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頂高器。
背景技術:
現有的手推車一般包括車體和滾輪,車體的所有受的驅動其運動的力均直接作用于車輪,由于車輪與地面之間發(fā)生滾動摩擦,且滾動摩擦較小,使得使用較小的力即可實現車體的移動,但也由于該原理,在不使用手推車的情況下,外部的一點力或者由于地面的存在不平整的情況,便會使?jié)L輪發(fā)生滾動,進而導致手推車發(fā)生滑動。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頂高器,其能增大手推車與地面的摩擦力,進而防止手推車發(fā)生滑動。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頂高器,包括支撐座,連接桿,限位桿,解鎖踏板,樞接在支撐座上的頂高踏板,用于支撐外部車體的支撐件;所述支撐件可移動地安裝在所述支撐座上并可在靠近所述支撐座底面的第一位置和遠離所述支撐座底面的第二位置之間移動;所述解鎖踏板包括錯開設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一連接部,所述第一端部樞接在所述支撐件上;所述頂高踏板樞接在支撐座上的部分形成為樞接部,所述頂高踏板還包括第二端部、設置在第二端部與樞接部之間的第二連接部;所述連接桿的其中一端樞接在所述支撐件上,所述連接桿的另一端形成為限位部且通過樞接軸樞接在所述第二端部上,所述樞接軸形成有用于當所述支撐件移動至第二位置時抵于支撐座的抵碰面;所述限位桿的其中一端樞接在所述第一連接部上,另一端可移動地安裝在第二連接部上,且所述限位桿形成有用于當所述抵碰面抵于所述支撐座時供所述限位部嵌入的限位槽;所述支撐座和所述支撐件之間設置有第一彈性元件,所述第一彈性元件用于提供促使所述支撐件復位的彈性應力;所述支撐件和所述解鎖踏板之間設置有第二彈性元件,所述第二彈性元件用于提供促使所述解鎖踏板復位的彈性應力。
優(yōu)選的,所述支撐件包括支撐板和固定在支撐板上并開口朝下的套筒,所述套筒活動套設在所述支撐座上。
優(yōu)選的,所述支撐座包括底座和活動嵌入于底座的支撐桿,所述底座和所述支撐桿之間設置有緩沖彈簧,所述緩沖彈簧的兩端分別抵于底座和支撐桿。
優(yōu)選的,所述限位桿遠離所述解鎖踏板的一端開設有沿所述限位桿長度方向延伸的滑動槽,所述第二連接部安裝有與所述滑動槽活動配合的銷軸。
優(yōu)選的,所述限位桿和所述解鎖踏板均可相對所述支撐件繞同一軸線轉動。
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彈性元件用于提供促使所述支撐件從第二位置移動至第一位置的彈性應力。
相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通過采用支撐座、頂高踏板、樞接軸、連接桿和限位桿的配合,實現將支撐件從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使支撐件向上抵頂車體并承接車體的一部分受力,在外部作用下或者路面不平導致手推車受到驅動其運動的力時,以使支撐座與地面之間發(fā)生滑動摩擦,相對于車子所有受力只作用于車輪而產生的滾動摩擦,實現將部分滾動摩擦轉變?yōu)榛瑒幽Σ粒黾恿塑圀w與地面之間的摩擦,進而防止手推車滑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頂高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頂高器的結構示意圖(支撐件保持在第二位置的狀態(tài))。
圖中:1、支撐座;11、底座;12、支撐桿;2、支撐件;21、支撐板;22、套筒;3、頂高踏板;4、解鎖踏板;5、連接桿;6、限位桿;7、緩沖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如圖1-2所示,一種頂高器,包括支撐座1,連接桿5,限位桿6,解鎖踏板4,樞接在支撐座1上的頂高踏板3,用于支撐外部車體的支撐件2;所述支撐件2可移動地安裝在所述支撐座1上并可在靠近所述支撐座1底面的第一位置和遠離所述支撐座1底面的第二位置之間移動;所述解鎖踏板4包括錯開設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