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夾持結構和自行車操作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自行車夾持結構,該自行車夾持結構包括第一夾持構件和第二夾持構件。第一夾持構件包括第一夾持主體,所述第一夾持主體具有限定了第一內半徑的內彎曲表面。第二夾持構件構造為將自行車管構件夾持在第一夾持構件與第二夾持構件之間。第二夾持構件包括限定了第二內半徑的第二彎曲表面,第二內半徑不同于第一夾持主體的第一內半徑。
【專利說明】自行車夾持結構和自行車操作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自行車夾持結構和一種自行車操作裝置。
【背景技術】
[0002]自行車正在變成日益更流行的娛樂形式以及一種運輸裝置。而且,對于業(yè)余愛好者和專業(yè)運動員,自行車已經(jīng)變成了一種非常流行的競技性運動項目。無論自行車是否用于娛樂、運輸或者比賽,自行車工業(yè)正不斷地改進自行車的各種部件。自行車常常設置有用于操作自行車部件的自行車操作裝置。自行車操作裝置經(jīng)由夾持結構而附接到自行車管構件。
【發(fā)明內容】
[0003]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自行車夾持結構包括第一夾持構件和第二夾持構件。第一夾持構件包括第一夾持主體,該第一夾持主體具有限定了第一內半徑的內彎曲表面。第二夾持構件構造為將自行車管構件夾持在第一夾持構件與第二夾持構件之間。第二夾持構件包括限定了第二內半徑的第二彎曲表面,第二內半徑不同于第一夾持主體的第一內半徑。
[0004]按照本發(fā)明的第二方面,根據(jù)第一方面的自行車夾持結構構造成使得第一內半徑大于第二內半徑。
[0005]按照本發(fā)明的第三方面,根據(jù)第一方面的自行車夾持結構構造成使得自行車管構件包括自行車車把。
[0006]按照本發(fā)明的第四方面,根據(jù)第三方面的自行車夾持結構構造成使得第二彎曲表面構造為接觸自行車車把。
[0007]按照本發(fā)明的第五方面,根據(jù)第三方面的自行車夾持結構構造成使得第一夾持構件包括附加主體,該附加主體構造為附接到第一夾持主體的內彎曲表面。附加主體包括構造為接觸自行車車把的第一彎曲表面。
[0008]按照本發(fā)明的第六方面,根據(jù)第五方面的自行車夾持結構構造成使得第一彎曲表面和第二彎曲表面構造為限定夾持開口,自行車車把延伸穿過該夾持開口。
[0009]按照本發(fā)明的第七方面,根據(jù)第五方面的自行車夾持結構構造成使得第一彎曲表面限定了第三內半徑。第一內半徑大于第三內半徑。
[0010]按照本發(fā)明的第八方面,根據(jù)第五方面的自行車夾持結構構造成使得附加主體是與第一夾持主體分開的獨立構件。
[0011]按照本發(fā)明的第九方面,根據(jù)第一方面的自行車夾持結構構造成使得第二夾持構件是與第一夾持構件分開的獨立構件,并且第二夾持構件相對于第一夾持構件可樞轉。
[0012]按照本發(fā)明的第十方面,根據(jù)第九方面的自行車夾持結構還包括連接結構,該連接結構構造為將第二夾持構件可樞轉地連接到第一夾持構件。
[0013]按照本發(fā)明的第十一方面,根據(jù)第一方面的自行車夾持結構還包括連接構件、第一連接結構、第二連接結構和第三連接結構。該連接構件構造為布置在第一夾持構件與第二夾持構件之間。第一連接結構構造為將第一夾持構件與連接構件連接。第二連接構件構造為將第二夾持構件與連接構件連接。第三連接結構構造為將第一夾持構件與第二夾持構件連接。
[0014]按照本發(fā)明的第十二方面,一種自行車操作裝置包括操作結構以及根據(jù)第一方面的自行車夾持結構。該操作結構構造為操作自行車部件。該自行車夾持結構構造為將操作結構可拆卸地聯(lián)接到自行車管構件。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對本發(fā)明的更加全面的評價以及其伴隨優(yōu)點中的很多優(yōu)點將易于得到,正如其考慮與所附附圖結合時參照下列詳細說明會得到更好的理解,其中:
