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桿式涂布方法和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桿式涂布方法和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即使在高速涂布情況下也可穩(wěn)定地涂布對巻材的接觸角較大的涂液的桿式涂布方法和裝置。另外,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無論是對涂液潤濕性差的巻材還是巻材的表面粗糙度大且容易發(fā)生伴生風的巻材,都可在高速涂布時進行穩(wěn)定涂布的桿式涂布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平版印刷版通常為,一邊使純鋁或鋁合金的帶狀支持體(以下稱作巻材)移動,一邊對巻材的至少一面進行砂面處理,并在砂面處理后的表面上根據(jù)需要形成生成了陽極氧化膜的巻材。接著,在進行了砂面處理側的巻材面上涂布感光層用涂液(或有時為感熱層用涂液)以形成感光層,通過干燥該感光層,以制造感光性或感熱性的平版印刷版的帶狀蒼材。如此,在平版印刷版的制造中,作為在巻材上涂布涂液以形成涂膜的裝置,通常使用桿式涂布裝置。桿式涂布裝置通常使用的裝置具有一邊與連續(xù)移動的巻材下表面接觸一邊在與巻材的移動方向相同或相反方向上旋轉的涂布用桿;和在巻材移動方向的涂布用桿上游側(以下簡稱為"上游側")排出涂液并形成涂液貯存部,并經(jīng)該涂液貯存部將涂液向巻材下表面排出的涂液排出部(例如,專利文獻l)??墒?,巻材的移動速度即涂布速度較快時,在巻材表面形成作為伴隨巻材移動的伴生空氣的膜的伴生空氣膜。由于該伴生空氣膜被帶入涂液貯存部,因而容易發(fā)生涂膜不連續(xù)等的涂布缺陷。特別是,對巻材的接觸角較大的涂液,因?qū)啿牡臐櫇裥暂^差,所以使巻材以高速移動時,容易發(fā)現(xiàn)涂膜不連續(xù)等的涂布缺陷。為此,對于具有接觸角較大的特性的涂液的情況,會因巻材不得不在低速下移動并涂布而存在生產(chǎn)效率差的問題。另外,使用對涂液接觸角較大且潤濕性較差的巻材或者巻材的表面粗糙度大且容易發(fā)生伴生風的巻材,在進行例如60m/分以上的高速涂布(桿的運送速度)時,存在著因伴生風的影響而容易發(fā)生涂膜不連續(xù)等涂布缺陷的問題。在此,伴生風為伴隨巻材的移動的風,伴生風因擾亂涂液貯存部而成為穩(wěn)定涂布的障礙。越是高速涂布或者巻材表面越粗糙,則越容易發(fā)生該伴生風。針對該問題,例如在專利文獻2中,公開了一種與前段的預著液用桿接觸并將過剩的涂液向巻材涂布后與計量用桿接觸,并計量所希望的涂布量的后計量方式的桿式涂布裝置,其中,在與預著液用桿接觸后,通過在0.25秒內(nèi)與計量用桿接觸,即使為表面粗糙度較大的巻材也可穩(wěn)定地進行涂布。此外,在專利文獻3中,公開了一種與前段的預著液用桿接觸并將過剩的涂液向巻材涂布后與計量用桿接觸,并計量所希望的涂布量的后計量方式的桿式涂布裝置,其中,通過使預著液用桿通過后的涂布量W1與計量用桿通過后的涂布量W2之比(Wl/W2)為0.84.0,即使是高速涂布也可穩(wěn)定地涂布。專利文獻l:日本特開2002—192050公報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3—126753公報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3—159560公報但是,在現(xiàn)有的桿式涂布方法中,實際上對于對巻材的接觸角較大的涂液、或表面粗糙度較大且對涂液潤濕性較差的巻材,尚無解決產(chǎn)生液體不連續(xù)等的對策。例如,專利文獻2或3為在具有預著液用桿和計量用桿的后計量系統(tǒng)的桿式涂布裝置中,使用表面粗糙度大的巻材進行高速涂布的情況下的穩(wěn)定的涂布方法,在由一個桿進行涂布和計量的涂布/計量一體型的桿式涂布裝置中,實際上并沒有發(fā)現(xiàn)充分的解決對策。為此,以往,在涂布/計量一體型的桿式涂布裝置的情況下,不得不以低速進行涂布。另外,專利文獻2和3公開了使用表面粗糙度大的巻材以進行高速涂布時的對策,但對于使用表面粗糙度大且對涂液的潤濕性差的巻材進行高速涂布時的對策,尚未做出任何解決。
發(fā)明內(nèi)容本發(fā)明是鑒于上述情況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巻材表面形成伴生空氣膜的高速涂布中,即使涂布對巻材的接觸角較大的涂液,也不會發(fā)生涂膜不連續(xù)等的涂布缺陷,并能夠進行穩(wěn)定涂布的桿式涂布方法和裝置、以及用桿式涂布方法制造的涂膜制品和平版印刷版。另外,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無論為對涂液的潤濕性較差的巻材,還是巻材的表面粗糙度大且容易發(fā)生伴生風的巻材,均能夠進行穩(wěn)定的高速涂布的桿式涂布方法和裝置、以及用桿式涂布方法制造的涂膜制品和平版印刷版。為了實現(xiàn)前述目的,本發(fā)明的方案l提供了一種桿式涂布方法,通過一邊將旋轉的涂布用桿與連續(xù)移動的巻材下表面接觸,一邊從相對于該涂布用桿位于巻材移動方向上游側的涂液排出部向所述巻材下表面排出涂液,從而在所述涂布用桿的上游側形成涂液貯存部,并通過該涂液貯存部向巻材涂布涂液,其特征在于,根據(jù)所述巻材的移動速度調(diào)整所述涂液貯存部的壓力。本發(fā)明人發(fā)現(xiàn)在桿式涂布方法中,即使在因?qū)啿牡慕佑|角較大而對巻材的潤濕性(涂液的附著)較差的涂液的情況下,通過提升涂液貯存部的壓力,即使涂布速度高速化也不會發(fā)生涂膜不連續(xù)等涂布缺陷。在相關桿式涂布方法中使用的涂布用桿可以是平滑桿、線材桿、滾軋成形桿中的任意一種。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方案l,在桿式涂布方法中,可根據(jù)巻材的移動速度調(diào)整涂液貯存部的壓力。即,在增加巻材的移動速度進行涂布時,涂液貯存部的壓力也增大。由此,在巻材表面形成伴生空氣膜的高速涂布中,即使涂布對巻材接觸角較大的涂液,也不會發(fā)生涂膜不連續(xù)等涂布缺陷,能夠穩(wěn)定地涂布。為了實現(xiàn)前述目的,本發(fā)明的方案2提供了一種桿式涂布方法,通過一邊將旋轉的涂布用桿與連續(xù)移動的巻材下表面接觸,一邊從相對于涂布用桿位于巻材移動方向上游側的涂液排出部向所述巻材下表面排出涂液,從而在所述涂布用桿的上游側形成涂液貯存部,并通過該涂液貯存部向巻材涂布涂液,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巻材的移動速度為V(m/分)、所述涂液貯存部的壓力為P(kPa)、所述涂液的著液瞬間接觸角為0(度)時,以滿足關系式0.5V《50+P—e的方式調(diào)整所述涂液貯存部的壓力。方案2為,為了不發(fā)生涂膜不連續(xù)等涂布缺陷,在巻材的移動速度與涂液貯存部的壓力的關系的基礎上,添加了涂液的著液瞬間接觸角共3個因素的關系。