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電動液壓助力轉向泵總成安裝后,油壺13位于最上方,儲油結構并位于液壓泵17的下方區(qū)域,儲油結構的進油槽I與油壺內腔連通,油液從進油槽I流入,沿著曲折設置的儲油槽流至軸承容置腔412,這種儲油結構一方面可以提高電動液壓助力轉向泵總成的儲油量,另一方面可以使流至軸承容置腔412的油液減速,增加了整個油路的穩(wěn)定性,降低了油液流動產生的噪音;同時,儲油結構位于油壺內腔下方,能夠可以使軸承容置腔412中始終存有油液,對使軸承容置腔412中的軸承15始終具有很好的潤滑效果。
[0047]如圖2和圖3所示,安裝基體42的端面設有圓環(huán)形的油壺安裝凸臺43,油壺安裝凸臺43用于油壺13的定位和安裝,油壺13安裝時套在該油壺安裝凸臺43上。儲油結構位于油壺安裝凸臺43的內側,蓋板3也放入油壺安裝凸臺43的內孔中。如圖5所示,蓋板3為圓形結構,蓋板3固定在安裝基體42的端面上,并與油壺安裝凸臺43同軸。
[0048]如圖4所示,儲油結構的儲油槽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一儲油槽2、第二儲油槽5、第三儲油槽6、第四儲油槽7、第五儲油槽8和第六儲油槽9,第三儲油槽6、第四儲油槽7和第五儲油槽8位于第一儲油槽2的內側,第六儲油槽9位于第五儲油槽8的內側,軸承容置腔412位于第六儲油槽9的內側。圖中虛線表示儲油結構內部油液流向,第一儲油槽2與進油槽I連通,第六儲油槽9與軸承容置腔412連通,從進油槽I進入的油液依次經第一儲油槽
2、第二儲油槽5、第三儲油槽6、第四儲油槽7、第五儲油槽8和第六儲油槽9,流至軸承容置腔412中。
[0049]如圖4所示,ab段為第一儲油槽2,第一儲油槽2為圓弧形,弧度大于180度,弧長和半徑也最大,第一儲油槽2與油壺安裝凸臺43為同心;bc段為第二儲油槽5,第二儲油槽5的弧度大于180度,且第二儲油槽5的圓心位于第一儲油槽2的內側。Cd段為第三儲油槽6,第三儲油槽6為C形,具有兩處折彎;de段為第四儲油槽7,第四儲油槽7為圓弧形,其弧度小于180度,且弧長較小,小于第二儲油槽5的弧長;ef段為第五儲油槽8,第五儲油槽8為圓弧形,其弧度小于180度,且第五儲油槽8與第一儲油槽2為同心;fg段為第六儲油槽9,第五儲油槽8為弧形。
[0050]如圖4所示,進油槽I和儲油槽為在安裝基體42的端面上凹入形成的凹槽,從而在安裝基體42上形成有若干凸臺和隔板,如位于第二儲油槽5中心的位置處形成有一個第一凸臺45,位于第三儲油槽6中心的位置處形成有一個第二凸臺46。儲油結構還包括設在第一凸臺45上的第一儲油腔10和設在第二凸臺46上的第二儲油腔11,在第一凸臺45和第二凸臺46的側壁上設有讓油液通過的開口,第一儲油腔10和第二儲油腔11通過開口與儲油槽連通,進入儲油槽的油液通過開口流入第一儲液腔和第二儲液腔中。通過設置第一儲油腔10和第二儲油腔11,可以進一步提高儲油量,同時與外油路相連,壓力相同,若第一儲油腔10處的側壁上沒有開口,油液無法流入第一儲油腔10中,第一儲油腔10中形成負壓,與be段儲油槽之間形成壓力差,造成蓋板本體31上對應第一儲油腔10的位置處發(fā)生形變,影響蓋板本體31此處的平面度,進而降低齒輪泵的輸出性能;同理,第二儲油腔11處的側壁上若也沒有開口,油液無法流入第二儲油腔11中,第二儲油腔11中形成負壓,與Cd段儲油槽之間形成壓力差,造成蓋板本體31上對應第二儲油腔11的位置處板發(fā)生形變,影響蓋板本體31上對應此處的平面度,進而降低齒輪泵的輸出性能。
[0051]如圖4所示,第一儲油槽2與第三儲油槽6之間設置第二儲油槽5實現圓弧過渡,由于第二儲油槽5的弧度較大,其內側中心形成的第一凸臺45的體積相對較大,其尺寸比內外側相鄰兩儲油槽之間的隔板的厚度大;第三儲油槽6與第二儲油槽5的情況相類似的,第三儲油槽6具有兩處折彎,且彎曲方向與第二儲油槽5的彎曲方向相反,第三儲油槽6內側形成的第二凸臺46的體積也較大,并大于第一凸臺45的體積。又由于支座4在制作時是采用鋁液澆注的方式制成毛坯,第一凸臺45和第二凸臺46如果體積較大,在澆注時毛坯此處會形成氣孔,影響毛坯質量,因此需在第一凸臺45處設置第一儲油腔10,在第二凸臺46處設置第二儲油腔11,第一儲油腔10為圓形腔體,第二儲油腔11為不規(guī)則四邊形的腔體,第二儲油腔11的容積并大于第一儲油腔10的容積,第一儲油腔10的設置使第一凸臺45上與第二儲油槽5相鄰的側壁壁厚大小一致,第二儲油腔11的設置使第二凸臺45上與第三儲油槽6相鄰的側壁壁厚大小一致,即如圖3所示,第一凸臺45上形成有一段弧度大于180度的圓弧側壁,第二凸臺46上形成有C形的側壁,且這兩處側壁壁厚與內外側相鄰兩儲油槽之間的隔板的壁厚一致,避免支座毛坯澆筑過程中氣孔的形成,提高毛坯質量。
