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加強承載式副車架的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加強用于機動車的承載式副車架的裝置,該副車架包括兩個縱梁(30)和至少一個橫梁(32、34),其中,在縱梁(30)上通過徑向突出的固定的接納部(36、38)借助于橡膠金屬套支承件來較接兩側的車輪懸架的控制臂(14、16、20、22),其中,縱梁(30)至少在控制臂(14)的較接區(qū)域中具有特別大約90°的彎曲部分,該彎曲部分包括縱向走向的部段(30b)和橫向走向的部段(30c)。按照本發(fā)明,接納部(36、38)構成為兩個托架,其中一個托架支撐在縱梁(30)的縱向走向的部段(30b)上,而另一個托架支撐在橫向走向的部段(30c)上。
【專利說明】用于加強承載式副車架的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按照權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加強用于機動車的承載式副車架的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五連桿式懸架的情況下,上橫向控制臂大多在彈簧和緩沖器或彈簧支柱之前。通過在彈簧或緩沖器和/或彈簧支柱之后設置后部上方的引導控制臂或橫向控制臂,該控制臂進一步向后指向。由此副車架必須非常長地構成,在橫向控制臂之下經(jīng)過并且實現(xiàn)通向車身縱梁的立柱,或者副車架必須在后部區(qū)域中做成大幅彎曲。
[0003]在這樣的副車架上通常不僅支承機動車的動力傳動裝置而且鉸接車輪懸架的控制臂,從而能把其安裝在完整的裝配單元中。副車架大多在四點式懸架中經(jīng)由振動緩沖的副車架支承件與機動車的結構的縱梁和/或橫梁連接。這促使必須將靜止和動態(tài)作用的力和力矩經(jīng)由副車架導入到機動車的結構中,為此副車架必須相應地有抵抗力地構造。出于結構和構造的原因可能需要的是,副車架的縱梁例如彎曲地構成以用于實現(xiàn)控制臂的需要的釋放或者用于實現(xiàn)限定的控制臂長度,由此可能特別是在彎曲區(qū)域中產(chǎn)生薄弱部位。
【發(fā)明內(nèi)容】
[0004]本發(fā)明的任務在于,提出這樣類型的裝置,借助于該裝置能夠以小的額外成本來實現(xiàn)副車架的極為有效的局部的加強。
[0005]該任務通過權利要求1的特征解決。本發(fā)明的有利的改進和設計方案是從屬權利要求的主題。
[0006]按照本發(fā)明提出,用于車輪懸架的控制臂的接納部構成為兩個托架,其中一個托架支撐在縱梁的縱向走向的部段上,而另一個托架支撐在橫向走向的部段上,其中,托架的相互平行取向的底壁通過固定螺栓與橡膠金屬套支承件的支承套固定連接。提出的實施方案實際上形成了彎曲區(qū)域的對角支撐或跨接彎曲部分的負載路徑,固定螺栓和形成支承件芯的支承套包括在該負載路徑中。提出的局部的加強例如通過材料厚度提高或橫截面增大在一定程度上節(jié)省了在必要時需要的通常的副車架加強。
[0007]為了實現(xiàn)結實和堅硬的構件連接,托架的底壁可以半圓形地圍繞縱梁,底壁及其側壁與縱梁焊接。
[0008]此外提出,縱梁的橫向走向的部段的托架的底壁具有沿固定螺栓的力作用線突出的、直接支撐在縱梁的橫向走向的部段上的突起部,其中,托架可以通過朝向力作用線的直接支撐以自身相對重量有利的方式構成。
[0009]此外,與縱梁的縱向走向的部段連接的托架可以構造成杯形并具有與兩個側壁和底壁鄰接的蓋壁,以便如此形成自身穩(wěn)定且重量有利的構件。
[0010]通過結構和制造技術簡單的構件對縱梁的彎曲部段的附加的加強由此實現(xiàn),即在兩個托架底壁之間在下側和/或上側上設有一個或兩個在鉸接位置內(nèi)的加強板,加強板固定在底壁上,在必要時也固定在縱梁上。
[0011]最后可以在加強板上形成有以直角彎邊的法蘭,該法蘭與底壁焊接,在必要時也與縱梁例如通過簡單的點焊連接方式固定連接。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在下文中根據(jù)所附的示意圖進一步闡明。其中:
[0013]圖1示出了機動車的左側車輪懸架和僅僅部分示出的副車架的俯視圖,該副車架具有彎曲的縱梁和橫梁,以及具有在縱梁的彎曲區(qū)域中設置的、借助于兩個托架和車輪懸架的鉸接的控制臂的橡膠金屬套支承件所實現(xiàn)的加強結構;以及
[0014]圖2在放大圖中示出了形成縱梁的加強結構的托架,該托架具有控制臂通過橡膠金屬套支承件實現(xiàn)的鉸接部分和附加的加強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15]圖1在俯視圖中示出了機動車的左側的后車輪懸架10,然而僅以對于本發(fā)明的理解是必需的方式來描述該后車輪懸架。
[0016]車輪懸架10的輪轂托架12保持在五連桿式懸架上,其中,輪轂托架12通過五個在空間上分布的控制臂14、16、18、20、22引導,所述控制臂在另一側鉸接在僅部分示出的副車架24上。此外可看到動力傳動裝置/動力總成(未示出)的對后輪進行驅(qū)動的萬向軸28。
[0017]副車架24包括兩個縱梁30 (僅僅示出了左側的縱梁30,右側的縱梁基本上是對稱的)和兩個橫梁32、34并且在四點式支承結構中經(jīng)由支承件接納部24a與機動車的車身(未示出)、例如與縱梁經(jīng)由橡膠彈性的副車架支承件連接。在副車架24上還支承有動力傳動裝置(例如后橋差速器,未示出)。
[0018]出于構造和結構上的原因,副車架24的縱梁30如所示的那樣彎曲地構成,并具有成大約90度的彎曲部分30a。
[0019]控制臂16、18、20、22以通常的方式通過支承件接納部借助于橡膠金屬套支承件和相應地在縱梁30上設置的托架鉸接在縱梁30上,而沿行駛方向F在后部上方的控制臂14在彎曲部分30a的區(qū)域中的鉸接如下構成(圖2):
[0020]在例如圓形橫截面的縱梁30上固定有兩個托架36、38,其中一個托架36固定在縱梁30的縱向部段30b上,而另一托架38通過焊接連接方式固定在縱梁30的大約橫向走向的部段30c上。
[0021]托架36、38的相互平行的、形成叉形結構(Gabel)的底壁36a、38a在其間包圍未進一步示出的橡膠金屬套支承件的支承套40,該橡膠金屬套支承件以已知的方式插入控制臂14的支承件孔14a中。在托架36、38的底壁36a、38a之間支承的支承套40限定了以點劃線示出的擺動軸線42,控制臂14可以繞該擺動軸線擺動。
[0022]側壁36b (僅僅上側壁36b可見)和蓋壁36c與杯形設計的托架36的底壁36a鄰接。此外,底壁36a的端側36d半圓形地構成并且部分圍繞縱梁30,其中,側壁36b、底壁36a和蓋壁36c的邊緣區(qū)域與縱梁30b相應地焊接。
[0023]同樣杯形的托架38同樣具有兩個與底壁38a鄰接的側壁38b和底壁38a的半圓形端側(未示出),它們類似于托架36圍繞縱梁30的部段30c并且以其邊緣區(qū)域相應地與縱梁30焊接。
[0024]此外在托架38上形成了沿以點劃線標明的力作用線42延伸的突起部38c,該突起部如所示的那樣支撐在縱梁30的部段30c上并且與之焊接。
[0025]在托架36、38的底壁36a、38a之間在控制臂14的支承件孔14a內(nèi)裝入了加強板44,該加強板的朝向底壁36a、38a的邊緣區(qū)域和該加強板的朝向縱梁的彎曲區(qū)域30a的邊緣區(qū)域通過相應的焊接連接固定地與底壁36a、38a和縱梁30連接。
[0026]加強板44的所述邊緣區(qū)域可以在必要時通過折彎90度角的法蘭(未示出)形成,該法蘭以點焊方法與鄰接的托架36、38和縱梁30固定連接。
[0027]兩個托架36、38結合支承套40和固定螺栓形成附加的負載路徑(力作用線42),該負載路徑在彎曲部分30a的區(qū)域中以較大的程度加強縱梁30。附加地,該內(nèi)部加強板44能夠以所示出的形式或類似的形式應用。備選于示出的實施變型也可能的是,在上方和/或下方還設置加強板44。
[0028]本發(fā)明不限于所示的實施例。在必要時,副車架24的縱梁30也可以具有其他的截面形狀,例如橢圓形或四邊形。作為材料可以應用的是鋼或輕金屬。