通過這3個因素滿足關系式0.5V《50+P—9的方式調(diào)整涂液貯存部的壓力,即使為相對于巻材的接觸角較大的涂液,也能夠不發(fā)生涂膜不連續(xù)地高速涂布。為了實現(xiàn)前述目的,本發(fā)明的方案3提供了一種桿式涂布方法,通過一邊將旋轉的涂布用桿與連續(xù)移動的巻材下表面接觸,一邊從相對于涂布用桿位于巻材移動方向上游側的涂液排出部向所述巻材下表面排出涂液,從而在所述涂布用桿的上游側形成涂液貯存部,并通過該涂液貯存部向巻材涂布涂液,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巻材的移動速度為V(m/分)、所述涂液貯存部的壓力為P(kPa)、所述巻材下表面的表面粗糙度為Ra(um)時,以滿足關系式0.5V《40+P—50Ra的方式調(diào)整所述涂液貯存部的壓力。本發(fā)明的方案3規(guī)定了使用表面粗糙度大的巻材以穩(wěn)定地高速涂布時的條件。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方案3,在桿式涂布方法中,由于以滿足上述關系式0.5V《40+P—50Ra的方式調(diào)整涂液貯存部的壓力P,因此,即使使用表面粗糙度大的巻材進行高速涂布時,也能夠不發(fā)生涂膜不連續(xù)等涂布缺陷地穩(wěn)定涂布。為了實現(xiàn)前述目的,本發(fā)明的方案4提供了一種桿式涂布方法,通過一邊將旋轉的涂布用桿與連續(xù)移動的巻材下表面接觸,一邊從相對于涂布用桿位于巻材移動方向上游側的涂液排出部向所述巻材下表面排出涂液,從而在所述涂布用桿的上游側形成涂液貯存部,并通過該涂液貯存部向巻材涂布涂液,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巻材的移動速度為V(m/分)、所述涂液貯存部的壓力為P(kPa)、所述涂液的著液瞬間接觸角為6(度)、所述巻材下表面的表面粗糙度為Ra(um)時,以滿足關系式0.5V《90+P_e—50Ra的方式調(diào)整所述涂液貯存部的壓力P。方案4的發(fā)明在上述的表面粗糙度大的基礎上,還規(guī)定了使用對涂液的潤濕性差的巻材進行穩(wěn)定地高速涂布時的條件。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方案4,在桿式涂布方法中,由于以滿足上述關系式0.5V《90+P—e—50Ra的方式調(diào)整涂液貯存部的壓力P,因此,即使使用表面粗糙度大、和對涂液的潤濕性差的巻材進行高速涂布時,也能夠不發(fā)生涂膜不連續(xù)等涂布缺陷地穩(wěn)定涂布。方案5的特征在于,在方案14中的任一個中,巻材的移動速度V為60(m/分)以上。方案5的原因在于,在巻材的移動速度V為60(m/分)以上的高速涂布中,可進一步發(fā)揮本發(fā)明的效果。方案6的特征在于,在方案15中的任一個中,增減所述涂液貯存部的體積,以調(diào)整該涂液貯存部的壓力P。方案6為增減涂液貯存部的壓力P的優(yōu)選方法,通過增減涂液貯存部的體積,可調(diào)整該涂液貯存部的壓力。使用表面粗糙度較大的巻材、甚至對涂液的潤濕性較差的巻材來進行穩(wěn)定的高速涂布時,通常將涂液貯存部的壓力向提升的方向調(diào)整。方案7的特征在于,在方案15中的任一個中,增減從所述涂液排出部排出的涂液排出量,以調(diào)整該涂液貯存部的壓力P。方案7為調(diào)整涂液貯存部的壓力的另一優(yōu)選方法,通過增減從涂液排出部排出的涂液的涂液排出量,來調(diào)整涂液貯存部的壓力P。另外,對于提升涂液貯存部的壓力,也可以共同實行增加從涂液排出部排出的涂液的涂液排出量的方法和減小涂液貯存部的體積的方法這兩者。為了實現(xiàn)前述目的,本發(fā)明的方案8提供了一種涂膜制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方案17中的任一桿式涂布方法制造涂膜制品。根據(jù)由方案17中的任一桿式涂布方法,制造涂膜制品,由于可不發(fā)生涂膜不連續(xù)等涂布缺陷地高速涂布、并提高生產(chǎn)率,因此能夠獲得高品質(zhì)且低價格的涂膜制品。另外,即使為表面粗糙度較大的巻材或者對涂液的潤濕性較差的巻材,也能夠不發(fā)生涂膜不連續(xù)等涂布缺陷地制造品質(zhì)良好的涂布制品。方案9的特征在于,在方案8中,所述涂膜制品為具有作為涂膜的感光層的平版印刷版。原因在于,本發(fā)明的桿式涂布方法在涂膜制品為平版印刷版時特別有效。但是,本發(fā)明并不限于平版印刷版的制造,也可使用于作為涂膜制品的如照片膠片等感光材料的制造、錄音磁帶等的磁記錄材料的制造和彩色鐵板等的涂裝金屬薄板的制造等。因此,作為可涂布涂液的巻材,除了現(xiàn)有技術部分所述的巻材外,還可以是在巻材的磨砂側的表面形成感光性或感熱性的制版面的平版印刷原版巻材、照片用基材、印相紙用涂布用鋇地紙(barytapaper)、錄音磁帶用基材、錄象磁帶用基材、Fl叩py(注冊商標)disk(軟磁盤)用基材等,以及由金屬、塑料或紙等構成、連續(xù)的帶狀且具有撓性的基材等。另外,作為涂液,例如有用于在巻材上涂布、干燥以形成膜的溶液,具體為,除了感光層用涂液和感熱層用涂液外,可以為在巻材的表面形成中間層以改善制版層的粘接的中間層涂液,用于形成防止平版印刷原版巻材的制版面氧化的陽極氧化膜的聚乙烯咔唑水溶液、用于形成照片膠片上的感光層的照片膠片用感光劑膠狀溶液、用于形成印相紙的感光層的印相紙用感光劑膠狀溶液、用于形成錄音磁帶、錄象磁帶、軟磁盤的磁性層的磁性層形成液、以及用于金屬涂裝的各種涂料等。為了實現(xiàn)前述目的,本發(fā)明的方案io提供了一種桿式涂布裝置,通過一邊將旋轉的涂布用桿與連續(xù)移動的巻材下表面接觸,一邊從相對于涂布用桿位于巻材移動方向上游側的涂液排出部向所述巻材下表面排出涂液,從而在所述涂布用桿的上游側形成涂液貯存部,并通過該涂液貯存部向巻材涂布涂液,其特征在于,具有測定所述巻材的移動速度的移動速度測定機構;測定所述涂液貯存部的壓力的壓力測定機構;以及根據(jù)所述移動速度測定機構的測定結果,調(diào)整由所述壓力測定機構測定的所述涂液貯存部的壓力的壓力調(diào)整機構。方案10為將本發(fā)明構成為裝置,通過由移動速度測定機構測定巻材的移動速度,由壓力測定機構測定涂液貯存部的壓力,并根據(jù)這些測定值調(diào)整涂液貯存部的壓力,從而即使為對巻材的接觸角較大的涂液,也能夠不發(fā)生涂膜不連續(xù)等涂布缺陷地高速涂布。方案ll的特征在于,在方案10中,具有測定所述涂液向所述巻材著液后的瞬間(010ms)的所述涂液的接觸角的接觸角測定機構,所述壓力調(diào)整機構,在由所述移動速度測定機構測定的巻材的移動速度為V(m/分)、由所述壓力測定機構測定的所述涂液貯存部的壓力為P(kPa)時,由所述接觸角測定機構預測定的所述涂液的著液瞬間接觸角為e[度]時,以滿足關系式0.5V《50+P—6的方式調(diào)整所述涂液貯存部的壓力。方案ll示出了對于添加了涂液的接觸角的情況下、以壓力調(diào)整機構調(diào)整涂液貯存部的壓力的優(yōu)選關系式,通過以滿足關系式0.5V《50+P—e的方式調(diào)整涂液貯存部的壓力,從而即使為對片材的接觸角較大的涂液,也能夠不發(fā)生涂膜不連續(xù)等涂布缺陷地高速涂布。