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行車用變速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通過在多個變速鏈輪之間改掛鏈條以進行變速的自行車用變速裝置。
背景技術:
作為此種自行車用變速裝置,例如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的自行車的變速裝置,具有通過單向離合器而與配置在車架間的曲軸連接的驅動鏈輪,與驅動后輪的輸出軸連接的多個變速鏈輪,卷掛在驅動鏈輪和變速鏈輪上的鏈條,和變速切換機構。變速切換機構具有,將在變速鏈輪上導引鏈條的導引帶輪可回轉地進行支承的變速器(デイレイラ)臂,通過變速操作,變速器臂與導引帶輪共同在變速器軸的軸向移動,由此在變速鏈輪之間改掛鏈條、進行變速。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4-155280號公報。
可是,卷繞在驅動鏈輪和變速鏈輪上的鏈條,基于自行車的行走狀態(tài)的驅動鏈輪及變速鏈輪的回轉狀態(tài),或變速切換機構引起的導引帶輪的軸向移動,有時會妨礙其順暢的行走。而且,此種現(xiàn)象,如上述已有技術那樣,在變速裝置配置于自行車的前輪和后輪之間即車體的中央部位、驅動鏈輪及變速鏈輪相接近的場合下容易發(fā)生。
例如驅動鏈輪卷入側的鏈條,在驅動鏈輪通過曲軸驅動時成為張緊側,但如自行車慣性行走時那樣,通過驅動輪驅動變速鏈輪的情況下,由于其張力下降,變?yōu)樗神Y側,從而在驅動鏈輪的卷入部,鏈條的一部分會如折疊狀滯留,鏈條的圓滑行走有時會受阻。
另外,在自行車倒退時、變速鏈輪的反轉和自行車停車時的變速鏈輪停止的時候,由于變速鏈輪在不正轉時進行變速操作,當導引帶輪向軸向移動時,變速鏈輪不向軸向移動,從而變速鏈輪和導引帶輪之間的鏈條上會發(fā)生大的扭轉,鄰接鏈條間的摩擦力會驟增。此摩擦力,因會妨礙鏈條沿導引帶輪的形狀撓曲,鏈條會朝導引帶輪的徑向與之脫離,會阻礙鏈條順暢地行走。
再有,在有與鏈條嚙合的齒的張緊帶輪中,根據(jù)變速操作,與導引帶輪一同朝軸向移動時,在其卷入側會發(fā)生鏈條的扭轉。此扭轉,由于鏈條向軸向的移動受到張緊帶輪的齒的限制,為此,在張緊帶輪中,因在周方向的狹窄范圍發(fā)生,所以鏈條的扭轉變得很大,會增加發(fā)生在鄰接連桿間的摩擦力,妨礙鏈條沿張緊帶輪形狀的撓曲。結果,阻礙了鏈條順暢地行走,以及順暢地變速。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克服了上述的情況,技術方案1~7所述的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高鏈條的行走性。并且技術方案4所述的發(fā)明的目的在于進一步提高變速的操作性。
技術方案1所述的發(fā)明為一種自行車用變速裝置,具有由曲軸回轉驅動的驅動鏈輪,配置在軸向的同時由外徑不同的多個變速鏈輪構成的變速鏈輪群,卷繞在所述驅動鏈輪和所述變速鏈輪上的鏈條,和根據(jù)變速操作在所述變速鏈輪群內(nèi)改掛鏈條的改掛機構,其中,具有使配置并滯留在所述驅動鏈輪和所述變速鏈輪群之間的所述鏈條定向的定向導引件,所述定向導引件由具有使所述鏈條滯留部定向地進行導引的導引面的導引部構成,所述導引面在軸向上具有設在最小外徑的所述變速鏈輪側的基部和設在最大外徑的所述變速鏈輪側且與所述基部相比朝所述鏈條內(nèi)側或外側后退了的后退部,所述后退部在所述鏈條非滯留時接觸所述鏈條。
據(jù)此,因鏈條的滯留部,由定向導引件的導引部導引且在定向的狀態(tài)下順次進入定向口而解除滯留,從而防止了滯留部不解除就會咬入驅動鏈輪的現(xiàn)象。另外,在鏈條未滯留時與導引部接觸的鏈條,與導引部的后退部接觸,因而與未設置后退部時與導引面接觸的情況相比,該鏈條的彎曲度變小,由導引部作用于該鏈條的摩擦力減小。
技術方案2所述的發(fā)明為,在技術方案1所述的自行車用變速裝置中,所述導引部為具有構成所述導引面的外周面的導引輪,所述后退部是直徑比基部小的小徑部,所述小徑部在所述鏈條非滯留時與卷繞在最大外徑的所述變速鏈輪上的鏈條接觸。
據(jù)此,通過導引輪的回轉,用于使滯留部成定向狀態(tài)的導引可更順暢地進行,促進了滯留部的解除,此外在鏈條未滯留時,從作為后退部的小徑部向卷繞到最大外徑的變速鏈輪上的鏈條上作用的摩擦力進一步減小。
技術方案3所述的發(fā)明為,在技術方案1或2所述的自行車用變速裝置中,所述定向導引件由作為所述導引部的第1導引部,和與作為所述第1導引部的所述導引面的第1導引面協(xié)同動作且具有形成使所述鏈條通過的定向口的第2導引面的第2導引部構成,所述第2導引面具有為了使朝向所述鏈條內(nèi)側或外側的移動方向下的所述定向口的寬度在軸向的任意位置上大致一定,向所述后退部突出的突出部。
據(jù)此,由于設有后退部所致的定向口的寬度,借助突出部而與由基部和第2導引面的突出部以外的部分形成的定向口的寬度大致相同,從而定向作用即使在后退部中也可良好地進行。
技術方案4所述的發(fā)明為一種自行車用變速裝置,變速裝置具有由曲軸回轉驅動的驅動鏈輪,由配置在軸向的多個變速鏈輪構成的變速鏈輪群,和根據(jù)變速操作在所述變速鏈輪群內(nèi)改掛鏈條的改掛機構,所述改掛機構具有卷繞所述鏈條的導引帶輪,在軸向移動的所述導引帶輪對卷繞在所述變速鏈輪群內(nèi)選擇的1個動作鏈輪上的所述鏈條進行導引,其中,具有限制所述鏈條脫離所述導引帶輪的限制部件,所述限制部件配置在所述導引帶輪和動作鏈輪之間的所述導引帶輪的徑向外方。
