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堆碼桶高效成型冷卻處理工藝。
背景技術:
堆碼桶是目前運用較為廣泛的一類儲存和運輸農業(yè)及化學品等藥劑的容器,其主要采用中空吹塑成型工藝進行生產。以公司現(xiàn)有的20l產品為例,成型方法主要是在吹塑中空成型機中將胚料移到吹針下方開始移模合模,隨即吹針下延開始吹氣,使得型胚在模具內成型,而在吹針吹氣時利用模具內的冷卻管路和冷凝水將產品的熱量帶走完成產品定型。上述已知工藝的特點是冷卻處理在模具內進行,這樣生產一個產品完整的周期為60~80s,日產量差不多為1200只左右。
然而在長期的生產過程中,工程人員發(fā)現(xiàn)上述冷卻成型處理工藝并沒有將效率提升到最優(yōu),經分析其問題就在于這種處理方式的冷卻環(huán)節(jié)實際占據了吹塑中空成型機的工作格位,對于流水作業(yè)產線來說,模具吹塑成型上花費的時間增加,就意味著產品生產周期的延長和整體工作效率的降低,無法進一步提高產量。
此外,已知的在設備模具內部對產品進行冷卻的方式還存在的缺點是:剛剛吹塑成型的產品溫度較高,當受到快速且集中的冷卻處理后,由于熱脹冷縮的原理容易產生較大的形變,導致產品質量下降,且不利于后續(xù)切邊作業(yè)時產品形狀保持。
為了進一步提高企業(yè)生產效率,增強企業(yè)市場競爭力,已知的堆碼桶成型冷卻處理工藝亟待做出改進。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目的是:提供一種堆碼桶高效成型冷卻處理工藝,其能夠縮短堆碼桶的生產周期,提高日均產量,同時減小產品形變,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堆碼桶高效成型冷卻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驟:
1)單一成型工序
使用吹塑中空成型機將胚料移到吹針下方開始移模合模,隨即吹針下延開始吹氣,使得型胚在模具內成型;
2)后冷卻處理工序
在吹塑中空成型機與包裝機之間增設后冷卻輸送線,在輸送的同時對成型后的產品進行冷卻,冷卻方式為自然冷卻或者風機冷卻;
3)包裝
采用包裝機對產品進行包裝。
優(yōu)選的,所述后冷卻輸送線長度為16~25個堆碼桶身位,相鄰堆碼桶之間的間隔為1個堆碼桶身位。即冷卻輸送線可同時輸送間隙排列的16~25個堆碼桶,間隙即1個堆碼桶身位。
更為優(yōu)選的,本發(fā)明中所述后冷卻輸送線的輸送速度為1~2m/min。
更為優(yōu)選的,所述風機冷卻是指在后冷卻輸送線的四周布置風機,利用風機向輸送的產品吹風進行冷卻,風機的風速為3~8m/s,吹出的冷卻風溫度為15~25℃。
更為優(yōu)選的,本發(fā)明中至少在后冷卻輸送線的上方和下方均布置有風機,且風機的風口均朝向后冷卻輸送線。
進一步的,本發(fā)明中所述后冷卻輸送線采用常規(guī)的皮帶輸送線或鏈板輸送線。
優(yōu)選的,所述步驟2)和3)之間還設置有打毛邊工序,即使用切刀切除冷卻定型后的產品的上下毛邊。
本發(fā)明中所述包裝機即常規(guī)的熱收縮包裝機,產品流入包裝臺后即進行熱收縮包裝。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
1.本發(fā)明工藝方法中,采用吹塑中空成型機及其模具只完成型胚的吹塑成型,而將原先在設備和模具內進行的冷卻移到外面的輸送線上完成,即采取后冷卻處理方式,確保冷卻工序不會占據吹塑中空成型機設備的工作格位,從而縮短了產品生產周期,提高了整體工作效率和產量。
實際使用下來,單個產品的生產周期可縮短30%以上,以公司20l堆碼桶為例,從原來的70s降低到20s。
