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長引線泡中泡組裝機器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3105153閱讀:169來源:國知局
長引線泡中泡組裝機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長引線泡中泡組裝機器,包括底架和設置在底架上的能夠步進式前進的托盤,托盤上均勻設置有數(shù)個能夠夾持泡中泡的芯柱的夾持裝置,在托盤的旁邊依次設置有能夠向夾持裝置輸送芯柱的第一進料工位、能夠對芯柱的長引線實施整形的整形工位、能夠向夾持裝置所在的位置輸送泡中泡的燈膽并能夠對芯柱與燈膽之間的燈腳引線實施焊接的第二進料工位和能夠從夾持裝置上卸取成品的卸料工位;在托盤的旁邊還設置有能夠對芯柱的長引線實施矯直的矯直工位,矯直工位位于整形工位之前。由于本實用新型具有上述特點和優(yōu)點,為此可以應用到長引線泡中泡等類似泡中泡產品的生產設備中。
【專利說明】長引線泡中泡組裝機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長引線泡中泡組裝機器,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用于玻璃外泡殼所包容的具有長引線的泡中泡的燈腳引線焊接組裝機器。
【背景技術】
[0002]所述泡中泡是一種最近幾年發(fā)展起來的新型節(jié)能型燈泡的內泡,它主要包括鹵素燈膽和玻璃芯柱,將鹵素燈膽和玻璃芯柱的燈腳引線對應焊接后封裝在外泡殼內并與外接螺紋接頭電連接從而形成一個可以使用的燈泡。例如中國專利ZL201110210697.1披露了一種利用泡中泡所制作的燈泡結構?,F(xiàn)有的泡中泡至少有以下幾種:
[0003]第一種結構,如圖1所示,泡中泡包括有前后排列的鹵素玻璃燈膽a和玻璃芯柱b,其中燈膽a的玻璃外殼a4中設置有發(fā)光用的燈絲a3,燈膽a的兩個燈腳引線(al、a2)呈直線狀并位于燈膽a的同一端部,俗稱單端燈膽;玻璃芯柱b內設置有過渡的并呈直線狀兩個燈腳引線(bl、b2),兩個燈腳引線(bl、b2)分別與燈膽a的兩個燈腳引線(al、a2)配對焊接。即燈腳引線bl與燈腳引線al焊接,燈腳引線b2與燈腳引線a2焊接連接,從而實現(xiàn)通過芯柱b與燈膽a之間電連接。燈腳引線bl與燈腳引線al之間的重疊并列部通過焊接可以形成它們之間的焊點Cl (焊接部位),同理,燈腳引線b2與燈腳引線a2之間的交叉重疊部也可以形成它們之間的焊點c2 (焊接部位)。芯柱b另一端玻璃殼體b5呈喇叭狀通過燒結后連接外接螺紋頭d2,其中兩個燈腳引線(b3、b4)與外接螺紋頭d2的兩個電極對應電連接,從而將外部電源引入到泡中泡。
[0004]在第一種結構中,有的企業(yè)生產的產品如ZL201110210697.1披露的產品,如圖2和圖3所示,還在燈膽a和芯柱b之間設置一個輔助金屬固定支架f,其中輔助金屬固定支架f的一端具有一個小夾槽Π從而可以讓燈膽a的側邊插入其中,另一端設置一個內徑比較大的開口狀卡環(huán)f2,芯柱b的桿體部插入其中,當將卡環(huán)f2的開口部的兩個自由臂(f3、f4)焊接后,卡環(huán)f2就可以箍緊在芯柱b的桿體部上。所述輔助金屬固定支架f的小夾槽fl與開口狀卡環(huán)f2之間設置有連接金屬板,通過所述輔助金屬固定支架f大大提高了燈膽a和芯柱b之間的連接機械強度。針對上述第一種結構的泡中泡產品的焊接組裝機器,本申請已經提供了 一種比較可行的方案。
[0005]第二種結構,如圖4、圖5所示,泡中泡包括有前后連接的玻璃燈膽a和玻璃芯柱b,與第一種泡中泡不同的是,它的燈膽a的兩個燈腳引線(al、a2)分別位于燈膽a的兩端,俗稱雙端燈燈膽;而且所述芯柱b—端具有長短不一的兩個引線,一個是長引線bl另一個是短引線b2。上述長引線bl與燈膽a的一個燈腳引線al配對焊接,而短引線b2與燈膽a的另一個燈腳引線a2配對焊接。這樣,長引線bl與燈腳引線al之間重合的部分都形成焊點Cl,同理,短引線b2與燈腳引線a2之間重合的部分也形成焊點c2。另外,為了方便所述焊點(cl、c2)的焊接,往往在焊接前對所述長引線bl進行二次折彎從而形成第一折彎位bll和第二折彎位bl2,同時還要對所述燈腳引線a2進行折彎從而形成折彎位a21。芯柱b另一端具有呈喇叭狀的柱體b5,所述柱體b5通過燒結后連接外接螺紋頭d2,其中的兩個燈腳引線(b3、b4)與在外泡殼dl封口后與外接螺紋頭d2的電極電連接。
[0006]現(xiàn)有第二種泡中泡的燈腳引線的焊接,都是采用人工折彎燈膽a和芯柱b的燈腳引線后再手持燈膽a和芯柱b在焊機上焊接,不僅焊接需要的人工多而且焊接質量不穩(wěn)定,也容易出現(xiàn)工傷事故。另外,由于所述芯柱b的長引線bl比較長,在進行折彎前必須對其進行矯直否則將影響后續(xù)的整形折彎精度,進而影響焊接效果。但是,如果此工序需要由人手加工的話,此種泡中泡的加工工藝將變得更加繁瑣。

【發(fā)明內容】

[0007]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的目的之一旨在提供一種不僅能夠按需求折彎燈腳引線,還能夠自動焊接燈腳引線的長引線泡中泡組裝機器,其次也需要讓所述長引線組裝機器結構緊促,安全可靠。
[0008]為此,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長引線泡中泡組裝機器,包括底架和設置在所述底架上的能夠步進式前進的托盤,所述托盤上均勻設置有數(shù)個能夠夾持所述泡中泡的芯柱的夾持裝置,在所述托盤的旁邊依次有設置能夠向所述夾持裝置輸送芯柱的第一進料工位、能夠對所述芯柱的長引線實施整形的整形工位、能夠向所述夾持裝置所在的位置輸送所述泡中泡的燈膽并能夠對所述芯柱與燈膽之間的燈腳引線實施焊接的第二進料工位和能夠從所述夾持裝置上卸取成品的卸料工位;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托盤的旁邊還設置有能夠對所述芯柱的長引線實施矯直的矯直工位,所述矯直工位位于所述整形工位之前。
[0009]其中,所述托盤主要用于安裝所述夾持裝置,所述托盤在水平方向上能夠步進式前進從而可以將所述夾持裝置上所夾持的芯柱一步一步地送到不同的加工工位。所述步進式即指在前一個工位完成全部加工任務后再轉入下一個工位,每一個工位之間間隔一定的空間距離,一般來說,一個所述夾持裝置對應一個工位。
[0010]所述托盤可以在驅動動力裝置所拖動的并設置在所述底架上的軌道或鏈條上以直線方式步進式前行;還可以是,所述托盤直接連接在設置在所述底架上的所述驅動動力裝置的旋轉中心軸上以旋轉方式步進式前行。
[0011]其中,所述第一進料工位是能夠向所述夾持裝置輸送所述芯柱的工位,為此所述芯柱也被第一次定位于所述夾持裝置上。由于所述夾持裝置主要用于夾持所述芯柱,為此至少在所述第一進料工位處設置有一次開夾器使所述夾持裝置開夾,進而讓所述芯柱第一次定位在所述夾持裝置中;當夾持有所述芯柱的所述夾持裝置離開第一進料工位后,所述夾持裝置閉合夾緊所述芯柱便于后續(xù)的加工。
[0012]其中,所述整形工位,是能夠對所述芯柱的大致呈直線狀的長引線進行折彎加工的工位。根據圖5所示的泡中泡結構,需要對所述長引線bl進行兩次折彎整形從而符合與所述燈膽a的引線al適配焊接的要求。
[0013]其中,所述第二進料工位,是向所述夾持裝置所在的位置輸送所述燈膽并能夠對所述芯柱與燈膽之間的燈腳引線實施焊接的工位。該工位可以有兩種結構模式:第一種是將輸送所述燈膽的工作與焊接引線的工作合并在一個工位,相應的加工設備也合并設置在一個工位;在此種結構中,在焊接燈腳引線時所述夾持裝置一般只夾持所述芯柱,不會夾持所述燈膽,所述燈膽由輸送所述燈膽的機械手直接夾持焊接。第二種是將輸送所述燈膽的工作與焊接燈腳引線的工作分開,實際上就是所述第二進料工位包括兩個前后銜接的兩個工位,前面的工位利用機械手將所述燈膽送到所述夾持裝置上,使所述燈膽與所述芯柱一樣被夾持在所述夾持裝置上,再進入下一個專門的焊接工位利用專門的焊機實施燈腳引線焊接。為此在具體實施時,這兩種都是可以選擇的技術方案,差別在于前者技術方案相對簡單而后者技術方案相對復雜。為此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夾持裝置上還具有能夠夾持所述燈膽的夾口 ;所述第二進料工位包括前后銜接的燈膽輸送工位和焊接工位,在所述燈膽輸送工位處設置有能夠向所述夾持裝置輸送燈膽的燈膽輸送機械手,在所述焊接工位處還設置有能夠對所述芯柱和燈膽的引線實施焊接第一焊機。有關能夠同時夾持所述芯柱和燈膽的夾持裝置的結構,可以參考本 申請人:前期已經提交的申請?zhí)枮?01210274079.8專利文獻中所披露的相關內容。為此根據上述結構,向所述夾持裝置所在的位置輸送所述燈膽的含義,一是指將所述燈膽直接輸送到所述夾持裝置上并讓所述燈膽被所述夾持裝置所夾持,另一種含義是指僅僅將所述燈膽輸送到所述夾持裝置附近,保證所述燈膽和所述芯柱的燈腳引線對接即可。
