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葉面肥和滴灌肥的沼液預處理方法及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葉面肥和滴灌肥的沼液預處理方法及裝置,屬于農村有機肥
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沼液是高濃度有機廢水、畜禽糞便、農作物秸稈等經過厭氧發(fā)酵后的殘留物,含有 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如氨基酸、微量元素、植物生長剌激素、B族維生素、某些抗生素等,用作 葉面肥,可調節(jié)作物生長代謝,補充營養(yǎng),促進生長平衡,增強光合作用能力,尤其是施用于 蔬菜,能防治病蟲害,使蔬菜口感好,產量高,施用于果樹,有利于花芽分化,?;ū9麑?增重快,成熟一致,品質好等優(yōu)點。用作果樹滴灌肥,可減少沼液輸送過程損失,提高沼液 利用率,同時可實現(xiàn)肥水同施,沼液幾乎全部隨水滲入耕作層內,有效防止了沼液中養(yǎng)分流 失,大大提高沼液作為肥料的利用率,還能有效防止土壤鹽堿化和土壤板結。用作大棚內 蔬菜滴灌肥,能降低棚內濕度,減少病害發(fā)生,促進蔬菜生長,降低化肥污染,生產無公害蔬 菜,操作方便等優(yōu)點。 但目前沼液用作葉面肥和滴灌肥存在很難解決的問題,就是堵塞問題,現(xiàn)在市場 上也有一些相關的過濾設備,但都價格昂貴,農民不易接受,這也是目前沼液用于葉面肥和 滴灌肥無法大面積推廣的原因。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針對目前國內沼氣工程越來越多,大量沼液無法消納造成嚴重污染及沼液 資源浪費的問題,以及沼液用作葉面肥和滴灌肥堵塞設備的問題,提供一種沼液預處理方 法及裝置。 本發(fā)明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種用于葉面肥和滴灌肥的沼液預處理方法如下 通過自控裝置2將沼液收集池1中的沼液抽至沼液預處理池3中,在預處理 池3中經過濾料層凈化后排出,沼液所經過的濾料層依次是第1層粒徑為3-5cm,厚度為 5-10cm的鵝卵石層7 ;第2層粒徑為1-1. 5cm,厚度為20-25cm的小碎石層8 ;第3層粒徑為 2. 0-4. Omm,厚度為20_25cm的粗沙層9 ;第4層粒徑為0. 1-2. Omm,厚度為10_20cm的細沙 層10 ;第5層粒徑為3-5cm,厚度為5-10cm的鵝卵石層11 ;在第1層鵝卵石層內通過布水 管6將沼液均勻分布進入下一層的小碎石層8,最終沼液通過底部一側的出水管12排出沼 液預處理池,進入沼液調配池。 上述沼液預處理方法沼液進入預處理池3的量和時間通過控制裝置2控制,每天 進4次,每次進沼液的量為4-80L,進液時間為每天的8:30, 11:30, 14:30和17:30。
第1層鵝卵石的作用是支撐布水管,使進水通過管道均勻分布于小碎石層上。
小碎石層的作用是過濾去除沼液中一些大的雜物,防止在粗砂層和細沙層中出現(xiàn) 堵塞現(xiàn)象。
粗砂層和細沙層中都附著大量的微生物,對沼液中存在的一些大的顆粒吸附、分 解掉,避免堵塞滴灌管。 第5層鵝卵石的作用是收集沙濾后的出水,使通過出水管集中排放或回用。
—種實施本發(fā)明用于葉面肥和滴灌肥的沼液預處理方法的裝置,包括沼液收集池 1、自控裝置2、沼液預處理池3和沼液調配池4四部分;其中自控裝置2包括無堵塞潛污泵 和配電系統(tǒng),無堵塞潛污泵位于沼液收集池1中并通過進水管5與沼液預處理池3相連,所 述的進水管5是一端開口的環(huán)形閉合管,開口端與沼液收集池1相連;沼液預處理池3的另 一端通過出水管12與沼液調配池4相連。 所述的沼液預處理池3,是由5層濾料組成,第1層為鵝卵石層7,粒徑為3-5cm,厚 度為5-10cm ;第2層為小碎石層8,粒徑為1-1. 5cm,厚度為20-25cm ;第3層為粗沙層9,粒 徑為2. 0-4. Omm,厚度為20_25cm ;第4層為細沙層10,粒徑為0. 1-2. Omm,厚度為10_20cm ; 第5層為鵝卵石層11,粒徑為3-5cm,厚度為5-10cm ;在第1層鵝卵石層7內鋪設有若干 布水管6,每根布水管的兩端都與進水管連通,布水管底面沿長度方向均勻開有若干出水孔 13,沼液預處理池底部或靠近底部一側設出水管。 上述布水管6為3-10根,內徑為30-50mm,相互平行、均勻地排布在卵石層內。污 水經布水管出水孔均勻布水后,進入下一層的小碎石層。 優(yōu)選的,上述布水管6的出水孔為兩排,相互間隔90。,孔徑2-3mm。如圖4所示。