為了實現(xiàn)前述目的,本發(fā)明的方案12提供了一種桿式涂布裝置,通過一邊將旋轉的涂布用桿與連續(xù)移動的巻材下表面接觸,一邊從相對于涂布用桿位于巻材移動方向上游側的涂液排出部向所述巻材下表面排出涂液,從而在所述涂布用桿的上游側形成涂液貯存部,并通過該涂液貯存部向巻材涂布涂液,其特征在于,具有測定所述巻材的移動速度的移動速度測定機構;測定所述涂液貯存部的壓力的壓力測定機構;測定所述巻材下表面的表面粗糙度的表面粗糙度測定機構;以及根據(jù)所述移動速度測定機構和所述表面粗糙度測定機構的測定結果,調(diào)整由所述壓力測定機構測定的所述涂液貯存部的壓力的壓力調(diào)整機構。方案12為將本發(fā)明構成為裝置,通過由移動速度測定機構測定巻材的移動速度,由壓力測定機構測定涂液貯存部的壓力,由表面粗糙度測定機構測定巻材下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并根據(jù)這些測定值調(diào)整涂液貯存部的壓力,從而即使為使用表面粗糙度大的巻材進行高速涂布,也能夠不發(fā)生涂膜不連續(xù)等涂布缺陷地穩(wěn)定涂布。方案13的特征在于,在方案12中,所述壓力調(diào)整機構,在所述巻材的移動速度為V(m/分)、所述涂液貯存部的壓力為P(kPa)、所述巻材下表面的表面粗糙度為Ra(um)時,以滿足關系式0.5V《40+P—50Ra的方式調(diào)整所述涂液貯存部的壓力P。方案13示出了可用壓力調(diào)整機構任意調(diào)整涂液貯存部的壓力的方案,并以滿足關系式0.5V《40+P—50Ra的方式調(diào)整所述涂液貯存部的壓力P。方案14的特征在于,在方案13中,所述涂液的著液瞬間接觸角為e(度)時,6《50(度)。原因在于,上述關系式0.5V《40+P—50Ra在9《50(度)時更有效。為了實現(xiàn)前述目的,本發(fā)明的方案15提供了一種桿式涂布裝置,通過一邊將旋轉的涂布用桿與連續(xù)移動的巻材下表面接觸,一邊從相對于涂布用桿位于巻材移動方向上游側的涂液排出部向所述巻材下表面排出涂液,從而在所述涂布用桿的上游側形成涂液貯存部,通過該涂液貯存部向巻材涂布涂液,其特征在于,具有測定所述巻材的移動速度的移動速度測定機構;測定所述涂液貯存部的壓力的壓力測定機構;測定所述巻材下表面的表面粗糙度的表面粗糙度測定機構;測定所述涂液向所述巻材著液后的瞬間(010ms)的所述涂液的接觸角的接觸角測定機構;以及根據(jù)所述移動速度測定機構、所述表面粗糙度測定機構和所述接觸角測定機構的測定結果,調(diào)整由所述壓力測定機構測定的所述涂液貯存部的壓力的壓力調(diào)整機構。方案15為將本發(fā)明構成為裝置,通過由移動速度測定機構測定巻材的移動速度,由壓力測定機構測定涂液貯存部的壓力,由表面粗糙度測定機構測定巻材下表面的表面粗糙度,由接觸角測定機構測定巻材相對涂液的瞬間接觸角,并根據(jù)這些測定值調(diào)整涂液貯存部的壓力,即使為使用表面粗糙度大且對涂液的潤濕性差的巻材進行高速涂布,也能夠不發(fā)生涂膜不連續(xù)等涂布缺陷地穩(wěn)定涂布。方案16的特征在于,在方案15中,所述壓力調(diào)整機構,在所述巻材的移動速度為V(m/分)、所述涂液貯存部的壓力為P(kPa)、所述涂液的著液瞬間接觸角為e(度)、所述巻材下表面的表面粗糙度為Ra(um)時,以滿足關系式0.5V《90+P—9一50Ra的方式調(diào)整所述涂液貯存部的壓力P。方案16示出了可用壓力調(diào)整機構任意調(diào)整涂液貯存部的壓力的方案,并以滿足關系式0.5V《90+P—6—50Ra的方式調(diào)整所述涂液貯存部的壓力P。發(fā)明效果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桿式涂布方法和裝置,在如巻材表面形成伴生空氣膜的高速涂布中、即使涂布對巻材的接觸角較大的涂液,也不會發(fā)生涂膜不連續(xù)等涂布缺陷,能夠進行穩(wěn)定的涂布。另外,'根據(jù)本發(fā)明,無論為對涂液的潤濕性差的巻材,還是巻材的表面粗糙度大且容易發(fā)生伴生風的巻材,均能夠進行穩(wěn)定的高速涂布。因此,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桿式涂布方法和裝置,能夠獲得無涂膜不連續(xù)等涂布缺陷的涂膜制品以及平版印刷版。圖l為表示本發(fā)明的桿式涂布裝置的概要的立體圖。圖2為本發(fā)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桿式涂布裝置的剖視圖。圖3為主要說明本發(fā)明的桿式涂布裝置的涂液排出部的局部放大圖。圖4為說明本發(fā)明的桿式涂布裝置中的涂布機構的說明圖。圖5為本發(fā)明第2實施方式的桿式涂布裝置的剖視圖。圖6為說明涂液的著液瞬間接觸角9的說明圖。圖7為本發(fā)明第3實施方式的桿式涂布裝置的剖視圖。圖8為本發(fā)明第4實施方式的桿式涂布裝置的剖視圖。圖9為說明在本發(fā)明的實例1中、著液瞬間接觸角e為40(度)的涂液的試驗結果的說明圖。圖10為說明在本發(fā)明的實例1中、著液瞬間接觸角6為50(度)的涂液的試驗結果的說明圖。圖ll為說明在本發(fā)明的實例l中、著液瞬間接觸角e為65(度)的涂液的試驗結果的說明圖。圖12為說明在本發(fā)明的實例1中、著液瞬間接觸角e為70(度)的涂液的試驗結果的說明圖。圖13為說明本發(fā)明的實例2中的試驗結果的說明圖。圖14為說明本發(fā)明的實例3中的試驗結果的說明圖。圖15為說明本發(fā)明的實例4中的試驗結果的說明圖。具體實施方式第l實施方式下面,說明本發(fā)明的涂布方法和裝置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圖1和圖2為示出本發(fā)明的桿式涂布裝置的第1實施方式的構成的圖。并且,圖3中以涂液排出部的構成為主進行表示。另外,圖1和圖3在后述的第1第4實施例中也通用。如這些附圖所示,桿式涂布裝置10為在移動的巻材W的下表面進行涂布的裝置,主要由涂布裝置本體ll、測定巻材W的移動速度的移動速度測定機構13(參照圖2)、測定涂液貯存部A的壓力的壓力測定機構17(參照圖2)、以及根據(jù)移動速度測定機構13的測定結果將由壓力測定機構17測定的涂液貯存部A的壓力加以調(diào)整的壓力調(diào)整機構19(參照圖2)構成。涂布裝置主體11由涂布用桿12、主要由支承涂布用桿12的桿支承部件14和擋板16構成的涂液排出部15、以及基座18構成。另外,巻材W巻繞在通過輥20、22上,并向箭頭a方向移動。涂布用桿12形成為圓柱狀,并由桿支承部件14可自由旋轉地支承。并且,一邊與移動中的巻材W的下表面接觸一邊圍繞著軸線旋轉。涂布用桿12的旋轉方向優(yōu)選與巻材W的移動方向a相反,涂布用桿12的圓周速度設定成在巻材W的移動速度的1X以內(nèi)。另外,涂布用桿12的旋轉方向也可以與移動方向a相同。涂布用桿12的表面可以是被精加工成平滑的平滑桿,或者是沿著圓周方向以一定間隔設有槽的滾軋成形桿,進一步也可以是線材緊密巻繞的線材桿。在線材桿型的涂布用桿12的情況下,巻繞的線材的直徑優(yōu)選為0.07lmm,特別優(yōu)選為0.070.4mm。