得充分利用,導致資源浪費,這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針對現(xiàn)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制革廢氣處理系統(tǒng),用于降低治污成本和提高治污效果。
本發(fā)明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
制革廢氣處理系統(tǒng),包括排放筒和多級凈化塔,多級凈化塔依次相連,首級的凈化塔連接廢氣輸送總管,末級的凈化塔連接排放筒,排放筒的出風口連通大氣;凈化塔包括塔體,塔體內具有縱向設置的隔板組件,隔板組件將塔體內部區(qū)隔為無液處理腔和藥液噴淋腔;凈化塔的進風口開設在無液處理腔的側部下方,凈化塔的出風口開設在藥液噴淋腔的頂部;無液處理腔內設有多級處理層,藥液噴淋腔內自下而上設有多級噴淋管,相鄰兩級噴淋管之間均設有旋流板;該廢氣處理系統(tǒng)還包括供液機構和多個儲藥罐,儲藥罐通過供液機構連接各級噴淋管;噴淋管和凈化塔的出風口之間設有除霧組件;隔板組件具有連通無液處理腔和藥液噴淋腔的氣流通道,塔體內設有分配風管,分配風管與凈化塔的進風口相連,分配風管從無液處理腔穿設隔板組件并延伸至藥液噴淋腔;分配風管包括處于無液處理腔的分配管體一和處于藥液噴淋腔的分配管體二,分配管體一在無液處理腔中呈往復彎折,分配管體一上設有多個風閥一,風閥一的開口朝上;藥液噴淋腔的底部設有導風架,導風架具有多塊間隔豎立的導風板,相鄰的兩導風板之間形成導風通道,分配管體二沿著導風通道往復彎折延伸,分配管體二上設有多個風閥二,風閥二的開口朝向導風板。
在上述的制革廢氣處理系統(tǒng)中,氣流通道的進口的內徑尺寸由外向內逐漸增大,氣流通道的進口外端固設有擋板一,氣流通道的進口內端固設有擋板二,擋板一和擋板二上均開設有氣孔,擋板一和擋板二之間設有球體,球體通過彈簧連接于擋板二,球體能抵靠于擋板一并能封蓋住擋板一的氣孔。
在上述的制革廢氣處理系統(tǒng)中,供液機構包括出藥總管、自來水總管、液泵和輸送管,儲藥罐連接出藥總管,出藥總管分接有多個出藥分管,自來水總管分接有多個自來水分管;每級噴淋管均通過輸送管與液泵的出口相連,液泵的進口連接混液管,混液管具有一供水通道、一供藥通道和一出液通道,供水通道連通出液通道,供水通道傾斜于出液通道,供藥通道連通供水通道,供藥通道傾斜于供水通道,供水通道與一自來水分管相接,供藥通道與一出藥分管相接,出液通道與液泵的進口相接。
在上述的制革廢氣處理系統(tǒng)中,混液管還具有一供氣通道,供氣通道連通于出液通道,供液機構還包括供氣管,供氣管分接有多個供氣支管,供氣通道與供氣支管相接。
在上述的制革廢氣處理系統(tǒng)中,廢氣輸送總管具有多個引風口,引風口連接廢氣輸送支管,廢氣輸送支管通向各制革車間或者污水處理系統(tǒng);廢氣輸送總管的引風口分為多個常溫廢氣引風口和多個高溫廢氣引風口,;廢氣輸送支管分為常溫廢氣輸送支管和高溫廢氣輸送支管,常溫廢氣輸送支管通過風機連接常溫廢氣引風口;高溫廢氣輸送支管通過風機連接高溫廢氣引風口,高溫廢氣輸送支管和其風機之間還設有一級換熱管和二級換熱管,高溫廢氣輸送支管、一級換熱管、二級換熱管、風機順次相連。