[0014]其中,所述矯直工位主要是用于對所述芯柱的長引線實施矯直的工位,從而使整段所述長引線基本是呈直線狀進而為下一工序例如整形工序做準備。所述矯直工位于所述整形工位之前,可理解為所述整形工位與所述矯直工位前后直接銜接,還可以理解為所述矯直工位與所述整形工位前后間接銜接,即在所述矯直工位與所述整形工位之間還可以設置其它工作工位。
[0015]由于所述芯柱的長引線在備料、運輸、輸送到所述夾持裝置上及運轉到所述整形工位之前,要經歷的工作比較多,不可避免地會導致部分長引線出現(xiàn)偏轉、彎曲等各種非直線狀的狀態(tài)。上述結構的產品,相比于現(xiàn)有技術,由于在所述整形工位前設置有能夠對所述芯柱的長引線實施矯直的矯直工位,使整段所述芯柱的長引線在進行整形折彎前基本處于同一直線上,提高了后續(xù)所述長引線的整形精度,更重要的是能夠減少了焊接誤差提高了成品率。
[0016]上述結構的產品,由于在整體上能夠自動向所述夾持裝置送料、自動矯直引線、自動整形引線、自動焊接引線和卸去泡中泡成品,實現(xiàn)連續(xù)化批量生產,大幅度降低了勞動力成本。
[0017]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在所述矯直工位處設置有自動矯直裝置,所述自動矯直裝置包括有能夠相互頂壓的第一矯直模和第二矯直模;所述第一矯直模包括基體及設置在所述基體上的呈V字形的矯直臂,所述矯直臂的V形槽底面與位于所述矯直臂側邊的所述基體頂部平面大致平齊;所述第二矯直模上設置有輔助臂,所述輔助臂能夠伸入到所述矯直臂側邊的空間并頂壓在所述基體的頂部平面上。
[0018]其中所述矯直臂的V形槽底面是指所述矯直臂的V形槽的兩側槽壁之間的過渡部位,由于其位于槽的底部,為此稱之為槽底面。這樣,由于所述第一矯直模上設置有呈V字形的矯直臂,從而具有V形槽;所述V形槽向外傾斜的兩槽壁能夠使彎彎扭扭的所述長引線非常容易地被收容于所述V形槽內,從而能夠利用所述V形槽對所述長引線在左右方向的予以定位和矯直;其次由于所述第二矯直模上設置有輔助臂,所述輔助臂能夠伸入到所述矯直臂側邊的空間并頂壓在所述基體的頂部平面上,為此能夠利用所述輔助臂推動部分所述長引線進入到所述V形槽中并將另一部分所述長引線頂壓在所述基體的頂部平面上,從而所述V形槽、所述基體的頂部平面及所述輔助臂的配合使用,能夠對所述長引線在左右、上下方向上予以矯直。
[0019]由于所述矯直臂的V形槽底面與所述基體頂部平面之間,一者是精度方向無需完全平齊,再者在實際加工中也無法實現(xiàn)理論上的完全平齊,為此僅僅大致平齊即可。
[0020]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第一矯直模上設置有2個以上的呈V字形的矯直臂,所述2個以上的矯直臂前后排列并且它們的V形槽底面大致位于同一水平線上,前后排列的所述矯直臂之間具有間隔空間,所述間隔空間的底平面與所述V形槽底面大致平齊;所述第二矯直模上設置的輔助臂與所述間隔空間適配,所述輔助臂能夠插入到所述間隔空間中并頂壓在所述間隔空間的底平面。這樣在第一矯直模和第二矯直模相互頂壓后,借助所述矯直臂和輔助臂的協(xié)同作用對所述長引線予以分段、雙方向的矯直。當然,在所述長引線的長度一定的情況下,所述矯直臂和輔助臂的數(shù)量越多,前后排列的所述矯直臂之間的間隔空間越少,所述長引線將被分割為更多的小段進行矯直,所述長引線將獲得更好的平直度,但這樣也會降低所述矯直臂和輔助臂的強度。
[0021]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自動矯直裝置還包括有能夠相對移動的上安裝臺和下安裝臺,所述第二矯直模設置在所述上安裝臺上,所述第一矯直模設置在所述下安裝臺上。其中,所述上安裝臺和下安裝臺中的“上”、“下”為一個相對的方位定義。這樣所述第一矯直模和第二矯直模能夠分別在所述上安裝臺和下安裝臺的驅動下相對移動從而實現(xiàn)夾緊和矯直所述長弓I線。
[0022]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自動矯直裝置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底架上的矯直滑架,所述矯直滑架上設置有滑軌,所述上安裝臺、下安裝臺分別安裝在所述矯直滑架上并分別連接到其各自的驅動機構上。為此,借助所述矯直滑架和滑軌把所述上安裝臺和下安裝臺、所述第一矯直模和第二矯直?;瑒舆B接于所述底架上。
[0023]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在所述矯直工位之前還設置有能夠對所述芯柱的長引線實施預調直的預調直工位。由于所述芯柱的長引線可能在前面工序中出現(xiàn)大幅度的折彎或彎曲超過了所述矯直工位的矯直能力,為此需要在進入所述矯直工位實施精確矯直前進行粗調。所述預調直工位與所述矯直工位前后銜接,所述預調直工位能夠對所述芯柱的長引線預先實施粗調直,即在所述矯直工位實施精確矯直之前實施粗調。為此所述芯柱的長引線經過二次矯直工作后,所述芯柱的長引線的平直度基本符合要求,進而提高所述芯柱的成品的合格率。當然還可以在所述矯直工位和所述預調直工位之間設置其他的工位。
[0024]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預調直工位處設置有能夠對所述芯柱的長引線進行預調直的預調裝置,所述預調裝置包括能夠轉動的轉臂,所述轉臂包括臂轉軸及設置在所述臂轉軸上的繞臂,所述繞臂與所述臂轉軸的旋轉中心軸線之間具有夾角,所述轉臂位于長引線的前方并且所述臂轉軸的旋轉中心軸線與長引線的軸線大致重合。
[0025]其中,所述臂轉軸為所述繞臂的轉動軸,即所述繞臂能夠繞所述臂轉軸做圓周遠動。
[0026]其中,所述繞臂與所述臂轉軸的旋轉中心軸線之間具有夾角,即所述繞臂從所述臂轉軸上向外延伸,所述夾角根據矯直前所述長引線與其軸線之間的夾角而定。另外,所述臂轉軸的旋轉中心軸線與所述長引線的軸線大致重合,這樣所述繞臂繞所述臂轉軸轉動的同時,能夠撥動所述芯柱的長引線向所述臂轉軸的旋轉中心軸線靠齊,從而進行所述長引線的粗矯直。[0027]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繞臂呈直桿狀或弧形桿狀。
[0028]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預調裝置還包括旋轉驅動器,所述轉臂的臂轉軸連接在所述旋轉驅動器的旋轉輸出軸上,所述旋轉驅動器定位在所述底架上。其中所述旋轉驅動器是一種能夠提供旋轉動力的裝置,例如可以是能旋轉的氣缸,當然也可以是馬達。
[0029]上述詳細描述了所述自動矯肓裝置和所述預調裝置的一種結構;實際上要實現(xiàn)對所述長引線的矯肓方案還可以有多種,例如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采用一個具有夾'緊臂的夾'緊器,所述夾'緊臂在所述夾'緊器的驅動下不僅能夠伸到所述長引線的尾端而且還可以輕輕地夾持住所述長引線的尾端,此后所述夾1 緊臂沿所述長引線的軸線方向后退,從而自動地將所述長弓I線予以矯肓。
[0030]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在所述矯直工位之前還設置有能夠對所述芯柱予以二次定位的芯柱二次定位工位,所述芯柱二次定位工位處設置有能夠對所述芯柱進行軸向定位的芯柱二次定位裝置;所述芯柱二次定位裝置包括能夠讓所述夾持裝置開夾的二次開夾器、能夠讓所述芯柱輕微向外軸向移動的輕微驅動器及能夠前后移動并限定所述芯柱的軸向位置的限位器。
[0031]其中,所述芯柱二次定位工位位于矯直工位之前,可以理解為所述芯柱二次定位工位和矯直工位前后銜接設置,也可以理解為,當所述矯直工位前還設置有其他工位,例如預調直工位,所述芯柱二次定位工位位于所述預調直工位前。這樣,借助所述芯柱二次定位工位能夠在對所述芯柱的長引線進行加工前對所述芯柱再次進行定位,從而能夠把所述芯柱定位于精確的加工位置。
[0032]其中,二次開夾器能夠讓所述夾持裝置在所述芯柱二次定位工位處開夾,從而使所述夾持裝置在此處解除對所述芯柱的定位作用,這樣所述芯柱能夠在所述輕微驅動器和所述限位器的協(xié)同作用下再次移動調整從而實現(xiàn)精準定位。精準定位所述芯柱的目的在于便于后工序對所述芯柱實施精確加工。其中,由于所述輕微驅動器能夠使所述芯柱向外輕微軸向移動,這樣所述輕微驅動器的動能能夠使所述芯柱頂靠在所述限位器上。當所述托盤繼續(xù)轉動,所述二次開夾器失效復位,所述夾持裝置再次恢復對所述芯柱的夾持,完成了二次精確定位。
