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軸件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軸件的兩軸端孔同步磨裝置。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軸件在對其兩個軸端孔磨內孔加工時,只配置一個磨頭,一次只能加工一側軸端孔。
因此一個軸件需要二次磨內孔加工,且在加工過程中,需要將軸件二次裝卸,二次定位等輔助操作,存在加工效率低,生產成本高。
另外,對于不同的軸件,其軸長或/和軸徑尺寸存在差異較大時,其加工參數(shù)要求也不同,而現(xiàn)有加工設備存在功能單一,通用性不好,大大提高設備數(shù)量及設備成本。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了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一個或多個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軸件的兩軸端孔同步磨裝置,能實現(xiàn)對軸件兩軸端孔同步地磨內孔加工,可成倍地提高效率,節(jié)約生產成本。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軸件的兩軸端孔同步磨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該底板(1)上水平設置有導軌(11);該導軌(11)上從左至右依次導向安裝有左滑座(3)、中間滑座(4)及右滑座(5);該左滑座(3)上安裝有左磨電機(31),所述左磨電機(31)輸出端上安裝有左磨 頭(32);所述中間滑座(4)上設置有豎撐板(41),該豎撐板(41)上端開設有V形定位槽(411);所述右滑座(5)上安裝有右磨電機(51),該右磨電機(51)輸出端上安裝有右磨頭(52);所述左磨頭(42)與所述右磨頭(52)相對地水平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底板(1)左側設置有左電機安裝板(12),該左電機安裝板(12)上安裝有左進給電機(33),該左進給電機(33)輸出軸通過左絲桿(34)與所述左滑座(3)傳動連接且用于帶動該左滑座(3)沿所述導軌(11)線性運動。
進一步地,所述底板(1)右側設置有右電機安裝板(13),該右電機安裝板(13)上安裝有右進給電機(53),該右進給電機(53)輸出軸通過右絲桿(54)與所述右滑座(5)傳動連接且用于帶動該右滑座(5)沿所述導軌(11)線性運動。
進一步地,所述中間滑座(4)上還設置有用于該豎撐板(41)升降調節(jié)的升降機構(6)。
進一步地,所述升降機構(6)包括方柱(61)、橫梁(62)、豎向螺桿(63)及操作盤(64),該方柱(61)下端與該中間滑座(4)固接;該方柱(61)側壁中部開設有豎向導槽(611);該橫梁(62)一端與該豎向導槽(611)導向連接且其上安裝所述豎撐板(41);該豎向螺桿(63)可轉動地安裝在該方柱(61)上部;該豎向螺桿(63)下端伸入所述豎向導槽(611)內且與所述橫梁(62)螺紋配合;該豎向螺桿(63)上端穿出所述方柱(61)后與該操作盤(64)固接。
進一步地,所述操作盤(64)的上盤面上設置有搖桿(65)。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能實現(xiàn)對軸件兩軸端孔同步地磨內 孔加工,在加工過程時,只需對軸件一次裝卸,一次定位等輔助操作,相對于現(xiàn)有加工方式,可成倍地提高效率,節(jié)約生產成本。另外,本裝置能用于對于不同規(guī)格或尺寸的軸件加工,可滿足不同軸件加工技術要求,且自動化調節(jié)初始位置及進給量,具有操作簡單,效率高,功能多,通用性好,可減少設備數(shù)量,降低設備成本等優(yōu)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中一種軸件的兩軸端孔同步磨裝置的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一種軸件的兩軸端孔同步磨裝置的立體圖。