在上述的制革廢氣處理系統(tǒng)中,一級換熱管包括內管一、中間管一和外管一,內管一開設有供高溫廢氣通過的氣體流道一,中間管一套設固定在內管一上,中間管一和內管一之間封裝有蓄熱材料,外管一套設固定在中間管一上,外管一和中間管一之間形成水道,二級換熱管包括內管二、中間管二和外管二,內管二開設有供高溫廢氣通過的氣體流道二,中間管二套設固定在內管二上,中間管二和內管二之間封裝有蓄熱材料,外管二套設固定在中間管二上,外管二和中間管二之間形成供常溫空氣流過的氣體流道三,氣體流道一的進口與高溫廢氣輸送支管的端部相連,氣體流道一的出口與氣體流道二的進口相連,氣體流道二的出口與風機的進口相連;水道的進口和出口分別與車間水管連接;車間水管依次連接各個一級換熱管并通向制革車間;氣體流道三的進口和出口分別與供氣管連接,供氣管的端部連接有引風機,引風機的進風口連通空氣,供氣管依次連接各個二級換熱管并通向凈化塔。
在上述的制革廢氣處理系統(tǒng)中,廢氣輸送總管和首級的凈化塔的進風口之間設有過濾管,過濾管的一端可拆卸連接廢氣輸送總管的末端,過濾管的另一端可拆卸連接凈化塔的進風口;過濾管由多級過濾支管法蘭連接成彎折狀,每級過濾支管內均卡設有濾板,濾板呈鋸齒狀,濾板的濾孔大小逐級減小;最后一級的過濾支管延伸出取樣管。
在上述的制革廢氣處理系統(tǒng)中,處理層分為光催化層、生物填料層和活性炭層,光催化層處于生物填料層和活性炭層的上方,無液處理腔位于向陽側,藥液噴淋腔位于背陽側,無液處理腔的頂部和側部具有供光線穿過的透光窗,無液處理腔的頂部固設有照射光催化層的燈源,燈源連接太陽能電池板,太陽能電池板安裝在塔體的外頂部。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具有的優(yōu)勢是:
1、將凈化塔內區(qū)隔出無液處理腔和藥液噴淋腔,使處理層和藥液噴淋區(qū)隔設置,避免藥液噴淋對處理層的影響,廢氣需著重于處理層處理,或者著重于藥液噴淋處理,都可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操作,互不干擾,使系統(tǒng)對于廢氣治理具有更多的選擇性,從而能夠實現(xiàn)對多樣廢氣的綜合治理,利于降低治污成本;
2、在氣流通道的進口處設置擋板一、擋板二和球體,擋板一和球體提供與廢氣流向相反的阻力,擋板一和球體均在廢氣通過前和廢氣通過時起到緩阻作用,降低了廢氣通過的速度,延長了廢氣在無液處理腔中的時間,使廢氣能夠有更多的時間與處理層進行充分接觸,利于提高處理層的治理效果;
3、設置一級換熱管高溫廢氣的熱量回收用于加熱車間水管的自來水,降低了制革過程中對水加熱的成本,實現(xiàn)了將高溫廢氣熱量回收利用于制革車間。設置二級換熱管,不僅對高溫廢氣的熱量實現(xiàn)了進一步地吸收,使高溫廢氣經過兩級換熱管后進行充分降溫,而且二級換熱管所吸收的熱量低于一級換熱管所吸收的熱量,高溫廢氣的剩余部分熱量被回收用于加熱供氣管內空氣,受熱的噴淋液噴淋于廢氣時,利于提高廢氣處理效果,實現(xiàn)了對高溫廢氣的溫度控制以及將高溫廢氣的熱量合理地利用于藥液噴淋過程。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制革廢氣處理系統(tǒng)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的制革廢氣處理系統(tǒng)的凈化塔的結構示意圖。
圖3圖2的局部放大圖。
