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成型機用冷卻裝置以及注射成型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能夠有效地冷卻成型品的注射成型機用冷卻裝置。該注射成型機用冷卻裝置配設(shè)于取出機與傳送裝置之間的成型品的交接路徑之間,其中,所述取出機從注射成型機取出成型品,所述傳送裝置從所述取出機接收所述成型品,所述注射成型機用冷卻裝置具備:冷卻部,將保持于所述取出機的所述成型品進行冷卻;貫穿孔部,供所述傳送裝置插入;以及板部,設(shè)置有所述冷卻部和所述貫穿孔部。
【專利說明】
注射成型機用冷卻裝置以及注射成型系統(tǒng)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 ]本申請主張基于2015年3月31日申請的日本專利申請第2015-073133號的優(yōu)先權(quán)。該日本申請的全部內(nèi)容通過參考援用于本說明書中。
[0002]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注射成型機用冷卻裝置以及注射成型系統(tǒng)。
【背景技術(shù)】
[0003]注射成型系統(tǒng)具有注射成型機和取出機(例如參考專利文獻I)。注射成型機通過在模具裝置內(nèi)的型腔空間填充液狀的成型材料并使所填充的成型材料固化來形成成型品。取出機從注射成型機接收成型品,并將成型品傳遞到傳送裝置。傳送裝置將成型品傳送到其他位置。
[0004]專利文獻I:日本特開2000-289098號公報
[0005]期望一種在取出機從注射成型機接收成型品而傳遞到傳送裝置為止期間,能夠有效地冷卻成型品的技術(shù)。
【發(fā)明內(nèi)容】
[0006]本發(fā)明是鑒于上述課題而完成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有效地冷卻成型品的注射成型機用冷卻裝置。
[0007]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方式,提供如下注射成型機用冷卻裝置,
[0008]該注射成型機用冷卻裝置配設(shè)于取出機與傳送裝置之間的成型品的交接路徑之間,其中,所述取出機從注射成型機取出成型品,所述傳送裝置從所述取出機接收所述成型品,所述注射成型機用冷卻裝置具備:
[0009]冷卻部,將保持于所述取出機的所述成型品進行冷卻;
[0010]貫穿孔部,供所述傳送裝置插入;以及[0011 ]板部,設(shè)置有所述冷卻部和所述貫穿孔部。
[0012]發(fā)明效果
[0013]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方式,提供一種能夠有效地冷卻成型品的注射成型機用冷卻裝置。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表示一實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機用冷卻裝置的圖。
[0015]圖2為表示一實施方式的取出第η次的成型品的圖。
[0016]圖3為表示一實施方式的冷卻第η-2次?第η次的成型品、以及第η-3次的成型品從取出機交接到傳送裝置的圖。
[0017]圖4為表示一實施方式的冷卻第η-2次?第η次的成型品、以及傳送第η-3次的成型品的圖。
[0018]圖5為表示一實施方式的取出第η+1次的成型品的圖。
[0019]圖6為表示一實施方式的冷卻第n-1次?第η+1次的成型品、以及第η-2次的成型品從取出機交接到傳送裝置的圖。
[0020]圖7為表示一實施方式的冷卻第η-1次?第η+1次的成型品、以及傳送第η-2次的成型品的圖。