一連接部,所述第一端部樞接在所述支撐件2上;所述頂高踏板3樞接在支撐座1上的部分形成為樞接部,所述頂高踏板3還包括第二端部、設置在第二端部與樞接部之間的第二連接部;所述連接桿5的其中一端樞接在所述支撐件2上,所述連接桿5的另一端形成為限位部且通過樞接軸樞接在所述第二端部上,所述樞接軸形成有用于當所述支撐件2移動至第二位置時抵于支撐座1的抵碰面;所述限位桿6的其中一端樞接在所述第一連接部上,另一端可移動地安裝在第二連接部上,且所述限位桿6形成有用于當所述抵碰面抵于所述支撐座1時供所述限位部嵌入的限位槽;所述支撐座1和所述支撐件2之間設置有第一彈性元件,所述第一彈性元件用于提供促使所述支撐件2復位的彈性應力;所述支撐件2和所述解鎖踏板4之間設置有第二彈性元件,所述第二彈性元件用于提供促使所述解鎖踏板4復位的彈性應力。
將本頂高器放置在地面和手推車之間,且支撐座1放置在地面上;在不使用手推車時,向下按壓頂高踏板3的自由端,使得頂高踏板3的另一端(如圖1-2所示的B點)以其中部鉸接點(如圖1-2所示的E點)為圓心做朝靠近支撐座1的方向運動,并通過連接桿5帶動支撐件2克服第一彈性元件的彈性應力向上運動,根據杠桿原理,解鎖踏板4克服第二彈性元件的彈性應力并以其與支撐座1的鉸接點(如圖1和2所示的A點)為圓心做圓周運動,當支撐件2從圖1所示的第一位置運動至如圖2所示的第二位置,即遠于支撐座1底面的位置,樞接軸抵于支撐座1,且限位部嵌入限位槽內,進而使的支撐件2保持處于第二位置,即從圖1所示的狀態(tài)運動至圖2所示的狀態(tài);根據力學原理,如圖2所述的狀態(tài),第一彈性元件向下拉動支撐件2并通過連接桿5產生使B點向右運動的F推力1,此時,支撐座1通過樞接軸對B點產生向左的F反推力1,使得B點處于平衡狀態(tài),進而限制了支撐件2的運動;再者,第二彈性元件對C點有向上的F彈力,此時由于B點處于平衡狀態(tài)并對限位桿6產生向下的F反推力2,進而使C點處于平衡,故A點、B點和C點均處于平衡狀態(tài),即無論在外部車體多大的重力作用下,支撐件2始終保持在遠離所述支撐座1位置,且解鎖踏板4和頂高踏板3保持平衡;解鎖時,由于限位桿6與頂高踏板3可移動連接,向下按壓解鎖踏板4的自由端,解鎖踏板4以A點為圓心做圓周運動并使限位部脫離限位槽,此時在第一彈性元件和第二彈性元件的作用下,支撐件2向下運動至第一位置,解鎖踏板4和頂塔踏板均復位,進而使手推車恢復回使用狀態(tài)。
本實用新型通過采用支撐座1、頂高踏板3、樞接軸、連接桿5和限位桿6的配合,實現將支撐件2從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使支撐件2向上抵頂車體并承接車體的一部分力,以使支撐座1與地面之間發(fā)生滑動摩擦,相對于車子所有受力只作用于車輪而產生的滾動摩擦,實現將部分滾動摩擦轉變?yōu)榛瑒幽Σ粒黾恿塑圀w與地面之間的摩擦,進而防止手推車滑動。
優(yōu)選的,所述支撐件2包括支撐板和固定在支撐板上并開口朝下的套筒7,所述套筒7活動套設在所述支撐座1上,通過套筒7與支撐座1的限位作用,確保支撐件2沿豎直方向運動,且該結構簡單。
由于部分地面存在不平整的情況,為了確保頂高器可將手推車穩(wěn)定頂起,所述支撐座1包括底座11和活動嵌入于底座11的支撐桿12,所述底座11和所述支撐桿12之間設置有緩沖彈簧8,所述緩沖彈簧8的兩端分別抵于底座11和支撐桿12,通過壓縮緩沖彈簧8使支撐件2處于水平狀態(tài),進而提高本頂高器使用過程中給的穩(wěn)定性。
優(yōu)選的,所述限位桿6遠離所述解鎖踏板4的一端開設有沿所述限位桿6長度方向延伸的滑動槽,所述第二連接部安裝有與所述滑動槽活動配合的銷軸,通過該方式實現限位桿6和解鎖踏板4的可移動配合,且采用滑動槽的槽壁起到限制移動的作用。
優(yōu)選的,所述限位桿6和所述解鎖踏板4均可相對所述支撐件2繞同一軸線轉動。
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彈性元件用于提供促使所述支撐件2從第二位置移動至第一位置的彈性應力。
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可根據以上描述的技術方案以及構思,做出其它各種相應的改變以及形變,而所有的這些改變以及形變都應該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