另外,在滾軋桿型或線材桿型的涂布用桿12中,通過使槽的深度或線材的粗細減小,可使涂液的涂附變薄,通過將前述槽的深度或前述線材的粗細加大,可使涂液的涂附變厚。涂布用桿12的直徑從制作方面考慮優(yōu)選為625mm的范圍,優(yōu)選的原因在于,該范圍的涂布用桿12在形成于巻材W上的涂液的涂膜上難以發(fā)生縱向條紋。另外,涂布用桿12通常比巻材W的寬度長,但也可以是與巻材W的寬度相同的長度。巻材W在施加張力的狀態(tài)下與涂布用桿12接觸,并以規(guī)定的包角接觸。如圖3所示,相對于涂布用桿12,上游側的巻材W與水平面所成的角度(進入角度)ei優(yōu)選為3。30°,特別優(yōu)選為5。10°的范圍。將進入角度設定為如此范圍時,能夠防止涂布開始時和涂布結束時涂多,并且能夠抑制涂布用桿12的磨耗。相對于涂布用桿12,下游側的巻材W與水平面所成的角度(排出角度)e2并沒有特別的限定,但將由ei和62求出的包角設定成規(guī)定的數(shù)值。桿支承部件14是將多個塊體組合而成,上表面形成圓弧狀的槽14A。涂布用桿12卡合于該槽14A中,被可旋轉地支承。相對于槽14A,在巻材W的移動方向a的上游側(以下簡稱為上游側),形成相對于水平面傾斜的上游側上表面14B。上游側上表面14B的傾斜角度e優(yōu)選形成為與巻材W的進入角度el大致相等的角度。另外,相對于槽14A,在巻材w的移動方向a的下游側(以下簡稱為下游側)形成水平的下游側上表面14C。該下游側上表面14C形成在比上游側上表面14B低的高度位置上。桿支承部件14的上游側的壁面14D垂直地形成,擋板16與壁面14D相對置設置在其上游側。擋板16為垂直設置的板狀部件,下端固定到基座18上。另外,擋板16的上端(前端)16A形成銳角的楔形狀,該上端16A在巻材W的寬度方向形成為一直線狀,其平行度優(yōu)選設定為0.01mm以上0.2mm以下。另外,平行度小的話,后述的效果明顯,但因加工費用增多,因此優(yōu)選為0.01mm以上,更優(yōu)選為0.05mm以上。擋板16的上端16A優(yōu)選設置在比涂布用桿12的最上端位置12A低的位置上,此外,更優(yōu)選的是,設置于比上游側上表面14B的上游側上端部14E高的位置上。此時,在以通過擋板16的上端16A且平行于巻材W的平行線b為基準,從巻材W到平行線b的距離為Cl,從平行線b到桿支承部件14的上游側上表面14B的距離為C2時,優(yōu)選滿足0.2《C1/C2《5。但是,Cl過窄的話,因巻材W的微妙的振動等,巻材W會與擋板16的上端16A接觸而發(fā)生擦傷劃痕,因此優(yōu)選Cl低于O.lmm。此外,在擋板16和桿支承部件14的上游側上表面14B的整體中,需要滿足0.2《C1/C2《5的關系。擋板16相對于桿支承部件14的壁面14D平行且具有規(guī)定的間隙C4地設置,在兩者之間形成狹縫狀的供給通路24。另外,從不改變涂液的供給量地提升排出壓力的方面考慮,供給通路24的間隙C3優(yōu)選為較窄。供給通路24與設置于基座18的內(nèi)部的暫時貯存室26連通。暫時貯存室26與從涂液的貯存箱(未圖示)供給涂液的泵P的排出側連接,通過驅(qū)動該泵P,涂液向暫時貯存室26供給。暫時貯存室26將供給的涂液暫時貯存,同時,在泵P的排出量變動之際,具有抑制從供給通路24供給的涂液流量的變動的功能。向該暫時貯存室26供給的涂液從供給通路24的下端向上端流動,從供給通路24的上端的排出口向巻材W排出。由此,在由巻材W的下表面、桿支承部件14的上游側上表面14B、涂布用桿12和擋板16圍住的空間內(nèi),形成涂液貯存部A。通過該涂液貯存部A的涂液附著在巻材W的下表面,并且過度附著的涂液由涂布用桿12刮落,從而涂液涂布到巻材W的下表面。圖2所示的基座18具有在擋板16上游側的溢流液貯存器28,能夠?qū)⒃竭^擋板16的上端16A且溢流到上游側的涂液用溢流液貯存器28接收。另外,基座18在桿支承部件14的下游側也具有溢流液貯存器30,能夠?qū)⑼恳嘿A存器A的涂液中沒有附著到巻材W上而向下游側溢流的涂液接收。此外,由溢流液貯存器28、30接收的涂液優(yōu)選通過回流管(未圖示)返回前述貯存箱(未圖示)中。如圖1所示,在基座18的兩端緣設有側板32、34,通過該側板32、34,形成溢流液貯存器28、30和供給通路24以及暫時貯存室26的側壁。上述的基座18由未圖示的升降機構支承,并可在高度方向移動。因此,可使涂布用桿12向巻材W側(即上方)進出以接觸巻材W,或者使涂布用桿12從巻材W退讓(即向下方移動)并離開巻材W。另外,作為代替使基座18移動的方式,也可以通過使通過輥20、22升降來改變巻材W的移動位置。此外,如圖2所示,桿式涂布裝置10上設有測定巻材W的移動速度(m/分)的移動速度測定機構13。移動速度測定機構13也可以構成為,將例如通過與巻材W接觸而與該巻材W同速度旋轉的轉速計的旋轉數(shù)由計算器換算為巻材W的移動速度(m/分)。另外,在設有使巻材W移動的供給輥的情況下,也可以根據(jù)供給輥的轉速計算巻材W的移動速度。移動速度測定機構13可測定巻材W的移動速度(m/分)即可,但并不限于上述。另外,作為測定涂液貯存部A的壓力(kPa)的壓力測定機構17,例如如圖2所示,能夠?qū)⒏呔鹊膲毫鞲衅饕耘c桿支承部件14的上游側上表面14B處于同一平面的方式埋入桿支承部件14中。但是,壓力測定機構17如果能夠高精度地測定涂液貯存部A的壓力(kPa),則沒有特別的限定,例如可使用壓力表等。例如,也可以用壓力表測定向供給通路24供給涂液的送液管的壓力,并采用從測定值減去供給通路24的壓力損失量后的數(shù)值(計算值)。壓力調(diào)整機構19基于移動速度測定機構13的測定結果,調(diào)整由壓力測定機構17測定的涂液貯存部A的壓力(kPa)。gp,向壓力調(diào)整機構19輸入由移動速度測定機構13測定的巻材W的移動速度V(m/分)、和由壓力測定機構17測定的涂液貯存部A的壓力P(kPa)。并且,在所使用的涂液的著液瞬間接觸角6(度)較高時,具體而言在高于65度的條件下,壓力調(diào)整機構19控制泵P,并以滿足關系式P^5V/8的方式調(diào)整向涂液貯存部A排出的涂液排出量。另外,涂液貯存部A的壓力調(diào)整在涂布運行開始時進行,如設定涂液排出量,則之后監(jiān)測是否脫離關系式P^5V/8即可。由此,在因接觸角(度)較大(例如50度以上)、對巻材W的潤濕性(涂液的附著)較差的涂液的情況下,即使使涂布速度高速化,也能夠不發(fā)生涂膜不連續(xù)等的涂布缺陷。此外,并不限于通過由上述的泵P調(diào)整向涂液貯存部A排出的涂液排出量來進行涂液貯存部A的壓力調(diào)整的方式。例如,作為如桿支承部件14的上游側上表面14B可相對于巻材W的下表面進退那樣的桿支承部件構造,也可以使涂液貯存部A的體積可變。即,在增加涂液貯存部A的壓力(kPa)的情況下,使桿支承部件14的上游側上表面14B接近巻材W的下表面,從而減小涂液貯存部A的體積。該情況下,在涂布到巻材W上的涂液的涂布寬度為L,并且由巻材W、擋板16、桿支承部件14的上游側上表面14B和桿12圍住的涂液貯存部A在巻材移動方向上被縱向切斷后的縱向截面積為S時,優(yōu)選SK0.15mm。原因在于,相對于涂布寬度L的涂液貝亡存部的縱向截面積S過大時,貯存的開放面積變大,不僅難以向涂液貯存部施加壓力而且會不均勻。