[0016]圖1是根據(jù)一個實施例的自行車操作裝置的透視圖;
[0017]圖2是根據(jù)一個實施例的自行車操作裝置的透視圖;
[0018]圖3是圖1中所圖釋的自行車操作裝置的自行車夾持結構的局部透視圖;
[0019]圖4是圖3中所圖釋的自行車夾持結構的一部分的分解透視圖;
[0020]圖5是沿著圖3的線IV-1V剖切的自行車夾持結構的剖視圖;
[0021]圖6是圖3中所圖釋的自行車夾持結構的局部平面圖;
[0022]圖7是圖5中所圖釋的自行車夾持結構的局部放大剖視圖;以及
[0023]圖8是沿著圖7的線VII1-VIII剖切的自行車夾持結構的局部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4]現(xiàn)在將參照所附的附圖描述這些實施例,貫穿各附圖中,相似的附圖標記表示相應元件或者相同元件。
[0025]首先參照圖1和2,根據(jù)一個實施例的自行車操作裝置10構造為附接到自行車的自行車管構件,用于操作自行車部件。在所圖釋的實施例中,自行車管構件包括自行車的自行車車把H。然而,根據(jù)本公開內容,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而易見的是,自行車操作裝置10可構造為附接到除了自行車車把H的自行車管構件。自行車操作裝置10是構造為通過騎車者的右手來操作的右自行車操作裝置。然而,根據(jù)本公開內容,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而易見的是,自行車操作裝置10的結構可應用到左自行車操作裝置。
[0026]在本申請中,下列的方向術語“前”、“后”、“向前”、“向后”、“左”、“右”、“橫向”、“向上”和“向下”以及任何其他類似的方向術語指的是那些例如基于坐在自行車車座(未示出)上面向自行車車把H的騎車者而確定的方向。因此,這些術語,正如用來描述自行車操作裝置10那樣地,應該相對于如在水平面上的直立騎行位置中所使用的自行車而進行解釋。
[0027]如在圖1和圖2中看到的,自行車操作裝置10包括操作結構12和自行車夾持結構14。操作結構12構造為操作諸如自行車制動部件BI的自行車部件。自行車夾持結構14構造為可拆卸地聯(lián)接到自行車車把H。自行車夾持結構14構造為將操作結構12可拆卸地聯(lián)接到自行車管構件(例如,自行車車把H)。
[0028]如在圖1和圖2中看到的,在所圖釋的實施例中,操作結構12包括主體16和桿18。主體16包括主缸16a和流體儲存罐16b。桿18構造為相對于主體16的主缸16a而可樞轉地設置。主缸16a與流體儲存罐16b流體連通,并且在其中容納主活塞(未示出)。操作結構12構造為響應于桿18的樞轉運動而產(chǎn)生液壓壓力。例如,操作結構12經(jīng)由液壓軟管B2操作地聯(lián)接到自行車制動部件BI。由于這種制動操作系統(tǒng)是傳統(tǒng)的且公知的,為了簡潔起見,在此不再進行詳細描述。當操作結構12是液壓制動操作裝置時,根據(jù)本公開內容,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而易見的是,操作結構12可以是其他類型的制動操作裝置。此外,除了自行車制動操作裝置,操作結構12可以是其他種類的操作裝置(例如,自行車換擋操作裝置)。由于操作結構12包括公知的結構,在此將不再對它們進行詳細描述。
[0029]如在圖1和圖2中看到的,自行車夾持結構14包括第一夾持構件20和第二夾持構件22。第二夾持構件22相對于第一夾持構件20可樞轉。自行車夾持結構14還包括連接結構23,該連接結構構造為將第二夾持構件22可樞轉地連接到第一夾持構件20。更具體地,自行車夾持結構14還包括連接構件24、第一連接結構26、第二連接結構28和第三連接結構30。連接構件24、第一連接結構26和第二連接結構28組成了連接結構23。自行車夾持結構14還包括鎖定機構32。操作結構12設置在第一夾持構件20、第二夾持構件22和連接構件24之一上。在所圖釋的實施例中,操作結構12設置在第一夾持構件20上。