圖4是本發(fā)明的制革廢氣處理系統(tǒng)的混液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fā)明的制革廢氣處理系統(tǒng)的一級換熱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fā)明的制革廢氣處理系統(tǒng)的二級換熱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發(fā)明的制革廢氣處理系統(tǒng)的過濾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發(fā)明的制革廢氣處理系統(tǒng)的除霧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排放筒;2、凈化塔;3、廢氣輸送總管;4、排風管;5、塔體;6、隔板組件;7、無液處理腔;8、藥液噴淋腔;9、氣流通道;10、擋板一;11、擋板二;12、氣孔;13、球體;14、彈簧;15、進風口;16、出風口;17、處理層;18、分配風管;19、分配管體一;20、分配管體二;21、風閥一;22、導風架;23、導風板;24、導風通道;25、風閥二;26、噴淋管;27、旋流板;28、儲藥罐;29、除霧組件;30、出藥總管;31、自來水總管;32、液泵;33、輸送管;34、出藥分管;35、自來水分管;36、混液管;37、供水通道;38、供藥通道;39、出液通道;40、混液棱;41、供氣通道;42、供氣管;43、供氣支管;44、常溫廢氣引風口;45、高溫廢氣引風口;46、常溫廢氣輸送支管;47、高溫廢氣輸送支管;48、一級換熱管;49、二級換熱管;50、內管一;51、中間管一;52、外管一;53、氣體流道一;54、水道;55、內管二;56、中間管二;57、外管二;58、氣體流道二;59、氣體流道三;60、車間水管;61、引風機;62、過濾管;63、過濾支管;64、濾板;65、取樣管;66、隔板一;67、隔板二;68、格柵板;69、觀察窗;70、爬梯;71、檢修窗;72、扇葉;73、透光窗;74、燈源;75、太陽能電池板;76、除霧板;77、除霧通道;78、斜棱;79、引流板;80、引流槽;81、引風通道;82、集液管;83、匯流通道;84、集液桶;85、集液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發(fā)明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如圖1至圖8所示,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制革廢氣處理系統(tǒng),包括排放筒1和多級凈化塔2,多級凈化塔2依次相連,首級的凈化塔2連接廢氣輸送總管3,末級的凈化塔2連接排放筒1,排放筒1的出風口16連通大氣;凈化塔2的出風口16連接排風管4,前一級的凈化塔2的排風管4通過風機連接后一級的凈化塔2的進風口15,末級的凈化塔2的排風管4通過風機連接排放筒1的進風口15;制革廢氣依次通入到多級凈化塔2中進行制污處理,達到排放標準后,經由排放筒1排入大氣中。凈化塔2的級數(shù)可設置為兩級。
各級凈化塔2可為相同結構,具體地,凈化塔2包括塔體5,塔體5內具有縱向設置的隔板組件6,隔板組件6將塔體5內部區(qū)隔為無液處理腔7和藥液噴淋腔8,無液處理腔7和藥液噴淋腔8為左右分布;隔板組件6具有連通無液處理腔7和藥液噴淋腔8的氣流通道9,凈化塔2具有一進風口15和一出風口16,凈化塔2的進風口15開設在無液處理腔7的側部下方,凈化塔2的出風口16開設在藥液噴淋腔8的頂部。無液處理腔7內設有多級處理層17,例如光催化層、生物填料層和活性炭層等,塔體5內設有分配風管18,分配風管18與凈化塔2的進風口15相連,分配風管18從無液處理腔7穿設隔板組件6并延伸至藥液噴淋腔8。藥液噴淋腔8內自下而上設有多級噴淋管26,相鄰兩級噴淋管26之間均設有旋流板27;該廢氣處理系統(tǒng)還包括供液機構和多個儲藥罐28,儲藥罐28內儲存有藥液,儲藥罐28通過供液機構連接各級噴淋管26;噴淋管26和凈化塔2的出風口16之間設有除霧組件29。