據(jù)此,通過在變速操作時導引帶輪向軸向移動所產(chǎn)生的鏈條扭轉,鏈條的鏈節(jié)間的摩擦力變大,鏈條難以沿著導引帶輪撓曲,鏈條要脫離導引帶輪時或在脫離時,該鏈條與限制部接觸以限制鏈條的脫離。
技術方案5所述的發(fā)明為,在技術方案4所述的自行車用變速裝置中,所述限制部件處于所述曲軸回轉中心線和所述變速鏈輪回轉中心線之間、側面觀察與所述變速鏈輪重疊的位置。
據(jù)此,由于限制部件在側面觀察處于與變速鏈輪重疊的位置上,利用存在于曲軸的回轉中心線和變速鏈輪的回轉中心線之間的空間配置限制部,通過設置限制部,不必擴大曲軸及變速鏈輪的間隔。
技術方案6所述的發(fā)明為,在技術方案5所述的自行車用變速裝置中,具有使配置并滯留在所述驅動鏈輪和所述變速鏈輪群之間的所述鏈條定向的定向導引件,所述限制部件與所述定向導引件一體地成形。
據(jù)此,因限制部件與定向導引件形成為一體,不必增加零部件數(shù)。
技術方案7所述的發(fā)明為一種自行車用變速裝置,變速裝置具有由曲軸回轉驅動的驅動鏈輪,由配置在軸向的多個變速鏈輪構成的變速鏈輪群,和根據(jù)變速操作在所述變速鏈輪群內(nèi)改掛鏈條的改掛機構,所述改掛機構具有卷繞所述鏈條的導引帶輪和在所述鏈條上給予張力的張緊帶輪,在變速操作時、與所述張緊帶輪一同在軸向移動的所述導引帶輪,對卷繞在所述變速鏈輪群內(nèi)選擇的1個動作鏈輪上的所述鏈條進行導引,其特征在于,所述張緊帶輪的、與所述鏈條的接觸部,由使所述鏈條可在軸向滑動的面構成。
據(jù)此,因張緊帶輪在變速操作時向軸向移動的情況下,在張緊帶輪的周方向廣泛的范圍內(nèi)鏈條向軸向移動,從而減少了鏈條的扭轉。結果,因鏈條的鏈節(jié)間的摩擦力也減少,鏈條容易沿張緊帶輪的接觸部撓曲,張緊帶輪中的鏈條行走變得順暢。
技術方案8所述的發(fā)明為,在技術方案7所述的自行車用變速裝置中,具有支承所述曲軸和所述變速鏈輪群的變速箱,所述變速箱配置在自行車前輪和后輪間。
在配置于自行車的兩個輪間即自行車中央部位的變速裝置中,因驅動鏈輪及變速鏈輪群靠近配置,因此盡管在變速操作時產(chǎn)生的鏈條扭轉有變大的傾向,但通過此張緊帶輪,其扭轉大幅度地減少,在張緊帶輪中的鏈條行走變得順暢。
根據(jù)技術方案1所述的發(fā)明,具有以下的效果。即,因為防止了鏈條的滯留部咬入驅動鏈輪的現(xiàn)象,以及與導引部接觸的鏈條上作用的摩擦力得以減少,從而提高了鏈條的行走性。
根據(jù)技術方案2所述的發(fā)明,除了被引用的技術方案所述的發(fā)明效果外,還具有以下的效果。即,因為促進了鏈條滯留部的解除,卷繞于最大外徑的變速鏈輪上的鏈條上作用著的來自導引輪的摩擦力進一步減小,進一步提高了鏈條行走的行走性,提高了在最大外徑的變速鏈輪中的自行車的行走性。
根據(jù)技術方案3所述的發(fā)明,除了被引用的技術方案所述的發(fā)明效果外,還具有以下的效果。即,因為定向作用即使在后退部中也可良好地進行,減低來自導引部的摩擦力外,還可確保定向導引件所致的良好的定向作用。
根據(jù)技術方案4所述的發(fā)明,具有以下的效果。即,因為通過限制部件防止了鏈條脫離或抑制了脫離的程度,從而提高了導引帶輪中的鏈條行走性。
根據(jù)技術方案5所述的發(fā)明,除了被引用的技術方案所述的發(fā)明效果外,還具有以下的效果。即,因為利用存在于曲軸回轉中心線和變速鏈輪回轉中心線之間的空間配置限制部件,維持了變速裝置小型化外,還可設置限制部件。
根據(jù)技術方案6所述的發(fā)明,除了被引用的技術方案所述的發(fā)明效果外,還具有以下的效果。即,不增加零部件數(shù),得到備有限制部件的變速裝置。
根據(jù)技術方案7所述的發(fā)明,具有以下的效果。即,因為在張緊帶輪中鏈條的行走變得順暢,提高了鏈條的行走性。
根據(jù)技術方案8所述的發(fā)明,除了被引用的技術方案所述的發(fā)明效果外,還具有以下的效果。即,在配置于自行車中央部的變速裝置中,提高了鏈條的行走性。
圖1為具有適用本發(fā)明的變速裝置的自行車的概括的左側視圖。
圖2為示出圖1變速裝置的第2罩部拆下狀態(tài)下的局部截面圖。另外,實線表示在最高速的變速位置上的狀態(tài),雙點劃線表示在最低速的變速位置上的狀態(tài)。
圖3為圖2的III-III線截面圖,示出變速器軸一部分的截面圖。另外,實線表示在最高速的變速位置上的狀態(tài),雙點劃線表示在最低速的變速位置上的狀態(tài)。
圖4(A)為圖2的IV-IV線截面圖,示出變速器軸一部分的截面。另外,實線表示在最高速的變速位置上的狀態(tài),雙點劃線表示在最低速的變速位置上的狀態(tài)。(B)為(A)部要部的放大圖。
圖5(A)為圖1變速裝置的鏈輪罩右側視圖,(B)為(A)的B向視圖。
圖6為圖2的定向導引件附近的放大圖。
圖7為圖2的VII-VII線截面圖。
圖8為定向導引件的第1部件的、圖6的VIII向視圖。
圖9為鏈條滯留在定向導引件附近時的說明圖。
圖10(A)為圖4(A)的張緊帶輪附近的放大圖,(B)為張緊帶輪的(A)的B向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參照圖1~圖10,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例。
參照圖1,具有適用本發(fā)明的變速裝置T的自行車B,備有車架F,腳蹬式的曲軸12,和將曲軸12的動力傳遞給作為驅動輪的后輪Wr的傳動裝置。該傳動裝置包含,變速裝置T,由變速裝置T變速后的動力回轉驅動的輸出軸15,和將輸出軸15的動力傳遞給后輪Wr的驅動力傳遞機構。