[0021 ]圖中:10-注射成型機,12-固定壓板,13-可動壓板,30-模具裝置,32-定模,33-動模,40-取出機,41-取出板部,42-取出保持部,43-取出驅(qū)動部,50-傳送裝置,51-傳送板部,52-傳送保持部,53-傳送驅(qū)動部,60-冷卻裝置,61-板部,62-冷卻部,63-貫穿孔部,64-驅(qū)動部。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以下,參考附圖對用于實施本發(fā)明的方式進行說明,但在各圖中,對相同或相應的結(jié)構(gòu)標注相同或相應的符號以省略說明。在以下說明中,X方向、Y方向、Z方向為相互垂直的方向。
[0023]圖1為表不一實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機用冷卻裝置的圖。圖2為表不一實施方式的取出第η次的成型品的圖。η為4以上的既定的自然數(shù)。圖3為表示一實施方式的冷卻第η-2次?第η次的成型品、以及第η-3次的成型品從取出機交接到傳送裝置的圖。圖4為表示一實施方式的冷卻第η-2次?第η次的成型品、以及傳送第η-3次的成型品的圖。圖5為表示一實施方式的取出第η+1次的成型品的圖。圖6為表示一實施方式的冷卻第η-1次?第η+1次的成型品、以及第η-2次的成型品從取出機交接到傳送裝置的圖。圖7為表示一實施方式的冷卻第η-1次?第η+1次的成型品、以及傳送第η-2次的成型品的圖。圖2?圖7中,為方便起見,對一部分取出保持部42畫上陰影線。
[0024]注射成型系統(tǒng)具有注射成型機10、取出機40以及冷卻裝置60。
[0025]如圖2所示,注射成型機10具有:安裝有定模32的固定壓板12;和安裝有動模33的可動壓板13 ο由定模32和動模33構(gòu)成模具裝置30。
[0026]注射成型機10通過使可動壓板13相對于固定壓板12在X方向上移動來進行模具裝置30的閉模、合模及開模。合模狀態(tài)的定模32和動模33之間形成有型腔空間。型腔空間在Y方向形成有i個,在Z方向形成有j個,共計形成有i Xj個?!癷”是I以上的既定的自然數(shù)即可,并無特別限定,圖中為4。另外,“j”是I以上的既定的自然數(shù)即可,并無特別限定,圖中為11。
[0027]注射成型機10通過在型腔空間填充成型材料并使其冷卻固化來形成成型品15。注射成型機10從開模后的模具裝置30頂出成型品15。通過一次成型,能夠得到i Xj個成型品15ο
[0028]取出機40從注射成型機10取出成型品15。取出機40從注射成型機10接收成型品15并將成型品15傳遞到傳送裝置50。取出機40例如具有取出板部41、取出保持部42以及取出驅(qū)動部43。
[0029]取出板部41相對于注射成型機10在Y方向上移動自如。取出板部41上設(shè)有取出保持部42,取出保持部42與取出板部41 一同在Y方向上移動自如。
[0030]取出保持部42保持成型品15。取出保持部42經(jīng)由配管與真空栗等吸氣源連接。吸氣源從取出保持部42抽吸氣體,由此取出保持部42吸附成型品15。
[0031]取出保持部42例如形成為筒狀。取出保持部42具有制冷劑流路,從外側(cè)將插入到取出保持部42內(nèi)部的成型品進行冷卻。作為制冷劑,例如可使用水等。
[0032]取出保持部42可經(jīng)由配管與空氣壓縮機等供氣源連接。供氣源向取出保持部42供給氣體,由此從取出保持部42分離成型品15。
[0033]取出保持部42在Y方向設(shè)有mX i個,在Z方向設(shè)有j個,共計設(shè)有m X i X j個。能夠同時保持m次份的成型品15。其中,V是2以上的既定的自然數(shù)即可,并無特別限定,圖中為4。
[0034]取出保持部42的Y方向間距為型腔空間的Y方向間距的Ι/m。另一方面,取出保持部42的Z方向間距與型腔空間的Z方向間距相同。
[0035]而且,取出保持部42的總數(shù)可為mX i X j個以上,也可多于mX i X j個。
[0036]取出驅(qū)動部43使取出板部41在成型品的取出位置(參考圖2、圖5)與成型品的傳遞位置(參考圖3、圖6)之間、沿Y方向移動。取出驅(qū)動部43由例如馬達、以及沿著引導件移動自如的滑塊等構(gòu)成。馬達經(jīng)由傳送帶或帶輪等使滑塊移動,由此使與滑塊連結(jié)的取出板部41移動。而且,馬達也可以經(jīng)由滾珠絲杠使滑塊移動,所述滾珠絲杠將馬達的旋轉(zhuǎn)運動轉(zhuǎn)換為直線運動。