上述的沼液預處理池3的底面是向一側傾斜3-5度的坡面。利于處理后水的排出。
上述的進水管和布水管材料可根據(jù)本領域的現(xiàn)有技術任選。 上述的沼液預處理池3的材質可根據(jù)本領域的現(xiàn)有技術任選,優(yōu)選為磚混或玻璃 鋼結構。 上述的自控裝置2的配電系統(tǒng)由開關、熱繼電器、接觸器、轉換開關、微電腦控制
器一套、配電箱組成,用來控制每天進入預處理池中沼液的量和進樣次數(shù)。 本發(fā)明相比現(xiàn)有技術的優(yōu)點在于 本發(fā)明和沼氣工程配套使用,具有操作簡單,造價低,預處理效果好等優(yōu)點,可解 決沼液二次污染的問題。本發(fā)明的成功,一是克服了沼液直接作為葉面肥和滴灌肥堵塞設 備的問題;二是實現(xiàn)了沼液處理自動化,沼液施用自動化,實現(xiàn)了節(jié)水、節(jié)肥、省藥、節(jié)省勞 動力;三是根據(jù)葉面肥和滴灌肥以及各種作物、蔬菜的不同需求,再搭配使用各種微量元 素,達到更好的施用效果;四是本裝置價格便宜,農民易接受,方法簡單,容易推廣。
圖1是本發(fā)明一種用于葉面肥和滴灌肥的沼液預處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圖2是 本發(fā)明一種用于葉面肥和滴灌肥的沼液預處理方法的裝置結構示意圖;圖3是進水管與布 水管結構示意圖;圖4是布水管剖面放大示意圖; 其中1、沼液收集池,2、自控裝置,3、沼液預處理池,4、沼液調配池,5、進水管,6、布 水管,7、鵝卵石層,8、小碎石層,9、粗砂層,10、細沙層,11、鵝卵石層,12、出水管;13、出水孔。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并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說明,實施例中未詳加說明的均按本領域現(xiàn)有技術。 實施例1 :蔬菜大棚內以牛糞為原料的10m3地下水壓式沼氣池沼液預處理裝置
每2個月抽取1次沼液,每次沼液抽取量為2m3,具體裝置設計和方法如下
(1)沼液收集池1材質為磚混,容積為2m3 ; (2)根據(jù)沼液的量34L/d,設計沼液預處理池3尺寸為長X寬X高=
1. OmXO. 85mX0. 8m,容積為0. 68m 材質為磚混,沼液進入預處理池的量和時間通過控制 裝置嚴格控制,每天進4次,每次進沼液的量為8. 5L,進液時間為每天的8:30, 11:30, 14:30 和17:30。 該裝置結構如圖1、2所示,包括沼液收集池1、自控裝置2、沼液預處理池3和沼液 調配池4四部分;其中自控裝置2包括無堵塞潛污泵和配電系統(tǒng),無堵塞潛污泵位于沼液收 集池1中并通過進水管5與沼液預處理池3相連,所述的進水管5是一端開口的環(huán)形閉合 管,開口端與沼液收集池1相連;沼液預處理池3的另一端通過出水管12與沼液調配池4 相連。 所述的沼液預處理池3,是由5層濾料組成,第1層為鵝卵石層7,粒徑為3-5cm,厚 度為5-10cm ;第2層為小碎石層8,粒徑為1-1. 5cm,厚度為20-25cm ;第3層為粗沙層9,粒 徑為2. 0-4. Omm,厚度為20_25cm ;第4層為細沙層10,粒徑為0. 1-2. Omm,厚度為10_20cm ; 第5層為鵝卵石層ll,粒徑為3-5cm,厚度為5-10cm ;在第1層鵝卵石層7內鋪設有3根布 水管6,內徑為30mm,相互平行、均勻地排布在卵石層內。每根布水管的兩端都與進水管連 通,布水管底面沿長度方向均勻開有兩排出水孔13,相互間隔90。,孔徑2mm。沼液預處理 池底部或靠近底部一側設出水管。 上述的沼液預處理池3的底面是向一側傾斜3度的坡面。利于處理后水的排出。
