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油罐呼吸損耗測定仿真系統(tǒng),具體為一種拱頂油罐小呼吸損耗實驗測定仿真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目前在石油開采、煉制、儲運、銷售等過程中,由于其自身的自然揮發(fā)性而造成的各種損耗十分嚴重,而其中一半以上是屬于油罐的小呼吸損耗,溫度對小呼吸損耗的影響是最明顯的,我們通過研究溫度對小呼吸損耗的影響,進一步認識油品小呼吸損耗發(fā)生機理,從而對于減少油品損耗及提高油品儲運過程的生產(chǎn)管理水平是非常有益的。
但由于常規(guī)的課堂教學或實驗室操作,油氣儲運試驗介質(zhì)通常為油品或油氣等易燃易爆氣體或液體,具有一定危險性,一旦誤操作,后果嚴重,急需開發(fā)一種安全、高效的教學手段。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逼真,操作部件真實,智能的油罐蒸發(fā)損耗的工作參數(shù),營造小呼吸損耗實驗測定試驗過程,實現(xiàn)對儲罐內(nèi)不同空間的油氣在不同溫度下的蒸發(fā)損耗量的拱頂油罐小呼吸損耗實驗測定仿真系統(tǒng)。
本實用新型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拱頂油罐小呼吸損耗實驗測定仿真系統(tǒng),包括奧示氣體分析儀、液壓呼吸閥、濕式氣體流量計、拱頂油罐、太陽燈、壓力計、橡膠軟管、多通道溫度巡檢儀、恒溫水浴。濕式氣體流量計一端與液壓呼吸閥連接,另一端與拱頂油罐的相連并配有壓力計以測量油氣管路內(nèi)壓力,拱頂油罐上端配有上中下三條油氣管路和太陽燈,拱頂油罐另一端與奧氏氣體分析儀通過橡膠軟管相連并配有多通道溫度巡檢儀以測量管路內(nèi)油氣溫度,同時奧氏氣體分析儀的量氣管與恒溫水浴連接。
所述奧示氣體分析儀主要由煤油吸收瓶、量氣管、封液瓶和梳形管四個部分組成,并由軟膠管連接。
所述多通道多通道溫度巡檢儀的3個熱電阻裝在溫度場探針的不同位置,分別可以測量下部、中部、上部罐內(nèi)油品的溫度和氣體空間的溫度,探針是由油罐上部傳出并與多通道多通道溫度巡檢儀通過導線連接。
本實用新型一種拱頂油罐小呼吸損耗實驗測定仿真系統(tǒng)可以安全高效的展現(xiàn)給學生小呼吸損耗測定的實驗過程,邏輯清晰,操作方便,增加實驗多樣性,節(jié)約大量實驗經(jīng)費,安全性高,有助于學生對小呼吸損耗機理的理解,對提高專業(yè)的教學質(zhì)量、加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有重要意義,達到全方位教學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拱頂油罐小呼吸損耗實驗測定仿真系統(tǒng)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恒溫水浴;2、奧示氣體分析儀;3、煤油吸收瓶;4、封液瓶;5、量氣管;6、多通道溫度巡檢儀;7、拱頂油罐;8、液壓呼吸閥;9、濕式氣體流量計;10、壓力計;11、太陽燈;12、第三旋塞閥;13、第二旋塞閥;14、第一旋塞閥;15、橡膠軟管;16、第四旋塞閥;17、第九旋塞閥;18、第八旋塞閥。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濕式氣體流量計9一端與液壓呼吸閥8連接,另一端與拱頂油罐7相連并配有壓力計10以測量油氣管路內(nèi)壓力,拱頂油罐上端配有上中下三條油氣管路和太陽燈11,上中線三條油氣管路分別配有第一旋塞閥14、第二旋塞閥13、第二旋塞閥12,拱頂油罐另一端與奧氏氣體分析儀2通過橡膠軟管15相連并配有多通道溫度巡檢儀6以測量管路內(nèi)油氣溫度,同時奧氏氣體分析儀的量氣管4與恒溫水浴1連接以使量氣管內(nèi)溫度保持在25℃,奧氏氣體分析儀2內(nèi)含有煤油吸收瓶3、量氣管5、封液瓶4。
本實驗測定仿真系統(tǒng)的使用過程:打開太陽燈11前,從壓力計10顯示拱頂油罐7內(nèi)的壓力P0,分別打開第三旋塞閥12、第一旋塞閥14通過多通道溫度巡檢儀6讀出油氣空間下部、上部的油氣空間溫度t0,打開第二旋塞閥13、第四旋塞閥16、第九旋塞閥17使量氣管與油罐取樣管路相通,關閉第四旋塞閥16,調(diào)整封液瓶位置使封液瓶液面與量氣管4液面相平,讀出量氣管4取樣體積V1,打開第四旋塞閥16使梳形管與取樣管路想通,打開一個吸收瓶第八旋塞閥18,上下移動封液瓶30個回合后,煤油吸收瓶3液面調(diào)至紅色標記線處,使得封液瓶4液面與量氣管5液面相平,此時量氣管5度數(shù)即為剩余體積V2;打開太陽燈11加熱一段時間,帶液壓呼吸閥8冒出氣泡時,按照上述相同操作進行數(shù)據(jù)采集,最終通過公式計算得出油罐小呼吸損耗的蒸發(fā)損耗量。
本實用新型一種拱頂油罐小呼吸損耗實驗測定仿真系統(tǒng)可以安全高效的展現(xiàn)給學生小呼吸損耗測定的實驗過程,邏輯清晰,操作方便,增加實驗多樣性,節(jié)約大量實驗經(jīng)費,有助于學生對小呼吸損耗機理的理解,對提高專業(yè)的教學質(zhì)量、加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有重要意義,達到全方位教學的目的。