[0037]成型品的取出位置在Y方向上設(shè)定有m個,其間距與取出保持部42的Y方向間距相同。每m次重復使用各取出位置。
[0038]同樣,成型品的傳遞位置在Y方向上設(shè)定有m個,其間距與取出保持部42的Y方向間距相同。每m次重復使用各傳遞位置。
[OO39 ]接著,對上述結(jié)構(gòu)的取出機40的動作進行說明。
[0040]首先,如圖2所示,取出機40將取出板部41移動至開模后的動模33與定模32之間的取出位置。接著,取出機40用空的取出保持部42接收并保持從動模33頂出的I次份的成型品。其結(jié)果,取出機40同時保持m次份的成型品15。
[0041 ]接著,如圖3所示,取出機40將取出板部41移動至傳遞位置,并將取出保持部42所保持的m次份的成型品15中最早一次的成型品15傳遞至傳送裝置50。取出板部41位于傳遞位置期間,模具裝置30進行閉模、合模,在合模狀態(tài)下模具裝置30的型腔空間內(nèi)成型成型品,之后模具裝置30進行開模。
[0042I 之后,取出機40如圖5?圖7所示反復進行上述動作。
[0043]傳送裝置50從取出機40接收成型品15并傳送到其他位置。傳送裝置50例如具有傳送板部51、傳送保持部52以及傳送驅(qū)動部53。傳送驅(qū)動部53具有移動部54和回轉(zhuǎn)部55。
[0044]傳送板部51相對于注射成型機10在X方向上移動自如。另外,傳送板部51以與Y方向平行的回轉(zhuǎn)軸56為中心回轉(zhuǎn)自如。傳送板部51上設(shè)有傳送保持部52。
[0045]傳送保持部52與傳送板部51—同在X方向上移動自如,并且與傳送板部51—同回轉(zhuǎn)自如。
[0046]傳送保持部52保持成型品15。傳送保持部52經(jīng)由配管與真空栗等吸氣源連接。吸氣源從傳送保持部52抽吸氣體,由此傳送保持部52吸附成型品15。
[0047]傳送保持部52可經(jīng)由配管與空氣壓縮機等供氣源連接。供氣源向傳送保持部52供給氣體,由此從傳送保持部52分離成型品15。而且,成型品15的分離也可以利用重力進行,傳送保持部52也可以不與供氣源連接。
[0048]傳送保持部52在Y方向設(shè)有i個,在Z方向設(shè)有j個,共計設(shè)有iXj個。能夠同時保持I次份的成型品15。
[0049]傳送保持部52的Y方向間距與型腔空間的Y方向間距相同。同樣,傳送保持部52的Z方向間距與型腔空間的Z方向間距相同。
[0050]而且,傳送保持部52的總數(shù)可為iXj個以上,也可多于i Xj個。
[0051 ]移動部54使傳送板部51在X方向上移動。移動部54例如由馬達以及滾珠絲杠等構(gòu)成,所述滾珠絲杠將該馬達的旋轉(zhuǎn)運動轉(zhuǎn)換為直線運動。
[0052]回轉(zhuǎn)部55使傳送板部51在傳送保持部52朝向X方向前方的位置與傳送保持部52朝向Z方向下方的位置之間回轉(zhuǎn)。回轉(zhuǎn)部55例如由馬達等構(gòu)成。
[0053]接著,對上述結(jié)構(gòu)的傳送裝置50的動作進行說明。
[0054]若取出機40將取出板部41從圖2所示的取出位置移動至圖3所示的傳遞位置,則傳送裝置50將傳送板部51從圖2所示的待機位置移動至圖3所示的交接位置。傳送板部51的待機位置只要是不妨礙取出板部41的移動的位置即可,可以是靠近交接位置的位置,也可以是傳送保持部52被插入于后述的板部61的貫穿孔部63的位置。
[0055]而且,傳送板部51的待機位置可以是遠離交接位置的位置,也可以是傳送保持部52從板部61的貫穿孔部63被抽出的位置。
[0056]傳送裝置50在用傳送保持部52接收并保持成型品15之后,將傳送板部51從圖3所示的交接位置移動至圖4所示的后退位置。之后,傳送裝置50使傳送板部51回轉(zhuǎn)并使傳送保持部52朝向Z方向下方。