[0029]縱梁30可以如根據(jù)圖1所示的那樣也如此設計,使得縱梁30的前部段30d直接過渡到橫梁32并且橫梁30的后續(xù)的部段接合或焊接到過渡區(qū)域30e。在該區(qū)域中也可以如所示那樣應用加強的連接板(Knotenblech)46。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加強用于機動車的承載式副車架的裝置,該副車架包括兩個縱梁(30)和至少一個橫梁(32、34),其中,在縱梁(30)上通過徑向突出的固定的接納部(36、38)借助于橡膠金屬套支承件來鉸接兩側的車輪懸架的控制臂(14、16、20、22),其中,縱梁(30)至少在控制臂(14)的鉸接區(qū)域中具有大約90°的彎曲部分,該彎曲部分包括縱向走向的部段(30b)和橫向走向的部段(30c),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納部(36、38)構成為兩個托架,其中一個托架支撐在縱梁(30)的縱向走向的部段(30b)上,而另一個托架支撐在橫向走向的部段(30c)上,所述托架在縱向走向的部段(30b)與橫向走向的部段(30c)之間以跨接90°彎曲部分的負載路徑形成彎曲區(qū)域的對角支撐。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 其特征在于, 通過支撐在縱向走向的部段(30b)和橫向走向的部段(30c)上的托架(36、38)加強縱梁(30)的橫向走向的部段(30c),和/或通過橡膠金屬套支承件的內(nèi)襯套(40)提供附加的負載路徑或附加的支撐。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裝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架(36、38)具有相互平行取向的底壁(36a、38a),該底壁通過固定螺栓(42)與橡膠金屬套支承件的支承套(40)固定連接。
4.根據(jù)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裝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架(36、38)的底壁(36a、38a)半圓形地圍繞縱梁(30),和/或底壁(36a、38a)及其側壁(36b、38b)與縱梁(30)焊接。
5.根據(jù)上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裝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縱梁(30)的橫向走向的部段(30c)的托架(38)的底壁(38a)具有沿固定螺栓的力作用線(42)突出的、直接支撐在縱梁(30)的橫向走向的部段(30c)上的突起部(38c)。
6.根據(jù)上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裝置, 其特征在于, 與所述縱梁(30)的縱向走向的部段(30b)連接的托架(36)和/或托架(38)構造成杯形并具有與兩個側壁(36b)和底壁(36a)鄰接的蓋壁(36c)。
7.根據(jù)上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裝置, 其特征在于, 在兩個托架(36、38)底壁(36a、38a)之間設有一個或兩個在鉸接位置(14a)內(nèi)的加強板(44),所述加強板固定在底壁(36a、38a)上,在必要時也固定在縱梁(30)上。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裝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加強板(44)上形成有以直角彎邊的法蘭,該法蘭與底壁(36a、38a)焊接,在必要時也與縱梁(30)焊接。
【文檔編號】B62D21/03GK104220320SQ201380019594
【公開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4月12日
【發(fā)明者】D·莫洛克 申請人:奧迪股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