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控溫爐的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網(wǎng)帶控溫爐的風冷卻裝置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控溫爐是對工件進行退火處理的一個加工設備,傳統(tǒng)的控溫爐一般不帶有風冷卻裝置,風冷卻裝置主要布置于控制溫度冷卻爐最后一區(qū),用于工件在爐內的最后一區(qū)的冷卻,因控制溫度冷卻爐升溫溫度為700℃,如沒有該裝置,則工件在出爐后隨風冷卻至550℃-600℃這個區(qū)間內,和空氣接觸,會產(chǎn)生氧化皮,厚約度為0.5mm-1mm?,F(xiàn)我公司響應國家節(jié)能減排的號召,增加該冷卻裝置后,工件到達最后一區(qū)時,溫度已經(jīng)降至550℃以下,沒有達到產(chǎn)生氧化皮的溫度條件,從而減少了0.5mm-1mm的氧化皮厚度,減少了工件的材料的消耗。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的問題,提出一種網(wǎng)帶控溫爐的風冷卻裝置,本實用新型不僅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而且可以減少工件的材料的消耗。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網(wǎng)帶控溫爐的風冷卻裝置,包括控溫爐、風機、連接法蘭、冷風主通道、冷風分流道、冷風進風管、熱風出風管、熱風分流管、熱風主通道和排風管,所述控溫爐直接與冷風進風管和熱風出風管相連通,所述風機通過連接法蘭直接與冷風主通道相連通,所述冷風分流道的一端與冷風主通道相連通,所述冷風分流道的另一端通過連接法蘭直接與冷風進風管相連通,所述熱風分流管的一端與熱風主通道相連通,所述熱風分流管的另一端通過連接法蘭直接與熱風出風管相連通,所述排風管直接與熱風主通道相連通。
作為優(yōu)選,所述熱風出風管和熱風分流管的數(shù)量至少為兩個,所述冷風分流道、冷風進風管的數(shù)量至少為兩個。
作為優(yōu)選,所述排風管分布在熱風主通道的中心位置,所述排風管和熱風主通道之間相互垂直。
作為優(yōu)選,所述冷風進風管和熱風出風管均為L形的中空管狀體,所述冷風主通道的內徑大于冷風分流道的內徑,所述熱風主通道的內徑大于熱風分流管的內徑。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控溫爐上增設了風冷卻裝置裝置,從而使工件在出爐之間就能冷卻至550℃以下,從而避免退火處理后的工件形成氧化皮,從而減少了工件材料的消耗。
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及優(yōu)點將通過實施例結合附圖進行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網(wǎng)帶控溫爐的風冷卻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控溫爐、2-風機、3-連接法蘭、4-冷風主通道、5-冷風分流道、6-冷風進風管、7-熱風出風管、8-熱風分流管、9-熱風主通道、10-排風管。
【具體實施方式】
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一種網(wǎng)帶控溫爐的風冷卻裝置,包括控溫爐1、風機2、連接法蘭3、冷風主通道4、冷風分流道5、冷風進風管6、熱風出風管7、熱風分流管8、熱風主通道9和排風管10,所述控溫爐1直接與冷風進風管6和熱風出風管7相連通,所述風機2通過連接法蘭3直接與冷風主通道4相連通,所述冷風分流道5的一端與冷風主通道4相連通,所述冷風分流道5的另一端通過連接法蘭3直接與冷風進風管6相連通,所述熱風分流管8的一端與熱風主通道9相連通,所述熱風分流管8的另一端通過連接法蘭3直接與熱風出風管7相連通,所述排風管10直接與熱風主通道9相連通,所述熱風出風管7和熱風分流管8的數(shù)量至少為兩個,所述冷風分流道5、冷風進風管6的數(shù)量至少為兩個,所述排風管10分布在熱風主通道9的中心位置,所述排風管10和熱風主通道9之間相互垂直,所述冷風進風管6和熱風出風管7均為L形的中空管狀體,所述冷風主通道4的內徑大于冷風分流道5的內徑,所述熱風主通道9的內徑大于熱風分流管8的內徑。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
本實用新型一種網(wǎng)帶控溫爐的風冷卻裝置在工作過程中,首先啟動風機2,然后冷風通過冷風主通道4、冷風分流道5、冷風進風管6進入到控溫爐1中,與此同時控溫爐1中的熱風通過熱風出風管7、熱風分流管8、熱風主通道9和排風管10排出,從而使控溫爐中的溫度快速降溫。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控溫爐上增設了風冷卻裝置裝置,從而使工件在出爐之間就能冷卻至550℃以下,從而避免退火處理后的工件形成氧化皮,從而減少了工件材料的消耗。
上述實施例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說明,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對本實用新型簡單變換后的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