[0033]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輕微驅動器是噴口朝向所述芯柱的氣體噴嘴,所述氣體噴嘴通過氣體管道連接到驅動氣源上。
[0034]其中,所述驅動氣源能夠為所述氣體噴嘴提供一定壓力的氣流,所述氣流的壓力大小能夠根據所述芯柱的重量大小決定。借助所述氣流不僅能夠吹動所述芯柱,而且能夠避免使用其它硬物夾持所述芯柱的玻璃外殼而造成所述芯柱的損壞。另外,連接所述驅動氣源的氣體管道可以設置在所述芯柱二次定位裝置上,此時所述氣體管道與所述噴嘴可以固定連接一起;另一種方案是,所述噴嘴還可以設置在所述托盤上,這樣所述氣體管道與所述噴嘴之間可以在所述芯柱二次定位工位處采用活接的結構。
[0035]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芯柱二次定位裝置還包括能夠驅動所述氣體噴嘴上下移動的噴嘴驅動器,所述噴嘴驅動器設置在所述底架上。
[0036]其中,所述噴嘴驅動器能夠驅動所述氣體噴嘴上下移動,這樣能夠避免上工位的夾持有所述芯柱的夾持裝置移動到所述芯柱二次定位工位時碰撞到所述氣體噴嘴上,從而造成所述氣體噴嘴或芯柱的損壞;另外,所述氣體噴嘴能夠上下移動還能夠使所述氣體噴嘴根據所述芯柱的實際定位位置靈活地調整所述氣體噴嘴的位置。
[0037]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輕微驅動器是拖動機械手,所述拖動機械手通過拖動驅動器連接在所述底架上。
[0038]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緊接所述第一進料工位的后面設置有能夠檢測所述芯柱是否上位的檢測工位,所述檢測工位處設置有檢測裝置。這樣通過所述檢測裝置探測所述夾持裝置上是否夾持有所述芯柱,如果未夾持所述芯柱,則通過中央控制器控制后面工序對所有的對應于該空置的所述夾持裝置的所有操作停止。
[0039]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整形工位包括前后銜接的并能夠形成所述長引線的第一折彎位的第一整形工位和能夠形成所述長引線的第二折彎位的第二整形工位。其中,所述長引線的第一折彎位是指圖5所示的第一折彎位bll,所述長引線的第二折彎位是指圖5所示的第二折彎位bl2。當然作為一種等同的實施方案還可以是,將形成所述長引線的第一折彎位bll和第二折彎位bl2的整形工位合二為一,相應地將后面將要提及的第一整形裝置和第二整形裝置合二為一,讓一套裝置同時能實現(xiàn)兩個功能。為此在具體的實施方案中,這都是可以選擇的技術方案。
[0040]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第一整形工位處設置有第一整形裝置,所述第一整形裝置包括相互對合能夠夾持所述長引線的左模和右模,所述左模的前端設置有向所述右模方向延伸的凸出塊,所述右模能夠扣合在所述凸出塊的內側從而使所述長引線折彎形成第一折彎位。
[0041]其中,所述左模和右模中的“左”、“右”只表明它們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并不代表它們實際的安裝位置;另外,所述左模和右模能夠夾持所述長引線,這樣對處于折彎狀態(tài)的所述長引線的非折彎部位實施夾持并讓其保持平直。
[0042]其中,所述凸出塊可以為獨立于所述左模的構件但設置在所述左模的前端,還可以與所述左模一體制造成型,并且所述凸出塊的內側和所述右模的頂端相互配合具有與所述長引線的第一折彎位的形狀適配的工作面。
[0043]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第二整形工位處設置有第二整形裝置,所述第二整形裝置包括相互對合能夠夾持長引線的前模和后模,所述后模包括主模、驅動模和副模,所述主模與所述驅動模之間彈性連接,所述副模剛性連接在所述驅動模上;所述前模與所述主模形成夾合,所述前模能夠伸入到所述副模的內側,并且所述前模與所述副模之間預留有大致與所述長引線的線徑一樣的間隙從而使所述長引線折彎形成第二折彎位。
[0044]其中,所述前模和后模中的“前”、“后”只表明它們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并不代表它們實際的安裝位置;所述前模和后模能夠夾持所述長引線,這樣對處于折彎狀態(tài)的所述長引線的非折彎部位實施夾持并讓其保持平直。
[0045]其中,所述驅動模由驅動器驅動,并為所述主模和副模提供動力。
[0046]其中,所述主模與所述驅動模之間彈性連接,是指所述主模與所述驅動模之間通過彈性構件例如彈簧等彈性連接一起,從而當所述主模頂壓到所述前模并夾持住所述長引線時,所述彈性構件能夠為所述驅動模提供了一個緩沖空間,從而使所述前模能夠伸入到所述副模的內側。另外,所述彈性構件不僅能夠傳遞所述驅動模傳遞過來的動力,還能夠減緩所述驅動模傳遞過來的振動。[0047]其中,所述前模與所述副模之間預留有大致與長引線的線徑一樣的間隙,即所述前模與所述副模之間預留了容納所述長引線的空間,從而使部分所述長引線容納到所述空隙中最終形成第二折彎位。
[0048]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夾持裝置包括夾持底座,轉動設置在所述夾持底座上的左夾持臂、右夾持臂,所述左夾持臂、右夾持臂上分別設置有左延伸臂、右延伸臂,所述左延伸臂、右延伸臂之間滑動鉸接連接;所述左夾持臂和右夾持臂之間設置有夾持復位彈簧,在所述左夾持臂或右夾持臂上還設置與開夾器配合開夾的開夾臂;在所述夾持底座上設置有前后排列的兩個W形支撐臂,所述兩個W形支撐臂位于所述左夾持臂和右夾持臂之間,并且所述兩個W形支撐臂之間具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底壁面與W形凹槽的底壁面大致平齊;在所述左夾持臂、右夾持臂上還分別設置有壓緊臂,所述壓緊臂能夠伸入所述卡槽并頂壓在所述卡槽的底壁面上。
[0049]其中,所述左延伸臂和右延伸臂之間滑動鉸接連接,是指所述左延伸臂和右延伸臂之間不僅鉸接連接,而且鉸接軸在所述左延伸臂或右延伸臂上設置的孔中還可以滑動,這樣,當所述左夾持臂或右夾持臂在所述夾持底座上轉動時,所述左延伸臂、右延伸臂之間的絞接軸能夠在孔中滑動,能夠拖動對方也跟著在所述夾持底座上轉動。
[0050]其中,所述開夾器是設置在所述底架上并能讓所述夾持裝置開夾的裝置。在本機器中,至少具有三個開夾器,例如分別位于所述上料工位的一次開夾器、位于所述芯柱二次定位工位的二次開夾器和位于所述卸料工位處的三次開夾器。這樣,所述開夾器與所述開夾臂配合即能夠打開所述夾持裝置解除對所述芯柱的定位,從而對所述芯柱進行適當?shù)囊莆徊僮鳌?br> [0051]其中,兩個W形支撐臂可以為單獨的構件并可拆卸地設置在所述夾持底座上;或者是直接與支撐座一體制造成型然后通過支撐座可拆卸設置在所述夾持底座上;兩個W形支撐臂還可以與所述夾持底座一體制造成型,又或者由所述夾持底座的延伸臂組成。另外,W形支撐臂上的凹槽能夠用于支撐和定位所述芯柱的長引線和短引線。
[0052]其中,由于兩個W形支撐臂呈W型,為此具有W形凹槽;兩個W形所述支撐臂前后排列,它們之間具有卡槽形成容納所述壓緊臂的空間,并且所述卡槽的底壁面與W形凹槽的底壁面大致平齊,這樣當所述壓緊臂伸入所述卡槽并頂壓在所述卡槽的底壁面上時,所述壓緊臂與所述底壁面結合壓緊所述芯柱的長引線和短引線,但不會使所述芯柱的長引線和短引線出現(xiàn)折彎。
[0053]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第二進料工位處設置有第一焊機以及能夠向所述第一焊機輸送所述泡中泡的燈膽并能夠將所述燈膽的兩端電引線分別與所述夾持裝置所夾持的所述芯柱的兩個引線予以對接的燈膽輸送機械手。所述對接是指兩個相同端的引線之間的搭接,從而為焊接在一起提供準備。
[0054]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在所述第二進料工位的后面還銜接設置有二次焊接工位,在所述二次焊接工位處設置有第二焊機,所述第一焊機的兩對焊極之間的中心距與所述第二焊機的兩對焊極之間的中心距相同。
[0055]其中,每對焊極由上下設置的焊極組成并對所述芯柱和燈膽之間重合的燈具引線進行對碰焊接而形成焊點,而第一焊機和第二焊機分別具有兩對焊極,從而能夠在所述芯柱和燈膽之間形成兩個不同的焊點。另外,兩對焊極之間的中心距可以解讀為兩對焊極中軸線之間的距離,也可以是不同的所述焊點之間的距離,為此所述第一焊機的兩對焊極之間的中心距與所述第二焊機的兩對焊極之間的中心距相同,能夠使所述第一焊機的兩對焊極和第二焊機的兩對焊極分別對兩個不同的焊點進行重復焊接。這樣,能夠加強焊接強度,避免出現(xiàn)虛焊現(xiàn)象。