自行車B的車體具有車架F和擺臂10。車架F具有,將在下端部軸承支承著前輪Wf的同時在上端部裝有把手7的前叉6可掌舵支承的頭管1,從頭管1向后斜下方延伸的兩叉狀的主架2,從主架2的前端向后斜下方延伸的下管3,將主架2的一對后端部和下管3的后端部連接的左右一對底管4,和從主架2延伸且支承鞍座8的鞍座架5。
再有,在說明書或技術方案的范圍中,上下、前后以及左右,分別與自行車B的上下、前后以及左右一致。還有,所謂軸向,意思為變速鏈輪41~47的回轉中心線L3的方向,所謂側面觀察,意思為從軸向觀察。
設在主架2的一對后部2a上的樞軸9(還參照圖4(A)),在后端部軸承支承著后輪Wr的左右一對擺臂10的前端部通過軸承11(還參照圖4(A))可擺動地支承著。兩個擺臂10,通過懸掛裝置S而與主架2連接,可與后輪Wr同時以樞軸9為中心朝上下方向擺動。
自行車B的中央部分,即前輪Wf和后輪Wr之間,在車架F的下部,在主架2的后部2a與兩個底管4之間形成的空間中配置著變速裝置T、由變速裝置T可回轉地支承的曲軸12的主軸12a以及輸出軸15。另外,在變速裝置T的右方,配置著上述驅動力傳遞機構。
一并參照圖2~圖4(A),變速裝置T具有,在周緣部形成的輪轂21a、22a(參照圖7)中,由通過螺栓N1(參照圖7),經(jīng)密封部件23(參照圖7)而液密結合的左右一對第1、第2罩部21、22構成的金屬制的變速箱20。而且,變速箱20,在各罩部21、22的周緣部形成的一對安裝部(圖2中,示出第1罩部21的安裝部21b。)中,通過螺栓N2(參照圖1),分別固定到主架2及兩個底管4上。
曲軸12具有,將變速箱20的下部朝左右方向貫通配置的主軸12a,和分別與在變速箱20外部突出的主軸12a的左右兩端部結合的一對曲柄12b。曲軸12通過一對軸承14由第1、第2罩部21、22可回轉地支承著。另外,在各曲柄12b上,可回轉地安裝著腳蹬13(參照圖1)。
在主軸12a前斜上方,輸出軸15或主軸12a的大致正上方上的樞軸9設置成、使輸出軸15的回轉中心線L2以及擺臂10的擺動中心線相互平行并且平行于曲軸12的回轉中心線L1,且收納于曲柄12b的回轉軌跡內(nèi)。主軸12a及輸出軸15因配置在前輪Wr與后輪Wf之間,與輸出軸和后輪為同軸的自行車相比,被配置的相互靠近。
在主架2上牢固固定的樞軸9,插入到在軸向與在第1、第2罩部21、22內(nèi)側形成的輪轂21c、22c接觸的樞軸軸環(huán)16的貫通孔中,并支承第1、第2罩部21、22。在軸向由外徑不同的圓筒部件構成的樞軸軸環(huán)16,在與輪轂21c、22c接觸的軸向的兩端部16a、16b,具有相對于小徑中央部16c的較大外徑。而且,因兩端部16a、16b為較大外徑,確保了可支承樞軸9的緊固負載的強度,又因中央部16c的小徑,可使樞軸軸環(huán)16輕量化的同時避免了驅動鏈輪32與鏈條C的干涉,可使變速裝置T緊湊。
參照圖1、圖4,收納在變速箱20內(nèi)的輸出軸15具有從第2罩部22向右方突出的端部15a,在端部15a上結合有作為輸出用驅動回轉體的輸出用驅動鏈輪17。在驅動鏈輪17和與后輪Wr驅動連接的作為輸出用被動回轉體的輸出用被動鏈輪18上,跨繞著作為柔性的輸出用環(huán)形傳動帶的輸出用鏈條19。而且,驅動鏈輪17、被動鏈輪18以及鏈條19,構成上述驅動力傳遞裝置。
另外,參照圖1、圖3、圖5,變速箱20上,裝有將驅動鏈輪17及鏈條19各自的一部分從上方、后方以及右方覆蓋的合成樹脂制的鏈輪罩24。鏈輪罩24具有配置在曲柄的回轉軌跡內(nèi)、將驅動鏈輪17及鏈條19從上方覆蓋的上壁24a,在鏈輪罩24靠近曲軸12的主軸12a處從后方覆蓋驅動鏈輪17的后壁24b,覆蓋著作為側方的右方的側壁24c,和將擰入第2罩部22的螺栓穿過的一對安裝輪轂24d。而且,在鏈輪罩24上,通過鏈條19的開口25a、25b,分別形成在上壁24a與后壁24b之間,以及兩個安裝輪轂24d之間。通過此鏈輪罩24,可防止蹬著腳蹬13的駕駛者的腳與驅動鏈輪17及鏈條19接觸。
以下,以進一步變速裝置T為中心進行說明。
參照圖2~圖4,變速裝置T具有,變速箱20,鏈條式變速機構M1,和對應變速操作使變速機構M1向期望的變速位置切換的變速切換機構M2。變速機構M1和成為變速切換機構M2的構成要素的后述變速器70,收納于變速箱20內(nèi)。
變速機構M1具有,由單向離合器元件30、作為滑動機構的滾珠花鍵31、驅動鏈輪32、多個變速鏈輪41~47構成的變速鏈輪群40,環(huán)形變速用鏈條C,定向導引件50及限制部件65。
驅動鏈輪32上設有一對圓環(huán)狀的合成樹脂制的側板32b,用以防止鏈條C同與鏈條C嚙合的齒32a兩側脫離。通過各側板32b由合成樹脂制成,使驅動鏈輪32輕量化。
由駕駛者回轉驅動的曲軸12的主軸12a,通過單向離合器30與同軸配置的驅動鏈輪32驅動連接。單向離合器30具有,由主軸12a的一部分構成的離合器內(nèi)件30a,棘齒在內(nèi)周形成齒的離合器外件30b,和由配置在離合器內(nèi)件30a及離合器外件30b間且與上述棘齒接合的爪構成的離合器元件30c,僅將曲軸12的正轉方向A(以下,用符號A表示曲軸12在正轉方向回轉時的各種軸及鏈輪的正轉方向。)的回轉傳遞給驅動鏈輪32。