[0057]接著,傳送裝置50解除通過傳送保持部52對成型品15的保持、利用重力使成型品15落下。此時,供氣源也可向傳送保持部52供給氣體。之后,傳送裝置50使傳送板部51回轉(zhuǎn)并使傳送保持部52朝向X方向前方。接著,傳送裝置50將傳送板部51移動至待機位置,等待取出板部41帶著m次份的成型品15返回至傳遞位置。
[0058]傳送裝置50如圖5?圖7所示反復進行上述動作。
[0059]冷卻裝置60配設(shè)于取出機40與傳送裝置50之間的成型品15的交接路徑之間。冷卻裝置60自身不保持成型品15,而是將由取出機40保持的成型品15進行冷卻。冷卻裝置60具有板部61、冷卻部62、貫穿孔部63以及驅(qū)動部64。
[0060]板部61相對于注射成型機10在X方向上移動自如。如圖1所示,板部61上設(shè)有冷卻部62和貫穿孔部63,冷卻部62以及貫穿孔部63與板部61—同在X方向上移動自如。
[0061 ] 而且,板部61和冷卻部62可分別設(shè)置,也可設(shè)為一體。板部61具有冷卻部62和非冷卻部,非冷卻部可具有貫穿孔部63。
[0062]貫穿孔部63供傳送保持部52插入。傳送保持部52以插入于貫穿孔部63的狀態(tài)從取出機40接收成型品。
[0063]貫穿孔部63在Y方向設(shè)有i個,在Z方向設(shè)有j個,共計設(shè)有iXj個。I次份的成型品15能夠同時從取出機40移動至傳送裝置50。
[0064]貫穿孔部63的Y方向間距與型腔空間的Y方向間距相同。同樣,貫穿孔部63的Z方向間距與型腔空間的Z方向間距相同。
[0065]而且,貫穿孔部63的總數(shù)可為iXj個以上,也可多于i Xj個。
[0066]冷卻部62將由取出機40保持的成型品15進行冷卻。例如,冷卻部62由噴嘴等構(gòu)成,通過噴射空氣等冷卻氣體,從內(nèi)部對筒狀的成型品15進行冷卻。
[0067]冷卻部62在Y方向設(shè)有(m-1)X (i+1)個,在Z方向設(shè)有j個,共計設(shè)有(m_l) X (i+1)Xj個。與取出板部41的傳遞位置無關(guān)地,能夠同時冷卻(m-1)次份的成型品。冷卻部62可將由取出機40保持的多個成型品15中的一部分成型品15進行冷卻。
[0068]如圖1所示,由在Z方向上排列的j個冷卻部62形成冷卻部列65。由在Y方向上排列的(m-Ι)個冷卻部列65形成冷卻部組66。在Y方向上相鄰的冷卻部組66彼此之間配設(shè)有貫穿孔部列67。貫穿孔部列67由在Z方向上排列的j個貫穿孔部63構(gòu)成。
[0069]而且,冷卻部62的總數(shù)可為(m-1) X (i+1) X j個以上,也可多于(m_l) X (i + 1) X j個。
[0070]驅(qū)動部使板部61在冷卻位置(參考圖3、圖4、圖6、圖7)與待機位置(參考圖2、圖5)之間、沿X方向移動。驅(qū)動部64由例如馬達以及滾珠絲杠等構(gòu)成,所述滾珠絲杠將該馬達的旋轉(zhuǎn)運動轉(zhuǎn)換為直線運動。
[0071 ]接著,對上述結(jié)構(gòu)的冷卻裝置60的動作進行說明。
[0072]取出機40將取出板部41從圖2所示的取出位置移動至圖3所示的傳遞位置之后,冷卻裝置60將板部61從圖2所示的待機位置移動至圖3所示的冷卻位置。板部61的待機位置只要是不妨礙取出板部41的移動的位置即可,可以是盡可能靠近冷卻位置的位置。能夠延長成型品15的冷卻時間。
[0073]冷卻裝置60以使板部61在冷卻位置停止的狀態(tài),利用冷卻部62將m-Ι次份的成型品15進行冷卻。在此期間,貫穿孔部63中插入有傳送保持部52,從而I次份的成型品15從取出機40交接到傳送裝置50。
[0074]在傳送裝置50將傳送板部51從圖3所示的交接位置移動至圖4所示的后退位置或使傳送板部51回轉(zhuǎn)期間,冷卻裝置60能夠持續(xù)冷卻m-Ι次份的成型品15。
[0075]冷卻裝置60可持續(xù)冷卻m-Ι次份的成型品15直至模具裝置30進行開模的近前時。若冷卻裝置60將板部61從圖4所示的冷卻位置移動至圖5所示的待機位置,則取出機40將取出板部41從圖4所示的傳遞位置移動至圖5所示的取出位置。