作為提升涂液貯存部A的壓力(kPa)的其他方法,也可以為如擋板16的上端16A可相對巻材W的下表面進退那樣的擋板構造,可使涂液貯存部A的壓力(kPa)可變。艮卩,在提升液貯存部A的壓力(kPa)的情況下,將擋板16的上端16A接近巻材W的下表面,并減小巻材W的下表面與擋板16的上端16A之間的間隙。由此,難以從涂液貯存部A向溢流液貯存器28流出,從而提升涂液貯存部A的壓力。作為提升液貯存部A的壓力(kPa)的其他方法,可以為通過使供給通路24變窄來提升涂液的排出壓的方法,也可以通過將涂布用桿12的直徑變細來減小涂液貯存部A的體積。另外,也可以通過對上述的涂液貯存部A的體積、涂液貯存部A的半密閉性和向涂液貯存部A排出的涂液的排出壓等全部進行控制,來提升涂液貯存部A的壓力。下面根據(jù)圖4(a)圖4(b)對如上述構成的桿式涂布裝置10的作用進行說明。涂布開始前,如圖4(a)所示,巻材W與涂布用桿12相離開地配置。在該狀態(tài)下,使巻材W向移動方向a移動,并且使涂布用桿12向箭頭方向旋轉,進而從供給通路24排出涂液。此時,擋板16的上端16A由于設置在比涂布用桿支承部件14的上游側上端部14E高的位置上,所以從供給通路24排出的涂液貯存在供給通路24的排出口。此外,因擋板16的上端16A設置在比涂布用桿12的最上端位置12A低的位置上,供給的涂液越過擋板16的上端16A向上游側溢流。開始涂布時,首先,使基座18(參照圖2)上升。由此,巻材W對涂布用桿12的包角慢慢變大,最終,如圖4(a)的雙點劃線所示,巻材W包到涂布用桿12上。然后,從供給通路24供給的涂液貯存在由擋板16、涂布用桿支承部件14、涂布用桿12和巻材W圍住的空間內(nèi),如圖4(b)所示,形成涂液貯存部A。之后,當前述空間充滿涂液時,涂液貯存部A的內(nèi)壓上升,并進行對巻材W的涂布。具體為,形成涂液貯存部A的涂液的大部分附著到巻材W上,并沿著巻材W的移動方向a移動之后,由涂布用桿12刮落。由此,計量后的涂液留存在巻材W上,因此規(guī)定厚度的涂液被涂布在巻材W上。在該桿式涂布中,由于本發(fā)明的桿式涂布裝置10中,由移動速度測定機構13測定巻材W的移動速度,由壓力測定機構17測定涂液貯存部A的壓力,由壓力調(diào)整機構根據(jù)這些測定值調(diào)整涂液貯存部A的壓力,因此即使為接觸角較大(例如50度以上)的涂液,也可不發(fā)生涂膜不連續(xù)等涂布缺陷地進行高速涂布。第2實施方式下面,根據(jù)圖5說明本發(fā)明的桿式涂布裝置的第2實施方式。第2實施方式的桿式涂布裝置10,其作為調(diào)整涂液貯存部A的壓力(kPa)的因素,在第1實施例中說明的巻材W的移動速度V(m/分)和涂液貯存部A的壓力P(kPa)的基礎上,還添加涂液著液瞬間接觸角6(度)來作為因素,其他構成與第l實施方式相同。如圖5所示,獨立于桿式涂布裝置10的涂布線路,設有接觸角測定機構21,脫機測定涂液向靜止狀態(tài)的巻材W著液瞬間的涂液的著液瞬間接觸角e(度),由接觸角測定機構2i測定的著液瞬間接觸角e(度)被輸入到上述壓力調(diào)整機構19中。作為測定涂液的著液瞬間接觸角e(度)的接觸角測定機構21,例如可使用協(xié)和界面科學社制的接觸角計(DropMster系列)。即,向壓力調(diào)整機構19輸入由移動速度測定機構13測定的巻材W的移動速度V(m/分)、由壓力測定機構17測定的涂液貯存部A的壓力P(kPa)、和由接觸角測定機構21測定的涂液的著液瞬間接觸角6(度)。并且,壓力調(diào)整機構19控制泵P,以滿足關系式0.5V《50+P—e的方式調(diào)整向涂液貯存部A排出的涂液排出量。此時,如圖6所示,當涂液向巻材W滴下時,隨著時間過去,涂液的接觸角急劇變小,成為大致一定的值。在本發(fā)明的第2實施方式中,其要點在于,將涂液滴下并向巻材W著液瞬間(010ms)的著液瞬間接觸角0(度)作為用于涂液貯存部A的壓力調(diào)整的因素而使用。另外,也可以構成為如下裝置聯(lián)機并以高頻度測定涂液的瞬間著液接觸角,并向壓力控制進行反饋。另外,調(diào)整涂液貯存部A的壓力(kPa)的方法不限于由泵P產(chǎn)生的涂液排出量,也可以采用第l實施方式中說明的其他方法。根據(jù)第2實施方式的桿式涂布裝置10,在巻材表面形成伴生空氣膜的高速涂布中,即使涂布接觸角較大的涂液,也不會發(fā)生涂膜不連續(xù)等的涂布缺陷,能夠進行穩(wěn)定的涂布。此外,在第1和第2實施方式中,說明了提升涂液貯存部A的壓力以不產(chǎn)生涂膜不連續(xù)等涂布缺陷,并進行穩(wěn)定的涂布的裝置和方法,但還可以采用以下的構成。例如,從供給通路24的出口向巻材W的下表面以2.5m/分以上、50m/分以下的噴出速度噴出。由此,由于可在供給通路24的出口與巻材W的下表面之間形成流體壁,所以能夠提升涂液貯存部A的壓力。此時,如果流體壁形成涂液貯存部A的上游側端部,則來自一個供給通路24的涂液,能夠兼用作流體壁的形成和通過涂液貯存部的涂布這兩者。另外,優(yōu)選將用于在擋板16上形成楔形狀的錐面16B形成在該擋板16的巻材移動方向上游側的面上,并且錐面16B與巻材W所成的角度a為45°《a<90°的范圍。由此,在巻材W與擋板16的上端16A之間形成涂液穩(wěn)定的液滴(bead),通過該液滴,涂液貯存部A的涂液向上游側溢流。因此,通過該穩(wěn)定的液滴的形成,能夠提升涂液貯存部A的壓力,并且隨著溢流的涂液的流動的穩(wěn)定化,涂液貯存部A的壓力也穩(wěn)定化。第3實施方式圖7示出本發(fā)明的桿式涂布裝置的第3實施方式的構成。如圖7所示,本發(fā)明的桿式涂布裝置的第3實施方式是在圖1和圖2說明的第l實施方式中,設置表面粗糙度測定機構23。因此,由于其他構成與第l實施方式中說明的相同,在此省略對其的說明。艮P,第3實施方式的桿式涂布裝置10主要由涂布裝置本體11、測定巻材W的移動速度的移動速度測定機構B、測定涂液貯存部A的壓力的壓力測定機構17、測定巻材的表面粗糙度(中心線平均粗糙度)Ra的表面粗糙度測定機構23、以及根據(jù)移動速度測定機構13和表面粗糙度測定機構23的測定結果調(diào)整由壓力測定機構17測定的涂液貯存部A的壓力P的壓力調(diào)整機構19構成。表面粗糙度測定機構23如果可以以0.01um的量級測定巻材的表面粗糙度Ra,則可以為使用激光的非接觸測定機構或使用觸針的接觸測定機構中的任一種,例如可優(yōu)選使用東京精密(株式會社)制的廿一7〕A(表面粗糙度/輪廓形狀測定機)。巻材W的表面粗糙度Ra的測定如圖7所示,可為切出巻材W的一部分而進行脫機測定,或者可聯(lián)機測定。壓力調(diào)整機構19為,根據(jù)移動速度測定機構13和表面粗糙度測定機構23的測定結果,調(diào)整由壓力測定機構17測定的涂液貯存部A的壓力(kPa)。即,向壓力調(diào)整機構19輸入由移動速度測定機構13測定的巻材W的移動速度V(m/分)、由表面粗糙度測定機構23測定的巻材W的表面粗糙度Ra(lim)和由壓力測定機構17測定的涂液貯存部A的壓力P(kPa)的數(shù)據(jù)。然后,壓力調(diào)整機構19控制泵P,以滿足關系式0.5V《40+P—50Ra的方式調(diào)整向涂液貯存部A排出的涂液排出量,進行涂液貯存部A的壓力調(diào)整。