通過自控裝置2將沼液收集池1中的沼液抽至沼液預處理池3中,在預處理 池3中經過濾料層凈化后排出,沼液所經過的濾料層依次是第1層粒徑為3-5cm,厚度為 5-10cm的鵝卵石層7 ;第2層粒徑為1-1. 5cm,厚度為20-25cm的小碎石層8 ;第3層粒徑為
2. 0-4. Omm,厚度為20_25cm的粗沙層9 ;第4層粒徑為0. 1-2. Omm,厚度為10_20cm的細沙 層10 ;第5層粒徑為3-5cm,厚度為5-10cm的鵝卵石層11 ;在第1層鵝卵石層內通過布水 管6將沼液均勻分布進入下一層的小碎石層8,最終沼液通過底部一側的出水管12排出沼 液預處理池,進入沼液調配池。 (3)沼液調配池4材質為磚混或玻璃鋼,容積為5m3,主要根據(jù)沼液對不同的蔬菜 作滴灌肥或葉面肥的不同需求,對濾出的沼液進行稀釋或添加適量的微量元素,簡單方便。
實施例2 :蔬菜大棚內以牛糞為原料的20m3地下水壓式沼氣池沼液預處理裝置
每2個月抽取1次沼液,每次沼液抽取量為4m3,具體裝置設計和方法如下
(1)沼液收集池1材質為玻璃鋼,容積為4m3 ; (2)根據(jù)沼液的量67L/d,設計沼液預處理池3尺寸為長X寬X高= 1. OmX 1. 7mX0. 8m,容積為1. 36m3,材質為玻璃鋼結構,沼液進入預處理池的量和時間通 過控制裝置嚴格控制,每天進4次,每次進沼液的量為16. 75L,進液時間為每天的8:30, 11:30,14:30和17:30。 裝置結構如實施例1所述,所不同的是在第1層鵝卵石層內鋪設有4根布水管6, 內徑為35mm。
5
(3)沼液調配池4材質為磚混或玻璃鋼,容積為8m3,主要根據(jù)沼液對不同的蔬菜 作滴灌肥或葉面肥的不同需求,對濾出的沼液進行稀釋或添加適量的微量元素,簡單方便。
實施例3 :蔬菜大棚內以牛糞為原料的50m3地下水壓式沼氣池沼液預處理裝置
每2個月抽取1次沼液,每次沼液抽取量為10m3,具體裝置設計和方法如下
(1)沼液收集池1材質為磚混或玻璃鋼,容積為10m3 ; (2)根據(jù)沼液的量167L/d,設計沼液預處理池3尺寸為長X寬X高= 2. 5mXl. 68mX0. 8m,容積為3. 36m3,材質為磚混或玻璃鋼結構,沼液進入預處理池的量和 時間通過控制裝置嚴格控制,每天進4次,每次進沼液的量為41. 75L,進液時間為每天的 8:30,11:30,14:30和17:30。 裝置結構如實施例1所述,所不同的是在第1層鵝卵石層內鋪設有5根布水管6, 內徑為40mm。 (3)沼液調配池4材質為磚混或玻璃鋼,容積為10m3,主要根據(jù)沼液對不同的蔬菜 作滴灌肥或葉面肥的不同需求,對濾出的沼液進行稀釋或添加適量的微量元素,簡單方便。
權利要求
一種用于葉面肥和滴灌肥的沼液預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自控裝置(2)將沼液收集池(1)中的沼液抽至沼液預處理池(3)中,在預處理池(3)中經過濾料層凈化后排出,沼液所經過的濾料層依次是第1層粒徑為3-5cm,厚度為5-10cm的鵝卵石層(7);第2層粒徑為1-1.5cm,厚度為20-25cm的小碎石層(8);第3層粒徑為2.0-4.0mm,厚度為20-25cm的粗沙層(9);第4層粒徑為0.1-2.0mm,厚度為10-20cm的細沙層(10);第5層粒徑為3-5cm,厚度為5-10cm的鵝卵石層(11);在第1層鵝卵石層內通過布水管(6)將沼液均勻分布進入下一層的小碎石層(8),最終沼液通過底部一側的出水管(12)排出沼液預處理池,進入沼液調配池。
2. 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葉面肥和滴灌肥的沼液預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沼 液進入預處理池(3)的量和時間通過控制裝置(2)控制,每天進4次,每次進沼液的量為 4-80L,進液時間為每天的8:30, 11:30, 14:30和17:30。