[0056]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在所述第二進料工位處還設置有能夠向所述燈膽輸送機械手提供所述燈膽的傳送帶。
[0057]由于本發(fā)明具有上述特點和優(yōu)點,為此可以應用到長引線泡中泡等類似泡中泡產品的生產設備中。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58]圖1是安裝有第一種泡中泡產品的燈泡結構示意圖;
[0059]圖2是第一種泡中泡產品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0060]圖3是第一種泡中泡產品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61]圖4是第二種泡中泡產品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0062]圖5是安裝有第二種泡中泡產品的燈泡結構示意圖;
[0063]圖6是應用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組裝機器的側視示意圖;
[0064]圖7是圖6的俯視方向的結構示意圖,也是應用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組裝機器的系統(tǒng)布局圖;
[0065]圖8是圖6中A部放大圖;
[0066]圖9是位于芯柱二次定位工位5處的芯柱二次定位裝置的側視方向的結構示意圖;
[0067]圖10是圖9所示的芯柱二次定位裝置的俯視方向的結構示意圖;
[0068]圖11是圖10所示的芯柱二次定位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中省略驅動裝置;
[0069]圖12是位于是預調直工位6處的預調裝置的側視方向的結構示意圖;
[0070]圖13是圖12所示的預調裝置的俯視方向的結構示意圖;
[0071]圖14是圖12中B區(qū)域的局部放大圖;
[0072]圖15是位于所述矯直工位7處的自動矯直裝置的側視方向的結構示意圖;
[0073]圖16是圖15所示的自動矯直裝置的分解結構示意圖,圖中省略驅動裝置;
[0074]圖17是圖15所示的第一矯直模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75]圖18是圖15所示的第二矯直模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76]圖19是位于第一整形工位處的第一整形裝置的俯視方向結構示意圖;
[0077]圖20是圖19所示的第一整形裝置的側視方向的結構示意圖;
[0078]圖21是圖19所示的第一整形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79]圖22是圖21所示的C-C方向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0080]圖23是所述第一整形裝置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0081]圖24是位于第二整形工位處的第二整形裝置的側視方向的結構示意圖;
[0082]圖25是圖24的俯視方向的結構示意圖;
[0083]圖26是所述第二整形裝置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0084]圖27是所述第二整形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0085]圖28是圖26中C區(qū)域的局部放大圖;
[0086]圖29是所述第一焊機(101)的一對電極的分布圖;
[0087]圖30是夾持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視圖;
[0088]圖31是夾持裝置的俯視方向的結構示意圖,此時所述夾持裝置處于夾持狀態(tài);
[0089]圖32是圖31中J-J方向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0090]圖33是夾持裝置的分解結構;
[0091]圖34是圖33中的D區(qū)域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92]下面結合附圖對應用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長引線泡中泡組裝機器的結構作進一步的說明。所述長引線泡中泡的組裝結構如圖4和圖5所示。
[0093]如圖6和圖7所示,一種長引線泡中泡組裝機器,包括底架1、設置在所述底架I上的驅動動力裝置la、受所述驅動動力裝置Ia所拖動而旋轉步進的托盤lc、設置在所述底架I上的中央控制器Ib和均勻設置在所述托盤Ic上的12個夾持裝置2。當然作為一種等同的實施方案還可以是,將所述托盤Ic設置在位于所述底架I上的軌道或鏈條上步進式前行。
[0094]其中,所述托盤Ic上均勻安裝有12個所述夾持裝置2,所述托盤Ic在水平方向上能夠步進式前進從而可以將每一個所述夾持裝置2上所夾持的芯柱b —步一步地送到不同的加工工位,從而實現(xiàn)連續(xù)性的上料和下料操作。所述步進式即指在前一個工位完成全部加工任務后再轉入下一個工位,每一個工位之間間隔一定的空間距離。
[0095]其中,所述中央控制器Ib不僅用于控制所述托盤Ic步進的節(jié)律,也還控制每個工位的機器動作及其動作順序。
[0096]如圖7所示,在所述托盤Ic旁邊還依次設置有與12個所述夾持裝置2對應的加工工位;其中包括能夠向所述夾持裝置2輸送所述芯柱b的第一進料工位3、能夠檢測所述芯柱b是否上位的檢測工位4、能夠對所述芯柱b予以二次定位的芯柱二次定位工位5、能夠對所述芯柱b的長引線bl實施預調直的預調直工位6、對所述芯柱b的長引線bl實施矯直的矯直工位7、能夠對所述芯柱b的長引線bl實施整形的整形工位8、能夠向所述夾持裝置2所在的位置輸送燈膽a并實施焊接的第二進料工位9、能夠對所述泡中泡的芯柱b與燈膽a之間的燈腳引線實施二次焊接的焊接工位10和能夠從所述夾持裝置2上卸取成品的卸料工位11 ;其中所述整形工位8與所述第二進料工位9之間,所述卸料工位11與所述第一進料工位3之間空置一個工位。下面分別說明其具體的實施結構:
[0097]I )所述第一進料工位3,如圖7、圖8所示,所述第一進料工位3包括輸送所述芯柱b的自動送料器31、把所述芯柱b予以夾持并送達到所述夾持裝置2上的機械手(圖中未畫出)、和打開所述夾持裝置2的一次開夾器29 ;所述機械手和所述一次開夾器29分別設置在所述底架I上。當所述托盤Ic帶著所述夾持裝置2進入所述第一進料工位3時,所述一次開夾器29先把所述夾持裝置2打開,所述機械手從所述自動送料器31上夾取所述芯柱b并將其送到所述夾持裝置2上;當所述托盤Ic進入下一工位時,所述一次開夾器29失效復位使所述夾持裝置2回復到夾持狀態(tài),從而把所述芯柱b第一次定位于所述夾持裝置2上。[0098]如圖8所示,所述一次開夾器29包括開夾支撐體29a以及設置于所述開夾支撐體29a上的扇形凸輪29c,在所述開夾支撐體29a的側邊還設置有開夾驅動器29b,所述開夾驅動器29b的輸出端轉動連接于所述扇形凸輪29c的下端部。這樣,所述開夾驅動器29b動作推動所述扇形凸輪29c向上轉動,所述扇形凸輪29c撥動所述夾持裝置2的開夾臂27 (下面將詳細論述),從而實現(xiàn)所述夾持裝置2的開夾操作。
[0099]II)所述檢測工位4,如圖7所示,所述檢測工位4處設置有檢測裝置41,所述檢測裝置41包括支撐柱及設置在所述支撐柱上的用于檢測所述芯柱b是否上位的行程開關(圖中未畫出),所述行程開關把檢測到的信號傳遞給所述中央控制器Ib從而控制下序的各種機器是否動作工作。
[0100]III)所述芯柱二次定位工位5,如圖7所示,所述芯柱二次定位工位5設置在對所述芯柱b的長引線bl進行矯直、折彎、焊接等加工工位前,同時也設置在所述檢測工位4后。這樣,借助所述芯柱二次定位工位5能夠對所述芯柱b再次進行精確定位,從而能夠把所述芯柱b的長引線bl和短引線b2定位于精確的加工位置。
[0101]如圖9、圖10和圖11所示,為位于芯柱二次定位工位5處、能夠對所述芯柱b進行軸向定位的芯柱二次定位裝置51的結構示意圖。所述芯柱二次定位裝置51包括能夠讓所述夾持裝置2開夾的二次開夾器(圖中未畫出)、能夠讓所述芯柱b輕微向外移動的輕微驅動器及能夠前后移動并限定所述芯柱b的短引線bl軸向位置的限位器。