制革廢氣從進風口15輸入到分配風管18,并由分配風管18排入到塔體5內,可選擇為從分配分管排入到無液處理腔7,經過處理層17處理后經由氣流通道9排入到藥液噴淋腔8進行藥液噴淋處理;或者可以從分配風管18直接排入到藥液噴淋腔8進行藥液噴淋處理,廢氣通過各級凈化塔2時可選擇地著重于處理層17處理或者著重于藥液噴淋處理,經過綜合治理后達到排放標準。將處理層17和藥液噴淋區(qū)隔設置,避免了藥液噴淋對處理層17的影響,廢氣需著重于處理層17處理,或者著重于藥液噴淋處理,都可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操作,互不干擾,使系統(tǒng)對于廢氣治理具有更多的選擇性,從而能夠實現(xiàn)對多樣廢氣的綜合治理,利于降低治污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氣流通道9的進口的內徑尺寸由外向內逐漸增大,氣流通道9的進口外端固設有擋板一10,氣流通道9的進口內端固設有擋板二11,擋板一10和擋板二11上均開設有供廢氣通過的氣孔12,擋板一10和擋板二11之間設有球體13,球體13通過彈簧14連接于擋板二11,球體13能抵靠于擋板一10并能封蓋住擋板一10的氣孔12。廢氣從無液處理腔7進入到氣流通道9以排向藥液噴淋腔8時,氣體壓力推動球體13向擋板二11移動,從而使廢氣能夠從擋板一10的氣孔12進入到氣流通道9內。其中,當沒有廢氣通過時,球體13在彈簧14的作用下是抵靠在擋板一10上,擋板一10和球體13提供與廢氣流向相反的阻力,擋板一10和球體13均在廢氣通過前和廢氣通過時起到緩阻作用,降低了廢氣通過的速度,延長了廢氣在無液處理腔7中的時間,使廢氣能夠有更多的時間與處理層17進行充分接觸,利于提高處理層17的治理效果。此外,球體13的設置也能夠控制氣流通道9的單向性,避免藥液噴淋腔8中的廢氣回流至無液處理腔7中,保證廢氣流向的單向性。
分配風管18包括處于無液處理腔7的分配管體一19和處于藥液噴淋腔8的分配管體二20,分配管體一19和分配管體二20相連一體,分配管體一19在無液處理腔7中呈往復彎折,分配管體一19上間隔均勻地設有多個風閥一21,風閥一21的開口朝上,風閥一21開啟時,廢氣能自下而上地排入無液處理腔7。藥液噴淋腔8的底部設有導風架22,導風架22具有多塊間隔豎立的導風板23,相鄰的兩導風板23之間形成導風通道24,分配管體二20的管徑小于導風通道24的內徑尺寸,分配管體二20沿著導風通道24往復彎折延伸,分配管體二20所在高度高于氣流通道9的出口高度,以防止從分配管體二20排出的廢氣進入到氣流通道9中。分配管體二20上間隔均勻地設有多個風閥二25,風閥二25的開口朝向導風板23,風閥二25開啟時,廢氣能側向排出,并在導風板23的引導下,穿過導風通道24并自下而上地排入藥液噴淋腔8,風閥二25的開口側向設置,能防止藥液滴落于風閥二25內。風閥一21和風閥二25均受控于該廢氣處理系統(tǒng)的控制器并受相應開啟。排入無液處理腔7的廢氣流過氣流通道9后穿過導風通道24進入到藥液噴淋腔8,廢氣穿過導風通道24時,分配管體二20對廢氣的上升起到緩阻作用,延長了廢氣與藥液的接觸時間,利于廢氣與藥液充分反應,提高治污效果。