圖3是圖1中A-A的向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3所示:一種軸件的兩軸端孔同步磨裝置,包括底板1,該底板1上水平設置有導軌11;該導軌11上從左至右依次導向安裝有左滑座3、中間滑座4及右滑座5;該左滑座3上安裝有左磨電機31,所述左磨電機31輸出端上安裝有左磨頭32;所述中間滑座4上設置有豎撐板41,該豎撐板41上端開設有V形定位槽411;所述右滑座5上安裝有右磨電機51,該右磨電機51輸出端上安裝有右磨頭52;所述左磨頭42與所述右磨頭52相對地水平設置。
上述結構,由于該左滑座3、中間滑座4及右滑座5在該導軌11上可導向運動而調節(jié)其不同位置,可滿足對不同軸長的軸件加工,可分別調節(jié)該左滑座3和右滑座5初始位置和進給深度,而該左磨頭42與所述右磨頭52則分別用于對軸件的兩個軸端孔磨加工。另外,所述中間滑座4上設置有豎撐板41,該豎撐板41上的V形定位槽411用于支撐軸件外壁,并使軸件與左磨頭42或/和所述 右磨頭52同軸定位,可保證及加工時的同軸度要求,由于該中間滑座4可在該導軌11上可導向運動而調節(jié)其不同位置,當軸件為階梯軸時,還可滿足對軸件上不同位置的定位支撐。
本實施例中,該左滑座3和右滑座5呈左右對稱分布,該左磨電機31和右磨電機51呈左右對稱分布;所述左磨頭42與所述右磨頭52呈左右對稱分布。
進一步地,所述底板1左側設置有左電機安裝板12,該左電機安裝板12上安裝有左進給電機33,該左進給電機33輸出軸通過左絲桿34與所述左滑座3傳動連接且用于帶動該左滑座3沿所述導軌11線性運動。該左進給電機33輸出端與左絲桿34左端同軸固接,該左絲桿34右端與所述左滑座3螺紋連接,該左絲桿34右端向右穿出所述所述左滑座3內螺孔一段長度,當該左進給電機33帶動該左絲桿34轉動時,該左絲桿346會帶動該左滑座3沿所述導軌11上導向運動,可實自動位置調節(jié),以滿足不同軸長加工要求,同時也可實現(xiàn)高精度自動進給。
進一步地,所述底板1右側設置有右電機安裝板13,該右電機安裝板13上安裝有右進給電機53,該右進給電機53輸出軸通過右絲桿54與所述右滑座5傳動連接且用于帶動該右滑座5沿所述導軌11線性運動。該右進給電機53輸出端與右絲桿54右端同軸固接,該右絲桿54左端與所述右滑座5螺紋連接,該右絲桿54左端向左穿出所述所述右滑座5內螺孔一段長度。當右進給電機53帶動該右絲桿54轉動時,該右絲桿54則會帶動該右滑座5沿所述導軌11上導向運動,可實自動位置調節(jié),以滿足不同軸長加工要求,同時也可實現(xiàn)高精度自動進給。
進一步地,所述中間滑座4上還設置有用于該豎撐板41升降調節(jié)的升降機 構6。當軸件外徑不同時,可通過該升降機構6調節(jié)該豎撐板41高度,以滿足對不同規(guī)格或不同尺寸或不同結構的軸件支撐定位要求。
進一步地,所述升降機構6包括方柱61、橫梁62、豎向螺桿63及操作盤64,該方柱61下端與該中間滑座4固接;該方柱61側壁中部開設有豎向導槽611;該橫梁62一端與該豎向導槽611導向連接且其上安裝所述豎撐板41;該豎向螺桿63可轉動地安裝在該方柱61上部;參見圖3,該豎向螺桿63與方柱61之間采用軸承66可轉動連接;該豎向螺桿63下端伸入所述豎向導槽611內且與所述橫梁62螺紋配合;該豎向螺桿63上端穿出所述方柱61后與該操作盤64固接。當旋轉該操作盤64時,可帶動該豎向螺桿63同軸轉動,進而使述橫梁62沿所述豎向導槽611上升(或下降),由于該豎撐板41固裝在該橫梁62上,因此該豎撐板41也同步上升(或下降),實現(xiàn)了對該豎撐板41的高度調節(jié)。另外,該橫梁62上還可開設調節(jié)孔621,該調節(jié)孔621為條形孔且長度方向為水平設置,該豎撐板41下端通過螺釘622安裝在調節(jié)孔621上時,其位置可水平調節(jié),便于支撐位置的修正。
進一步地,所述操作盤64的上盤面上固設有搖桿65。可方便旋轉操作,能省時省力。
以上詳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具體實施例。應當理解,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無需創(chuàng)造性勞動就可以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構思作出諸多修改和變化。因此,凡本技術領域中技術人員依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在現(xiàn)有技術的基礎上通過邏輯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實驗可以得到的技術方案,皆應在由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