單向離合器30和驅動鏈輪32之間設有球形花鍵31,將驅動鏈輪32相對于主軸12a可朝回轉中心線L1方向(與軸向一致)移動的同時與單向離合器30的離合器外件30b成一體地回轉。球形花鍵31具有,通過連接銷33而與離合器外件30b一體結合、同時通過軸承34可回轉地支承在主軸12a的外周上軸承34的內(nèi)筒31a,在內(nèi)筒31a徑向外方、與內(nèi)筒31a同軸配置的同時與驅動鏈輪32一體結合的外筒31b,和配置在內(nèi)筒31a和外筒31b之間、跨過在內(nèi)筒31a及外筒31b上平行于回轉中心線L1延伸形成的3組一對收容槽且可轉動收容的多個球31c。因此,外筒31b及驅動鏈輪32除了在通過球31c而與內(nèi)筒31a一體回轉外,相對在軸向不能移動的內(nèi)筒31a可在軸向移動。
此外,變速裝置T中的鏈條C,與鏈條C嚙合的各鏈輪32、41~47,曲軸12的滑動部,單向離合器30,球形花鍵31,進而其他滑動部等潤滑處所的潤滑,通過貯存在變速箱20內(nèi)的潤滑油進行。為此,潤滑油,以含驅動鏈輪32的齒的外周部位于油面36的下方的方式貯存在變速箱20的下部。而且,通過驅動鏈輪32及鏈條C刮上的油滴及鏈條C上粘著的潤滑油,向各潤滑處供給。
通過分別保持在兩罩部21、22的一對軸承35由變速箱20可回轉支承的輸出軸15上,外徑(即齒頂圓徑)成為不同的多個,本實施例中為7個的變速鏈輪41~47,與輸出軸15成一體地回轉,且與輸出軸15同軸配置地由花鍵結合。因此,各變速鏈輪41~47的回轉中心線L3,與平行于回轉中心線L1的輸出軸15的回轉中心線L2一致。并且,所有的變速鏈輪41~47,以成為從最低速的1速用的變速鏈輪41到最高速的7速用的變速鏈輪47、按高速順序或成為按小徑順序的方式在軸向並列設置。
在驅動鏈輪32,與作為在變速鏈輪群40內(nèi)通過變速切換機構M2選擇的一個變速鏈輪41~47的動作鏈輪(以下,叫“動作鏈輪”)之間,卷繞著鏈條C。所以,輸出軸15在通過驅動鏈輪32和經(jīng)鏈條C驅動連接的動作鏈輪所決定的速度比下,通過曲軸12回轉驅動。
參照圖2、圖6~圖9,定向導引件50為,在驅動鏈輪32和變速鏈輪群40之間,更詳細地說,在通過正轉的驅動鏈輪32驅動的鏈條C的張緊側,靠近驅動鏈輪32的卷入部配置,通過該張緊側的張力下降,產(chǎn)生成為鏈條C的一部分較大彎曲的狀態(tài)或折疊的狀態(tài)的滯留部C1(參照圖9)時,防止滯留部C1與驅動鏈輪32嚙合。
定向導引件50具有,比卷繞在變速鏈輪群40的各變速鏈輪41~47上時的鏈條C的軸向移動幅度還稍大的軸向幅度,同時,形成鏈條C以定向狀態(tài)通過的定向口51的導引部52,和限制從各變速鏈輪41~47卷出的鏈條C向內(nèi)側(鏈條軌道的內(nèi)側)移動的限制部60。
以使進入定向導引件50的鏈條C的滯留部C1,在將定向口51定向狀態(tài)通過的方式導引的導引部52,由相對定向口51配置在鏈條C外側(鏈條軌道的外側)的作為第1導引部的外側導引部53,相對定向口51配置在鏈條C內(nèi)側的作為第2導引部的內(nèi)側導引部54,和相對定向口51分別配置在軸向兩側的側部導引部56構成。所以,與內(nèi)側導引部54及兩側導引部55、56協(xié)同動作以形成定向口51的外側導引部53,由應當形成定向口51的入口51a,位于靠近變速鏈輪群40以作為在定向口51導引鏈條C的入口側部分的導輥53a,和應當形成定向口51的出口51b且位于靠近驅動鏈輪32的出口側部分53b構成。
出口側部分53b、內(nèi)側導引部54、限制部60以及左側的側部導引部55,通過由這些構件一體成形的單一的第1部件構成,右側的側部導引部56由第2部件構成。而且,上述第1、第2部件以及導輥53a,由具有自潤滑性或低摩擦系數(shù)的合成樹脂形成。另外,上述第1、第2部件,通過分別穿過要插入這兩個部件中的一對軸環(huán)62的內(nèi)孔內(nèi)的一對螺栓N3,而與第1罩部21結合,由此,定向導引件50固定在變速箱20上。所以,側部導引部56相對上述第1部件可自由裝脫地結合。此外,導輥53a,在左側的側部導引部55及第1罩部21上,以及在右側的側部導引部56及第2罩部22上,通過軸承57b由兩端部被分別支承的支承軸57a可回轉地支承著。
導輥53a具有將鏈條C的滯留部C1以定向方式導引的作為第1導引面的外周面58,外周面58,在軸向,具有設在最小外徑的變速鏈輪47側上的作為基部的大徑部58a,和設在最大外徑變速鏈輪41側且與大徑部58a相比朝鏈條C外側后退的小徑部58b、58c。
小于大徑部58a的小徑部58b、58c,由作為最大后退部的最小徑部58c,從大徑部58a到最小徑部58c連續(xù)后退的作為移動后退部的錐形部58b構成。錐形部58b成為從大徑部58a到最小徑部58c連續(xù)的小徑。
內(nèi)側導引部54具有以將鏈條C的滯留部C1定向方式導引的第2導引面59,導引面59,在軸向,具有比定向口51還靠近鏈條C進入處且將鏈條C誘導到定向口51的誘導部59d,與導輥53a的大徑部58a及小徑部58b、58c協(xié)同動作且作為分別與應該形成定向口51的大徑部58a及小徑部58b、58c相對應的部分的、設在最小外徑的變速鏈輪47側的基部59a,和設在最大外徑的變速鏈輪41側且朝向小徑部58b、58c突出的突出部59b、59c。而且,突出部59b、59c分由別與最小徑部58c及錐形部58b對應、朝向最小徑部58c突出的最大突出部59c和朝向錐形部58b突出的移動突出部59b構成。
通過相互對置的大徑部58a及基部59a,錐形部58b及移動突出部59b,進而最小徑部58c及最大突出部59c,基于變速鏈輪群40中鏈條的改掛,在朝鏈條C的內(nèi)側或外側的移動方向下的定向口51的寬度D,在軸向的任意位置上大致一定。
