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模具制造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塑料托盤注塑模具的流道板。
背景技術(shù):
塑料托盤是一種與叉車、貨架等物流設備配套使用的物流單元??捎脕泶娣?、裝載、搬運貨物,是現(xiàn)代化物流倉儲中必不可少的物流設備之一。塑料托盤的出現(xiàn)是適應環(huán)保需要,使用塑料托盤代替木托盤可減少對森林破壞的最佳產(chǎn)品;是適應物流業(yè)發(fā)展的必然產(chǎn)物,隨著食品安全觀念的不斷強化,醫(yī)藥行業(yè)衛(wèi)生性的高要求,塑料托盤以其防腐蝕、防潮濕、防銹蝕、抗蟲蛀、不發(fā)霉等特點受到食品、醫(yī)藥行業(yè)的青睞和追捧。此外,塑料托盤的承載性能高和使用壽命長等特點,在化工、輕紡、制造業(yè)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一般塑料托盤由縱橫交錯的支撐條一體注塑而成的托盤本體,托盤本體底部陣列有支撐腳。通常的托盤本體上具有9個支撐腳,由于支撐腳體積較大,從而使用的塑料較多,從而使模具上相對于每個支撐腳的型腔分配至少一個或者多個的出膠口來滿足注塑。已有塑料托盤的注塑模具流道板中的流道架多為王字形或者米字形的流道架,熱融的塑料由注膠孔輸送到王字形或者米字形流道架的中部,再通過王字形或者米字形流道架中的流道輸送到四周的各個出膠口, 其存在的缺點是:王字形流道架的4個角的出膠口與左右兩個出膠口的距離相差遠,模具 往往是左右兩個出膠口處的模具型腔中的塑料被注滿了,而4個角出膠口處的模具型腔還沒有注滿,導致注塑不均勻,造成產(chǎn)品報廢,而米字形的流道架雖然能有效的均勻分布出膠口,但米字形的流道架主流道為8個,使每個處于四周的8個支撐腳均分配一個主流道,導致主流道過多,從而提高了制造難度,且對主流道上均需要裝保溫加熱管,從而導致需要加裝的保溫加熱管數(shù)量大大增加,且提高了能源的損耗,進而大大增加了制造的成本。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針對現(xiàn)有技術(shù)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jié)構(gòu)簡單,節(jié)約成本的塑料托盤注塑模具的流道板。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shù)方案:一種塑料托盤注塑模具的流道板,包括主板、流道架、注膠孔,所述流道架固定連接在主板上,所述注膠孔設置在流道架中心上,所述流道架呈十字形,所述流道架包括上流道、下流道、左流道、右流道,所述上流道上設有上分叉流道,所述下流道上設有下分叉流道,所述左流道上設有左分叉流道,所述右流道上設有右分叉流道,每個所述流道均設有出膠口。
優(yōu)選的,所述上流道、下流道、左流道、右流道均與主板對角線重合。
優(yōu)選的,所述上分叉流道設置在上流道中部,所述下分叉流道設置在下流道中部,所述左分叉流道設置在左流道中部,所述右分叉流道設置在右流道中部。
優(yōu)選的,所述上分叉流道與上流道垂直設置,所述下分叉流道與下流道垂直設置,所述左分叉流道與左流道垂直設置,所述右分叉流道與右流道垂直設置。
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注塑機向注膠孔內(nèi)注入熔融狀態(tài)的塑料,熔融狀態(tài)下的塑料分別沿著上流道、下流道、左流道、右流道進行流動,部分在上流道、下流道、左流道、右流道流動的熔融塑料分別進入上分叉流道、下分叉流道、左分叉流道、右分叉流道,熔融塑料流到上流道末端、下流道末端、左流道末端、右流道末端、上分叉流道末端、下分叉流道末端、左分叉流道末端、右分叉流道末端,再通過流道上出膠口均勻的流入支撐腳的型腔內(nèi),從而便于熔融塑料分布均勻,且由于主流道只有上流道、下流道、左流道、右流道,從而減少了一半的主流道,有效的減少了流道的個數(shù),使結(jié)構(gòu)變的簡單,也減少了熔融塑料流動的行程,從容縮減了保溫加熱管的實際長度,進而減少保溫加熱管能耗,從而減少了制造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塑料托盤注塑模具的流道板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塑料托盤注塑模具的流道板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3為塑料托盤的立體圖。
附圖標記:1、主板;2、流道架;3、注膠孔;4、上流道;41、上分叉流道;5、下流道;51、下分叉流道;6、左流道;61、左分叉流道;7、右流道;71、右分叉流道;8、出膠口;9、托盤本體;10、支撐腳。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至圖3對本實用新型塑料托盤注塑模具的流道板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
一種塑料托盤注塑模具的流道板,包括主板1、流道架2、注膠孔3,所述流道架2固定連接在主板1上,所述注膠孔3設置在流道架2中心上,所述流道架2呈十字形,所述流道架2包括上流道4、下流道5、左流道6、右流道7,所述上流道4上設有上分叉流道41,所述下流道5上設有下分叉流道51,所述左流道6上設有左分叉流道61,所述右流道7上設有右分叉流道71,每個所述流道均設有出膠口8。注塑機向注膠孔3內(nèi)注入熔融狀態(tài)的塑料,熔融狀態(tài)下的塑料分別沿著上流道4、下流道5、左流道6、右流道7進行流動,部分在上流道4、下流道5、左流道6、右流道7流動的熔融塑料分別進入上分叉流道41、下分叉流道51、左分叉流道61、右分叉流道71,熔融塑料流到上流道4末端、下流道5末端、左流道6末端、右流道7末端、上分叉流道41末端、下分叉流道51末端、左分叉流道61末端、右分叉流道71末端,再通過流道上出膠口8均勻的流入支撐腳10的型腔內(nèi),從而便于熔融塑料分布均勻,且由于主流道只有上流道4、下流道5、左流道6、右流道7,從而減少了一半的主流道,有效的減少了流道的個數(shù),使結(jié)構(gòu)變的簡單,也減少了熔融塑料流動的行程,從容縮減了保溫加熱管的實際長度,進而減少保溫加熱管能耗,從而減少了制造成本。
所述上流道4、下流道5、左流道6、右流道7均與主板1對角線重合,由于靠近角落的支撐腳10離中心最遠,從而熔融塑料不容易流動到端部,而當上流道4、下流道5、左流道6、右流道7均與主板1對角線重合后,使中心到端部呈一直線,從而使熔融的塑料能徑直的向端部流動,從而使熔融塑料流動更加的方便,有效的避免流道內(nèi)堆料造成流道堵塞。
所述上分叉流道41設置在上流道4中部,所述下分叉流道51設置在下流道5中部,所述左分叉流道61設置在左流道6中部,所述右分叉流道71設置在右流道7中部,所述上分叉流道41與上流道4垂直設置,所述下分叉流道51與下流道5垂直設置,所述左分叉流道61與左流道6垂直設置,所述右分叉流道71與右流道7垂直設置,主流道的中垂線與位于角落之間的支撐腳10距離最近,從而使與位于角落之間的支撐腳10型腔通過分流道進行連通,從而有效的減少了熔融塑料的流動距離,也減少了保溫加熱管的設置長度,從而方便熔融塑料流動,避免流道內(nèi)堆料造成流道堵塞,且減少能源浪費。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shù)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shù)領域的普通技術(shù)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