涂液貯存部A的壓力調(diào)整在涂布運行開始時進行,如設定涂液排出量,則之后監(jiān)測是否脫離關系式0.5V《40+P—50Ra即可。另夕卜,上述關系式0.5V《40+P—50Ra在涂液的著液瞬間接觸角為9(度)時,特別優(yōu)選e《50(度)的情況。由此,即使使用表面粗糙度Ra大且容易發(fā)生伴生風的巻材W,并以60m/分以上高速涂布涂液,也能夠不發(fā)生涂膜不連續(xù)等的涂布缺陷。在如此高速涂布中,將涂液貯存部A的壓力調(diào)整向提升壓力的方向調(diào)整。根據(jù)上述構成的本發(fā)明的第3實施方式的桿式涂布裝置10,由于可由移動速度測定機構13測定巻材W的移動速度,由表面粗糙度測定機構23測定巻材W的表面粗糙度,由壓力測定機構17測定涂液貯存部A的壓力,并由壓力調(diào)整機構19根據(jù)前述測定值調(diào)整涂液貯存部A的壓力(通常為提升),所以即使使用表面粗糙度大且容易發(fā)生伴生風的巻材W并進行60m/分以上的高速涂布,也能夠?qū)崿F(xiàn)不發(fā)生涂膜不連續(xù)等涂布缺陷的穩(wěn)定涂布。另外,由于使用表面粗糙度大的巻材W進行高速涂布,則伴生風會伴隨著巻材W的移動而容易進入涂液貯存部A,這成為發(fā)生涂膜不連續(xù)等涂布缺陷的原因。因此,在擋板16的上游側設置減壓裝置來吸引伴生風也是一種方法。第4實施方式圖8示出本發(fā)明的桿式涂布裝置的第4實施方式的構成。如圖8所示,本發(fā)明的桿式涂布裝置的第4實施方式,其作為調(diào)整涂液貯存部A的壓力(kPa)的因素,在第3實施方式中說明的巻材W的移動速度V(m/分)、表面粗糙度Ra(um)和涂液貯存部A的壓力P(kPa)的基礎上,還添加了第2實施方式中說明的涂液的著液瞬間接觸角8(度)來作為因素,其他構成是相同的。艮P,第4實施例的桿式涂布裝置10主要由涂布裝置本體11;測定巻材W的移動速度的移動速度測定機構13;測定涂液貯存部A的壓力的壓力測定機構17;測定巻材的表面粗糙度(中心線平均粗糙度)Ra的表面粗糙度測定機構23;設置有脫機測定涂液在靜止狀態(tài)的巻材W上著液后的瞬間形成的涂液著液瞬間接觸角e(度)的接觸角測定機構21;以及根據(jù)移動速度測定機構13、表面粗糙度測定機構23和接觸角測定機構21的測定結果來調(diào)整由壓力測定機構17測定的涂液貯存部A的壓力P的壓力調(diào)整機構19構成。如圖8所示,獨立于桿式涂布裝置10的涂布線路,設有脫機測定涂液在靜止狀態(tài)的巻材w上著液后的瞬間形成的涂液著液瞬間接觸角e(度)的接觸角測定機構21,將由接觸角測定機構21測定的著液瞬間接觸角e(度)輸入上述的壓力調(diào)整機構19中。作為測定涂液著液瞬間接觸角e(度)的接觸角測定機構21,與第2實施方式中的說明同樣,例如可使用協(xié)和界面科學社制的接觸角計(Dr叩Mster系列)。涂液著液瞬間接觸角8(度)是在常溫下測定的。艮卩,向壓力調(diào)整機構19中輸入由移動速度測定機構13測定的巻材W的移動速度V(m/分)、由壓力測定機構17測定的涂液貯存部A的壓力P(kPa)、由表面粗糙度測定機構23測定的巻材W的表面粗糙度Ra(um)和由接觸角測定機構21測定的涂液的著液瞬間接觸角e(度)。然后,壓力調(diào)整機構19控制泵P,以滿足關系式0.5V《90+P—6—50Ra的方式調(diào)整向涂液貯存部A排出的涂液排出量。此時,如圖6所示,當涂液向巻材W滴下時,隨著時間過去,涂液的接觸角急劇變小,成為大致一定的值。在本發(fā)明的第4實施方式中,其要點在于,將涂液滴下并向巻材W著液瞬間(010ms)的著液瞬間接觸角e(度)作為用于涂液貯存部A的壓力調(diào)整的因素而使用。另外,調(diào)整涂液貯存部A的壓力(kPa)的方法不限于由泵P產(chǎn)生的涂液排出量,也可以采用上述的其他方法。根據(jù)第4實施方式的桿式涂布裝置10,使用表面粗糙度大且相對于涂液的潤濕性差的巻材W,并以60m/分以上進行高速涂布,也不會發(fā)生涂膜不連續(xù)等的涂布缺陷,能夠進行穩(wěn)定的涂布。實施例實施例l本發(fā)明的實施例l為,使用圖1和圖2的桿式涂布裝置10,并且固定涂液的著液瞬間接觸角e。并且,將接觸角e(度)較大的4種感光層用涂液涂布到巻材w上以制造平版印刷版,并在該情況下對巻材w的移動速度V(m/分)與涂液貯存部A的壓力P(kPa)的關系加以研究的試驗。在巻材W上施加100kg/m的張力,使涂布用桿12在與巻材W的移動方向a(參照圖l)相反的方向上以5rpm的速度旋轉來進行涂布。此外,巻材W的移動速度V(m/分)在60140(m/分)的高速涂布區(qū)域進行,并且涂液貯存部A的壓力調(diào)整通過由泵P調(diào)整涂液排出量來進行。巻材W是將寬度為lm的鋁巻材的一面進行粗糙化,接著實施陽極氧化處理而制作的。并且,感光層用涂液為,將感光性物質(zhì)、粘合劑、染料和增粘劑溶解于有機溶劑,并且通過改變界面活性劑的添加量,來調(diào)制著液瞬間接觸角e較大的2種感光層用涂液A和B。感光層用涂液A和B的著液瞬間接觸角6通過協(xié)和界面科學社制的接觸角計(DropMster700)測定結果如下。另外,使用表面粗糙度Ra為0.8um的巻材。感光層用涂液A的著液瞬間接觸角9...40(度)感光層用涂液B的著液瞬間接觸角9...50(度)'感光層用涂液C的著液瞬間接觸角9...65(度)感光層用涂液D的著液瞬間接觸角9...70(度)圖9示出研究關于感光層用涂液A的、巻材W的移動速度V(m/分)和涂液貯存部A的壓力P(kPa)之間的關系的試驗結果。圖10示出研究關于感光層用涂液B的、巻材W的移動速度V(m/分)和涂液忙存部A的壓力P(kPa)之間的關系的試驗結果。圖11示出研究關于感光層用涂液C、的巻材W的移動速度V(m/分)和涂液貯存部A的壓力P(kPa)之間的關系的試驗結果。圖12示出研究關于感光層用涂液D的、巻材W的移動速度V(m/分)和涂液貯存部A的壓力P(kPa)之間的關系的試驗結果。在圖9圖12中,O為無涂膜不連續(xù)等的涂布缺陷,能夠良好地涂布。另一方面,X為發(fā)現(xiàn)因帶入涂液貯存部A的伴生空氣而出現(xiàn)涂膜不連續(xù)等涂布缺陷。如圖9圖12所示,無論是在感光層用涂液AD哪一種情況下,在直線L1的上側區(qū)域均能進行良好的涂布,而在直線L1下側的區(qū)域,發(fā)現(xiàn)涂膜不連續(xù)。由該結果可知,即使在如巻材表面形成伴生空氣膜那樣的高速涂布中涂布接觸角e較大的涂液的情況下,通過以滿足直線L1的方式調(diào)整涂液貯存部A的壓力,也不會發(fā)生涂膜不連續(xù)等的涂布缺陷,能夠進行穩(wěn)定的涂布。另外,如圖9圖12可知,即使感光層用涂液的著液瞬間接觸角e改變,而直線L1的傾斜度也不變,但當感光層用涂液的著液瞬間接觸角e變大時,就會向上側(提升壓力的區(qū)域)偏移(平行移動),當著液瞬間接觸角e變小時,就會向下側(減小壓力的區(qū)域)偏移(平行移動)。即,由于直線Ll為以原點O為中心并在壓力值士lO(kPa)程度上下波動,所以如根據(jù)感光層用涂液的著液瞬間接觸角e而對直線Ll在土10(kPa)的范圍內(nèi)進行補償,則進一步提高了精度。