[0076]如上說明,冷卻裝置60具有設(shè)置有冷卻部62和貫穿孔部63的板部61。因此,I次份的成型品15經(jīng)由貫穿孔部63從取出機40交接到傳送裝置50期間,冷卻部62能夠持續(xù)冷卻m-1次份的成型品15。另外,在傳送裝置50將傳送板部51從圖3所示的交接位置移動至圖4所示的后退位置或使傳送板部51回轉(zhuǎn)期間,冷卻部62能夠持續(xù)冷卻m-Ι次份的成型品15。因此,在取出機40從注射成型機10接收成型品15并傳遞至傳送裝置50為止期間,能夠有效地冷卻成型品15。
[0077]以上,對注射成型機用冷卻裝置的實施方式等進行了說明,但本發(fā)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技術(shù)方案中記載的本發(fā)明宗旨的范圍內(nèi),可進行各種變形、改良。
[0078]例如,上述實施方式的冷卻裝置60具有驅(qū)動部64,但也可以不具有驅(qū)動部64。驅(qū)動部64例如安裝于取出板部41,也可以設(shè)置在取出機40上。取出機40也可推拉板部61。此時,取出機40與板部61可以是能夠分離的,也可以是不能分離的。當是后者的情況下,在取出機40從注射成型機10取出成型品15時,板部61可退避至不阻礙該取出的位置。同樣,傳送裝置50也可推拉板部61。此時,傳送裝置50與板部61可以是能夠分離的,也可以是不能分離的。當是后者的情況下,在傳送裝置50使傳送板部51回轉(zhuǎn)時,板部61可退避至不阻礙該回轉(zhuǎn)的位置。
[0079]另外,上述實施方式的取出機40從動模33接收成型品15,但也可以從定模32接收成型品15。
[0080]另外,上述實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機10是模開閉方向為水平方向的臥式注射成型機,但可也以是模開閉方向為上下方向的立式注射成型機。
【主權(quán)項】
1.一種注射成型機用冷卻裝置,配設(shè)于取出機與傳送裝置之間的成型品的交接路徑之間,其中,所述取出機從注射成型機取出成型品,所述傳送裝置從所述取出機接收所述成型品,所述注射成型機用冷卻裝置具備: 冷卻部,將保持于所述取出機的所述成型品進行冷卻; 貫穿孔部,供所述傳送裝置插入;以及 板部,設(shè)置有所述冷卻部和所述貫穿孔部。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成型機用冷卻裝置,其中, 所述冷卻部將多個所述成型品中的一部分所述成型品進行冷卻。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射成型機用冷卻裝置,其中, 當所述取出機從所述成型品的取出位置退避時,所述冷卻部將至少一部分所述成型品進行冷卻。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注射成型機用冷卻裝置,其中, 所述板部具有所述冷卻部和非冷卻部, 所述非冷卻部具有所述貫穿孔部。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注射成型機用冷卻裝置,其中, 當所述傳送裝置被插入到所述貫穿孔部且從所述取出機接收一部分所述成型品時,所述冷卻部將另外的所述成型品進行冷卻。6.一種注射成型系統(tǒng),其具有: 注射成型機; 取出機,從所述注射成型機取出成型品;以及 冷卻裝置,配設(shè)于所述取出機與從所述取出機接收所述成型品的傳送裝置之間的所述成型品的交接路徑之間, 所述冷卻裝置具有: 冷卻部,將保持于所述取出機的所述成型品進行冷卻; 貫穿孔部,供所述傳送裝置插入;以及 板部,設(shè)置有所述冷卻部和所述貫穿孔部。
【文檔編號】B29C45/17GK106003622SQ201610195717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3月31日
【發(fā)明人】鷹觜龍, 鷹觜龍一, 足立智哉
【申請人】住友重機械工業(yè)株式會社, 星精密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