[0030]第一夾持構件20附接到操作結構12的主體16。在所圖釋的實施例中,第一夾持構件20與主體16整體地設置而成為單件式的一體構件。然而,根據(jù)本公開內容,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而易見的是,第一夾持構件20可以是與操作結構12分開的獨立構件。第一夾持構件20包括第一彎曲表面20a。第一彎曲表面20a構造為接觸自行車車把H,并且在自行車車把H的圓周方向Dl上延伸。圓周方向Dl被限定為圍繞自行車車把H的縱向中心軸線XI。
[0031]第二夾持構件22構造為將自行車管構件夾持在第一夾持構件20與第二夾持構件22之間。在所圖釋的實施例中,第二夾持構件22構造為將自行車車把H夾持在第一夾持構件20與第二夾持構件22之間。第二夾持構件22是與第一夾持構件20和操作結構12的主體16分開的獨立構件。第二夾持構件22構造為以自行車夾持結構14夾持自行車車把H的狀態(tài)相對于自行車車把H的縱向中心軸線Xl布置在的第一夾持構件20相對端部。第一夾持構件20和第二夾持構件22構造為限定夾持開口 14a,自行車車把H將延伸穿過該夾持開口。第二夾持構件22包括第二彎曲表面22a。第二彎曲表面22a構造為接觸自行車車把H,并且在自行車車把H的圓周方向Dl上延伸。第一彎曲表面20a和第二彎曲表面22a構造為限定夾持開口 14a。
[0032]連接構件24構造為布置在第一夾持構件20與第二夾持構件22之間。連接構件24是與主體16、第一夾持構件20以及第二夾持構件22分開的獨立構件。
[0033]如在圖3中看到的,第一夾持構件20包括第一縫隙20b。連接構件24包括構造為設置在第一縫隙20b中的第一端部部分24a。第二夾持構件22包括第二縫隙22b。連接構件24包括構造為設置在第二縫隙22b中的第二端部部分24b。然而,根據(jù)本公開內容,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而易見的是,如果需要和/或期望的話,可省略第一縫隙20b和第二縫隙22b中的至少一個縫隙。
[0034]在所圖釋的實施例中,第一夾持構件20由第一材料制成。第二夾持構件22由第二材料制成。連接構件24由第三材料制成,該第三材料不同于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中的至少一種材料。更具體地,第三材料不同于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此外,第三材料比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硬。換句話說,第三材料的強度比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中每一種材料的強度高。例如,第三材料的拉伸強度高于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中每一種材料的拉伸強度。在所圖釋的實施例中,第一材料包括鋁合金。第二材料包括鋁合金。第三材料包括鈦、不銹鋼和鐵中的一種。雖然第一材料與第二材料相同,但是第一材料可不同于第二材料。
[0035]如在圖3中看到的,第一連接結構26構造為將第一夾持構件20與連接構件24連接。在所圖釋的實施例中,第一連接結構26構造為將連接構件24連接到第一夾持構件20,以使得連接構件24相對于第一夾持構件20可樞轉。第一夾持構件20包括第三端部部分20c和第四端部部分20d,該第四端部部分20d在圓周方向Dl上與第三端部部分20c相反。第一連接構件26構造為將連接構件24的第一端部部分24a連接到第一夾持構件20的第三端部部分20c,以使得連接構件24相對于第一夾持構件20繞著樞轉軸線X2可樞轉。樞轉軸線X2平行于沿著自行車車把H的縱向中心軸線Xl所限定的軸向方向D2。