[0102]其中,所述二次開夾器的結構、功能與所述一次開夾器29相似,在此不再重復敘述。所述二次開夾器能夠再次讓所述夾持裝置2開夾,從而使所述夾持裝置2解除對所述芯柱b的定位作用,這樣,所述芯柱b在所述輕微驅動器5的間接或直接驅動下輕微向外軸向移動,并通過所述限位器對所述芯柱b的短引線b2的限定作用限定所述芯柱b的軸向位置。所述芯柱b向外移動是指所述芯柱b向遠離所述托盤Ic的方向運動。
[0103]其次,所述芯柱二次定位裝置51可以采用多種的實施方式,例如:
[0104]第一種:所述輕微驅動器是氣體噴嘴511。如圖9、圖10和圖11所示,所述芯柱二次定位裝置51還包括芯柱二次定位主體支架516、固連在所述芯柱二次定位主體支架516上的上支撐臂5161和滑動設置在所述芯柱二次定位主體支架516的下支撐臂5162 ;所述氣體噴嘴511通過氣體管道513可拆卸地連接在所述下支撐臂5162側邊的定位臺51620上;所述噴嘴驅動器514設置在所述上支撐臂5161上,所述噴嘴驅動器514的輸出軸5141穿過所述上支撐臂5161連接到所述下支撐臂5162上從而帶動所述下支撐臂5162上下移動,進而能夠帶動所述氣體噴嘴511上下移動。在所述輸出軸5141的兩側設置有分別安裝于所述上支撐臂5161和下支撐臂5162的滑動導套5143和滑動柱5142。這樣所述氣體噴嘴511能夠平穩(wěn)的上下移動,從而避免位于上工位處,即位于所述檢測工位4處的夾持有所述芯柱b的夾持裝置2移動到所述芯柱二次定位工位5時碰撞到所述氣體噴嘴511上,從而造成所述氣體噴嘴511或芯柱b的損壞;另外,所述氣體噴嘴511能夠上下移動還能夠使所述氣體噴嘴511根據所述芯柱b的實際定位位置靈活地調整所述氣體噴嘴b的位置。
[0105]另外,所述氣體噴嘴511的噴口朝向所述芯柱b的喇叭口,其通過氣體管道513連接到驅動氣源515上,所述驅動氣源515能夠為所述氣體噴嘴511提供一定壓力的氣流,所述氣流的壓力大小能夠根據所述芯柱b的重量大小決定。借助所述氣流不僅能夠吹動所述芯柱b向外軸向移動,而且還能夠避免使用其他硬物直接夾持所述芯柱b的玻璃體而造成所述芯柱b的玻璃外殼的損壞。所述驅動氣源515設置在所述芯柱二次定位裝置5上。
[0106]為了能夠使所述氣體噴嘴511吹出的氣流能夠吹動所述芯柱b輕微向外移動,所述氣體噴嘴511的氣體管道513從所述噴嘴驅動器514上向所述托盤Ic方向延伸到所述夾持裝置2的上方后折彎,使其噴口朝向所述芯柱b的喇叭狀柱體b5,這樣,當所述氣體噴嘴511朝向所述柱體b5吹氣時,所述芯柱b借助所述喇叭狀柱體b5能夠更好地受力。
[0107]如圖9、圖11所示,為了對所述芯柱b予以準確地定位,至少防止所述芯柱b被吹走,在所述芯柱二次定位裝置51上還設置有擋片512,所述擋片512即為所述限位器。所述擋片512設置在所述芯柱二次定位滑動架5163的前側壁上,所述芯柱二次定位滑動架5163通過滑軌(圖中未畫出)滑動連接于所述下支撐臂5162上,這樣,所述噴嘴驅動器514驅動所述氣體噴嘴511上下移動的同時僅僅驅動所述擋片512上下移動但不會改變所述擋片512的前后位置。另外,在所述芯柱二次定位主體支架516上還設置有驅動所述擋片512前后移動的限位器驅動器517。這樣所述擋片512能夠前后、上下移動,從而能夠限制所述芯柱b的短引線b2的軸向位移,進而對所述芯柱b進行軸向定位。需要說明的是,圖9中所示兩個所述擋片512,表示的是所述擋片512位于前后兩個不同的前后位置的視圖,并不是指兩個不同的所述擋片512。
[0108]第二種:與第一種實施方式不同的是所述輕微驅動器是拖動機械手,所述拖動機械手通過拖動驅動器連接在所述底架I上(圖中未畫出)。所述拖動機械手也能夠以機械的方式使所述芯柱b移動。
[0109]IV)所述預調直工位6,如圖7所示,所述預調直工位6設置在所述芯柱二次定位工位5之后、所述矯直工位7之前,對準確定位后的所述芯柱b的長引線bl實施預調直,即在所述矯直工位7之前完成第一次粗矯直操作。
[0110]如圖12、圖13和圖14所示,為設置于所述預調直工位6處能夠對所述芯柱b的長引線bl進行預調直的預調裝置61的結構示意圖。所述預調裝置61包括能夠轉動的轉臂611,所述轉臂611包括臂轉軸611a及設置在所述臂轉軸611a上的呈直桿狀的繞臂611b,即所述臂轉軸611a為所述繞臂611b的轉動軸,所述繞臂611b繞所述臂轉軸611a做圓周運動;所述繞臂611b從所述臂轉軸611a上向外延伸,從而使所述繞臂611b與所述臂轉軸611a的旋轉中心軸線B之間具有夾角Φ,所述夾角Φ根據矯直前所述長引線bl與所述長引線bl的軸線之間的夾角而定,并且所述臂轉軸611a的旋轉中心軸線b與長引線bl的軸線大致重合,這樣所述繞臂611b繞所述臂轉軸611a轉動的同時,能夠撥動所述芯柱b的長引線bl向所述臂轉軸611a的旋轉中心軸線B靠齊,從而進行所述長引線bl的初步矯直。
[0111]作為另一種實施方式,所述繞臂611b還可以設置為弧形桿狀。
[0112]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預調裝置61還包括預調裝置支撐架612,所述預調裝置支撐架612上設置有橫支撐臂612a和豎支撐臂612b。在所述豎支撐臂612b上設置有驅動所述轉臂611旋轉的旋轉驅動器613。如圖12所示,所述旋轉驅動器613包括旋轉驅動氣缸613a,所述旋轉驅動器613的旋轉輸出軸613e與所述驅動氣缸613a傳動連接;其中所述驅動氣缸613a的輸出軸上設置有第一同步輪613b,所述旋轉輸出軸613e上設置有第二同步輪613d,所述第一同步輪與613b所述第二同步輪613d通過同步皮帶613c傳動連接。這樣,所述旋轉氣缸613a的旋轉動力通過所述第一同步帶輪613b、第一同步皮帶613c和第二同步輪613d傳遞到所述旋轉輸出軸613e上。所述旋轉輸出軸613e上設置有轉臂安裝器614,所述轉臂611的臂轉軸61 Ia可拆卸地設置在所述轉臂安裝器614上,這樣所述旋轉輸出軸613e轉動帶動所述轉臂安裝器614轉動的同時也帶動所述轉臂611旋轉。
[0113]另外,為了使所述轉臂611能夠前后移動,所述橫支撐臂612a安裝于預調滑架616上,所述預調滑架616通過滑軌617滑動連接于橫支撐臂612a上。在所述橫支撐臂612a上還設置有能夠拖動所述豎支撐臂612b前后滑動的平移驅動器615。
[0114]V)所述矯直工位7,如圖7所示,所述矯直工位7位于所述預調直工位6之后、所述整形工位8之前,主要是用于對所述芯柱b的長引線bl實施矯直從而使整段所述長引線bl基本處于同一直線上,為下一工序即整形工序做準備。為此所述芯柱b的長引線bl經過二次矯直工作后,所述芯柱b的長引線bl的平直度基本符合要求,進而提高所述芯柱b的成品的合格率。
[0115]在所述矯直工位7處設置有自動矯直裝置71,如圖15、圖16所示,所述自動矯直裝置71包括有能夠相互頂壓的第一矯直模711和第二矯直模712。
[0116]如圖17所不,為所述第一矯直模711的立體結構不意圖,所述第一矯直模711包括基體7111及設置在所述基體7111上的呈V字形的5個前后排列的矯直臂711a,前后排列的兩個所述矯直臂711a之間具有間隔空間711c。所述第一矯直模711呈V字形而具有V形槽711b,所述V形槽711b向外傾斜的兩槽壁(711bl、711b2)能夠使局部呈現(xiàn)為彎彎扭扭的所述長引線bl非常容易地被收容于所述V形槽711b內,從而降低所述長引線bl在矯直前的平直度要求;而5個前后排列的矯直臂711a的V形槽底面711e位于同一水平線上,這樣,當所述長引線bl被頂壓到所述V形槽底面711e上時能夠借助所述V形槽711e進行左右方向的矯直;其中,所述矯直臂711a的V形槽底面711e是指所述矯直臂711a的V形槽的兩側槽壁(711bl、711b2)之間的過渡部位,由于其位于槽的底部,為此稱之為槽底面。
[0117]另外,根據上述結構,所述基體7111的頂部平面實際上包括所述間隔空間711c的底平面71 Id及位于最外側所述矯直臂711a外側的頂部平面,所述基體7111的頂部平面與所述V形槽底面71 Ie大致平齊。而如圖18所示,為所述第二矯直模712的立體結構示意圖,所述第二矯直模712上設置有與所述間隔空間711c適配的輔助臂712a,所述輔助臂712a具有頂壁面712b。所述輔助臂712a的高度不小于所述矯直臂711a的高度,為此,所述輔助臂712a插入到所述間隔空間711c時,所述頂壁面712b也頂壓住所述間隔空間711c的底平面711d。這樣,在所述底平面711d和頂壁面712b的協(xié)同作用下能夠對位于間隔空間711c中的所述長引線bl予以上下方向的矯直。