并且,在將通過變速鏈輪群40得到的變速位置對半分成低速側位置和高速側位置時,在鏈條C非滯留情況下,卷繞在低速側位置的作為動作鏈輪(即低速側變速鏈輪)的變速鏈輪41、42以及變速鏈輪43上的鏈條C,分別與導輥53a的最小徑部58c及錐形部58b接觸且稍給予張力(圖6中,卷繞在變速鏈輪41上的鏈條C的一部分用雙點線畫出。),卷繞在高速側位置的作為動作鏈輪(即高速側變速鏈輪)的變速鏈輪44~47上的鏈條C,與內(nèi)側導引部54的基部59a接觸且稍給予張力(圖6中,卷繞在變速鏈輪47上的鏈條C的一部分用實線畫出。),從而抑制了在鏈條C的張緊側的鏈條C撓曲的發(fā)生。
再有,在鏈條C非滯留時,卷繞在變速鏈輪41、42以及變速鏈輪43上的鏈條C,各自不與內(nèi)側導引部54的最大突出部59c及移動突出部59b接觸,卷繞在變速鏈輪44~47上的鏈條C也不與導輥53a的大徑部58a接觸。
一方面,鏈條C滯留時,如圖9所示,卷繞在變速鏈輪41、42、變速鏈輪43、以及變速鏈輪44~47上的鏈條C,分別與導輥53a的導引面58中最小徑部58c、錐形部58b以及大徑部58a接觸,內(nèi)側導引部54的導引面59中誘導部59d、最大突出部59c、移動突出部59b以及基部59a接觸,以將定向口51定向的狀態(tài)通過鏈條C的方式導引滯留部C1。
另外,側面觀察配置在與各變速鏈輪41~47重疊處的限制部60,具有從內(nèi)側導引部54向各變速鏈輪41~47延伸、使各變速鏈輪41~47的齒一個個通過的槽60b與變速鏈輪41~47同數(shù)形成的前端部60a。
所以,因例如路面的起伏等原因、自行車B在短時間內(nèi)激烈地做上下運動的場合,即使在鏈條C張緊側發(fā)生上下方向的振動或相對鏈條C的內(nèi)側方向以及外側方向(以下稱為(內(nèi)外方向))的振動,也通過與外側導引部53及內(nèi)側導引部54接觸而限制了其振動幅度,從而抑制了鏈條C的振動,因鏈條C以將定向口51定向狀態(tài)通過,所以鏈條C可順暢地行走。
此外,根據(jù)自行車B的行走狀態(tài),在鏈條C的張緊側因張力下降產(chǎn)生滯留部C1的鏈條C行走時,例如在曲軸12停止或反轉狀態(tài)下使自行車B前進的慣性行走時,驅動鏈輪32通過從后輪Wr經(jīng)上述驅動力傳遞機構以及輸出軸15傳遞給變速鏈輪群40的扭轉,通過鏈條C向正轉方向A回轉驅動。此時,鏈條C張緊側的張力下降,張緊側會發(fā)生滯留部C1,特別是正轉的曲軸12急速停止或在反轉狀態(tài)下自行車B前進的情況下,如圖9所示,鏈條C因明顯地彎曲,在驅動鏈輪32卷入側形成折疊的滯留部C1,在沒有定向導引件50的場合,滯留部C1有時會被嚙入驅動鏈輪32。
但是,通過設有定向導引件50,即使在張緊側發(fā)生了滯留部C1,滯留部C1也通過與外側導引部53及內(nèi)側導引部54接觸以定向方式被導引,因鏈條C以將定向口51定向狀態(tài)通過,從而鏈條C可順暢地行走。
參照圖1~圖4,變速切換機構M2具有,變速操作機構70,和根據(jù)變速操作機構70產(chǎn)生的變速操作在變速鏈輪群40中作為改掛鏈條C的改掛機構的變速器80。鏈條C跨繞在驅動鏈輪32、動作鏈輪、任意一個配置于在通過進一步正轉的曲軸12驅動的鏈條C松馳側上的導引帶輪82及張緊帶輪92上。
在變速箱20內(nèi)與變速器80連接的變速操作機構70具有,由通過駕駛者操作的變速桿等構成的變速操作部件71(參照圖1),和為了將變速操作部件71的動作傳遞給變速器70使變速操作部件71與變速器80動作連接的作為操作力傳遞部件的操作纜線72。
操作纜線72,由保持在車架F上的管狀柔性的外纜線72a、和插入外纜線72a內(nèi)側的柔性的內(nèi)纜線72b構成。內(nèi)纜線72b,在基端部與變速操作部件71接合,而在前端部與變速器80接合。
在將操作纜線72裝入變速箱20時,在操作纜線72插入第1罩部21上安裝的索環(huán)74中之前,靠近操作纜線72前端的部分,插入圓筒狀插入管73中,該插入管73與具有在變速器80基部設置的凹部的保持部81a連接固定,使插入管73與插入纜線72一體化。在此狀態(tài)下,從插入管73的一端部73a插入的外纜線72a與插入管73連接固定,經(jīng)插入管73另一端部73b的孔插入外纜線72a內(nèi)的內(nèi)纜線72b在插入管73的外部延伸。接下來,插入操作纜線72狀態(tài)的插入管73,從第1罩部21外側插入索環(huán)74并由保持部81a保持。此時,內(nèi)纜線72b,通過保持部81a底部的孔,之后設在其前端部的連接部與平行連桿機構83的連桿83b連接固定。如此,貫通變速箱20且保持在保持部81a上的操作纜線72,以與插入管73成一體的狀態(tài),與插入管73一同插入到裝在變速箱20上的索環(huán)74中,從而操作纜線72向變速器80的安裝變得容易。
參照圖2~圖4,配置在曲軸12的主軸12a上方的變速器80具有,固定并保持在兩罩部21、22上的同時與保持外纜線72a的保持部81a形成為一體的圓筒狀基部81,在變速鏈輪41~47內(nèi)的鏈條C改掛時、以卷繞在動作鏈輪上的方式導引鏈條C的導引帶輪82,可回轉地支承著導引帶輪82的托架H,將基部81與托架H連接并具有根據(jù)變速操作機構70產(chǎn)生的變速操作使托架H及導引帶輪82朝軸向及回轉中心線L3的徑向移動的一對連桿83a、83b的平行連桿機構83,和調(diào)整鏈條C張力的張緊器84。
托架H,由相對于具有與回轉中心線L3平行的回轉中心線L4的導引帶輪82、分別配置在作為軸向兩側方的左方及右方上且通過一對鉚釘85a、85b連接的第1、第2托架部86、87,可回轉地支承著導引帶輪82的支承部88構成。支承部88可擺動地支承著后述的一對第1、第2臂部95、96。