[0036]如在圖3中看到的,第二連接結構28構造為將第二夾持構件22與連接構件24相連接。在所圖釋的實施例中,第二連接結構28構造為將連接構件24固定地連接到第二夾持構件22。第二夾持構件22包括第五端部部分22c和第六端部部分22d,該第六端部部分在圓周方向Dl上與第五端部部分22c相反。第二連接結構28構造為將連接構件24的第二端部部分24b固定地連接到第二夾持構件22的第五端部部分22c。第二夾持構件22和連接構件24構造為相對于第一夾持構件20繞著樞轉軸線X2整體地樞轉。然而,根據(jù)本公開內容,對于自行車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顯而易見的是,第二連接結構28可構造為將連接構件24連接到第二夾持構件22,以使得連接構件24相對于第二夾持構件22可樞轉。此外,第一連接結構26和第二連接結構28可構造成使得第一夾持構件20和第二夾持構件22中的至少一個相對于連接構件24可樞轉。
[0037]如在圖3中看到的,第三連接結構30構造為將第一夾持構件20與第二夾持構件22連接。第三連接結構30包括螺栓34,該螺栓構造為將第一夾持構件20和第二夾持構件22擰緊以夾持自行車車把H。第三連接構件30構造為將第一夾持構件20的第四端部部分20d與第二夾持構件22的第六端部部分22d連接。
[0038]如在圖4中看到的,第一連接結構26包括第一貫通孔36和樞轉銷38。第一貫通孔36設置在連接構件24上。樞轉銷38構造為固定地設置在第一夾持構件20上,并且構造為穿過連接構件24的第一貫通孔36。第一夾持構件20包括在軸向方向D2上延伸的第一固定貫通孔20e和20f。樞轉銷38構造為在軸向方向D2上延伸貫穿第一固定貫通孔20e和20f以及第一貫通孔36。例如,樞轉銷38構造為穿過第一貫通孔36而壓配合在第一固定貫通孔20e和20f中的至少一個中。第一貫通孔36的內直徑大于樞轉銷38的外直徑,以使得連接構件24相對于第一夾持構件20繞著樞轉銷38可樞轉。樞轉銷38限定了樞轉軸線X2。根據(jù)本公開內容,對于自行車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顯而易見的是,樞轉銷38并不限于所圖釋的結構。按照需要和/或期望,可使用其他適當?shù)臉修D結構,諸如螺栓或者鉚釘。
[0039]如在圖4中看到的,第二連接結構28包括兩個第二貫通孔40a和40b以及兩個固定銷42a和42b。第二貫通孔40a和40b設置在連接構件24上。固定銷42a和42b構造為固定地設置在第二夾持構件22上,并且構造為分別穿過連接構件24的第二貫通孔40a和40b。第二夾持構件22包括第二固定貫通孔22e、22f、22g和22h。第二固定貫通孔22e、22f、22g和22h在軸向方向D2上延伸。固定銷42a在軸向方向D2上延伸穿過第二固定貫通孔22e和22f和第二貫通孔40a。固定銷42b在軸向方向D2上延伸穿過第二固定貫通孔22g和22h和第二貫通孔40b。固定銷42a構造為穿過第二貫通孔40a而壓配合在第二固定貫通孔22e和22f中的至少一個中。固定銷42b構造為穿過第二貫通孔40b而壓配合在第二固定貫通孔22g和22h中的至少一個中。第二貫通孔40a和40b的內直徑分別大于固定銷42a和42b的外直徑。
[0040]如在圖4中看到的,第二連接結構28包括第二貫通孔40a和40b和固定銷42a和42b。然而,根據(jù)本公開內容,對于自行車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顯而易見的是,第二連接結構28可包括至少兩個第二貫通孔和至少兩個固定銷。在這種實施例中,所述至少兩個第二貫通孔可設置在連接構件24上。所述至少兩個固定銷可分別構造為固定地設置在第二夾持構件22上并且構造為穿過連接構件24的所述至少兩個貫通孔。
[0041]如在圖4中看到的,樞轉銷38是與第一夾持構件20和連接構件24中的每一個分開的獨立構件。然而,根據(jù)本公開內容,對于自行車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顯而易見的是,樞轉銷38可與第一夾持構件20和連接構件24中的一個整體地設置。類似地,固定銷42a和42b是與第二夾持構件22和連接構件24中每一個分開的獨立構件。然而,根據(jù)本公開內容,對于自行車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顯而易見的是,固定銷42a和42b可與第二夾持構件22和連接構件24中的一個整體地設置。
