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大筒段部件裝配平臺。
背景技術:
大筒段部件是一種結構較大的機械零部件,大筒段部件在裝配過程中需要調(diào)整大筒段部件的姿態(tài)及周向位置,并實現(xiàn)與其它大筒段部件的對接?,F(xiàn)有技術中,通常使用架車及吊具等工藝設備對大筒段部件進行裝配,占用較多工藝裝備和需要多人協(xié)調(diào)配合,且存在裝配難度大以及裝配效率低的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通過提供一種大筒段部件裝配平臺,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大筒段部件裝配難度大以及裝配效率低的技術問題,降低了大筒段部件的裝配難度,提高了裝配效率,節(jié)省了大量的人力及物力。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大筒段部件裝配平臺,包括:底座、導軌、滾輪架車、轉盤及翻轉機構;
所述導軌及所述翻轉機構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滾輪架車設置在所述導軌上;
所述轉盤設置在所述翻轉機構上,所述翻轉機構驅動所述轉盤縱向翻轉;
第一艙段放置在所述轉盤上,所述第二艙段放置在所述滾輪架車上,所述第一艙段在所述翻轉機構上裝配后與所述第二艙段對接。
進一步地,所述翻轉機構包括:支架、氣動馬達及減速機單元;
所述氣動馬達及所述減速機單元固定在所述支架上;
所述轉盤通過轉軸連接在所述支架的上端;
所述氣動馬達通過所述減速機單元與所述轉盤活動連接,所述氣動馬達 驅動所述轉盤縱向翻轉。
進一步地,所述翻轉機構還包括:手輪及手輪鎖緊機構;
所述手輪與所述減速機連接;
所述手輪鎖緊機構設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手輪鎖緊機構用于鎖緊所述手輪。
進一步地,所述翻轉機構還包括:緩沖氣缸;
所述緩沖氣缸設置在所述支架上;
所述緩沖氣缸與所述轉盤活動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轉盤包括:轉盤座、轉盤本體、軸承及壓塊;
所述轉盤本體通過所述軸承與所述轉盤座連接,所述轉盤本體可水平轉動;
所述轉盤座通過轉軸連接在所述支架的上端;
所述壓塊設置在所述轉盤本體上。
進一步地,所述轉盤還包括:限位塊;
所述限位塊固定在所述轉盤本體上,所述限位塊與所述第一艙段相配合。
進一步地,所述轉盤座及所述轉盤本體為同心設置的圓環(huán)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限位塊為三個,三個所述限位塊均勻分布在所述轉盤本體上。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或多種技術方案,至少具備以下有益效果或優(yōu)點: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大筒段部件裝配平臺,第一艙段放置在轉盤上,第一艙段在轉盤上水平旋轉進行位置調(diào)節(jié)以實現(xiàn)裝配,第一艙段裝配完成后翻轉一定的角度;第二艙段放置在滾輪架車上,滾輪架車可沿導軌運動,通過調(diào)整第一艙段與第二艙段的位置實現(xiàn)第一艙段與第二艙段的對接,上述對接過程裝配難度低,提高了裝配效率,節(jié)省了大量的人力及物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大筒段部件裝配平臺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大筒段部件裝配平臺的俯視圖;
圖3為圖1所示大筒段部件裝配平臺中轉盤及翻轉機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通過提供一種大筒段部件裝配平臺,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大筒段部件裝配難度大以及裝配效率低的技術問題,降低了大筒段部件的裝配難度,提高了裝配效率,節(jié)省了大量的人力及物力。
參見圖1-圖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大筒段部件裝配平臺,包括:底座3、導軌2、滾輪架車1、轉盤4及翻轉機構5。導軌2及翻轉機構5固定在底座3上。滾輪架車1設置在導軌2上;轉盤4設置在翻轉機構5上,翻轉機構5驅動轉盤4縱向翻轉。第一艙段放置在轉盤4上,第二艙段放置在滾輪架車1上,第一艙段在翻轉機構5上裝配后與第二艙段對接。
具體的,參見圖1-圖3,翻轉機構5包括:支架51、氣動馬達55、減速機單元52、手輪53、手輪鎖緊機構及緩沖氣缸54。轉盤4包括:轉盤座42、轉盤本體41、軸承、壓塊43及限位塊44。
參見圖1-圖3,轉盤座42及轉盤本體41為同心設置的圓環(huán)結構,轉盤本體41通過軸承與轉盤座42連接,轉盤本體41可水平轉動。轉盤座42通過轉軸56連接在支架51的上端;壓塊43固定在轉盤本體41上,壓塊43用于將第一艙段緊固在轉盤本體41上。氣動馬達55及減速機單元52固定在支架51上,氣動馬達55通過減速機單元52與轉盤座42活動連接,氣動馬達55用于驅動轉盤4縱向翻轉,減速機用于對氣動馬達55減速,使氣動馬達55輸出的力矩平穩(wěn)的作用在轉盤座42上。手輪53與減速機連接,通過手輪53可以對減速機的輸出力矩;手輪鎖緊機構設置在支架51上,手輪鎖緊機構用于鎖緊手輪53。緩沖氣缸54設置在支架51上,緩沖氣缸54與轉盤4活動連接,用以減小第一艙段動作切換時的沖擊,以及翻轉復位時提供輔助推力, 使第一艙段平穩(wěn)的翻轉。限位塊44固定在轉盤本體41上,限位塊44與第一艙段相配合;其中,限位塊44為三個,三個限位塊44均勻分布在轉盤本體41上。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大筒段部件裝配平臺的工作過程如下:參見圖1-圖3,第一艙段及第二艙段為大筒段部件的一部分,開始工作時,將第一艙段吊裝在轉盤4上,并利用壓塊43將第一艙段固定在轉盤4上。將第二艙段吊裝在滾輪架車1上。第一艙段在轉盤4上進行組件和成品裝配測量等裝配工序,裝配過程中可通過水平轉盤4轉動第一艙段進行位置調(diào)節(jié),以實現(xiàn)裝配。第一艙段裝配完成后,通過氣動馬達55驅動轉盤4翻轉。第一艙段從豎直翻轉為水平的過程,翻轉的前70°由氣動馬達55驅動,后20°通過手輪53驅動。翻轉時氣動馬達55正轉,翻轉復位時,氣動馬達55反轉。緩沖氣缸54的無桿腔常通壓縮氣體,用以減小第一艙段動作切換時的沖擊,以及翻轉復位時提供輔助推力。若空載或負載較小,不需要緩沖氣缸54時,可斷開緩沖氣缸54的手動閥。第一艙段裝配完成后翻轉一定的角度;第二艙段放置在滾輪架車1上,滾輪架車1可沿導軌2運動,通過調(diào)整第一艙段與第二艙段的位置實現(xiàn)第一艙段與第二艙段的對接。
參見圖1-圖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至少具備以下有益效果或優(yōu)點: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大筒段部件裝配平臺,第一艙段放置在轉盤4上,第一艙段在轉盤4上水平旋轉進行位置調(diào)節(jié)以實現(xiàn)裝配,第一艙段裝配完成后翻轉一定的角度;第二艙段放置在滾輪架車1上,滾輪架車1可沿導軌2運動,通過調(diào)整第一艙段與第二艙段的位置實現(xiàn)第一艙段與第二艙段的對接,上述對接過程裝配難度低,提高了裝配效率,節(jié)省了大量的人力及物力。
最后所應說明的是,以上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實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 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