第2托架部87具有,配置在導引帶輪82的徑向外方且通過樞軸連接著平行連桿機構83的一對連桿83a、83b的連接部87a,和相對于導引帶輪82配置在右方且收納張力彈簧93的彈簧收納部87b。而且,兩個連桿83a、83b,通過設置在基部81上的一對支承軸91樞軸支承在基部81上,通過與一方連桿83b的連結部83b1連接固定式連接的內(nèi)纜線72b的操作,以由各支承軸91限定的一對擺動中心線為中心擺動,沿著由各變速鏈輪41~47的齒頂圓構成的齒頂圓群,導引著導引帶輪82。
參照圖2、圖3、圖6,在導引帶輪82與動作鏈輪之間,朝正轉方向A回轉的導引帶輪82的卷出側(反轉的導引帶輪82的卷入側)中,側面觀察比導引帶輪82齒頂圓和動作鏈輪齒頂圓的共同的切線還朝向導引帶輪82的徑向外方,設有接住脫離導引帶輪82的鏈條C并限制其脫離的限制部件65。再有,在圖2、圖6中,鏈條C的脫離部C2的一例用雙點劃線表示。如此鏈條C從導引帶輪82處的脫離,在自行車B后退時的變速鏈輪41~47的反轉情況下和自行車B停車時的變速鏈輪41~47停止情況下,會在變速鏈輪41~47未正轉時進行變速操作時發(fā)生。
限制部件65設置在曲軸12的回轉中心線L1與變速鏈輪41~47的回轉中心線L3之間、與含有兩個回轉中心線L1、L3的平面P相交叉的位置上、但是在側面觀察為與變速鏈輪41~47重疊的位置上,從限制部件60向導引帶輪82突出地與定向導引件50的上述第1部件形成為一體。而且,限制部件65利用并設置定向導引件50,與支承導引帶輪82的托架H為不同的部件。
一并參照圖8,限制部件65,形成凹部66的同時形成由加強筋67增強的箱狀,可輕量化。與脫離的鏈條C接觸的接觸部68,處于比平面P還靠近導引帶輪82的位置上,同時由具有平行于平面P的接觸面的平板狀壁部構成,卷繞在多個變速鏈輪43~47的鏈條C的、遍布軸向移動范圍地延伸。
參照圖2、圖3和圖10,張緊器84具有,在驅動鏈輪32與導引帶輪82之間、推壓鏈條C且給予鏈條C張力的張緊帶輪92,在軸向配置于第1、第2托架部86、87間并可由托架H的支承部88擺動支承的同時可回轉地支承著張緊帶輪92的臂R,和張力彈簧93。
張緊帶輪92,具有作為與鏈條C的接觸部的外周面94。在變速器80進行的變速操作中,張緊帶輪92與導引帶輪82一共在軸向移動時,通過相對于追隨張緊帶輪92的軸向移動而向軸向移動的驅動鏈輪32、張緊帶輪92先行移動所產(chǎn)生的鏈條C的扭轉,以鏈條C構成在軸向可滑動的面的方式,外周面94由平行于軸向的平面構成,進而鏈條C的鏈節(jié)Ca通過其內(nèi)側的外緣部Ca1而與外周面94接觸。
另外,外周面94,在周方向(或在側面觀察)成為與外緣部Ca1大致匹配的形狀,由具有與外緣部Ca1的凹部相對應形狀的凸部94a的彎曲面構成。由此,抑制了在外周面上的鏈條C在行走方向中的打滑。
臂R,由在軸向分別配置在作為張緊帶輪92兩側方的左方及右方上、同時在軸向配置于第1、第2托架部86、87間的一對第1、第2臂部95、96,可回轉地支承著張緊帶輪92的支承部97構成。支承部97,由連接第1、第2臂部95、96的同時相對兩臂部95、96作為可裝脫張緊帶輪92的連接機構的螺栓97a,和外嵌在螺栓97a上且支承張緊帶輪92的軸承97b構成。螺栓97a上設有裝著止輪97d的槽,止輪97d用于防止與螺栓97a螺紋配合的螺母97c止脫。
利用張緊帶輪92可裝脫于臂R上的技術,在本實施例中,作為鏈條C使用預先形成環(huán)形的鏈條。更具體地說,環(huán)形的鏈條C為,在卸下螺栓97a,將張緊帶輪92從臂R上拆下,進而將作為定向導引件50的上述第2部件的側方導引部56(參照圖7)卸下的狀態(tài)下,卷繞在驅動鏈輪32、變速鏈輪41~47及導引帶輪82上。之后,張緊帶輪92從鏈條C內(nèi)側通過螺栓97a安裝到臂R上,在定向導引件50中,上述第1部件安裝在上述第2部件上。如此,通過鏈條C在環(huán)形狀態(tài)下卷繞到各鏈輪等上,不用將具有兩端部的鏈條卷繞在各鏈輪等上后連接該兩端部的作業(yè)。此外,可減少各連桿Ca間連接力的平衡。
由直徑不同的2個螺旋彈簧構成的張力彈簧93,通過其彈力,以回轉中心線L4為中心,將臂R及張緊帶輪92朝圖2中時針方向施力,以將張緊帶輪92壓入鏈條C。
參照圖3、圖4(A),在第1、第2罩部21、22中,側面觀察與變速鏈輪群40及導引帶輪82重疊的位置上,粘貼由表示橡膠狀彈性的彈性部件組成的防音片100,101,以將變速時改掛鏈條C情況下發(fā)生的鏈條C和變速鏈輪41~47的碰撞聲衰減。通過此防音片100、101,使傳遞到變速箱20的碰撞聲衰減,下降。參照圖1,傳遞到中空主架2的上述碰撞聲及與飛濺到主架2上的飛石等碰撞所致的聲音,通過粘貼到主架2的作為幅寬部分的前部的左右側面上的防音片102而得到有效的衰減。
以下,對上述構成的實施例的作用及效果進行說明。
通過駕駛者使曲軸12朝正轉方向A驅動時,或使曲軸12在反轉或停止狀態(tài)下使自行車B前進時,在變速操作部件71的操作下,變速器80和臂R及張緊帶輪92占有作為在圖2~圖4(A)用實線表示的基本位置的7速位置,作為在變速鏈輪群40中的動作鏈輪,選擇變速鏈輪47,鏈條C卷繞在圖3、圖4(A)中用實線表示的位置的驅動鏈輪32和變速鏈輪47上。駕駛者通過蹬腳蹬13,在正轉方向A回轉的曲軸12,通過單向離合器30回轉驅動驅動鏈輪32,驅動鏈輪32通過鏈條C以在由兩個鏈輪32、47決定的變速比下變回轉驅動速鏈輪47、輸出軸15及驅動鏈輪17。而且,驅動鏈輪17通過鏈條19,轉動被動鏈輪18及后輪Wr。