[0042]如在圖4中看到的,第一貫通孔36和第二貫通孔40a和40b在圓周方向Dl上對準。第一貫通孔36設置在連接構件24中的第一端部24a處。第二貫通孔40a和40b設置在連接構件24的第二端部部分24b處。因此,與第一貫通孔36相比,第二貫通孔40a和40b中的一個更靠近第二貫通孔40a和40b中的另一個。
[0043]如在圖5中看到的,第一貫通孔36布置在一區(qū)域中,當從沿著縱向中心軸線Xl所限定的軸向方向D2看去時,在該區(qū)域中設置第一縫隙20b。第二貫通孔40a和40b布置在一區(qū)域中,當從軸向方向D2看去時,第二縫隙22b設置在該區(qū)域中。第二貫通孔40b的形狀不同于第二貫通孔40a的形狀。在所圖釋的實施例中,第二貫通孔40b是在圓周方向Dl上延伸的細長孔。
[0044]第三連接結構30包括螺紋孔20g和第三貫通孔22i。螺紋孔20g設置在第一夾持構件20的第四端部部分20d處。第三貫通孔22i設置在第二夾持構件22的第六端部部分22d處。螺栓34包括具有外螺紋34b的桿部分34a。桿部分34a構造為延伸穿過第三貫通孔22i。外螺紋34b構造為旋擰到螺紋孔20g中。當在自行車車把H延伸穿過夾持開口14a的狀態(tài)下擰緊螺栓34時,第二夾持構件22和連接構件24繞著樞轉軸線X2樞轉。這導致了自行車車把H將被夾持在第一夾持構件20與第二夾持構件22之間。
[0045]如在圖5中看到的,第一夾持構件20包括具有內彎曲表面43a的第一夾持主體43。內彎曲表面43a限定了第一內半徑R1。第二彎曲表面22a限定了第二內半徑R2,該第二內半徑不同于第一夾持主體43的第一內半徑R1。在所圖釋的實施例中,第一內半徑Rl比第二內半徑R2大。然而,如果需要和/或期望的話,第一內半徑Rl可小于第二內半徑R2。
[0046]第一夾持構件20包括附加主體44,該附加主體構造為附接到第一夾持主體43的內彎曲表面43a。附加主體44包括構造為接觸自行車車把H的第一彎曲表面20a。附加主體44是與第一夾持主體43分開的獨立構件。第一彎曲表面20a限定了第三內半徑R3。第一內半徑Rl比第三內半徑R3大。第三內半徑R3基本上等于第二內半徑R2。在所圖釋的實施例中,第一內半徑Rl、第二內半徑R2和第三內半徑R3是從參考點RP所限定的。例如,參考點RP在自行車夾持結構14夾持自行車車把H的狀態(tài)下布置在自行車車把H的縱向中心軸線Xl上。
[0047]如在圖5中看到的,第一夾持主體43包括附接孔43b,該附接孔設置在內彎曲表面43a上。附加主體44包括彎曲部分44a和突出部44b。彎曲部分44a構造為經(jīng)由突出部44b而附接到第一夾持主體43。在自行車夾持結構14夾持自行車車把H的狀態(tài)下,彎曲部分44a設置在第一夾持主體43與自行車車把H之間。第一彎曲表面20a設置在彎曲部分44a上。突出部44b相對于彎曲部分44a而相反于第一彎曲表面20a并且從彎曲部分44a突出。突出部44b構造為設置在第一夾持主體43的附接孔43b中。
[0048]如在圖6中看到的,第一夾持構件20具有在車把(自行車構件)H的軸向方向D2上限定的第一寬度Wl。第二夾持構件22具有在軸向方向D2上限定的第二寬度W2。連接構件24具有在軸向方向D2上限定的第三寬度W3。第三寬度W3小于第一寬度Wl和第二寬度WZ0在所圖釋的實施例中,第一寬度W1、第二寬度W2和第三寬度W3中每一個是在軸向方向D2上的最小寬度。第一寬度Wl基本上等于第二寬度W2。第一夾持構件20具有在軸向方向D2上限定的第四寬度Wll和第五寬度W12。第四寬度Wll和第五寬度W12是在軸向方向D2上通過縫隙20b所分開的部分的寬度。第二夾持構件22具有在軸向方向D2上限定的第六寬度W21和第七寬度W22。第六寬度W21和第七寬度W22是在軸向方向D2上通過第二縫隙22b分開的部分的寬度。連接構件24的第三寬度W3小于第四寬度W11、第五寬度W12、第六寬度W21和第七寬度W22中的每一個寬度。在所圖釋的實施例中,第四寬度W11、第五寬度W12、第六寬度W21和第七寬度W22基本上彼此相等。