2.本發(fā)明的工藝方法,將原先在設備和模具內進行的冷卻移到外面的輸送線上完成,且嚴格優(yōu)化合適的冷卻時間和溫度,消除了原先對于熱成型產品設備模具內急冷導致的形變問題,且利于后續(xù)切邊作業(yè)時產品形狀的保持,有助于提高產品質量。經過反復實驗,當后冷卻輸送線的輸送速度控制在1~2m/min,風機風速控制在3~8m/s,而冷卻風溫度控制在15~25℃時產品形變降到最低,并且在后續(xù)切邊作業(yè)時也能非常好的保持形狀,質量得到顯著提高。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本發(fā)明工藝所采用的堆碼桶高效成型冷卻處理流水線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吹塑中空成型機;2、包裝機;3、后冷卻輸送線;4、堆碼桶。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具體結合圖1所示,本發(fā)明提供的這種堆碼桶高效成型冷卻處理工藝,其依靠常規(guī)的吹塑中空成型機1來實現(xiàn)20l產品堆碼桶4的吹塑成型,過程包括如下工序:
1)單一成型工序
使用吹塑中空成型機1將胚料移到吹針下方開始移模合模,隨即吹針下延開始吹氣,使得型胚在模具內成型;
2)后冷卻處理工序
在吹塑中空成型機1與包裝機2之間增設后冷卻輸送線3,在輸送的同時對成型后的產品進行冷卻,冷卻方式為風機冷卻;所述風機冷卻是指在后冷卻輸送線3的四周布置風機(圖中省略),利用風機向輸送的產品吹風進行冷卻。并且本實施例中主要是在后冷卻輸送線3的上方和下方均布置風機,風機的風口均朝向后冷卻輸送線3,而風機的風速為8m/s,吹出的冷卻風溫度控制在20℃;
3)打毛邊工序,即使用切刀切除冷卻定型后的產品的上下毛邊;
4)采用包裝機2對產品進行包裝,所述包裝機2即常規(guī)的熱收縮包裝機,產品流入包裝臺后即進行熱收縮包裝。
本實施例中所述后冷卻輸送線3采用皮帶輸送線,其長度為19個堆碼桶4身位,且相鄰堆碼桶4之間的間隔為1個堆碼桶4身位。即冷卻輸送線3可同時承載輸送間隙排列的19個堆碼桶4,間隙即1個堆碼桶4身位。
該后冷卻輸送線3的輸送速度為2m/s。
本發(fā)明工藝方法中,采用吹塑中空成型機1及其模具只完成型胚的吹塑成型,而將原先在設備和模具內進行的冷卻移到外面的后冷卻輸送線3上完成,即采取后冷卻處理方式,確保冷卻工序不會占據吹塑中空成型機1設備的工作格位,從而縮短了產品生產周期,提高了整體工作效率和產量。
實際使用下來,單個產品(20l堆碼桶4)的生產周期可縮短30%以上,從原來的70s降低到20s。
同時,本發(fā)明的工藝方法將原先在設備和模具內進行的冷卻移到外面的后冷卻輸送線3上完成,且嚴格優(yōu)化合適的冷卻時間和溫度,消除了原先對于熱成型產品設備模具內急冷導致的形變問題,且利于后續(xù)切邊作業(yè)時產品形狀的保持,有助于提高產品質量。
實施例2:本發(fā)明提供的這種堆碼桶高效成型冷卻處理工藝,其依靠常規(guī)的吹塑中空成型機1來實現(xiàn)20l產品堆碼桶4的吹塑成型,過程包括如下工序:
1)單一成型工序
使用吹塑中空成型機1將胚料移到吹針下方開始移模合模,隨即吹針下延開始吹氣,使得型胚在模具內成型;
2)后冷卻處理工序
在吹塑中空成型機1與包裝機2之間增設后冷卻輸送線3,在輸送的同時對成型后的產品進行冷卻,冷卻方式為風機冷卻;所述風機冷卻是指在后冷卻輸送線3的四周布置風機(圖中省略),利用風機向輸送的產品吹風進行冷卻。并且本實施例中主要是在后冷卻輸送線3的上方和下方均布置風機,風機的風口均朝向后冷卻輸送線3,而風機的風速為5m/s,吹出的冷卻風溫度控制在15℃;
3)打毛邊工序,即使用切刀切除冷卻定型后的產品的上下毛邊;
4)采用包裝機2對產品進行包裝,所述包裝機2即常規(guī)的熱收縮包裝機,產品流入包裝臺后即進行熱收縮包裝。
本實施例中所述后冷卻輸送線3采用皮帶輸送線,其長度為25個堆碼桶4身位,且相鄰堆碼桶4之間的間隔為1個堆碼桶4身位。即冷卻輸送線3可同時承載輸送間隙排列的25個堆碼桶4,間隙即1個堆碼桶4身位。
該后冷卻輸送線3的輸送速度為1m/s。
當然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能夠了解本發(fā)明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發(fā)明主要技術方案的精神實質所做的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