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陶瓷磚加工設備,具體是一種全自動撿磚機。
背景技術:
陶瓷磚是由粘土和其他無機非金屬原料,經成型、燒結等工藝生產的板狀或塊狀陶瓷制品,用于裝飾與保護建筑物、構筑物的墻面和地面。通常在室溫下通過干壓、擠壓或其他成型方法成型,然后干燥,在一定溫度下燒成。
按有無釉面分為釉面磚和無釉磚。地磚按釉面狀況分有釉地磚和無釉地磚兩種。有釉地磚主要用于衛(wèi)生間、廚房的地面裝飾,與內墻磚配套使用。[1]
按照材質進行分類,按照其吸收率分為瓷質磚,其吸水率為≤0.5%)、炻瓷磚,其吸水率0.5%到10%之間。按照應用特性進行分類,主要分為陶瓷錦磚、釉面內墻磚、陶瓷墻地磚。因為它們的不同特性,尤其是物理、化學特性使得它們的用途是具備著很多方面的效用,也就是功能各異,并且特點突出。在不同的方面上均發(fā)揮出其很大的效果。[2]
無釉地磚大多都是經過表面拋光處理的,因此又叫拋光磚。拋光磚吸水率小于0.5%,也稱為瓷質磚或?;u。經過拋光后的瓷質磚,表面光潔如鏡,是一種高檔陶瓷產品。用拋光磚裝飾的建筑物富麗堂皇,華貴氣派。其價格較高,裝飾客廳效果良好。
用于鋪地的陶瓷磚應選擇強度大、堅硬耐磨的拋光磚或無釉磚。其選購與內墻磚基本相同。
在陶瓷磚加工工藝中,撿磚機是重要的使用設備,現(xiàn)在的撿磚機一般是半自動化操作,效率低下,無法滿足現(xiàn)在的使用要求。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全自動撿磚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全自動撿磚機,包括機架,機架上裝有輥道輸送裝置,輥道輸送裝置中的輥道縫隙中裝有帶輪,帶輪兩端設有壓降裝置,壓降裝置包括與帶輪轉軸連接的軸承座,軸承座設置在限位滑塊內,限位滑塊設置在垂直設置的滑座內,滑座上方設有與限位滑塊連接的電動推桿,限位滑塊與滑座底部之間設有彈簧,帶輪上裝有皮帶,皮帶連接驅動帶輪。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驅動帶輪通過轉軸連接驅動變速箱,驅動變速箱上裝有驅動電機。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機架上對應皮帶位置設有缺口。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帶輪設有三組。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輥道輸送裝置包括多個輥筒。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新穎,運行穩(wěn)定,撿磚速度快,效率高,實現(xiàn)全自動化撿磚工作,滿足了現(xiàn)在使用要求。
附圖說明
圖1為全自動撿磚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皮帶、2-帶輪、3-機架、4-輥道輸送裝置、5-壓降裝置、6-輥筒、7-輥道縫隙、8-驅動帶輪、9-驅動變速箱、10-驅動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全自動撿磚機,包括機架3,機架3上裝有輥道輸送裝置4,輥道輸送裝置4中的輥道縫隙7中裝有帶輪2,帶輪2兩端設有壓降裝置5,壓降裝置5包括與帶輪轉軸連接的軸承座,軸承座設置在限位滑塊內,限位滑塊設置在垂直設置的滑座內,滑座上方設有與限位滑塊連接的電動推桿,限位滑塊與滑座底部之間設有彈簧,帶輪2上裝有皮帶1,皮帶1連接驅動帶輪8,驅動帶輪8通過轉軸連接驅動變速箱9,驅動變速箱9上裝有驅動電機10,機架3上對應皮帶位置設有缺口,帶輪2設有三組上,輥道輸送裝置4包括多個輥筒6。
本實用新型結構新穎,運行穩(wěn)定,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磚坯在輥道輸送裝置4上運輸,通過電動推桿的設計,電動推桿把限位滑塊壓下,使得帶輪2上端低于輥筒6,在進行撿磚工作時,電動推桿收縮,彈簧把限位滑塊頂起,帶輪2升起,把輥道輸送裝置4上磚坯頂起,通過驅動電機10和驅動變速箱9驅動,通過皮帶1實現(xiàn)磚坯撿磚轉移功能,本實用新型,撿磚速度快,效率高,實現(xiàn)全自動化撿磚工作,滿足了現(xiàn)在使用要求。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jié),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 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