3. 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葉面肥和滴灌肥的沼液預處理方法的裝置,包括沼液收集 池(1)、自控裝置(2)、沼液預處理池(3)和沼液調配池(4)四部分;其中自控裝置(2)包 括無堵塞潛污泵和配電系統(tǒng),無堵塞潛污泵位于沼液收集池(1)中并通過進水管(5)與沼 液預處理池(3)相連,所述的進水管(5)是一端開口的環(huán)形閉合管,開口端與沼液收集池 (1)相連;沼液預處理池(3)的另一端通過出水管(12)與沼液調配池4)相連;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沼液預處理池(3),是由5層濾料組成,第1層為鵝卵石層(7),粒徑為3-5cm,厚 度為5-10cm ;第2層為小碎石層(8),粒徑為1-1. 5cm,厚度為20-25cm ;第3層為粗沙層 (9),粒徑為2. 0-4. Omm,厚度為20-25cm ;第4層為細沙層(10),粒徑為0. 1-2. Omm,厚度為 10-20cm;第5層為鵝卵石層(11),粒徑為3-5cm,厚度為5-10cm;在第l層鵝卵石層(7)內 鋪設有若干布水管(6),每根布水管的兩端都與進水管連通,布水管底面沿長度方向均勻開 有若干出水孔(13),沼液預處理池底部或靠近底部一側設出水管。
4. 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葉面肥和滴灌肥的沼液預處理方法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布水管(6)為3-10根,內徑為30-50mm,相互平行、均勻地排布在卵石層內;污水經布 水管出水孔均勻布水后,進入下一層的小碎石層。
5. 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葉面肥和滴灌肥的沼液預處理方法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布水管(6)的出水孔為兩排,相互間隔90。,孔徑2-3mm。
6. 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葉面肥和滴灌肥的沼液預處理方法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沼液預處理池(3)的底面是向一側傾斜3-5度的坡面。
7. 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葉面肥和滴灌肥的沼液預處理方法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自控裝置(2)的配電系統(tǒng)由開關、熱繼電器、接觸器、轉換開關、微電腦控制器一套、配 電箱組成,用來控制每天進入預處理池中沼液的量和進樣次數(shù)。
全文摘要
一種用于葉面肥和滴灌肥的沼液預處理方法,通過自控裝置將沼液收集池中的沼液抽至沼液預處理池的鵝卵石層間的布水管中,通過布水管均勻分布于小碎石層中,之后依次經過粗砂層、細沙層、鵝卵石層收集,最后通過出水管排出至沼液調配池中。該預處理方法的裝置主要包括沼液收集池、控制裝置、沼液預處理池和沼液調配池四部分,該裝置克服了沼液直接作為葉面肥和滴灌肥堵塞設備的問題,實現(xiàn)了沼液處理自動化,沼液施用自動化,實現(xiàn)了節(jié)水、節(jié)肥、省藥、節(jié)省勞動力。
文檔編號C02F9/02GK101723524SQ200910231120
公開日2010年6月9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12月10日
發(fā)明者劉 英, 姚利, 張昌愛, 曹德賓, 李國生, 王艷芹, 袁長波, 邊文范, 陳廣思 申請人:山東省農業(yè)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