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污泥處理領域,具體是一種污泥轉運泥斗。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經(jīng)濟和社會事業(yè)的全面發(fā)展,城市污水處理廠日益增多,國家對于環(huán)境保護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城市窨井污泥、污水廠沉降污泥,化工廠、冶煉廠、污水池、事故槽等工況都存在著低位池的沉淀污泥,這些污泥在進入下道工序處理時,都要提升轉運至泥斗進行集中與儲存,但污泥的提升轉運是業(yè)內長期的難題,并沒有合適的轉運泥斗,現(xiàn)有技術是采用挖掘機的挖斗作為轉運泥斗,輔以人工協(xié)助的方式進行作業(yè),效率低下,成本高。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污泥轉運泥斗,作業(yè)效率高,減低污泥轉運的成本。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污泥轉運泥斗,包括有轉運泥斗主體,所述轉運泥斗主體呈方形并設置有上端開口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中設置有推泥板,所述推泥板的高度大于轉運泥斗主體,所述推泥板后端連接有用于推動其移動的第一油缸,所述轉運泥斗主體設置有位于推泥板前面的卸泥門,所述卸泥門連接有推動其啟閉的第二油缸。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轉運泥斗主體的底下設置有稱重傳感器。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推泥板的上部設置有傾斜部,所述傾斜部朝向推泥板的后側。
進一步改進,所述卸泥門設置有平板插裝門,所述轉運泥斗主體設置有用于插座泥門的豎向插槽。
進一步改進,所述卸泥門的上端設置有延伸至轉運泥斗主體外的支耳,所述第二油缸連接在轉運泥斗主體外壁上并在豎向布置,所述第二油缸的活塞桿端部與支耳固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轉運泥斗裝載完成后,移動至卸污泥的位置,第一油缸、第二油缸聯(lián)動,第二油缸推動卸泥門開啟,第一油缸推動推泥板將污泥推出,然后污泥經(jīng)過卸泥滑板滑入泥斗中,完成提升轉運;污泥全部推出后,第一油缸拉動推泥板收回,第二油缸推動卸泥門關閉,即可進行下一次的轉運作業(yè)。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實用,作業(yè)流程自動化,效率高,成本低。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圖2,一種污泥轉運泥斗,包括有轉運泥斗主體12,所述轉運泥斗主體12呈方形并設置有上端開口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中設置有推泥板13,所述推泥板13的高度大于轉運泥斗主體12,所述推泥板13后端連接有用于推動其移動的第一油缸14,所述轉運泥斗主體12設置有位于推泥板13前面的卸泥門15,所述卸泥門15連接有推動其啟閉的第二油缸16,優(yōu)選的,所述轉運泥斗主體12的底下設置有稱重傳感器。稱重傳感器、第一油缸14、第二油缸16由主機控制聯(lián)動,轉運泥斗主體12載滿后由稱重傳感器控制輸送裝置停止,轉運你都移動至卸污泥的位置,第二油缸16推動卸泥門15開啟,第一油缸14推動推泥板13將污泥推出,然后污泥經(jīng)過卸泥滑板2滑入泥斗中,完成轉運作業(yè);污泥全部推出后稱重傳感器發(fā)出信號控制第一油缸14拉動推泥板13收回、第二油缸16推動卸泥門15關閉,即可進行下一次的轉運作業(yè),作業(yè)流程自動化,效率高,成本低。
在本實施例中,優(yōu)選的,所述推泥板13的上部設置有傾斜部,所述傾斜部朝向推泥板13的后側,設置傾斜部一方面有利于在裝卸污泥時避免污泥飛出,另一方面在推走污泥時有利于均衡受力,減少變形。
在本實施例中,優(yōu)選的,所述卸泥門15設置有平板插裝門,所述轉運泥斗主體12設置有用于插座泥門15的豎向插槽。優(yōu)選的,所述卸泥門15的上端設置有延伸至轉運泥斗主體12外的支耳,所述第二油缸16連接在轉運泥斗主體12外壁上并在豎向布置,所述第二油缸16的活塞桿端部與支耳固接。
以上所述,只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而已,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達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都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