實施例2本發(fā)明的實施例2為,由于通過實施例l可知涂液的著液瞬間接觸角e對穩(wěn)定涂布有影響,所以使用圖5的桿式涂布裝置i0,并將接觸角e(度)為40(度)、50(度)、65(度)、70(度)的上述4種感光層用涂液A、B、C、D涂布到巻材W上以制造平版印刷版,在該情況下對涂液的著液瞬間接觸角e(度)、巻材W的移動速度V(m/分)以及涂液貯存部A的壓力P(kPa)這3個因素的關系加以研究的試驗。另外,作為樣本個數(shù),對接觸角9為40(度)的涂液實施6點、對接觸角6為50(度)的涂液實施6點、對接觸角e為65(度)的涂液實施10點、對接觸角e為70(度)的涂液實施10點。其他條件與實施例l相同。另外,使用表面粗糙度Ra為0.8ixm的巻材。試驗結果由圖13示出。如圖13所示,無論是在接觸角e(度)為40(度)、50(度)、65(度)、70(度)的4種感光層用涂液哪一個情況下,均能夠在由0.5V二50+P—e表示的直線L2的上側的區(qū)域?qū)崿F(xiàn)良好的涂布,在直線L2的下側的區(qū)域,發(fā)現(xiàn)涂膜不連續(xù)。由該結果可知,即使在如巻材表面形成伴生氣膜那樣的高速涂布中涂布接觸角e不同的涂液的情況下,通過以滿足關系式0.5V《50+P—e的方式調(diào)整涂液貯存部A的壓力,也不會發(fā)生涂膜不連續(xù)等的涂布缺陷,能夠進行穩(wěn)定的涂布。實施例3本發(fā)明的實施例3為,使用圖7的桿式涂布裝置10,并將感光層用涂液涂布到巻材W上后進行干燥以制造平版印刷版,在該情況下對巻材W的移動速度V(m/分)、巻材W的表面粗糙度Ra(um)和涂液貯存部A的壓力P(kPa)之間的關系加以研究的試驗。(涂液)感光層用涂液為,將感光性物質(zhì)、粘合劑、染料和增粘劑溶解于有機溶劑,并且添加界面活性劑進行調(diào)制,以使著液瞬間接觸角e為50°。感光層用涂液的著液瞬間接觸角9通過協(xié)和界面科學社制的接觸角計(DropMster700)進行測定。(巻材)巻材使用形成陽極氧化膜的鋁巻材,巻材寬度為lm。并且,為了觀察到因巻材的表面粗糙度Ra的不同而不同的涂布狀態(tài),使用如下的6種Ra的巻材。巻材A的Ra…0.01(um)巻材B的Ra…0.1(nm)巻材C的Ra…0.2(urn)巻材D的Ra…0.4(ym)巻材E的Ra…0.8(um)巻材F的Ra,.,l.O(um)(平版印刷版的制造試驗)對上述所示的表面粗糙度不同的6種巻材,施加100kg/m的張力,使涂布用桿12在與巻材W的移動方向a(參照圖8)相反的方向上以5rpm的速度旋轉,來涂布上述涂液。并且,巻材W的移動速度V(m/分)在60140(m/分)的高速涂布區(qū)域進行,并且涂液貯存部A的壓力調(diào)整通過由泵P調(diào)整涂液排出量而進行。涂布后的干燥通過從沿著巻材的輸送方向配置的多個噴嘴向涂膜面吹送垂直方向的干燥風而進行干燥。噴嘴的狹縫間隙寬度為2mm,噴嘴相互的間隔為150mm,干燥風的吹出風速為10m/秒,干燥風的溫度為150。C。(試驗結果)按以上條件實施的平版印刷版的制造試驗結果由表1和圖14示出。另外,圖14為用于根據(jù)表1的結果,導出巻材W的移動速度V、巻材W的表面粗糙度Ra和涂液貯存部A的壓力P之間的關系式的圖表。表1的L.S為涂布速度。表l<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8</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9</column></row><table>在圖14中,O為無涂膜不連續(xù)等的涂布缺陷,能夠良好地涂布。另外,X為發(fā)現(xiàn)因帶入涂液貯存部A的伴生空氣而出現(xiàn)涂膜不連續(xù)等涂布缺陷。如圖14所示,直線Ll能夠作為P—50Ra二0.5V—40的直線表示,在直線Ll的上側區(qū)域中為O。當將其用直線L1表示時,可導出關系式0.5V《40+P—50Ra。g卩,無論是在表面粗糙度不同的巻材AF的任一個的情況下,在由0.5V《40+P—50Ra表示的直線Ll的上側的區(qū)域中均能夠進行良好的涂布,在直線L1的下側的區(qū)域中發(fā)現(xiàn)涂膜不連續(xù)。由該結果可知,即使使用表面粗糙度大且容易發(fā)生伴生風的巻材W來進行60m/分以上的高速涂布(60140m/分),也能夠不發(fā)生涂膜不連續(xù)等涂布缺陷地進行穩(wěn)定涂布。實施例4本發(fā)明的實施例4使用圖8的桿式涂布裝置10,在實例3中的巻材W的移動速度V(m/分)、巻材W的表面粗糙度Ra(nm)和涂液貯存部A的壓力P(kPa)的關系的基礎上,還在進一步使用對涂液的潤濕性差的巻材的情況下,研究涂布性如何的試驗。關于對巻材的潤濕性,調(diào)整添加到涂液中的界面活性劑的量,并使用著液瞬間接觸角e(度)為40(度)、50(度)、65(度)、70(度)的4種感光層用涂液A、B、C、D。(試驗結果)按以上條件實施的平版印刷版的制造試驗結果由圖15示出。圖15為在將著液瞬間接觸角9(度)為40(度)、50(度)、65(度)、70(度)的試驗結果的表2與實施例3的表1結合的情況下繪制的圖表。表2<table>complex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31</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32</column></row><table>如圖15所示,直線L2能夠表示為P—6—50Ra:0.5V—90的直線,在該直線L2的上側為0。當將其用直線L2表示時,可導出關系式0.5V《90+P—8—50Ra。另外,在圖15中,Y軸的截距值為一65,但其是將X軸從50起記載的。艮口,在實施例3中添加著液瞬間接觸角這個條件的情況下,無論是在接觸角e(度)為40(度)、50(度)、65(度)、70(度)的4種感光層用涂液哪一個情況下,均能夠在由關系式0.5V《卯+P—9一50Ra表示的直線L2的上側的區(qū)域中進行良好的涂布,在直線L2的下側的區(qū)域中發(fā)現(xiàn)涂膜不連續(xù)。由該結果可知,即使使用表面粗糙度大且相對涂液的潤濕性差的巻材來進行60m/分以上的高速涂布(60140m/分),也不會發(fā)生涂膜不連續(xù)等的涂布缺陷,能夠進行穩(wěn)定的涂布。權利要求1、一種桿式涂布方法,通過一邊將旋轉的涂布用桿與連續(xù)移動的卷材下表面接觸,一邊從相對于涂布用桿位于卷材移動方向上游側的涂液排出部向所述卷材下表面排出涂液,從而在所述涂布用桿的上游側形成涂液貯存部,并通過該涂液貯存部向卷材涂布涂液,其特征在于,根據(jù)所述卷材的移動速度調(diào)整所述涂液貯存部的壓力。2、一種桿式涂布方法,通過一邊將旋轉的涂布用桿與連續(xù)移動的巻材下表面接觸,一邊從相對于涂布用桿位于巻材移動方向上游側的涂液排出部向所述巻材下表面排出涂液,從而在所述涂布用桿的上游側形成涂液貯存部,并通過該涂液貯存部向巻材涂布涂液,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巻材的移動速度為V[m/分]、所述涂液貯存部的壓力為P[kPa]、所述涂液的著液瞬間接觸角為6[度]時,以滿足關系式0.5V《50+P—e的方式調(diào)整所述涂液貯存部的壓力。