[0118]為此,在第一矯直模711和第二矯直模712相互頂壓后,借助所述矯直臂711a和輔助臂712a的協(xié)同作用對所述長引線bl予以分段、雙方向的矯直。當然,在所述長引線bl的長度一定的情況下,所述矯直臂711a和輔助臂712a的數(shù)量越多,前后排列的兩個所述矯直臂711a之間的間隔空間711c的間距越少,所述長引線bl將被分割為更多的小段進行矯直,所述長引線bl將獲得更好的平直度,但這樣也會造成所述矯直臂711a和輔助臂712a的結構強度降低。
[0119]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如圖15和圖16所示,所述自動矯直裝置71包括自動矯直主支架713,在所述自動矯直主支架713上設置有能夠相對移動的上安裝臺714和下安裝臺715,所述第二矯直模712設置在所述上安裝臺714上,所述第一矯直模711設置在所述下安裝臺715上。當然,作為另一種實施方式,所述第一矯直模711還可以設置在所述上安裝臺714上,而所述第二矯直模712設置在所述下安裝臺715上。
[0120]為了使所述上安裝臺714和下安裝臺715能夠相對移動,如圖16所述,所述自動矯直主支架713上還設置有滑軌716,所述滑軌716上設置有上下分布的矯直滑架(717、718),所述上安裝臺714、下安裝臺715分別安裝在所述矯直滑架(717、718)上。如圖15所示,所述自動矯直主支架713上還設置有驅動機構(719、7110),所述驅動機構(719、7110)的輸出軸分別連接所述上安裝臺714,下安裝臺715。為此,借助所述矯直滑架(717、718)和滑軌716把所述驅動機構(719、7110)的動力轉變?yōu)橥苿铀錾习惭b臺14、下安裝臺715上下移動的動力,最終實現(xiàn)第一矯直模711和第二矯直模712的相互頂壓,從而對所述長引線bl進行第二次矯直。
[0121]VI)整形工位8,如圖7所述,所述整形工位8位于所述矯直工位7后并位于第二進料工位9前,主要完成按加工需求把所述芯柱b的長引線bl進行折彎操作,以便于后續(xù)焊接工序的焊接操作。所述整形工位8包括前后銜接的并能夠形成所述長引線bl的第一折彎位bll的第一整形工位和能夠形成所述長引線bl的第二折彎位bl2的第二整形工位。
[0122]如圖7所示,所述第一整形工位設置有第一整形裝置81。如圖19、圖20和圖23所示,所述第一整形裝置81包括相互對合能夠夾持所述長引線bl的左模811和右模812。所述左模811的前端設置有向所述右模812方向延伸的凸出塊811a,所述凸出塊811a可以為獨立于所述左模811的構件,并且所述凸出塊811a的內側具有與所述第一折彎位bll適配的第一工作面811al。當然,所述凸出塊811a還可以與所述左模811 —體制造成型。所述右模812的頂端8121也具有與所述第一工作面Sllal適配的形狀,所述右模812能夠扣合在所述凸出塊811a的內側的所述第一工作面Sllal上從而折彎所述長引線bl形成如圖5所示的第一折彎位bll。這樣,當所述右模812扣合在所述凸出塊811a的內側時,能夠在所述長引線bl的首端部bl3形成第一折彎位bll。
[0123]另外,為了在折彎所述長引線bl的首端部bl3時保持所述長引線bl的尾端部bl4的平直,如圖21、圖22和圖23所示,在所述左模811和右模812上設置第一整形夾持機構,所述第一整形夾持機構包括設置于所述左模811的第二工作面811c上的第一整形凹坑811b,所述第一整形凹坑811b位于所述凸出塊811a的內側。所述第一整形夾持機構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右模812的第三工作面812c上與所述第一整形凹坑811b適配的第一整形凸塊812a,所述第二整形凸塊812a具有開口朝向所述右模812的V形槽812b。所述第一整形凹坑811b的深度Hl與所述V形槽812b的深度H2相等。
[0124]這樣,當所述左模811和右模812相互對合時,所述第二整形凸塊812a先插入到所述第一整形凹坑811b中夾持所述芯柱b的尾端部bl4,借助所述V形槽812b的上下兩斜壁812d能夠對所述芯柱b的尾端部bl4進行上下方向的定位,同時借助所述第二工作面811c和第三工作面812c的對合對所述芯柱b的尾端部bl4進行左右方向的定位。在所述第二工作面811c和第三工作面812c對合的同時,所述凸塊812a的第一工作面81 Ial折彎出所述第一折彎位bll。
[0125]為了能夠驅動所述左模811和右模812相互對合,在所述第一整形支架815上還設置有分別驅動所述左模811和右模812相向運動的第一整形驅動器(813、814),以下以第一整形驅動器813為例做詳細說明。
[0126]如圖22和圖23所示,在所述第一整形支架815上設置有第一整形滑軌81 le,在所述第一整形滑軌811e上設置有第一整形滑架Slid。所述左模811通過左模座811h固定到所述第一整形滑架Slld上。在所述左模座Sllh上還設置有定滑輪811b,所述定滑輪811b緊貼于所述左模811的外側。在所述定滑輪811b的外側設置有推桿811k,所述推桿811k與第一整形驅動裝置811g的輸出端連接。所述推桿811k在所述第一整形驅動裝置811g的驅動下沿垂直于所述左模811和右模812相互對合的方向滑動,在所述推桿811k上沿其滑動方向設置有凸起推筋811a。所述凸起推筋811a能夠推動所述定滑輪811b轉動,與此同時,所述定滑輪811b帶動所述左模座Sllh并借助所述第一整形滑架Slld使所述左模811沿所述第一整形滑軌Slle滑動。
[0127]另外,為了避免所述推桿811k滑動時產生晃動,所述第一整形驅動器813還包括有推桿蓋體811g。所述推桿蓋體Sllg設置在所述第一整形支架815上并能覆蓋所述推桿811k。這樣,所述推桿811k滑動的過程中借助所述推桿蓋體811g的導向作用能夠滑動得更加平穩(wěn)。
[0128]其次,當完成整形后,為了便于所述左模811和右模812分離復位,在所述左模座81 Ih和右模座812h之間設置有兩個復位彈簧81 If。
[0129]為了進一步形成如圖5所示的第二折彎位bl2,在所述第二整形工位處設置有第二整形裝置82。如圖24至圖27所示,所述第二整形裝置82包括相互對合能夠夾持所述長引線bl的前模821和后模822。
[0130]如圖26和圖27所示,所述后模822包括主模822a、驅動模822b和副模822c。所述驅動模822b由第二整后驅動器823驅動,并為所述主模822a和副模822c提供動力。所述主模822a與所述驅動模822b之間通過彈簧822d彈性連接。當所述主模822a頂壓到所述前模821時,所述彈簧822d能夠為所述驅動模822b提供了一個能夠繼續(xù)前進的緩沖空間。另外,所述彈簧822d不僅能夠傳遞所述驅動模822b傳遞過來的動力,還能夠減緩所述驅動模822b傳遞過來的振動,從而使所述主模822a能夠平穩(wěn)地頂壓于所述前模821上。
[0131]如圖26和圖27所示,所述驅動模822b上設置有大頭凸起822bl,所述副模822c通過設置于其上的與所述大頭凸起822bl適配的安裝凹槽822cl剛性連接于所述驅動模822b上;當所述主模822a頂壓到所述前模821時,所述驅動模822b驅動所述副模822c繼續(xù)前進,使所述前模821伸入到所述副模822c的內側,所述前模821與所述副模822c之間預留有大致與所述長引線bl的線徑一樣的間隙,即所述前模821與所述副模822c之間預留了容納部分所述長引線bl的空間,從而使所述長引線bl的尾端部bl4容納到所述間隙中最終形成第二折彎位bl2。
[0132]為了在所述長引線bl形成第二折彎位bl2前實現(xiàn)所述前模821與所述主模822a能夠形成夾合,從而對所述長引線bl的中部進行矯直,如圖28所示,在所述前模821與所述主模822a上設置第二整形夾持機構。所述第二整形夾持機構包括設置于前模821上的兩個第二整形凹坑821a,以及設置于所述主模822a上與所述第二整形凹坑821a適配的第二整形凸壁821al。所述第二整形凸壁821al上設置有V形凹槽812a2。所述第二整形夾持機構與第一整形夾持機構的結構、功能類似,在此不再重復敘述。
[0133]另外,如圖24和圖25所示,在所述第二整形裝置82還包括第二整形主體支架825,所述第二整形主體支架825上設置有上支撐架825a和下支撐架825b。所述前模821和所述后模822設置在所述上支撐架825a上。在所述上支撐架825a上還設置有左驅動器824和右驅動器823。所述左驅動器824驅動所述前模821移動。所述右驅動器823驅動所述驅動模822b。而所述第二整形驅動器824與所述第一整形驅動器813的結構、功能類似,在此不再重復敘述。