為了從處于7速位置的狀態(tài),切換到變速位置,作為動作鏈輪,以選擇更低速的變速鏈輪41~46,例如變速鏈輪41的方式,操作變速操作部件71時,通過內(nèi)纜線72b操作變速器80的平行連桿機構83,在平行連桿機構83作用下,托架H、導引帶輪82、臂R、張緊帶輪92朝軸向的左方以及相對回轉中心線L3朝徑向外方移動,占有處于圖2~圖4(A)中用雙點劃線表示的變速位置的1速位置。而且,與導引帶輪82及張緊帶輪92一同向左方移動的鏈條C,使驅動鏈輪32相對于曲軸12的主軸12a在軸向向左移動,驅動鏈輪32占有圖3、圖4(A)中用雙點劃線表示的位置。此時,鏈條C跨繞在變速鏈輪41上,通過鏈條C而與驅動鏈輪32驅動連接。
此外,以選擇相對該1速位置為更高速的變速位置的變速鏈輪42~47的方式操作變速操作部件71時,通過內(nèi)纜線72b,操作變速器80平行連桿機構83,在平行連桿機構83作用下,托架H、導引帶輪82、臂R、張緊帶輪92向軸向的右方及相對于回轉中心線L3為徑向內(nèi)方移動,與導引帶輪82及張緊帶輪92一同朝右方移動的鏈條C使驅動鏈輪32相對于主軸12a向右移動,同時,鏈條C卷繞在被選擇的變速鏈輪42~47上。
如此,通過相應于變速操作機構70的變速操作而動作的變速器80,鏈條C在變速鏈輪41~47間改掛,在由掛繞鏈條C的所選擇的動作鏈輪和驅動鏈輪32決定的變速比下,自行車B行走。
在如此變速裝置T中,定向導引件50由導引輪53a構成,該導引輪53a具有以使鏈條C的滯留部C1定向方式導引的作為導引面的外周面58,外周面58,在軸向,具有設在最小外徑的變速鏈輪47側的大徑部58a,和設在最大外徑的變速鏈輪41側且與大徑部58a相比向鏈條C外側后退的作為后退部的最小徑部58c及錐形部58b,最小徑部58c及錐形部58b,與在鏈條C非滯留時卷繞在變速鏈輪41~43上的鏈條C接觸。由此,鏈條C的滯留部C1,以由定向導引件50的導引輪53a導引且定向的狀態(tài)下順序地進入定向口51中,消除滯留,防止滯留部C1不消除就會咬入驅動鏈輪32中的現(xiàn)象,而且,在鏈條C的非滯留情況下,與導引輪53a接觸的鏈條C與導引輪53a的最小徑部58c及錐形部58b接觸,從而與不設有最小徑部58c及錐形部58b時同大徑部58a接觸的場合相比,鏈條C的彎曲度變小,由導引輪53a作用到鏈條C上的摩擦力減少,提高了鏈條C的行走性。
定向導引件50的導引部為導引輪53a,構成小徑部58b、58c的最小徑部58c及錐形部58b,通過在鏈條C的非滯留時與卷繞在變速鏈輪41、42及變速鏈輪43上的鏈條C接觸,在導引輪53a的回轉作用下,使滯留部C1成定向狀態(tài)的導引可更圓滑地進行,促進了滯留部C1的消除,進一步地,在鏈條C的非滯留情況下,由小徑部58b、58c在卷繞到作為低速側鏈輪的變速鏈輪41~43上的鏈條C上作用的摩擦力進一步減小,從而變速位置處于低速位置時的自行車B的行走性得以提高。
定向導引件50的內(nèi)側導引部52的導引面59,通過為了向鏈條C的內(nèi)側及外側的移動方向(即,內(nèi)外方向)上的定向口51的寬度D,在軸向的任意位置上應該大致一定,具有向最小徑部58c及錐形部58b突出的最大突出部59c及移動突出部59b,設有最小徑部58c及錐形部58b所致的定向口51的寬度D與通過突出部59c及移動突出部59b、由作為大徑部58a和導引面59的突出部59b、59c以外的部分的基部59a形成的定向口51的寬度D大致相同,從而定向作用即使在最小徑部58c及錐形部58b中也可良好地進行。結果,降低了來自導引輪53a的摩擦力后,還能夠確保定向導引件50所致的良好的定向作用。
限制鏈條C脫離導引帶輪82的限制部件65,處于導引帶輪82和動作鏈輪之間,通過在回轉在正轉方向A的導引帶輪82的卷出側,相對于側面觀察的導引帶輪82和動作鏈輪的共同切線,配置在導引帶輪82徑向外方,從而在自行車B后退時、變速鏈輪41~47反轉情況下或自行車B停車時、變速鏈輪41~47停止情況下,通過變速鏈輪41~47不正轉時的變速操作情況下、導引帶輪朝軸向移動所產(chǎn)生的鏈條C的扭轉,鏈條C的鏈節(jié)間摩擦力變大,鏈條C很難沿著導引帶輪82撓曲,鏈條C脫離導引帶輪82時,因該鏈條C與限制部件65接觸,抑制了鏈條C脫離的程度,從而在導引帶輪82中的鏈條C的行走性得以提高。
限制部件65,通過在回轉中心線L1和回轉中心線L2之間,在側面觀察處于與變速鏈輪41~47重疊的位置,因利用存在于兩個回轉中心線L1、L2間的空間配置限制部件65,不必因設有限制部件65而擴大曲軸12及變速鏈輪41~47的間隔。結果,因維持了變速裝置的小型化,能夠設有限制部件65。
通過限制部件65與定向導引件50一體形成,不會增加零部件數(shù)量,可得到具有限制部件65的變速裝置T。而且,限制部件65為利用定向導引件50而設置,為與支承導引帶輪82的托架H成不同的部件,從而與限制部件65與托架H一體設置的情況相比,在變速操作時,與導引帶輪82一同朝軸向移動的部件輕量化,導引帶輪82可迅速地移動,提高了變速操作性,即變速的容易性及可靠性。
張緊帶輪92的、作為與鏈條C的接觸部的外周面94,通過由鏈條C可在軸向滑動的面構成,張緊帶輪92在變速操作時沿著軸向移動時,因在張緊帶輪92的周向廣泛的范圍內(nèi)鏈條C均可沿軸向移動,從而減小鏈條C的扭轉,鏈條C的鏈節(jié)Ca間的摩擦力也減少,從而鏈條C容易沿張緊帶輪92的外周面94撓曲。結果,在張緊帶輪92中,鏈條C的行走變得順暢,鏈條C的行走性得以提高,而且因朝向導引帶輪82行走的鏈條C的行走性提高,可提高變速操作性。