供液機構包括出藥總管30、自來水總管31、液泵32和輸送管33,儲藥罐28連接出藥總管30,出藥總管30分接有多個出藥分管34,自來水總管31分接有多個自來水分管35,每個出藥分管34和每個自來水分管35均設有對應的閥門。每級噴淋管26均通過一輸送管33與一液泵32的出口相連,液泵32的進口連接混液管36,混液管36具有一供水通道37、一供藥通道38和一出液通道39,供水通道37連通出液通道39,供水通道37傾斜于出液通道39,供藥通道38連通供水通道37,供藥通道38傾斜于供水通道37,供水通道37與一自來水分管35相接,供藥通道38與一出藥分管34相接,出液通道39與液泵32的進口相接,出液通道39的內壁凸設有傾斜的混液棱40混液管36能實現(xiàn)藥液與自來水的混合,根據(jù)自來水和藥液的進液量不同形成不同濃度的噴淋液,即不同級的噴淋管26能噴淋出不同濃度的噴淋液。其中藥液通入供藥通道38后,先經過供水通道37,和自來水在供水通道37就能實現(xiàn)預混合,然后一起進入出液通道39混合排出,混液棱40的設置能促進藥液和自來水混合均勻,噴淋液從出液通道39輸入液泵32,通過液泵32輸入向上延伸的輸送管33,并從噴淋管26向下噴出,與向上流動的廢氣接觸反應。導風架22的下方設有集液槽85,用于收集噴淋液,使噴淋液能用于循環(huán)使用。
可選擇地,混液管36還具有一供氣通道41,供氣通道41連通于出液通道39,供液機構還包括供氣管42,供氣管42分接有多個供氣支管43,供氣通道41與供氣支管43相接,每個供氣支管43上均設有閥門。供氣支管43通過供氣通道41向出液通道39輸入空氣,對出液通道39內的混合液起到氣體式攪拌,進一步提高了其混合效果。
廢氣輸送總管3具有多個引風口,引風口連接廢氣輸送支管,廢氣輸送支管通向各制革車間或者污水處理系統(tǒng),即該廢氣處理系統(tǒng)用于處理制革車間產生的廢氣以及制革污水治理時產生的廢氣。廢氣輸送總管3的引風口分為多個常溫廢氣引風口44和多個高溫廢氣引風口45,常溫廢氣引風口44和高溫廢氣引風口45沿著廢氣輸送總管3的延伸方向自前向后依次排布,即高溫廢氣引風口45鄰近于凈化塔2;廢氣輸送支管分為常溫廢氣輸送支管46和高溫廢氣輸送支管47,常溫廢氣輸送支管46用于輸送常溫廢氣,高溫廢氣輸送支管47用于輸送高溫廢氣。常溫廢氣輸送支管46通過風機連接常溫廢氣引風口44;高溫廢氣輸送支管47通過風機連接高溫廢氣引風口45,值得一提的是,高溫廢氣輸送支管47和其風機之間還設有一級換熱管48和二級換熱管49,高溫廢氣輸送支管47、一級換熱管48、二級換熱管49、風機順次相連,通過一級換熱管48和二級換熱管49對高溫廢氣的熱量進行回收再利用。
具體地,一級換熱管48包括內管一50、中間管一51和外管一52,內管一50開設有供高溫廢氣通過的氣體流道一53,氣體流道一53呈螺旋形,以增加高溫廢氣與氣體流道一53的接觸面積,中間管一51套設固定在內管一50上,中間管一51和內管一50之間封裝有蓄熱材料,蓄熱材料用于實現(xiàn)儲熱放熱的熱交換,中間管一51和內管一50由導熱材料制成,外管一52套設固定在中間管一51上,外管一52和中間管一51之間形成水道54,水道54呈螺旋狀,以增加接觸面積,外管一52由隔熱材料制成。
二級換熱管49包括內管二55、中間管二56和外管二57,內管二55開設有供高溫廢氣通過的氣體流道二58,氣體流道二58呈螺旋形,以增加接觸面積,中間管二56套設固定在內管二55上,中間管二56和內管二55之間封裝有蓄熱材料,中間管二56和內管二55由導熱材料制成,外管二57套設固定在中間管二56上,外管二57和中間管二56之間形成供常溫空氣流過的氣體流道三59,氣體流道三59呈螺旋狀,以增加接觸面積,外管二57由隔熱材料制成。