[0134]其次,在所述下支撐架825b上還設置有驅動所述上支撐架825a上下移動的上下移動驅動器829。所述上下移動驅動器829的輸出軸固定連接于所述上支撐架825a上。而所述上支撐架825a通過二整形滑動架826a和二整形滑動軌826b滑動連接于所述主體支架825上。
[0135]VD第二進料工位9,如圖7所示,所述第二進料工位9處設置有第一焊機101以及能夠向所述第一焊機101輸送所述泡中泡的燈膽a并能夠將所述燈膽a的兩端電引線(al、a2)分別與所述夾持裝置2所夾持的所述芯柱b的兩個引線(bl、b2)予以對接的燈膽輸送機械手91。所述對接是指兩個相同端的引線(al、bl)或兩個相同端引線(a2、b2)之間的搭接,從而為焊接在一起提供準備。其次在所述第二進料工位9還設置有向所述燈膽輸送機械手91提供所述燈膽a的傳送帶92。這樣當所述燈膽輸送機械手91從所述傳送帶92上夾取所述燈膽a后就直接送到所述第一焊機101上,并使所述燈膽a的兩端引線(al、a2)分別與被夾持在所述夾持裝置2上的所述芯柱b上的兩端引線(bl、b2)對應搭接,在所述燈膽輸送機械手91夾持住所述燈膽a的情況下,利用所述第一焊機101直接對它們予以焊接。
[0136]如圖29所示,第一焊機101具有兩對電極(e,f),所述兩對電極(e,f)分別具有上電極(el、e2)、下電極(fl、f2),所述上電極(el、fl)、下電極(e2、f2)上下對應設置,所述兩對焊極(e,f)之間的中心距為L。所述兩對焊極(e,f)對所述芯柱b和燈膽a之間重合的燈腳弓I線進行焊接而形成兩個不同的所述焊點(c 1、c2 )。
[0137]VDD二次焊接工位10,如圖7所示,在所述二次焊接工位10處設置有第二焊機102。其中所述第二焊機102的結構大致與所述第一焊機101的結構相同;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為了能夠對所述兩個不同的所述焊點(Cl、c2)實施重復焊接從而提高焊接的穩(wěn)固性,所述第一焊機101的兩對焊極(e,f)之間的中心距L與所述第二焊機102的兩對焊極之間的中心距相同。這樣,能夠加強所述焊點(Cl、c2)的焊接強度,避免出現(xiàn)虛焊現(xiàn)象。
[0138]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在所述二次焊接工位處或在其之后的工位上,還可以設置能夠對所述燈膽a的兩端引線(al、a2)和所述芯柱b上的兩端引線(bl、b2)的多余部分予以切除的裝置(圖中未畫出)。
[0139]IX)所述卸料工位11,如圖7所示,所述卸料工位11處設置有固連在所述底架I上三次開夾器(圖中未畫出),所述三次開夾器的結構與所述一次開夾器29的結構相同。所述三次開夾器能夠在該工位打開所述夾持裝置2,從而讓焊接完成的泡中泡能夠卸載。為此在所述卸料工位11處還設置有能夠輸送泡中泡的輸送帶111。收取泡中泡至少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讓泡中泡自己墜落到所述輸送帶111上,或者是通過機械手在所述夾持裝置2上夾取后放置在所述輸送帶111上。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在所述卸料工位11的后面還可以設置一個輔助卸料工位(圖中未畫出),所述輔助卸料工位處設置有四次開夾器。通過所述四次開夾器能夠使所述夾持裝置2再次打開,從而卸載在所述卸料工位11處尚未卸載的所述泡中泡產品。
[0140]最后,我們再詳細地說明一下所述夾持裝置2的結構。如圖30至圖33所示,所述夾持裝置2包括夾持底座20、左夾持臂21和右夾持臂22。所述左夾持臂21、右夾持臂22包括壓緊臂(21a、22a)和夾持臂轉軸(21b、22b),所述左夾持臂21和右夾持臂22通過所述夾持臂轉軸(2lb、22b)轉動連接于所述夾持底座20兩側的通孔(20a、20b)上,在所述夾持臂轉軸(21b、22b)尾端部設置有左延伸臂23、右延伸臂24。
[0141]如圖33所示,所述左延伸臂23上設置有長條狀通孔23a,所述右延伸臂24上設置有與所述長條狀通孔23a適配的通孔24a,鉸接軸25固定連接于所述通孔24a內并滑動連接于所述長條狀通孔23a中。這樣,所述左延伸臂23、右延伸臂24之間不僅形成鉸接而且也形成滑動連接,這樣,只要撥動所述左夾持臂21或右夾持臂22之一,就可以帶動另一夾持臂轉動,從而完成開夾動作。
[0142]為了方便打開所述夾持裝置2,所述右夾持臂22上還設置與所述一次開夾器、二次開夾器、三次開夾器甚至四次開夾器配合開夾的開夾臂27 ;當然所述開夾臂27還可以設置在所述左夾持臂21上。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開夾臂27設置在所述右夾持臂22的夾持臂轉軸22b上。
[0143]所述開夾臂27包括開夾主體27a以及設置在所述開夾主體27a上的定滑輪27b。這樣,所述開夾器向內側方向C頂壓所述定滑輪27b,所述定滑輪27b推動所述開夾主體27a,所述開夾主體27a帶動所述夾持臂轉軸22b轉動,所述夾持臂轉軸22b不僅帶動所述壓緊臂22a向外側方向Dl轉動,還帶動所述右延伸臂24向外側方向Dl轉動,所述右延伸臂24上的鉸接軸25頂壓所述長條狀通孔23a使所述左延伸臂23繞所述夾持臂轉軸21b向外側方向D2轉動,與此同時,所述左延伸臂23也帶動所述夾持臂轉軸21b轉動,從而帶動所述壓緊臂21外側方向D2轉動,進而實現(xiàn)所述夾持裝置2的開夾操作。這樣,所述開夾器與所述開夾臂27配合即能夠非常方便地打開所述夾持裝置2解除對所述芯柱b的定位,從而對所述芯柱b進行適當?shù)囊莆徊僮鳌?br> [0144]為了使所述左夾持臂21和右夾持臂22在完成開夾操作后能自動復位,在所述左夾持臂21和右夾持臂22之間設置有夾持復位彈簧26。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夾持復位彈簧26通過定位螺釘(26a、26b)定位于所述左延伸臂23的分叉部231和右延伸臂24的分叉部241上。
[0145]一般情況下所述芯柱b的玻璃外殼無需采用高質量的模具制造,從而其外徑尺寸、壁厚及其均勻度等都比較差。為了減少對所夾持的所述芯柱b的損害,也為了提高夾持定位的準確性,所述左夾持臂21和右夾持臂22需要夾持在所述芯柱b的燈腳引線上而不是其玻璃外殼上。其次,為了給所述對焊極(cl/c2)留出必要的焊接動作空間,所述左夾持臂21和右夾持臂22夾持在芯柱b的燈腳引線(bl、b2)的非焊點位置上。
[0146]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在所述夾持底座20的中間位置,即所述左夾持臂21和右夾持臂22之間設置有支撐座28,所述支撐座28上設置有兩個用于支撐所述芯柱b的燈腳引線(b1、b2)的W形支撐臂(28a、28b),所述兩個W形支撐臂(28a、28b)前后排列從而它們之間具有卡槽28c,所述卡槽28c的底壁面與所述兩個W形支撐臂(28a、28b)的W形凹槽28d的底壁面大致平齊;所述左夾持臂21和右夾持臂22的壓緊臂(21a、22a)能夠伸入所述卡槽28c并頂壓在所述卡槽28c的底壁面上,這樣,所述壓緊臂(21a、22a)壓緊所述芯柱b的燈腳引線(b1、b2)在所述卡槽28c及W形凹槽28d的底壁面上的同時也不會使所述芯柱b的燈腳引線(bl、b2)出現(xiàn)折彎,更重要的是不會對所述芯柱b的玻璃外殼造成損害。[0147]由于本發(fā)明具有上述特點和優(yōu)點,為此可以應用到長引線泡中泡等類似泡中泡產品的生產設備中。
【權利要求】