3、一種桿式涂布方法,通過一邊將旋轉的涂布用桿與連續(xù)移動的巻材下表面接觸,一邊從相對于涂布用桿位于巻材移動方向上游側的涂液排出部向所述巻材下表面排出涂液,從而在所述涂布用桿的上游側形成涂液貯存部,并通過該涂液貯存部向巻材涂布涂液,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巻材的移動速度為V[m/分]、所述涂液貯存部的壓力為P[kPa]、所述巻材下表面的表面粗糙度為Ra[um]時,以滿足關系式0.5V《40+P一50Ra的方式調(diào)整所述涂液貯存部的壓力。4、一種桿式涂布方法,通過一邊將旋轉的涂布用桿與連續(xù)移動的巻材下表面接觸,一邊從相對于涂布用桿位于巻材移動方向上游側的涂液排出部向所述巻材下表面排出涂液,從而在所述涂布用桿的上游側形成涂液貯存部,并通過該涂液貯存部向巻材涂布涂液,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巻材的移動速度為V[m/分]、所述涂液貯存部的壓力為P[kPa]、所述涂液的著液瞬間接觸角為e[度]、所述巻材下表面的表面粗糙度為Ra[um]時,以滿足關系式0.5V《90+P—0—50Ra的方式調(diào)整所述涂液C存部的壓力P。5、如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桿式涂布方法,其特征在于,巻材的移動速度V為60[m/分]以上。6、如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桿式涂布方法,其特征在于,增減所述涂液貯存部的體積,以調(diào)整該涂液貯存部的壓力P。7、如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桿式涂布方法,其特征在于,增減從所述涂液排出部排出的涂液排出量,以調(diào)整該涂液貯存部的壓力P。8、一種涂膜制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桿式涂布方法制造涂膜制品。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涂膜制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膜制品為具有作為涂膜的感光層的平版印刷版。10、一種桿式涂布裝置,通過一邊將旋轉的涂布用桿與連續(xù)移動的巻材下表面接觸,一邊從相對于涂布用桿位于巻材移動方向上游側的涂液排出部向所述巻材下表面排出涂液,從而在所述涂布用桿的上游側形成涂液ie存部,并通過該涂液貯存部向巻材涂布涂液,其特征在于,具有測定所述巻材的移動速度的移動速度測定機構;測定所述涂液貯存部的壓力的壓力測定機構;以及根據(jù)所述移動速度測定機構的測定結果,調(diào)整由所述壓力測定機構測定的所述涂液貯存部的壓力的壓力調(diào)整機構。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桿式涂布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測定所述涂液向所述巻材著液后的瞬間(010ms)的所述涂液的接觸角的接觸角測定機構,所述壓力調(diào)整機構在由所述移動速度測定機構測定的巻材的移動速度為V[m/分]、由所述壓力測定機構測定的所述涂液貯存部的壓力為P[kPa]、由所述接觸角測定機構預測定的所述涂液的著液瞬間接觸角為e[度]時,以滿足關系式0.5V《50+P—e的方式調(diào)整所述涂液貯存部的壓12、一種桿式涂布裝置,通過一邊將旋轉的涂布用桿與連續(xù)移動的巻材下表面接觸,一邊從相對于涂布用桿位于巻材移動方向上游側的涂液排出部向所述巻材下表面排出涂液,從而在所述涂布用桿的上游側形成涂液貯存部,并通過該涂液貯存部向巻材涂布涂液,其特征在于,具有測定所述巻材的移動速度的移動速度測定機構;測定所述涂液貯存部的壓力的壓力測定機構;測定所述巻材下表面的表面粗糙度的表面粗糙度測定機構;以及根據(jù)所述移動速度測定機構、所述表面粗糙度測定機構的測定結果,調(diào)整由所述壓力測定機構測定的所述涂液貯存部的壓力的壓力調(diào)整機構。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桿式涂布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力調(diào)整機構,在所述巻材的移動速度為V[m/分]、所述涂液貯存部的壓力為P[kPa]、所述巻材下表面的表面粗糙度為Ra[um]時,以滿足關系式0.5V《40+P—50Ra的方式調(diào)整所述涂液貯存部的壓力P。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桿式涂布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液的著液瞬間接觸角為e[度]時,e《50[度]。15、一種桿式涂布裝置,通過一邊將旋轉的涂布用桿與連續(xù)移動的巻材下表面接觸,一邊從相對于涂布用桿位于巻材移動方向上游側的涂液排出部向所述巻材下表面排出涂液,從而在所述涂布用桿的上游側形成涂液貯存部,并通過該涂液貯存部向巻材涂布涂液,其特征在于,具有測定所述巻材的移動速度的移動速度測定機構;測定所述涂液貯存部的壓力的壓力測定機構;測定所述巻材下表面的表面粗糙度的表面粗糙度測定機構;測定所述涂液向所述巻材著液后的瞬間(010ms)的所述涂液的接觸角的接觸角測定機構;以及根據(jù)所述移動速度測定機構、所述表面粗糙度測定機構和所述接觸角測定機構的測定結果,調(diào)整由所述壓力測定機構測定的所述涂液貯存部的壓力的壓力調(diào)整機構。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桿式涂布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力調(diào)整機構,在所述巻材的移動速度為V[m/分]、所述涂液貯存部的壓力為P[kPa]、所述涂液的著液瞬間接觸角為e[度]、所述巻材下表面的表面粗糙度為Ra[um]時,以滿足關系式0.5V《90+P—e—50Ra的方式調(diào)整所述涂液貯存部的壓力P。全文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在如卷材表面形成伴生空氣膜那樣的高速涂布中,即使涂布對卷材的接觸角較大的涂液,也不會發(fā)生涂膜不連續(xù)等涂布缺陷的桿式涂布方法和裝置。通過一邊與在卷材(W)下表面旋轉的涂布用桿(12)接觸,一邊相對于涂布用桿(12)從位于卷材移動方向上游側的涂液排出部(15)向卷材(W)下表面排出涂液,以在涂布用桿(12)的上游側形成涂液貯存部(A),在通過該涂液貯存部(A)向卷材(W)涂布涂液時,根據(jù)卷材(W)的移動速度來調(diào)整涂液貯存部(A)的壓力。文檔編號B05C1/12GK101096024SQ200710127049公開日2008年1月2日申請日期2007年6月28日優(yōu)先權日2006年6月28日發(fā)明者大島篤,成瀨康人,曾根信幸,松本悟申請人:富士膠片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