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汽車前梁的漸進式吸收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用于汽車前梁的漸進式吸收裝置,包括:殼體,在殼體的上部設有開口;擋板,兩塊擋板的一端與開口的邊緣連接,并向著殼體的內腔延伸,在兩塊擋板的內側設有第一倒齒;插入板,在兩塊插入板的外側設有第二倒齒;兩塊插入板通過第二倒齒與擋板的內壁連接;受力板,受力板設置在兩塊插入板之上;氣囊,氣囊設置在兩塊擋板及兩塊插入板之間;潰縮機構,潰縮機構設置在殼體內兩側的腔體內。本實用新型用于汽車前梁的漸進式吸收裝置安裝在汽車前、后梁上,當汽車受到撞擊的時候,氣囊會對撞擊所產生的沖擊力進行緩沖,如果沖擊力不是很大的話,僅僅通過氣囊的變形吸能,就能起到緩沖的效果。
【專利說明】用于汽車前梁的漸進式吸收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制動【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汽車前梁的漸進式吸收裝置。
【背景技術】
[0002]自美國1979年最早米用NCAP體系一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me,即新車評價規(guī)范以來,汽車安全性逐漸被廣大的汽車消費者所了解。三十多年來,世界各國家/地區(qū)都相繼開展了 NCAP評價。在充分研究并借鑒其他國家NCAP發(fā)展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汽車標準、技術和經濟發(fā)展水平,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也于2006正式建立了 C-NCAP中國新車評價規(guī)程。汽車碰撞星級越來越被人們關注,乘用車碰撞后維修的便利性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因此在車輛設計中,通常采用在車輛前部安裝一吸收這些能量的吸能盒。目前,市場上的吸能盒結構強度不高,吸能效果不佳,在受到撞擊時不能很好地吸收能量。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受到撞擊時能夠更好的吸收能量的用于汽車前梁的漸進式吸收裝置。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用于汽車前梁的漸進式吸收裝置,包括:殼體,在所述殼體的上部設有開口 ;擋板,兩塊所述擋板的一端與所述開口的邊緣連接,并向著所述殼體的內腔延伸,在兩塊所述擋板的內側設有第一倒齒;插入板,在兩塊所述插入板的外側設有第二倒齒;兩塊所述插入板通過所述第二倒齒與所述擋板的內壁連接;受力板,所述受力板設置在兩塊所述插入板之上;氣囊,所述氣囊設置在兩塊所述擋板及兩塊所述插入板之間;潰縮機構,所述潰縮機構設置在所述殼體內兩側的腔體內。
[0005]所述潰縮機構包括:外潰縮管,所述外潰縮管為中空;潰縮槽,所述潰縮槽設置在所述外潰縮管外側,且所述潰縮槽與所述外潰縮管的軸線相垂直。所述潰縮槽的數(shù)量為多條,多條所述潰縮槽呈層狀設置、且均勻間隔。多條所述潰縮槽呈交錯狀布置。
[0006]所述外潰縮管的橫截面為八邊形。
[0007]在所述外潰縮管內還設有相互嵌套的中間潰縮管及內潰縮管。
[0008]在所述外潰縮管上設有通孔。
[0009]本實用新型用于汽車前梁的漸進式吸收裝置安裝在汽車前、后梁上,當汽車受到撞擊的時候,首先受力板受力,受力板會帶動插入板沿著擋板向著殼體的內部移動,由于在兩塊擋板及兩塊插入板之間設置了氣囊,在移動的過程中,氣囊會對撞擊所產生的沖擊力進行緩沖,如果沖擊力不是很大的話,僅僅通過氣囊的變形吸能,就能起到緩沖的效果。如果沖擊力很大,在受力板的壓迫下,同時在兩塊擋板及兩塊插入板的限制下,氣囊會從殼體下部兩側的側口擠如,填滿殼體的剩余部分,同時受力板會嵌入到殼體上部的凹槽內,這樣就用整個殼體來承受沖擊力,也就是說用殼體內的潰縮機構來進一步吸收撞擊的能量。而其中的八邊形的外潰縮管相對于傳統(tǒng)的形狀強度更高,在受到撞擊時能夠更好的吸收能量,而且潰縮槽即可起到加強外潰縮管強度的作用,又能起到受撞擊時引導外潰縮管潰縮方向的作用。另外,相互嵌套在外潰縮管內的中間潰縮管及內潰縮管,能夠在有限空間內進一步提聞緩沖和吸能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用于汽車前梁的漸進式吸收裝置結構示意圖;
[0011]圖2為本實用新型用于汽車前梁的漸進式吸收裝置潰縮機構結構示意圖一;
[0012]圖3為本實用新型用于汽車前梁的漸進式吸收裝置潰縮機構結構示意圖二。
[0013]本實用新型用于汽車前梁的漸進式吸收裝置附圖中附圖標記說明:
[0014]1-殼體2-開口 3-擋板
[0015]4-插入板5-受力板 6-氣囊
[0016]7_潰縮機構 8_外潰縮管9_潰縮槽
[0017]10-中間潰縮管11-內潰縮管12-通孔
[0018]I3-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用于汽車前梁的漸進式吸收裝置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20]如圖1?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用于汽車前梁的漸進式吸收裝置,包括:上部設有開口 2的殼體I,在開口 2的邊緣連接有兩塊擋板3,并向著殼體I的內腔延伸,同時在兩塊擋板3的內側設有第一倒齒(圖中未示出)。兩塊插入板4的外側設有第二倒齒(圖中未示出);兩塊插入板4通過第二倒齒(圖中未示出)與擋板3的內壁上的第一倒齒(圖中未示出)連接。受力板5設置在兩塊插入板4之上。在兩塊擋板3及兩塊插入板4之間設有氣囊6,在殼體I內兩側的腔體內設有潰縮機構7。