1.長引線泡中泡組裝機器,包括底架和設置在所述底架上的能夠步進式前進的托盤,所述托盤上均勻設置有數(shù)個能夠夾持所述泡中泡的芯柱的夾持裝置,在所述托盤的旁邊依次設置有能夠向所述夾持裝置輸送芯柱的第一進料工位、能夠對所述芯柱的長引線實施整形的整形工位、能夠向所述夾持裝置所在的位置輸送所述泡中泡的燈膽并能夠對所述芯柱與燈膽之間的燈腳引線實施焊接的第二進料工位和能夠從所述夾持裝置上卸取成品的卸料工位;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托盤的旁邊還設置有能夠對所述芯柱的長引線實施矯直的矯直工位,所述矯直工位位于所述整形工位之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長引線泡中泡組裝機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矯直工位處設置有自動矯直裝置,所述自動矯直裝置包括有能夠相互頂壓的第一矯直模和第二矯直模;所述第一矯直模包括基體及設置在所述基體上的呈V字形的矯直臂,所述矯直臂的V形槽底面與位于所述矯直臂側邊的所述基體頂部平面大致平齊;所述第二矯直模上設置有輔助臂,所述輔助臂能夠伸入到所述矯直臂側邊的空間并頂壓在所述基體的頂部平面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長引線泡中泡組裝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矯直模上設置有2個以上的呈V字形的矯直臂,所述2個以上的矯直臂前后排列并且它們的V形槽底面大致位于同一水平線上,前后排列的所述矯直臂之間具有間隔空間,所述間隔空間的底平面與所述V形槽底面大致平齊;所述第二矯直模上設置的輔助臂與所述間隔空間適配,所述輔助臂能夠插入到所述間隔空間中并頂壓在所述間隔空間的底平面。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長引線泡中泡組裝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矯直裝置還包括有能夠相對移動的上安裝臺和下安裝臺,所述第二矯直模設置在所述上安裝臺上,所述第一矯直模設置在所述下安裝臺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 述的長引線泡中泡組裝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矯直裝置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底架上的矯直滑架,所述矯直滑架上設置有滑軌,所述上安裝臺、下安裝臺分別安裝在所述矯直滑架上并分別連接到其各自的驅動機構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長引線泡中泡組裝機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矯直工位之前還設置有能夠對所述芯柱的長引線實施預調直的預調直工位。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長引線泡中泡組裝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預調直工位處設置有能夠對所述芯柱的長引線進行預調直的預調裝置,所述預調裝置包括能夠轉動的轉臂,所述轉臂包括臂轉軸及設置在所述臂轉軸上的繞臂,所述繞臂與所述臂轉軸的旋轉中心軸線之間具有夾角,所述轉臂位于所述長引線的前方并且所述臂轉軸的旋轉中心軸線與所述長引線的軸線大致重合。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長引線泡中泡組裝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預調裝置還包括旋轉驅動器,所述轉臂的臂轉軸連接在所述旋轉驅動器的旋轉輸出軸上,所述旋轉驅動器定位在所述底架上。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長引線泡中泡組裝機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矯直工位之前還設置有能夠對所述芯柱予以二次定位的芯柱二次定位工位,所述芯柱二次定位工位處設置有能夠對所述芯柱進行軸向定位的芯柱二次定位裝置;所述芯柱二次定位裝置包括能夠讓所述夾持裝置開夾的二次開夾器、能夠讓所述芯柱輕微向外軸向移動的輕微驅動器及能夠前后移動并限定所述芯柱軸向位置的限位器。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長引線泡中泡組裝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輕微驅動器是噴口朝向所述芯柱的氣體噴嘴,所述氣體噴嘴通過氣體管道連接到驅動氣源上。
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長引線泡中泡組裝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輕微驅動器是拖動機械手,所述拖動機械手通過拖動驅動器連接在所述底架上。
12.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長引線泡中泡組裝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柱二次定位裝置還包括能夠驅動所述氣體噴嘴上下移動的噴嘴驅動器,所述噴嘴驅動器設置在所述底架上。
13.根據權利要求1到12任一所述的長引線泡中泡組裝機器,其特征在于,緊接所述第一進料工位的后面設置有能夠檢測所述芯柱是否上位的檢測工位,所述檢測工位處設置有檢測裝置。
14.根據權利要求1到12任一所述的長引線泡中泡組裝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工位包括前后銜接的并能夠形成所述長引線的第一折彎位的第一整形工位和能夠形成所述長引線的第二折彎位的第二整形工位。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長引線泡中泡組裝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整形工位處設置有第一整形裝置,所述第一整形裝置包括相互對合能夠夾持長引線的左模和右模,所述左模的前端設置有向所述右模方向延伸的凸出塊,所述右模能夠扣合在所述凸出塊的內側從而使所述長引線折彎形成第一折彎位。
16.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長引線泡中泡組裝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整形工位處設置有第二整 形裝置,所述第二整形裝置包括相互對合能夠夾持長引線的前模和后模,所述后模包括主模、驅動模和副模,所述主模與所述驅動模之間彈性連接,所述副模剛性連接在所述驅動模上;所述前模與所述主模形成夾合,所述前模能夠伸入到所述副模的內側,并且所述前模與所述副模之間預留有大致與長引線的線徑一樣的間隙從而使所述長引線折彎形成第二折彎位。
17.根據權利要求1到12任一所述的長引線泡中泡組裝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裝置包括夾持底座,轉動設置在所述夾持底座上的左夾持臂、右夾持臂,所述左夾持臂、右夾持臂上分別設置有左延伸臂、右延伸臂,所述左延伸臂、右延伸臂之間滑動鉸接連接;所述左夾持臂和右夾持臂之間設置有夾持復位彈簧,在所述左夾持臂或右夾持臂上還設置與開夾器配合開夾的開夾臂;在所述夾持底座上設置有前后排列的兩個W形支撐臂,所述兩個W形支撐臂位于所述左夾持臂和右夾持臂之間,并且所述兩個W形支撐臂之間具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底壁面與W形凹槽的底壁面大致平齊;在所述左夾持臂、右夾持臂上還分別設置有壓緊臂,所述壓緊臂能夠伸入所述卡槽并頂壓在所述卡槽的底壁面上。
18.根據權利要求1到12任一所述的長引線泡中泡組裝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進料工位處設置有第一焊機以及能夠向所述第一焊機輸送所述泡中泡的燈膽并能夠將所述燈膽的兩端電引線分別與所述夾持裝置所夾持的所述芯柱的兩個引線予以對接的燈膽輸送機械手。
19.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長引線泡中泡組裝機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進料工位的后面還銜接設置有二次焊接工位,在所述二次焊接工位處設置有第二焊機,所述第一焊機的兩對焊極之間的中心距與所述第二焊機的兩對焊極之間的中心距相同。
20.根據權利要求1到12任一所述的長引線泡中泡組裝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裝置上還具有能夠夾持所述燈膽的夾口 ;所述第二進料工位包括前后銜接的燈膽輸送工位和焊接工位,在所述燈膽輸送工位處設置有能夠向所述夾持裝置輸送燈膽的燈膽輸送機械手,在所述焊接工位處還設置有能夠 對所述芯柱和燈膽的引線實施焊接的第一焊機。
【文檔編號】B21F15/00GK203565725SQ201320757728
【公開日】2014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1月27日
【發(fā)明者】李洪普, 胡新普 申請人:李洪普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