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模具,具體為一種塑料管道生產用雙向擠出模具,屬于塑料生產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塑料管在生產過程中必須要用到金屬模具?,F有的塑料管金屬模具出料方向只有一個,因此在進行大批量生產時需要采用多組模具進行加工生產,因此設備投入較多,相應的資金投入就會增加?,F有模具在塑料管的成型去往往采用外部降溫的方式,散熱效率較低,因此降低生產速度。
為解決上述問題,因此我們提出一種塑料管道生產用雙向擠出模具。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塑料管道生產用雙向擠出模具,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本發(fā)明一種塑料管道生產用雙向擠出模具,包括模套以及模套內部的芯棒,兩個所述的芯棒通過連接結構件對稱連接,兩個所述的模套同軸相向固定連接在連接結構件的兩端,并與芯棒組成一組,所述模套的末端連接成型套,所述成型套連接定徑套,所述定徑套內部設置有橡皮塞,且橡皮塞一端通過軸桿與芯棒的端頭固定連接,所述成型套外側設置有冷卻裝置,所述模套外側面的錐面上均布設置有至少四個注料金屬管。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所述芯棒內部中空,所述連接結構件內部也為中空結構,且與芯棒內部連通,所述連接結構件外側面并且位于兩個模套端面之間位置設置有通孔。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所述芯棒內部設置有散熱管組,且散熱管組的位置與成型套外側的冷卻裝置的位置對應,所述散熱管組向連接結構件的中心孔延伸出兩根水管,一根為進水管進水管,另一個為出水管出水管,且出水管和進水管分別通過連接結構件上的兩個通孔穿出。
本發(fā)明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將兩組擠出模具組合連接在一起,進行生產作業(yè)時,雙向生產塑料管,這種模具減少設備投入成本,而且同批質量穩(wěn)定性高;在芯棒的內部增加散熱管組,與成型套外部的冷卻裝置形成內外同時散熱,增加散熱效率,提高生產速度。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fā)明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發(fā)明,并不構成對本發(fā)明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本發(fā)明一種塑料管道生產用雙向擠出模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模套;2-連接結構件;3-注料金屬管;4-散熱管組;5-定徑套;6-橡皮塞;7-芯棒;8-出水管;9-進水管;10-冷卻裝置;11-成型套。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yōu)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fā)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fā)明。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一種塑料管道生產用雙向擠出模具,包括模套1以及模套1內部的芯棒7,兩個所述的芯棒7通過連接結構件2對稱連接,兩個所述的模套1同軸相向固定連接在連接結構件2的兩端,并與芯棒7組成一組,所述模套1的末端連接成型套11,所述成型套11連接定徑套5,所述定徑套5內部設置有橡皮塞6,且橡皮塞6一端通過軸桿與芯棒7的端頭固定連接,所述成型套11外側設置有冷卻裝置10,所述模套1外側面的錐面上均布設置有至少四個注料金屬管3。將該種金屬模具固定在同一設備上,同時通過注料金屬管3進行注塑,實現雙向出料。
本實施例中,所述芯棒7內部中空,所述連接結構件2內部也為中空結構,且與芯棒7內部連通,所述連接結構件2外側面并且位于兩個模套1端面之間位置設置有通孔。
本實施例中,所述芯棒7內部設置有散熱管組4,且散熱管組4的位置與成型套11外側的冷卻裝置10的位置對應,所述散熱管組4向連接結構件2的中心孔延伸出兩根水管,一根為進水管進水管9,另一個為出水管出水管8,且出水管8和進水管9分別通過連接結構件2上的兩個通孔穿出。實際生產使用時,冷水從進水管9進入散熱管組4吸收熱量,并通過出水管8將含有熱量的水排出,實現加快散熱的目的。
本發(fā)明的原理及優(yōu)點:通過將兩組擠出模具組合連接在一起,進行生產作業(yè)時,雙向生產塑料管,這種模具減少設備投入成本,而且同批質量穩(wěn)定性高;在芯棒7的內部增加散熱管組4,與成型套外部的冷卻裝置10形成內外同時散熱,增加散熱效率,提高生產速度。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