[0049]如在圖7中看到的,鎖定機構32構造為限制連接構件24相對于第一夾持構件20的樞轉運動。鎖定機構32設置在第一夾持構件20上并且布置在第一夾持構件20的第三端部部分20c處。然而,根據(jù)本公開內容,對于自行車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顯而易見的是,如果需要和/或期望的話,鎖定機構32可設置在第二夾持構件22上或者布置在第一夾持構件20和第二夾持構件22兩者上。例如,在連接構件24經(jīng)由第二連接結構28而可樞轉地連接到第二夾持構件22的情況下,鎖定機構32設置在第二夾持構件22上。此外,如果需要和/或期望的話,夾持機構32可設置在連接構件24上。
[0050]如在圖7和8中看到的,鎖定機構32包括鎖定銷45、偏壓構件46,端蓋48和階梯孔50。鎖定銷45設置在第一夾持構件20中。在所圖釋的實施例中,鎖定銷45設置在第一夾持構件20的第三端部部分20c中。階梯孔50設置在第一夾持構件20的第三端部部分20c中。鎖定銷45在軸向方向D2上可移動地設置在階梯孔50中。
[0051]如在圖8中看到的,鎖定銷45構造為平行于自行車車把(管構件)H的軸向方向D2可移動,以在鎖定位置Pl與釋放位置P2之間移動。鎖定位置Pl是鎖定銷45限制連接構件24相對于第一夾持構件20的樞轉運動的位置。釋放位置P2是鎖定銷45允許連接構件24相對于第一夾持構件20樞轉的位置。如在圖7和8中看到的,連接構件24包括接觸表面24c,該接觸表面構造為接觸設置在鎖定位置Pl處的鎖定銷45。雖然接觸表面24c是平坦表面,但是,根據(jù)本公開內容,對于自行車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顯而易見的是,接觸表面24c可具有其他形狀。
[0052]如在圖8中看到的,偏壓構件46設置在第一夾持構件20中,并且構造為將鎖定銷45偏壓到鎖定位置P1。偏壓構件46例如是彈簧。偏壓構件46設置在階梯孔50中,以被壓縮在鎖定銷45與端蓋48之間。在鎖定銷45通過偏壓構件46保持在鎖定位置Pl的狀態(tài)下,鎖定機構32限制了連接構件24相對于第一夾持構件20繞著樞轉軸線X2的樞轉運動。
[0053]如在圖8中看到的,端蓋48固定到第一夾持構件20。階梯孔50是在軸向方向D2上延伸的貫通孔。階梯孔50具有第一端部開口 50a和第二端部開口 50b,第二端部開口在軸向方向D2上相反于第一端部開口 50a。第一端部開口 50a具有比第三端部開口 50b大的內直徑。端蓋48例如被壓配合到階梯孔50的第一端部開口 50a中。端蓋48可通過粘合劑而粘結到階梯孔50。
[0054]如在圖8中看到,鎖定銷45的端部穿過第二端部部分50b而被暴露到第一夾持構件20的外面。可使用一工具將鎖定銷45從鎖定位置Pl朝著釋放位置P2按壓,該工具諸如為穿過第二端部開口 50b的六角扳手。這使得鎖定銷45在軸向方向D2上從鎖定位置Pl移動到釋放位置P2,從而允許連接構件24和第二夾持構件22相對于第一夾持構件20繞著樞轉軸線X2樞轉。因此,可從自行車車把H移除自行車操作裝置10,用于維護自行車操作裝置10或者其他自行車部件。
[0055]在上面的實施例中,正如在此使用那樣,術語“被所附接”或者〃附接〃包括以下構造:將通過直接附連到其他元件的一元件而直接附接到另一元件構造;元件經(jīng)由一個或多個中間構件而間接地附接到另一元件的構造;以及一個元件與另一元件成一體的構造,即一個元件實際上是另一元件的一部分。該概念同樣適用于具有類似含義的詞語,例如“聯(lián)結”、“連接”、“聯(lián)接”、“安裝”、“粘合”、“固定”以及它們的衍生詞。
[0056]正如在此使用那樣,術語“包括”及其衍生詞旨在表示開放性術語,該術語指出存在所列出的特征、元件、部件、組、整體和/或步驟,但是并不排除存在其他未列出的特征、元件、部件、組、整體和/或步驟。這種概念同樣適用于具有類似含義的詞語,例如術語“具有”、“包括”以及它們的衍生詞。
[0057]術語“構件”、“部段”、“部”、“部分”或者“元件”,在單數(shù)使用時可具有單個部件或者多個部件的雙重含義。