氣體流道一53的進口與高溫廢氣輸送支管47的端部相連,氣體流道一53的出口與氣體流道二58的進口相連,氣體流道二58的出口與風機的進口相連;水道54的進口和出口分別與車間水管60連接;車間水管60依次連接各個一級換熱管48并通向制革車間;氣體流道三59的進口和出口分別與供氣管42連接,供氣管42的端部連接有引風機61,引風機61的進風口15連通空氣,供氣管42依次連接各個二級換熱管49并通向凈化塔2。高溫廢氣通過一級換熱管48的氣體流道一53時,高溫廢氣中的部分熱量被一級換熱管48的蓄熱材料所吸收,隨之通過二級換熱管49的氣體流道二58時,高溫廢氣中剩余的部分熱量被二級換熱管49的蓄熱材料所吸收,車間水管60中的自來水流過一級換熱管48的水道54時,與一級換熱管48的蓄熱材料進行換熱,從而自來水被加熱,使高溫廢氣的熱量被回收用于加熱車間水管60的自來水,降低了制革過程中對水加熱的成本,實現(xiàn)了將高溫廢氣熱量回收利用于制革車間。
引風機61開啟向供氣管42輸送空氣,空氣通過二級換熱管49的氣體流道三59時,空氣與二級換熱管49的蓄熱材料進行換熱,從而空氣被加熱,加熱后的空氣用于通入混液管36促進藥液和自來水的混合,通過設置二級換熱管49,不僅對高溫廢氣的熱量實現(xiàn)了進一步地吸收,使高溫廢氣經過兩級換熱管后進行充分降溫,而且二級換熱管49所吸收的熱量低于一級換熱管48所吸收的熱量,高溫廢氣的剩余部分熱量被回收用于加熱供氣管42內空氣,受熱的噴淋液噴淋于廢氣時,利于提高廢氣處理效果,實現(xiàn)了對高溫廢氣的溫度控制以及將高溫廢氣的熱量合理地利用于藥液噴淋過程。
可選擇地,廢氣輸送總管3和首級的凈化塔2的進風口15之間設有過濾管62,過濾管62的一端可拆卸連接廢氣輸送總管3的末端,過濾管62的另一端可拆卸連接凈化塔2的進風口15;過濾管62由多級過濾支管63法蘭連接成彎折狀,每級過濾支管63內均卡設有濾板64,濾板64呈鋸齒狀,濾板64的濾孔大小逐級減??;過濾管62為可拆卸設置,廢氣在通入凈化塔2前先受到過濾管62的過濾作用,過濾管62內鋁板對廢氣中的大顆粒物進行有效阻隔,減輕了凈化塔2的處理壓力和維護難度。最后一級的過濾支管63延伸出取樣管65,通過取樣管65可對廢氣取樣,對廢氣的成本含量進行檢測,從而確定凈化塔2內閥門開啟數(shù)量和藥液噴淋濃度等設置。
隔板組件6包括隔板一66和隔板二67,隔板一66豎立于塔體5的底部,隔板一66的底部與塔體5的底部內表面相固定,隔板二67懸掛于塔體5的頂部,隔板二67的頂部與塔體5的頂部內表面相固定,隔板一66和隔板二67相間隔而形成氣流通道9,隔板一66的頂部處于隔板二67的頂部下方,隔板一66的頂部和隔板二67的頂部界定形成氣流通道9的進口,隔板二67的底部處于隔板一66的底部上方,隔板二67的底部和隔板一66的底部界定形成氣流通道9的出口,隔板一66的底部和隔板二67的底部均向下傾斜,以對廢氣流出形成導向。擋板一10固連于隔板一66和隔板二67,擋板二11固連于隔板一66和隔板二67。氣流通道9內設有多個縱向間隔的格柵板68,格柵板68呈彎折狀,格柵板68的一端固定在隔板一66上,格柵板68的另一端固定在隔板二67上。格柵板68延緩了廢氣從無液處理腔7流入藥液噴淋腔8的通過速度。
處理層17分為光催化層、生物填料層和活性炭層,光催化層處于生物填料層和活性炭層的上方,最上層的處理層17為光催化層,光催化層下方為生物填料層和活性炭層;光催化層可為多層間隔排布,生物填料層和活性炭層可為多層間隔交錯排布。無液處理腔7位于向陽側,藥液噴淋腔8位于背陽側,凈化塔2具有多個縱向間隔的觀察窗69,觀察窗69設于藥液噴淋腔8的側壁,塔體5的側部還固設有爬梯70。無液處理腔7的側部還開設有多個縱向分布的檢修窗71,檢修窗71與處理層17一一對應。無液處理腔7的底部安裝有扇葉72,扇葉72通過聯(lián)軸器連接電機,分配管體一19處于處理層17和扇葉72之間,通過扇葉72轉動促使廢氣上升。