變速箱20,通過配置在自行車B的前輪Wf和后輪Wr之間,在配置于自行車B中央部的變速裝置T中,因驅動鏈輪32及變速鏈輪群40靠近配置,盡管在變速操作時產(chǎn)生的鏈條C的扭轉具有變大的傾向,但通過此張緊帶輪92,其扭轉大幅度地減小,從而在張緊帶輪92中的鏈條C的行走變得順暢。結果,在配置于自行車B中央部的變速裝置T中,鏈條C的行走性得以提高。
以下,對變更了上述實施例的一部分構成的實施例,就有關變更的構成進行說明。
第1導引部可不是輥子且不回轉的部件。第2導引部可由輥子構成。另外,后退部可設在內(nèi)側導引部,處于鏈條C的內(nèi)側。
限制部件可以是防止鏈條C脫離導引帶輪的構件。
權利要求
1.一種自行車用變速裝置,具有由曲軸回轉驅動的驅動鏈輪、配置在軸向的同時由外徑不同的多個變速鏈輪構成的變速鏈輪群、卷繞在所述驅動鏈輪和所述變速鏈輪上的鏈條,和根據(jù)變速操作在所述變速鏈輪群內(nèi)改掛鏈條的改掛機構,其特征在于,具有使配置并滯留在所述驅動鏈輪和所述變速鏈輪群之間的所述鏈條定向的定向導引件,所述定向導引件由具有使所述鏈條滯留部定向地進行導引的導引面的導引部構成,所述導引面在軸向上具有設在最小外徑的所述變速鏈輪側的基部,和設在最大外徑的所述變速鏈輪側且與所述基部相比朝所述鏈條內(nèi)側或外側后退了的后退部,所述后退部在所述鏈條非滯留時接觸所述鏈條。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用變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引部為具有構成所述導引面的外周面的導引輪,所述后退部是直徑比所述基部小的小徑部,所述小徑部在所述鏈條非滯留時與卷繞在最大外徑的所述變速鏈輪上的鏈條接觸。
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行車用變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導引件由作為所述導引部的第1導引部,和與作為所述第1導引部的所述導引面的第1導引面協(xié)同動作且具有形成使所述鏈條通過的定向口的第2導引面的第2導引部構成,所述第2導引面,具有為了使朝向所述鏈條內(nèi)側或外側的移動方向下的所述定向口的寬度在軸向的任意位置上大致一定,而向所述后退部突出的突出部。
4.一種自行車用變速裝置,所述變速裝置具有由曲軸回轉驅動的驅動鏈輪、由配置在軸向的多個變速鏈輪構成的變速鏈輪群,和根據(jù)變速操作在所述變速鏈輪群內(nèi)改掛鏈條的改掛機構,所述改掛機構具有卷繞所述鏈條的導引帶輪,在軸向移動的所述導引帶輪對卷繞在所述變速鏈輪群中選擇的1個動作鏈輪上的所述鏈條進行導引,其特征在于,具有限制所述鏈條脫離所述導引帶輪的限制部件,所述限制部件配置在所述導引帶輪和所述動作鏈輪之間的所述導引帶輪的徑向外方。
5.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車用變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部件處于所述曲軸的回轉中心線和所述變速鏈輪的回轉中心線之間、側面觀察與所述變速鏈輪重疊的位置。
6.按照權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車用變速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使配置并滯留在所述驅動鏈輪和所述變速鏈輪群之間的所述鏈條定向的定向導引件,所述限制部件與所述定向導引件形成一體。
7.一種自行車用變速裝置,具有由曲軸回轉驅動的驅動鏈輪、由配置在軸向的多個變速鏈輪構成的變速鏈輪群,和根據(jù)變速操作在所述變速鏈輪群內(nèi)改掛所述鏈條的改掛機構,所述改掛機構具有卷繞所述鏈條的導引帶輪和向所述鏈條給予張力的張緊帶輪,在變速操作時、與所述張緊帶輪一同在軸向移動的所述導引帶輪,對卷繞在所述變速鏈輪群中選擇的1個動作鏈輪上的所述鏈條進行導引,其特征在于,所述張緊帶輪的、與所述鏈條的接觸部,由使所述鏈條可在軸向滑動的面構成。
8.按照權利要求7所述的自行車用變速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支承所述曲軸和所述變速鏈輪群的變速箱,所述變速箱配置在自行車的前輪和后輪間。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提高鏈條行走性的自行車用變速裝置,該裝置具有使配置且滯留在驅動鏈輪和變速鏈輪群(40)之間的鏈條(C)定向的定向導引件(50)。定向導引件(50)由具有使鏈條(C)的滯留部定向式導引的外周面(58)的導引輪(53a)構成。外周面(58)在軸向上,具有設在最小外徑的變速鏈輪(47)側的大徑部(58a),和設在最大外徑的變速鏈輪(41)側且直徑比大徑部(58a)小的小徑部(58b、58c)。小徑部(58b、58c)在鏈條(C)非滯留時,與卷繞在變速鏈輪(41~47)上的鏈條接觸。
文檔編號B62M9/136GK1847082SQ20061007541
公開日2006年10月18日 申請日期2006年4月14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4月15日
發(fā)明者松本真也, 千田明生 申請人:本田技研工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