[0021]當汽車受到撞擊的時候,首先受力板5受力,受力板5會帶動插入板4沿著擋板3向著殼體I的內部移動,由于在兩塊擋板3及兩塊插入板4之間設置了氣囊6,在移動的過程中,氣囊6會對撞擊所產生的沖擊力進行緩沖,如果沖擊力不是很大的話,僅僅通過氣囊6的變形吸能,就能起到緩沖的效果。如果沖擊力很大,在受力板5的壓迫下,同時在兩塊擋板3及兩塊插入板4的限制下,氣囊6會從殼體I下部兩側的側口擠如,填滿殼體I的剩余部分,同時受力板5會嵌入到殼體I上部的凹槽13內,這樣就用整個殼體I來承受沖擊力,也就是說用殼體I內的潰縮機構7來進一步吸收撞擊的能量。加之第一倒齒(圖中未示出)和第二倒齒(圖中未示出)之間的限制,插入板4只能向下運動,不會因為氣囊的彈力將插入板4和受力板5彈出殼體I外。
[0022]潰縮機構7包括:八邊形的外潰縮管8為中空設計,在外潰縮管8外側設有多條與外潰縮管8的軸線相垂直的潰縮槽9,且潰縮槽9呈層狀設置、且均勻間隔交錯狀布置。其中的八邊形的外潰縮管8相對于傳統(tǒng)的形狀強度更高,在受到撞擊時能夠更好的吸收能量,而且潰縮槽9即可起到加強外潰縮管8強度的作用,又能起到受撞擊時引導外潰縮管8潰縮方向的作用。
[0023]另外,相互嵌套在外潰縮管8內的中間潰縮管10及內潰縮管11,能夠在有限空間內進一步提聞緩沖和吸能效果。
[0024]通孔12用于車輛涂裝電泳時供電泳液流入和流出外潰縮管8。
[0025]本實用新型用于汽車前梁的漸進式吸收裝置安裝在汽車前、后梁上,當汽車受到撞擊的時候,首先受力板受力,受力板會帶動插入板沿著擋板向著殼體的內部移動,由于在兩塊擋板及兩塊插入板之間設置了氣囊,在移動的過程中,氣囊會對撞擊所產生的沖擊力進行緩沖,如果沖擊力不是很大的話,僅僅通過氣囊的變形吸能,就能起到緩沖的效果。如果沖擊力很大,在受力板的壓迫下,同時在兩塊擋板及兩塊插入板的限制下,氣囊會從殼體下部兩側的側口擠如,填滿殼體的剩余部分,同時受力板會嵌入到殼體上部的凹槽內,這樣就用整個殼體來承受沖擊力,也就是說用殼體內的潰縮機構來進一步吸收撞擊的能量。而其中的八邊形的外潰縮管相對于傳統(tǒng)的形狀強度更高,在受到撞擊時能夠更好的吸收能量,而且潰縮槽即可起到加強外潰縮管強度的作用,又能起到受撞擊時引導外潰縮管潰縮方向的作用。另外,相互嵌套在外潰縮管內的中間潰縮管及內潰縮管,能夠在有限空間內進一步提聞緩沖和吸能效果。
[0026]以上已對本實用新型創(chuàng)造的較佳實施例進行了具體說明,但本實用新型創(chuàng)造并不限于實施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創(chuàng)造精神的前提下還可作出種種的等同的變型或替換,這些等同的變型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用于汽車前梁的漸進式吸收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殼體,在所述殼體的上部設有開口 ; 擋板,兩塊所述擋板的一端與所述開口的邊緣連接,并向著所述殼體的內腔延伸,在兩塊所述擋板的內側設有第一倒齒; 插入板,在兩塊所述插入板的外側設有第二倒齒;兩塊所述插入板通過所述第二倒齒與所述擋板的內壁連接; 受力板,所述受力板設置在兩塊所述插入板之上; 氣囊,所述氣囊設置在兩塊所述擋板及兩塊所述插入板之間; 潰縮機構,所述潰縮機構設置在所述殼體內兩側的腔體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車前梁的漸進式吸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潰縮機構包括: 外潰縮管,所述外潰縮管為中空; 潰縮槽,所述潰縮槽設置在所述外潰縮管外側,且所述潰縮槽與所述外潰縮管的軸線相垂直。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汽車前梁的漸進式吸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潰縮槽的數(shù)量為多條,多條所述潰縮槽呈層狀設置、且均勻間隔。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汽車前梁的漸進式吸收裝置,其特征在于,多條所述潰縮槽呈交錯狀布置。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汽車前梁的漸進式吸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潰縮管的橫截面為八邊形。
6.根據權利要求2或5所述的用于汽車前梁的漸進式吸收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潰縮管內還設有相互嵌套的中間潰縮管及內潰縮管。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汽車前梁的漸進式吸收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潰縮管上設有通孔。
【文檔編號】B60R19/20GK204149977SQ201420545792
【公開日】2015年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9月22日
【發(fā)明者】楊寶富, 潘仙法 申請人:上海通工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