[0058]本申請中所敘述的術語中的序數(shù)詞“第一”、“第二”等僅僅是為了進行區(qū)分,而并不具有任何例如特定順序等的其他含義。此外,例如,術語“第一元件”自身并不暗示存在“第二部件”,以及術語“第二元件”自身也并不暗示存在“第一元件”。
[0059]最后,在此使用的程度術語,諸如“基本上”、“大約”和“約”表示修正術語的使得最終結果沒有顯著的變化的合理偏差量。
[0060]明顯地,按照上述教導,本發(fā)明的許多改變和變型是可能的。所以,應理解的是,在所附的權利要求書的范圍內,本發(fā)明可以在這里所特定描述之外通過其他方式實施。
【權利要求】
1.一種自行車夾持結構,包括: 第一夾持構件,所述第一夾持構件包括第一夾持主體,所述第一夾持主體具有限定了第一內半徑的內彎曲表面;以及 第二夾持構件,所述第二夾持構件構造為將自行車管構件夾持在第一夾持構件與第二夾持構件之間,第二夾持構件包括限定了第二內半徑的第二彎曲表面,所述第二內半徑不同于第一夾持主體的第一內半徑。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夾持結構,其中, 第一內半徑比第二內半徑大。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夾持結構,其中, 自行車管構件包括自行車車把。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車夾持結構,其中, 第二彎曲表面構造為接觸自行車車把。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車夾持結構,其中, 第一夾持構件包括附加主體,所述附加主體構造為附接到第一夾持主體的內彎曲表面,以及 所述附加主體包括構造為接觸自行車車把的第一彎曲表面。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車夾持結構,其中, 第一彎曲表面和第二彎曲表面構造為限定夾持開口,自行車車把將延伸穿過所述夾持開口。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車夾持結構,其中, 第一彎曲表面限定了第三內半徑,以及 第一內半徑大于第三內半徑。
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車夾持結構,其中, 附加主體是與第一夾持主體分開的獨立構件。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夾持結構,其中, 第二夾持構件是與第一夾持構件分開的獨立構件,并且相對于第一夾持構件能樞轉。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自行車夾持結構,還包括: 連接結構,所述連接結構構造為將第二夾持構件能樞轉地連接到第一夾持構件。
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夾持結構,還包括: 連接構件,所述連接構件構造為布置在第一夾持構件與第二夾持構件之間; 第一連接結構,所述第一連接結構構造為將第一夾持構件與連接構件連接; 第二連接結構,所述第二連接結構構造為將第二夾持構件與連接構件連接;以及 第三連接結構,所述第三連接結構構造為將第一夾持構件與第二夾持構件連接。
12.—種自行車操作裝置,包括: 操作結構,所述操作結構構造為操作自行車部件;以及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夾持結構,所述自行車夾持結構構造為將操作結構能拆卸地聯(lián)接到自行車管構件。
【文檔編號】B62K23/02GK104512508SQ201410393148
【公開日】2015年4月15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0月3日
【發(fā)明者】廣富真也, 三木良晃, 藤原孝彰 申請人:株式會社島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