[0052]如圖3和圖5所示,蓋板3具有用于封閉儲油槽的蓋板本體31,蓋板本體31的邊緣對應進油槽I的位置處設有缺口 33,該缺口 33使進油槽I與油壺13的內腔連通,這樣油液就能夠進入。蓋板3是固定安裝在安裝基體42上,在蓋板本體31的側面設有兩個凸出的定位銷32和讓螺栓穿過的通孔,蓋板本體31的中心處設有一個讓液壓泵17的主軸穿過的通孔,該通孔位置與軸承容置腔412對齊。如圖4所示,安裝基體42上的凸臺還包括第三凸臺47、第四凸臺48和第五凸臺49,第三凸臺47位于第五儲油槽8與第六儲油槽9之間,第四凸臺48位于進油槽I與第二儲油槽5之間,第五凸臺49位于第一儲油槽2與第四儲油槽7之間。第四凸臺48和第五凸臺49為相對設置,分布在軸承容置腔412的兩側,在第四凸臺48和第五凸臺49上分別設有一個安裝孔411,該安裝孔411為螺紋孔,兩個安裝孔411與蓋板本體31上的通孔位置對齊。第一凸臺45和第三凸臺47為相對設置,分布在軸承容置腔412的兩側,在第一凸臺45和第三凸臺47上分別設有一個定位孔410,與蓋板本體31上的定位銷32相配合,定位銷32插入定位孔410中,可以實現蓋板3在安裝基體42上的定位,蓋板3最后由螺栓固定。蓋板本體31側面與安裝基體42的端面貼合,也即與油壺安裝凸臺43、第一凸臺45、第二凸臺46、第三凸臺47、第四凸臺48和第五凸臺的端面貼合,將儲油槽和儲油腔封閉。
[0053]如圖6所示,安裝基體42內部的軸承容置腔412為圓形腔體,軸承容置腔412并與套管41的中心孔同軸,軸承容置腔412具有一定的深度,內部放置一軸承15。為了避免進入儲油槽的油液泄漏,在套管41的中心孔中靠近軸承容置腔412的位置處設有油封14,油封14位于軸承15 —側,將軸承容置腔412的一端開口密封,使油液存儲在軸承容置腔412中,保持對軸承15的潤滑,提高使用壽命。
[0054]如圖4和圖7所示,安裝基體42的第四凸臺48上設有一個進油孔415,該進油孔415與安裝基體42內部的油道連通,液壓泵17運轉,油壺13內部的油液經液壓泵17流出進入進油孔415,然后流經安裝基體42內部油道,最終從高壓油出口 44流出,油液流動如圖7中虛線所示。如圖5所示,由于蓋板3封閉了儲油槽和儲油腔,相應在蓋板本體31上設有一個與進油孔415位置對齊的過液孔34,如圖7所述,該過液孔34為圓形通孔,其直徑大于進油孔415的直徑,該過液孔34并與液壓泵17下端的出油口連通,過液孔34中設有一個O型的密封墊16,密封墊16墊在安裝基體42的端面上,液壓泵17的出油口插入過液孔34,密封墊16實現液壓泵17的出油口與蓋板本體31之間的密封,從而液壓泵17出油口流出的油液經過液孔34流入安裝基體42上的進油孔415,然后流經安裝基體42內部油道,最終從高壓油出口 44流出。
[0055]如圖7所示,本電動液壓助力轉向泵總成的油壺13與安裝基體42固定連接,且兩者之間密封,液壓泵17布置到油壺13中,不僅減小了總成的安裝空間,而且浸沒在油液中的液壓泵17在相對密閉的環(huán)境中得到了更換的保護,增加了使用壽命。作為優(yōu)選的,液壓泵17為齒輪泵,齒輪泵的結構如同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的那樣,在此不再贅述。如圖7所示,液壓泵17和蓋板3是共同通過兩根螺栓固定在安裝基體42上,蓋板3夾在液壓泵17與安裝基體42之間。
[0056]如圖1所示,本電動液壓助力轉向泵總成安裝在車輛的液壓助力轉向系統(tǒng)中,高壓油出口與液壓助力轉向系統(tǒng)的油管連接,油壺13上設置的回油管接頭131與液壓助力轉向系統(tǒng)的回油管連接,實現油液的循環(huán)利用?;赜凸芙宇^131為在油壺13側壁上設置且向外伸出,本電動液壓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