無液處理腔7的頂部和側部具有供光線穿過的透光窗73,太陽光線可通過透光窗73直接照射在光催化層上。無液處理腔7的頂部固設有照射光催化層的燈源74,燈源74連接太陽能電池板75太陽能電池板75安裝在塔體5的外頂部,太陽能電池板75吸收太陽能,從而為燈源74提供所需的電能。燈源74也同時連接電源,在沒有太陽的日子里,通過電源供電,從而不影響到光催化層的處理。
除霧組件29包括多塊間隔豎立的除霧板76,相鄰的兩除霧板76之間形成除霧通道77,除霧板76呈彎折狀并且延伸出多個斜棱78,以增加與處理后氣體的接觸程度,使氣體中的水汽液化,防止含有藥液的水汽排出,降低排出氣體的濕度。除霧組件29的下方設有引流板79,引流板79開設有多個引流槽80和多個引風通道81,引流板79和除霧板76一一對應,除霧板76的底部卡設固定在引流槽80中,引風通道81和除霧通道77一一對應并連通。藥液噴淋腔8的側壁穿設有集液管82,引流板79還開設有匯流通道83,各引流槽80均傾斜向下地延伸至匯流通道83并與之連通,匯流通道83與集液管82相連;集液管82通向凈化塔2外的集液桶84。噴淋管26位于引流板79和導風架22之間。水汽液化后能夠沿著除霧板76向下流入引流槽80中,并沿著引流槽80流向匯流通道83,最后從集液管82排出至集液桶84,從而實現(xiàn)液體的回收利用。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fā)明精神作舉例說明。本發(fā)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發(fā)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盡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排放筒1;凈化塔2;廢氣輸送總管3;排風管4;塔體5;隔板組件6;無液處理腔7;藥液噴淋腔8;氣流通道9;擋板一10;擋板二11;氣孔12;球體13;彈簧14;進風口15;出風口16;處理層17;分配風管18;分配管體一19;分配管體二20;風閥一21;導風架22;導風板23;導風通道24;風閥二25;噴淋管26;旋流板27;儲藥罐28;除霧組件29;出藥總管30;自來水總管31;液泵32;輸送管33;出藥分管34;自來水分管35;混液管36;供水通道37;供藥通道38;出液通道39;混液棱40;供氣通道41;供氣管42;供氣支管43;常溫廢氣引風口44;高溫廢氣引風口45;常溫廢氣輸送支管46;高溫廢氣輸送支管47;一級換熱管48;二級換熱管49;內管一50;中間管一51;外管一52;氣體流道一53;水道54;內管二55;中間管二56;外管二57;氣體流道二58;氣體流道三59;車間水管60;引風機61;過濾管62;過濾支管63;濾板64;取樣管65;隔板一66;隔板二67;格柵板68;觀察窗69;爬梯70;檢修窗71;扇葉72;透光窗73;燈源74;太陽能電池板75;除霧板76;除霧通道77;斜棱78;引流板79;引流槽80;引風通道81;集液管82;匯流通道83;集液桶84;集液槽85等術語,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發(fā)明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發(fā)明精神相違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